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

【化学】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
【化学】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

【化学】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

一、化学反应原理

1.某研究学习小组要制备一种在水中溶解度很小的黄色化合物()x 242y Fe C O zH O ?????,并用滴定法测定其组成。已知224H C O 在温度高于90℃时易发生分解。实验操作如下: 步骤一:将图甲分液漏斗中的草酸溶液滴入锥形瓶内,可生成黄色沉淀;

步骤二:称取黄色产物0.844g n 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硫酸并水浴加热至7085n ℃。待固体全部溶解后,用胶头滴管吸出一滴溶液点在点滴板上,用铁氰化钾溶液检验,无蓝色沉淀产生;

步骤三:用40.0800mol /LKMnO n 标准液滴定步骤二所得的溶液;

步骤四:向步骤三滴定后的溶液中加足量的Zn 粉和硫酸溶液,几分钟后用胶头滴管吸出一滴点在点滴板上,用KSCN 溶液检验,若不显红色,过滤除去Zn 粉,并用稀硫酸洗涤Zn 粉,将洗涤液与滤液合并,用40.0800mol /LKMnO n 标准液滴定,用去高锰酸钾标准液10.00mL n 。

(1)步骤一中将沉淀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

(2)步骤二中水浴加热并控制温度7085n ℃的理由是________,加铁氰化钾溶液无蓝色沉淀产生,此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

(3)步骤三盛装4KMnO 标准液的滴定管在滴定前后的液面如图乙所示,则消耗4KMnO 标准液的体积为________,该滴定管为________滴定管(填“酸式”或“碱式”)。

(4)步骤四中滴定时发生反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若不合并洗涤液,则消耗4KMnO 标准液的体积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由以上数据计算黄色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答案】过滤 加快固体溶解,防止草酸分解 证明溶液中无2Fe +存在,防止2Fe +干扰草酸的测定 25.00mL 酸式 232425Fe MnO 8H 5Fe

Mn 4H O +-+++++=++ 减小 ()4242Fe C O 5?10H O

【解析】

【详解】

(1)固液分离的方法为过滤,故答案为:过滤;

(2)水浴加热可加快固体溶解,控制温度7085?C n ~可防止草酸分解;

()x 242Fe C O y?zH O ????中的铁元素可能含有2Fe +,2Fe +与4KMnO 反应,高锰酸钾滴定

草酸时,需要排除2Fe +的干扰,故答案为:加快固体溶解,防止草酸分解;证明溶液中无2Fe +存在,防止2Fe +干扰草酸的测定;

(3)滴定前读数为0.80mL n ,滴定后读数为25.80mL n ,则消耗4KMnO 溶液的体积为25.00mL n ;4KMnO 具有强氧化性,应用酸式滴定管,故答案为:25.00mL n ;酸式;

(4)步骤四中滴定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3225Fe 8H 5Fe Mn 4H O +++++=++,洗涤液中含有2Fe +,若不合并,消耗4KMnO 标准液的体积减小;根据方程式可知,

()()

234n Fe 5n MnO 50.0800mol /L 10mL 10+-

-==???n n 3L /mL 410-=? mol ,()()33224455n H C O n MnO 0.0800mol /L 25mL 10L /mL 51022---=

=???=?n n mol ,()332g 0.844g 410mol 56510mol 88g /mol mol n H O 0.01mol 18g /mol

---??-??==n n n n ,

则()n Fe :()224n C O -:()2

n H O 4=:5:10,黄色化合物的化学式为()4242Fe C O 5?10H O ,故答案为:232425Fe MnO 8H 5Fe

Mn 4H O +-

+++++=++;减小;()4242Fe C O 5?

10H O 。 【点睛】

亚铁离子和草酸均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实验时防止亚铁离子干扰草酸的测定是解答关键。

2.为了证明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步骤1:取8mL0.11mol L -?的KI 溶液于试管,滴加0.11mol L -?的FeCl 3溶液5~6滴,振荡; 请写出步骤1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步骤2:在上述试管中加入2mLCCl 4,充分振荡、静置;

步骤3:取上述步骤2静置分层后的上层水溶液少量于试管,滴加0.11mol L -?的KSCN 溶液5~6滴,振荡,未见溶液呈血红色。

探究的目的是通过检验Fe 3+,来验证是否有Fe 3+残留,从而证明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针对实验现象,同学们提出了下列两种猜想:

猜想一:KI 溶液过量,Fe 3+完全转化为Fe 2+,溶液无Fe 3+

猜想二:Fe 3+大部分转化为Fe 2+,使生成Fe (SCN )3浓度极小,肉眼无法观察其颜色为了验证猜想,在查阅资料后,获得下列信息:

信息一:乙醚比水轻且微溶于水,Fe (SCN )3在乙醚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 信息二:Fe 3+可与46[()]Fe CN -

反应生成蓝色沉淀,用K 4[Fe (CN )6]溶液检验Fe 3+的灵敏度比用KSCN 更高。

结合新信息,请你完成以下实验:各取少许步骤2静置分层后的上层水溶液于试管A 、B 中,请将相关的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填入下表空白处: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 结论 实验1:在试管A 加入少量乙醚,充分振

荡,静置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实验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产生蓝色沉淀

则“猜想二”成立

【答案】322222Fe

I Fe I +-++=+ 若液体分层,上层液体呈血红色。 则“猜想一”不成立 在试管B 中滴加5-6滴K 4[Fe (CN )6]溶液,振荡 【解析】

【分析】

【详解】

(1) KI 溶液与FeCl 3溶液离子反应方程式322222Fe I Fe I +-++=+;

(2)①由信息信息一可得:取萃取后的上层清液滴加2-3滴K 4[Fe (CN )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由信息二可得:往探究活动III 溶液中加入乙醚,充分振荡,乙醚层呈血红色,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

结论

若液体分层,上层液体呈血红色。 则“猜想一”不成立 实验2:在试管B 中滴加5-6滴K 4[Fe (CN )

6]溶液,振荡

3.硫代硫酸钠俗称大苏打、海波,主要用作照相业定影剂,还广泛应用于鞣革、媒染、化工、医药等行业。常温下,溶液中析出晶体为Na 2S 2O 3?5H 2O .Na 2S 2O 3?5H 2O 于40-45℃熔化,48℃分解;Na 2S 2O 3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在水中有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甲所示。

Ⅰ.制备Na2S2O3?5H2O

将硫化钠和碳酸钠按反应要求比例放入图乙装置D中,然后注入150mL蒸馏水使其溶解,再在分液漏斗A中注入一定浓度的H2SO4,在蒸馏烧瓶B中加入亚硫酸钠固体,并按图乙安装好装置。

(1)仪器D的名称为______

(2)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注入H2SO4,使反应产生的气体较缓慢均匀地通入Na2S和

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并用磁力搅拌器搅动并加热,总反应方程式为2Na2S+Na2CO3+4SO2 Δ3Na

2S2O3+CO2。

①烧瓶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将B中产生的气体缓慢均匀地通入D中的正确操作是______。

③制备过程中仪器D中的溶液要控制在弱碱性条件下,其理由是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Ⅱ.分离Na2S2O3?5H2O并测定含量

(3)操作I为趁热过滤,其目的是______;操作Ⅱ是过滤、洗涤、干燥,其中洗涤操作时用______(填试剂)作洗涤剂。

(4)蒸发浓缩滤液直至溶液中有少量晶体析出为止,蒸发时控制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是______。

(5)制得的粗晶体中往往含有少量杂质。为了测定粗产品中Na2S2O3?5H2O的含量,称取1.25g的粗样品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取25.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入几滴淀粉溶液,用0.0100mol/L标准I2溶液滴定,当溶液中S2O32-全部被氧化时,消耗碘溶液的体积为

25.00mL.试回答:(提示:I2+2S2O32-═2I-+S4O62-)

①达到滴定终点时的现象:______

②产品中Na2S2O3?5H2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答案】三颈烧瓶 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 观察仪器D中气体的流速,控制分液漏斗A的旋塞,控制产生气体的速度 S2O32-+2H+═S↓+SO2↑+H2O 防止硫代硫酸钠晶体析出乙醇避免析出的晶体Na2S2O3?5H2O因温度过高而分解滴加最后一滴标准I2溶液时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说明到达滴定终点 99.2%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仪器的构造可知,仪器D的名称为三颈烧瓶,故答案为:三颈烧瓶;

(2)①亚硫酸钠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故答案为: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

②为将B中产生的气体缓慢均匀地通入D中,可以观察仪器D中气体的流速,通过控制分液漏斗A的旋塞,可控制产生气体的速度,故答案为:观察仪器D中气体的流速,控制分液漏斗A的旋塞,控制产生气体的速度;

