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工程教材《组织行为学》课件 第三章 群体心理与行为

马工程教材《组织行为学》课件

第三章群体心理与行为

引言

在组织行为学的研究中,群体心理与行为一直是一个重要

的研究领域。群体是组织中的基本单位,了解群体的心理和行为对于理解组织中的各种现象至关重要。本章将介绍群体心理与行为的基本概念、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

群体的定义

群体是由多个成员组成的具有共同目标和共同意识的社会

单位。群体可以是小到一个团队,大到一个组织内的所有成员。群体的成员之间相互影响,形成一种共同的心理和行为。

群体形成的机制

群体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涉及到多种心理和社会机制。其中,以下几个机制是群体形成不可或缺的部分: #### 1. 社会认同成员对于自己所属群体的认同感是群体形成的基础。

通过认同一个群体,成员可以获得自尊、自我认可和归属感。

2. 协作与合作

群体的成员之间需要协作和合作来实现共同的目标。通过共同努力,群体可以达到比个体更大的成就。

3. 形成共同价值观

群体的成员通常会形成一套共同的价值观和信仰体系。这些共同的价值观和信仰可以帮助成员进行决策和行动,同时也能够加强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和协作性。

4. 互补关系

群体中的成员通常具有不同的能力和角色,彼此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这种互补关系使得群体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问题。

群体行为的特点

群体行为具有一些特点,这些特点是由群体中的成员之间的互动和相互作用所决定的。 #### 1. 群体决策群体决策通常比个体决策更能够综合各种意见和信息,同时也更容易被激发出新的创意和解决方案。然而,群体决策也可能面临着信息不对称、决策过程复杂等问题。

2. 群体效应

群体效应指的是群体中的成员相互之间的影响。有时候,群体效应可以促进成员更好地完成任务,但有时候它也可能会导致一种盲从和从众的行为模式。

3. 集体认知

群体的成员通常会形成一种集体认知。集体认知是指群体中成员共同具有的知识、信念和观念。这种集体认知可以影响群体的行为和决策。

4. 群体压力和紧张

群体中的成员通常会面临一定的群体压力和紧张。这些压力和紧张来自于群体内外的各种因素,可能会影响成员的情绪和行为。

群体心理与行为的影响因素

群体心理与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影响因素: #### 1. 领导风格领导风格对群体的心理和行为有着重大影响。不同的领导风格可能会导致不同的群体效应和行为模式。

2. 群体规模

群体规模对群体的心理和行为也有着一定的影响。群体规

模的增大可能会导致群体效应的放大和决策的复杂化。

3. 群体结构

群体的结构包括成员间的关系、角色分工等。不同的群体

结构可能会导致不同的行为模式和效果。

4. 群体文化

群体文化是指群体中的共同价值观和信仰体系。不同的群

体文化可能会导致不同的行为导向和决策方式。

结论

群体心理与行为是组织行为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通过研

究群体的心理与行为,可以更好地理解组织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本章介绍了群体的定义、形成机制、行为特点和影响因素,希望可以帮助读者对群体心理与行为有更深入的了解。

组织行为学

第一章导论 一.核心概念 组织是一群人的集合,为了完成共同的使命和目标,组织成员按照一定的方式相互合作结成有机整体,从而形成单独的个人力量简单加总所不能比拟的整体力量。 组织行为学定义为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二.观点或概念分析 1.结构和过程存在演变是组织的两种形态。 静态地看,组织的存在表现为在某些特定目标下形成的职位、个人之间的关系网络式结构,它一经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动态地看,组织结构形成后,必然展开活动以完成组织目标,同时为了适应环境变化而调整,提高组织的效能,这种运作、变革、发展的过程既为组织的演变过程。因此组织既是一种维持结构,又是一种创造结构,并使结构发挥作用的过程。 三.思考题 1.组织行为学从哪几个层次展开研究?他们之间有何联系? (1)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 (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是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 (3)组织行为学研究目的实在掌握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的基础上,提高预测、引导、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达到组织既定的目标。 2.简要说明组织和管理的关系。 (1)任何组织都需要管理 (2)管理的目标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3)管理工作的效果通过组织效率和组织效能来衡量 (4)组织的发转演变是管理思想发展、管理技术提高的源泉 3.试说明组织行为的内涵 组织的个体、群体或组织本身从组织角度出发,对内源性或外源性的刺激所做出的反应。第二章个体心理与行为 一.核心概念 1.需要是指客观的刺激作用于人们的大脑所引起的个体缺乏某种东西的状态。 2.动机心理学上把引起个人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将此行为导向满足某种需要的欲望、愿望、信念等心理因素叫动机。 3.激励就是利用某种有效手段或方法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过程。 4.激励机制是指激励赖以运转的一切办法、手段、环节等制度安排的总称。 5.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或各个部分在人脑中的反映。 6.社会知觉是对人的知觉,就是对人和社会群体的知觉,就是对社会对象的知觉。 7.首因效应是指人对人的知觉中留下的第一印象。它能够以同样的性质影响着人们再一次发生的知觉。 8.近因效应是指在知觉过程中,最后给人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对以后该对象的印象起着强烈的影响。 9.晕轮效应是指在知觉过程中,通过获得知觉对象某一行问特征的突出印象,而将其扩大成为整体行为特征的认知活动。 10.定型效应是指人们在头脑中把形成的对某类知觉对象的形象固定下来,并对以后有关该类对象的知觉产生强烈影响的效应。 11.归因理论是说明和分析人们行为活动因果关系的理论,人们用它来解释、控制和预测相

