2019年语文三年级第一学期综合练习1教案

2019年语文三年级第一学期综合练习1教案
2019年语文三年级第一学期综合练习1教案

2019年语文三年级第一学期综合练习1教案

教学目标:

1 复习部首查字法,确定带点字的意思。

2 区别“居然”、“果然”、“突然”的词义。

3 学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排列句子。

4 阅读短文,学会读懂文章。

5 语言实践活动,举办书信展览,进行说话训练。

6 熟记名言,初步了解名言的意思。

7 学习书写左窄右宽的字。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部首查字法

1 复习部首查字法的步骤:(1)查部首;(2)查笔画;(3)查页码;(4)选字义。

2 练习交流。

补充:戒骄.戒躁(骄傲的意思)

二选词填空

1 辨析三个词语的意思。

果然——表示事实与所说所料的相符。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

突然——表示在短促的时间里发生,出乎意料。

2 练习交流:(1)果然;(2)居然;(3)突然。

三整理句子顺序:

1 读句子排序。

2 交流排序结果:③⑤②①④

3 为什么这样排?(找出表示顺序的序词,划出来)

四阅读短文《驱蚊新招》

1 默读短文,思考:“我”发现的“驱蚊新招”是什么?

(在房间里洒些大蒜水,把蚊子熏跑。)

2“驱蚊新招”是怎么被“我发”现的?

(仔细观察,没蚊子的小碗里有几瓣大蒜,思考得出结论:大蒜气味把蚊子熏跑了。)3 联系上下文理解“果然”的意思,找一找,“果然”后面的内容与前文哪些内容是照应

的?

(事实与所想的一样。我想,是不是大蒜气味把蚊子熏跑了呢?而另一只小碗里却一只蚊子也没有。放梨皮的小碗里有几瓣大蒜。)

五语言实践活动

1 收集一封与信有关的小故事。

2 在班中交流,要求把故事讲清楚、讲具体。

六熟记铭言

1 朗读铭言。第一句中的“说”与“悦”是通假字,应读“yuè”。

2 了解三句话的意思。

3 再读背诵。

七写字练习

1 写左窄右宽的字要注意什么?(左面半边不要写得太宽,占三分之一比较合适。)

2 教师示范。

3 学生写字,老师巡视。

4 展览写得优秀的字。

附送:

2019年语文三年级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读拼音,写词语。(15分)

yán sèxiǎo xīgōng jiàn gùdìng xiǎo sháo

( )( )( )( )( )

zhìliáo lín shíāichóu guāiqiǎo chuándì

()()()()()mǎ yǐ xùn sù zé rèn zhǎndīngjiétiě

()()()()

二、写出近义词:(6分)

好像——()闻名——()带领——()

躲蔽——()点缀——()响亮——()

三.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9分)

且____( ) ____( ) ____( )

____( ) ____( ) ____(

)

四.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8分)

有()有()皮()肉()有()必()有志()()

小巧()() ( )()万千不知()()忠心()()

五. 结合生活经验,为下面一段话添上表示颜色的词语。(7分)

春天在树枝上,嫩芽把柳条打扮得()的。春天在花园里,花开了,有()的、()的、()的……(),真美丽啊!春天在田野里,麦花(),油菜花(),散发出一阵阵清香。我爱祖国的春天。

六用下面的词语写句子。(9分)

1 清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斩钉截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小心翼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5分)

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______的头巾,绣满了_______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_______的外衣。腹部的的羽毛像_________的衬衫。它小巧玲珑,一对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___________的嘴。

八.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仙人掌

我家的“小花园”里有各种各样的花。有像火一样红的鸡冠(ɡguānɡguàn)花,有洁白如玉的兰草花,还有月季花、迎春花。这些花迎着灿烂的阳光相继开放,真惹人喜爱。但我最爱的却是那身上长满刺的仙人掌。说起来,还有一段经历呢。记得有一天,爸爸下班回来拿着一个大纸包,我知道又是花。连忙打开一看,咳!竟然是一盆长满刺的仙人掌,既没有好看的颜色,又没有好闻的香味。于是,就把它放在“小花园”里,置之不理了。

我一连几天都没给它浇水,心想,大概枯(gūkū)死了。可是我跑到小花园一看,呀!仙人掌不但没有死去,而且很健康。

去年冬天,我得了腮腺炎,腮帮子肿得厉害,又疼又胀,难受极了,吃药打针都不见效。后来,爸爸找了个偏方,就是把那棵仙人掌切下半截,拔了刺,捣碎,给我敷上。嗬!还真有效,肿处觉得凉凉的,不那么火辣辣的了。我想起那棵仙人掌,便跑到“小花园”去看它,只见它被切掉了头,刀口处渗出一粒粒小水珠。为了我,它也许会死的。

又过了几天,我的病好了,就跑到“小花园”去看。只见它的伤口干了,留下一条灰白的伤痕,可全身还是绿油油的。仙人掌居然活下来了。

带着伤疤的仙人掌坚强地站在角落里,在众多的花丛中大概谁也不会注意到它;但是在我的心目中,它却是百花中最可贵的一种。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2分)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4分)

竟然()也许()可是()就()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4分)

讨厌()果然()难看()一定()

4、写出文中表示动作的词。(4分)

5、联系上下文,解释“置之不理”和“相继”的意思。(4分)

置之不理:

继:

十习作。(21分)

你的老师、同学、家长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刻?能不能从外貌、性格、爱好方面为大家介绍一下他(她)?

