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体内的天然屏障_围食膜

合集下载

昆虫体壁的功能

昆虫体壁的功能

昆虫体壁的功能昆虫体壁的功能昆虫是一类具有广泛分布和种类丰富的节肢动物,其身体结构复杂,由头、胸和腹三部分组成。

在这三个部位中,昆虫体壁的功能非常重要,它不仅仅是保护昆虫内部器官的屏障,还承担着调节体温、呼吸、感觉、运动等多种生理活动的重要作用。

下面将从昆虫体壁的组成、结构和功能三个方面来详细解析。

一、昆虫体壁的组成昆虫体壁包括外骨骼(exoskeleton)、肌肉(muscles)和皮肤(cuticle)三个主要部分。

1. 外骨骼:外骨骼是由硬化的几丁质所构成,在保护内部器官免受外界伤害和损坏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时,外骨骼还可以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度,使得昆虫能够进行各种复杂而灵活的运动。

2. 肌肉:肌肉是昆虫身体内部最为重要的组织之一。

它们可以通过收缩和放松来推动外骨骼的运动,从而让昆虫能够进行各种复杂而灵活的动作。

3. 皮肤:皮肤是昆虫体壁中最外层的一层,它由多种物质组成,包括蛋白质、几丁质、色素等。

皮肤可以保护昆虫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同时还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湿作用。

二、昆虫体壁的结构昆虫体壁由多个不同层次的结构组成,每一层都有着不同的功能和特点。

1. 表皮层:表皮层是昆虫体壁中最外面的一层,它主要由角蛋白所构成。

这种物质非常坚硬、耐磨损,在保护内部器官免受外界伤害和损坏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2. 硬化层:硬化层是位于表皮下面的一层,主要由几丁质所构成。

这种物质比角蛋白更加坚硬和耐磨损,在提供足够支撑力度和保护内部器官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3. 肌肉层:肌肉层位于硬化层下面,主要由肌肉组织所构成。

这一层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收缩和放松来推动外骨骼的运动,从而让昆虫能够进行各种复杂而灵活的动作。

4. 腺体层:腺体层是昆虫体壁中最内侧的一层,主要由各种腺体所构成。

这一层可以分泌出多种物质,包括激素、酶类、蛋白质等,从而对昆虫的生理活动产生影响。

三、昆虫体壁的功能昆虫体壁具有多种不同的功能,在保护内部器官、调节体温、呼吸、感觉和运动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昆虫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

昆虫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

昆虫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昆虫是地球上最成功的生物之一,其免疫系统也是其生存能力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对昆虫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研究。

免疫系统是指机体为了抵御外部病原体入侵而发挥的一种自我保护作用。

对于昆虫,其免疫系统十分独特,与哺乳动物的免疫系统有所不同。

昆虫免疫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表皮屏障、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下面将对其分别进行介绍。

表皮屏障是昆虫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

由于昆虫的外骨骼和角质层的存在,外部病原体很难进入昆虫体内。

此外,昆虫体表分泌具有杀菌作用的物质,进一步增强了表皮屏障的保护作用。

体液免疫是昆虫免疫系统的主要防御方式之一。

体液免疫主要是通过体液中存在的一些特殊蛋白质来完成的。

其中,最主要的是抗菌肽和脂多糖结合蛋白。

抗菌肽主要是通过破坏细菌细胞膜和DNA来达到杀菌的作用。

而脂多糖结合蛋白则可以结合到病原体上,从而诱导体液中的其他组分参与进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抗菌系统。

细胞免疫是昆虫免疫系统的另一种防御方式。

细胞免疫主要是通过一些特殊的细胞来完成的。

其中,最主要的细胞类型是血球和网织球。

血球主要的作用是通过吞噬和杀菌来清除病原体。

而网织球则主要是通过产生一些特殊的物质来引导其他细胞参与到免疫反应中来。

与哺乳动物免疫系统不同的是,昆虫免疫系统并没有正反馈和记忆性,因此其免疫力相对较弱。

但这并不妨碍研究人员深入研究昆虫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等新技术的发展,关于昆虫免疫系统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例如,研究人员通过对果蝇免疫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发现果蝇体内有一些特殊的基因可以增强其免疫力。