马工程教材《组织行为学》课件 第三章 群体心理与行为

马工程教材《组织行为学》课件 第三章群体心理与行为 引言 在组织行为学的研究中,群体心理与行为一直是一个重要 的研究领域。群体是组织中的基本单位,了解群体的心理和行为对于理解组织中的各种现象至关重要。本章将介绍群体心理与行为的基本概念、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 群体的定义 群体是由多个成员组成的具有共同目标和共同意识的社会 单位。群体可以是小到一个团队,大到一个组织内的所有成员。群体的成员之间相互影响,形成一种共同的心理和行为。 群体形成的机制 群体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涉及到多种心理和社会机制。其中,以下几个机制是群体形成不可或缺的部分: #### 1. 社会认同成员对于自己所属群体的认同感是群体形成的基础。 通过认同一个群体,成员可以获得自尊、自我认可和归属感。

2. 协作与合作 群体的成员之间需要协作和合作来实现共同的目标。通过共同努力,群体可以达到比个体更大的成就。 3. 形成共同价值观 群体的成员通常会形成一套共同的价值观和信仰体系。这些共同的价值观和信仰可以帮助成员进行决策和行动,同时也能够加强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和协作性。 4. 互补关系 群体中的成员通常具有不同的能力和角色,彼此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这种互补关系使得群体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问题。 群体行为的特点 群体行为具有一些特点,这些特点是由群体中的成员之间的互动和相互作用所决定的。 #### 1. 群体决策群体决策通常比个体决策更能够综合各种意见和信息,同时也更容易被激发出新的创意和解决方案。然而,群体决策也可能面临着信息不对称、决策过程复杂等问题。

2. 群体效应 群体效应指的是群体中的成员相互之间的影响。有时候,群体效应可以促进成员更好地完成任务,但有时候它也可能会导致一种盲从和从众的行为模式。 3. 集体认知 群体的成员通常会形成一种集体认知。集体认知是指群体中成员共同具有的知识、信念和观念。这种集体认知可以影响群体的行为和决策。 4. 群体压力和紧张 群体中的成员通常会面临一定的群体压力和紧张。这些压力和紧张来自于群体内外的各种因素,可能会影响成员的情绪和行为。 群体心理与行为的影响因素 群体心理与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影响因素: #### 1. 领导风格领导风格对群体的心理和行为有着重大影响。不同的领导风格可能会导致不同的群体效应和行为模式。

组织行为学 第三章群体行为基础 大纲

第二篇群体行为及其管理 第三章群体行为基础 第一节群体概述 一、群体的含义 群体介于组织和个体之间,是指两个以上相互交往、相互依赖的个体为了达到特别的目的而结合在一起的集合,即由若干个体组成的为实现组织目标和利益而相互信赖、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并以一定的行为规范约束其成员的人群结合体。 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能更全面把握群体的含义: (1)群体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组成。群体成员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形成一个整体,具有群体意识和归属感,意识到自己是群体中的一员。 (2)群体具有稳定的结构。群体拥有一定的行为规范,群体成员要遵守这些行为规范,他们在行为上相互制约。 (3)群体成员有着相同的目标。这个目标为全体成员所接受,只有靠群体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4)群体成员有着共同的利益,个体利益存在于群体之中,没有群体利益,个体需求也无法得到满足。群体成员间有共同的利益,或是为了共同的爱好,或是为了共同的利益,或是为了共同的情感等而聚集在一起,互相分享信息、建立友谊、取长补短。群体的这一特性,是群体建立和维系的基本条件。 二、群体的类型 群体的类型多种多样,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对群体做出不同的分类。 1.按照群体构成的原则和方式,可以把群体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1)正式群体是指有明文规定的、由一定社会组织认可、有明确的组织结构、职务分配清晰的群体。正式群体还可以细分为命令型群体和任务型群体。 ①命令型群体是指直接对某主管负责、向某主管报告工作的下属同其主管之间构成的群体。 ②任务型群体是指为完成某项指定任务或项目而在一起工作的群体。 (2)非正式群体是指没有明文规定,没有正式结构,不是由组织确定,而是在成员某种共同利益的基础上,为满足社会交往的需要,在工作环境中自然形成的群体。 从个性需求方面来看,非正式群体有如下特征:有达到—致认同的目标并在实现目标的基础上获得满足,而且在群体行为关系中相对较少的约束和指令使得成员更能按个体的个性特征自由发挥;成员间多以自愿交往而非强制性交往的方式,形成较小心理压力的沟通关系;群体中因淡化等级差别及制度化的行为模式而形成更多默认的、相对于正式群体更灵活的关系结构和群体规范。 非正式群体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利益型群体和友谊型群体。 ①利益型群体是指为了某个共同关心的特定目标而走到一起的人。 ②友谊型群体是指那些因为兴趣、观点等相同或相近而走到一起的人。 2.按照成员关系的密切程度,可以把群体分为松散群体、联合群体和集体 (1)松散群体是处于最低层次的群体,群体成员只在时间和空间上接近,但没有共同活动的内容和目标要求。 (2)联合群体处于群体发展水平中的中间层次,常常由松散群体进一步发展而成。 (3)群体发展的最高层次是集体。集体的主要特点是它的存在不仅对其成员有意义,而且对整个社会和人

