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医学教案

循证医学教案
循证医学教案

循证医学教案

20世纪80年代以前,国际临床领域是以经验医学为主,80年代以后,出现了经验医学模式逐渐被现代医学模式代替的趋势。现代医学模式是在经验医学的基础上更多地强调以科学证据为依据的医学,即循证医学,循证医学是近年来国际临床医学界倡导的学科发展方向之一。循证医学在我国也开始起步,循证医学的思维方法正在我国临床界广泛传播。

一、循证医学思维的特点

1996年,世界著名流行病学家David Sackett 教授正式提出循证医学(EBM)的基本概念为“谨慎地(conscientious)、明确地(explicit)、明智地(judicious)应用当前最佳证据就如何对患者进行医疗做出决策[ 1]。”这一定义目前作为循证医学的较公认的定义而被广为引用。这一定义有两层含义:一是强调临床医生需要根据外部临床证据来做出医疗决策,外部临床证据可能会否定以往采用的某些诊断和治疗方法,也可能提供一些更为安全、有效的新的替代方法;二是仅仅依靠外部证据而没有临床专业技能和经验,也会给临床实践带来风险,因为即使是最好的证据也不一定适于每一位患者。因而,这一概念的整体含义是:医生在处理病人时,应当将个人临床实践中得来的专业技能和经验与来自系统研究的科学证据相结合。

临床证据的涵盖范围很广,从个别病例报道到大规模、多中心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 )。随机对照试验,尤其是多个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已成为判断一个疗法好坏的“金标准”,但循证医学的证据不是仅仅限于随机对照试验和荟萃分析的结果,而是包括所有能够解答临床问题的最好的外部证据。比如,要查找有关诊断检验的准确性的证据,就需找到横断面研究(cross-sectional studies)的证据,而不是随机对照试验;对于病因学的问题,则要对随机对照试验、队列研究、横断面研究、病例对照研究进行评价;对于预后的问题,则要对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进行评价。甚至有时有些证据是取自基础科学如免疫学的。

另外,还有许多组织和学者也提出了循证医学的定义,例如,美国循证医学工作组将循证医学定义为:循证医学是一种医学实践方法,这种方法要求临床医生清楚地了解支持临床实践的证据并能把握证据的强度[ 2]。这一定义则主要强调证据级别不同,有强弱之分,临床医生需要对证据强度有较好的把握。

根据所采纳的证据水平,循证证据可以分为五级(表1)

表1循证医学证据分级水平及依据①②

用循证医学的思维解决临床问题主要有五步:

第一步:提出所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将临床实践中所碰到的有关疾病病因、预后、诊断、治疗、预防、药物安全性和经济评估等疑难问题或信息需求,转变成可回答的问题;

第二步是收集证据—对医药卫生文献中的证据进行高效检索。

第三步是对所收集的证据进行严格、正式的评价—分析所检索到的研究的过程设计和结论的真实性和可应用性,并将患者个体状况、具体环境、形势和在第一步中所提出的问题一并加以考虑;

第四步是将证据与患者的个体因素结合做出医疗决策并予以实施;

第五步是对整个医疗过程进行总体评价以提高下一次循证医疗的水平[10]。

2.评价治疗、诊断、病因、预后的方法

无论是临床医生、卫生决策人员还是医学图书信息工作者,要想真正地了解循证医学的思维方法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首先需要理解临床治疗、诊断、病因学、疾病转归和预后以及系统评价的方法,因为只有了解这些方法才能触及临床证据以及证据强度的判断。

二、循证医学临床证据以及证据评价方法③

(一) 评价治疗方案科学性和可靠性的方法

严格的评价治疗方案的试验主要是采用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也称对照临床试验(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即将研究对象按随机化的方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然后,试验组给予治疗措施,对照组不给予欲评价的措施,即给予安慰剂(placebo),前瞻性观察两组转归结局的差别。RCT的设计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即设置对照组(control),研究对象的随机化分组(Randomization)和盲法试验(blind)。盲法试验主要包括单盲试验(single-blinded)、双盲(double blinded)试验等,单盲试验是仅研究者知道每个病人用药的具体内容,而病人不知道,单盲试验虽可以避免来自病人主观因素的偏倚,但仍未能防止来自研究者方面的影响。双盲试验是研究者和病人都不知道每个病人分在哪一组,也不知道何组接受了试验治疗,此法的优点是可以避免来自受试者与研究者的偏倚。

(二)评价诊断试验科学性和可靠性的方法

评定诊断试验的应用价值,必须进行评价性试验研究。基本方法是用待评价的诊断试验和标准诊断方法(金标准)检测相同的受试对象,并进行比较;依标准诊断的结果将被检对象分为病例组(实际患某病)和对照组(未患某病),用待评价的诊断试验进行诊断,并将诊断结果记入四格表(表2)中,诊断结果包括四种情况:真阳性(实际患病,诊断试验结果亦为阳性)、假阳性(实际未患病,诊断试验结果却为阳性)、真阴性(实际未患病,诊断试验结果亦为阴性)、假阴性(实际患病,诊断试验结果却为阴性)。真阳性和真阴性的试验结果是正确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的试验结果是错误的,分别计算各种情况的发生概率,就可得出诊断试验真实性评价的指标。

表2:诊断试验评价四格表

评价诊断试验的基本指标是灵敏度(sensitivity)和特异度(specificity),灵敏度又称真阳性率,即患者被诊断为阳性的概率,此值越大,说明诊断试验越灵敏,计算公式是:a/a+c. 特异度又称真阴性率,即实际上未患病的人被诊断为阴性的概率,计算公式是:d/b+d.此值越大,说明诊断试验越精确。由于敏感度高时,虽然有病的人大多数为阳性,而没有病的人也有许多人试验结果为阳性(假阳性率也高),因而敏感度高的试验不能用作肯定或划入(rule in)疾病的诊断。特异度高的试验常用于肯定某病的存在。Sackett教授制订的高敏感度阴性结果排除疾病(SnNout)和高特异度阳性结果诊断疾病(SpPin)的标准,有利于临床医生的循证决策。寻找、应用诊断试验中有关敏感度和特异度的资料在EBM实践中是十分重要的。

另外还有一些诊断试验的评价指标,如预告值(predictive value)、误诊率、漏诊率、似然比(LR),其中,预告值是临床实践中医生和病人最关心的指标。预告值是指诊断试验结果与标准诊断法的结果符合的概率。阳性预告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PV)是试验结果阳性者的患病概率,该值越大越好,用计算公式表示为a/a+b,阴性预告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PV)是试验结果阴性者未患该病的概率。该值越大越好,用计算公式表示为:d/c+d.