这些研究成果表明,在研究昆虫免疫系统时,可以从遗传和分子水平入手,从而寻求提高昆虫免疫力的方法。

另外,关于昆虫免疫系统的研究还有一些其他的趋势。

例如,有部分研究人员开始研究昆虫免疫系统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

由于昆虫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很强,因此其免疫系统在不同的环境下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围食膜

围食膜

昆虫生理学课程论文题目:昆虫围食膜的研究院系:植物保护学院专业:农药学学号:112009327002366姓名:王振国任课老师:王进军(教授)昆虫围食膜的研究植物保护学院农药学专业王振国 112009327002366摘要:本文主要简述昆虫围食膜的研究,包括围食膜的结构,组成,模式,及其作为昆虫中肠内膜的功能。

同时简述昆虫病毒增效蛋白、几丁质酶、荧光增白剂和外源凝集素等生物防治促进因子对围食膜的破坏作用。

它们通过与围食膜上特异位点的结合,破坏围食膜结构,改变其通透性,促进病原微生物对害虫的感染。

关键词:围食膜,结构,组成,功能,靶标,作用Researches of Entomic Peritrophic MembraneThe collage of plant protect Major of pesticide science Wang ZhenguoAbstract:This paper principally expatiate the insect peritrophic membrane researches compactly, which including peritrophic membrane structure, composition, pattern, and the function as a insect midgut lining, As well, many many destructive effects of peritrophic membrane come from some ingredients, such as add-effective albumen of insect virus, chitinase, fluorescent brightener, lectin factors and other promoting factors in biological control. These factors destroy peritrophic membrane by combinating with it’s specific site in, destroying it’s structure, altering its permeability and promote infection of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 pests.Key words:Peritrophic membrane , Structure , Composition , Function , Target , Effect 1.围食膜综述早在1762年,Lyonet就在一种鳞翅目幼虫体内发现了包裹食物的膜结构。

昆虫血脑屏障名词解释

昆虫血脑屏障名词解释

昆虫血脑屏障名词解释
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昆虫血脑屏障这个有趣的玩意儿。

你想想,咱们人类有皮肤来保护身体内部的器官,那昆虫也得有自己的“保护罩”呀,这昆虫血脑屏障就类似于它们的小卫士。

昆虫血脑屏障,简单说,就是昆虫脑袋里的一道防线。

这道防线可重要啦!就好像咱们家里的大门,把那些不友好的家伙都挡在外面。

它是由一些特殊的细胞和组织结构组成的。

这些细胞紧密地挨在一起,就像士兵们手挽手,形成了一道坚固的城墙。

它们只允许对昆虫有益的东西通过,而那些可能会捣乱的坏东西,想进来?没门!
这屏障就像一个严格的守门员,仔细筛选着进出大脑的物质。

比如说,营养物质,那是欢迎的,赶紧进来给大脑补充能量。

但要是一些毒素、病原体啥的,对不起,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
你说这昆虫血脑屏障像不像一个超级智能的安检系统?能精准地识别出好与坏。

要是没有这血脑屏障,那可不得了!昆虫的大脑就会像没有城墙保护的城市,随便什么东西都能闯进来搞破坏。

病毒、细菌可能会在里面大肆捣乱,让昆虫生病甚至死亡。

这屏障还能调节大脑内部的环境稳定呢。

好比咱们家里的空调,能让温度保持舒适。

它能控制大脑中的化学物质浓度,保持一个平衡的状态,让大脑能够正常工作。

你再想想,咱们人类有时候会因为外界的干扰而心烦意乱,没法好好思考。

但昆虫有了这血脑屏障,就能减少很多外界的干扰,让大脑能专注地指挥身体的活动。

总之,昆虫血脑屏障对于昆虫来说,那可是至关重要的存在。

它保护着昆虫的大脑,让它们能够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生存和繁衍。

所以说,别小看这小小的昆虫,它们身体里的奥秘可多着呢!。

第二篇昆虫的内部解剖结构

第二篇昆虫的内部解剖结构

第二篇昆虫的内部解剖结构第二篇昆虫的内部解剖和生理重点与难点:本篇主要阐明昆虫内部器官的位置与形态结构,各系统的主要生理机能,及在个体生存、种族繁衍的作用,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从昆虫个内部器官系统的基本构造入手。

