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六节植物活性成分
第二章 生物活性成分化学和营养学

(六)膳食纤维的主要品种
1. 玉米膳食纤维 3. 小麦麸皮膳食纤维 5. 魔芋膳食纤维 2. 甜菜膳食纤维 4. 大豆膳食纤维
12
二、活性多糖
有毒代谢物
肝毒素:氨、胺 致癌物:亚硝胺、苯酚、甲苯 酚、次级胆汁酸等
便秘解决!
10
5.调节肠道菌群
膳食纤维是有益菌的食物 增加有益菌。。。
膳食 纤维 有益 菌
增加肠活动
便秘预防
致癌物质生成的抑制
有害菌
抑制有害菌的增加
益生菌能保护肠内环境、预防癌、抗老化、提高免疫力等, 特别是水溶性膳食纤维。
(五)膳食纤维的有效摄入量
胆汁 酸
胆固 醇
胆汁 酸
膳食 纤维
胆汁 酸
膳食 纤维
膳食纤维与胆汁酸相结合, 排出体外 胆汁酸的排出意味着 胆固醇的消耗 降低胆固醇! 9
4. 抑制有毒发酵物、润肠通便、预防结肠癌
便秘的预防!
膳食纤维在大肠内吸收水分后, 体积膨大,粪便变的柔软且体 积增大 刺激肠壁,肠活动增加 通肠速度增加,粪便顺利排出
■
18
3.真菌多糖的生理活性
A. 免疫调节功能
激活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巨噬细胞、自然杀伤 细胞等免疫细胞、刺激抗体产生。
双芝元片
B. 抗肿瘤
对癌细胞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奥雪虫草
C. 抗突变作用 D. 降血压、降血脂、降毒作用 F. 抗氧化
爱滋病毒(HIV)、单纯疱疹病毒(HSV-1,HSV-2)、 巨细胞病毒(CMV)、流感病毒等。
植物活性成分的分离与抗菌活性研究

植物活性成分的分离与抗菌活性研究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人们的健康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一些疾病并不需要过多的药物治疗,而是可以通过天然植物提取物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这些植物活性成分是从各种天然植物中提取出来的,具有一定的医疗和保健价值。
本文主要介绍植物活性成分的分离和抗菌活性研究。
一、植物活性成分的提取植物活性成分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因此,首先需要选取具有一定医疗和保健价值的天然植物,如白芷、薄荷等,然后对其进行提取。
提取方式包括水、醇、醚和酸等多种方法。
其中,水提取法是最常用的方法。
白芷提取物的制备,可以采用水提取法。
将白芷切成小块,加水煮沸,再过滤,收集过滤液,然后挥发水分得到白芷精油。
这种方法简单、易于实施,并且能够得到相对纯净的提取物。
二、植物活性成分的分离植物活性成分一般是混合的化合物,需要对其进行分离和纯化。
常用的分离和纯化方法有:分配、层析、色谱、微波萃取等。
其中,色谱法是最常用的方法。
以白芷为例,白芷的主要成分是挥发油,其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名为“白芷醇”的化合物。
以色谱法对这种化合物进行分离和纯化,可以得到纯度高达90%以上的白芷醇。
三、植物活性成分的抗菌活性研究植物活性成分具有一定抗菌活性,其中的化合物可以用来制备抗菌药物、保健食品等。
采用标准菌株进行抗菌活性研究,可以对植物活性成分的抗菌活性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以薄荷和白芷为例,研究发现,其挥发油具有一定的杀菌效果。
细菌抑制圈试验表明,薄荷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抑制效果,白芷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呈现出中等的抑菌活性。
四、总结从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知道,选取具有一定医疗和保健价值的天然植物,然后对其进行提取和分离,最后研究其抗菌活性,可以得到适合制备抗菌药物、保健食品等的植物活性成分,这些成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同时,需要对这些植物活性成分进行一系列的研究,如毒理学测试、临床疗效试验等,以确定其是否适合作为药物或保健品使用。
