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第四版 绪论 课件

合集下载

天津大学有机化学(第四版)第一章课件

天津大学有机化学(第四版)第一章课件
分子轨道(MO):由原子轨道线性组合而成。 成键电子在整个分子轨道中运动。
+
-
+
φ1
φ2
+
+
+
节面
ψ*
+
+
反键轨道 成键轨道
φ1
φ2
ψ
氢分子轨道形成示意图
氢原子形成氢分子的轨道能级图
1
2
能量升高
原子轨道 分子轨道
原子轨道
原子轨道组成分子轨道的条件 能级相近 交盖程度越大,形成的键越稳定 对称性(位相)相同
分子偶极矩
双原子分子偶极矩=共价键的偶极矩 多原子分子偶极矩=各个共价键偶极矩矢量和
Cl
C
Cl
Cl
Cl
每个C-Cl键的偶极矩
Cl
C
Cl Cl
Cl
Cl
C
Cl Cl
Cl
Cl
C
Cl Cl
Cl
Cl
C
Cl
Cl
Cl
分子偶极矩
μ =0
单个共价键的偶极矩
Cl
C
H H
H
Cl
C
H H
Cl
Cl
C
H
H
Cl
Cl
C
H H
Cl
Cl
C
H
H
H
Cl
C
H
H
H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Cl
C
H
H
H
Cl
C
H H
H
分子偶极矩
Cl
C
H
H
Cl
μ =3.28x10-30C.m

有机化学汪小兰第四版绪论共45页PPT

有机化学汪小兰第四版绪论共45页PPT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有机化学汪小兰第四版绪论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有机化学第四版邓苏鲁课件第一章绪论-PPT课件

有机化学第四版邓苏鲁课件第一章绪论-PPT课件

三、 分子的构造和性质的关系
分子的构造——分子中各原子之间互相结合的顺序和连接方式。
构造式——表示分子构造的式子。如:乙醇(CH3CH2OH) 同分异构体——分子式相同,构造不同,因而性质不同的化合物。
如:乙醇和二甲醚就是同分异构体。 H H H—C—C—OH H H
H—C—O—C—H H H
结束
化学工业出版社

四、有机化合物构造式的表达方式
由于有机化合物中同分异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仅用分子式尚 不能准确表示某一种有机化合物的构造,必须用构造式来表示,构造 式是表示有机化合物分子构造的式子。通常使用的构造式有短线式、 缩简式。
结束
化学工业出版社
有机化合物的短线式和缩简式 化合物 丙烷 短 线 式
化学工业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结束
化学工业出版社

有机化学(第四版)邓苏鲁编
结束
化学工业出版社

第一章
[学习目标]
1.了解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的含义。 2.熟悉有机化合物的特性。
绪论
3.了解碳原子的四价及其共价键的成键方式和碳原子之间的结合方式。 4.初步掌握有机化合物构造式的书写方法及其分类。 5.了解我国有机化学工业的发展简况和有机化学的学习方法。
结束
化学工业出版社

第三节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一、碳原子的四价及其共价键的形成
1.碳原子最外层有四个价电子 2.碳原子是四价的 -C- 3.碳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的方式形成四个共价键 4.有机分子中的化学键——共价键 5.两个原子形成的共价键通常用“-”表示,有几个共价键 就用几条短线表示 6.甲烷分子式为CH4分子中是由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以四个共价键 的方式结合而成。因此甲烷可用下式表示:

有机化学第四版课件

有机化学第四版课件

农药
有机化合物中的许多农药 ,如杀虫剂和除草剂,用 于控制农作物病虫害和杂 草。
肥料
有机化合物也可用作肥料 ,如尿素和磷酸盐,为农 作物提供所需的营养。
转基因作物
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将有机 化合物转入农作物中,以 提高其抗病、抗虫和抗逆 能力。
有机化合物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燃料
有机化合物中的石油和天然气是工业和交通领域 的主要能源来源。
有机化学的发展推动了相关学科的进步,如生物学、物理学和工程学等, 促进了整个科学技术的进步。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
02
碳的成键特性
碳原子的电子构型
碳原子在形成有机化合物时,倾向于形成4个共价键,其 电子构型为1s²2s²2p²。
键合形式
碳原子可以形成单键、双键和三键,这些键合形式决定了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塑料
有机化合物中的烯烃、芳烃和醛类等可合成各种 塑料,广泛应用于包装、建筑和电子等领域。
橡胶
有机化合物中的烯烃和二烯烃可合成各种橡胶, 用于制造轮胎、输送带和密封件等。
有机化合物在食品领域的应用
食品添加剂
有机化合物中的许多食 品添加剂,如防腐剂、 调味剂和色素等,用于 延长食品保质期和改善 食品口感。
自由基取代反应
总结词
自由基取代反应是有机化学中一类重要的反应机理,其特点是进攻试剂首先形成自由基,然后该自由基对目标分 子进行亲电或亲核进攻,从而替换掉负电性原子或基团。
详细描述
自由基取代反应通常在加热或光照条件下进行。在反应过程中,进攻试剂首先被激活形成自由基,然后该自由基 与目标分子发生亲电或亲核进攻,生成新的碳-碳键或使已有基团发生异构化。此外,自由基取代反应还可能涉 及链式反应,导致多个碳-氢键的断裂和形成。