一年级语文一对一教学教案

一年级语文一对一教学 教案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 学科:语文任课教师:吴秀玉授课时间:2013年1月13日(星期天) 13:30~ 15 :30

一条船一把扇子一本书一件衣服一双鞋子一 辆汽车 一列火车一架飞机一只(条)狗一束(朵)花一头 牛 五.写句子 家门口有一棵小树. 江上有一座大桥. 水里有小鱼。田里有禾 苗。 房子里有 _________ 。 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_。 弯弯的月亮像小船。蓝蓝的天空像大海。闪闪的星星像眼睛。红红的 苹果像太阳。 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 越长越高越下越大越跑越快越飞越高越来越近越长越大 雨越下越大天越来越黑。飞机越飞越高小方越长越大。 ____越____越_______。 ____越____越_______。 又唱又跳又细又长又说又笑又大又圆又绿又密又大又红又平 又稳又大又多 又___又___ 又___又___ 又___又___ 又___又___ 我会_____________________,还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束一束束一束束美丽的鲜花 棵一棵棵一棵棵高大的松树 个一个个一个个大大的苹果 只一只只一只只可爱的小鸟 群 ________ _______ 本 ________ _____________ 头 ________ _____________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 ________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 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 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爱北京。我们爱五星红旗。 ___ ___爱_________ _______。 你去北京吗我的书包呢 ________________吗 _________________呢 ________________吗 _________________呢 他就是你的朋友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吧 六. 看图写话 1、看图填空: 二、看图填空: 图上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多美. 啊!

三年级语文一对一备课教案1

“一对一个性化辅导”备课教案 授课时间2014年月日时分至时分备课时间:2014年月日星期:年级:课时:课题:学员姓名: 教师姓名: 教学 目标 重点 难点 教学内容一:回归教材《老师领进门》 1、字词 (1)把下面的字注音并组词 邻()()设()()庙()()兄()()亭()()炊()()叨()()拄()()谈()()恩()() (2)给下面划横线的字注音 后殿()红摹纸()娓娓动听()身临其境() 戛然而止()引人入胜()炊烟袅袅()歇脚() 2、句子,写出下面名言警句的意思 (1)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2)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4)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3、篇章理解 (1)这位赫赫有名的大作家回到家乡,见到了阔别40年的小学老师,心情如何?(激动不已) (2)他们的交谈中,大作家说得最多的一个词语是什么?(谢谢感谢) (3)思考:这个“门”指的是什么门? 文学的大门、文学殿堂的大门。田老师把“我”领进了文学殿堂的大门!田老师使幼小的“我”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文学的种子在“我”幼小的心田里生根发芽。 我仍然像40年前的一年级小学生那样,恭gōng恭敬敬地向他行礼。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文学的种子。

(4)思考:“我”当时在田老师门下,受到了怎样的教育?田老师把“我”领进了什么门? 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这些故事,有如点点春雨,滋润着我。 我听得入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 。 二:回归教材《和时间赛跑》 1、字词 (1)把下面的字注音并组词 慰()()箭()()梭()()庭()()喘()()赢()()署()()赛()()忧()()哭()()等()()院()()悲()()奔()()途()()却()()若()() (2)词语 忧伤——忧愁悲伤。 哀痛——悲伤,悲痛。 假若——连词,表示假设。 近义词:排除(解除)忧伤(忧戚)坚固()稠密()反义词:忧伤(快乐)永远(暂时)整齐()排列()2、妙句赏析: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含义:这句话充分的说明了时间的珍贵,并告诉我们时间就是金钱,而且是无价的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 3、篇章理解 第一段(1—5自然段):写外祖母去世使我认识到时间和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让人可怕可忧 第二段(6—8自然段):“我”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常做和时间比赛的游戏。 第三段(9—10自然段):写抓紧时间和时间赛跑,使“我”成功。 与时间赛跑原因: 作者是在外婆去世后,因心里十分难受。才在一次放学的路上决定要在太阳落山前赶回家,结果他赢了。此后他决定事事都要和时间赛跑,也因此感受到了时间的珍贵课文结构: 总结: 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 寸光阴。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虽然明天是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 的太阳了 时间珍贵,一去不回头。我们应加把劲,快几步,和时间赛跑。 三:回归教材《发愤立志》 1、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三年级语文优秀教案

三年级语文优秀教案 三年级语文优秀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收集整理的三年级语文优秀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年级语文优秀教案1 教材介绍: 我所执教的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材第七册第四单元可爱的小生灵主体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小虾》,这篇课文是一篇写小虾生活习性的文章。通过我观察小虾吃食、打架等细节的描写,突出了小虾有趣、脾气不好两个特点,抒发了我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课文比较浅显易懂,以生为本、以读为本、以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为目标,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理解词语,积累词语,体会小虾的特点,感悟作者的喜爱之情。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预习能力,因而在课堂上对字词的处理已不作为重点,只是对于本课中个别难读难写的字老师给予提醒和帮助。 课前我了解到,学生虽然没有亲手饲养过小虾,但小虾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许多孩子在市场上见过小虾,很多孩子也吃过虾。一些学生自己在课前去观察了小虾,对小虾有了很直观的了解,但是他们未必能仔细观察到小虾活动的动作形态。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可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小虾的样子和特点,激发学生对小虾的喜爱之情。同时,也让学生学会仔细观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的认读、运用。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4、通过学习了解小虾的样子及吃东西的有趣,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1、注重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积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教学中加强朗读指导,以读促悟,以悟促情。 3、阅读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小虾的样子和吃东西的有趣,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虾的样子和吃东西的有趣,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能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小虾吃东西的有序和有趣 教学准备: 小虾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生:小虾