(三)评价病因学研究科学性和可靠性的方法

病因研究主要有四种方法:

①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是可靠性最高的病因学研究方法,是将人群随机分为两组,使一组暴露于某因素,另一种不暴露于某因素,前瞻性地观察暴露组人群患某种疾病的情况从而推断病因。此种方法的可靠性虽高,但试验难度极大,在伦理道道德上也有争议。因而,用此种方法研究病因学的文献报道较少。

②队列研究(Corhort studies):队列研究的可靠性仅次于RCT。它是把一群研究对象(未患病)按是否暴露于某因素分成暴露组与非暴露组(按当前暴露情况自然分组,而非随机分组后再被动暴露),随访相当长的时间,比较两组之间所研究疾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差异,以研究这些疾病与暴露因素之间的关系。队列研究的完成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因而,实现起来也有一定困难。

③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ies):其可靠性较前两者低。方法是选择所研究疾病的一组患者与一组无此病的人对照(选择对照时一般采用配比法,可以控制混杂因素干扰)调查他们对某个因素的暴露情况,比较两组中暴露率或暴露水平的差异,以研究该疾病与这个因素的关系。如果病例组某因素的暴露率或暴露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则认为该因素与所研究的疾病有联系。此种方法是一种回顾性研究,是在疾病已经发生的情况下推断病因,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因而应用较普遍。病例对照研究的结果用优势比(OR:odds ratio)来表示。

④横断面研究(cross sectional studies):其可靠性最差,但最易做。方法是选择某种疾病的患者与非患者,比较他们对某一危险因素的暴露率。选择样本较随意,混杂因素干扰较大,主要是靠统计学处理来减少混杂因素影响。

(四)评价预后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的方法

评价预后的基本方法是队列研究(inception cohort study),将受试对象随机化分组后,随访(follow up studies )观察预后,随访对于预后研究是非常重要的。预后的指标主要包括发病率(incidence)、病死率(mortality)等,同时还要进行生存率分析(survival analysis)。

(五)系统评价(systematic review)

系统评价证据的可靠性最高,系统评价是针对某一具体的临床问题系统全面地收集全世界所有已发表的相关的临床研究文章,用统一的科学评价标准,筛选出符合标准、质量好的文献,用统计方法进行综合,得到定量的结果,并加以说明,得出可靠的结论。同时,随着新的临床研究结果的出现及时更新。

目前最常用的系统评价方法是荟萃分析法(Meta-analysis)。将系统评价或其他科学证据的结果汇总,制定循证实践指南(practice guidelines),循证实践指南是经多个国家验证的实现循证医学的一个重要措施。

第二节循证医学的基于临床方法学(methodology-based retrieval)的文献检索特点

一、传统的基于内容的文献检索方法(content-based retrieval)

医学信息最常用的是MEDLINE和EMBASE两大数据库,人们在使用这两个数据库时,通常是根据主题,也就是以内容为基础来进行检索,通过主题检索一般是输入药物、疾病、症状等,再用布尔逻辑算符将各个概念组配进行检索。人们在进行这些检索时,无法区分证据级别,从而检出大量不相关或低质量文献。以内容为基础的检索往往只能满足一般的检索需求(举例来说,要求检索关于AIDS患者体内CD4+细胞数预测患者死亡率的文献,以内容为基础的检索较容易满足这一要求),但难以解决有针对性的临床需求(如,检索有关CD4+细胞数目较低的AIDS患者开始Zidovudine 与其它药物复合使用的高质量文献,此时以内容为基础的检索很难满足这一要求)。而事实上,只要我们掌握了临床试验的研究方法,有效地运用方法学检索词来控制检索策略,就可以走出过去那种泛泛的主题检索或内容检索模式,才能真正为循证医学提供准确、专指度高的临床证据。

二、循证医学的基于临床方法学(methodology-based retrieval)的文献检索特点

(一)检索过滤器

检索过滤器用于滤过无效或不适用信息,只保留有助于解决临床问题的信息。检索过滤器包括内置式检索过滤器和外置式检索过滤器,内置式检索过滤器有较稳定的用户友好检索界面,用户不需掌握复杂的检索策略,就可直接检索到所需的临床研究文献,但用户不能修改过滤器,如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通过PubMed界面提供的“clinical query”检索策略模型。外置式检索过滤器较灵活,但对用户要求较高,用户需要自己制定具体的检索策略,选择相应的检索词作为过滤器。

(二)PubMed(https://www.360docs.net/doc/766778792.html,)的“clinical queries”的检索方法

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NLM)通过PubMed的界面提供“clinical queries”检索,这是专门为临床医生研究设计的内置的临床方法学“过滤器”(Clinical Methodology Filters),这组检索策略模型是由加拿大临床流行病学和生物统计学研究人员Haynes RB等人在1994年提出来的,并进行了查全率和查准率分析。用户通过这一临床方法学检索过滤器,不需掌握复杂的检索策略,即可检索所需的临床研究文献。

检索方法是进入PubMed后,点击界面左边辅助检索区中的“Clinical Queries”超链接进入(见图1)。Clinical Queries可以实现两项功能:①选择“Clinical Queries using Research Methodology Filters”,只需在检索框中输入某一疾病名称(如Hepatitis B),然后从“Category”中选择所要检索的临床研究类别,包括治疗(therapy)、诊断(diagnosis)、病因(etiology)和预后(prognosis)四方面,再根据需要选择保证查全率的检索(检出的文献量较多,但有些文献可能不相关)或保证查准率的检索(检出的文献量较少,但相关文献多,不过可能会有一些漏检文献),即从“Emphasis”中选择“sensitivity”(查全率)或“specificity”(查准率)。②选择“systematic Reviews”可检索临床研究的系统评价文献,这些文献中包括PubMed所收录的期刊上按Meta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的系统评价文献,还包括Cochrane 协作网提供的部分系统评价的文摘。

