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在银屑病护理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4 6
维普资讯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 0 8年

第1 4卷
第0 7期 ( 半月刊)
心理 音 乐等 形 式 , 使患 者全 身 放 松 , 以达 到 自我 调
克服心理障碍,去除致病危险因素 ,提 高疗效的需 节 目的 。不断提高 患者对银屑病的认知能力 。鼓励 要 ,而 且也是促进护 理学科 在这 一领域 发展 的需 患者积极参加文体及社交活动,缩短与他人之 间的 距离,培养乐观主义思想 ,形成 良好的心理素质 , 恼 等不 良情绪 。
在的问题 及注意事项, 让患者能够理智 、 科学地看待 病程最短 2 个 ,最长 3 年;文化程度 :初中 1 1 疾病, 2 0 改变错误的观点, 放弃要求根治的思想, 不乱
例,高[ 8 例 ,中专 8 f9 1 例,大专 以上 2 例。将所有 求医。 通过心理护理后, 大部分患者情绪稳定并有较 入选病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组各 10 0 0{ ,  ̄ 啊组病例在性别、 年龄、 分期、 病程长短、 文化程度,
维普资讯
惦 床 l 究 。 磷
国 医 卫 导 2 8 第1卷 第0期(月 ) 际 药 生 报 0年 0 4 7 半 刊
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罗丽华 梁五 爱 蓝群友 许 秀英 钟群珍
肇庆市皮肤病医院 广东肇庆 56 2 200
摘 要 目的 探讨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进行心理干预 的效果。 方法 将 2 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 0 0 按 照随机 数字表法 分为观 察组和对 照组 ,每组 1 ,两组 均进行常规 的药物治疗 ,观 察组在常规 0例 0 治 疗基础上采取 系列的心理干预措施 。采用 P s 评分法判定疗效 ,比较 两组 的治疗情况及 显效者 的 A I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心理状态调查及心理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心理状态调查及心理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经证明是安全 的、 能够对E B 病毒感染治疗的方法。但 是, 对于庞大的外周血 E B病毒抗体阳性患者群体 , 这 个治疗效果显然是不能达到大家要求的。 3 . 4 鼻咽部冲洗 的未来 单独应用鼻咽腔冲洗 来控制 E B病毒感染有一定 的效果 。但是面对需求 , 在局部治疗的基础上 , 可能需要联合全身用药 的方式 对 治疗方法进行进一步改善 , 以达到 E B病毒抗体转 阴的效果 , 这将是我们未来努力 的方 向。
【 5 】李 星玉, 杨
2 0 1 1 , 5 ( 2 3 敏仪, 黄桂球, 陈美 珍. 内镜鼻窦 术后鼻腔长期合 理用药局部冲
洗分泌物 的治疗 [ J ] . 中国内镜 杂志, 2 0 0 5 , 1 1 ( 3 ) : 3 0 6 — 3 0 7 . [ 4 】申 娜, 刘吉 祥, 张志坚, 等. 等渗 和高渗 冲洗液对 鼻黏液纤 毛传 输系统 的影响【 J ] . 山东 医药 , 2 0 0 9 , 4 9 ( 4 2 ) : 4 8 . 4 9 .
通讯 作者 : 林 芯洁。E — m a i l : l i n g x i n j i e b h @1 6 3 . c o n r
办法更容易操作 , 药物和雾流的压力足够鼻 咽部痂皮 的清洗 , 同时药液在鼻咽部的有较长 时间的停 留。对 鼻咽部 E B病毒感 染的情 况有理论上治疗 的依据 , 通 过本项研究 , 提供了明确的事实依据 。 3 . 2 鼻咽部冲洗药物 的选择 应用何种 药物冲 洗鼻咽腔 , 目前 尚缺少此类的研究 。鼻腔冲洗大多应 用生理 盐水 】 、 3 %的高渗盐水 、 林格 氏液 、 三联 液 】 ( 即庆大霉素 、 地塞米松 、 糜蛋 白酶) 、 中药 。 等, 结果 均对鼻腔鼻窦 的恢复有效果 , 但相互间 比较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或 大多数未进行相关 比较研究 。D a v i d s o n 等【 认为鼻腔冲洗液 的成分现实意义不大 , 重要 的在 于鼻腔冲洗液的物理冲刷作用 。本研究通过对鼻咽 部的冲洗发现 由于鼻咽部 E B病毒的聚集性 , 应用鼻 咽腔抗病毒冲洗 明显优于生理盐水冲洗 。E B病毒容 易在幼儿期感染人体 。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 , 在成人 外周血 中用 目前 的荧光定量P C R的方法较难测 出外 周 血的 E B病 毒 D N A, 但是 E B病毒抗体 阳性 的发病 率较高。通过对鼻咽局部治疗使外周血 E B 病毒抗体 转 阴, 为预防和治疗鼻咽癌提供了新的方法 。

