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温发散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观察及护理分析

合集下载

白疕寻常性银屑病中医护理方案

白疕寻常性银屑病中医护理方案

白疕(寻常性银屑病)中医护理方案(试行)一、常见证候要点(一)血热证:新出皮疹不断增多,迅速扩大;皮损潮红,银白鳞屑,有筛状出血,瘙痒,可伴有尿黄,便干。

舌质红,舌苔薄黄或白。

(二)血燥证:皮损淡红,干燥脱屑,可伴有皲裂,口干咽燥。

舌质淡,舌苔少或薄白。

(三)血瘀证:皮损肥厚浸润,经久不退,颜色暗红,鳞屑附着紧密,女性可有痛经,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皮损潮红、鳞屑1.观察皮疹部位、颜色、形状、鳞屑、有无出血点及同形反应。

如突然出现全身弥漫性潮红、大量脱屑,并伴有高热等症状或皮肤痛痒剧烈时,立即报告医生。

2.禁用热水烫洗皮肤,避免外伤等。

3.遵医嘱中药湿敷。

4.遵医嘱中药涂药。

5.鳞屑较多的患者宜在擦药前温水洗浴,轻轻去除鳞屑;皮损处留有其它药物时宜用棉球蘸植物油将其拭去;当患处结痂较厚时,用植物油或清热解毒软膏,如黄连膏、化毒散膏厚涂,待痂皮软化去除后再行涂药。

6.头皮部位的皮损,擦药前宜把头发剪短;女患者不愿剪发时,可用梳子将头发分开再上药。

(二)皮损淡红、干燥脱屑1.观察皮疹部位、颜色、形状、鳞屑情况。

2.遵医嘱中药药浴。

3.遵医嘱中药薰洗。

4.遵医嘱中药涂药。

(三)皮损肥厚浸润、经久不退1.观察皮疹部位、颜色、形状、鳞屑情况2.遵医嘱中药涂药,涂后选用塑料薄膜或纱布封包患处。

3.遵医嘱中药药浴。

4.遵医嘱拔火罐,适用于肌肤丰厚处。

(四)瘙痒1.评估瘙痒程度,观察皮肤有无抓痕、血痂、感染,是否影响睡眠等。

2.宜选用干净柔软的纯棉衣服,可用手轻轻拍打痒处。

3.保持皮肤清洁,选用温和、刺激性小的洗涤用品,水温适宜。

4.遵医嘱中药涂药。

5.遵医嘱中药药浴。

6.遵医嘱中频治疗:取曲池、内关、足三里、三阴交等穴。

7.遵医嘱穴位贴敷:取神阙穴。

(五)便干1.评估排便的次数、量、性质。

2.告知患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指导进行腹肌锻炼。

3.腹部按摩:取平卧位,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以腹内有热感为宜。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中医护理体会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中医护理体会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中医护理体会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在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与中医护理干预组(实验组),各23例。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医护理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具有良好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寻常型银屑病;中医护理;效果银屑病又称牛皮癣,是一种常见且易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该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或与遗传决定、环境刺激等因素造成。

该病的主要表现为皮肤出现大量红色斑块,斑块上覆多层白色鳞屑,刮除鳞屑后有星点状出血。

我院在长期实践中发现,中医护理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具有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与中医护理干预组(实验组),各23例。

对照组男13例,女10例,年龄24~47岁,平均年龄(30.4±6.8)岁。

实验组男14例,女9例,年龄25~45岁,平均年龄(31.2±6.3)岁。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中医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包括:情志护理:绝大多数银屑病患者因久病不治容易出现焦虑、不安、失落等负性情绪,导致机体内分泌紊乱,免疫功能下降,使病情进一步恶化。

中医认为,情志因素与银屑病的发病和治疗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怒则气上,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因此保持良好的情志是治疗银屑病的首要环节。

医护人员应与患者保持密切交流,在沟通过程中及时发现其情绪波动,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排解,帮助患者重新树立乐观、积极、开朗的心态,提高治疗依从度。