图1PubMed的Clinical Queriesl界面

(三)用基于临床方法学(clinical Methodology)的检索策略检索MEDLINE 和EMBASE

我们结合临床治疗、诊断、病因学、预后以及系统评价的关键方法学特点和关键评价指标来理解clinical queries 中提供的检索策略④⑤,同时也是为推荐将这28组策略作为基本检索模板应用于MEDLINE的其它检索界面或EMBASE 等其它数据库。下文均以hepatitis 为例作为内容主题词,其后组配的方法学策略是相对稳定的。

1 有关治疗方案的检索模式

(1) 检索MEDLINE数据库

?保证较高的查全率(sensitivity)检索策略

(hepatitis ) A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PTYP] OR drug therapy [SH] OR therapeutic use [SH:NOEXP] OR random* [WORD])

②保证较高查准率(specificity)的检索策略

(hepatitis) AND ((double [WORD] AND blind* [WORD]) OR placebo [WORD])

③查全与查准均衡时的检索策略

hepatitis a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PTYP]

(2) 检索EMBASE数据库

①保证较高的查全率(sensitivity)检索策略

Shepatitis! A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r drug therapy or random?)

?保证较高查准率(specificity)的检索策略

S hepatitis! And (double(w)blind? Or placebo?)

③查全与查准均衡时的检索策略

Shepatitis! And controlled study!

2 有关诊断方案的检索模式

(1) 检索MEDLINE数据库

①保证较高的查全率(sensitivity)检索策略

(hepatitis b) AND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MESH] OR sensitivity [WORD] OR (diagnosis [SH] OR diagnostic use [SH] OR specificity [WORD]))

②保证较高查准率(specificity)的检索策略

(hepatitis b) AND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MESH] OR (predictive [WORD] AND value* [WORD]))

③查全与查准均衡时的检索策略

hepatitis and sensitivity

(2)检索EMBASE数据库

?保证较高的查全率(sensitivity)检索策略

S hepatitis and diagnostic accuracy or sensitivity or specificity or diagnosis/de

②保证较高查准率(specificity)的检索策略

Shepatitis and diagnostic accuracy or predictive(w)value?

③查全与查准均衡时的检索策略

Shepatitis and sensitivity

3 有关病因的检索模式

(1) 检索MEDLINE数据库

①保证较高的查全率(sensitivity)检索策略

hepatitis AND (cohort studies [MESH] OR risk [MESH] OR (odds [WORD] AND ratio* [WORD]) OR (relative [WORD] AND risk [WORD]) OR (case control* [WORD] OR case-control studies [MESH]))

②保证较高查准率(specificity)的检索策略

hepatitis AND (case-control studies [MH:NOEXP] OR cohort studies [MH:NOEXP])

③查全与查准均衡时的检索策略

hepatitis and risk[tw]

(2)检索EMBASE数据库

?保证较高的查全率(sensitivity)检索策略

Shepatitis and cohort analysis or risk! Or odds(w)ratio? Or relative(w)risk or case(w) control?

?保证较高查准率(specificity)的检索策略

Shepatitis and case control study or cohort

③查全与查准均衡时的检索策略

Shepatitis and risk

4 有关预后的检索模式

(1) 检索MEDLINE数据库

①保证较高的查全率(sensitivity)检索策略

hepatitis AND (incidence [MESH] OR mortality [MESH] OR follow-up studies [MESH] OR mortality [SH] OR prognos* [WORD] OR predict* [WORD] OR course [WORD])

②保证较高查准率(specificity)的检索策略

hepatitisAND (prognosis [MH:NOEXP] OR survival analysis [MH:NOEXP])

③查全与查准均衡时的检索策略

hepatitis and prognosis

(2)检索EMBASE数据库

①保证较高查全率的(sensitivity)检索策略

Shepatitis AND (incidence! OR mortality! OR prognos? ORcourse)

②保证较高查准率(specificity)的检索策略

Shepatitis AND (prognosis OR survival! )

③查全与查准均衡时的检索策略

Shepatitis AND prognosis

5 有关系统评价和指南的检索模式

(1) 检索MEDLINE数据库

①系统评价的检索策略

hepatitis and (meta-analysis[PTYP] OR meta-analysis[mh])

②指南的检索策略

hepatitis AND (Guidelines[MH] OR consensus development conferences[MH]) OR Guideline[PTYP] OR consensus development conferences[PTYP])

(2) 检索EMBASE数据库

①系统评价的检索策略

hepatitis and meta-analysis

②指南的检索策略

hepatitis and practice guideline!

(四)用基于临床方法学(clinical Methodology)的检索策略检索中文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

近年来,循证医学已成为国际临床医学界倡导的学科发展趋势,我国正逐步引入循证医学的思想、理念以及研究和实践方法。循证实践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要有充分的临床研究证据,尽管外文临床研究证据日益丰富,且可以通过许多便捷的检索途径获取,但由于人种因素、经济因素、地域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是所有的外文证据都可直接用于中国人群,因而如何查找和获取适合于中国人群的国内临床研究证据成为国内循证实践面临的一个新问题。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是目前国内临床界常用的一个综合型的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虽然CBMdisc 收录了自1978年至2003年以来1000多种中国生物医学期刊,以及汇编、会议论文的文献题录, 总计2,570,528条记录,但其中只有少量的文章可以作为直接指导临床实践的证据,那么,临床医生如何能省时省力地检索和利用这些文章呢?由于CBMdisc数据库在其建立之初,循证医学的理念还没有引入我国,因而迄今为止,标引人员还没有对该库所收录的数据进行循证医学临床方法学的专门标引,即使是CBMdisc的主要参考模板――MEDLINE 在建立之时也未考虑到对这些临床研究进行专门的标引,这就会影响循证信息的查全和全准,再加上临床终端用户在利用CBMdisc寻找临床问题的答案时,对检索方法的不正确使用,就进一步造成极低的查全率和查准率。为此,我们结合循证医学临床研究方法学和CBMdisc数据库的特点,收集了临床方法学检索词,研究开发制定了针对临床治疗、诊断、病因、预后四个方面的检索策略,利用这些检索策略检索临床研究证据将会获得较好的查全率与查准率。