部编版三年级第三单元一对一辅导教案

学科教师辅导教案

挂在门上可以求福避祸。桃符是从周代开始,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所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降鬼大神“神荼”、“郁垒”的名字。从宋朝开始,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名字改成了“春贴纸”和“春联”,到了明朝才广泛普及开了(朱元璋大力提倡贴对联),全部写在红纸上贴在门上,因此中国第一幅春联是由后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生在五代,归顺北宋)题在桃木板上的,这幅对联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宋史·蜀世家》有记载)。 (3)读《元日》,看看北宋时期,人们过初一与今年有什么相同的、不同的。 相同的习俗:放爆竹 宋朝:喝屠苏酒,现在吃水饺,个别人喝酒,喝什么酒,非常自由。水饺作为春节必吃食品是从明朝普及的。宋朝的饺子叫“角儿”,不是春节大家都吃的食品。 宋朝:初一挂桃符,现在贴的春联都在除夕前贴好。 从这些相同与不同中,可以看出世界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一首诗,记载了那时候的风俗,让读者知道知道一千年的宋朝人是怎么过节的。 (4)这首诗的译文及赏析 译文: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人们饮美味的屠苏酒时,又有和暖的春风扑面而来。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家家户户都取下了旧桃符,换上新桃符,迎接新春。 赏析:这是王安石的一首著名的诗作《元日》,“元日”就是阴历正月初一。这是一首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大约是王安石在神宗初年刚任宰相不久写的。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逢年过节燃放爆竹,这种习俗古已有之,一直延续到今天。屠苏,指古代春节时喝的用屠苏草或几种草药泡的酒。古代风俗,每年正月初一,全家老小喝屠苏酒,然后用红布把渣滓包起来,挂在门框上,用来“驱邪”避瘟。这两句是说:在爆竹的响声中,旧的一年过去了。人们喝着过节的屠苏酒,暖洋洋地感到春天已经来临。 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承接前面诗意,是说家家户户都沐浴在初春朝阳的光照之中。“曈曈日”,指由暗转明的朝阳。结尾一句描述转发议论。桃符:指画有神荼、郁垒两个神像或写有这两个神像名字的桃木板,正月初一清晨挂在门上,以求“避邪”。这也是古代民间的一种习俗。“总把新桃换旧符”,是

小学三年级语文《中国石》优秀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xxxx》优秀教案 范例四篇 这篇课文是一篇爱国主义教育的范文,课文通过边防战士将拣到的一块“中国石”“奉为至宝”,并将它“精心保管”,抒发了边防战士身在边疆,以苦为乐,无限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三年级语文《中国石》优秀教案范例,欢迎大家阅读!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瑰丽” “酷似”“盛誉”“快慰”“姗姗来迟”“屡屡夺 魁”“奉为至宝”等词语的意思。 3、读课文,弄清楚课文内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所讲的故事生动形象,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我”在发现中国石的过程中的表现及大家看到后的做法,抓住“我”的表现——“注视”、“不禁喊”,连长拿出装军功章的盒子,文书在上面写上金字,嘱咐我要精心保管等,体会驻守在戈壁滩上的战士们的强烈的爱国之情,并从中受到感染。 三、学校及学生情况分析 1、这篇课文距离学生较远,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老师要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充分使用所有的识字方法识字。采用不同的读文方式,让学生尽快熟悉课文。再采用自读,同桌、小组合作读的方式读准读通课文。重点指导:“姗、视、酷、偎”在书写时要多加指导;“戈、繁、存、览”指导学生找准部首。 2、课文重难点突破:教学中,指导学生把“我”是怎样发现中国石的句子画下来,说说哪些词语是重点,由于文中多处使用引号,可以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老师注意恰当的引导,把战士们对祖国的爱表达出来。

四、课前准备 1、老师准备:生字词卡片、中国地图。 2、学生准备:查找戈壁滩的相关知识。 五、教学设计 (一)导入。揭示课题,提出问题 看了《中国石》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问题吗?(“中国石”在哪儿?它是什么样子的?为么叫它“中国石”?它是谁发现的?怎么被发现的等等) (二)xx课文,了解大意 1、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听老师将课文朗读一遍。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主要写了驻守在戈壁滩上的“我”拣到一块酷似祖国版图的中国石”,“我”和战友们都很珍爱它。) (三)初读课文。 1、师: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边读边圈出你不认识的字。 生:学生大声读课文,边读边圈出不认识的生字。 2、按“预习”要求,了解戈壁滩上的一块石头,边防军战士称它为“中国石”,这是为什么?看看哪些自然段是写作者拣到“中国石”的经过的,哪些句子是描写“中国石”的样子的,画上记号。 (驻守在戈壁滩的解放军战士,拣到一块形状和祖国版图相似的石头,十分珍爱它,所以称它为“中国石”。) 3、自由读课文。在老师的辅导下结合句子的意思,通过查阅工具书,自学(可同桌议论)生字新词,并正音正字。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检查学生能否读正确。