第六讲化妆品中的植物活性成分

多肽链,再由一条或一条以上的多肽链按照其特 而增加头发的抗拉强度和延伸性能。
槲皮素、二氢槲皮素、桑色素、山柰酚等具有抗病毒作用;
定方式结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脂肪酸多与甘油结合成酯或与高级醇结合成蜡。
人参皂甙:30余种人参皂甙。 二氢黄酮类:陈皮素、甘草苷
• 蛋白质(protein)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没有蛋 由2-10个单糖分子聚合而成。
氨基酸(amino acid):含有氨基和羧基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的通称。
维生素C 被称为皮肤最密切的伙伴,是构成皮肤细胞间质的必需成分。
白质就没有生命。因此,它是与生命及与各种形 二氢异黄酮类:鱼藤酮
糖:葡萄糖、半乳糖、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葡萄糖醛酸和半乳糖醛酸等。
式的生命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物质。机体中的 化妆品中抗氧化剂的作用主要是消除因紫外线辐射、空气污染、吸烟、熬夜、压力过大以及机体代谢等产生的自由基。
•从传统中医药及民间应用经验中整理发掘的用于美容化 妆品的天然活性物质已有数百种,如:
•从植物中提取的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物质: •甘草的甘草次酸 •牡丹、徐长卿、白桦皮、报春花等的丹皮酚 •阿魏、川芎、木贼、升麻、石松等的阿魏酸 •人参、三七等的人参皂甙、三七总皂甙 •日本小檗、十大功劳、金线吊乌龟的小檗胺 •红花、五味子的五味子酚 •大蒜的大蒜辣素 •毛冬青的总黄酮 等等。
功能性低聚糖的保健作用
• (1)改善人体内微生态环境,有利于双歧杆菌和 其它有益菌的增殖,经代谢产生有机酸使肠内 pH值降低,抑制肠内沙门氏菌和腐败菌的生长, 调节胃肠功能,抑制肠内腐败物质,改变大便性 状,防治便秘,并增加维生素合成,提高人体免 疫功能 。
• (2)低聚糖类似水溶性植物纤维,能改善血脂代 谢,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
植物活性成分及其功效的研究与开发

植物活性成分及其功效的研究与开发植物作为一个生命体,在其生命过程中会分泌出各种不同种类的化学物质,其中很多具有一定的生理活性。
这些化学物质被称为植物活性成分,是植物生长发育和生存的必需物质,也是植物和环境交互作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植物活性成分具有多种功效,能够用于医学、食品、化妆品等多个领域,因此研究和开发植物活性成分具有重要意义。
植物活性成分可以对人体产生多种有益影响。
比如,茶叶和咖啡中的咖啡因对人体的兴奋作用被广泛认可;芦荟的黄酮类成分具有祛痘、美白的功效;罗汉果中的龙脑香醇则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中药材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等等。
在医学领域,植物活性成分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许多中药和现代药物都源于植物活性成分的发掘和研究。
比如,青蒿素是一种从青蒿中提取的抗疟药物,是2005年诺贝尔医学奖的获得者之一;多西环素是一种由土霉素发展而来的抗生素,可治疗由细菌引起的多种疾病;而阿司匹林就是从柳树皮中提取的活性成分,起到了镇痛、降热的作用。
除了药物领域外,植物活性成分还可以用于化妆品、食品、保健品等领域。
皮肤上的很多问题,比如痤疮、色斑等,都可以通过一些植物成分进行改善。
例如,茶多酚是一种具有极强抗氧化作用的化学物质,可以起到很好的抗衰老的作用,因此被广泛用于化妆品中。
此外,多种油脂、果汁、蔬菜、酒类等日常食品中也存在着大量的植物活性成分。