病情观察:医护人员密切关注患者体温、脉象、舌象等情况并对皮疹的分布、颜色、形状、皮肤瘙痒情况等进行严格观察。

中医护理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护理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较 两组 之 间 的 疗 效 。 结 果 : 对 照 组 有 效
银 屑 病 是 一 种 见得 原 因 不 明 的 慢 性
皮肤病 , 在 治 疗 护 理 中 采 用 中 医 护 理 干 预, 根 据 中 医辨 证 原 则 , 利 用 中约 汤 剂 、 涂
7 2 %, 无效 2 8 %; 治 疗组有 效 8 9 %, 无 效
2 4( 1 0) : 1 9 5 8—1 9 5 9 .
连翘各 3 0 g , 甘草 1 0 g , 加水 3 0 0 0 m l , 沸腾
后煎 4 0分钟 , 煎直 l O 0 0 m l 。用 4~6层纱 布浸人适量 药液 中 , 取 …以不 滴水位 度 ,
资 料 与 方 法
敷于皮损 1 0~ 2 0分钟 。注 意患 者身体暴
5 0 % <皮 损 消 退 <8 0 %, 无 效 为 皮 损 消 退 <5 0 %, 1 个 疗 程 4周 , 2个 疗 程 后 评 定 效
果 。见 表 1 。
讨 论
据 中医辨证 诊断 : m热 内蕴 型 、 m虚 风燥 型、 气 血瘀 阻型 、 湿毒蕴阻型 , 给与 中医护 理干预 。① 中药 内治法 : 辨证给与 中药煎 剂 口服 2次/口, 服药时注意 : m热证 官偏
CHl NEs E c0
UNI TY D0CT0Rs
沦著 ・ 社 陬 巾 募 药
中 医护 理 寻 常 型 银 屑 病 的临 床 疗 效 观 察
陈 华
治疗方 法 : ( 】 ) 对照组 : 复 方 甘 草 酸 二 铵 1 5 0 mg , 1 次/日静 滴 , 外 用他 扎罗 汀凝 胶、 复 方 丙 酸 氯 倍 他 索 乳 膏 2次 /日。( 2 ) 治疗绀 : 除 与 对 照 组 相 同治 疗 方 法 外 , 根

辛散透郁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验案枚举

辛散透郁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验案枚举
色素沉着还未消退 ,前方去桂枝 ,嘱再服 7 剂 ,以巩固疗效。
以维 甲酸类药物、激素类药物及免疫抑制剂为主,短期疗效不错,但
长期应用毒副作用较大 停药后易复发。祖 国医学对于银屑病较 早就 有深刻 的认识,古代文献就称之为 “ 白庀 ” 、“ 松 皮癣 ”等 ,由于寻常
型银屑病多表现为红斑 、丘疹、较厚鳞屑 ,或伴有痒痛等症状,传统
辛温通络,行瘀化滞,若用 之得当,见效甚速 。我们 临床观察发现 ,பைடு நூலகம்
肢仲侧 为著 ,无明显瘙痒感 ,伴有 口干 、口苦 。烦躁易怒 ,大小便 尚
可,舌质暗红,苔 薄,脉 弦。辨证 属肝 旺血瘀 ,治当平肝活血 ,养血 润肤。方药:灵磁石 3 0 g ,生牡蛎 3 0 g ,黄 芩 1 2 g ,当归 1 5 g ,川芎 9 g ,

曼 2 o 1 5  ̄ 墨 墨 墨
药物与临床
辛散透郁 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验案枚举
屠辉辉 赵 怀智 袁俊英
( 上海市奉贤 区中医医院皮肤科 2 0 1 4 0 0 )
【 中图分类号 】 1 - < 2 4 9【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n- g - - 】1 6 3 2 — 5 2 8 1 ( 2 0 1 5 ) 1 2
论寒热均可使用 ,较之 以往方法,见效速 度快,有效率明显提 高。 目 前有医家提出从 “ 玄府 ” 理论治疗银屑病 , 取得 了不错 的临床疗效 ,
也从另一方面佐证 了透散解郁法确切可行。盖辛温解表之剂,- - ̄ J J 多 入肺、膀胱经,药性辛散,偏行于肌表 , 可透邪于外 ;_ - ̄ j J 品质轻扬 , 可从 阴引阳 ,率药达表;三 则多有辛散温通之功 ,可化滞通络 。在
病例 2 :赵 某,男,2 6 岁 ,2 0 1 3 年 6 月1 2日初诊 。患者寻常型