组织行为学

第一章 一、组织与组织行为 1. 组织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的系统性安排。 2. 组织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P3 (1)组织是人组成的集合(2)组织适应目标的需要(3)组织通过专业分工和协调来实现目标 3.组织和管理的关系:P6 (1)任何组织都需要管理(2)管理的目标是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3)管理工作的效果通过组织效率和组织效能来衡量(4)组织的发展演变是管理思想发展、管理技术提高的源泉 4.组织行为是指各类组织的每位成员在工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所有行为。 分为微观组织行为:个体、群体;宏观组织行为:组织。(P9) 5. 组织行为学概念: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这定义有三层含义:P11 (1)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 (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是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 (3)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目的是在掌握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的基础上,提高预测、引导、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达到组织既定的目标。 6. 组织行为学对管理学的科学现代化的重要作用:P15 (1)以“事”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 (2)“纪律”研究到“行为”研究 (3)“监督”管理到“激励”管理 7.传统企业管理理论把企业中的人看成是如同机器人一样的“经济人”;行为科学的产生,又强调企业中的人是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社会人”。企业文化理论对企业中人性假设要比“经济人”、“社会人”更为深刻,这就是“观念人”。(P19) 8. 组织行为学研究分类:P23 (1)以应用广度为原则的分类:①理论性研究②应用性研究③服务性研究④行动研究 (2)以研究目标为原则的分类:①描述性研究②因果性研究③预测性研究 (3)以研究可控制性为原则分类:①案例分析②现场研究(现场调查、现场观察、现场实验) ③实验室实验 9.(1)需要:需要是个体缺乏某种东西时产生的一种主观状态,它是客观需求的反映。(P35) (2)动机:动机的原意是引起动作,心理学上把引起个人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将此行为导向满足某种需要的欲望、愿望、信息等心理因素叫做动机。(P36) (3)需要与动机的区别:需要与动机既相似,又有严格的区别。需要是人的积极性的基础和根源,而动机是推动人类活动的直接原因,当人的需要具有某种特定目标时,需要才能转化为动机。因此,动机是在需要基础上产生的,但需要并不必然产生动机。(P36) 10. 动机与行为的关系:P38 (1)同一动机可以引起多种不同的行为(2)同一行为可能出自不同的动机(3)一种行为可能同时为多种动机所推动(4)合理的动机可能引起不合理的甚至错误的行为(5)错误的动机有时被外表的积极行为所掩盖 11. 激励是利用某种有效手段或方法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过程。P39 12. (1)感觉是直接作用于人们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或个别部分在人脑中的反映。(P42) (2)知觉是直接作用于人们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或各个部分在人脑中的反映。(P42) (3)感觉和知觉的联系与区别: 共同点:二者都有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当前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所产生的主观映像都是具体的感性映像。(P42) 区别:感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如形状、色泽、气味、温度等),知觉则是对事物各种属性、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人的综合及整体的反映。(P42)

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 —关于陶华碧人物分析 学院:文法学院 班级:公管12-1 姓名:单一芳 学号:201212041018

她把一瓶5块钱的辣椒酱做成与茅台齐名的品牌; 她每天卖出130万瓶辣椒酱,一年销售额高达25亿,每瓶辣椒酱大概赚9角5分; 她15年只贷过一次款,她的财务只有两笔最简单的账:进来多少,出去多少; 她15年来从来没有改变过商业交易规则: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她目不识丁,她面对自己名字的三个字不断摇头:“这三个字,太难了,太复杂了。” 电影《中国合伙人》结尾,有一张面孔一闪而过,有留学生称其为“女神”,因为在海外,中国学生的宿舍里几乎都会有印有她头像的辣酱,她就是老干妈陶华碧。 (一)个体心理 个性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各种重要的稳定的心理特点,是指在个体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与行为特点的总和。这些特征集中表现了人的心理活动的特殊性,我们绝不可能找到两个在这些方面完全相同的人。 个性是一个人的各种心理特征的综合,而构成一个人个性的心理特征又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作为人的主要的个性心理特征常常表现在性格、气质、能力等方面。 1、性格 性格是人通过其态度和行为方式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是个性最鲜明的表现,是个体比较稳定的对待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而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受家庭环境、学校、工作环境、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的影响。 生活环境和教育对于人的性格的形成和发展起着主导作用。但是人的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与人的主观认识、主观态度与主观努力是分不开的。自我修养和自我教育是性格形成的基本条件。 陶华碧办起事来风风火火、自信、特立独行。有一次,一位香港客商来“老干妈”公司考察,他对陶华碧十分敬佩,拿出自己的名片想和她交换。没想到,陶华碧微微一笑,说:“对不起,我不用名片。”那位客商很是吃惊,接着感叹起来:“您是我见过的唯一没有名片的董事长。”陶华碧自信地想:全国各地,能吃辣椒的人有几个没吃过“老干妈麻辣酱”呢?“老干妈”不就是最好的名片吗? 1997年6月,“老干妈麻辣酱”经过市场的检验,在贵阳市稳稳地站住了脚,而且有杀出贵阳的势头。精明的陶华碧心想:水深水浅都试出来了,我“老干妈”还怕什么?老话不是说要“趁热打铁”吗?索性,我扩大规模,把工厂办成公司

组织行为学第七章《群体心理与行为》习题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第七章《群体心理与行为》习题及答案 第七章《群体心理与行为》 1.在群体特征中,促使每个成员的行为都能符合群体共同愿景的特征是()。 A.明确的成员认同 B.持续的互动关系 C.共同的行为规范 D.一致的目标导向 E.明显的彼此顾及 2.认为人们之间相互吸引是基于他们对共同目标具有相似态度的解释是()。 A.相近性理论 B.三要素理论 C.平衡理论 D.动机理论 E.群体动力理论 3.由于某种原因而自发地形成的自然群体,被称之为()。 A.协作群体 B.任务型群体 C.小群体 D.战略群体 E.非正式群体 4.个体通过群体满足友谊、关怀、支持和帮助需要是()。 A.安全的需要 B.归属的需要

C.自我确认的需要 D.自尊的需要 E.责任感/成就感的需要 5.人们按照社会角色的一般模式对一个人的态度、行为提出合乎身份要求和期望是()。 A.角色学习 B.角色理解 C.角色认知 D.角色期待 E.角色冲突 6.通过正面表扬或反面批评对成员形成的群体压力是()。 A.理智压力 B.舆论压力 C.感情压力 D.强制压力 E.领导压力 7.表面从众,内心却拒绝,这种迫于群体的压力的从众是()。 A.真从众 B.假从众 C.假不从众 D.反从众 E.内化的从众 8.在影响从众的群体成员因素中,易迅速降低从众发生率的是()。