植物活性成分的研究和开发虽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研究工作并不简单。
首先,由于植物活性成分种类繁多,研究成本较高;其次,植物成分在不同环境和不同生长阶段下的含量会有所不同,因此提取技术需要考虑这些因素;再者,植物活性成分的提取方式和分离纯化方法也需要根据化学特点进行选择。
最后,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研究人员还需要对植物活性成分的效果进行临床和生产实践的验证。
在研究和开发植物活性成分时,我们需要对植物生理的生长、发育及其生理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了解这些成分的生物学和药理学特点,以及与环境和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植物药理学中的植物活性成分与药理作用

植物药理学中的植物活性成分与药理作用植物药理学是研究植物药物的起源、化学成分以及其对生物体药理作用的学科。
而植物药理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研究植物中的活性成分以及这些成分对人体的药理作用。
本文将探讨植物药理学中的植物活性成分与药理作用的相关内容。
一、植物活性成分的定义与分类植物药物中的活性成分是指具备一定药理活性的植物化学物质,主要包括生物碱、黄酮类、多糖、霉菌素、甾醇、挥发油等。
这些活性成分可以通过不同的提取方法从植物中分离出来,并进一步用于制备药物。
二、植物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机制1. 生物碱生物碱是植物药物中常见的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镇痛等多种药理作用。
比如罂粟碱可以作为镇痛剂使用,洋金花碱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2. 黄酮类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消炎、抗肿瘤等作用,对心脏、肝脏等脏器有保护作用。
例如,大黄素可以用于治疗炎症和代谢性疾病,而芦丁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
3. 多糖多糖是一类高分子化合物,在植物药物中广泛存在。
多糖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抗肿瘤等药理作用。
例如,灵芝多糖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芦荟多糖具有抗炎、抗氧化等作用。
4. 霉菌素霉菌素是植物药物中的一类活性成分,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等作用。
例如,红霉素可以作为广谱抗生素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青霉素则被广泛用于抗菌治疗。
5. 甾醇甾醇是植物药物中的一类重要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降血脂等功效。
比如人参中的人参皂苷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葛根素可以降低血脂。
6. 挥发油挥发油是植物药物中常见的活性成分,具有抗菌、驱虫、兴奋中枢神经等作用。
例如,薄荷中的薄荷醇具有镇痛、抗炎作用;檀香油可以用于舒缓精神压力。
三、植物药物的应用与发展前景植物药物由于其来源广泛、副作用少、安全性好等特点,一直被人们广泛使用。
植物药理学的研究对于发现新的植物活性成分、解析其药理作用机制以及开发新的药物非常重要。
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是进一步探究植物活性成分与疾病的关联,在药理学水平上实现个体化、精准化的治疗。
第二章生物活性成分脂类

3、磷脂的生理功能
•构成生物膜的重要组成成分;
•促进神经传导,提高大脑活力,增强记忆;