表2收集的检索词列表

表3适用于CBMdisc的最佳循证医学文献检索策略列表⑥

第三节Cochrane library及其他循证医学信息资源的检索

一、Cochrane协作网

1972年,英国流行病学家Archie Cochrane首次提出临床工作者应该系统地回顾科研资料并用于临床实践,而且必须能随时收集新的资料以保持先进性,并且号召对所有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进行评价。Cochrane 的号召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随着荟萃分析方法(meta analysis)在医学领域的应用,1984年,加拿大McMaster大学提出了一套医学文献评价原则,指导临床医生应用文献研究结果来指导临床实践,并将此称作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由于人类疾病谱的改变,经验医学的研究方法弊端凸现;人们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使临床试验终点发生变化,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结果越来越受到重视。1992年10月,由英国国民健康保险制度研发计划的支持,在英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以Cochrane命名的世界临床证据研究与评价中心。此后,在1993年,由9个国家共同组成了“Cochrane 协作网”。Cochrane 协作网的作用是在全世界范围内搜集临床领域各专业和亚专业所有的临床研究报告,进行系统评价,以电子出版物和其他形式发表结果,为医疗实践提供科学依据,使循证医学成为现实。Cochrane library就是该协作网的一个电子出版物。

二、Cochrane library简介

Cochrane Library是Cochrane 协作网以光盘或互联网数据库形式发表的电子刊物,按季度进行更新。它是临床医学各专业系统评价和临床对照试验的资料库,由英国牛津The Cochrane Colaboration & Update Software Ltd出版发行。Cochrane Library 的特点是按病种收集可能得到的全部高质量的临床试验所做的系统评价,结论可靠,是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来源⑦。

1. Cochrane Library的主要内容

①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CDSR)系统评价全文数据库,它收录由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专业组在统一工作手册指导下完成的系统综述。该库包括:系统评价全文(completed review)和研究方案计划书(protocols)

②Database of Abstracts of Reviews of effect(DARE) 疗效评价文摘数据库,它是由英国York大学国家卫生服务系统(NHS)评价与传播中心建立的疗效评价文摘数据库。它提供结构式摘要,对Cochrane 系统评价之外的其他Meta 分析所得的高质量的系统评价进行概括性摘要,还提供系统评价的参考文献索引,但不提供全文。可经

https://www.360docs.net/doc/766778792.html,/darehp.htm获得。

③Th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CTR)临床对照试验注册资料库,访库向系统评价者提供Cochrane 协作网成员从有关医学杂志会议论文集和其他来源中收集到的单个随机对照试验,其中很多是MEDLINE中未收录的,而且肝胆疾病方面的临床对照资料非常丰富。

④The Cochrane Database Of Methodology Reviews(CDMR)系统评价方法综述数据库,该库包括用于系统评价的方法学研究报告,以及与系统评价直接相关的临床试验方法学研究。

⑤The Cohchrane Methodology Register(CMR)系统评价方法注册数据库

⑥About theCochrane Collaboration (HTAD)Cochrane协作网相关信息,如协作网的系统评价组、各Cochrane 中心的简介和联系方式等。

⑦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 Database(HTA)卫生技术评估数据库

⑧NHS Economic Evaluation Database(NHS EED)国家卫生服务系统经济评价数据库,该库包括Clinical Medicine,MEDLINE,CINAHL(护理学数据库)中的有关内容。

2 Cochrane Library的检索途径与方法

Cochrane Library的检索有两种途径:①通过购买Cochrane Library光盘数据库检索,可以获得系统评价的全文;②通过互联网进行检索(https://www.360docs.net/doc/766778792.html,或https://www.360docs.net/doc/766778792.html,),只能免费得到部分系统评价的摘要,若要得到全文需注册付费。

以光盘版Cochrane Library为例介绍Cochrane Library的检索入口,如图2,Cochrane Library的检索入口有两个:一是通过主题词(MeSH)方式进行检索,二是通过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组(Topics)

图2Cochrane Library 检索界面

三、其他循证医学信息资源

1.循证医学评价(Evidence Based Medicine Reviews;EBMR)⑧EBMR是一个由Ovid科技公司(ovid Technologies)制作的数据库,以Ovid在线和光盘形式发表,需付费。该数据库集Cochrane Library中的CSRD和DARE以及最佳证据(Best Evidence)三个数据库为一体,并与MEDLINE和Ovid收录的杂志全文链接。Best Evidence的主要内容是从100余种著名临床杂志中依照文献科学性和临床实用性筛选、评价后所撰写的文摘,因此EBMR被认为是目前指导临床实践和研究的最好证据来源。

2. ACP Journal Club(https://www.360docs.net/doc/766778792.html,/journals/acpjc/jcmenu.htm)双月刊由美国内科医生学院(American College of Physicians; ACP)和American Society of Internal Medicine于1995年创办,可免费获取全文。该网站从100多种生物医学期刊中,按循证医学文献纳入标准来对临床研究文献进行筛选,进行摘要,并对其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论。该网站包括三种网络版循证医学期刊:

①Evidence Based Medcine(EBM)由BMJ和美国内科医生学院(American College of Physicians; ACP)在1995年联合主办。为医疗卫生工作者自大量的国际性医学杂志中筛选和提供全科、外科、儿科、产科和妇科方面的研究证据,可在互联网上在线查询。

②ACP Journal Club(1991年至今)

③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1994年至今)

3. 国立指南库(National Guideline Clearinghouse;NGC.网址http:https://www.360docs.net/doc/766778792.html,/index.asp) NGC是一个循证临床实践指南数据库,由美国卫生健康研究与质量机构(Agency for Healhcare Research and Quality;AHRQ)、美国医学会(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AMA)和美国卫生健康计划协会Amencan Association of Health Plans;AAHP)联合制作。

4.Bando1ier (https://www.360docs.net/doc/766778792.html,/bandolier/)月刊,是英国牛津大学HS R&D Directorate于1994年创办的期刊,网络版始于1995年,可在互联网上免费获取全文。Bando1ier主要提供干预疗效方面的最佳证据。资源来源于York 大学疗效分析公报以及近年来PubMed 或Cochrane library收录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随机对照试验、高质量的病例对照研究等。

5.循证护理杂志(Evidence Based Nursing)季刊。由英国皇家护士学院和BMJ联合主办。是一个提供与护理相关的最好研究和最新证据的高质量国际性杂志,可在互联网上在线查询。