A.群体的规模 B.群体的吸引力 C.群体的领导者 D.群体成员的相似性 E.群体成员的反从众 9.一次由8人围坐在桌子旁,领导首先明确了问题,然后自由发言讨论解决方案,此决策技术是()。 A.头脑风暴法 B.名义群体法 C.德尔斐法 D.电子会议技术 E.纸张群体法 10.在第三者的主持下,通过协商、求同存异解决群体冲突的方法是()。 A.沟通法 B.协商法 C.仲裁法 D.权威法 E.设置新目标法 参考答案:1.C 2.C 3.E 4.B 5.D 6.B 7.B 8.E 9.A 10.B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第三章

第三章群体 (一)群体的性质与特性 一:群体的含义(包括对群体的五点解释) 所谓群体是指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的组合。这个概念包括以下的含义: 1:群体是由不同个体组成的,群体中的每个人必须遵守群体的共同规范,具有群体意识和归属感。 2:群体成员之间存在一定的社会、工作关系,并以共同物群体目标为其行为的导向。在工作行为和社会关系的基础上个体之间彼此关联、相互影响。 3:群体成员具有相关的活动意识,在行为和心理上都能够认识到他人的存在。这种心理关系是工作群体的重要前提。 4:发球同一群体的成员彼此有思想和感情上的交流。 5:每个群体成员都能够在群体中找到一定的角色、地位,并在行为上达到与角色的认同。 只有具备了上述五个条件,才可以称为工作的群体。 二:群体的基本模式 工作群体不可能孤立存在,它们是更大的组织的一部分。因此,每个工作群体要受到来自群体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但工作群体本身蕴藏着由群体成员决定的各种资源。这包括群体成员的智慧才能和工作动机等。群体本身还有一个决定其成员的角色和规范的内部结构。这些因素(群体成员所带来的资源和群体结构)决定着内部的相互作用模式和其他过程。最后,群体的相互作用过程与绩效和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受群体所承担的任务类型的影响。 三:群体的类型 1:群体有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之分,正式群体成员指由组织结构确定的、职务分配很明确的群体。 2:我们还可以把群体细分为命令型、任务型、利益型、友谊型群体。 四:个体为什么加入群体 1:安全需要 通过加入一个群体,个体能够减小独处时的不安全感。个体加入到一个群体中之后,会感到自己更有力量,自我怀疑会减少,在威胁面前更有韧性。 2:加入一个被别人认为是很重要的群体中,个体能够得到被别人承认的满足感。 3:自尊需要 群体能使成员觉得自己活得很有价值。也就是说,群体成员的身份除了能够使外面的人认识到群体成员的地位之外,还能够使群体成员自己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4:情感需要 群体可以满足其成员的社交需要,人们往往会在群体成员的相互作用中,感受到满足。对许多人来说,这种工作中的人际相互作用是他们满足情感需要的最基本途径。 5:权力需要 权力需要是单个人无法实现的,只有在群体活动中才能实现。 6:实现目标的需要 有时,为了完成某种特定的目标需要多个人的共同努力,需要集合众人的智慧、力量。在这种情况下,主管人员就要依赖正式群体来完成目标。 五:明确用来解释群体行为的主要因素; 1:群体的外部环境条件 组织战略(2)权力结构(3)正式规范(4)组织资源(5)人员甄选过程()6)绩效评估和奖酬体系

《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大纲

《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介绍 《组织行为学》是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组织行为学是系统地研究人在组织中所表现的行为和态度的学科,它是行为科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以行为科学为基础,与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相交叉的边缘性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经济的发展促使了企业组织的发展,组织行为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组织行为学”已经成为工商管理类各专业本科教学的核心课程之一。加强此课程的研究与教学,对于学生毕业后提高管理水平,特别是对于提高各级管理人员对所属员工的心理和行为的预测、引导和控制的能力,及时协调个人、群体、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和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的实现组织目标,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课程将分成四大单元、共十一章进行讲授。具体章节详见下表“课程内容” 部分。

三、课程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组织行为相关的理论知识体系,形成组织行为能力发展的良好基础;同时要求学生对于组织行为方面的基本技能有所掌握,理解并能运用基本的组织行为技能。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能够分析个性差异、管理压力、防御挫折,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课程具体培养目标为: 1、使学生强化对我们的民族自信和理论自信,更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2、使学生全面了解组织行为学的体系,掌握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应用所学知识分析组织中人的行为、群体行为和组织行为; 3、使学生建立分析、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为学习相关的专业课程或深入研究组织行为理论打下基础; 4、培养学生诚实守信、敬业爱岗、吃苦耐劳、团队合作、沟通表达、勤劳务实与细致耐心等职业精神。