•改善血液循环,降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促进脂肪代谢,防止脂肪肝的形成;
•促进体内转甲基代谢的顺利进行。
淮阴工学院生化学院食品工程系
功能食品学-------生物活性成分化学与营养学
4、磷脂的摄入量及来源 • 摄入量:正常6~ 8克,特殊15~ 25克; • 来源:磷脂存在于所有动、植物的细胞内。 在植物中则主要分布于种子、坚果及谷类中, 在人类和其它动物体内,磷脂主要存在于脑、 肾及肝等器官内。其中主要加以利用的来源 为鸡蛋黄,大豆等。
一、多不饱和脂肪酸
1、定义 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PUFA)是指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双键且碳链 长为18~22个碳原子的直链脂肪酸,是研究和 开发功能性脂肪酸的主体和核心,主要包括亚 油酸(LA)、γ-亚麻酸(GLA)、花生四烯 酸(AA)、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 碳六烯酸(DHA)等。
1定义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fattyacidspufa是指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双键且碳链长为1822个碳原子的直链脂肪酸是研究和开发功能性脂肪酸的主体和核心主要包括亚油酸la亚麻酸gla花生四烯酸aa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淮阴工学院生化学院食品工程系功能食品学生物活性成分化学与营养学2命名淮阴工学院生化学院食品工程系功能食品学生物活性成分化学与营养学chcooh编号系统101034710131619二十二碳全顺六烯酸c223或c22淮阴工学院生化学院食品工程系功能食品学生物活性成分化学与营养学6淮阴工学院生化学院食品工程系功能食品学生物活性成分化学与营养学3多不饱和脂肪酸生理活性3多不饱和脂肪酸
《课程讲解》-02 食物中的生物活性成分

小结
植物化学物的生物活性
植物化学物 抗癌 抗氧化 免疫调节 抗微生物 降胆固醇 其他
类胡萝卜素 十 十
十
视觉
植物固醇
十
十
十
抗炎
皂甙
十十
十
十
十
血栓
芥子油甙
十 双向 十
十
抗炎
多酚/黄酮 十 十
十
保心等
蛋白酶抑制剂 十 十
十
保心等
单萜类
十十
十
镇痛等
植物雌激素 十 十
保心等
有机硫
十十
十
十
代谢
Ⅰ相代谢(如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系催化的羟基化和去甲基化) Ⅱ相代谢(如与葡萄糖醛酸、硫酸结合及甲基化反应等)
排泄
尿道和胆道排泄,主要是以代谢物的形式
【分类】
• 类胡萝卜素 • 植物固醇 • 皂苷类化合物 • 芥子油苷 • 多酚类化合物 • 蛋白酶抑制剂
• 单萜类 • 植物雌激素 • 有机硫化物 • 植酸 • 其他动物性来源的食
二、生物学作用 (一)降低胆固醇作用 (二)抗癌作用 (三)调节免疫功能 (四)其他作用
第四节 皂苷类化合物
一、结构与分类
根据皂苷元化学结构的不同,可分为:
• 甾体皂苷 • 三萜皂苷
四环三萜 五环三萜:最多见,如大豆皂苷
• 较常见的有大豆皂苷、人参皂苷、三七 皂苷、绞股蓝皂苷、薯蓣皂苷等。
食物来源 • 广泛存在于植物茎、叶和根中。
• 甾体皂苷:薯蓣科和百合科 • 三萜皂苷:豆科、石竹科、桔梗科、
五加科
摄入量 • 平均每日膳食摄入约10mg。 • 食用豆类食物较多的可达200mg以上。
第六节植物活性成分

功能食品学-------生物活性成分化学与营养学
生物碱的生物活性: 生物碱多具有显著而特殊的生物活性。 •吗啡、延胡索乙素具有镇痛作用; •阿托品具有解痉作用; •小檗碱、苦参生物碱、蝙蝠葛碱有抗菌消炎 作用; •利血平有降血压作用; •麻黄碱有止咳平喘作用; •奎宁有抗疟作用; •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等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喜树碱、秋水仙碱、长春新碱、三尖杉碱、 紫杉醇等有不同程度的抗癌作用等。
