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诊疗方案

肩周炎诊疗方案
肩周炎诊疗方案

肩关节周围炎诊疗常规

(2011年版)

肩关节周围炎是指肩关节周围然组织的退行性变、无菌性炎症的疾病,本病简称肩周炎,又名冻结肩、五十肩、漏肩风等,多在50岁左右发病,女性多于男性,单侧多见。

中医认为本病多由于年老体弱,肝肾亏损,气血虚衰,筋脉失于濡养,兼慢性劳损,风寒湿邪侵袭等,导致血不荣筋,痰浊瘀阻经脉所致。

临床表现:

1.初期(疼痛期):主要为肩部持续性疼痛,疼痛的程度和性质有极大地差异。疼痛多局限于肩部的前外侧,常涉及肩胛区及上臂。穿衣或梳头等活动时疼痛加重,尤以夜间为甚。

2.中后期(粘连期):肩部疼痛逐渐缓解,各方向活动度均比正常减小,逐渐加重,呈“冻结状态”,严重者盂肱关节活动完全消失,只有肩胛胸壁关节的活动。此期持续时间较长,通常为2-3个月。

专科检查:

1.初期(疼痛期):肩部外观正常。局部压痛点多位于结节间沟、喙突、肩峰下滑囊或者三角肌附着处,肩关节活动范围减小,外展内旋受限最为显著。

2.中后期(粘连期):压痛轻微,肩关节各方向活动度均比正常减小,尤以外展上举和内旋后伸为著,严重者盂肱关节活动完全消失,病程长者肩部肌肉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废用性萎缩。

诊断依据:

1.慢性劳损,外伤筋骨,气血不足复感受风寒湿邪所致

2.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女性多于男性,右肩多于左肩,多为慢性发病。

3.肩部疼痛,以夜间为甚,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诱发,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

4.肩部肌肉萎缩,肩前、后、外侧均有压痛,外展功能受限明显,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

辩证分型:

1.风寒湿痺型可见肩周重滞疼痛、酸胀不舒,夜间尤其明显,肩关节屈伸不利,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或沉细。

2.气血两虚型可见面色无华、气短乏力,肩关节疼痛,劳累痛更加重,休息则减轻,舌淡苔薄白,脉沉细乏力。

3.肝肾亏损型可见头晕、目眩、耳鸣、步履无力,肩关节功能障碍明显,举动无力,但疼痛不甚明显,舌偏红、脉细弱。

4.筋骨损伤型可见骨折以及上肢其他部位筋骨损伤,长期固定或日久的累积性损伤,使瘀血凝滞,肩部活动障碍。舌暗红,苔薄白,脉沉涩。

鉴别诊断:须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肩峰下滑囊炎:痛点在肩峰下,三角肌深层,严重者可见局部膨隆。

肱二头肌肌腱炎:痛点在肱二头肌长、短头附着点处,肱二头肌抗阻力试验阳性,肩关节内旋外展试验阳性。

冈上肌肌腱炎:痛点在冈上窝处,有明显的肩关节外展60°-120°的疼痛弧。

而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广泛炎症,以整个肩关节周围均疼痛为特点,且后期肩关节各个方向功能活动均受限。

治疗方案

一、推拿治疗

1.治则:

初期:早期用轻柔的手法,以加快血液淋巴循环,促使无菌性炎症的消散与消失。

后期:多用重手法,以松解粘连,滑利关节,促使关节功能的恢复。

2.操作:

(1)手法:扌衮、按,拿,揉,点,弹拨,摇,扳,搓,抖,擦法

(2)取穴:阿是穴,肩贞,肩髃,臂臑,肩前,外关,曲池,合谷

(3)操作:

1)患者仰卧或坐位,患者立于患侧用扌衮法,揉发,拿法等施术于患侧肩部及上臂。

2)点按上述穴位,得气为度,弹拨患处以通络解痉止痛。

3)在生理活动范围内用摇法,拔伸,扳罚等关节被动运动类手法,幅度由小到大。先用托肘摇肩法小幅度摇肩,再用大幅度摇肩,先向上提拉拔伸肩关节,在肩关节内收,外展,后伸,上举方位被动扳法,手背紧贴后背向上提拉手臂,

以患者耐受为度。

4)擦法于患侧肩部,以透热为度。

4)搓抖法结束。

每次治疗20-30分钟,每日治疗一次。

二、臂丛神经麻醉下肩关节松解术:

针对肩关节粘连严重,采用普通推拿法达不到松解粘连者。

方法:专业麻醉师在颈前前中斜角肌肌间沟处行臂丛神经麻醉术。待患者上肢疼痛消失后,即可行肩关节松解术。医者一手扶住患肩局部,以防在左肩关节被动活动是造成肩关节脱位。另一手握住患侧肘部,缓缓地做肩关节各功能被动活动。待完全松解后,再做各功能位被动活动2-3次。最后患肩放于180度高举位休息24小时内每30分钟被动活动1次。24小时后行常规推拿治疗。术后酌情应用地塞米松及甘露醇,局部强的松龙配合利多卡因封闭。并口服消炎镇痛累药物。

二、针灸治疗

选取肩髃、肩髎、肩前部阿是穴、条口、阳陵泉等为主穴;随症取穴;

上臂痛-臂臑、曲池;肩胛痛-曲垣、天宗。

三、拔罐

肩背部拔罐或走罐,每日一次。

四、药物治疗

1.口服中药:

风寒湿痺型:风胜者,可用羌活胜湿汤加减,治寒湿邪;寒

胜者,可用麻桂温经汤加减,有助于温经散寒。

气血两虚型:可用黄芪五物汤加减,有助于益气温经、补虚

宣痺。

肝肾亏损型:可用独活寄生汤加减以改善筋骨挛痛。

筋骨损伤型:可用身痛逐瘀汤加减,达到活血通络、理血止

痛的目的。

2.膏药好及施或奇正消痛贴贴患处。

3.中药熏洗:活血止痛散外洗。

4.穴位注射:取肩髃、天宗、臂臑等穴,注射维生素B1100mg,维生素B12250ug 每次2个穴位,交替进行。每周 5 次,10 次为1疗程。

5.静脉用药:

五、封闭

若疼痛较甚,局部痛点注射强的松龙30-50mg,加2%盐酸利多卡因3-5毫升,每周1次,共2-3次。

功能锻炼:

1.爬墙活动:

2.体后拉手

3.外旋锻炼

4.双手在颈后部交叉,肩关节尽量内收及外展,反复5-10遍。

肩周炎的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

肩周炎的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 肩周炎的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 1.诊断标准 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1)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女多于男,右肩多于左肩,多为慢性发病。(2)肩周疼痛,以夜间为甚,常被痛醒,但较少肿胀;肩关节活动明显受限,甚则肩臂肌肉萎缩。查体:肩峰下广泛压痛,肩关节外展上举、外旋、后伸、后背上抬动作受限,不能做脱衣、梳头、洗脸等动作。(3)有慢性劳损、感受风寒或外伤史。(4)X线摄片多为阴性,病程久者可见骨质疏松。 2 治疗方法 2.1 针刺 患者取坐位,先用28号1.5寸毫针针刺靳氏肩三针(肩、肩前、后各约2寸)相应穴位,针以泻法为主。先针肩穴,针刺前先用拇指重按此穴,使患者肩部有明显的酸、麻、胀、痛感,局部常规消毒后,将毫针向肩关节方向刺入,以肩关节周围或向下有麻胀感为度;余两穴针刺方法相同。再根据症状配穴,肩内侧痛配尺泽、曲泽;肩前侧痛配手三里、足三里,肩外侧痛配外关、阳陵泉;肩后侧痛配后溪、天宗;肩臂肌肉萎缩配血海、三阴交。诸穴留针30min,留针时肩三针及局部穴位运用电针(疏密波)。每日针刺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间隔5天。 2.2 穴位注射 患者取坐位,医者先采用、按、揉等手法放松肩部肌肉,主要放松肩关节周围及三角肌,约3~5min。然后对肩井、肩、肩、曲池、手三里、合谷、天宗等穴进行点按,以酸胀为度,每穴约1min。再用弹拨法针对粘连点,进行弹拨,弹拨后轻轻按摩肌肉,以缓解疼痛。接着医者立于患者侧后方,采用前弓后箭步,双手紧紧夹持住肩关节,用运肩法前后运动肩关节。运用摇肩法活动肩关节数圈,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对肩周炎后期粘连较重者使用扳法: (1)上方扳法:医者站于患者侧前方,双手握住患者前臂远端,缓缓向上拔起; (2)内侧扳法:医者站于患者后方,患肢搭另一肩,医者固定其搭肩手,一手托其肘部,用力向上推之; (3)外侧扳法:医者站于患者后方,以右侧为例,左手肘点压其肩井穴,右手握患者二、三、四指,将患肢向上抬起的同时,左肘用力下压; (4)后伸扳法:以右侧为例,医者立于患者左侧方,将患肢背伸,右手拉患者右手,向左牵拉的同时,并上抬旋转患肩,左手托其左肩,以防患者由于疼痛发生摔伤。最后用抖搓手法,结束治疗。在针刺结束后施行,疗程同针刺疗程。

肩周炎的治疗方法及其症状.doc

肩周炎的治疗方法及其症状 肩周炎是发生在50岁左右的中年人人群中的一种常见的疾病,但是也不排除其他人群患病的可能。其特点主要是肩部周围疼痛,所以称肩周炎。下面是由我辑收集整理的一篇“肩周炎的治疗方法及其症状”欢迎大家阅读! 肩周炎的治疗方法及其症状 肩周炎介绍: 肩周炎是以肩部逐渐产生疼痛,夜间为甚,逐渐加重,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而且日益加重,致一定某种程度后逐渐缓解,直至最后完全复原为主要表现的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异性炎症。 肩周炎症状: 1、肩关节活动受限:肩关节向各方向活动均可受限,以外展、上举、内外旋更为明显的肩周炎早期症状,随着病情进展,由于长期废用引起关节囊及肩周软组织的粘连,肌力逐渐下降,加上喙肱韧带固定于缩短的内旋位等因素,使肩关节各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 2、肩部疼痛:起初时,肩周炎早期症状的肩部呈阵发性疼痛,多数为慢性发作,以后疼痛逐渐加剧或顿痛,或刀割样痛,且呈持续性,气候变化或劳累后,常使疼痛加重。 3、怕冷:患肩怕冷,不少患者终年用棉垫包肩,即使在暑天,肩部也不敢吹风。这是肩周炎早期症状之一。 4、肌肉痉挛与萎缩:三角肌、冈上肌等肩周围肌肉早期肩周炎可出现痉挛,晚期可发生废用性肌萎缩,出现肩峰突起,上举不便,后弯不利等典型症状,此时疼痛症状反而减轻。 5、急性期:这是肩周炎早期症状。肩部自发性疼痛,其疼痛常为持续性,表现不一。有的急性发作,但多数是慢性疼痛,有的只感觉肩部不