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 第一章组织行为学概述 1、组织行为学包含了三层含义:(1)指出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2)指出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涉及三大领域:组织环境中人类的心理与行为规律、个体与组织的接触面、组织以及组织环境之间的联系。(3)指出了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目的是在掌握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的基础上,了解影响个体、群体和组织行为的因素,提高预测、引导、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达到组织既定的目标。 2、所谓组织,是指具有特定目标、资源与结构,时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开放系统。组织存在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组织是人组成的集合、组织是适应目标的需要、组织是通过专业分工和协调来实现目标的。 3、行为,是指有机体的所作所为及其活动,人的行为时指人多所处环境这种客体所作的反应。 4、行为组织,是指各类组织的每位成员在工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所有行为。 第二章个体认知 第一节知觉与归因 1、知觉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问题,是个体心理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个体对事物的综合、整体反映。 2、感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在人脑中所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3、社会知觉,指人对社会对象(包括个体、社会群体乃至大型社会组织)的知觉。包括人际知觉、自我知觉等。 4、社会知觉偏差 社会知觉偏差的主要表现如下所述: (1)第一印象,也叫首因效应,当我们与某人初次见面时,我们最了解到的信息被视为是最重要的,因为此前对其一无所知,所以在对待他人的知觉方面,首次印象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产生心理定式作用。 (2)近因效应,是指在多种刺激出现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这种效应也称为新颖效应、最近印象效应或最后印象效应。 (3)刻板印象,即人们常常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按照自己所设定的知觉标准评估他人,对人群进行分类,形成固定形象。 (4)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成见效应、光晕现象。晕轮是一种当月亮被光环笼罩时产生的迷糊不清的现象。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某些主要品质产生好的印象后,就会认为此人一切都好;反之,若发现某人某些不好的品质后,就可能认为此人一切都不好。 (5)投射效应,指将自己的特点归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倾向,是指以己度人,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特性,也会假定他人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的一种人际知觉偏差。 第三章个体动力特性与行为激励 1、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 (1)工作的满意因素与工作内容有关,称为激励因素。激励因素包括 (2)工作的不满意因素与工作的周围事物和环境有关,称为保健因素。保健因素包括公司的政策、管理措施、监督、人际关系、物质工作条件、工资、福利、与同事的关系、个人生活、与下属的关系等。 2、情绪管理:积极情绪可以驱动高绩效,可以让员工身心健康、精力充沛、注意力高度集中,可以使员工能够快速有效地处理遇到的各种难题,可以促使团队成员真诚合作,有利于

组织行为学

1.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模型 组织行为学模型就在于通过定量的数学方法揭示个体、群体或组织心理和行为及其行为有效性之间的相互关系。 组织行为学在以下三个层面上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行为:①个体层面:主要研究个性特征、知觉、价值观和态度以及能力对个体行为的影响②群体层面:主要研究沟通模式、领导方式、权力和政治、群体间关系和冲突水平如何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③组织层面:主要研究正式组织的设计、技术和工作过程、组织文化、工作压力水平等对个体、群体和组织行为的影响。个体、群体和组织的心理和行为的结果总是通过特定的外部有效性表现出来,从而显示心理和行为(自变量)与行为有效性(因变量)之间的某种相关或者因果关系。自变量有时通过中间或中介变量(比如环境、文化差异)影响因变量。 2.凯利归因理论认为说明行为的原因可以使用如下三种不同解释(1)归因于从事该行为的人(2)归因于行为者的对手(3)归因于行为产生的情境凯利认为,要找出真正的原因,可使用下面三个方面的信息作为归因的参照点(1)一致性:是指行为者行为是否与其他人行为相一致(2)一贯性:是指行为者的行为表现是否与平时的行为相一贯(3)特殊性:是指行为者的行为指向是否具有持续性 3.有效团队的特点:目标明确;非正式的气氛;参与;倾听;建设性冲突;共识;公开的沟通;明确的角色与任务分派;分享领导权;对外的关系;多元化风格;自我评估 团队建设的策略:认识成员;确定团队的目标;明确角色;建立标准;描绘计划;鼓励提出问题;维持均衡;分享荣誉;强调参与;庆祝成就;评估团队的有效程度 4.工作满意度:是指个人对他所从事的工作的一般态度;内容:1工作本身2报酬3升职机会4上司5同事影响因素:1年龄(年长者有较高满意度);2职业阶层(阶层越高,满意度越强);3教育年限(教育年限少时工作满意度一般,中等时满意度较低,年限长时满意度越来越大);4组织规模(组织规模越大,员工满意度越低);5领导风格(专制型领导下的职工满足感低,民主性领导下员工满意度高);6工作的丰富程度(单调,简单、日常性,重复性工作会降低满意度,新颖、复杂、创造性及挑战性会提高满意度) 提高满意度的方法:员工满意战略的实质就是通过企业自身建设满足员工的需要。要满足员工需要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价值观其基本要义是企业从基本理念到具体的管理原则和方法,都是从人出发,以人为核心和一人为目的。具体做到以下七个方面(1)把员工的需要同企业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尽量满足员工的合理要求(2)让员工参与企业决策,时期有主人翁的意识和责任感及其对企业归属感(3)鼓励员工提出合理化建议,需要人员帮助实现,以满足员工的自我成就感(4)为员工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5)管理人员实行走动管理,经常与职工自由交谈,保持上下沟通,促进了解,消除误解(6)重视员工培训(7)建立精神激励机制 5.社会知觉中的晕轮效应 社会知觉的概念有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1947年首次提出。社会知觉是指个体对社会环境中有关个人、他人以及团体特性的知觉。社会知觉包括对他人的知觉、人际知觉、角色知觉和自我知觉。社会知觉不仅取决于被感知的人、群体本身,也取决于感知者的目的、态度、价值观和过去的经验。晕轮效应是指对一个人某特性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人们倾向于据此推论其他方面的特性,即“抓住一点,不顾其余”,如“一白遮百丑” 6.组织承诺:通常是指员工对组织及其目标的认同感,以及对组织的归属感。组织承诺代表了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度。阿伦和梅耶认为,组织承诺是个体体现出的一种对组织的感情倾向,以及对离开组织造成损失的认知和对组织应负的道德责任。她们将其划分为三个维度:感情承诺;规范承诺;继续承诺影响因素:1环境因素;2组织和工作因素(组织变革;组织特性;职业工种;人际关系;工作投入);3个体因素(年龄和工作年限,性