昆虫生理学是研究昆虫体被各组织、器官、系统的结构、机能及其调节机制,控制昆虫生命活动与行为的一门学科。

了解并掌握昆虫的内部解剖知识,是学好昆虫生理学的前提。

第一章昆虫内部器官的位置重点与难点:昆虫的内部器官系统、体腔和血窦。

内部器官系统的名称和位置。

体腔、血腔、血窦、隔膜等。

昆虫与其他节肢动物一样,其体躯的外面为一层含有几丁质的躯壳,即体壁。

躯壳内部充塞着各种组织和器官等。

昆虫的体壁是一个纵贯的通腔,又叫血腔,昆虫所有内部器官都位于血腔内,直接浸浴在血液中。

血腔有肌纤维和结缔组织构成的隔膜在纵向分隔成两三个小血腔,称为血窦。

位于腹部背面、背血管下面的一层是背膈,它将血腔分隔成背血窦和围脏血窦。

有些昆虫中,腹部腹板两侧之间还有一层腹膈纵隔其间,腹膈下面的血窦称腹血窦。

第二章体壁重点与难点:体壁对维持昆虫正常生命活动的作用;体壁的构造(底膜、皮细胞层、皮层);表皮的化学成分(几丁质、蛋白质、脂类、多元酚及其氧化酶、色素);脱皮(脱皮过程、脱皮的激素调控、鞣化作用的激素调控);昆虫体壁的色彩(色素色、结构色、结合色);体壁的衍生物,表皮的通透性(水分、气体、杀虫剂等)。

昆虫的体壁是体躯的最外层组织,有单一的细胞层及其分泌物组成,是昆虫内部器官和外界环境之间的保护性屏障,既能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又能防止外来物质的侵袭。

表皮硬化成外骨骼,可保持昆虫的体形,内陷部分用以附着肌肉。

第一节体壁的构造昆虫的体壁来源于外胚层,有里向外可分为底膜、皮细胞层和表皮层,表皮层是皮细胞分泌的产物,底膜由血细胞分泌而成。

1. 膜底膜由皮细胞基膜下方的双层结缔组织,由含糖蛋白的胶原纤维构成,具有选择通透性,能使血液中的部分化学物质和激素进入皮细胞。

昆虫体壁的结构和功能

昆虫体壁的结构和功能

昆虫体壁的结构和功能嘿,同学们!今天我要跟你们讲讲超级神奇的昆虫体壁!你们有没有想过,小小的昆虫怎么能在各种各样的环境里活得好好的?这可多亏了它们那独特的体壁呀!昆虫的体壁就像是它们的“超级防护服”。

它分为好几层呢,从外到内有表皮层、皮细胞层和底膜。

表皮层又有上角质膜、外表皮和内表皮。

这就好比我们穿的衣服,有外层、中层和里层,各有各的作用。

先说上角质膜,它薄薄的,却像一层坚固的盾牌,能帮昆虫挡住很多伤害,比如说不让水分随便跑出去,也不让外面的脏东西轻易进来。

这难道不厉害吗?就好像我们的雨衣,能防雨又能防风!再看看外表皮,那可是又硬又结实,就像战士的盔甲一样,给昆虫提供了很强的保护。

很多昆虫能在树枝上走来走去不会掉下来,就是因为这坚硬的外表皮在起作用呀!这难道不让人惊叹吗?内表皮呢,相对来说就柔软一些,有点像我们的内衣,能让昆虫活动起来更灵活。

皮细胞层就像是个“小工厂”,不停地制造出各种对昆虫有用的东西。

底膜呢,则像是连接体壁和身体内部的“桥梁”。

同学们,你们想想,如果昆虫没有这厉害的体壁,会怎么样呢?它们是不是就没法抵挡风吹雨打,没法保护自己不被敌人伤害啦?昆虫体壁还有个神奇的功能,就是能变色!有些昆虫能根据周围环境改变自己体壁的颜色,这就跟变色龙似的,多酷啊!比如竹节虫,它能变得和竹子一个颜色,藏在竹林里,谁也发现不了。