③Na2S2O3在酸性条件下会生成S和SO2,所以制备过程中仪器D中的溶液要控制在弱碱性条件下以防止Na2S2O3发生歧化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S2O32-+2H+=S↓+SO2↑+H2O,故答案为:S2O32-+2H+=S↓+SO2↑+H2O;

(3)根据图甲可知,温度低时,硫代硫酸钠的溶解度小,会结晶析出,所以需要趁热过滤,防止硫代硫酸钠晶体析出;Na2S2O3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所以为防止洗涤损失硫代硫酸钠,应该用乙醇作洗涤剂,故答案为:防止硫代硫酸钠晶体析出;乙醇;

(4)Na2S2O3?5H2O于40-45℃熔化,48℃分解,所以蒸发时控制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是避免析出的晶体Na2S2O3?5H2O因温度过高而分解,故答案为:避免析出的晶体Na2S2O3?5H2O 因温度过高而分解;

(5)①碘遇淀粉变蓝色,反应结束时,溶液中S2O32-全部被氧化时,滴加最后一滴标准I2溶液时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说明到达滴定终点,故答案为:滴加最后一滴标准I2溶液时,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说明到达滴定终点;

②根据碘与硫代硫酸钠的反应I2+2S2O32-═2I-+S4O62-中的比例关系,配成的溶液中 c(S2O32-

)=

22

2-

23

2c I V(I)

V(S O)

g

()

=

20.0100mol

0.025L

0.025L

??

=0.02mol/L,则产品中Na2S2O3?5H2O的质量分数=

0.0200mol/L0.25L248g/mol

100%

1.25g

??

?=99.2%,故答案为:99.2%。

4.以环己醇为原料制取己二酸[HOOC(CH2)4COO H]的实验流程如下:

其中“氧化”的实验过程:在250mL四颈烧瓶中加入50 mL水和3.18g碳酸钠,低速搅拌至碳酸钠溶解,缓慢加入9.48g(约0.060 mol)高锰酸钾,按图示搭好装置:

打开电动搅拌,加热至35℃,滴加3.2 mL(约 0.031 mol) 环己醇,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

4

KMnO/OH

<50℃

????→ KOOC(CH2)4COOK ?H<0

(1)“氧化”过程应采用____________加热

(2)“氧化”过程为保证产品纯度需要控制环己醇滴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为证明“氧化”反应已结束,在滤纸上点1滴混合物,若观察到___________则表明反应已经完成。

(4)“趁热抽滤”后,用___________进行洗涤(填“热水”或“冷水")。

(5)室温下,相关物质溶解度如表:

“蒸发浓缩”过程中,为保证产品纯度及产量,应浓缩溶液体积至_________(填标号)

A.5mL B.10mL C.15mL D.20mL

(6)称取己二酸(Mr-=146 g/mol)样品0.2920 g,用新煮沸的50 mL 热水溶解,滴入2滴酚酞试液,用0.2000 mol/L NaOH 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 NaOH 的平均体积为 19.70 mL。NaOH 溶液应装于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己二酸样品的纯度为________。

【答案】水浴为保证反应温度的稳定性(小于50℃)或控制反应温度在50℃以下未出现紫红色热水 C 碱式滴定管 98.5%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知,三颈烧瓶中加入3.18克碳酸钠和50mL水,低温搅拌使其溶解,然后加入9.48g高锰酸钾,小心预热溶液到35℃,缓慢滴加3.2mL环己醇,控制滴速,使反应温度维持在45℃左右,反应20min后,再在沸水浴上加热5min促使反应完全并使MnO2沉淀凝聚,加入适量亚硫酸氢钠固体除去多余高锰酸钾,趁热过滤得到MnO2沉淀和含有己二酸钾的滤液,用热水洗涤MnO2沉淀,将洗涤液合并入滤液,热浓缩使滤液体积减少至

10mL左右,趁热小心加入浓硫酸,使溶液呈强酸性(调节pH=1~2),冷却结晶、抽滤、洗涤、干燥,得己二酸白色晶体;

(1)氧化过程需要使反应温度维持在35℃左右;

(2)因为滴速对溶液的温度有影响,为保证产品纯度,需要控制反应温度;

(3)为证明“氧化”反应已结束,就是检验无高锰酸钾即可;

(4)根据减少物质的损失,结合物质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分析;

(5)室温下,根据相关物质溶解度,“蒸发浓缩”过程中,要保证产品纯度及产量,就是生成的杂质要依然溶解在溶液中,据此计算应浓缩溶液体积;

(6)①根据仪器的特点和溶液的性质选取仪器;

②称取已二酸(Mr=146g/mol)样品0.2920g,用新煮沸的50mL热水溶解,滴入2滴酚酞试液,用0.2000mol/L 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进行平行实验及空白实验后,消耗NaOH的平均体积为19.70mL;设己二酸样品的纯度为ω,根据HOOC(CH2)4COOH~2NaOH计算。【详解】

(1)氧化过程需要使反应温度维持在35℃左右,要用35℃的热水浴;

(2)因为滴速对溶液的温度有影响,为保证反应温度的稳定性(小于50℃)或控制反应温度在50℃以下,需要控制环己醇滴速;

(3)为证明“氧化”反应已结束,就是检验无高锰酸钾即可,所以在滤纸上点1滴混合物,若观察到未出现紫红色,即表明反应完全;

(4)根据步骤中分析可知要使生成的MnO2沉淀并充分分离MnO2沉淀和滤液,应趁热过

滤;为减少MnO 2沉淀的损失,洗涤时也要用热水洗涤;

(5)据题意,高锰酸钾约0.060mol ,碳酸钠3.18g ,0.030mol ,根据元素守恒,得最后NaCl 、KCl 最多为0.060mol ,质量分别为3.51g ,4.47g ,所需体积最少要10mL 、13.4mL ,为确保产品纯度及产量,所以应浓缩溶液体积至15mL ;

(6)①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需要的仪器是碱式滴定管;

②称取已二酸(Mr =146g/mol)样品0.2920g ,用新煮沸的50mL 热水溶解,滴入2滴酚酞试液,用0.2000mol/L NaOH 溶液滴定至终点,进行平行实验及空白实验后,消耗NaOH 的平均体积为19.70mL ;设己二酸样品的纯度为ω,则:

24-3HOOC(CH )COOH 2NaOH 146g

2mol 0.2920g 0.2000mol/L 19.7010L

ω???: 0.292

146g 0g ω?=32mol 0.2000mol/L 19.7010L

-?? 解得ω=98.5%.

【点睛】

本题明确实验原理是解题的关键,注意该反应对温度要求非常严格,解题时要按照题意进行解答,注意题目信息与相关基础知识的联合分析。

5.K 3[Fe (C 2O 4)3]·3H 2O [三草酸合铁(Ⅲ)酸钾晶体]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可作为有机反应的催化剂。实验室可用铁屑为原料制备,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 +H 2SO 4=FeSO 4+H 2↑、FeSO 4+H 2C 2O 4+2H 2O =FeC 2O 4·2H 2O ↓+H 2SO 4、

2FeC 2O 4·2H 2O +H 2O 2+H 2C 2O 4+3K 2C 2O 4=2K 3[Fe (C 2O 4)3]+6H 2O 、2MnO 4-+5C 2O 42-+16H +=2Mn 2++10CO 2↑+8H 2O 。回答下列问题:

(1)铁屑中常含硫元素,因而在制备FeSO 4时会产生有毒的H 2S 气体,该气体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下列吸收装置正确的是_____。

(2)在将Fe 2+氧化的过程中,需控制溶液温度不高于40 ℃,理由是_______;得到

K 3[Fe (C 2O 4)3]溶液后,加入乙醇的理由是________。

(3)晶体中所含结晶水可通过重量分析法测定,主要步骤有:①称量,②置于烘箱中脱结晶水,③冷却,④称量,⑤__________(叙述此步操作),⑥计算。步骤③若未在干燥器中进行,测得的晶体中所含结晶水含量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步骤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4)晶体中C 2O 42-含量的测定可用酸性KMnO 4标准溶液滴定。称取三草酸合铁(Ⅲ)酸钾晶体m g 溶于水配成250 mL 溶液,取出20.00 mL 放入锥形瓶中,用0.010 0 mol ·L -1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滴定。

①下列操作及说法正确的是___。

A.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即可装入标准溶液

B.装入标准溶液后,把滴定管夹在滴定管夹上,轻轻转动活塞,放出少量标准液,使尖嘴充满液体

C.接近终点时,需用蒸馏水冲洗瓶壁和滴定管尖端悬挂的液滴

②有同学认为该滴定过程不需要指示剂,那么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_,若达到滴定终点消耗高锰酸钾溶液V mL,那么晶体中所含C2O42-的质量分数为____(用含V、m的式子表示)。