一年级语文一对一教案讲解学习

龙文教育一对一个性化教案 教导处签字: 日 期: 年 月 学生姓名 教师 姓名 授课 日期 授课 时段 课题 测试卷讲解及拼音学习(一) 考点分析 1、 讲解测试卷中知识点; 2、 掌握单韵母a 、o 、e 、i 、u 、ū; 3、 掌握声母y 、w 、b 、p 、m 、f 、d 、t 、n 、l 。 教 学 步 骤 及 教 学 内 容 一【课前热身】 看图画教学:观察课本图画内容进行口语练习。 二【测试卷讲解】 知识点1:“入”字与“人”字写法的区别; 知识点2:“天”字、“啼”字的规范写法; 知识点3:照样写句子的注意事项; 知识点4:多音字“答”、“发”、“为”的组词; 知识点5:“闲”、“暗”的意思辨析; 知识点6:形容词与动词的组合; 知识点7:“右”与“前”的反义词辨析。 三【拼音复习】 知识点1:单韵母a 、o 、e 、i 、u 、ü的四声发音及规范书写格式; 知识点2:声母y 、w 及整体认读音节yi 、wu 、yu ; 知识点3:声母b 、p 、m 、f 、d 、t 、n 、l 的发音及规范书写格式。 四【巩固练习】 1、默写单韵母; 2、看字填拼音。 五【过关检测】 1、读一读:朗读所复习拼音; 2、默一默:默写所复习声母; 3、填一填:看字填写拼音。

课后评价一、学生对于本次课的评价 ○特别满意○满意○一般○差 二、教师评定 1、学生上次作业评价: ○好○较好○一般○差 2、学生本次上课情况评价: ○好○较好○一般○差 作业 布置 教师 留言 教师签字: 家长 意见 家长签字: 日期:年月日龙文教育一对一个性化讲义

测试卷讲解及拼音学习(一) 一、课前热身:看图说话 1、教材中第一幅图:学生先描述图中内容,老师补充; 2、教材中三幅小图:老师描述第一幅小图内容,学生描述第二、三幅图内容。 3、注意点:普通话必须发音规范。 二、测试卷讲解: 1、“入”字与“人”字写法的区别: ①相同点:先写左边的撇再写右边的捺。 ②不同点:“入”字右边的捺较长,“人”字左边的撇较长。 ③练习题: rù rén 2、“天”字、“啼”字的规范写法: ①“天”字的撇不能超过最上面一横,否则就是“夫妻”的“夫”字。 ②“啼”字右边为“皇帝”的“帝”字。 ③练习题: tiān tí 3、照样写句子的注意事项:格式、字数必须一致。 ①“妈妈洗衣服”中“洗”代表动作,“衣服”代表事物。“洗”是一个字,“衣服”是两个字。 ②“妈妈洗衣服“的仿照句子是什么?

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1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融、燕”等7 个生字 ; 会写“鸳、鸯”等12 个生字。 2.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芦芽、河豚、阴”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绝句》。感受诗中蕴藏的春天的情趣。 教学重点: 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绝句》。 教学难点: 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诗句。 教学时数: 3 课时 教学课程: 第一课时 1、古诗三首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感受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 和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3、借助此诗的学习,初步了解题画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能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学习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感受诗人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教学理念 1、遵循古诗的教学规律,以读促学。 2、把握古诗的特点,因材施教。

3、挖掘教学资源,拓展延伸学习内容。 4、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教学准备 挂图、苏轼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板书课题 1、小黑板出示小知识。 课外知识积累: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等各方面有很高 的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与南宋辛弃疾合称“苏辛”。 2、板书课题:惠崇《春江晚景》 3、出示惠崇《春江晚景》的教学挂图。 引导学生读懂诗题,指导学生观察教学挂图上的内容;让学生知道这是一首题画诗,是 苏轼为北宋名僧惠崇所作之画《春江晚景》而题诗,写的是江南初春的景象。 二、初读古诗 1、小黑板出示自学提示(一) ①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②能认识“蒌蒿”二字,正确书写“崇”、“轼”二字。 2、学生自学。 3、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相机出示教学挂图)。 ①识字“蒌蒿”、“崇”、“轼” ②指多名学生读诗,集体评价,用“/ ”画出诗中停顿的地方,再齐读。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 桃花/ 三两枝,