这难道不是大自然的神奇魔法吗?还有啊,体壁能帮助昆虫保持身体的形状。

就像我们的骨头支撑着我们的身体一样,体壁让昆虫有了固定的外形,能正常活动。

总之,昆虫的体壁结构复杂又精妙,功能多样又强大。

它是昆虫在大自然中生存的重要保障,真的是太神奇啦!所以说,大自然的奥秘真是无穷无尽,等着我们去不断探索呢!。

昆虫体内的天然屏障——围食膜

昆虫体内的天然屏障——围食膜
(nt ueo i ce c s Ja guUnv ri ,Z ej n 1 0 3 hn ) Is tt fLf S in e , in s i s y h ni g2 2 1 ,C ia i e e t a
Abtat T eprr he m rn P s c : h eio i me bae( M)o sc i a o—eua e ba e ie t cue i n ̄ m ti n s, h hisoe r tp fnets ncl l m m rn —k r tr wt ui r c es w i cr— i n l r l su h hk c s
tn tae is frC It ]o s n e t . i g sr tge o Ol o fpe tis c s r
Ke wo d :i s c s e i o hc me lr n y r s n e t ;p r rp i nb a e;fn t n ei o h c me rn r ti ;c n r l fp s i s cs t u ci ;p rt p i o r mb a e p oe n o to e t n e t o
的 研 究 进 展 进 行 综 述 , 且 论 述 了 以 围食 膜 为 害 虫生 物 防 治靶 标 的 应 用 前景 。 并
关 键 词 : 虫 ; 食膜 ; 能 ; 昆 围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05—13 (0 2 o 0 7 0 29 7 6 2 1 )4— 00— 4
Th a u a a r e n i s c s p rt o h c m e br n e n t r lb r ir i n e t - e ir p i m a e
J N hntn , O L n—og I i —og Y O Qn C N K —ig I G S a- g MA a gyn ,LU Xa yn , A i, HE epn A o o

昆虫天然防御机制的调控

昆虫天然防御机制的调控

昆虫天然防御机制的调控昆虫是自然界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生物,它们的数量十分庞大且分布广泛。

然而,昆虫遭受着各种各样的危险,比如环境污染、天敌、寄生虫、细菌等,这就要求它们具备一定的生存能力和适应性来应对这些威胁。

昆虫的天然防御机制在此时就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它能够帮助昆虫预防和抵御这些危险的威胁。

本文将阐述昆虫的天然防御机制以及其调控机制。

一、昆虫的天然防御机制昆虫的天然防御机制主要有抗菌、抗寄生虫、抗天敌三个方面。

这些防御机制能够帮助昆虫对抗各种危险的威胁,从而保证它们的生存和繁殖。

1. 抗菌防御昆虫身上有丰富的菌群,如果这些菌群被外来的细菌入侵,就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但是,昆虫自身能够合成抗菌肽,这些抗菌肽具有强烈的杀菌作用,能够有效地杀死细菌。

抗菌肽的形成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捕食其他生物会释放抗菌物质,被其它生物吸收后被利用于生成抗菌肽;二是通过昆虫自身的代谢产物生成抗菌肽。