有机化学第四版 绪论 课件

有机化学第四版  绪论 课件
我国古代对天然有机物的利用:植物染料、酿酒、制醋、中草药〔神农本草经,汉末〕、造纸
〔汉朝〕
其他国家,如古代印度、巴比伦、埃及、希腊和罗马也都在染色、酿酒对天然有机物进行了利用。
埃及人用靛蓝和茜素作木乃伊裹布的染料,古犹太人祈祷者披巾上的蓝色是从一种地中海鱼中提取 出来的。
1828年 德国化学家 F.Wohler (魏勒) 由无机物氰酸氨 合成出有机物尿素。
+ δ
δ
CX
CH
I效 应
标 准
从下面几组数据中找找规律:
δ
δ+
CY
+I效 应
(C 3 ) 3 C C H OO C 3 C H H 2 C H OO C 3 C H H OO H C H O
p K a 5 .5 0
4 .8 4
4 .7 6
3 .7 7
+ I 效应:(CH3)3C— > (CH3)2CH— > CH3CH2— > CH3—
[别离] 从自然界或反响产物通过蒸馏、结晶、吸附、萃取、升华等操作孤立出单一纯洁的有机物。 [结构] 对别离出的有机物进行化学和物理行为的了解,说明 其结构和特性。 [反响和合成] 从某一有机化合物(原料)经过一系列反响转化成一的或新的有机化合物(产物)。 4、有机化学的产生和开展
有机化学作为一门学科诞生于:19世纪初 有‘生机’之物 —— 碳化合物 —— 碳氢化合物。 十八世纪前,利用天然有机物。
4. 共价键的根本属性及诱导效应。
5. 共价键的断键方式及有机反响中间体。 6. 有机化合物的酸碱概念。
§有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学
1、有机化合物:烃及其衍生物(烃:碳氢化合物) 2、有机化学:研究有机化合物来源、制备、结构、性能、应用 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3.有机化合物的研究对象 有机化学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世界最丰富多彩的局部 ——有 机化合物。 简单有机小分子化合物〔组成、价键、结构、性质、鉴定、反响、 合成〕——复杂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合成〕 ——大分子 化合物〔 结构、鉴定、合成、相互作用〕 —— 超分子〔分子识别、 分子组装、功能〕 三项内容:别离、结构、反响和合成

有机化学教学课件第四版

有机化学教学课件第四版
影响因素
影响亲核取代反应的因素包括底物结构、离去基团性质、亲核试剂的性质和反应条 件等。
卤代烯烃和卤代芳烃的化学性质
卤代烯烃的化学性质
卤代烯烃具有烯烃和卤代烃的双重性 质,可发生加成、氧化、还原等反应。 此外,卤代烯烃还可发生消除反应和 重排反应等。
卤代芳烃的化学性质
卤代芳烃具有芳香性和卤代烃的性质, 可发生亲电取代反应、亲核取代反应 和消除反应等。其中,氟代芳烃的反 应活性最高,碘代芳烃的反应活性最 低。
命名
卤代烃的命名遵循系统命名法,以烃为母体,卤原子作为取代基进行命名。
卤代烃的物理性质
状态
常温下,低级卤代烃为气体或液体,高级卤代烃为固体。
溶解性
低级卤代烃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高级卤代烃在水中的溶解 度增大。
密度
卤代烃的密度一般比水大。
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亲核取代反应
卤代烃中的卤原子可被 亲核试剂取代,生成相 应的醇或醚等化合物。
有机化学的建立
18世纪至19世纪初,有机化合物的分离和提 纯技术的发展
有机化学的结构理论
现代有机化学的发展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价键理论、分子轨道 理论和配位场理论等的提
20世纪后半叶至今,有机合成、天然产物化 学、生物有机化学、金属有机化学、超分子 化学等分支领域的快速发展
有机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命名规则
选择包含环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从靠 近环的一端开始编号,用“环”字表示 环状结构。
环烷烃的物理性质
熔沸点
随着分子量的增加和环的增大,熔沸点逐渐升高。
溶解性
低级环烷烃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高级环烷烃难溶于有机溶 剂。
颜色与气味
纯净的环烷烃通常是无色、无味的。