小学六年级语文一对一教案

中小学1对1课外辅导专家 武汉龙文教育学科辅导讲义 授课对象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授课题目第三单元复习 课型综合使用教具讲义 教学目标熟练掌握第三单元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对第三单元课文的具体理解,以及语文乐园的记忆。 参考教材百度文库,英才教程 教学流程及授课详案 一、花丛觅诗 1、采_______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_______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待到重阳日,还来就_______。(孟浩然《过故人庄》) 4、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_______。(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_______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_______村。(杜牧《清明》) 7、沾衣欲湿_______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8、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_______一处开。(黄巢《题菊花》) 9、有情_______含春泪,无力_______卧春枝(秦观《春日》) 10、人面不知何处处,_______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二、第三单元复习 一、课文分析 本单元以爱在人间为话题安排了三篇课文。它们从不同侧面揭示了爱的真谛:诗歌《献给老师的花束》既写出了教师对事业的挚爱和对学生的关爱,有写出了学生对教师敬爱,赞扬了人间至真至纯的师生情谊。《爷爷的芦笛》以爷爷的芦笛为线索,依次写了记忆中的芦笛给小强带来的想像和回味,展现了人间至真至诚的亲情;《祝你生日快乐》以作者与约翰交往的过程及情感变化为线索,重点讲述了作者与他妈妈关心约翰并为他庆祝生日的事,赞扬了人间至善至美的友谊之爱。 古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饱含深情地描述了金兵奴役下的北方移民对南宋部队未能收复失地而苦苦期盼的场面,流露出对老百姓深深的同情。诗人那颗忧国忧民的爱国心在诗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二、近义词、反义词回顾时间分配及备注 花丛觅诗10 分钟。 课文分析:10 分钟 近义词、反义词回顾10分钟

2018寒假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对一提高辅导(8)附答案

2018寒假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对一提高辅导(八)附答案 胡庄启航教育 一、拼拼写写,比比谁的字写得好。 chuàng zào wēi wǔ zī rùn tián mìxiōng pú ()()()()() zī shìqiān xūjiǎ zhuāng zhǐ jìng fan yǒng ()()()()() 二、照样子变新字,再组词。 加1. 者_()贵_()乙_() 换2. 搞_()精_()辫_() 减3. 渔_()纳_()刮_() 三、按例子写词语。 1. 远近闻名左邻右舍()() 丑陋—美丽懦弱—勇敢傲慢—()勤—() 2. 圆溜溜胖乎乎()() 3. 严严实实来来往往()() 4. 不慌不忙不紧不慢()() 四、快乐阅读,回答问题。 锡(xī)林郭(guō)勒(la)大草原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是广阔美丽的。 蓝天下,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山岭上、深谷里、平原上,覆(fù)满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没(mò)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qiàn)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líng)铛(dāng)花,散发着阵阵清香。 草原不仅美丽,而且是个欢腾(téng)的世界。 矫(jiǎo)健的雄鹰自由地飞翔,百灵鸟在欢快地歌唱。成群的牛羊安闲地嚼(jiáo)着青草。小马驹(jū)蹦蹦跳跳地撒(sā)欢,跟着马群从这边跑到那边。偶尔还会看到成群的黄羊,他们跑起来快极了,像一阵风。一碧千里的草原上还散(sǎn)落着一个个圆顶的蒙古包。小牧民骑在高高的马背上,神气地挥舞着鞭子,放声歌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1. 你能在短文里找出与下面词的意思相同的一句话,用“”画出来吗?一碧千里:到处都是绿色。 2. “闲”字有下面几种解释,你给它选择在句中合适的意思吗? ①空闲的时间。②清闲;没事做。③放着不使用。④与正事无关。(1)四海无闲田。() (2)妈妈正和邻居闲聊(liáo)。() (3)我正在家里闲着呢。() (4)爸爸忙里偷闲,闭着眼睛休息了一会儿。() 3. 读一读,你还能填写哪些合适的词? 清亮的湖水()的湖水鲜红的山丹丹花鲜红的()

三年级语文优秀教案

三年级语文优秀教案 【篇一:三年级语文上册《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优秀 教案获奖教案名师教案】 年级语文第五册教学设计 备课教师年月日 【篇二:小学三年级语文(上)1-15教学设计及反思】 1、《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材简析: 《我们的民族小学》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第五册的第一课,是一篇抒情散文,抒发了作者自豪与赞美的感情,一个“情”字贯穿全文。课文按上学的路上,来到学校,上课,下课,文末点题的顺序描写了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充分体现了学校 的美丽、团结和充满欢乐。课文通过描写这所民族学校,反映了孩 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教学目标 1、会认“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戴”等12个生字。正确读 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 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4、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磁带,图片资料、挂图、生字卡片。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师生跟着边拍手边唱。 2、导入: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 十六朵花。你们是属于哪个民族,哪一朵花呢? 3、让学生介绍自己的民族及本民族的一些服饰、风俗等。

4、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民族的服饰和风俗习惯?请你展示自己 找到的有关图片、文字资料,介绍自己了解的其他民族的情况。 5、根据学生介绍情况,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着重引导学 生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民族的情况,并相机出示词语: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 二、揭示课题,初读课文。 1、早晨,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 条条小路上走来,他们都高兴地朝着同一个方向走去。他们要去哪呢?我们也跟着一起去看一看好不好?(板书:我们的民族小学)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生字词。 三、趣味识字 1、出示词语: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敬礼、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 洁白、摇晃。(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全体读、) 2、游戏巩固生字。 贴字游戏:教师读生字,学生找出相应的卡片贴到黑板上画的智慧 树上。 同桌相互做你指我认游戏,看谁认得的生字多。 3、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字的书写。 四、整体朗读感知 思考:民族小学的美体现在哪里?你喜欢哪一段就重点朗读哪一段。 五、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朗读第一段,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结合课文插图,说说民族小学的孩子 是怎样上课的? 3、四人小组交流: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猴子,看 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朗读课文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4、引导体会:“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这句话,用横线画下来,课后抄写在积累本上。 5、下课了,同学们怎样尽情地玩耍?如果你也在其中,你想和他们 玩什么游戏? 6、这些不同民族的小朋友能走到一起来上课、交朋友说明了什么? 7、学习第四自然段:这所民族小学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一边读一 边想象,拿起彩笔,画出你脑海里的民族小学。