舒适及束缚的感觉。疼痛多局限于肩关节的前外侧,可延伸到三角肌的抵止点,常涉及肩肉胛区、上臂或前臂。 6、慢性期:肩痛逐渐减轻或消失,但肩关节挛缩僵硬逐渐加重呈;冻结状态。肩关节的各方向活动均比正常者减少50%-20%严重时肩肱关节活动完全消失,只有肩胛胸壁关节的活动。梳头、举臂、穿衣、向后结带均感困难。病程长者可出现轻度肌肉萎缩,多见于三角肌、肩胛带肌。压痛轻微或无压痛,此时持续时间较久,通常为2-3个月。 7、恢复期:肩痛基本消失,个别病人可有轻微的疼痛。肩关节慢慢地松弛,关节的活动也逐渐增加,外旋活动首先恢复,继则为外展和内旋活动。恢复期的长短与急性期、慢性期的时间有关。冻结期越长,恢复期也越慢;病期短,恢复也快。整个病程短者1~2个月,可又发病可达数年。 肩周炎病因: 1.年龄因素(20%): 本病大多发生在40岁以上中老年人,软组织退行病变,对各种外力的承受能力减弱是基本因素。 2.环境因素(15%): 长期过度活动,姿势不良等所产生的慢性致伤力是主要的激发因。 3.物理因素(20%): 上肢外伤后肩部固定过久,肩周组织继发萎缩、粘连。 4.其他因素(15%): 肩部急性挫伤、牵拉伤后因治疗不当等。 5.疾病因素(20%): 颈椎病,心、肺、胆道疾病发生的肩部牵涉痛,因原发病长期不愈使肩部肌持续性痉挛、缺血而形成炎性病灶,转变为真正的肩周炎。

肩周炎诊断标准

肩周炎诊断标准 肩周炎,全称为肩关节周围炎,发病年龄大多40岁以上,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且多见于体力劳动者。由于50岁左右的人易患此病,所以本病又称为五十肩。肩周炎祖国医学称之为“漏肩风”、“冻结肩”、“五十肩”等,是以肩关节疼痛为主,先呈阵发性酸痛,继之发生运动障碍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患有肩周炎的患者,自觉有冷气进入肩部,也有患者感觉有凉气从肩关节内部向外冒出,故又称“漏肩风”。其病变特点是广泛,即疼痛广泛、功能受限广泛、压痛广泛。 一、临床表现 ⑴肩部疼痛:起初时肩部呈阵发性疼痛,多数为慢性发作,以后疼痛逐渐加剧或顿痛,或刀割样痛,且呈持续性,气候变化或劳累后,常使疼痛加重,疼痛可向颈项及上肢(特别是肘部)扩散,当肩部偶然受到碰撞或牵拉时,常可引起撕裂样剧痛,肩痛昼轻夜重为本病一大特点,多数患者常诉说后半夜痛醒,不能成寐,尤其不能向患侧侧卧,此种情况因血虚而致者更为明显;若因受寒而致痛者,则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 ⑵活动受限:肩关节向各方向活动均可受限,以外展、上举、内外旋更为明显,随着病情进展,由于长期废用引起关节囊及肩周软组织的粘连,肌力逐渐下降,加上喙肱韧带固定于缩短的内旋位等因素,使肩关节各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当肩关节外展时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特别是梳头、穿衣、洗脸、叉腰等动作均难以完成,严重时肘关节功能也可受影响,屈肘时手不能摸到同侧肩部,尤其在手臂后伸时不能完成屈肘动作。 ⑶怕冷:患肩怕冷,不少患者终年用棉垫包肩,即使在暑天,肩部也不敢吹风。 ⑷压痛:多数患者在肩关节周围可触到明显的压痛点,压痛点多在肱二头肌长头腱沟。肩峰下滑囊、喙突、冈上肌附着点等处。 ⑸痉挛与萎缩:三角肌、冈上肌等肩周围肌肉早期可出现痉挛,晚期可发生废用性肌萎缩,出现肩峰突起,上举不便,后弯不利等典型症状,此时疼痛症状反而减轻。三角肌有轻度萎缩,斜方肌痉挛。岗上肌腱、肱二头肌长、短头肌腱

肩周炎

[其他] 肩周炎的特效治疗 本贴收到9朵鲜花 我汇总了肩周炎的治疗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 治疗肩痛的经验用穴 对于肩痛,个人喜欢使用对侧外踝直下的赤白肉际处,直刺0.5-1寸,再在同侧根据疼痛的部位加一针牵引针,比如太阳部位疼痛加后溪、太阴部位疼痛加鱼际、阳明部位加二间、少阳加中渚。疼痛时间久的可以加健侧董氏奇穴肾关(阴陵泉下2。5寸),针1-2寸。在治疗的同时嘱患者活动患肩,一般一次就可以见效。据本人观察,效果优于肩痛穴和条山 穴,请爱友们试一试。 2 综合治疗肩周炎-----肩周炎的最佳治疗方案 [治疗手段] 1:肩三针加艾条温灸 2:TDP烤患处 3:推拿治疗 4:中药外敷:川乌30 草乌30 肉桂30 干姜30 樟脑30 赤芍20 南星20 白芷20 甘松 20 吴茱萸10 威灵仙50 细辛30 川芎15 玄参15 以上药打粉,高度醋调至糊状,用伤湿止痛膏固定。贴敷于肩峰部位,不超过24小时,有时皮肤敏感的人会有过敏现象,可嘱其在略痒时即行揭掉。一般一贴即见明显效果,每天 一贴7天一疗程。 另外肌肉劳损、关节冷痛、扭伤24小时后此方均适用。 5:锻炼 (1)蝎子爬墙:让病员侧面面站立靠近墙壁,在墙壁上面一高度标志,以手指接触墙壁逐步向上移动,做肩外展上举动作,每日2-3次,每次5-10分钟,逐日增加上臂外展度数。 也可在屋柱上装一滑车挂绳牵,一端系着患肢病员以健侧上肢向上向下牵拉另一端绳 子,来帮助患侧肩关节的锻炼活动。 (2)耸肩坐姿或立姿态双手叉腰,用力上下缩头耸肩,每次耸15下。每日2次(3)下垂摆动练习:躯体前屈,使肩关节周围肌腱放松,双下肢自然下垂,然后做前后摆动练习(和左右摆动练习),幅度可逐渐加大,以肩关节有轻度疼痛不诱发肌肉痉挛为宜。 3 动态针刺法治疗原发性肩周炎50例 治疗方法 令患者抬臂寻找痛点,在痛点出现时保持抬臂状态不动,取28号、3寸毫针在痛点进针,