心理护理对银屑病患者不良情绪的作用

心理护理对银屑病患者不良情绪的作用

通过对4 例银屑病患 者实施 心理护理 前后进行 心理 量 2 表测量 , 观察治疗后综合疗效 , 取得满 意效果 , 现报告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 资料 . 1 随 机 选 择 我 院2 0 年 3 至 2 0 年 3 住 院 07 月 08 月
郁 自评量 表( o ) s s 评估患 者焦虑 、 抑郁状 态l其 中S S标准 2 J . A 分> 0 5 分表示有焦虑 性心理 障碍 ,D 标准 分> 3 SS 5 分者表示有 抑郁性心理障碍 。 1 . 干预措 施 ( ) .2 2 1 建立 良好的护 患关系 : 工作 中我们 主 动与 患者交流 , 中发 现他们存在 的心理 问题 , 时准确 的 从 及
差 异 无统 计学 意义 ( 00 )具 有 可 比性 。 . , 5
进行心理状态 的评估 , 并深入浅出地指导患者如何适应疾病
对 自身的影响 , 尊重 、 关心 、 理解 患者 , 帮助其树 立战胜疾病 的信 心。 2 健康教 育 : () 有些患者误 以为银屑病 是不治之 症 , 也有人误认为该病传染而歧视患者 , 故患者 的心理痛 苦常大 于其皮损症状 。 大多数患者渴望弄清疾病的来龙去脉 , 因此 , 我们根据对患者评估 的实际情况给予个性化 的心理支持 。 每 周末召开座谈会 , 采用小讲课 、 团体交 流等方式 , 邀请 家属参 加, 讲解银屑病的防治知识 , 让患者相互 交流经验体会 。 士 护 采用倾 听 、 疏泄 、 安慰 、 鼓励 等支持性心理 治疗技术 , 听患 倾 者心声 , 及时解答疑问 , 让患者确信通 过正规系统的防治 , 银 屑病是能有效控制甚至治愈 的。3 行 为干预 : 助患者纠正 () 帮
的 寻常型银 屑病 患者8 例 , 合本病 诊断标 准 _ 其 中男5 4 符 l l , 4 例, O ; 女3 例 年龄 1— 7 , 9 6 岁 平均3 .岁 ; 8 5 病程 1 个月 至3 年 , 6 平 均 l. ; O7 无精神病史 。 年 入院时采用 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 为 干预组 (2 ) 4 例 和对照组( 2 )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检 验 4例 ,

银屑病患者心理护理论文

银屑病患者心理护理论文

银屑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摘要】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心理因素在银屑病的病因、发病过程以及疾病的演变和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银屑病患者易产生忧郁、焦虑、恐怖心理,所以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针对不同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里抚慰与疏导,有利于缩短病程,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复发。

【关键词】银屑病;心理因素;心理护理【中国分类号】r473.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207-01近年来国内外的一些研究已证明银屑病属于心身疾病范畴,心理因素在银屑病的起病、发展、复发与转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现代医学模式的确立,心理治疗尤为重要。

通过对2011年1月至10月期间在本科室住院治疗的19位银屑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效果良好。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19例,男14例,女5例,年龄22岁~89岁,平均46.5岁,住院时间10d~98d;其中寻常型银屑病11例,红皮型银屑病5例,脓疱型银屑病2例,关节型银屑病1例。

所有的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2 常见的心理问题2.1 抑郁:常表现为情绪压抑。

多见于未婚、女性、躯体暴露部位有皮疹的患者,会产生自卑心理,感到自己变成了一个生理残缺的人,羞于与人来往,不愿参加集体活动,不愿去公共场所,外出时用长衣长裤遮盖皮损部位。

社会的压力以及就在自身心理因素的影响都会给患者的生活及日常活动造成极大的影响。

2.2 焦虑 :表现为精神紧张,容易激动,言语行为之间流露出烦躁情绪。

多见于病情反复、已婚、未育的患者。

环境和日常生活习惯改变等使患者常处于苦闷中,担心本病不能根治,容易转变成皮肤癌;担心本病会传染和遗传;害怕别人嫌弃,担心家人抛弃;治疗费用也带给患者及家庭更多的负担。