三年级语文一对一辅导

全方位教学辅导教案 学科:拼音任课教师:叶彩霞授课时间:4月26日星期日姓名鲁佳乐性别男年级三年级总课时:第 5 次课 教学内容声调规则及读音;三拼音节应用 (ia ua uo uai iao ian iang uan uang iong üan) 重点难点1)在三年级的生字中找出11个三拼音节2)组拼音节和知道书写规则 3)掌握声调规则和读音 教学目标1)在三年级的生字中找出11个三拼音节2)能组拼音节和知道书写规则 3)背诵声调规则和掌握读音 4)练习题能全对。 教学过程课前检 查与交 流 作业完成情况: 交流与沟通: 针 对 性 授 课 1)运用课件 2)运用三年级上册的生字表 3)练习题的巩固

课堂检测 一、找找三拼音节 1、耍 shuǎ 、装 zhuāng 、劲 jìn 、绒 róng 、假 jiǎ 、朝 cháo 、些 xiē 、钓 diào 、察 chá 、瓣 bàn 、拢 lǒng 、掌 zhǎng 2、郊 jiāo 、散 sàn 、步 bù 、胸 xiōng 、脯 fǔ 、渣 zhā 、或 huò 、者 zhě 、敢 gǎn 、惜 xī 、低 dī 、诚 chéng 3、著 zhù 、藏 cáng 、悄 qiāo 、闪 shǎn 、坑 kēng 、卧 wò 、推 tuī 、旅 lǚ 、考 kǎo 、秦 qín 、纪 jì 、遗 yí 、 4、扇 shàn 、枚 méi 、邮 yóu 、爽 shuǎng 、柿 s hì 、仙 xiān 、梨 lí 、菠 bō 、萝 luó 、粮 liáng 、紧 jǐn 、杨 yáng 5、论 lùn 、实 shí 、验 yàn 、袋 dài 、证 zhèng 、概 gài 、减 jiǎn 、阻 zǔ 、测 cè 、括 kuò 、确 què 、误 wù 6、堂 táng 、镜 jìng 、闲 xián 、待 dài 、阅 yuè 、腿 tuǐ 、随 suí 、调 diào 、简 jiǎn 、拜 bài 、访 fǎng 、具 jù 7、暗 àn 、降 jiàng 、丈 zhàng 、肢 zhī 、肌 jī 、肤 fū 、辽 liáo 、阔 kuò 、血 xuè 、液 yè 、滋 zī 、创 chuàng 、 8、县 xiàn 、设 shè 、叁 sān 、部 bù 、横 héng 、跨 kuà 、举 jǔ 、击 jī 、坚 jiān 、固 gù 、栏 lán 、爪 zhǎo 9、断 duàn 、蓝 lán 、懒 lǎn 、披 pī 、划 huá 、威 wēi 、武 wǔ 、拣 jiǎn 、颜 yán 、状 zhuàng 、料 liào 、辈 bèi 10、欣 xīn 、赏 shǎng 、映 yìng 、挡 dǎng 、视 shì 、线 xiàn 、浸 jìn 、献 xiàn 、药 yào 、材 cái 、软 ruǎn 、刮 guā 11、鞋 xié 、斧 fǔ 、锯 jù 、免 miǎn 、屋 wū 、抢 qiǎng 、难 nán 、初 chū 、管 guǎn 、敌 dí 、阶 jiē 、懂 dǒng 12、瓶 píng 、系 xì 、绳 shéng 、茶 chá 、危 wēi 、险 xiǎn 、顺 shùn 、俩 liǎng 、索 suǒ 、激 jī 、堵 dǔ 、获 huò 二、我会背 汉语拼音声调标注位置口诀:a母出现别放过, 没有a母找o e , iu 并列标在后, ü母上面两点抹。 单个韵母不必说 j q x 小淘气,见了ü眼就挖去。 课后 作业 签字教研组长:教学主任:学生:教务老师:家长: 老师课后评价下节课的计划:前面所有学过的内容测试学生的状况、接受情况和配合程度:

三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

13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第二课时) 授课教师:曹小弟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心情。 2、了解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外形,复述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学会用“如果……就……”“果然”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任何发明创造都离不开观察与实践,我们应该从小养成爱观察、肯动脑的习惯。 教学重点:复述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学会用“如果……就……”“果然”造句。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谈话导入法朗读理解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思索木棍分析效果形状肺结核) 二、读题导入、认识听诊器。 1.读题: 示图:这是什么对,这是现在我们常见的听诊器。看病的时候,医生用它在病人的胸部或背部来听音诊断。 2.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可不是这样的,它是什么样的呢请小朋友听清楚要求,打开书,先把全文读一遍,然后找出描写听诊器样子的句子用直线划出来。 3.交流:好,我发现同学们读得非常专心,一下子找到了课文最后一节。(示屏幕) 4.自读:那么,就请你再次读读最后一节,再看看书上的插图,然后自己来说说第一个听诊器是什么样的好,大声读吧。 5.交流:我们来说说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什么样的 6.(教师板画):说得多清楚!这么一说,大家就知道这听诊器的模样了,我们还可以画出来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两端做成喇叭状的空心木管(指图)