肩周炎的预防及治疗方法大全

肩周炎的预防及治疗方法大全 基本知识名称:肩周炎 部位:颈部、背部 肩周炎 科室:骨科、中医科 症状:颈肩痛颈椎关节的根性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肩部运动受限 检查:骨关节及软组织、CT检查 简介肩周炎,全称为肩关节周围炎,发病年龄大多40岁以上,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且多见于体力劳动 肩周炎 者。由于50岁左右的人易患此病,所以本病又称为五十肩。肩周炎祖国医学称之为“漏肩风”、“冻结肩”、“五十肩”等,是以肩关节疼痛为主,先呈阵发性酸痛,继之发生运动障碍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患有肩周炎的患者,自觉有冷气进入肩部,也有患者感觉有凉气从肩关节内部向外冒出,故又称“漏肩风”。其病变特点是广泛,即疼痛广泛、功能受限广泛、压痛广泛。 肩关节周围炎(the frozen shoulder,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简称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肌肉、韧带、肌腱、滑囊、关节囊等软组织损伤、退变而引起的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一种慢性无菌性炎症。它的临床表现为起病缓慢,病程较长,病程一般在1年以内,较长者可达到1-2年。 肩部疼痛,可为阵发性或持续性,急性期时疼痛剧烈,夜间加重,活动与休息均可出现,严重者有触痛,疼痛时汗出难耐,不得安睡,部分病人疼痛可向前臂或颈部放射。肩关节活动受限,尤以外展、外旋、后伸障碍显著,病情严重者不能刷牙、洗脸、梳头、脱衣、插衣兜等,甚至

肩周炎 局部肌肉萎缩等。肩周炎的发病首先发生一侧肩部疼痛、酸痛或跳痛,夜间痛甚,初起因畏痛而不敢活动,久则产生粘连和挛缩,活动受限,尤以外展、上举、背伸时明显,甚者肩关节失去活动能力。主要症状是肩痛,有时放射到上臂,夜间疼痛明显,肩关节活动受限,影响洗脸、背手、梳头和穿衣等,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中医认为肩周炎的形成有内、外两个因素。内因是年老体弱,肝肾不足,气血亏虚。外因是风寒湿邪,外伤及慢性劳损。 另外,肩部的骨折、脱位,臂部或前臂的骨折,因固定时间太长或在固定期间不注意肩关节的功能锻炼亦可诱发关节炎。 症状体征本病女性多于男性,左侧多于右侧,亦可两侧先后发病。多为中、老年患病。逐渐出现肩部某一处 肩周炎 痛,与动作、姿势有明显关系。随病程延长,疼痛范围扩大,并牵涉到上臂中段,同时伴肩关节活动受限。如欲增大活动范围,则有剧烈锐痛发生。严重时患肢不能梳头、洗面和扣腰带。夜间因翻身移动肩部而痛醒。病人初期尚能指出疼痛点,后期范围扩大,感觉疼痛来于肱骨。肩周炎的患者主要有以下的一些表现: (1)肩部疼痛:起初时肩部呈阵发性疼痛,多数为慢性发作,以后疼痛逐渐加剧或顿痛,或刀割样痛,且呈持续性,气候变化或劳累后,常使疼痛加重,疼痛可向颈项及上肢(特别是肘部)扩散,当肩部偶然受到碰撞或牵拉时,常可引起撕裂样剧痛,肩痛昼轻夜重为本病一大特点,多数患者常诉说后半夜痛醒,不能成寐,尤其不能向患侧侧卧,此种情况因血虚而致者更为明显;若因受寒而致痛者,则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 (2)肩关节活动受限:肩关节向各方向活动均可受限,以外展、上举、内外旋更为明显,随着病情进展,由于长期废用引起关节囊及肩周软组织的粘连,肌力逐渐下降,加上喙肱韧带固定于缩短的内旋位等因素,使肩关节各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当肩关节外展时出现典型的“扛

(完整word版)肩凝症(肩关节周围炎)中医诊疗方案

肩凝症(肩关节周围炎)中医诊疗方案 一、病名 中医病名:肩凝症 西医病名:肩关节周围炎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1)50岁左右发病,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右肩多于左肩,多见于体力劳动者,多为慢性发病。 (2)肩周疼痛,以夜间为甚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 (3)肩部肌肉萎缩,肩前、后、外侧均有压痛,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 (4)X线检查多为阴性,病程久者课件骨质疏松。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1)症状与体征:该病呈慢性发病,多数无外伤史,少数仅有轻微外伤。主要症状是逐渐加重的肩部疼痛及肩关节活动障碍。 a 疼痛位于肩前外侧,有时可放射至肘、手及肩胛区,但无感觉障碍。夜间疼痛加重,影响睡眠,不敢患侧卧位。持续疼痛可引起肌肉痉挛和肌肉萎缩。肩前、后方,肩峰下,