通过这些方式,昆虫就能够抵御各种病菌的入侵,保证了它们的生命健康。

2. 抗寄生虫防御昆虫身上有很多寄生虫,它们会寄生在昆虫的身上,并且破坏昆虫的生理功能,导致其死亡。

但是,昆虫自身能够合成抗寄生虫蛋白,这些蛋白具有杀灭和预防寄生虫侵入的功能。

抗寄生虫蛋白的生成主要受到寄生虫感染后的刺激,昆虫会启动一系列的抗寄生虫反应,生成抗寄生虫蛋白。

这些蛋白就能够保护昆虫不受寄生虫侵害,并且直接杀死寄生虫,保护昆虫的生存和繁殖。

3. 抗天敌防御昆虫的天敌非常多,包括鸟类、爬行动物、食肉动物等。

这些天敌会现昆虫作为食物,捕食昆虫对于一些昆虫来说是生死关键。

但是,昆虫的天然防御机制能够帮助它们躲避天敌的攻击。

比如,一些昆虫能够利用颜色、发光等特点来欺骗天敌,从而保证它们的生存。

另外,昆虫也能够通过天然防御策略,比如携带化学物质、发出声音等来防御敌人。

二、昆虫天然防御机制的调控昆虫的天然防御机制能够帮助它们应对各种威胁,但是这些机制本质上也是一种系统性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 物 学 杂 志 Vol. 29 No. 4 Aug, 2012 OURNAL OF BIOLOGY
第 29 卷第 4 期 2012 年 8 月
doi∶10. 3969 / j. issn. 2095 - 1736. 2012. 04. 070
— — 围食膜 昆虫体内的天然屏障 —
姜姗彤,毛浪勇,刘晓勇,姚 勤,陈克平
( 江苏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 江苏镇江 212013 )
摘 要: 昆虫围食膜是由昆虫中肠上皮细胞分泌的非细胞薄膜状结构 , 主要成份是几丁质、 蛋白质和多糖, 是昆虫抵
御外界侵害的第一道天然屏障 , 能够保护中肠上皮细胞不受机械损伤并且能够抵御病毒 、 细菌及其他有害物质 , 防 止化学损伤。昆虫病毒增效蛋白、 荧光增白剂和几丁质酶等生物防治促进因子通过与围食膜上特异位点的结合 , 能 够破坏围食膜结构, 加速病原微生物对害虫的感染进程 。就围食膜组分、 结构、 功能以及与害虫防治的关系等方面 , 。 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并且论述了以围食膜为害虫生物防治靶标的应用前景 中图分类号: Q964 关键词: 昆虫; 围食膜; 功能; 围食膜蛋白; 害虫防治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 - 1736 ( 2012 ) 04 - 0070 - 04
The natural barrier in insects-peritrophic membrane
JIANG Shantong,MAO Langyong,LIU Xiaoyong,YAO Qin,CHEN Keping
( Institute of Life Sciences,Jiangsu University,Zhenjiang 212013 ,China)
018B) 基金项目: 国家基础研究项目 ( 2012CB114604 ) ; 转基因生物培育重点项目( 2009ZX08012Email: jajst2008@ yahoo. cn; 作者简介: 姜姗彤( 1986 - ) , 女, 汉族, 硕士, 专业方向: 家蚕蛋白质组学, mail: kpchen@ ujs. edu. cn。 通讯作者: 陈克平( 1960 - ) , 男, 汉族, 研究员, 专业方向: 蛋白质组及转基因对食品及环境安全性,E-
70
生 物 学 杂 志 Vol. 29 No. 4 2012 Aug, JOURNAL OF BIOLOGY
第 29 卷第 4 期 2012 年 8 月