组织行为学

绪论 组织行为学的概念: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是特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目的是提高预测、引导及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提升工作绩效和职工满意度。 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跨学科性、系统性、权变形、实用性、科学性。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个体心理与行为研究、群体心理与行为研究、组织行为研究、领导 行为研究。 组织行为学的学科基础: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政治学。 组织行为学的产生:是在组织管理学和人事管理学的基础产生和发展而来 组织行为学的演变过程:早期的科学管理理论〔泰勒〕工业心理学〔闵斯特博格〕工工业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莱维特〕组织心理学组织行为学产生 组织行为学的发展: 第一阶段: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以泰勒、韦伯、法约尔等为代表,把组织看成一个封闭的理性模式。 第二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以梅奥、麦格雷戈等为代表,把组织看成一个封闭的社会性模式。 第三阶段:20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以费德勒等为代表,把组织看成一个开放模式,从原来的封闭观念转向开放观念是一大进步。 第四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综合前三阶段之所长,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性模式要求吧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转变到社会文化这一更深的层次上。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参与观察法与非参与观察法〕、调查法〔访谈法与问卷法〕、个案分析法、实验法〔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心理测验法、情景模拟法。 第一章个性与个体行为分析 名词解释: 行为:是指人的有目的的活动,包括人的欲望、动机、情感、态度及意志在行为上的表现。 心理过程:是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它是指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在一定的时间内,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 意志:是个体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行动,并努力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过程。 个性心理:又称人格,是个体带有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个性倾向性:是指个体在和客观现实交互作用过程中,对事物所持有的看法、态度和倾向。 基于“经济人”假设的管理:〔亚当斯密〕 1、采用任务管理的方式进行管理; 2、管理工作只是少数人的事情,与工人无关; 3、实施明确的奖惩制度。“社会人”假设的基本含义:〔梅奥〕 1、人是“社会人”; 2、管理工作要“以人为中心”; 3、组织中存在“非正式群体”; 4、建立新型的领导方式。

《组织行为学》标准完整可编辑版-第三章 群体心理与行为

马工程《组织行为学》 教案 《组织行为学》编写组2020年2月

第三章群体心理与行为 一、教学目的 群体心理与行为有着和个体心理与行为不同的特征和规律。通过本章的学习,将帮助学生掌握群体心理与行为中的特征和规律,包括群体的定义和类型,群体的发展期,群体的结构,常见的群体行为,以及如何管理群体间的冲突。 二、课型:新授课 三、课时:2课时 四、教学重难点 1.群体结构中抽象的概念,包括社会类别、角色、地位等。 2.群体行为特征及其理论解释。 五、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六、教学内容 1.内容摘要 第一节介绍群体的两种定义,以及两种不同的划分方式,包括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最后介绍中国群体本位的文化。 第二节首先介绍群体形成的两个基础,即完成任务和共同命运,然后介绍群体发展的五个阶段:形成期、震荡期、规范化期、执行任务期、中止期。 第三节群体具有结构上的特征,本节介绍一些重要的概念,包括类别和关系、群体中的角色、群体中的地位、群体规范、群体规模和构成。 第四节介绍了一些典型的群体行为,它们包括:去个性化的行为、社会助长作用、社会惰化作用、从众行为、群体决策中的极化现象。 第五节的群体冲突是指群体和群体之间发生的冲突。本节首先介

绍了社会范畴化和社会身份认同概念,然后介绍了建立在社会范畴化基础上的刻板印象,其次介绍了群体间的冲突以及原因,最后介绍了如何解决群体冲突。 2.基本概念 群体、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群体凝聚力、类别、关系、角色、地位、去个性化、社会助长作用、社会惰化作用、从众行为、群体决策中的极化现象、群体冲突。 3.基本理论 (1)社会分类理论。英国心理学家特纳等人认为社会类别才是认识群体的关键因素。他们认为群体的心理基础是认同,即人们会把自己划分到某个特定群体中,并把自己看作是和群体的某种或某些共同属性和规范相联系。 (2)马克思主义理论说明,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区别了人不同的社会关系,以及这两个群体对人的不同作用。

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 一、绪论: 霍桑实验: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西方电器公司的霍桑工厂所进行的实验,(1)照明实验(2)福利实验(3)访谈实验(4)观察研究 结论:人是“社会人”,发现并证实了“非正式组织”的存在,这种“非正式组织”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感情倾向,控制着每一个成员的行为,甚至影响整个非正式组织的活动。人群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1)人是“社会人”(2)士气是决定生产效率的关键(3)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4)领导不仅要处理人的合乎逻辑的行为,还要理解人们不合乎逻辑的行为。 二、个体心理与行为: 气质的类型:P53(1)胆汁质:具有这种气质的人,其情感发生得快而强烈,并且有明显的外部表现,具有外倾性。突出特点是具有很高的兴奋性和较弱的抑制过程,大多是热情而性急的人。(2)多血质:这种气质的人其情感发生的速度快,外部表现明显,但强度方面却比较温和。这种人热情活泼,机智敏锐,动作敏捷,他们的心理活动和外部动作具有很高的灵活性。(3)黏液质:这种气质者的各种心理活动和外部动作都相当迟缓,然而他们智力透彻,想象力丰富。(4)抑郁质:情感和活动都非常缓慢,强度也比较弱,他们的情感活动单调持久而又不易形之于外,具有明显的内向性。 性格结构:性格结构是指人的性格模式是由哪些成分构成的。 分析人的性格结构一般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1)在对待社会生活态度上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2)在情绪表现上的性格特征。(3)在意志行动表现上的性格特征。(4)在感知能力表现上的性格特征。 性格的培养:建立正确的个性倾向系统、培养坚强的意志、培养自我教育的能力。 工作压力:表现:情感上、知觉上、行为上、生理上(报警期、抗争期、衰竭期) 来源:环境因素、组织因素(组织设计、人际关系)、个人因素(对职业的关注、工作区域的流动、生活节奏的变化) 个人解决方法:加强锻炼、学会放松、限制饮食、寻求帮助、学会自我控制 组织中解决压力的方法:明确角色、树立良好的组织氛围、设计好工作程序和分阶段。 情绪情感的控制:一般来说,情绪带有本能性、不稳定性和易变性的特点,而情感则是 由千百次地、多方面地感受事物而形成的,所以带有持久而稳定、深刻而具有本质的特点。情感对人的影响:(1)人的情绪和情感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2)人的情绪和情感对于人们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如何培养与维持健康的情绪与情感:(1)注意保持积极的心境(2)努力提高认识水平(3)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工作满意度:个体对他工作的一般态度。 主要因素:挑战性工作、公平报酬、支持性工作环境、融洽的同事关系。 工作满意度对员工绩效的影响:工作满意度与员工的缺勤率和流动率是负相关;与员工生产率的关系不完全是正比例关系,还受到专业技术、监督、管理岗位等中介因素的影响。 激励与绩效的关系:五种激励理论P72 1、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2、ERG理论:1、生存需要2、关系需要 3、成长需要。其理论特点:(1)并不强调需要层次的顺序(2)当高层次需要受到挫折时,可能会降而求其次(3)某种需要(特别是成长需