三角肌止点处有压痛,而肱二头肌长头腱压痛最明显,当上臂外展、外旋、后伸时疼痛加剧。 b 早期肩关节活动仅对内、外旋有轻度影响,检查时应固定肩胛骨,两侧比较。晚期上臂处于内旋位,各个方向活动均受限,但以外展、内外旋受限明显,前后方向的活动一般是存在的。此时肩部肌肉明显萎缩,有时因并发血管痉挛而发生上肢血循环障碍,出现前臂及手部肿胀,发凉及手指活动疼痛等症状。 (2)X线检查:可无明显异常。肩关节造影则有肩关节囊收缩、关节囊下部皱褶消失,肩周炎后期可出现严重的骨质疏松改变,特别是肱骨近端,重者有类似“溶骨性”破坏的表现,但通过病史及局部查体很容易与骨肿瘤鉴别开来。 (二)疾病分期:参照《肩周炎》(李平华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年) 1.粘连前期:主要表现为肩周部疼痛,夜间加重,甚至影响睡眠,肩关节功能活动正常或轻度受限。 2.粘连期:肩痛较为减轻,但疼痛酸重不适,肩关节功能活动受限严重,各方向的活动范围明显缩小,甚至影响日常生活。 3.恢复期: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活动改善。 (三)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1.风寒湿痹型:肩部窜痛,遇风寒痛增,得温痛缓,畏

例肩周炎治疗病例

李淑X 女 61岁 2006-7-22 主诉:左肩周痛月余,肩胛外侧和三角肌前侧痛甚,左臂上举受限,只能抬高80~90度,左臂后抬举受限。颈部酸痛,触诊三?四颈椎向轻度偏左,按之疼痛难忍。苔薄白,脉沉细。 处方: (第一天)针刺:颈百劳,肩井,肩三针,儒腧,曲池,手三里,外关,条口透承山,天应,腕踝针左手4。针刺得气后性震颤法和搓法。 温针灸:颈百劳,肩三针,天应 推拿:重点弹拨天应,配合关节松动法和运动关节法,复位第三?四颈椎。 嘱咐病人要进行“爬墙运动”,并告知弹拨处隔天会更痛。 (第二天)病人诉昨弹拨处更痛拒按。关节较为松弛。 治疗:用“扶他林”摩擦疼痛处知道皮肤红烫为止,再用神灯照20分钟,平时用肩周药袋热敷(肩周药袋组成:当归,川芎,白芍,香附,陈皮,薄荷,秦九,荆介,防风,乳香,没药,红花,各10克)。 (第三天)病人疼痛大为缓解,手能上举90~100度,颈部感觉比较松弛。 针灸:与第一天相同。 推拿:主要放松肌群,配合关节松动法和运动关节法。疼痛

处拔罐。 (第四天)病人诉颈部疼痛已经完全缓解,肩周已经能做大幅度运动,但后太高依旧困难。 推拿:与第三天相同。 以上重复治疗共8天,病人左臂上举已经能达到170度,左臂后抬举有所改善,嘱咐病人接着自我锻炼。 儿童补钙王之争三精VS龙牡 惊!中国人竟然都缺钙 警惕电脑族鼠标手肌肉坏死 推荐!教你如何预防鼠标手 刘翔的伤病不在跟腱而在腰上 从刘国梁的歪头谈谈颈椎病 推荐:预防颈椎病从这里开始 教你预防骨折六大秘诀 “骨质增生”竟然不是病? 骨科频道每月TOP10排行榜 老中医珍藏几辈的腰腿痛秘方---值得收藏 老中医祖辈留下来的治疗各类风湿病,关节炎、脊椎肩周、腰腿痛、四肢麻木-五莲山药酒秘方方,秘方是经得起考验的经验药方,用起来真的是妙不可言,这些药方的配伍您在网上是搜不到的,在药书上也找不出相同的药方,这是无形资产。相信大家是能够从中受益匪浅的。真心希望朋友们能够把这些药方收藏

肩周炎治疗论文:肩周炎治疗的发展现状

肩周炎治疗论文:肩周炎治疗的发展现状摘要:肩周炎是我们常见的疾病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群都患有肩周炎,目前的临床治疗多为非手术治疗,如关节松动术、运动疗法、传统中医治疗以及康复疗法等。 关键词:肩周炎;肩关节;治疗 1概述 肩关节周围炎是一种老年人的常见病,又称"粘连性关节囊炎"、"凝肩"或"冻结肩"。据统计,临床发病率可达20.6%。通常认为肩周炎有一定自愈倾向,但自然病程长达6个月至三年,甚至更长。肩周炎是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本病的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多见于体力劳动者。如得不到有效治疗,有可能严重影响肩关节的功能活动。 2病因病理 肩关节是人体全身各关节中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其关节囊较松弛,关节的稳定性大部分靠关节周围的肌肉、肌健和韧带的力量来维持。由于肌腱本身的血液供应较差,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退行性改变,加之肩关节在生活中活动比较频繁,周围软组织经常受到来自各方面的磨擦挤压,故而易发生慢性劳损并逐渐形成原发性肩周炎。中国传统医