刘爱民教授温法散法治疗银屑病经验举隅

刘爱民教授温法散法治疗银屑病经验举隅

刘爱民教授温法散法治疗银屑病经验举隅姜云平;王坤【摘要】刘爱民教授在银屑病辨证治疗方面有着独到之处,其在原有的“血热型”、“血燥型”和“血瘀型”基础上,提出了“寒包火”、“阳虚外寒”及“肝经郁热”的“温散三证”,为银屑病的辨证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且疗效显著.在银屑病治疗中,无论是“经典三证”还是“温散三证”,只要辨证准确,即可大胆使用,不要拘泥于某种方证,辨证论治是取效的关键.【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年(卷),期】2017(016)006【总页数】3页(P551-553)【关键词】“温散三证”;“经典三证”;银屑病【作者】姜云平;王坤【作者单位】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焦作454000;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焦作45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8.63刘爱民教授擅于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各种常见以疑难皮肤病,尤其是近年来独辟蹊径,在银屑病经典辨证的基础上,运用温法散法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笔者跟随刘爱民教授学习期间,对其灵活运用辨证思维治疗银屑病感触颇深,特此总结如下。

1 温法散法理论的提出中医药治疗银屑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较好的临床疗效。

目前主流的辨证思路是把银屑病分为为“血热型”、“血燥型”和“血瘀型”[1]。

刘教授称之为“经典三证”。

其治疗也以清热凉血及清热解毒的寒凉药物为主。

“经典三证”的提出为医者们治疗银屑病提供了有效的辨证思路,对于初学者来说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银屑病属于顽固性的皮肤病,其临床表现及证型多变,一味依赖“经典三证”容易导致思维僵化,陷入固定的思维和方法。

临床实践证明,这样的分型也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要。

故此,刘教授在辨证论治的理论指导下,在国内率先系统提出了运用温法散法治疗银屑病的理论,且将之辨证为“寒包火”、“阳虚外寒”及“肝经郁热”的“温散三证”,此三型是“经典三证”的有效补充[2],在此理论指导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传统辨证基础上加辛温解表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观察

传统辨证基础上加辛温解表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观察

银 屑 病 是 一 种 常 见 并 易 复 发 入 标准 的患者 随机 分 为 2组 , 治疗 度 瘙 痒 , 全身症状不明显 , 舌 质 暗 的慢性 炎症 性 皮肤 疾病 … , 其 显见 组 4 2例 , 对 照组 4 O例 。 而难 愈 的 皮 损 和 瘙 痒 等 症 状 严 重 1 . 1 2 西 医诊 断标准
加重 , 伴有怕热 , 大便干结 , 小溲黄 行评 价者 ;② 出现 严 重 不 良反 应 1 . 1 临床 资 料 赤。 舌质红 , 苔薄黄 , 脉数滑。 ②血 者 ; ③患者 自行放弃试验或擅 自加 1 . 1 . 1 病例来源 8 2例 观 察 对 象 瘀 证 :相 当于 寻常 型 的稳 定期 , 病 用 其他 药物 者 。 来 源于 2 0 1 4年 1月 2 0 1 6年 1 2 情稳定 , 皮损不扩大 , 或 有 少 数 新 1 . 1 . 5 一 般 资料 此 次 试 验 共 纳
红或 有瘀 斑 、 瘀点 , 脉 涩或 细涩 。 纳入标准 :
参照《 临床疾 1 . 1 . 4 病例 选 择标 准
影 响患者 的生 活质量 。丁晓岚 等 [ ] 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 J : 皮肤 ①符合西医诊断标准 ; ②符合 中医 对 我 国六 省 市 的 银 屑 病 发 病 情 况 损害以红色炎性丘疹 、斑丘疹及大 证型诊断标准 ;③年龄 1 8 ~ 6 5岁 ;
两组 治疗 后银 屑 病 面积和 严 重程度 指 数 改 变差异 有 统计 学 意义 ( P < 0 . 0 5 ) , 治疗 组优 于 对 照组 。结 论 : 辛 温解 表 药对各 证 型寻 常型银 屑病 均 有积极 正 面 的治疗作 用 , 合理 配伍 可提 高 临床 疗效 。 关键 词 寻 常 型银屑 病 ; 辛温 解表 ; 郁证 ; 汗法 文 2 0 1 7 ) 0 3 — 0 0 1 0 — 0 3 中图分 类号 : R 2 7 5 . 9