大学化学《有机化学 绪论》课件

大学化学《有机化学 绪论》课件
第 1 章 绪论 ——有机化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本章提纲
1.1 有机化学的产生和发展 1.2 有机化学的成就
1 学科建设 2 学术成就 3 研究思路
1.1 有机化学的产生和发展
1773年 由尿中得到了尿素。 1805年 由鸦片中得到了第一个生物碱——吗啡。 1806年Berzelius J(柏则里)首先引用“有机化学”,同时提出“生命力” 学说。 1828年Wöhler F(魏勒)用无机物氰酸铵合成了尿素。 1845年Kolbe H(柯尔柏)合成了醋酸 1848年Gmelin L(葛美林)提出“有机化学是研究碳的化学”。 1854年Berthelot M(柏塞罗)合成了油脂, Butlerov A(布特列洛夫) 合成H4CNO
NH4CNO 氰酸铵
O
H2NCNH2
尿素
Kolbe H的工作(1845年)
C + 2S CS2 + 3 Cl2
CS2 Fe
CCl4 + S2Cl2
2 CCl4
C2Cl4 + 2 Cl2
C2Cl4 + 2 H2O + Cl2
CCl3COOH + 3 HCl
CCl3COOH + 3 H2
CH3COOH + 3 HCl
1.2 有机化学的成就
1 学科建设
1 制备了上千万种的化合物 1928年(第一个),1990年(1000万种), 1999年(2443万种) 。
2 建立了一套系统鉴定和测定有机化合物的方法。 吗啡(1805年)发现,历经150年才测出它的结构,现在使用先进的 仪器,几个月、几天、几个小时就可以测定一个化合物的结构。
材料化学 由无机材料发展为无机、有机材料并重,将来有机材料将会占主导地位。