【答案】A 防止H2O2分解三草酸合铁(Ⅲ)酸钾在乙醇中溶解度小重复②~④步操作至恒重偏低检验晶体中的结晶水是否已全部失去 B 当滴入最后一滴KMnO4溶液,锥

形瓶中溶液恰好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不褪色2.75V 100m

【解析】

【分析】

【详解】

(1)A.该装置中硫化氢与氢氧化钠溶液接触面积大,从而使硫化氢吸收较完全,且该装置中气压较稳定,不产生安全问题,故A正确;

B.硫化氢与氢氧化钠接触面积较小,所以吸收不完全,故B错误;

C.没有排气装置,导致该装置内气压增大而产生安全事故,故C错误;

D.该装置中应遵循“长进短出”的原理,故D错误;

故选A;

(2)双氧水不稳定,温度高时,双氧水易分解,为防止双氧水分解,温度应低些;根据相似相溶原理知,三草酸合铁酸钾在乙醇中溶解度小,所以得到K3[Fe(C2O4)3]溶液后,再想获得其晶体,常加入无水乙醇;

(3)晶体中所含结晶水可通过重量分析法测定,步骤⑤的目的是检验晶体中的结晶水是否已全部失去,也叫恒重操作;步骤③未在干燥器中进行,晶体中结晶水不能全部失去,所以称量出的水的质量偏小,测得的晶体中所含结晶水含量也偏低;

(4)①A.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需要用标准液润洗,然后在装入标准溶液,A错误;B.装入标准溶液后,把滴定管夹在滴定管夹上,轻轻转动活塞,放出少量标准液,使尖嘴充满液体,B正确;

C.接近终点时,不需用蒸馏水冲滴定管尖端悬挂的液滴,否则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C错误;

答案选B;

②由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显紫红色,则终点的实验现象为当滴入最后一滴KMnO4溶液,锥形瓶中溶液恰好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不褪色;n(MnO4-)=V×10-3L×0.0100

mol·L-1,根据方程式可知n(C2O42-)=n(MnO4-)×5250125

2204

V

?=×10-5mol,m(C2O42

-)=125

4

V

×10-5mol×88g·mol-1=2.75V×10-2g,所以晶体中所含C2O42-的质量分数为

2.75V/100m。

6.黄铜矿是工业炼铜的主要原料,其主要成分为CuFeS2,现有一种天然黄铜矿(含少量脉石),为了测定该黄铜矿的纯度,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现称取研细的黄铜矿样品1.150g,在空气存在下进行煅烧,生成Cu、Fe3O4和SO2气体,

实验后取d中溶液的置于锥形瓶中,用0.05mol/L标准碘溶液进行滴定,初读数为

0.00mL,终读数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称量样品所用的仪器为_____,将样品研细后再反应,其目的是_______。

(2)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

a.有利于空气中氧气充分反应 b.除去空气中的水蒸气

c.有利于气体混合 d.有利于观察空气流速

(3)上述反应结束后,仍需通一段时间的空气,其目的是___________。

(4)滴定时,标准碘溶液所耗体积为_________mL。判断滴定已达终点的现象是

_______。通过计算可知,该黄铜矿的纯度为________。

(5)若用右图装置替代上述实验装置d,同样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填编号)

(6)若将原装置d中的试液改为Ba(OH)2,测得的黄铜矿纯度误差为+1%,假设实验操作均正确,可能的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电子天平使原料充分反应、加快反应速率 b、d 使反应生成的SO2全部进入d 装置中,使结果精确 20.10mL 溶液恰好由无色变成浅蓝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80.4% ②空气中的CO2与Ba(OH)2反应生成BaCO3沉淀;BaSO3被氧化成BaSO4

【解析】

【分析】

(1)根据称量黄铜矿样品1.150g,选择精确度较高的仪器;将样品研细,增大了接触面积;

(2)浓硫酸可以将水除去,还可以根据冒出气泡的速率来调节空气流速;

(3)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硫应该尽可能的被d装置吸收;

(4)根据滴定管的读数方法读出消耗碘溶液的体积,根据反应结束时的颜色变化判断滴定终点;先找出黄铜矿和二氧化硫及碘单质的关系式CuFeS2~2SO2~2I2,再根据题中数据进行计算;

(5)图2中的②中通入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了硫酸钡沉淀,可以根据硫酸钡的质量计算二氧化硫的量;

(6)Ba(OH)2溶液能吸收空气的CO2,另外BaSO3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这些原因均能引起测定误差。

【详解】

(1)由于称量黄铜矿样品1.150g,精确度达到了千分之一,应该选用电子天平进行称量,把黄铜矿样品研细,可以增大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反应速率,并且使黄铜矿充分反应;(2)装置a中的浓硫酸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防止水蒸气进入反应装置b中发生危险,同时根据冒出的气泡的快慢来控制气体的通入量,故答案为bd;

(3)黄铜矿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硫等一系列产物,分解完毕后仍然需要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可以将b、d装置中的二氧化硫全部排出去,使结果更加精确;

(4)根据滴定管的示数是上方小,下方大,可以读出滴定管示数是20.10mL,当达到滴定终点时,二氧化硫已经被碘单质消耗完毕,再滴入一滴碘单质,遇到淀粉会变蓝;根据硫原子守恒和电子守恒找出关系式:CuFeS2~2SO2~2I2,消耗掉0.05mol/L标准碘溶液20.10mL 时,即消耗的碘单质的量为:0.05mol/L×0.0201L=0.00105mol,所以黄铜矿的质量是:

0.5×0.00105mol×184g/mol×10=0.9246g,所以其纯度是:0.9246g

1.15g

×100%=80.4%;

(5)由于图2中,②硝酸钡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能够生成硫酸钡沉淀,过滤干燥后,根据硫酸钡的质量计算出二氧化硫的质量,故答案为②;

(6)将原装置d中的试液改为Ba(OH)2,测得的黄铜矿纯度误差为+1%,在实验操作均正确的前提下,引起误差的可能原因主要有空气中的CO2与Ba(OH)2反应生成BaCO3沉淀或BaSO3被氧化成BaSO4。

7.碳酸氢钠是重要的化工产品。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可测定碳酸氢钠样品中碳酸氢钠含量。已知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且在250℃~270℃分解完全。

完成下列填空:

(1)测定碳酸氢钠含量的实验步骤:用电子天平称取碳酸氢钠样品(准确到_____g),加入锥形瓶中,加入使之完全溶解;加入甲基橙指示剂,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当滴定至溶液由_____色变为_____色,半分钟不变色为滴定终点,记录读数。该实验不能用酚酞作指示剂的原因是_____。

(2)若碳酸氢钠样品质量为0.840g,用0.5000mol/L的标准盐酸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

准盐酸溶液19.50mL。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保留3位小数)。

(3)如果滴定尖嘴部分在滴定过程中出现气泡,且滴定终点读数时气泡未消失,会导致测定结果____(选填“偏高”、“偏低”或“不受影响”)。

(4)碳酸氢钠样品含有少量水分(<0.5%)和氯化钠。以下是测定碳酸氢钠样品中水分的实验方案(样品中NaHCO3含量已知)。

①在恒重的坩埚中称取碳酸氢钠样品,样品和坩埚的质量为m1g。

②将样品和坩埚置于电热炉内,在250℃~270℃加热分解至完全,经恒重,样品和坩埚的质量为m2g。

③……。

该实验方案中,质量差(m1-m2)是_____的质量。若所称取样品中NaHCO3的质量为

m3g,则样品中水分的质量m=_____(用含m、m1、m2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0.001 黄橙滴定终点溶液呈弱酸性,酚酞的变色范围为8-10,无法准确判断滴定终点 0.975 偏低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的CO2、H2O和样品中的含有的水分 m1-m2-3

31m

84

【解析】

【分析】

(1)电子天平能准确到小数点后三位;碳酸氢钠的溶液中滴加甲基橙指示剂,溶液呈黄色;而弱酸性的溶液中滴加甲基橙指示剂,溶液呈橙色;酚酞试液在pH≥8的溶液中才呈红色;

(2)根据NaHCO3~HCl,则n(NaHCO3)=n(HCl)计算;

(3)根据c(待测)=

()()

()

c V

V

?