组织行为学--各章提纲汇总

绪论 1、组织行为学的概念 综合运用与人有关的各种知识,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从而提高各级主管人员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门科学。 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 个体心理与行为研究、群体心理与行为研究、组织行为研究、领导行为研究 3、组织行为学研究内容的四个模块之间的关系 4、组织行为学的产生 早期的科学管理理论,工业心理学,工业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组织心理学,组织行为学产生 5、组织行为学的发展阶段 6、组织行为学的学科基础 7、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步骤 三个基本步骤:归纳综合、演绎推论,检验 西拉季和华莱士的六个步骤: ①弄清要研究的问题 ②查阅与某种行为问题有关的理论和信息资料 ③形成假设 ④选择正确的设计步骤和方法开展研究工作 ⑤实际观察、测试和实验 ⑥解释研究结论8、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调查法、个案分析法、 实验法、心理测验法、情景模拟法。 9、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的优缺点 观察法 优点:简便易行,所获得的材料真实,能全面和深入地了解工作要求 缺点:花费时间多,得所材料难以量化,被观察者难以接受和反感 调查法 优点: 缺点:

第一章个性与个体行为分析 1、人性假设的4种基本观点 “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 “自我实现人”假设,“复杂人”假设, 2、X 理论 ①多数人天生懒惰,逃避工作 ②多数人胸无大志,不负责任,甘愿受人指挥和领导 ③多数人无目标,需强制、惩罚迫使努力工作 ④多数人工作是满足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要金钱奖励 ⑤人可分为两类,被管理和管理者 3、Y 理论 ①厌恶工作不是普通人的本性 ②外部控制和惩罚不能促使人们努力工作 ③一般人能够承担责任,还会乐于追求责任 ④人群中有高度的想象力、智谋和解决问题的创造力 ⑤员工会自愿将自身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结合一起 ⑥人的智力只是得到了部分发挥 4、人性假设的发展脉络 5、新华生主义的主要理论 ①学习是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 ②心理学研究的是可以测量的刺激和反应 ③行为源于后天学习 ④刺激影响行为 6、个体行为的基本特征 ①目的性②自主性③社会性 ④连续性⑤持久性⑥可塑性 7、卢因的群体动力论 研究群体中各种力量对个体的作用和影响过程的理论 8、个体行为规律 9、认识过程 是人的心理过程的初始阶段,通过个体的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活动对事物属性及各方面的综合反映过程。 10、情感过程 是个体通过情感过程对客观事物在感性上的反映,通过神态、表情、语言、动作等展示出来 11、意志活动的特点 ①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②自觉克服困难的活动 ③一系列随意活动 12、意志的表现 坚毅性、果断性、自制性 13、个性心理的含义 又称为人格,是个体带有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14、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①情绪:是一般由当时的特定情况所引起,并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②情感:是指与个体的社会性需要和意识相联系的内容心体验 15、个体行为的心理活动过程 ①认识过程(认知阶段、知识阶段) ②情感过程 ③意志过程

组织行为学-群体理论

第三章群体心理及行为 ⏹3.1 群体基础 ⏹3.2 群体行为模型的分析 ⏹3.3冲突 ⏹3.4人际沟通 3.1 群体基础 ⏹一、群体的定义及分类 ⏹二、群体发展阶段 一、群体的定义及分类 ⏹1 群体的定义: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群体()是只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成员组成、具有共同关注的目标/任务/活动,在行为上相互作用、在心理上相互影响的个体的集合。 群体是具有共同目标,有着一定人数的有机结合 2群体组成要素 3群体的类型 参照群体、一般群体和隶属群体 根据群体的影响和作用分: ⏹参照群体:是个体在心理上向往的群体,个体把这种群体的规范、标准、价值观作为自己行动的参照标准。 ⏹一般群体:虽存在于组织、社会中,但其标准和目标不能引起人们的向往和追求。 ⏹隶属群体:是个体实际归属的群体。 3群体层次测定理论 根据群体发展水平和群体成员之间关系密切程度分: ⏹松散群体-无共同活动 ⏹联合群体-有共同活动,只对个人具有意义 ⏹集体-有共同活动,对个人具有意义,也对社会具有意义 团队 工作团队及工作群体的区别 高效团队的特征 ⏹具有很强的核心价值观 ⏹成员不满足于承诺共同目标,还善于把目标分解成数量化的、可测量的指标