淮阴工学院生化学院食品工程系
功能食品学-------生物活性成分化学与营养学
5.解痉作用 异甘草素、大豆素等解除平滑肌痉挛; 大豆苷、葛根黄素等葛根黄酮类可缓解高血 压患者的头痛等症状; 杜鹃素、川陈皮素、槲皮素、山柰酚、芫花 素、羟基芫花素等还具有止咳祛痰的作用。 6.雌性激素样作用 大豆素等异黄酮具有雌性激素样作用,可 能是因为它们与己烯雌酚结构类似。
1、黄酮及其苷类
淮阴工学院生化学院食品工程系
功能食品学-------生物活性成分化学与营养学
2、常见的黄酮醇及其苷类有山柰酚、槲皮素、 杨梅素、芦丁等
OH
HO O OH OH O OH
HO
O OR
OH
山柰酚
OH HO O OH OH OH OH
OH
O
杨梅素
淮阴工学院生化学院食品工程系
O
槲皮素 芦丁
淮阴工学院生化学院食品工程系
功能食品学-------生物活性成分化学与营养学
二、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大多具有颜色,在植物体内大
部分与糖结合成苷,一部分以游离形式存在。 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分布于植物界中,而且生 理活性多种多样,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重视, 研究进展很快(总数达到4000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节植物活性成分概述:200多项流行病学研究肯定了水果蔬菜对一些慢性疾病的预防作用。
包括葱属蔬菜、胡萝卜、绿叶蔬菜、番茄以及柑桔类水果等。
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可有效预防退行性疾病,使心脏病、中风和某些肿瘤的发物率降低。
些外,药食两用植物中的活性成分,大多数具有不同强度的抗氧化、抗菌和免疫调节作用,对心血管疾病和某些肿瘤具有一定功效。
因此,有关植物化合物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二十八醇(自学)二、植物甾醇1.结构与分类:2.生理功能①抗炎作用、退热作用机理:类似氢化可的松的消炎作用和阿斯匹林的解热镇痛作用。
优点:无致溃疡性,而临床应用的抗炎药都有致溃疡性。
②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的含量机理:抑制肠道对胆的的吸收促进胆固醇的异化在肝脏内抑制胆固醇生物合成。
3、应用情况:①谷维素(阿魏酸与β-谷甾醇相结合的酯)作为植物神经调节药物作为降血脂食品护肤生发,机理:植物甾醇有较强的渗透性,可保持皮肤表面的水分,促进皮肤新陈代谢,抑制皮肤的炎症,防止皮肤老化等。
②β-谷甾醇抗炎镇痛药物:如牙周宁。
治疗前列腺增生:美洲蒲葵(主要药效物质为β-谷甾醇)降胆固醇保健食品:欧州和澳大利亚开发出降胆固醇的人造奶油、片剂、咀嚼片,阿根廷推出一种降胆固醇奶。
美容护肤产品:面膜、保湿霜、浴液、洗发液。
4.安全性:急性、亚急性、慢性毒性试验均无问题。
其它如抗原性、变异原性试验均无异常。
你知道吗?《书剑恩仇录》里的香香公主,天生喜欢吃草原里的花卉,所以她成了金庸小说中最漂亮、最好闻的女人。
据科研机构测定,鲜花含有22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及丰富的蛋白质、淀粉、脂肪,并含有维生素A、B、C及铁、镁、钾、锌等微量元素,具有一定的药用和保健功能,可增强体质、延年益寿。
如菊花能安肠胃、利血气;金银花清热解毒、养血止渴;茉莉花长发养肌;梨花清热化痰;栀子花清肺凉血;玫瑰花活血理气,驻人容颜;芍药花能行血中气;月季花能消肿疗疮。
你知道吗?我国各地也有许多用花作配料的名菜,比如,广东的菊花龙凤骨、芋花烧茄子、菊花鲈鱼、桂花汤,上海的玉兰炒鱼片、霜打玉兰、桂花栗子、菊花糕,北京的炒桂花干贝、茉莉鸡脯,河南、山东等地的酱醋迎春花、茉莉花豆腐、牡丹花汤、桂花丸子等。
四、植物雌激素三、叶绿素与姜黄(自学)1.何谓植物雌激素:一类具有类似动物雌激素生物活性的植物成分。
主要有异黄酮类、木酚素类、香豆酚类等。
2.研究简况:1926年首次报道植物提取物表现雌激素活性。
1975年止已发现几百种植物含有雌激素活性。