标准标准

待测

分析不当操作对V(标准)的影响,以此判断浓度的误

差;

(4)由2NaHCO3Na2CO3+H2O+CO2↑可知加热前后固体质量减轻,主要是生成CO2气体和水蒸气;先计算出m3gNaHCO3分解生成的水和CO2的质量,再计算样品中含有的水分质量。

【详解】

(1)用电子天平称取碳酸氢钠样品能准确到0.001g;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甲基橙指示剂,溶液呈黄色,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当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半分钟不变色为滴定终点;因滴定终点溶液呈弱酸性,而酚酞试液的变色范围为8-10,用酚酞作指示剂将无法准确判断滴定终点;

(2)滴定至终点消耗0.5000mol/L的标准盐酸溶液19.50mL,则参加反应的HCl为

0.5000mol/L×0.01950L=0.00975mol,根据NaHCO3~HCl,则n(NaHCO3)=n(HCl),0.840g样品中m(NaHCO3)=0.00975mol×84g/mol=0.819g,故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

0.819g

0.840g

=0.975;

(3)滴定管尖嘴部分在滴定前没有气泡,滴定过程中出现气泡,且滴定终点读数时气泡未消

失,导致消耗标准液偏小,则测定结果偏低;

(4)已知2NaHCO 3Na 2CO 3+H 2O+CO 2↑,则该实验方案中,质量差(m 1-m 2)是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的CO 2、H 2O 和样品中的含有的水分;称取样品中NaHCO 3的质量为m 3g ,则完全反应生成的碳酸钠质量为m 4g ,

323223

42NaHCO Na CO +CO +H O

168

106m m ???→↑加热 m 4=3106168

m g ,生成的水和CO 2的质量为m 3g - 3106168m g=3184

m 3g ,故所则样品中水分的质量m= m 1-m 2-

3184m 3g 。 【点睛】

滴定操作误差分析,注意利用公式来分析解答,无论哪一种类型的误差,都可以归结为对标准溶液体积的影响,然后根据c(待测)=()()()

c V V ?标准标准待测分析,若标准溶液的体积偏小,那么测得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也偏小;若标准溶液的体积偏大,那么测得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也偏大。

8.葡萄糖酸亚铁((C 6H 11O 7)2Fe )是常用的补铁剂,易溶于水,几乎不溶于乙醇。用下图装置制备FeCO 3,并利用FeCO 3与葡萄糖酸反应可得葡萄糖酸亚铁。回答下列问题:

(1)a 的名称为_________。

(2)打开a 中K1、K3,关闭K2,一段时间后,关闭K3,打开K2。在_________(填仪器标号)中制得碳酸亚铁。实验过程中产生的H 2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写2条)

(3)将制得的碳酸亚铁浊液过滤、洗涤。如过滤时间过长会发现产品部分变为红褐色。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原因____________。

(4)将葡萄糖酸与碳酸亚铁混合,加入乙醇、过滤、洗涤、干燥。加入乙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5)用 NaHCO 3溶液代替Na 2CO 3溶液制备碳酸亚铁,同时有气体产生,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此法产品纯度更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恒压滴液漏斗 c 排出装置内的空气,防止生成的FeCO 3被氧化 将b 中溶液压

入c中 4FeCO3+O2+6H2O=4Fe(OH)3+4CO2降低葡萄糖酸亚铁在水中溶解度 Fe2+

+2HCO3-=FeCO3↓+H2O+CO2↑降低溶液的pH以免产生氢氧化亚铁

【解析】

【分析】

(1)a的名称为恒压滴液漏斗;

(2)b中产生的硫酸亚铁被氢气压入c中与碳酸钠作用产生碳酸亚铁;实验过程中产生的H2作用还有:排出装置内的空气,防止生成的FeCO3被氧化;

(3)FeCO3与O2反应生成红褐色Fe(OH)3;

(4)乙醇分子的极性比水小,乙醇降低葡萄糖酸亚铁在水中溶解度;

(5)NaHCO3溶液与FeSO4溶液反应生成FeCO3、H2O、CO2和Na2SO4;碳酸根离子水解后溶液碱性较强,易生成氢氧化亚铁。

【详解】

(1)a的名称为恒压滴液漏斗;

(2)b中产生的硫酸亚铁被压入c中与碳酸钠作用产生碳酸亚铁;实验过程中产生的H2作用有:赶走空气、防止生成的FeCO3被氧化;将b中溶液压入c中;

(3)过滤时间过长会发现产品部分变为红褐色。FeCO3与O2反应生成Fe(OH)3,用化学方程式:4FeCO3+O2+6H2O=4Fe(OH)3+4CO2;

(4)乙醇分子的极性比水小,乙醇降低葡萄糖酸亚铁在水中溶解度,便于葡萄糖酸亚铁析出;

(5)NaHCO3溶液与FeSO4溶液反应生成FeCO3、H2O、CO2和Na2SO4,方程式为:Fe2++2HCO3-=FeCO3↓+H2O+CO2↑。碳酸根离子水解后溶液碱性较强,易生成氢氧化亚铁,此法产品纯度更高的原因是:降低溶液的pH以免产生氢氧化亚铁。

9.二氧化硫是硫的重要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具有一定的还原性,探究SO2气体还原Fe3+、I2,可以使用的药品和装置如图所示:

(1)写出由铜和浓硫酸制取S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A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若要从A中的FeCl3溶液中提取晶体,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蒸发、冷却结晶、过滤、自然干燥,在过滤操作中有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_______(填编号)。

A酒精灯 B烧瓶 C漏斗 D烧杯 E玻璃棒 F坩埚

(3)根据以上现象,该小组同学认为SO2与FeCl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①写出SO2与FeCl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设计实验方案检验有Fe2+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中蓝色溶液褪色,表明I-的还原性比SO2__________(填“强”或“弱”)。

(5)若C中所得溶液只有一种溶质且pH>7,则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

_________。

(6)工业上通过煅烧黄铁矿产生SO2来进一步得到硫酸,已知煅烧1g FeS2产生7.1kJ热量,写出煅烧FeS2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u+2H2SO4 CuSO4+SO2↑+2H2O 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 A、B、F

2Fe3++SO2+2H2O=SO42-+2Fe2++4H+取少量A中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2~3滴

K3[Fe(CN)6]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弱 c(Na+)>c(SO32—)>c(OH—)>c(HSO3—)>c(H+) 4FeS2(s)+11O2(g) = 2Fe2O3(s)+8SO2(g) ΔH=-3408 kJ/mol

【解析】

【分析】

(1)Cu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与水;

(2)三价铁离子具有强的氧化性,在溶液能够氧化二氧化硫生成硫酸根离子,自身被还原为亚铁离子;过滤用到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

(3)①三价铁离子具有强的氧化性,在溶液能够氧化二氧化硫生成硫酸根离子,自身被还原为亚铁离子;

②用K3[Fe(CN)6]溶液检验,有蓝色沉淀生成;

(4)B中蓝色溶液褪色,明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I2+SO2+2H2O=4H++2I-+SO42-,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

(5)若C中所得溶液只有一种溶质且pH>7,则溶质为Na2SO3,SO32-水解溶液呈碱性,氢氧根离子源于SO32-的水解、水的电离;

(6)发生反应:4FeS2+11O2=2Fe2O3+8SO2,计算4molFeS2燃烧放出的热量,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与反应热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详解】

(1)铜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

CuSO4+SO2↑+2H2O;

(2)装置A中SO2做还原剂,被氧化为硫酸根离子,Fe3+作氧化剂,被还原为Fe2+,反应离子方程式为:SO2+2Fe3++2H2O═2Fe2++SO42-+4H+,则A中反应的现象为溶液颜色由黄色逐渐变为浅绿色;过滤用到漏斗、烧杯、玻璃棒,没有用到蒸发皿、石棉网和坩埚,故答案为ABF;

(3)①SO2与FeCl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3++SO2+2H2O=SO42-+2Fe2++4H+;

②检验有Fe2+生成的操作方法为取少量A中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2~3滴

K3[Fe(CN)6]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4)B中蓝色溶液褪色,说明SO2将I2还原为I-,可知I-的还原性比SO2弱;

(5)NaOH溶液吸收SO2后所得溶液只有一种溶质且pH>7,则溶液中的溶质为Na2SO3,各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Na+)>c(SO32—)>c(OH—)>c(HSO3—)>c(H+);

(6)黄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其燃烧产物为SO2和Fe2O3,1g FeS2完全燃烧放出7.1kJ热量,480gFeS2完全燃烧放出3408kJ热量,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4FeS2(s)+11O2(g)=2Fe2O3(s)+8SO2(g)△H=-3408kJ/mol。

10.亚硝酰硫酸()4NOSO H 是染料、医药等工业的重要原料;溶于浓硫酸,可在浓硫酸存在时用2SO 和浓硝酸反应制得。测定产品的纯度:准确称取1.5g 产品放入锥形瓶中,加入0.1000mol /L 、100.00mL 的4KMnO 溶液和足量稀硫酸,摇匀充分反应。然后用0.5000mol/L 草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消耗草酸钠溶液的体积为30.00mL 。

已知:4422443242KMnO 5NOSO H 2H O K SO 2MnSO 5HNO 2H SO ++=+++ ①草酸钠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②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_____。

③亚硝酰硫酸的纯度=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M(NOSO 4H)=127g/mol]

【答案】2MnO 4-+5C 2O 42-+16H +=2Mn 2++10CO 2↑+8H 2O 滴入最后一滴224Na C O 溶液后,溶液由浅紫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颜色不恢复 84.67%