探讨寻常型银屑病治疗和护理的最佳方法

探讨寻常型银屑病治疗和护理的最佳方法

探讨寻常型银屑病治疗和护理的最佳方法目的研究分析对于寻常型银屑病病的最为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方法。

方法方便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该院近期收治的采用综合治疗方式进行治疗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72例,作为该研究观察组,然后再选取该院门诊同期收治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式进行治疗的患者72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分析对于寻常型银屑病的最为有效治疗方法以及相关护理方式。

结果观察组患者临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为79.17%,两组比较,P=0.0000(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采用综合治疗方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治疗效果较为确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地推广应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most effective treatment and nursing methods for the patients with psoriasis vulgaris. 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6 in our hospital recently treated by comprehensive therapy for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psoriasis vulgaris (PV)in 72 patients,as the observation group,and then select the outpatients of our hospital during this period were the routine western medicine 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72 cases as control group,collect the clinical data of all patients,analysis and discussion for psoriasis vulgaris of the most effective treatment and nursing methods. Results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after the treatment of Pro total efficiency rate was 94.44%,79.17% in the control group,two groups compared P = 0.0000 (P < 0.05)observed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is statistical value .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for psoriasis vulgaris is more accurate,and it is worthy to be widely used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 Unusual type;Psoriasis;Treatment;Nursing;Method银屑病是一种常见慢性炎性皮肤病,由于患者患病部位常存在有数层银白色鳞屑,所以被人们称为银屑病[1]。

张英栋:《温法治疗银屑病》未修改版

张英栋:《温法治疗银屑病》未修改版

张英栋:《温法治疗银屑病》未修改版从“四疗一体”谈医治银屑病大法宜温山西省晋中市第三人民医院张英栋 032000银屑病发病缘由复杂,关于医治的大法和患者的饮食、生活的忌讳存在很多争议。

笔者从少量银屑病医治的实例动身,关于银屑病的发病和诊治规律做了很多的考虑,结合“四疗一体”的思绪,得出一个阶段性结论:少数银屑病患者,医治和本身配合大法宜温。

什么叫“四疗一体”呢?“四疗”指天疗、地疗、医疗、自疗。

天疗这里指大少数银屑病患者病情存在着冬重夏轻的规律,我们可以了解为是冬季的天气等要素协助这些银屑病患者治好了银屑病,是为“天疗”。

地疗指银屑病患病率南方分明高于北方,并且有正在发病的患者,所处天文地位从南方移至北方的时分,病变加重甚至康复的个例,天文环境可以对银屑病起到医治作用,此为“地疗”。

医疗是指医生的医治。

自疗是银屑病患者本身的调整,包括着装习气、运动习气、心境、思想方式、饮食习气等等。

“四疗一体”指的是四疗的方向应该是分歧的,既然天疗、地疗曾经指明了医治的小气向是温,医疗和自疗有什么理由不顺应这个医治的小气向呢?天疗中夏天的温热有医治的作用;地疗中北方的温润也有医治作用。

在此启示下,笔者对少数银屑病患者的医治都以麻、桂、姜等温通发散药物为主,并且提出自疗应该“不忌发物”、多晒太阳、多运动、多穿衣服等,获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以下略举两例阐明。

闫某,女,39岁,霍州火车站客运员。

2008年2月14日初诊,银屑病病史10余年,初始有冬重夏轻规律,重复医治后规律已不显。

经人引见专程乘火车前来医治,刻下皮损以小腿和前臂为多,肥厚,色暗,侵润分明。

素有出汗妨碍,夏天出汗亦少,素大便不畅,月经量少,左脉细,右脉略浮,舌质淡红,舌下瘀。

治以麻黄6克,桂枝12克,赤芍24克,甘草10克,鸡血藤30,僵蚕6克、蝉衣6克,大黄6克,姜黄6克,益母草30克,薄荷6克,柴胡6克,7付。

并吩咐其忌食寒凉,多晒、多动、多吃热的、多穿,以遍身微汗一时许为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辛温发散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观察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辛温发散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效果及护理分析。