2024版《有机化学绪论》ppt课件

2024版《有机化学绪论》ppt课件

有机化学发展历史及现状
发展历史
早期有机化学以天然产物为研究对象;18世纪开始,有机化学 逐渐形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9世纪中后期,合成有机化学迅 速发展;20世纪以来,物理有机化学、生物有机化学、金属有 机化学等分支学科逐渐形成。
现状
有机化学已渗透到各个领域,如医药、农药、高分子材料、功 能材料等;新的合成方法、反应机理和理论不断涌现;绿色化 学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有机化学的重要研究方向。
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 形成的化学键,具有方向 性和饱和性。
极性分子
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不 重合,导致分子具有极性, 如HCl等。
非极性分子
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重 合,导致分子不具有极性, 如CCl4等。
官能团对性质影响分析
官能团定义
决定有机化合物化学性质的原子或原 子团,如羟基、羧基等。
官能团对物理性质影响
构象异构
由于分子中单键旋转而产生的不同 空间构象,如乙烷的交叉式和重叠 式构象等。
03
有机反应类型及机理探讨
取代反应类型及实例分析
亲核取代反应(Nucleophilic Substi…
例如,卤代烃与氢氧根离子发生取代反应,生成醇和卤化氢。
亲电取代反应(Electrophilic Subst…
例如,苯环上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生成卤代苯。
官能团对化学性质影响
官能团决定了有机化合物的主要化学 性质,如醇类能发生酯化反应、羧酸 类能发生中和反应等。
官能团的存在会影响有机化合物的熔 点、沸点、溶解度等物理性质。
立体异构现象介绍
立体异构定义
分子式相同但空间结构不同的异 构现象,包括构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构和构象异
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在有机分析和合成发展的同时,有机结构理论得到 了迅速的发展和完善。
❖ 1857年凯库勒和库帕各自独立提出——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都是四价的, 相互结合成碳链
❖ 1861年布特列洛夫提出了化学结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可推出结构
❖ 1865年凯库勒提出了苯的构造式。
❖ 1874年范特霍夫和勒贝尔分别提出了碳的四面体结构,建立了分子的立 体概念,说明了旋光异构现象。
§有机化合物的特点
有机化合物的特点通常可用五个字概括:“多、燃、 低、难、慢”。
1.组成和结构之特点 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数目庞大(已知有七百多万种、且 还在不但增加) 但组成元素少 (C, H, O, N ,P, S, X等)
原因: 1) C原子自身相互结合能力强 2) 结合的方式多种多样(单键、双键、三键、链状、环状) 3) 同分异构现象 (构造异构、构型异构、构象异构)普遍 例如,C2H6O就可以代表乙醇和甲醚两种不同的化合物
❖ 1781年 法国 拉瓦锡(voisier)
1830年 德国 李比希(J.Liebiy)
❖ 19世纪中期进入了煤焦油合成时代
❖ 20世纪40年代至今 石油和天然气合成时代,
❖ 合成了许多复杂的有机化合物
❖ 有机物可来源于生物体也可由无机物转化而来。
❖ 迄今已知的化合物超过2000万(主要通过人工合成 ),其中绝大多数是 有机化合物。
2、性质上的特点 A、 物理性质方面特点
1) 挥发性大,熔点、沸点低 2) 水溶性差 (大多不容或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B、化学性质方面的特点 1) 易燃烧 2) 热稳定性差,易受热分解(许多化合物在200~300度 就分解) 3) 反应速度慢 4) 反应复杂,副反应多
§共价键的形成及其属性 一、共价键的形成
1.价键理论:
共价键的成键条件; 共价键的饱和性; 共价键的方向性。
+
1s
1s
2p 1s +
分子轨道
2p
1s
+
氢分子
2p + 1s
2、杂化轨道理论
简介*
要点 *
sp3、 sp2、 * sp 杂化 *
着重强调两个问题:
(1)不同杂化方式的轨道形状、s 成分的多寡及 不同杂化碳原子的电负性是不同的。
5、有机化学的重要性
有机化学是许多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 生命科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 医药学(药物化学,病理学,生化分析等) 农业(农业化学,农用化学品等) 石油(石油化工等) 材料科学(高分子化学,功能材料等) 食品(食品化学,营养学,添加剂等) 日用化工(染料,涂料,化装品等)
有机化学的任务
1. 1、化学结构种类多;
2. 2、 能够有目的地改变功能分子的结构,进行功能组合和集成; 3、能够在分子层次上组装功能分子,调控材料的性能。
当前研究的热点领域:
1. 具有潜在光、电、磁等功能的有机分子的合成和组装 2. 分子材料中的电子、能量转移和一些快速反应过程的研究; 3. 研究分子结构、排列方式与材料性能的关系,发展新的分子组装的方法,探 讨产生特殊光电磁现象的机制; 探索新型分子材料在光电子学和微电子学中的应用
I C 2 C H OO B H C 2 r C H OO C C H 2 C lH OO F C 2 C H H O
p K a 3 .1 8
2 .9 0
2 .8 6
2 .5 9
-I 效应:F— > Cl— > Br— > I—
C 3 C H OO C C H 2 C lH OO C 2 C H l HC C 3 O C lO C
十八世纪,分离天然有机物。
瑞典化学家舍勒(Scheele,K.W) 酒石+硫酸——酒石酸晶体(1770年,第一篇论文) 柠檬——柠檬酸(1784年) 苹果——苹果酸(1785年) 酸牛奶——乳酸(1780年) 五倍子——五倍子酸(1786)——焦性没食子酸。 其他人的工作:
尿——尿素(1773年) 马尿——马尿酸(1829) 脂肪——胆固醇(1815年)
❖ 有机化学的各分支学科形成