【解析】

【分析】

①高锰酸钾溶液在酸性溶液中氧化草酸钠生成二氧化碳,根据元素化合价变化和电子守恒、原子守恒配平书写离子方程式;

②用0.2500mol?L ?1草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高锰酸钾溶液,溶液颜色变化是紫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不变说明反应达到终点;

③减缓滴定过程中草酸消耗高锰酸钾物质的量,得到2KMnO 4+5NOSO 4H +2H 2O =K 2SO 4+2MnSO 4+5HNO 3+2H 2SO 4,反应消耗高锰酸钾物质的量计算得到亚硝酰硫酸物质的量,据此计算纯度。

【详解】

①酸溶液中高锰酸钾和草酸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锰元素化合价+7价降低到+2价,电子转移5e ?,碳元素化合价+3价变化为+4价,根据电子转移,电子守恒、原子守恒、电荷守恒配平得到离子方程式:2MnO 4-+5C 2O 42-

+16H +=2Mn 2++10CO 2↑+8H 2O ,

故答案为:2MnO 4-+5C 2O 42-+16H +=2Mn 2++10CO 2↑+8H 2O ;

②用0.2500mol?L ?1草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高锰酸钾溶液,溶液颜色变化是紫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不变说明反应达到终点,故答案为:滴入最后一滴224Na C O 溶液后,溶液由浅紫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颜色不恢复;

③-2-+2+424222MnO +

5C O +16H =2Mn +10CO +8H O 0.5mol/L 0.0305L 2

n ↑?

解得n =0.006mol ,

则与NOSO 4H 反应的高锰酸钾物质的量=0.1000mol?L ?1×0.100L?0.006mol =0.004mol , 442244324

250.004mol 0.01m 2KMnO 5NOSO H 2H O K SO 2MnSO 5HNO 2H SO ol

++=+++,

亚硝酰硫酸的纯度=0.01mol127g/mol

1.5g

×100%=84.67%,

故答案为:84.67%.

【点睛】

滴定终点时,溶液的颜色变化是我们解题时的易错点。在书写颜色变化时,我们可考虑暂不加入4

NOSO H,先定位过量KMnO4本身的颜色,这样就可避免错误的发生。

化学反应原理期末试题含答案

化学反应原理期末试题含答案 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CaCO3(s)=CaO(s)+CO2(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ΔH<0 B.NH3(g)+HCl(g))=NH4Cl(s)室温下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ΔH<0 C.N2(g)+3H2(g) 3(g)ΔH<0,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v(H2)和氢气的平衡转化率均增大 D.水的离子积常数K w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水的电离是放热反应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K w变大、pH变小、呈酸性 B.常温下,将pH=4的醋酸溶液稀释后,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降低 C.向0.1 mol〃L-1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冰醋酸,溶液的pH减小,醋酸电离程度变大 D.等体积、pH都为3的酸HA和HB分别与足量的Zn反应,HA放出的H2多, 说明HA的酸性小于HB 3. 分析下列硫燃烧时的能量变化图,判断有关热 化学方程式和说法正确的是( ) A.S(s,单斜)+O2(g)===SO2(g) ΔH=+297.16 kJ〃mol-1 B.S(s,正交)===S(s,单斜) ΔH=-0.33 kJ〃mol-1 C.S(s,正交)+O2(g)===SO2(g) ΔH=-296.83 kJ〃mol-1 D.单斜硫的稳定性大于正交硫的稳定性 4.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H4(g)+H2CO(g)+3H2(g) ΔH>0,测得c(CH4)随 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10 min时,改变的外界条件可能是减小压强 B.0~5 min内,v(H2)=0.1 mol〃(L〃min)-1 C.恒温下,缩小容器体积,平衡后c(H2)减小 D.12 min时,反应达平衡时,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 再变化 5. CH4-CO2催化重整反应为: CH4(g)+ CO2(g) = 2CO(g) + 2H2(g) 。 已知:①C(s)+2H2(g)=CH4(g) ΔH=-75 kJ〃mol?1 ②C(s)+O2(g)=CO2(g) ΔH=-394 kJ〃mol?1 ③C(s)+ 1/2O2(g)=CO(g) ΔH=-111 kJ〃mol?1 则该催化重整反应的ΔH等于 A.-580 kJ〃mol?1 B.247 kJ〃mol?1 C.208 kJ〃mol?1 D.-430kJ〃mol?1 6. 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0.3 mol A、0.1 mol C 和一定量的B 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 发生如下反应:3A(g) +2C(g),各物 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t0~t1阶段的 c(B)变化未画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t1=15s, A 的浓度变化表示t0~t1阶段的 平均反应速率为0.09 mol〃L-1〃s-1 B.t0~t1阶段,此过程中容器放出a kJ热量,该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A(g) +2C(g) ΔH=-50a kJ〃mol-1

【化学】培优易错试卷推断题辅导专题训练及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 1.A~G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略去),其中A为金属氧化物,E、F为金属单质,且F为紫红色,化学反应②和③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 请按要求填空: (1)物质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②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F和氢由强到弱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H2O Fe + CuSO4= FeSO4+ Cu 置换反应 E 氢 F 【解析】 【分析】 【详解】 (1)A为金属氧化物,那么B为酸,可以是硫酸,因为D可以和金属单质E反应生成紫红色的金属单质F,所以可以判断C为水,根据金属单质F的颜色可以判断F为铜,所以D 就是硫酸铜,故本题答案为:H2O。 (2)根据(1)的分析可知E可以把铜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所以E是比铜活泼的金属,我们可以定为铁,故本题答案为:Fe+CuSO4=FeSO4+Cu。 (3)反应③是酸与铁等活泼金属的反应,故属于置换反应,故本题答案为:置换反应。(4)F为铜,E的活动性比铜强,并且能够和酸反应,所以应该在氢前,故本题答案为:E 氢 F。 2.已知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B在工业上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D是红棕色固体,E、F常温下为无色气体,其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完整)九年级化学培优专题训练

直升班化学培优专题讲座 第一讲差量法 例1、用氢气还原10克CuO,加热片刻后,冷却称得剩余固体物质量为8.4克,则参加反应CuO的质量是多少克? 例2、将CO和CO2的混合气体2.4克,通过足量的灼热的CuO后,得到CO2的质量为3.2克,求原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质量比? 例3、将30克铁片放入CuSO4溶液中片刻后,取出称量铁片质量为31.6克,求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例4、已知同一状态下,气体分子间的分子个数比等于气体间的体积比。把30mL甲烷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点燃,冷却致常温,测得气体的体积为16mL,则原30mL中甲烷和氧气的体积比? 例5、给45克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通入一会氢气后,加热至完全反应,冷却称量固体质量为37克,求原混合物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答案:1、8克2、7∶53、11.2克4、8∶7 7∶235、28.89% 练习1、将盛有12克氧化铜的试管,通一会氢气后加热,当试管内残渣为10克时,这10克残渣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练习2、已知同一状态下,气体分子间的分子个数比等于气体间的体积比。现有CO、O2、CO2混合气体9ml,点火爆炸后恢复到原来状态时,体积减少1ml,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后,体积又减少3.5Ml,则原混和气体中CO、O2、CO2的体积比? 练习3、把CO、CO2的混合气体3.4克,通过含有足量氧化铜的试管,反应完全后,将导出的气体全部通入盛有足量石灰水的容器,溶液质量增加了4.4克。 求⑴原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 ⑵反应后生成的CO2与原混合气体中CO2的质量比? 练习4、CO和CO2混合气体18克,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充分反应后,得到CO2的总质量为22克,求原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练习5、在等质量的下列固体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稀硫酸(足量)至反应完毕时,溶液质量最大的是() A Fe B Al C Ba(OH)2 D Na2CO3 练习6、在CuCl2和Fe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铁屑m克,反应完全后,过滤称量剩余固体为m克,则原混合溶液中CuCl2与FeCl3物质的量之比为()(高一试题) A 1∶1B3∶2 C 7∶ D 2∶7 练习7 P克结晶水合物A?nH20,受热失去全部结晶水后,质量为q克,由此可得知该结晶水合物的分子量为() A18Pn/(P—q) B 18Pn/q C18qn/P D18qn/(P—q) 答案:1 、96% 5、A 6 、C7、 A