6.循证卫生保健杂志(Evidence Based Health Care)季刊。由英国出版。旨在为健康卫生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健康保健金融、组织和管理方面的最佳证据,可在互联网上在线查询。

7.临床证据(Clinical Evidence; CE) 由英国医学杂志(British Medical Jounral,BMJ)和美国医师协会(American College of Physicians)出版,以在线和文字形式(付费)发行,每6个月更新一次。主要针对临床具体问题提供实用的证据或明确有无证据。

主要参考文献

1 Sackett DL,Straus SE,Richardson WS,et al.Evidence-based medicine.How to practice and teach EBM (second edition).Edinburgh,Churchill Livingstone,2000.1-240

2 McDonald JWD,Feagan BG,Burroughs AK.Evidence ased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an introduction In:McDonald JWD,Burroughs AK & Feagan BG eds.Evidence based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Londan:BMJ,1999.1-15)

3 Ann Mckibbon. PDQ Evidence-based Principles and practice.1999. CANADA

4 R.Brian Haynes,et al. Developing Optimal Search Strategies for Detecting Clinically Sound Studies in MEDLIN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Informatics Association.1994,1(6):447-458

5李海燕.基于方法学的检索(Methodology-based retrieval) -- 循证医学思维在信息检索中的运用.医学情报工作2002.23(2):108-110

6李海燕.中文临床循证信息的检索――开发适用于CBMdisc的最佳检索策略.医学情报工作2004().

7王吉耀主编:《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出版,2002年.

8 方平主编:《网络医学资源检索与利用》,北京,科学出版社出版,2003年.

循证医学-试题(完整有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循证医学 2.系统评价 3.Meta分析 4.发表偏倚 5.失效安全数 6.敏感性分析 二、单选题 1.循证医学就是 A.系统评价 B.Meta分析 C.临床流行病学 D.查找证据的医学 E.最佳证据、临床经验和病人价值的有机结合 2.循证医学实践的核心是 A.素质良好的临床医生 B.最佳的研究证据 C.临床流行病学基本方法和知识 D.患者的参与和合作 E.必要的医疗环境和条件 3.循证医学所收集的证据中,质量最佳者为 A.单个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 B.队列研究 C.病例对照研究 D.基于多个质量可靠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所做的系统评价 E.专家意见 4.Meta分析在合并各个独立研究结果前应进行 A.相关性检验 B.异质性检验 C.回归分析 D.图示研究 E.标准化 5.异质性检验的目的是 A.评价研究结果的不一致性 B.检查各个独立研究的结果是否具有一致性(可合并性) C.评价一定假设条件下所获效应合并值的稳定性 D.增加统计学检验效能 E.计算假如能使研究结论逆转所需的阴性结果的报告数

6.发表偏倚是指 A.有“统计学意义”的研究结果较“无统计学意义”和无效的研究结果被报告和发表的可能性更大 B.世界上几个主要的医学文献检索库绝大部分来自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比例很小 C.研究者往往根据需要自定一个纳入标准来决定某些研究的纳入与否 D.研究结果的筛选过程中筛选者主观意愿的影响而引入的偏倚 E.只检索了某种语言的文献资料 7.失效安全数主要用来估计 A.文献库偏倚 B.发表偏倚 C.纳入标准偏倚 D.筛选者偏倚 E.英语偏倚 8.失效安全数越大,说明 A.Meta分析的各个独立研究的同质性越好 B.Meta分析的各个独立研究的同质性越差 C.Meta分析的结果越稳定,结论被推翻的可能性越小 D.Meta分析的结果越不稳定,结论被推翻的可能性越大 E.Meta分析的结果可靠性越差 9.如果漏斗图呈明显的不对称,说明 A.Meta分析统计学检验效能不够 B.Meta分析的各个独立研究的同质性差 C.Meta分析的合并效应值没有统计学意义 D.Meta分析可能存在偏倚 E.Meta分析的结果更为可靠 10.Meta分析过程中,主要的统计内容包括 A.对各独立研究结果进行异质性检验,并根据检验结果选择适当的模型加权合各研究的统计量 B.对各独立研究结果进行异质性检验和计算失效安全数

循证医学知识点总结.

循证医学:是遵循科学证据的医学,指的是临床医生在获得了患者准确的临床依据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纯熟的临床经验和知识技能,分析并抓住患者的主要临床问题,应用最佳的和最新的科学证据,作出科学的 诊治决策,联系具体的医疗环境,并取得患者的合作和接受,以实践这种诊治决策的具体医疗过程。循证医学的基础:①素质良好的医生;②当前最佳的研究证据;③临床流行病学的基本方法和知识; ④患者的参与及合作;⑤必要的医疗环境和条件。循证医学实践的目的:①弄清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为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②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③帮助医生为患者选择当前最科学、合理的治疗措施;④ 分析和应用促进患者康复的有利因素,改善患者预后和提高其生存质量;⑤提供可用于卫生管理的最佳研 究证据,促进管理决策科学化。医学实践的基本步骤:①提出明确的问题;②系统检索相关文献,全面收 集证据;③严格评价证据;④应用证据指导决策;⑤后效评价,通过实践进一步提高。 证据的质量的分级:①第一级:按照特定病种的特定疗法收集所有多个质量可靠的随机对照试验后所作的 系统评价;②第二级:单个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③第三级:有对照但未用随机方法分组的研究(如设 计很好的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或无对照。④第四级:无对照的系列病例观察⑤第五级:专家意见。医学如何评价证据是否最佳?①首先是分析评价证据的真实性;②其次是评价其对于临床医疗实践是否具 有重要价值;③最后是分析是否能适用于面临的临床问题。Meta分析的目的是:①增加统计学检验效能;