( Manduca sexta) 幼虫围食膜内则高达 40% [6]。 蛋白质在围食膜中含量最高 , 约占围食膜的 35% ~ 55% , 在不同昆虫围食膜中其数目也存在很大差异 , [6 ] Ⅰ型围食膜中蛋白质种类从 2 ~ 30 种不等 , 而在 Ⅱ [3 ] 型围食膜中则只有 5 ~ 15 种左右 。 围食膜中蛋白成 粘蛋白和糖蛋白等形式存在 。 粘蛋白 分多以蛋白质 、 缠绕的结构 , 而其 包含的多糖侧链可以形成高度伸展 、 上的亲水性糖基以及硫酸根离子 , 能够吸收大量的水 并且保证围食膜结构的渗透性 。水溶性粘蛋白具有较 同时几丁质微纤丝具有较强的弹力 , 强的抗挤压能力 , 这对于保持围食膜的韧性 、 维持围食膜的通透性具有 。 坚韧性 决定性作用 糖蛋白对于围食膜的半渗透性 、 [1 ] 和致密性具有重要作用 。 糖的含量对于围食膜结构的致密性是非常重要 不同种类昆虫中糖含量的多少也是不同的 , 在甜菜 的, 夜蛾 ( Spodoptera exigua ) 幼 虫 围 食 膜 中 糖 含 量 为 2. 05% [7], 而在华北大黑鳃金龟 ( Holotrichia oblita ) 幼 [8 ] 虫围食膜中则为 8. 91% 。 1. 2 昆虫围食膜的结构 X 射线衍射分析和外源凝集素结合实验表明围食 10 根几丁质 膜由几丁质微纤丝构成。 大多数情况下 , 微纤丝为 1 组以平行排列的方式形成束状微纤丝束 , 同时这些几丁质微纤丝束以 60 度或 90 度角纵横交错 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填补在网格的空 形成网格结构 , [9 ] 隙中 。 2 昆虫围食膜蛋白因子的研究 围食膜蛋白按照其与围食膜连接的紧密程度可以 分为 4 类: 1 ) 附着于围食膜上并且用生理盐水或高离 子强度缓冲液能够洗脱的蛋白质 ; 2 ) 用两性离子去垢 剂等温和类的洗涤剂能够洗脱的蛋白质 ; 3 ) 非共价结 合于围食膜上并且必须用 SDS 、 尿素 、 盐酸胍等强变性 含量最多 ; 4 ) 共价结合于围 剂才能够提取的蛋白质 , 食膜上并且使用上述三种条件都不能分离的蛋白质 。 到目前为止, 已经分离鉴定的围食膜蛋白均属于第 3 [1 , 3 ] , 类, 这类蛋白统称为围食膜因子 ( Peritrophin ) 主 44 、 peritrophin48 、 peritrophin95 、 per要包括 peritrophinperitrophin55 、 peritrophin15 、 peritrophin42 、 itrophin30 、 AgAper1 、 IIM 昆 虫 肠 粘 蛋 白 ( Insect Intestinal Mucin, )、 BmPMP43 和 BmPMP41 等 , 这些鉴定到的围食膜 因子属于以下种属的昆虫幼虫和成虫 : 粉纹夜蛾 、 甜菜 夜蛾 、 小菜蛾 ( Plutella xylostella ) 、 家蚕 ( Bombyx mori ) 、 铜绿 蝇 ( Lucilia cuprina ) 、 蛆 症 金 蝇 ( Chrysomya bezziana) 、 舌蝇 ( Glossina morsitans ) 、 疟蚊 ( Anopheles gambiae) 、 小麦瘿蚊 ( Hessian fly ) 、 粘虫 ( Mamestra configurata) 、 棉铃虫 ( Helicoverpa armigera ) 和草地螟 ( Loxostege sticticalis) 。
收稿日期: 2011 - 12 - 20 ; 修回日期: 2012 - 01 - 29
层重叠管状结构 ; Ⅱ 型围食膜常见于革翅目 、 鳞翅目 、 , 等翅目及双翅目昆虫 其是由位于中肠前端贲门的特 殊细胞向肠腔分泌生成的单一管状薄膜结构 。 与 Ⅰ 型 [3 ] 围食膜相比 , Ⅱ 型围食膜的结构更加规则有序 。 1. 1 昆虫围食膜的组分 围食膜是由几丁质 、 蛋白质和多糖组成的复合物 , 几丁质构成围食膜的骨架 , 多数的蛋白质与糖结合以 糖蛋白或蛋白多糖的形式存在 , 而糖是围食膜半渗透 [4 ] 性以及致密性的主要因素 。 D几丁质是由 N乙酰 葡糖胺在几丁质合成酶的 1, 4 糖苷键聚合形成的线性同聚体聚 作用下 , 通过 β合物, 由 α、 β 和 γ 三种结晶形态以随即交错 、 正交方 [5 ] 式或者蜂巢式排列形成几丁质纤维 。 几丁质在不同 昆虫中 含 量 不 同 , 一 般 为 3% ~ 13% , 但在烟草天蛾