⏹成员具有多种技能组合 ⏹具有高度创造力 二、群体发展阶段(模型) 第二节群体行为模型 一、群体结构——角色 ⏹1、角色():对占据组织中特定位置的个体所期望的行为模式。角色反映了他在谁会系统中的地位以及相应的权利和义务、权力和责任。 ⏹角色同一性对一种角色的态度及实际角色行为的一致性。 ⏹角色知觉一个人对于自己在某种环境中应该作出什么行为反应的认识。 ⏹角色期待别人认为你在一个特定环境中应该作出什么样的行为反应。会导致刻板印象。 ⏹心理契约在组织中,每个成员和管理者、以及其他人之间,在任何实际都存在的没有明文规定的一整套期望。心理契约是组织中行为强有力的决定因素。 典型角色 ⏹自我中心角色:阻碍者、寻求认可者、支配者、逃避者 ⏹任务中心角色:建议者、信息加工者、总结者、评价者 ⏹维护角色:鼓励者、协调者、折中者、监督者 管理者及员工的角色知觉 管理者 ⏹管理者对自己角色的知觉 ⏹管理者对员工的角色知觉 ⏹员工所看到的管理者对自己角色的知觉 角色问题 ⏹角色冲突津巴多实验 ⏹角色模糊 2群体规范 ⏹定义:群体规范是指群体为达到共同目标,在一定时期内成员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每个成员必须遵守的非正式规则。它不同于组织准则()。 如:绩效规范、成员形象规范、非正式约定、资源分配类规范。

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组织与组织行为 三、组织行为学的涵义(了解)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个体行为、群体行为、整个组织的行为,提高管理人员理解、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这个定义有三层含义: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是工作组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目的是在掌握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的基础上,提高管理人员理解、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达到组织既定的目标。 其本质是一门现代管理学科,是管理学理论中的重要分支,古典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是管理学的两大支柱,而组织行为学则集中了行为科学的主要成果;同时,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生理学等学科的形成和发展,也为组织行为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二节组织行为学的发展阶段(选择题) 组织行为学的产生和发展,是组织演变的必然结果,也是管理理论深化的产物。 一、早期研究与实践阶段 二、组织行为学的萌芽阶段(古典管理理论时代) 三、组织行为学的产生阶段(行为科学时代) 四、组织行为学的发展阶段 组织行为学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组织管理理论和人力资源学派、权变理论学派和组织文化理论的不断融合。 首先是人力资源学派的出现。20世纪60年代,在人群关系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出一个新的学派--人力资源学派,其中心思想是:企业中发生的种种问题的根源在于未能发挥职工的潜力。管理者不能让员工承担更多的责任、满足员工的成就感,所以不能根本解决员工的积极性问题。 其次是权变观点进入管理领域,权变观点认为管理的对象和环境变化多端,简单化的、普遍适用的方案并不存在,必须按照对象和情景的具体情况,选择具体对策。 最后是组织文化的兴起,使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更为深入。组织文化理论带来了组织行为学和管理理论研究中的两个突破,即关于“观念人”假定(人虽然有满足各种需要的渴望,但更有着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并自觉利用它们约束和支配自己的行动)和“生活组织”假定(企业不仅是人们工作之处也是人们的生活场所,员工来到企业不仅是为了谋求物质利益,还要借助于企业来追求生活的意义和成功的途径)。组织文化理论的出现,使得人们对企业管理本质的认识从硬性的方法制度转变为软硬兼施的艺术技巧。 第三节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考点) 一、实验法: 1、实验室实验法

组织行为

一、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体系 组织行为学从两个方向构筑起基本概念体系: (一)人的特性方面: 1.个体差异。人在许多方面都有自己的共性,但世上的人又千差万别,各不相同。个体差异要求对待每一雇员个人能做到公平和正义决不可千篇一律。 2.完整的人。尽管一些组织只希望雇佣一个人的头脑和技能,但他们雇用到的却只能是一个完整的人,而不是某一个功能。某人的技艺同他的知识或背景分不开,人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而发挥作用的。 3.行为有因。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正常行为都有其原因。行为同人的需求有关,或者还同该行为所导致的后果有关。就需求说,人的行为受他自己的需求的激励而不受别人认为他应该有的需求所激励。 4.人的价值人不可能,也不应该脱离自己的价值观念做出任何决策。 (二)组织性质的描述(组织与组织特征) 1.组织的涵义 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的系统性安排,是为了达到个体和共同目标而一起工作的人的集合。组织的特征 ⑴组织是人组成的集合。组织既是物质结构,又是社会结构。 ⑵组织是适应于目标的需要。 ⑶组织通过专业分工和协调来实现目标。 2.组织与环境 ◆环境包括了人、财、物、气候、市场、技术、、文化、政策、法律等自然、技术、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的要素,不同组织对这些要素的依赖程度各不相同,许多组织失败的原因就在于不能适应环境。 ◆组织和环境相互作用,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组织必须适应环境) ◆组织和环境相互作用具体表现为组织和环境中的各种要素、其他组织和个人的相互作用,这些其他组织和个人构成了的利益相关者。 ◆组织要适应环境的变化,必须有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及时、准确地感知环境的变化,同时要始终保持结构的灵活性。 ◆组织必须正视环境的变化,同时,组织也影响环境。但一般说,组织对环境不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3.组织与管理 什么是管理? 所谓管理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激励、领导和控制,以达到既定组织目标的过程。 计划是第一项管理职能,它是制定组织未来期望以及明确如何实现期望的过程。 组织是第二项管理职能,它是设计工作、将工作分组为单元、在工作和工作小组之间建立权力模式的管理过程。 领导是第三项管理职能,它是激励组织成员共同工作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控制是第四项管理职能,它是根据组织的目标监督和纠正组织和组织成员行为的过程。 ⑴任何组织都需要管理。 ⑵管理的目标是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⑶管理工作的效果通过组织效率和组织效能来衡量。(正确地做正确的事) ⑷组织的发展演变是管理思想发展、管理技术提高的源泉。 4.管理工作中人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