鲁科版化学反应原理期末测试题

高二上学期教学检测题化学 第Ⅰ卷(选择题,共47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14分) 1.下列物质中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A.NH3B.BaSO4 C.CH3COOH D.CH3COONH4 2.下列溶液中导电性最强的是() A.5L 0.1mol / L NH3·H2O B.5L 0.1mol / L 盐酸 C.0.1L 0.1mol / L H3PO4溶液 D.0.1L 0.1mol / L Ba(OH)2溶液 3.能使水的电离平衡右移,且水溶液显酸性的微粒是( ) A.Al3+B.OH- C.H+D.HCO3- 4.已知:(1)Zn(s)+ 1/2O2(g)= ZnO(s),ΔH = -350 kJ·mol-1, (2)2Ag(s) + 1/2O2(g)= Ag2O(s),ΔH = -25 kJ·mol-1,则Zn(s)+ Ag2O(s) = ZnO(s) + 2Ag(s)的ΔH等于() A.-375 kJ·mol-1B.-325 kJ·mol-1 C.+375 kJ·mol-1D.+325 kJ·mol-1 5.下列有关问题,与盐的水解有关的是() ①NH4Cl与ZnCl2溶液可作焊接金属中的除锈剂②用NaHCO3与Al2(SO4)3两种溶 液可作泡沫灭火剂③草木灰与铵态氮肥不能混合施用④实验室盛放碳酸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磨口玻璃塞⑤Al2S3不能通过溶液中的反应制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⑤D.①②③④⑤ 6.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Al3+、Na+、HCO3-、[Al(OH)4]- B.Ca2+、HCO3-、Cl-、K+

初三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培优测试卷含答案

初三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培优测试卷含答案 一、初中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选择题 1.将C、CO、CO2、O2四种物质两两混合,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2.下表是某同学用多种方法鉴别物质的情况,其中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需要鉴别的物质方法一方法二 A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加入氯化铁溶液用pH试纸检验 B碳酸钙和硫酸钡加入稀盐酸加入足量水 C稀盐酸和稀硫酸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滴加氯化钡溶液 D水和双氧水加入少量二氧化锰观察颜色 A.A B.B C.C D.D 3.下列物质能在pH=1的溶液中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NH4Cl、KNO3、Na2SO4B.K2SO4、NaNO3、KMnO4 C.Na2SO4、NaCl、NaHCO3D.BaCl2、NaNO3、K2SO4 4.某植物培养液中含有NH4Cl和CuSO4,下列物质在该培养液中能大量存在的是()A.NaOH B.BaCl2C.KNO3D.AgNO3 5.下列离子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Na+、OH-、NH4+B.K+、Fe3+、NO3- C.Cl-、Na+、CO32-D.Ca2+、CO32-、Na+ 6.为确定Cu2(OH)2CO3、CuO、Cu混合粉末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下面两个步骤的实验,每个步骤中均准确称量反应前后装置内固体的质量,已知:Cu2(OH)2CO3受热分解为CuO、CO2和H2O,实验中操作无误,所有反应均充分进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根据步骤一反应前后的固体质量,可求得样品中Cu2(OH)2CO3的质量分数 B.若步骤二反应后的固体中含有少量水,则测得样品中Cu的质量分数会偏小 C.若步骤二中将H2换为O2,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D.若步骤二改为将步骤一所得固体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进行过滤、洗涤、干燥,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7.向一定量的氯化铜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加入铁粉的质量和所得固体质量关系如图1

人教版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培优同步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培优同步测试含答案 一、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选择题 1.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因发生化学变化而使质量增加的是() A.烧碱B.浓硫酸C.浓盐酸D.双氧水 2.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微观示意图如下,结论正确的是() A.丁的式量为18g B.生成物都是氧化物 C.参与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3D.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3.Fe和FeO的混合物,测得其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取该混合物7.0g,加足量稀硫酸完全溶解,生成FeSO4的质量为() A.7.6g B.15.2g C.20.0g D.40.0g 4.对化学反应:M+H2SO4=CaSO4↓+2N的认识,错误的是() A.N中一定含有氢元素B.相对分子质量:M>N C.M可能是CaO D.N可能是HNO3 5.已知2A+3B==C+3D,用足量的A和49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7 g C和1 g D,若B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16 B.27 C.44 D.56 6.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物有两种B.该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反应物微粒个数比是1:1 D.生成物可能是氧化物 7.在一密闭容器内有氧气、氮气、水蒸气和一种初中课本中出现的气体物质W,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物质W氧气氮气水蒸气 前质量/g6810022 反应后质量/g X458110 A.X的值应为0 B.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C.物质W中不含氧元素 D.W与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7:24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试题解题策略

题型1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试题解题策略 角度1化学能与热能、电能的相互转化综合判断与计算[题型解读]化学能与热能、电能的相互转化是高考的必考热点内容。试题形式常与能量图像,电化学装置图为背景进行综合考查,一般难度中档。 近几年高考的命题角度主要有①根据能量图像判断焓变ΔH;②结合盖斯定律进行ΔH计算或书写热化学方程式;③结合背景材料或装置图示进行原电池原理、电解原理的问题分析;④书写一定背景下的电极反应式;⑤一定条件的电化学计算等。预测2016年高考命题不会超出上述命题角度,特别是盖斯定律的应用和一定背景的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仍会是命题的热点。 (1)(2015·菏泽一模)(3分)甲醇是重要的可再生燃料。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2CH3OH(l)+3O2(g)===2CO2(g)+4H2O(g)ΔH=-1 275.6 kJ/mol 2CO(g)+O2(g)===2CO2(g)ΔH=-566.0 kJ/mol H2O(g)===H2O(l)ΔH=-44.0 kJ/mol 则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5·泰安二模)(19分)氧化还原反应与生产、生活、科技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银制器皿日久表面变黑是因为表面生成了Ag2S的缘故,该现象属于________腐蚀。如果加入一定浓度硝酸将发生反应3Ag2S+8HNO3===6AgNO3+3S↓+2NO↑+4H2O,同时Ag与硝酸反应生成AgNO3、NO、H2O,当生成22.4 mL的气体时,参加反应硝酸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人教版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培优过关测试附答案

人教版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培优过关测试附答案 一、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选择题 1.甲、乙、丙、丁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甲常被用来改良酸性土壤,丙是常见的溶剂,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A.丙转化成甲的反应无明显能量变化 B.乙可能属于盐 C.乙只能通过复分解反应转化成丙 D.丙丁反应所得溶液不可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2.有四瓶无色溶液,他们分别是:①稀盐酸②稀硫酸③氢氧化钠溶液④硫酸钠溶液。某实验小组分别对四种溶液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下表: 实验操作甲乙丙丁 加入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变红不变色不变色 加入硝酸钡溶液白色沉淀无明显现象白色沉淀无明显现象 加入锌粒无明显现象无明显现象产生无色气体产生无色气体 则对应甲、乙、丙、丁顺序的四种物质是() A.④③②①B.②③④①C.③④①②D.①②④③ 3.下列小实验不正确的是() A.可用稀盐酸比较金属铝和铜的活泼性 B.不用试剂可区分浓盐酸和浓硫酸 C.可用石灰水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D.可用酚酞鉴别稀硫酸和蒸馏水 4.两个或多个同时含氧酸分子之间可以脱水形成相对分子质量更大的酸,如磷酸H3PO4可形成H4P2O7或H5P3O10等,下列物质不属于硫酸(H2SO4)脱水后形成的是() A.H2S3O9B.H2S2O7C.H2S4O13D.H2S5O16 5.向滴有酚酞的盐酸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所得溶液的pH与加入溶液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升高B.A点对应溶液的溶质为HCl、NaCl C.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D.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6.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澄清石灰水属于纯净物B.纯碱属于碱 C.过氧化氢属于氧化物D.干冰属于冰 7.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由此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溶液对外不显电性 B.反应前后溶剂质量不变 C.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D.图中A代表水分子 8.推理是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某物质燃烧生成CO2和H2O,则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B.通过小磁针静止时S极的指向能够判断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 C.将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听到铃声逐渐变小,由此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D.中和反应能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9.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 NaOH溶液与H2SO4溶液是否恰好中和,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分别用不同试剂进行实验.下列方法及结论错误的是() 实验序号所用试剂现象和结论 A pH试纸pH=7,恰好中和 B锌粒有气泡产生,则H2SO4过量 C CuSO4溶液有蓝色沉淀,则NaOH过量 D 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则H2SO4溶液过量 A.A B.B C.C D.D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培优复习测试题及解析

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培优复习测试题及解析 一、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选择题 1.在反应A+3B=2C+2D中,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9:11,已知1.8g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成5.1gD,则在此反应中反应物B和生成物C的质量比为?() A.2:1 B.2:3 C.3:1 D.1:2 2.科学家最新发现,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为超级储能装置,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B.反应中 X、Z 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 3:7 C.反应中 Y 和 W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5 D.参加反应的 Y 中氮元素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 Z 的质量 3.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微观示意图如下,结论正确的是() A.丁的式量为18g B.生成物都是氧化物 C.参与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3D.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4.Fe和FeO的混合物,测得其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取该混合物7.0g,加足量稀硫酸完全溶解,生成FeSO4的质量为() A.7.6g B.15.2g C.20.0g D.40.0g 5.已知:在650℃时,CuSO4分解为CuO与气体,在1400℃时,CuO受热发生如下分解反应:4CuO2Cu2O+O2↑.现将16gCuSO4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称量剩余固体为7.6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剩余固体为混合物B.产生的气体中,硫、氧的质量比为8∶26 C.剩余固体中含6.4g铜元素D.剩余固体用足量CO还原,可产生 CO23.3g CO的混合物10g,测得其中氧元素含量为 6.如图所示:在密闭容器中充入CO和2 64%,再向密闭容器中通入足量的氧气,通电使电火花塞点火让其中的一氧化碳完全燃烧成二氧化碳。则完全反应后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归纳