学对肩周炎的认识最早有关肩周炎的描述出现于晋代的《针灸甲乙经》认为:"肩痛不可举,引缺盆痛,云门主之。"中医学认为肩周炎属于痹症范畴,是由于年老体衰,肝肾亏损,气血不足,脉筋失于濡养,加之感受风寒湿邪及劳累伤损等因素所致。现代医学对肩周炎的认识,肩周炎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患者主诉无明显诱因,查体无明显异常(除肩关节活动受限外)或x光片无阳性发现者,则属于原发性;若诱因是创伤损害,则属于继发性。原因有以下方面:炎症因素:1934年condman认为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肩袖肌腱炎。depalma曾在42例冻结肩患者手术中发现肩关节周围的一切组织都存在低度炎症性过程,使肌腱滑动受损。而黄公怡认为,肩周炎是肩的组成部分包括肩峰下滑囊、冈上肌腱、肱二头肌长头腱及腱鞘、肩肱关节囊等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炎症的总称。 3肩周炎临床表现: 3.1肩部疼痛 起初时肩部呈阵发性疼痛,多数为慢性发作,以后疼痛逐渐加剧或顿痛,或刀割样痛,且呈持续性,气候变化或劳累后,常使疼痛加重,疼痛可向颈项及上肢(特别是肘部)扩散,当肩部偶然受到碰撞或牵拉时,常可引起撕裂样剧痛,肩痛昼轻夜重为本病一大特点,多数患者常诉说后半夜痛

肩周炎诊疗方案

肩关节周围炎诊疗常规 (2011年版) 肩关节周围炎是指肩关节周围然组织的退行性变、无菌性炎症的疾病,本病简称肩周炎,又名冻结肩、五十肩、漏肩风等,多在50岁左右发病,女性多于男性,单侧多见。 中医认为本病多由于年老体弱,肝肾亏损,气血虚衰,筋脉失于濡养,兼慢性劳损,风寒湿邪侵袭等,导致血不荣筋,痰浊瘀阻经脉所致。 临床表现: 1.初期(疼痛期):主要为肩部持续性疼痛,疼痛的程度和性质有极大地差异。疼痛多局限于肩部的前外侧,常涉及肩胛区及上臂。穿衣或梳头等活动时疼痛加重,尤以夜间为甚。 2.中后期(粘连期):肩部疼痛逐渐缓解,各方向活动度均比正常减小,逐渐加重,呈“冻结状态”,严重者盂肱关节活动完全消失,只有肩胛胸壁关节的活动。此期持续时间较长,通常为2-3个月。 专科检查: 1.初期(疼痛期):肩部外观正常。局部压痛点多位于结节间沟、喙突、肩峰下滑囊或者三角肌附着处,肩关节活动范围减小,外展内旋受限最为显著。 2.中后期(粘连期):压痛轻微,肩关节各方向活动度均比正常减小,尤以外展上举和内旋后伸为著,严重者盂肱关节活动完全消失,病程长者肩部肌肉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废用性萎缩。 诊断依据: 1.慢性劳损,外伤筋骨,气血不足复感受风寒湿邪所致 2.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女性多于男性,右肩多于左肩,多为慢性发病。 3.肩部疼痛,以夜间为甚,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诱发,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 4.肩部肌肉萎缩,肩前、后、外侧均有压痛,外展功能受限明显,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 辩证分型: 1.风寒湿痺型可见肩周重滞疼痛、酸胀不舒,夜间尤其明显,肩关节屈伸不利,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或沉细。

肩周炎特效治疗知识

肩周炎的特效治疗 1 治疗肩痛的经验用穴 对于肩痛,个人喜欢使用对侧外踝直下的赤白肉际处,直刺0.5-1寸,再在同侧根据疼痛的部位加一针牵引针,比如太阳部位疼痛加后溪、太阴部位疼痛加鱼际、阳明部位加二间、少阳加中渚。疼痛时间久的可以加健侧董氏奇穴肾关(阴陵泉下2。5寸),针1-2寸。在治疗的同时嘱患者活动患肩,一般一次就可以见效。据本人观察,效果优于肩痛穴和条山穴,请爱友们试一试。 2 综合治疗肩周炎-----肩周炎的最佳治疗方案 [治疗手段] 1:肩三针加艾条温灸 2:TDP烤患处 3:推拿治疗 4:中药外敷:川乌30 草乌30 肉桂30 干姜30 樟脑30 赤芍20 南星20 白芷20 甘松20 吴茱萸10 威灵仙50 细辛30 川芎15 玄参15 以上药打粉,高度醋调至糊状,用伤湿止痛膏固定。贴敷于肩峰部位,不超过24小时,有时皮肤敏感的人会有过敏现象,可嘱其在略痒时即行揭掉。一般一贴即见明显效果,每天一贴7天一疗程。 另外肌肉劳损、关节冷痛、扭伤24小时后此方均适用。 5:锻炼 (1)蝎子爬墙:让病员侧面面站立靠近墙壁,在墙壁上面一高度标志,以手指接触墙壁逐步向上移动,做肩外展上举动作,每日2-3次,每次5-10分钟,逐日增加上臂外展度数。也可在屋柱上装一滑车挂绳牵,一端系着患肢病员以健侧上肢向上向下牵拉另一端绳子,来帮助患侧肩关节的锻炼活动。 (2)耸肩坐姿或立姿态双手叉腰,用力上下缩头耸肩,每次耸15下。每日2次 (3)下垂摆动练习:躯体前屈,使肩关节周围肌腱放松,双下肢自然下垂,然后做前后摆动练习(和左右摆动练习),幅度可逐渐加大,以肩关节有轻度疼痛不诱发肌肉痉挛为宜。 3 动态针刺法治疗原发性肩周炎50例 治疗方法 令患者抬臂寻找痛点,在痛点出现时保持抬臂状态不动,取28号、3寸毫针在痛点进针,沿三角肌肌纤维方向针刺,约刺入2.5寸左右,然后令患者重复使其出现疼痛的抬臂动作,反复这一动作不少于50次。当该痛点消失,新的痛点出现时,以同一方法进行治疗。然后,另患者侧卧,患肩在上,以同一型号的毫针针刺患侧肩髃、肩髎及其他可能出现的痛点。针毕,以电艾灸仪灸疗各痛点,留针30分钟。最后,在痛点行拔罐治疗10分钟,治疗5次后统计疗效。 疗效观察 50例病人中,痊愈(患肩随意各方向活动时无痛点出现)32例,占64%(其中,经1次治疗即获痊愈者13例,经2次治疗痊愈者17例,经3次治疗痊愈者2例);显效(患肩活动时疼痛轻微,可以忍受,不影响日常生活。患肩夜间疼痛消失)12例,占24%;有效(患肩疼痛有一定程度的减轻)6例,占12%;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0例。总有效率100%。