1979和1982年,分别在灵长目和人类尿中发现植物雌激素。
90年代,由于得到欧美国家政府和大豆工部门的主动拨款资助,研究呈指数级增长。
由于植物雌激素对人类有明显的保健作用,并对人类激素相关疾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而且无明显副作用,因而受到世界上许多科学家的重视。
3.结构特征:类似人体内源性雌激素,如雌二醇、乙烯雌酚。
4.生理作用:具有弱的雌激素和抗雌激素的作用。
5.对激素相关疾病的预防作用癌症:植物雌激素可减少化学致癌剂诱导的肿瘤发生。
心血管疾病:对缺血性肾损害和急性心肌梗塞有保护作用。
骨质疏松:植物雌激素可有效减少骨质流失。
绝经期综合症:植物雌激素可有效缓解绝经期症状。
6.副作用:三叶草病:动物生殖紊乱症。
人乳腺细胞增生症。
7.应用与开发早在40年代,研究者注意到澳大利亚某此牧场中的绵羊生殖能力强,研究发现这是因为牧场中含有特殊的三叶草植物,其富含芒柄花素可在绵羊的胃中经酵解为一种大豆异黄酮——黄豆甙原。
大豆异黄酮的功用1.改善肤质:大豆异黄酮的类雌激素作用可使女性皮肤光润、细腻、柔滑、充满弹性,焕发青春风采。
2.抗衰老:长期补充大豆异黄酮可使体内雌激素保持正常水平,推迟绝经期的来临,达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3.改善经期不适:经期不适常与雌激素分泌不平衡有关,长期补充大豆异黄酮可使雌激素水平维持正常,达到改善经期不适的目的。
4.改善更年期不适:大豆异黄酮最直接的一个效果是可以缓解更年期的许多不适。
5.预防骨质疏松:女性随着雌激素分泌水平的降低,防止骨骼钙质溶出的功能减弱,造成骨质流失,如果及时补充大豆异黄酮,可防止骨质流失,预防骨质疏松。
6.预防老年性痴呆:在发病者中女性患者约为男性患者的3倍,卵巢和子宫同时切除者、绝经早者发病率高且早,进展也快。
研究表明补充大豆异黄酮,改善雌激素缺乏状况,对预防老年性痴呆有重要意义。
7.预防心血管疾病:大豆异黄酮可有效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浓度,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浓度,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预防心血管疾病。
8.预防乳腺癌:大豆异黄酮结构和雌激素相似,所以能结合到细胞表面的雌激素受体上,减少雌激素与受体结合的机会,从而降低雌激素的活性,减少女性因雌激素水平高而患乳腺癌的危险性。
9.改善产后精神障碍:女性生育后孕激素减少,雌激素水平尚未恢复,因此造成植物神经紊乱,形成精神障碍,大豆异黄酮可及时补充这种缺乏。
10.提高性生活质量:大豆异黄酮的类雌激素特性可使女性阴道上皮细胞的成熟度增加,阴道肌肉弹性增强,从而提高性生活质量。
近年来,大豆的提取物大豆异黄酮已引起国际营养学界的高度重视。
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以染料木因、木脂素和黄豆甙为主要成分的大豆异黄酮,可以预防多种疾病,包括骨质疏松症、阿尔茨海默氏症、动脉硬化以及乳腺癌、前列腺癌等肿瘤疾病。
1996年,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批准大豆异黄酮作为健康食品上市,用于预防妇女心血管疾病和改善骨质疏松。
现在在美国和欧洲,以大豆异黄酮为主要成分的保健食品已成为一种新型畅销食品。
据统计,去年全球各种大豆异黄酮保健食品总销售额已达2亿~3亿美元。
目前,该类产品最大的生产厂家是美国的ADM公司。
国外市场上含有大豆异黄酮的保健食品达数十种之多。
在发达国家市场上已有大豆异黄酮的各种制剂,如片剂、口服液、粉剂等异彩纷呈,高纯度的大豆异黄酮已应用于医药产品的开发。
大豆异黄酮的研究和应用已进入飞速发展的阶段。
大豆异黄酮产品喝豆浆有七禁忌1 忌喝未煮熟的豆浆很多人喜欢买生豆浆回家自己加热,加热时看到泡沫上涌就误以为已经煮沸,其实这是豆浆的有机物质受热膨胀形成气泡造成的上冒现象,并非沸腾,是没有熟的.没有熟的豆浆对人体是有害的。
因为豆浆中含有两种有毒物质,会导致蛋白质代谢障碍,并对胃肠道产生刺激,引起中毒症状。
预防豆浆中毒的办法就是将豆浆在100℃的高温下煮沸,就可安心饮用了。