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归 纳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专题一: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一、反应热、焓变 1.反应热: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叫反应热。包括燃烧热和中和热。 电 离 : 注意: 水解 : 吸热反应的发生不一定需要 常见的吸热反应: 铵盐与碱的反应:如NH 4Cl 与Ba(OH)28H 2O 加热才能进行。 大多数的分解反应:CaCO 3== CaO + CO 2 生产水煤气:C + H 2O == CO+H 2 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C+CO 2=2CO 燃烧反应 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 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CaO(Na 2O 、Na 2O 2)与水的反应 浓酸与强碱溶于水 2、焓变:在恒温恒压的条件下,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反 应的焓变。 符号:用ΔH 表示 单位:kJ/mol 放热反应:ΔH= —QkJ/mol ;或ΔH<0 吸热反应:ΔH= +QkJ/mol ;或ΔH>0 3、反应热产生的原因: 宏观: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不同,Δ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观:化学反应过程中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与新化学键生成所放出的能量不同,ΔH=____________ 二、热化学方程式 1.热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能表示反应热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示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的注意点 (1)需注明ΔH 的“+”与“—”,“+”表示 ,“—”表示 ;比较ΔH 的大小时,要考虑ΔH 的正负。 (3)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g 、 l 、s 、aq 注意: 放热反应不一定常温下就自发进行,可能需要加热或点燃条件。

人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期末测试题

化学反应原理期末测试题 测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 1.废弃的电子产品称为电子垃圾,其中含铅、汞等有害物质、危害严重。下列对电子垃圾处理应予提倡的是() ①将电子垃圾掩埋地下②改进生产工艺,减少有害物质使用③依法要求制造商回收废旧电子产品④将电子垃圾焚烧处理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2.下列实验指定使用的仪器必须预先干燥的是() ①中和热测定中所用的小烧杯②中和滴定中所用的滴定管③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所用的容量瓶④喷泉实验中用于收集氨气的烧瓶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2A (g)+B (g) C (g)+D (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C的生成速率和B的消耗速率相等 B.v正(A)=2v正(B) C.2v正(A)=v逆(B) D.反应混合物中A、B、C、D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4.某混合溶液中所含离子的浓度如下表,则M离可能为() 所含离子NO3-SO42-H+M 浓度/(mol·L-1) 2 1 2 1 A.Cl-B.Ba2+C.F-D.Mg2+ 5.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为:H+(aq)+OH-(aq)==H2O ( l ) ΔH=-57.3 kJ / mol,分别向1 L 0.5 mol / L的NaOH溶液中加入:①稀醋酸;②浓硫酸;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热效应分别为ΔH1、ΔH2、ΔH3,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 A.ΔH1>ΔH2>ΔH3B.ΔH1>H3>ΔH2 C.ΔH1=ΔH2=ΔH2D.ΔH1<ΔH3<ΔH2 6.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对熟石灰的悬浊液加热,悬浊液中固体质量增加 B.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式收集氯气 C.打开汽水瓶,有气泡从溶液中冒出 D.向稀盐酸中加入少量蒸馏水,盐酸中氢离子浓度降低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锌跟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加入少量CuSO4溶液能提高反应速率②镀层破损后,白铁(镀锌的铁)比马口铁(铁锡的铁)更易腐蚀③电镀时应把镀件置于电解槽的阴极④冶炼铝时,把氧化铝加热成为熔融体后电解⑤钢铁表面常易腐蚀生成Fe2O3·n H2O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③⑤D.②④ 8.2006年,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能够给电子设备提供动力的生物电池。该电池包括两个涂覆着酶的电极,它们

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培优复习提高测试题

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培优复习提高测试题 一、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选择题 1.小明将未经砂布打磨的铝条放入盛有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气体压强和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AB段的化学反应是:Al2O3+6HCl═2AlCl3+3H2O B.A点盐酸浓度最低C点盐酸浓度最大 C.CD段压强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气体温度 D.D、E两点处的气体压强相等 2.在一次实验室开放日活动中,小刚同学取出一无色溶液,向其中滴加酚酞试液后溶液变成红色。小刚同学作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该溶液的pH小于7 B.该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成蓝色 C.该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D.该溶液显酸性 3.金属R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R+CuSO4=Cu+RSO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金属R的活泼性比Cu要强 C.该金属可以是金属铝D.该金属可能是铁 4.下列有关中和反应的理解正确的是 A.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 B.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C.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是中和反应 D.中和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5.两个或多个同时含氧酸分子之间可以脱水形成相对分子质量更大的酸,如磷酸H3PO4可形成H4P2O7或H5P3O10等,下列物质不属于硫酸(H2SO4)脱水后形成的是() A.H2S3O9B.H2S2O7C.H2S4O13D.H2S5O16 6.室温下,向 a克 Mg粉和 Ag粉的混合物中加入 Cu(NO3)2溶液,经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则下列对滤渣和滤液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没有单质镁B.滤液中一定没有 Cu2+ C.滤渣质量一定小于 a D.滤液中一定含有 Ag+ 7.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气体可压缩储于钢瓶中﹣﹣分子数目变少 B.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C.烧碱和纯碱的溶液都显碱性一两者都是碱类

高中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

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复习 第一章 一、焓变反应热 1.反应热: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符号:△H(2).单位:kJ/mol 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 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放热>吸热) △H 为“-”或△H <0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吸热>放热)△H 为“+”或△H >0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金属与酸的反应 ⑤生石灰和水反应⑥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晶体Ba(OH)2·8H2O与NH4Cl 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③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铵盐溶解等 二、热化学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 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l,s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 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⑤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反应逆向进行,△H改变符号,数值不变 三、燃烧热 1.概念:25 ℃,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表示。 ※注意以下几点: ①研究条件:101 kPa 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 mol 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ΔH<0,单位kJ/mol) 四、中和热 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 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H+和OH-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H+(aq) +OH-(aq) =H2O(l) ΔH=-mol 3.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收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mol。 4.中和热的测定实验 五、盖斯定律

化学反应原理期末考试试题

试卷类型:A 化学反应原理期末试题 2014.1 考生注意: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收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 23 Fe:56 Cu:64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高中化学《化学反应原理》选修模块从不同的视角对化学反应进行了探究、分析。以下观点中正确的是( ) A.放热反应在常温下均能自发进行 B.电解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而“储存”起来 C.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与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有关 D.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强于弱电解质溶液 2.250℃和101 kPa时,反应2N2O5(g)= 4NO2(g)+ O2(g) ΔH = +56.76 kJ·mol-1,能自发进行的原因是( ) A.是吸热反应B.是放热反应 C.是熵减少的反应D.是熵增加的反应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腐蚀的实质是金属被氧化 B.原电池反应是导致金属腐蚀的主要原因,故不能用来减缓金属的腐蚀 C.为保护地下铁管不受腐蚀,将其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 D.钢铁因含杂质而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所以合金都不耐腐蚀 4.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 ..Na2SO4溶液,若保持温度不变,则一段时间后( ) A.溶液pH变大

备战中考化学 推断题 培优易错试卷练习(含答案)及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 1.A 、B 、C 、D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类别(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稳定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一”表示相连物质间能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均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一: (1)若A 是磁铁矿的主要成分,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B 的俗名是苏打,固体C 易潮解,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1)、(2)中,D 的物质类别是_______,上述过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问题二:工业上冶炼1732t 含铁97%的生铁,需要含杂质10%的磁铁矿石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2 343Fe +2O Fe O 点燃 Na 2CO 3+Ca(OH)2 = CaCO 3↓+2NaOH 酸 分解反应 2577.8t 【解析】 【详解】 问题一 (1)A 是磁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 3O 4,A 可以和B 相互转化,则A 可以是铁单质,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2O 2点燃Fe 3O 4; (2)B 的俗名是苏打Na 2CO 3,固体C 易潮解是氢氧化钠,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Na 2CO 3+Ca(OH)2 =CaCO 3↓+2NaOH ; (3)由(1)(2)问分析,D 为酸,该反应过程中判断①置换反应,②化合反应,③、④复分解反应,没有分解反应。 问题二 解:设需要磁铁矿的质量为x 。 Fe 3O 4 + 4CO 高温 4CO 2 + 3Fe 232 168 x ×(1-10%) 1732t×97%