2.3 恐怖 :常表现为情绪紧张、恐怖。

多见于初次发病、未婚的患者。

因专业知识缺乏,对自己的病情感到无助;听信一些不科学的宣传;对疾病的过程及治疗方案不了解;害怕不能结婚和生育等。

系统性心理行为干预对银屑病患者的影响

系统性心理行为干预对银屑病患者的影响

吴索琴, 陈志恩 , 叶金根. 影响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因
素探讨 [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 0 , 1 8 :6 . J. 2 5 1 ( )64 0
李春红. 认知疗法配合药物治疗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 [ ] 周保慧, 8 社会功能的影响[] 中国临床康复,069 1)4 钾. J. 2O ,(2 : 6一
系统 性心 理 行为 干 预对 银 屑病患 者 的影 响
付 相钰
摘 要
邹 学敏


目的:探讨系统性心理行为干预对银屑病患 者的影响。方 法:将 9 2例 寻常型银屑病患 者随机分为研究组 (7例 ) 4 和对 照组 (5例) 4 。
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银屑病常规护理 , 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性 心理行为 干预。两组 患者分别于干预前、 干预后 6个月进行焦虑 自 评量表、 抑郁 自 评量表、 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 、 总体幸福感量表测评 , 分析比较两组疗效及半年内复发率。 结果 : 干预后两组焦虑 、 抑郁、 生活
Pyhar, 9 6 (9 :4一l. scit 1 9,0 1 ) 1 y 9 9
( 收稿 日期 :0 8— 1— 2 20 0 1 )
[ ] Wi s a , i h i F ,l f C ,t . a r Or h o 6 e m Ne u JS J e a N t a CU Co s i - r D n s o c 1 u l s fc z
p r n ad s r es : 5一y a l w p fa Du c n i e c o ot h i io d r a 1 e e rf l u o th i cd n e c h r o o
( 本文编辑
曹素文)

心理护理对银屑病干预的效果

心理护理对银屑病干预的效果
评 定 , 3 n内 完 成 。对 于 文 化 程 度 低 的 自评 者 , 医 务 人 在 0mi 由
员 以 不 带 任 何 暗 示 和 偏 向方 式 把 问 题 的 意 思 告 诉 病 人 让 其 选 答 , 求 测 评 的 客 观 性 。实 施 心 理 护 理 后 2个 月 再 行 上 述 心 理 力 测 试 , 行 心 理 护 理 前 后 对 比 。在 此 期 间 病 人 仅 接 受 无 刺 激 性 进
1 8 ±0 6 2 3 ±0 8 1 8 ±0 7 1 9 ±0 7 1 9 ±0 7 1 8 ±0 7 1 6 ±0 7 1 8 ±0 6 1 8 ±0 7 . 1 . 5 .4 . 1 . 1 . 2 . 1 . 5 . 1 . 5 .9 .2 .3 .4 .0 . 1 .0 . 5
3 2 加 强 银 屑 病 知 识 的 宣 传 教 育 由 于 病 人 对 银 屑 病 知 识 了 . 解 甚 少 , 有 做好 心 理 调 适 及 自我 防 护 , 病 容 易 反 复 发 作 。 因 没 疾 此 加 强 对 疾 病 的认 识 , 整 不 良情 绪 , 高 心 理 应 激 水 平 , 强 调 提 增
罗娜 哲
中圈分类号 : 41 R 7 文献标识码 : C
文 章 编 号 : 6 2 1 8 ( 0 8 2 - 0 2 — 0 1 7 — 8 8 2 0 )B 4 7 2
病病人登记表” 使用 S L 9 。 C 一 O问卷 , 无 记 名 方 式 由病 人 自 以 己 填 写 。受 试 者 不 受 任 何 人 影 响 , 1周 以 来 的情 况 进 行 自 我 对
2 1 ±0 6 2 8 ±0 7 2 4 ± 0 8 2 8 ±0 8 2 4 ±0 9 2 1 ±0 8 1 9 ±0 8 2 0 ±0 6 2 1 ±0 6 . 6 .7 . 1 .4 . 1 . 6 . 7 . 4 . 4 . 0 .4 .8 .3 . 5 . 6 .3 . 0 . 7