②定量估计研究效应的平均水平;③评价研究结果的不一致性;④寻找新的假说和研究思路。Meta分析 的指征是:目前认为Meta分析主要适用于随机化对照试验(RCT结果的综合,尤其存在以下指征:①需 要做出一项紧急决定,而又缺乏时间进行一项新的试验;②目前没有能力开展大规模的临床试验;③有关 药物和其他治疗,特别是副作用评价方法的研究;④研究结果矛盾时。 Meta分析的基本步骤:①提出问题,制定研究计划;②检索资料;③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④纳入研 究的质量评价;⑤提取纳入文献的数据信息;⑥资料的统计学处理;⑦敏感性分析;⑧形成结果报告。 考试要点研究证据的来源:(1原始资料来源包括专著、高质量期刊上发表的论著、电子出版物等。例如医学索引在线(Medline、Embase数据库(Embase Data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 国循证医学/Cochrane中心数据库(CEBM/CCD和国立研究注册(NRR等等。(2经系统评价的二次 研究资料包括循证医学教科书、与证据有关的数据库、网站等。例如Cochrane图书馆(CL、循证医学 评价(EBMR、循证医学杂志(EBM、国立指南库(NGC、指南(Guidelines等等。 从发展的观点出发试说明循证医学的局限性:(1虽然循证医学将会大大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但它并不能解决所有与人类健康有关的问题,如社会、自然或环境问题;(2建立有效的产生、总结、传播和利用医疗证据的体系,需要花费一定的资源,虽然从长远看,循证医学会降低医疗费用,但其

pico原则--循证医学

How to practice Evidence Based Medicine 黄晓明 【提要】概述了循证医学的基本概念以及在临床实践中运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和步骤。 【关键词】循证医学 ·证据、医生和患者是循证医学的三个要素。 ·实践循证医学的5个步骤:提出问题,寻找证据,评价证据,应用证据,效果评价。 ·循证医学并不否认临床经验。 在长期传统的临床医疗实践中,医生往往根据经验、直觉、基础理论知识或个案研究结果来指导临床实践。前哈佛大学医学院院长Sydney Burwell曾对医学生说过“在10年内,你们现在所学习的知识有一半会证明是错误的,更糟糕的是没有老师能告诉你们哪一半是错的[1]。”这让初涉临床,经验不足的年轻医生十分困惑,遇到实际的临床问题,我该何去何从。近十多年来随着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的发展,这个问题得到了很好地解决,EBM已被越来越多的医生接受,成为代表当前医学实践的主流方法学。对于社区医生要想成为高素质的临床医生,必需了解EBM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什么是循证医学 EBM的创始人著名流行病学家David Sackett将EBM定义为(2000年[2]):“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研究证据,同时结合临床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和愿望,将三者完美结合制定出诊疗措施。”也就是说,临床医生在获得了患者准确临床依据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和知识技能,分析并找出患者的主要临床问题,应用最佳的科学证据作出对患者的诊疗决策,同时在患者的合作下接受和执行这种诊治决策,从而尽可能地取得最好的临床效果。 高素质的临床医生、最佳的研究证据、临床流行病学的基本方法和知识及患者的参与是EBM的基础。临床医生是实践EBM的主体,对疾病的诊治和任何处理都是通过医生去实施的。临床流行病学是实践EBM的学术基础。最佳临床研究证据是指对临床研究文献,应用临床流行病学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分析和评价所获得的成果。医生任何诊治决策的实施,都必须通过患者的接受和合作,才会

循证医学-试题(完整带答案)

循证医学-试题(完整带答案)

一、名词解释1.循证医学 2.系统评价3.Meta分析 4.发表偏倚 5.失效安全数6.敏感性分析二、单选题 1.循证医学就是A.系统评价B.Meta分析C.临床流行病学D.查找证据的医学E.最佳证据、临床经验和病人价值的有机结合 2.循证医学实践的核心是 A.素质良好的临床医生 B.最佳的研究证据 C.临床流行病学基本方法和知识 D.患者的参与和合作 E.必要的医疗环境和条件 3.循证医学所收集的证据中,质量最佳者为 A.单个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 B.队列研究 C.病例对照研究D.基于多个质量可靠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所做的系统评价E.专家意见4.Meta分析在合并各个独立研究结果前应进行 A.相关性检验B.异质性检验

C.回归分析 D.图示研究 E.标准化 5.异质性检验的目的是 A.评价研究结果的不一致性 B.检查各个独立研究的结果是否具有一 致性(可合并性)C.评价一定假设条件下所获效应合并值 的稳定性 D.增加统计学检验效能 E.计算假如能使研究结论逆转所需的阴 性结果的报告数 6.发表偏倚是指A.有“统计学意义”的研究结果较“无统计学意义”和无效的研究结果被报告和发表的可能性更大 B.世界上几个主要的医学文献检索库绝大部分来自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比例很小C.研究者往往根据需要自定一个纳入标准来决定某些研究的纳入与否 D.研究结果的筛选过程中筛选者主观意愿的影响而引入的偏倚 E.只检索了某种语言的文献资料 7.失效安全数主要用来估计 A.文献库偏倚B.发表偏倚 C.纳入标准偏倚D.筛选者偏倚

E.英语偏倚 8.失效安全数越大,说明 A.Meta分析的各个独立研究的同质性越 好 B.Meta分析的各个独立研究的同质性越 差 C.Meta分析的结果越稳定,结论被推翻的可能性越小 D.Meta分析的结果越不稳定,结论被推翻的可能性越大 E.Meta分析的结果可靠性越差 9.如果漏斗图呈明显的不对称,说明A.Meta分析统计学检验效能不够 B.Meta分析的各个独立研究的同质性差C.Meta分析的合并效应值没有统计学意义 D.Meta分析可能存在偏倚 E.Meta分析的结果更为可靠 10.Meta分析过程中,主要的统计内容包括 A.对各独立研究结果进行异质性检验,并根据检验结果选择适当的模型加权合各研究的统计量 B.对各独立研究结果进行异质性检验和计算失效安全数C.计算各独立研究的效应大小后按