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3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98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49),对照组给予复方青黛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理念(辛温发散法)进行,采用麻黄汤进行治疗,并给予精细护理。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及护理质量。

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5.5%,显著低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评分高于对照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辛温发散法对于寻常型银屑病的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且患者无不良反应。

护理质量对整个治疗过程作用明显,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增强医患和谐关系。

标签:辛温发散法;麻黄汤;寻常型银屑病;临床护理及疗效
银屑病是皮肤科较为常见且易复发的一种皮肤病,主要临床病症表现为红斑、鳞屑等[1]。

该病病程长,病因复杂,虽有许多治疗方法,但效果都不甚理想。

目前研发发现,中医理念的治疗方式对于该病的诊治具有良好的效果[2]。

本文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3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98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探讨辛温发散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效果,并对护理措施进行观察分析,取得满意结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资料
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3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98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皮肤病学》中寻常型银屑病的诊断标准。

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49),对照组中男24例,女25例,年龄范围22~69岁,平均年龄(46.24±7.23)岁,平均病程(6.52±6.7)年,对照组患者给予复方青黛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中男23例,女26例,年龄范围21~65岁,平均年龄(44.31±8.62)岁,平均病程(7.12±5.3)年,均采用麻黄汤进行治疗,并给予精细化护理。

入组患者中皮损区斑块状39例,点滴状10例;进行期11例,静止期38例。

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如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對照组给予复方青黛胶囊(陕西天宁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批号:20090367)进行治疗,口服,每次6g,每天3次,连续治疗1个月,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采用辛温发散法(麻黄汤)进行治疗,并给予精细护理,具体为麻黄6克(先煮去上沫)、甘草3克(炙)、桂枝4克(去皮)、杏仁9克(去尖、
皮),加900ml水煮沸,煮取400ml,早晚分两次温服,部分患者加防风、白芷、细辛。

护理措施包括:指导患者注意饮食健康,禁食辣椒、羊肉、牛肉、鱼虾、烟酒等辛辣刺激、腥发动风类食物;叮嘱患者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运动;主动与患者交流谈心,舒缓患者烦躁、焦虑情绪,鼓励患者治疗信心;保持环境干净卫生,温度适宜,防止患者风寒感冒等。

1.3 评价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及护理质量。

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具体为显效:指患者皮损症状基本完全消失,无疼痛、瘙痒发生;有效:指病症有所缓解;无效:指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数×100%。

护理质量采用自制调查表进行,包括护理态度、护理设施、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等,评分越高表示质量越好,满分100分。

1.4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均通过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进行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情况比较
由表1可知,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5%,观察组为91.8%,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对比
由表2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评分高于对照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银屑病病因复杂,较难根治,给患者身体和心理上均造成很大困扰和痛苦。

中医认为,该病主要是肝、肾阴虚,湿热蕴结为标,血燥为本,湿热侵淫肌肤,导致机体皮肤出现红斑、鳞屑等症状。

西药治疗多用免疫抑制类药物,易对机体肝、肾等产生一定毒副作用[34]。

而中医疗法中辛温发散法是用途较广的一类医治体系,其与清热解毒法大相径庭,治疗上以性温、味辛、上行之药为主,可开表郁、驱外邪[5]。

本文以麻黄汤为主要治疗药物,研究结果也显示,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5.5%,显著低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同时采用精细化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评分高于对照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综上所述,辛温发散法对于寻常型银屑病的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且患者无不良反应。

护理质量对整个治疗过程作用明显,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增强医患和谐关系。

参考文献
[1] 朱学俊,顾有守,沈丽玉.实用皮肤性病治疗学[M].第3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2055.
[2] 魏盛,余土根.寻常型银屑病中医治疗进展[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20(08):521523.
[3] 陈晓霞.中药药浴联合NBUVB照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观察及护理[J].四川医学,2011,32(02):286287.
[4] 陈丽红.复方青黛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观察[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0,27(06):4547.
[5] 刘恩钊,周玲,王玉英.辛温发散法治疗痤疮的理论渊源与临床应用[J].辽宁中医杂志,2009,36(01):50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