心理护理在银屑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心理护理在银屑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反应 , 患者或 家属在螺旋C 增强检查 同意 书上签字 ,在谈话过程 中 让 T
要注意与患者沟通的技巧 ,在保证患者根本礼 仪的前提 下 ,促使医疗 检查 得意顺利进 行。检查前认真查看患者血管情况 ,为穿 刺时选择 粗 直 、弹性 好 ,并且容易固定的血管。认真调试机器 ,注意观察连 接管 是否连接牢固,以免注射 时脱落 。仔细检查防护用品和急救 用品。 3 _ 3检查中的护理 认真核对药 品,严格 无菌操作技术 ,选择合适 的血管 ,一般选用
会[ l 护理杂 志, 0 ,1 ) 4 —4 . J 中华 】 2 6 ( : 425 0 4 32
情 况,如 出现软组织膨起 ,应立 即停止注射 ,并重新穿刺。
3 . 4检查后处理
[】 曹丹庆, 2 蔡祖龙. 全身C诊 断学【 . 1 M】 北京: 人们卫生出版社, 9: 1. 1 6 -2 9 6
于高危 人群 在注射前5 1mi -0 n 缓慢静脉推注地塞 米松 1mg 0 ,防止变态
反应
常见的不适反应及其安全性 ,多数患者有不 同程度 的反 应 ,其中发热 反 应时用药 后较普遍 的反应 ,这种反应时一过性的 ,一般不必惊慌 , 时患者有平稳的心态积极配合 检查。 3 . 2检查前的准备 检查 前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 工作 ,仔细询问患者有无 甲状腺功能 亢进 、蛛 网膜 下腔 出血 、药 物过敏 史 ,无严重 心脏病及 肝 肾功 能异 常 、哮喘等病史 ,耐心解释检查 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可能 出现的不 良
多饮水 ,以加快对 比剂的排泄 ,嘱患者离开C 室后 ,如有 不适 ,要及 T 时就诊 ,一边及时对症处理。
3 . 5过敏反应的护理
的重要 因素”。C 护 士热情 接待 ,礼貌服务 ,言语谨慎 ,工作有条不 】 T 紊 ,以获得患者的信赖 ,并询 问患者 的一般情 况及家庭情况 ,与患者 建 立 良好的关系 ,转移患者的注意力 ,避免 与患者谈病情 ,以免引起 患者的疑虑与紧张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及心理安慰 ,减少患者 的精 神压力 ,增加患者 的信 任感及 安全感 ,使患者及时配合检查 ,以获得 良 好检查效果 。一些 患者认 为以前检查未达到 目的是 因为 医务 人员医

综合护理干预对银屑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影响

综合护理干预对银屑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影响

综合护理干预对银屑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摘要】目的评价综合护理干预对银屑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方法 90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①对照组:采用常规银屑病专业护理。

②观察组:在常规银屑病专业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①健康教育:有针对性的向银屑病患者及家属讲解相关知识、特点及应对措施,提供必要的医疗和护理指导。

②心理干预:由医护人员进行一对一的心理护理,对银屑病患者的性格、文化素养及心理状态做出初步评估,然后针对的进行情感支持。

对于银屑病患者的任何努力和进步都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必要时对银屑病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消除其负性情绪。

13 疗效评价①依从性好:银屑病患者完全接受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案,完成完整治疗过程,完全配合各项护理措施。

②部分依从:银屑病患者接受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案,对护理措施部分配合。

③不依从:银屑病患者对出现的反应和副作用不理解,不配合医护工作。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银屑病患者的心理状态。

14 统计学方法本组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t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意义。

2 结果21 两组患者依从性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22 两组患者sas、sds评分的比较治疗后,两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改善,差异显著(p<001);治疗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3 讨论银屑病属于多基因遗传的疾病,其病生理机制主要为表皮增生分化的异常和免疫系统的激活,可由多种激发因素,如创伤、感染、药物等都可能在易感个体中诱发该病[2,3]。

因为缺乏根治银屑病的方法,当前的银屑病治疗方法虽然有效,但仍不能令人满意,易导致银屑病患者生活质量下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护理干预在银屑病护理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研究对银屑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银屑病患者,随机分组后对比不同护理模式下患者情绪及病情改善情况差异性。

结果情绪方面,护理后强化了心理干预的观察组分数显著下滑,且该组在PASI评分上显著更低。

结论银屑病患者常存在明显心理压力,除常规治疗外,还应强化心理辅导。

关键词:银屑病;心理护理;情绪
银屑病属于皮肤病的一种,存在增殖性、复发性及慢性特征,多发生于成年之后,目前尚未明确病因[1]。

由于疾病会造成皮肤出现银屑和红斑情况,影响到视觉美观性,因此常造成患者心理压力。

本文通过对比研究了对银屑病患者强化心理干预的影响。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银屑病住院病患共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两组。

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22:18;年龄区间处于25-61,平均年龄(41.64±7.31)岁;银屑病分级:29例III型、11例IV型。