如果饮用豆浆后出现头痛、呼吸受阻等症状,应立即就医,绝不能延误时机,以防危及生命。
2 忌在豆浆里打鸡蛋很多人喜欢在豆浆中打鸡蛋,认为这样更有营养,但这种方法是不科学的,这是因为,鸡蛋中的黏液性蛋白易和豆浆中的胰蛋白酶结合,产生一种不能被人体吸收的物质,大大降低了人体对营养的吸收.3 忌冲红糖豆浆中加红糖喝起来味甜香,但红糖里的有机酸和豆浆中的蛋白质结合后,可产生变性沉淀物,大大破坏了营养成分。
4 忌装保温瓶豆浆中有能除掉保温瓶内水垢的物质,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以豆浆作为养料,瓶内细菌会大量繁殖,经过3~4个小时就能使豆浆酸败变质。
5 忌喝超量一次喝豆浆过多容易引起蛋白质消化不良,出现腹胀、腹泻等不适症状。
6 忌空腹饮豆浆:豆浆里的蛋白质大都会在人体内转化为热量而被消耗掉,不能充分起到补益作用。
饮豆浆的同时吃些面包、糕点、馒头等淀粉类食品,可使豆浆中蛋白质等在淀粉的作用下,与胃液较充分地发生酶解,使营养物质被充分吸收.7 忌与药物同饮有些药物会破坏豆浆里的营养成分,如四环素、红霉素等抗生素药物。
让你青春的10种食物(1)苹果:含有纤维素、维生素B和维生素C,可调节人体生理功能。
(2)矿泉水:可使皮肤柔软、白洁,有助于消化解毒。
(3)胡萝卜:富含维生素A,可使人头发保持光泽,皮肤柔软。
日本人称胡萝卜为长寿食品。
(4)脱脂牛奶:含有维生素D和钙,使人的骨骼和牙齿强健。
(5)贝类:含有维生素B12,有助于保持皮肤光泽。
(6)小鸡:含有无脂蛋白和维生素B,有利于增加皮肤弹性。
(7)菠菜:含有维生素和铁质,有助于保持皮肤和指甲的美观。
(8)麦芽:富含维生素E和蛋白质,有助于头发的生长。
(9)橙子:有助于增加皮肤弹性,减少皱纹。
(10)金枪鱼:含有大量维生素D、钙和磷,有助于牙齿和骨骼的健康。
五、有机硫化合物(一)存在:百合目石蒜科葱属植物和十字花科植物中,含有较为丰富的有机硫化合物。
如葱、蒜中的硫化丙烯,芥菜、萝卜中的异硫氰酸酯,辣椒、花椒中、胡椒中的酸性酰胺等辣味物质。
(二)功能:具有防腐杀菌、消炎、降血脂、降血糖、增强免疫力、抗肿瘤等功效。
(三)分述:异硫氰酸盐:异硫氰酸盐为葡萄糖硫苷(葡糖异硫氰酸盐)的水解产物。
广泛存在于十字花科植物,如白菜、甘蓝、油菜、芥菜、萝卜、芜菁等蔬菜中。
在动物实验中,异硫氰酸盐选择性地抑制动物组织肿瘤的发生.异硫氰酸盐能有效抑制细胞色素P450酶代谢致癌物,增强II相代谢酶的活性、抑制肿瘤细胞分化和诱发肿瘤细胞凋亡有直接相关。
异硫氰酸盐的抗肿瘤活性与其分子结构有关,具有高度选择性。
如苯乙基异硫氰酸盐能抑制大鼠肺癌,对肝癌和鼻腔癌无效;大多数异硫氰酸盐对小鼠肺癌或前胃癌起作用,而对皮肤癌却没作用。
中美两国研究人员在上海的四个社区中进行了这项研究。
选择这个几个研究点的原因是这里的人吸烟率高,而且人们对十字花科蔬菜吃得也多。
结果发现,在接受检测的18,000名男性中,体内能检测到一种叫异硫氰酸盐的化学物质的人在十年内患上肺癌的机率比检测不出这种化学物质的人要少36%。
异硫氰酸盐存在于椰菜或其它十字花科蔬菜中。
椰菜和卷心菜中含有可以抗肺癌的化学物质在研究的跟踪时间内,研究人员记录到259例肺癌。
排除吸烟因素,肺癌的低发病率仍与体内异硫氰酸盐水平升高有关。
病人的“遗传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能从异硫氰酸盐中得到多大的保护。
约有60%的研究对象缺少硫氰酸盐代谢基因,他们比其他有这种基因的人能从异硫氰酸盐中获得更多的保护。
这项研究首次将硫氰酸盐的生物测定与癌症发病风险的降低联系起来。
其它的研究都是依靠饮食问卷调查,不能体现到底有多少化学物质存在于被调查者的体循环里。
尽管研究结果表明,食用椰菜及其同属蔬菜可以降低癌症的发病率,但还不能说硫氰酸盐可以使吸烟者免患癌症。
因为虽然这种化学物质可以降低致癌症风险36%,但单纯吸烟就可增加致癌风险十倍。
吸烟的致癌作用非常大,远不是硫氰酸盐可以抵消的。
研究者认为,硫氰酸盐是通过促进抗氧化剂的产生及抑制一种酶的活性来与癌症作斗争的,这种被抑制的酶能让香烟烟雾中的致癌物质破坏DNA。
2.二硫醇硫酮、吡噻硫酮:二硫醇硫酮、吡噻硫酮也是从巻心菜和甘蓝中提取出的有机硫化合物。
二硫醇硫酮具有抗氧化、抗肿瘤以及抗辐射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