7.(齐说):来,一起看着画说: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怎样的 三、读好情景,复述过程。 渡:小朋友们说的真不错,不一会儿就记住了听诊器的模样。那么,法国医生雷奈克是怎么会想到发明出这样的听诊器的呢这里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你们想知道吗其实,课文的第二节就清楚地告诉了我们。 1、自读: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第二节,注意把这个故事读通顺、读流利。读完后,用上“果然”说说雷奈克是怎样发明第一个听诊器的 2、先讲给同桌听听。 3、刚才大家讲得可带劲了,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完整地讲好这个故事,哪些同学愿意来讲给大家听 4、说故事 ▲交流(师板书)男孩吸引划木听音卷簿听音 四、朗读“高兴”,再现情景 1.小游戏:是的,一种普通的生活现象带给了雷奈克深深的启示。同学们,现在我们每个小朋友也来当一当小医生,小雷奈克,好不好请同桌两个小朋友把准备的卷筒拿出来,一个小朋友在一头轻声说上一句话,另一个听声音。 ▲这位小雷奈克,请你说说当你听到从另一端传来的清晰声音时,你的心情怎样(高兴,兴奋) 过渡:你们兴奋的心情溢于言表,而当时雷奈克医生意外成功地听见了病人的心跳声,呼吸声,他确实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真的是高兴极了。 2.指名读词, 3、读句:“原来,通过木板,在另一头能清楚地听到划木头的声音!雷奈克试了试,声音果然沿着木板传了过来。他高兴极了,马上跑回医院。他把一本笔记簿卷成筒儿,一头靠着病人的胸腔,另一头凑近自己的耳朵。啊!呼吸声、心跳声都听到了!”齐读。 (1)理解“果然”,从这个“果然”中你读出了什么)此时此刻,他会怎么想 (2)生活中你们有过这样的体验吗原先的判断,猜测得到了验证,你的心情怎样谁能读好这句话。 (3)结合你的生活实际,也来用“果然”说一句话。 (3)自读:同学们,雷奈克医生为自己的发现而高兴,你能把高兴的心情送到句子中好好读一读吗自己尽情地读吧。 过渡:同学们读得好极了。看到大家一脸的喜悦,我感到高兴的雷奈克就在我们面前。来,谁来读给我们听

小学五年级语文一对一辅导教案

个性化辅导教案 学生姓名__________ 科目语文年级五 第部分基础知识 ?、读一读,写一写。 sh a o w 百w a y印 e ji ao zh e ji ①w u xi a ( )( )( )( )( ) 亠田“ ”划出句中的错别字, 改正后写在括号里。 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代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联棉不断的画倦。 ( ) ( ) ( ) ( ) 三、比一比,再组词 暇( 稍()峦()碗()桐() 暇(梢()恋()蜿()洞() 四、把下列的词语补充完整 波()壮阔( )()森郁变化()( ) 五()斑斓( )()如镜盘曲()( ) 五、依照下列词语的结构形式,各写出两个你最喜欢的词语。 1、斑斑点点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光溜溜_________________ 3、无边无际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六、选择恰当的叠词填空。 清清缓缓渐渐轻轻朵朵 1、汽车()入山,沿途的景色更美了。 2、溪水()地流,声音()的。 3、()盛开的白莲映在()的河水里。 七填空(9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上明月共潮生。 2、日出江花红胜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白银盘里一青螺。 4、落木千山天远大,。 5大漠孤烟直,() 6(),带雨云埋一半山。 7几行红叶树,()。 8相看两不厌,()。 9遥望洞庭山水翠,() 八、这组课文,我们学了三首古诗词,你能默写《独坐敬亭山》吗?记住写上作者 第二部分阅读 L、读《桂林山水》片段,回答问题。 九: 我攀登过()的泰山,游览过()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 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1、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词语。 2、“兀”字是()结构,部首是(),音序是()。 3、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划上横线。 险:①地势不平坦②遭到不幸或发生灾难的可能③狠毒④险要 危:①危险,不安全②处于危险境地,损害③指人快要死④高⑤端正 4、给段中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5、这段写出了桂林的山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作者把桂林的山跟()和()作比较,还运用了()和()的修辞手法把桂林的山的特点写具体。 7、在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比喻句划上“一”。 十、阅读课外文章,回答问题。 十多个春秋,岁岁都有妈妈的眼睛,岁岁都离不开妈妈的眼睛。 我很小很小的时候,妈妈的眼睛总是微笑着,那微笑后面有好多好多的故事、谜语、糖果和

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大青树下的小学 教学目标: 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早晨、鲜艳、打扮”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3、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歌曲引入,介绍资料。 1、播放音乐(或视频)《爱我中华》片段:“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2、引导交流: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请小朋友说说你找到的有关不同民族的图片,介绍一下你了解到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3、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4、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其中一所去看一看。 5、请大家读题。谁来说说课题该怎么读?我们再一起把课题读一遍。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大青树下的小学有什么特色呢?让咱们一起走进这所大青树下的小学,去认识一群少数民族的孩子,去感受这所小学的魅力。 1、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