初三化学培优题专题训练

初三化学培优题专题训练 2015年广东省各地中考题集锦 综合能力题 1.(8分)以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S 2 )为原料,生产硫酸的简要流程图如下: (1)写出流程图中一种氧化物的名称___________。 (2)将黄铁矿粉碎,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流程中SO 2转化为SO 3 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 。 (4)炉渣(Fe 2O 3 )在工业上可用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分)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在第三周期中,各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是 该周期中,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 (2)在第三周期中,元素类型的变化情况是:从左到右由

元素过渡到 元素,并以 结尾。 (3)写出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符号各一个:阳离子 ,阴离子 。 3.(8分)已知A —H 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 、C 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且C 能产生温室效应;B 为红棕色,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F 是紫红色金属;H 是蓝色 沉淀。根据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 反应条件均已略去),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B 、 C ;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 ② ,反应基本反应类型是 4.(8分)“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分离出来并加以利用。某校科研小组的同学设计用氢氧化钠溶液来“捕捉”二氧化碳,其基本过程如下(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1)“反应分离”过程中,分离物质的基本操作是蒸发结晶和 (2)“捕捉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在整个“捕捉”过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A B C D E H ② ①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课本习题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课本 习题参考答案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课本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1. 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叫做反应热,在恒压条件下,它等于反应前后物质的焓变,符号是ΔH,单位是 kJ/mol.例如1 mol H2 (g)燃烧,生成 1 mol H2O(g), 其反应热ΔH= kJ/mol. 2. 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断裂,形成新的化学键,重新组合成生成物的分子.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当反应完成时,若生成物释放的能量比反应物吸收的能量大, 则此反应为放热反应; 若生成物释放的能量比反应物吸收的能量小,反应物需要吸收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则此反应为吸热反应. 第二节燃烧热能源 1. 在生产和生活中,可以根据燃烧热的数据选择燃料.如甲烷,乙烷,丙烷,甲醇, 乙醇,氢气的燃烧热值均很高,它们都是良好的燃料. 2. 化石燃料蕴藏量有限,不能再生,最终将会枯竭,因此现在就应该寻求应对措施. 措施之一就是用甲醇,乙醇代替汽油,农牧业废料,高产作物(如甘蔗,高粱,甘薯,玉米等) ,速生树木(如赤杨,刺槐,桉树等) ,经过发酵或高温热分解就可以制造甲醇或乙醇. 由于上述制造甲醇,乙醇的原料是生物质,可以再生,因此用甲醇,乙醇代替汽油是应对能源危机的一种有效措施. 3. 氢气是最轻的燃料,而且单位质量的燃烧热值最高,因此它是优异的火箭燃料,再加上无污染,氢气自然也是别的运输工具的优秀燃料.在当前,用氢气作燃料尚有困难,一是氢气易燃,易爆,极易泄漏,不便于贮存, 运输; 二是制造氢气尚需电力或别的化石燃料, 成本高. 如果用太阳能和水廉价地制取氢气的技术能够突破, 则氢气能源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4. 甲烷是一种优质的燃料,它存在于天然气之中.但探明的天然气矿藏有限,这是人们所担心的.现已发现海底存在大量水合甲烷,其储量约是已探明的化石燃料的2倍.如果找到了适用的开采技术,将大大缓解能源危机.

选修四_化学反应原理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化学反应原理期末测试题二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每题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间的反应,其能量变化符合下图的是( ) A .铁与硫粉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 B .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反应 C .Ba(OH)2·8H 2O 晶体和NH 4Cl 晶体混合 D .碳酸钙的分解 2.已知:HCN(aq)与NaOH(aq)反应的ΔH =-12.1 kJ·mol -1; ΔH =-55.6 kJ·mol -1。则HCN 在水溶液中电离的ΔH 等于( ) A .-67.7 kJ·mo l -1 B .-43.5 kJ·mol -1 C .+43.5 kJ·mol -1 D .+67.7 kJ·mol -1 3.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 1>△H 2的是 ( ) A. 2H 2(g)+O 2(g)=2H 2O(l);△H 1;2H 2(g)+O 2(g)=2H 2O(g);△H 2 B.S(g)+O 2(g)=SO 2(g);△H 1; S(s)+O 2(g)=SO 2(g);△H 2 C.C(s)+1/2O 2(g)=CO(g);△H 1; C(s)+O 2(g)=CO 2(g);△H 2 D.H 2(g)+Cl 2(g)=2HCl(g);△H 1; 1/2H 2(g)+1/2Cl 2(g)=HCl(g);△H 2。 4.某同学为了使反应2HCl+2Ag====2AgCl+H 2↑能进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你认为可行的方案是 ( ) 5.模拟铁的电化学防护的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若X 为碳棒,开关K 置于A 处可减缓铁的腐蚀 B .若X 为锌棒,开关K 置于A 或B 处均可减缓铁的腐蚀 C .若X 为锌棒,开关K 置于B 处时,铁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2H ++2e -=H 2↑ D .若X 为碳棒,开关K 置于A 处时,铁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2H ++2e -=H 2↑ 6.(2013届河北省邯郸一中第一学期中)如下图所示,各烧杯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由快到慢的顺序为( ) A .②①③④⑤⑥ B .⑤④②①③⑥ C.⑤④③①②⑥ D .⑤③②④①⑥ 7.(2013届山东枣庄期中考试)将4 mol A 气体和2mol B 气体在2L 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 A (g ) +B (g ) 2 C (g ),经2s 后测得C 的浓度为0.6 mo l·L -1,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用物质A 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mol·L -1·s -1

初三化学培优试题(十)

初三化学培优试题 1. 某溶液含有Na+、H+、Ba2+、OH﹣、Cl﹣、、中的几种离子,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后得到滤渣和滤液. (2)向滤渣中加入稀硝酸,滤渣全部溶解并产生气泡. (3)向滤液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 根据上述实验判断该溶液中 ①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②一定不含的离子是; ③不能确定的离子是,欲确定其是否存在,方法是:另取少量原溶液于试管中,,若看到,说明溶液中含的该离子. 2. 有一混合溶液是由稀硝酸、碳酸钾溶液、稀硫酸、氯化铜中的两种简单混合而成(两种溶液不反应),向该混合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Ba(OH)2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1)该溶液由和两溶液混合(填化学式) (2)请写a→b段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3. 如图中的六个圆A、B、C、D、E、F分别表示六种物质,蓝色溶液A与C反应能生成两种沉淀,B 为氧化物,C、D、E、F分别是碳酸钠溶液、稀硫酸、氢氧化钡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E中溶质可用于生产洗涤剂.用“→”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用两圆相切或“﹣﹣”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六种物质之间的部分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利用初中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标出六种物质(或溶质)的化学式; (2)C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E与F反应的实验现象为.

4. 已知A﹣H为初中常见物质,A为红棕色,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F为紫红色金属,甲是黑色固体,它们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略去).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的化学式;写出C的化学式. (2)写出A+B→E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E+G→F的化学方程式:. 5.取若干克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在试管中加热至不再有气体放出,将试管内的剩余固体冷却后溶于水,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纯净固体3.25g,还得到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45%的滤液.试计算(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1)反应后产生气体的质量. (2)原混合物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苏教版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单元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 一、焓变反应热 1.反应热: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1).符号:△H (2).单位:kJ/mol 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 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 (放热>吸热) △H 为“-”或△H <0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吸热>放热)△H 为“+”或△H >0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金属与酸的反应 ⑤生石灰和水反应⑥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晶体Ba(OH)2·8H2O与NH4Cl 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③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铵盐溶解等 二、热化学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 (g,l,s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 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⑤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反应逆向进行,△H改变符号,数值不变 三、燃烧热 1.概念:25 ℃,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 表示。 ※注意以下几点: ①研究条件:101 kPa;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 mol;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ΔH<0,单位kJ/mol) 四、中和热 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 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H+和OH-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H+(aq) +OH-(aq) =H2O(l) ΔH=-57.3kJ/mol 3.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收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57.3 kJ/mol。 4.中和热的测定实验 五、盖斯定律 1.内容: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具体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几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的反应热是相同的。 第二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原电池: 1、概念: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_______ 2、组成条件:①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②电解质溶液③电极用导线相连并插入电解液构成闭合回路 3、电子流向:外电路:负极——导线——正极 内电路:盐桥中阴离子移向负极的电解质溶液,盐桥中阳离子移向正极的电解质溶液。 4、电极反应:以锌铜原电池为例: 负极:氧化反应:Zn-2e=Zn2+(较活泼金属) 正极:还原反应:2H++2e=H2↑(较不活泼金属) 总反应式:Zn+2H+=Zn2++H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