围食膜 ( peritrophic membrane,PM ) 是一种由昆虫 中肠上皮细胞分泌的半透过性的 、 具有一定弹性及韧 性的非细胞薄膜状结构 , 从中肠一直延伸到后肠 。 除 广翅目、 虱目等少数几种昆虫以外 , 围食膜在绝大多数 [1 ] 昆虫中都广泛存在 。由于围食膜是昆虫抵御外界侵 害的第一道天然屏障 , 目前的研究广泛集中在以围食 膜作为害虫生物防治的靶标 。本文针对昆虫围食膜的 生理功能以及与害虫防治的关系等方面进 结构组分 、 行综述 , 并且论述了以围食膜为害虫生物防治靶标的 应用前景。 1 昆虫围食膜的组成与结构 [2 ] 根据围食膜的形成方式可将其分为两类 : Ⅰ 型 和 Ⅱ 型。Ⅰ 型围食膜多见于一些直翅目昆虫和鳞翅目 幼虫中 , 是由昆虫中肠上皮细胞分泌到肠腔形成的多
44 、 peritrophin48 和 per围 食 膜 蛋 白 peritrophinitrophin95 是从铜绿蝇幼虫围食膜中提取分离出来的 , AgAper1 蛋白是从雌性疟蚊成虫的围食膜中分离得到 的, 这些围食膜蛋白都含有由 65 ~ 70 个氨基酸残基组 A 的相关区域 , 成的称为 peritrophin这一区域 含 有 6 X13 - 20 CX5 - 6 个半胱氨酸残 基 组 成 的 保 守 的 结 构 域 CCX9 - 19 CX10 - 14 CX4 - 14 C 以 及 若 干 个 芳 香 族 氨 基 酸 残 基 。研究发现这一区域对围食膜结构的保持以及围 食膜孔径的大小具有重要作用 , 推测此结构域是重要 [10 ] 。 的几丁质结合功能域 30 和 peritrophin55 是在铜 围食膜蛋白 peritrophin绿蝇围 食 膜 中 发 现 的 , 这 两 种 蛋 白 都 含 有 CX12 - 13 CX20 - 21 CX10 CX12 CX2 CX8 CX7 - 12 C 结构域 , 因为其序列与 peritrophinA 具有同源性 , B 所以将其称为 peritrophin[11 ] 区域 。 15 和 peritrophin42 含有与 围食膜蛋白 peritrophinperitrophinA 不 同 的 区 域 CX8 - 9 CX17 - 21 CX10 - 11 CX12 - 13 CX11 C , C 区域 。 该区域中保守的半 称之为 peritrophin胱氨酸残基形成蛋白内部的二硫键结构以利于蛋白质 [12 ] 在富含消化水解酶的中肠环境中能够保持稳定性 。 IIM 是一种在粉纹夜蛾幼虫围食膜中发现的紧密 结合于围食膜上的粘液样糖蛋白 , 与哺乳动物消化道 该蛋白能够阻止微生物侵入 , 具 中的粘蛋白功能类似 , [13 ] 有润滑肠道 、 选择性吸收与解毒的功能 。 P43 和 BmPMP41 是在家蚕围 围食膜蛋白 BmPM食膜中发现的 , 其蛋白序列 C - 端都含有由 5 个半胱 氨酸残基组成的结构域 , 与之前发现的围食膜蛋白不 其序列中含有的类似几丁质去乙酰化酶结构 同的是 , 域取代了特征性的围食膜结构域 , 推测它们属于一类 [14 ] 新型的几丁质结合蛋白家族 。 3 昆虫围食膜的功能 3. 1 机械保护和外源物入侵的屏障 作为昆虫体内抵御外源性物质的第一道天然屏 围食膜最常见的功能就是抵挡病毒细菌等病原体 障, 的侵入以及保护中肠上皮细胞不受粗糙食物颗粒所造 成的机械损伤 。 由于围食膜具有如此重要的生理功 能, 各种病原体常把围食膜作为其入侵昆虫体内的位 点, 例如一些鳞翅目昆虫幼虫被病毒感染后其围食膜 [15 ] 受到破坏致使屏障作用消失 。 围食膜具有抗氧化剂的功能 , 能够减少食物中潜 在的有毒氧化剂的毒性 , 同时 , 围食膜可以与摄取的植 , 物中的有毒物质相结合 阻止不消化物质与肠道表面 [16 ] 转运蛋白结合 , 抵御食物中化学毒素的侵入 。 3. 2 选择通透性 昆虫围食膜不是一个简单的超滤器 , 而是一种选 择性的渗透屏障 , 因此酶类和经消化的小分子可以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