五年级语文一对一教案

语文一对一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委、补”等8个生字,会写“员、青”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对自己有信心,懂得用适当的方式展示和表现自我;愿意为他人服务。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理解为什么王宁的话刚说完,教室里就响起一片掌声。 【教学设想】 本课识字量不大,可以在指导学生自读课文的基础上,采用交流读与评价读相结合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识字。“我选我”,这是多么简单的三个字。但是说出这句话是需要勇气的,特别是小学生,“我选我”的意义,远远超出了选劳动委员这件事情本身。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对自己要有信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质疑课题导入 1、板书课题,学生质疑,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 2、学生畅所欲言。 二、初读感知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互相正音。 3、小组分自然段朗读。 4、全班齐读。 三、朗读感悟 1、默读课文,想一想,“我选我”这句话是谁说的?我选我干什么? 2、再自由读课文,告诉大家自己读懂了什么? 3、指导有感情朗读。 4、讨论交流:

为什么王宁的'话刚说完,教室里就响起一片掌声。 ⑴自由发言。 ⑵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进一步体会。 四、创造性的演读课文 1、师生表演。 2、小组内表演。 3、各组推选优秀“老师”、“王宁”上台表演。 五、认读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已经和生字成为好朋友的大声叫出朋友的名字。 2、找一找: 师出示生字卡片,生从文中找出它的朋友,并叫出他们的名字。 语文一对一教案2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将学习本组课文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进行迁移,继续深化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2、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认真揣摩文章中的一些句子的深层含义或言外之意,发现并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积累关于生命感悟的名人名言。 4、学习成语故事,讲述成语故事,激发学生继续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安排:五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利用课文导入: 同学们,这几天,我们学习了几篇抒写对生命感悟的文章,那用心去感受春光的盲姑娘,那以帮助别人为快乐的祖孙三代人,以及那些砖缝里顽强生长的小苗、绝境中奋力求生的飞蛾和冷风冷雨中傲然挺立的小花,无不展示着他们对生命的热爱。同学们课下还搜集了许多热爱生命的感人故事,相信你们对生命也一定有自己的解读。今天,我们就围绕生命这一永恒的话题来畅所欲言。

小学语文三年级优秀教案

北大荒的秋天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积累一些好词、好句。 3.学习第4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 4.通过对课文的诵读感悟,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品味本课词句,展开想象意境,训练感情朗读。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在我国东北的黑龙江省有一个地方,人们把那儿称为“北大荒”。(板书:北大荒)看老师写“荒”这个字。长满了野草,没有人耕种,所以这里有个草字头,什么都没有,注意中间是个“亡”字。能给“荒”组个词吗?(荒凉荒芜荒无人烟……) 为什么取这么个名字?想象一下原来的北大荒可能是什么样的? 2.过去的北大荒一片荒芜,人烟稀少。但是解放后,经过建设者们的开垦,荒地已变成了良田。现在的北大荒已经成为全国着名的粮食生产基地。是我国东北的大粮仓。(出示图片)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北大荒”有关的课文,(板书:的秋天)一起走进北大荒的秋天。 (设计意图:“北大荒”对学生而言是一个陌生的地方,导入课题时层层深入,先从字面上理解“荒”的意思,再来想象北大荒原来的样子,通过图片的展示了解今日的北大荒。从一片荒芜到东北的“大粮仓”,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再引入课文的学习就水到渠成了。) 二.检查字词、初读课文。 出示词语:几缕橘黄绛紫顿时漾起豆荚脸庞榛树转眼间 自由读,指名读。 正音,释义后齐读。 2.一叶知秋,九月,从第一片树叶落地开始,北大荒的秋天也就来了。北大荒的秋天究竟是怎样的呢?课文中用了一句话来概括的?请同学们放声读一读课文,到课文中去找一找。交流后出示句子: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齐读 3.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快速浏览,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地方的美景? 指名交流,结合回答板书:天空、小河、原野……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最全)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全册教学设计)

1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融、燕”等7个生字;会写“鸳、鸯”等12个生字。 2.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芦芽、河豚、阴”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绝句》。感受诗中蕴藏的春天的情趣。教学重点: 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绝句》。 教学难点: 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诗句。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课程: 第一课时 1、古诗三首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感受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和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3、借助此诗的学习,初步了解题画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能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学习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感受诗人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教学理念 1、遵循古诗的教学规律,以读促学。

2、把握古诗的特点,因材施教。 3、挖掘教学资源,拓展延伸学习内容。 4、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教学准备 挂图、苏轼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板书课题 1、小黑板出示小知识。 课外知识积累: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等各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与南宋辛弃疾合称“苏辛”。 2、板书课题:惠崇《春江晚景》 3、出示惠崇《春江晚景》的教学挂图。 引导学生读懂诗题,指导学生观察教学挂图上的内容;让学生知道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苏轼为北宋名僧惠崇所作之画《春江晚景》而题诗,写的是江南初春的景象。 二、初读古诗 1、小黑板出示自学提示(一) ①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②能认识“蒌蒿”二字,正确书写“崇”、“轼”二字。 2、学生自学。 3、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相机出示教学挂图)。 ①识字“蒌蒿”、“崇”、“轼” ②指多名学生读诗,集体评价,用“/”画出诗中停顿的地方,再齐读。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