转化医学

广西医科大学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位类别:医学硕士 二级学科代码与名称:1001Z2 转化医学 制订培养方案的二级单位:基础医学院 一、学科概况 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 Medicine)是近年来国际医学健康领域出现的一种新概念,转化医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打破基础医学与药物研发、临床医学之间固有的屏障,建立起彼此的直接关联,缩短从实验室到临床应用(Bench to Bedside)的过程,旨在把基础研究获得的成果快速转化为适用于临床的新方法,更快速地推进临床医学的发展,最终使患者更快受益于科技发展,并引领一场新医药革命。近年来我国转化医学研究发展速度迅猛,从2009年至今国内已相继成立了30余家转化医学研究机构。国家政府对转化医学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支持,大幅增加对转化医学研究领域的投入,加速培养转化医学研究的专门人才,加强转化医学学科建设,促进多学科交叉协同研究。 转化医学学科2011年申报并获得批准成为广西医科大学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权点,从2012年开始招收转化医学专业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同时开始培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专业的博士后科研人员。该学科目前包括特聘教授2名,副教授3名,讲师4名,博士后合作导师1名,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6名。学科带头人为广西首批“八桂学者”张健教授。 转化医学学科主要以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为依托,该中心目前是“长寿与老年相关疾病研究”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老年相关疾病与长寿研究”自治区级人才小高地、广西自治区首批八桂学者岗位和广西自治区引智示范单位。先后承担国家、省部级的科研项目27项,总经费资助近3000万元,其中973重大研究项目子课题2项:细胞粘附因子及其受体信号系统在癌细胞生长和迁移中的作用及机理、灵长类细胞多能性和人类重大疾病猴模型的研究“子课题”帕金森氏病干细胞治疗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蛋白因子网络在EMT所介导的前列腺癌耐药机制中的作用;面上项目2项:蛋白因子网络调控播散前列腺癌细胞的激活、肿瘤微环境中CCL2/CCR2轴调控前列腺癌发展和骨转移的分子机制;青年基金1项:支架蛋白Cullins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发表SCI收录文章107篇,总影响因子超过了500。科研实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转化医学学科主要有两大研究方向(详见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1.健康长寿(衰老与抗衰老)的分子机制研究;2.重大老年疾病的发病机制、预警诊断和个体化治疗研究。 二、培养目标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 医德医风,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有关学科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专业中的新进展和前沿研究课题。

循证医学大纲

《循证医学》课程教学大纲 总学时:24学时 学分:1.3 适用专业: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 先修课程: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病理学、诊断学等 前言 循证医学是进行终身自我继续教育的有效方法,有助于医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有助于促进临床医生业务素质的提高。本课程主要介绍循证医学的基本知识、常用统计方法、文献评价、证据检索及临床研究常用设计方案等知识,使学生初步系统掌握循证医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具备开展初步循证实践能力。课程将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采用问题为中心(PBL)和师生讨论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并采用开卷方式考核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和文献评价能力。 教学要求与内容 绪论(2学时) [教学内容] 1.重点讲授循证医学的概念、特点。 2.介绍循证医学与Cochrane协作网产生的背景、发展与现状。 3.讲解循证医学实践的类型、步骤及目的、意义,重点举例讲解循证医学实践的五步。 [教学要求] 1.掌握循证医学的概念。 2.了解循证医学实践的基础。 3.熟悉循证医学实践的类型、方法、步骤。 4.熟悉循证医学实践的目的及其对临床医学的影响。 [重点与难点] 循证医学实践的步骤。 第一章循证医学的方法学基础(2学时) [教学内容] 1.介绍循证医学常用统计学方法的基本知识。 2.讲解循证医学中常用的比较方法。 3.重点讲解EER、CER、RRR、ARR、OR、NNT等循证医学常用描述指标的意义及计算。 [教学要求] 1.了解循证医学常用统计方法基本知识。 2.熟悉循证医学中常用的比较方法。 3.掌握循证医学常用的描述指标。 [重点与难点] EER、CER、RRR、ARR、OR、NNT等循证医学常用描述指标的意义及计算。 [能力培养与目标]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初步对文献结果进行解释的能力,为进一步的文献评价奠定基础。

医学基础知识

而窦房结的自律性最高, 医学基础知识 一、解剖学: 1、参与呼吸的肌肉有哪些? 主要有肋间内肌、肋间外肌和膈肌,其次还包括腹壁肌肉及胸大肌等。 2、食管有哪三个生理狭窄?其临床意义如何? 第一个狭窄在食管的起始处,距切齿约 15CM ; 第二个狭窄在食管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距切齿约 25CM ; 第三个狭窄为食管穿过膈的食管裂孔处,距切齿约 40CM 。 3、腰椎穿刺部位在何处?为什么? 腰穿部位常选择在第 3、4或第 4、5腰椎之间进行,以免损伤脊髓。 4、何谓膀胱三角? 膀胱底的内面,位于两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的一个三角形区域,称为膀胱三角。 5、心尖的体表投影位置在何处? 心尖的体表投影位置在胸骨左侧第 5 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 1-2CM 处。 6、为什么面部三角区的疖肿不能挤压? 面部三角区是指鼻根至两侧口角区的部分。因此处的静脉缺少静脉瓣,并可借内眦静脉、眼静脉与 颅内海绵窦相通, 也可通过面部深静脉、 翼静脉丛、 眼下静脉与海绵窦相通。 当挤压此处的疖肿时, 会促使病菌沿上述途径进入颅内从而造成颅内感染。因此,面部三角区的疖肿不能挤压。 二、生理与病理学: 7、血液由哪些成分组成?血浆和血清有何区别?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组成。血浆是血液的无定形成分。血细胞是血液的有形成分,包括红细 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3 类。 血浆和血清的区别在于血清中缺乏纤维蛋白原和少量参与血液凝固的其他血浆蛋白质, 只增加了少 量血液凝固时由血小板释放出来的物质。 8、何谓血浆渗透压?分别说明血浆晶体渗透压与胶体渗透压的临床意义。 血浆渗透压是指血浆中溶质颗粒吸水力量的总和。 由晶体物质(特别是电解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晶体管渗透压。它是血浆渗透压的主要来源(约战 友血浆总渗透压的 99%以上),其相对稳定对于维持细胞内外的水平衡、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有重 要作用。当细胞外液晶体渗透压升高时,细胞将会脱水;反之,会导致细胞水肿。 由胶体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 它的相对稳定对维持血管内水平衡及正常血容量起重要 作用。当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时,血容量增加;反之,水潴留在组织间隙则形成水肿。 9、何谓等渗溶液、高渗溶液和低渗溶液?临床上大量输液时为什么只能输等渗溶液? 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称为等渗溶液。 高于血浆渗透压的溶液称为高渗溶液。 低于血浆渗透压的溶液称为低渗溶液。 由于正常人红细胞的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红细胞只有在等渗溶液中才能保持正常的形态、大 小和功能。如果说把红细胞放在低渗溶液中,则由于渗透作用,水分将进入红细胞内,使其体积增 大,甚至破裂造成溶血。如果说把红细胞放在高渗溶液中,红细胞中的水分将渗出发生皱缩,影响 其功能。所以,大量输液时,只能输入等渗溶液。 10、 为什么窦房结是正常的心搏起点?何谓异位起搏点? 在正常情况下, 心脏始终依照自律性最高的部位所发出的兴奋来进行活动。 它主导了整个心脏的兴奋和跳动,故称之为正常搏点。 在某些情况下,如窦房结起搏功能不全、冲动下传受阻或某些心肌组织兴奋性异常升高时,则窦房 结以外的自律细胞的自律性有机会表现出来,成为起搏点,称之为异位起搏点。