观察组中男女比例为24:16;年龄区间处于23-60,平均年龄(40.53±6,97)岁;银屑病分级:27例III型、13例IV型。

两组基础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一般方法
对患者实施基础治疗与护理配合。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强化心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家庭支持
由于对疾病认知程度不足,部分家属易对患者产生排斥感,而表现在日常言语、眼神、行为等方面,造成患者心理压力的加大并不愿与家人交谈,逐渐形成自闭心态[2]。

护理人员应主动与家属沟通,向其讲解银屑病的预防方式以及感染因素,鼓励家属主动关怀患者病情,尽可能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

1.2.2生活指导
通常银屑病患者存在心理压力的主要因素在于皮肤上的病变造成其自卑感,从而逐渐降低社会性。

护理人员需鼓励四肢和头部存在明显病变的患者穿着长衣袖长裤,或佩戴假发[3]。

1.2.3心理引导
对患者强调心理护理的重点在于引导其心理状态逐渐从悲观、焦虑抑郁的情绪中走出来,避免情绪不稳定造成精神状态不佳而导致药物吸收缓慢,造成病情无法合理控制[4]。

应让患者了解银屑病并非顽固性疾病以及传染性疾病,只要积极配合临床用药便可控制皮肤表面病变状态。

1.2.4注意力转移
引导患者在病房内看报纸或阅读一些有趣的书籍,转移其对银屑病的关注程度。

鼓励病房内病友相互交流生活中的趣事以及治疗经验,提升其社会性。

1.3观察指标[5]
采用SAS与SDS评分评估患者焦虑及抑郁程度,分数越高表示程度越严重。

采用PASI评分评估患者银屑病程度、面积等,分数越高表示病情越重。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本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工作,以
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数据,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

若p<0.05,则表示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情绪评分
比较在患者入院时及护理后SAS评分与SDS评分,显示经过护理,两组患者
焦虑及抑郁程度均减轻(p<0.05),比较之下观察组分数更低(p<0.05),详
情见表一。

表一:情绪评分对比表(分)
组别入院时护理后
SAS SDS SAS SDS
对照组(n=40) 51.35±4.27 62.17±3.37 48.64±2.58 59.74±1.85
观察组(n=40) 51.47±3.85 61.85±3.64 42.57±2.17 45.85±2.04
2.2PASI评分
比较在患者入院时及护理后PASI评分,显示经过护理,两组患者PASI评分
均下滑(p<0.05),比较之下观察组分数更低(p<0.05),详情见表二。

表二:PASI评分对比表
组别入院时护理后
对照组(n=40) 11.53±2.75 6.44±1.34
观察组(n=40) 11.49±2.51 3.91±1.29
3 讨论
对于银屑病患者而言,虽然目前尚无彻底根治性药物且病情存在反复发作几率,但只要配合临床诊断结果合理用药便可对病情起到明显控制作用。

银屑病患
者往往存在抑郁、消极之类的负面情绪,表现出不愿与人交流、不愿出门、自闭
倾向。

这类不良情绪易照成神经肽的释放而加重病变位置面积及程度,因此除临
床严格用药外,还应强化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

造成患者出现不良心理状态的因素可表现为经济因素、皮肤病变因素以及病
情因素三种。

经济方面,银屑病需长期治疗,会带来经济负担;病情方面,银屑
病通常反复延期不愈,多次往返于医院导致心理压力增大;皮损方面,银屑病导
致的皮肤斑块会造成患者受到他人异样的眼光而加重心理负担。

因此临床护理中,针对心理方面的护理操作应将重点放在对患者社会性的提升上,通过令其正确认
知银屑病,强化各项遵医嘱行为依从程度,自主调节心态,帮助其病情的改善。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观察组SAS评分与SDS评分分别下降至(42.57±2.17)
分与(45.85±2.04)分,且PASI评分降至(3.91±1.29)分。

可见对银屑病患者强
化心理干预可显著调节其焦虑及抑郁症状程度,并通过情绪的控制配合临床用药
改善其病变位置程度及面积,因此心理干预具有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凌素环,黄丽萍.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不良心理的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v.10 12:264-265.
[2]曲杰,张晓冬.心理护理干预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当
代医学,2016,v.22;No.435 28:120-121.
[3]林芯洁,钟永军,韦海鹏,郑诗慧.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心理状态调查及心理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海南医学,2014,v.25 04:573-575.
[4]林雪香,张峰,卢婉娇.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心理护理对银屑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v.7 19:25-27.
[5]王彬彬,王文文.心理护理干预缓解银屑病患者不良情绪的效果评价[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v.37;No.164 03:225-2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