❖ 药物化学、香料化学、染料化学、农药化学、环境化学、有 机新材料化学……等学科。
❖ 1901~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共90项,其中有机化学方面的
❖ 化学奖55项,占化学奖61%。
当今世界有机化学:
1、很多复杂的分子结构被阐明,其中很多具有强烈的生理作用,为其他学科 提出了大量研究课题 2、合成与天然物完全相同的分子 3、对天然分子进行改性
+ δ
δ
CX
CH
I效 应
标 准
从下面几组数据中找找规律:
+
δ
δ
CY
+I效 应
(C 3 ) 3 C C H OO C 3 C H 2 H C H OO C 3 C H H OO H C H O
p K a 5 .5 0
4 .8 4
4 .7 6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 .7 7
+ I 效应:(CH3)3C— > (CH3)2CH— > CH3CH2— > CH3—
❖ 1885年拜尔提出了张力学说,至此,有机结构理论基本建立起来。 ❖ 20世纪初建立了价键理论。
❖ 20世纪30年代建立了量子化学理论:化学键的 微观本质 诱导效应 、共轭效应、及共振论
❖ 20世纪60年代将现代物理方法用到测定分子结 构上,确定了许多复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糖、蛋 白质、氨基酸、胆甾醇、血红素、叶绿素等
[分离] 从自然界或反应产物通过蒸馏、结晶、吸附、萃取、升华等
操作孤立出单一纯净的有机物。
[结构] 对分离出的有机物进行化学和物理行为的了解,阐明 其结
构和特性。
[反应和合成] 从某一有机化合物(原料)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化成一
已知的或新的有机化合物(产物)。
4、有机化学的产生和发展 有机化学作为一门学科诞生于:19世纪初
§有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学
1、有机化合物:烃及其衍生物(烃:碳氢化合物) 2、有机化学:研究有机化合物来源、制备、结构、性能、应用 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3.有机化合物的研究对象 有机化学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世界最丰富多彩的部分 —— 有机化合物。 简单有机小分子化合物(组成、价键、结构、性质、鉴定、反应、 合成)——复杂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合成) ——大分子 化合物( 结构、鉴定、合成、相互作用) —— 超分子(分子识别、 分子组装、功能) 三项内容:分离、结构、反应和合成
核的连线上,呈圆柱形分 在平面的上下两方,呈块状
布。
分布。
2、 键有一个对称轴, 轴上电子云密度最大。
2、只有对称面,对称面上 的电子云密度最小(=0)
1、键能较大。
1、键能较小。
2、键的旋转:以 键连接 的两原子可相对的自由旋
2、键的旋转:以 键连接 的两原子不能自由旋转。
转。
3、键的可极化度:较大。
4、键的极性和键矩 键矩:极性共价键正或负电荷中心的电荷(q)与两个电 荷中心之间的距离(d)的乘积叫键矩(u)。
三、诱导效应:
由于成键原子电负性不同所引起的,电子云沿键链 (包括σ键和π键)按一定方向移动的效应,或者说是键 的极性通过键链依次诱导传递的效应,称为诱导效应
(Inductive effects),通常用“I”表示。
N4O HCN (N 3)2C HO
Wohler给瑞典化学家J.Berzelius的信中这样写到:
我应当告诉您的是:我制造出尿素,而且不求助于肾或动物— —无论是人或犬。
1845年,柯尔伯(H.kolber) 制得醋酸;用碳、硫磺、氯 气和水为原料。实现了从单质到有机物的完全合成
生命力学说逐渐被抛弃 1854年柏赛罗(M.berthelot) 合成了油脂、1861年布特列洛 夫合成了糖类。 有机元素分析方法 有机化合物均含有:碳和氢
7、教学参考书:
1、《基础有机化学》(第二版),邢其毅等编,高教出版社 2、《基础有机化学习题解答与解题示例》 邢其毅等编,北 京大学出版社 3、《有机化学》(第二版),郓魁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4、《有机化学学习及解题指导》,华北、东北九所高等师范院 校合编,科学教育出版社出版 5、《有机化学提要、例题和习题》,王永梅、王桂林主编,天 津大学出版社出版 6、《有机化学》(第三版),曾昭琼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4、用计算机进行有机合成的设计工作
当代有机化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与生命科学的结合。 1980年(DNA) ~ 1997年(ATP)与生命科学有关的化学诺贝尔奖
八项;
1、有机化学以其价键理论、构象理论、各种反应及其反应机理成为现代生物 化学和化学生物学的理论基础; 2、对蛋白质、氨基酸的分离、提取,开创了研究生命物质的新时代。 3、有机化学特别是生物有机化学参与研究项目:研究信息分子和受体识别的 机制; 4、发现自然界中分子进化和生物合成的基本规律; 5、作用于新的生物靶点的新一代治疗药物的前期基础研究; 6、发展提供结构多样性分子的组合化学; 7、对于复杂生物体系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的新技术。
1.发现新现象(新的有机物,有机物的新的来源、 新的合成方法、合成技巧,新的有机反应等) 2.研究新的规律(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反应机理等) 3.提供新材料 (提供新的高科技材料,推动国民经 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4.探索生命的奥秘(生命与有机化学的结合)。
6、 学习有机化学的要求
1)、认真听课,作好笔记。 2)、勤思考、多提问,再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学完每章,应归纳、总结。掌握该章的重点、难 点和规律。 4)、按时独立的完成作业。 5)、参阅有关的资料(参考书、杂志)。 6)、重视有机实验,以实验促进学习。
鸦片——吗啡(1805年)
植物中——生物碱、金鸡钠碱、辛可宁(1820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