肩周炎诊疗规范

肩关节周围炎诊疗常规 一、概述 肘关节周围炎肩凝症又称五十肩、冻结肩、漏肩风、肩痹,属于西医学肩关节周围炎,是以肩长期固定疼痛,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痹病类疾病,中医认为其发病主要为年老体衰,肝肾不足、气血虚损,筋骨失于濡养,加之长期劳累,又因肩部露卧受凉,寒凝筋膜而致。日久则筋脉粘连,不能活动。故气血虚损,血不荣筋为内因,风寒湿邪侵袭为外因。 二、临床表现 1、有肩部外伤、劳损或感受风寒湿邪的病史。 2、肩部疼痛:初期常感肩部疼痛,疼痛可急性发作,多数呈慢性,常因天气变化和劳累后诱发。后期逐渐加重,昼轻夜重,夜不能寐。 3、功能障碍:肩关节各方向活动功能明显受限。早期功能障碍多因疼痛所致,后期则因肩关节广泛粘连所致。尤以外展、内旋及后伸功能受限为甚。特别是当肩关节外展时,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 三、检查 1、压痛点:本病在肩关节周围可找到相应的压痛点。 2、肩关节的功能检查:先作主动活动,再作被动活动,以作比较。 3、X线检查:一般无异常改变。后期可出现骨质疏松、冈上肌腱钙化、大节结处有密度增高的阴影、关节间隙变窄或增宽等现象。四、诊断要点 根据发病年龄及典型症状,一般不难做出诊断。肩关节平片检查一

般无异常。 五、治疗 治疗原则:松解粘连、滑利关节、缓解疼痛。 1、推拿:肩井、肩髃、肩内陵、秉风、天宗、肩贞、曲池、手三里、合谷及肩部阿是穴。每次15-20分钟,每日1次。 2、针灸:主穴:肩前、肩髎、肩髃、臑俞、外关、合谷。配穴:若风寒重可加用风门、风池穴;若湿重,可加用曲池、阴陵泉穴或采用平衡针疗法;若有瘀滞可加用肩贞、阳陵泉、条口穴。每日取一定腧穴电针,选择波形,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 3、艾灸:患者腰部艾灸,每次20-30分钟,每日一次。 4、拔罐:辨证取穴,每穴5分钟,每日一次。 5、理疗:冲击波、超短波、场效应治疗仪。 六、疗效评定 治愈:肩部疼痛消失,肩关节功能完全恢复; 显效:肩部疼痛基本消失,肩关节功能基本恢复; 有效(好转):肩部疼痛减轻,肩关节功能有所改善,但仍有活动受限; 无效:症状与体征均无改善;

肩周炎治疗汇总

肩周炎 1、肩周炎特效穴位:在足四五趾缝间可以找到一压之特痛点,该点是治肩部疾病的特效点.左肩痛压右足,右肩痛压左足,每次按十分钟.再按手对应部位,第二掌骨全息肩穴,耳肩穴,一次按摩即可止痛,可以自按。 2、毫针刺天宗穴治疗肩周炎 在左侧天宗穴处,持针斜向上刺入1寸左右,寻找针感,待患者有明显酸胀感后,应用提插和捻转手法,使酸胀感扩散至肩胛部,患者并觉局部有温热感,留针30分钟。针刺完毕后,配合肩周炎被动运动手法,缓缓加大肩部关节的活动度,治疗一次后患者就感觉肩部症状有明显缓解,治疗6次后基本痊愈。 3、肩周炎针灸特效穴位集锦 针灸治疗肩周炎总原则是辨证治疗与循经治疗相结合,但是一些特效穴位也不容忽视。下面是我总结的、经过临床验证的肩周炎的特效穴位,希望看过这个帖子者遇到此类病人时选择使用。这些穴位即使单组使用也有立竿见影之效,也可以配合按摩、拔罐等。 1,鱼际、外关:对于肩胛内沿疼痛、外展障碍效佳,可以左右手交替使用;2,阳陵泉、三里下(足三里下1寸,胃经穴):疼痛部位以肩胛外侧为主,胳膊内收障碍效佳; 3,听宫、养老:对于胳膊不能抬高者效佳。 以上穴位在针刺时可以让患者轻轻活动患肢外旋、内收、抬举,有的患者当场可以见效,或者疼痛减轻或者活动范围略有扩大。曾经以这三组穴位为主治疗一位50岁的肩周炎患者(病史1年,多方治疗无效,疼痛难忍),每次取穴不过5处,针刺11次,病情缓解一大半。 4、肩周炎的特效治疗汇总 1.奇穴---一针治愈肩周炎压痛点,嘱病人连咳三声进针,强烈的酸麻胀感并同时伴随活动患肩,位于内关上八寸,左右各一.祖传的非常有效。 2.条山穴治肩周炎:一针海外扬名。 92年,到新加坡的朋友家,正赶上朋友的大姨子来访.她当时提到自己患肩周炎 多年.西医治疗不见成效.我问她愿不愿意试一试针灸疗法?她非常好奇,表示愿意试一试.我让她抬高右臂看看.她只抬到前胸上下就抬不上去了.我当即取出一支六寸长的毫针,在她患侧腿上的条山穴刺进去.由于针感强烈,病人大叫一声.我让她再抬臂试试,她一下就抬到头顶部位.在场的一片惊呼:神了! 条山穴既条口穴透承山,一针两穴. 为什么条山穴能治肩周炎呢?条口和承山一属足阳明胃经,一属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在肩部的走向路过缺盆而络督脉的大椎,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交于肩部.两穴经气上行同交于肩,所以治疗肩周炎有奇效. 从古人的著作中也可发现,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内病外治.外病内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的重要论述.《素问.五常政大论》谓:“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灵枢.终始篇》云:“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升降出入是人体气机功能运动的基本形式,所谓“升降出入,无器不有”(《素问.六微旨大论》).这样在治疗上就构成了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凡是通过药物.针灸下取以治疗上部病证,上取以治疗下部病症的方法都属于上病下治,下病上治之列.它是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依据人体经络.脏腑及气机升降的调节机能而确立的法则,不同于通常按疾病部位而因势利导的方法.

肩凝症(肩关节周围炎)诊疗方案

肩凝症(肩关节周围炎)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1)50岁左右发病,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右肩多于左肩,多见于体力劳动者,多为慢性发病。 (2)肩周疼痛,以夜间为甚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 (3)肩部肌肉萎缩,肩前、后、外侧均有压痛,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 (4)X线检查多为阴性,病程久者课件骨质疏松。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1)症状与体征:该病呈慢性发病,多数无外伤史,少数仅有轻微外伤。主要症状是逐渐加重的肩部疼痛及肩关节活动障碍。 a 疼痛位于肩前外侧,有时可放射至肘、手及肩胛区,但无感觉障碍。夜间疼痛加重,影响睡眠,不敢患侧卧位。持续疼痛可引起肌肉痉挛和肌肉萎缩。肩前、后方,肩峰下,三角肌止点处有压痛,而肱二头肌长头腱压痛最明显,当上臂外展、外旋、后伸时疼痛加剧。 b 早期肩关节活动仅对内、外旋有轻度影响,检查时应固定肩胛骨,两侧比较。晚期上臂处于内旋位,各个方向活动均受限,但以外展、内外旋受限明显,前后方向的活动一般是存在的。此时肩部肌肉明显萎缩,有时因并发血管痉挛而发生上肢血循环障碍,出现前臂及手部肿胀,发凉及手指活动疼痛等症状。 (2)X线检查:可无明显异常。肩关节造影则有肩关节囊收缩、关节囊下部皱褶消失,肩周炎后期可出现严重的骨质疏松改变,特别是肱骨近端,重者有类似“溶骨性”破坏的表现,但通过病史及局部查体很容易与骨肿瘤鉴别开来。

(二)疾病分期:参照《肩周炎》(李平华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年) 1.粘连前期:主要表现为肩周部疼痛,夜间加重,甚至影响睡眠,肩关节功能活动正常或轻度受限。 2.粘连期:肩痛较为减轻,但疼痛酸重不适,肩关节功能活动受限严重,各方向的活动范围明显缩小,甚至影响日常生活。 3.恢复期: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活动改善。 (三)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1.风寒湿型:肩部窜痛,遇风寒痛增,得温痛缓,畏风恶寒,或肩部有沉重感。舌淡,舌苔薄白或腻,脉弦滑或弦紧。 2.瘀滞型:肩部肿胀,疼痛拒按,以夜间为甚。舌暗或有瘀斑,舌苔白或薄黄,脉弦或细涩。 3.气血虚型:肩部酸痛,劳累后疼痛加重,伴头晕目眩,气短懒言,心悸失眠,四肢乏力。舌淡,少苔或舌苔白,脉细弱或沉。二、治疗方法 (一)针灸疗法 主穴:肩前、肩髎、肩髃、臑俞、外关、合谷。 配穴:若风寒重可加用风门、风池穴;若湿重,可加用曲池、阴陵泉穴;若有瘀滞可加用肩贞、阳陵泉、条口穴;气血虚加足三里、气海、血海。 治疗方法: 1、温针灸:在肩前、肩髎、肩髃、臑俞等局部腧穴针刺得气后,选用2~3个腧穴实施温针灸,连续施灸2~3壮(每壮3克艾绒);合谷、外关采用毫针刺激,用泻法、留针30~45分钟。 2、电针刺激:选用华佗牌SDZ-Ⅱ电子针疗仪。得气后肩前、肩髎(或肩髃、臑俞),两组穴位交替使用电针刺激,合谷、外关分别接电针,刺激参数为疏密波(2Hz/100Hz)、强度5±2mA(合谷、外关刺激强度可适当降低),留针至30分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