循证医学复习提纲及练习题

` 单选题 1.循证实践的第五个步骤是什么(D) A 提出问题B寻找证据C应用证据D循证医学自我评价 2.下列选项中不是临床流行病学的核心思想为(C) A设计B测量 C 统计D评价 3.临床科研的基本类型按任务来源可分为:(D) A.纵向科研任务 B.横向科研任务 C.自由选题项目 D.以上都对 4.循证医学所收集的证据中,质量最佳者为(D) A单个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 — B队列研究 C病例对照研究 D基于多个质量可靠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所做的系统评价 5.下列不属于临床研究中伦理学尊重原则的是( D ) A 知情 B 自愿 C 保密 D 公正 6.评价医学研究文献的一般原则,以下选项错误的是(D) A.真实性评价原则 B.重要性评价原则 C.适用性评价 D.系统评价原则 ' 7.证据资源的入选标准,以下选项,错误的是( D) A.循证方法的严谨性 B.内容的全面性和特异性 C.易用性与可及性 D.针对信 8.队列研究的设计模型不包括(D) A.前瞻性队列研究 B.回顾性队列研究 C.双向性队列研究 D.单向性队列研究 9.能力评价包括(D) (1)评价提出可回答问题的能力 (2)评价寻找最佳外部证据的能力 (3)评估严格评价证据质量的能力 (4)评价整合外部证据与病人价值的能力 A.(1)(2)(3) B.(1)(3)(4) C.(2)(3)(4) D.(1)(2)(3)(4)

10.下列哪项不属于疾病预后研究中的评价原则(D) A真实性B重要性C适用性D理论性 11.临床问题通常分为四个要素,下列除哪项外:(C) A:P B:I C:D D:O ! 12.临床实践指南正文包括内容,下列除哪项外:(D) A:领域 B:方法学 C:推荐 D:资源 13.下列那项不是临床科研方法学(DEM)的核心:(D) A 设计B测量C评价D统计 14.临床医学研究项目申报书的摘要,有固定的字数要求,一般在(C)字左右。 A、200 B、300 C、400 D、500 / 15.是指采用特定的统计学方法,将多个独立的、针对同一临床问题、可以合成的临床研究结果综合起来进行定量分析(B)。 A、系统分析 B、荟萃分析 C、综合分析 D、定性分析 16.从循证医学的观点看,不同种类的研究方法提供的证据的质量差别很 大,最高质量的研究方法应该是(d) A个人经验和观点 B无对照病例系列 C随机对照试验 D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综述 17.循证医学实践核心( B) A素质良好的临床医生 B最佳的研究证据 C 必要的医疗环境 } D患者的参与和合作 18.失效安全数主要用来估计(B) A.文献库偏倚B.发表偏倚C.纳入标准偏倚D.筛选者偏倚 19.循证医学临床实践的伦理原则不包括(B)。 A.尊重 B.协商 C.自主 D.公正 》

科研课程

前言 以下课程适合专硕、学硕以及临床医生,讲解老师多数是名校博士以及名校附属医院医生,在科研方面非常出色,有的在硕博期间发了十几篇SCI 课程技巧性强,由于都是硕博(以博士为主)讲解,相对于学校老师来说,更接地气。各大网站卖得很火,对科研小白有非常好的指导作用。 全部分类整理好,前面10个专题今年4月初已更新完。第11个专题预计7月1日一次性更新完,第12个专题【赠送课程】6月底一次性更新,【赠送课程】还会陆续补充我认为很实用的课程,都是付费课程,我购买,你学习。不限于列出来的这些课,大家按专题顺序学习就行。 最新科研全套课程介绍 一、文献检索专题 1、文献检索,阅读,管理指导 二、文献阅读专题 1.阅读文献方法和综述写作技巧 2.文献精读基础班 3.文献精读强化班 三、医学统计学与SPSS专题

1.医学统计学入门到精通 2.统计学以及SPSS软件 3.SPSS松哥中级统计学 4.SPSS松哥高级统计学 5.SPSS中级统计实战教程 6.SPSS张文彤初中+高级 四、临床实验设计专题 1.临床研究设计方法 2.研究如何设计临床实验研究 3.临床大数据获取分析处理 五、循证医学专题 1.流行病学基础知识讲解 2.循证医学基础知识讲解 六、Meta分析写作专题 1.Meta分析:从入门到精通 2.Meta分析全程零基础讲解 3.Meta分析中阶应用23讲 4.使用RevMan软件进行Meta分析 5.使用Stata软件进行Meta分析 七、SCI论文写作专题 1.SCI零基础起步 2.SCI新手入门必学

3.手把手教你发3分SCI文章 4.SCI写作指导(PDF) 5.SCI论文写作要点 6.高端SCI论文写作套路 7.SCI写作全教程讲解 8.SCI论文写作全程讲解 9.SCI制图方法讲解 八、分子生物学专题 1.分子生物学初级班 2.分子生物学中级班 3.分子生物学高级班 4.分子生物学实验视频高清教程 九、细胞实验技术专题 1.Wastern Blot成功之道 2.《八大细胞技术实验视频高清教程》(分离-培养-传代-冻存-复苏-转染-划痕-侵袭) 3.《蛋白质检测相关生物实验技术指南》(一套足以解决99%常规实验问题的技术指南) 4.蛋白检测技术实验视频教程 5.细胞技术实验视频教程 6.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

循证医学知识点总结

循证医学:是遵循科学证据的医学,指的是临床医生在获得了患者准确的临床依据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纯熟的临床经验和知识技能,分析并抓住患者的主要临床问题 应用最佳的和最新的科学证据,作出科学的 诊治决策,联系具体的医疗环境,并取得患者的合作和接受,以实践这种诊治决策的具体医疗过程。循证医学的基础:①素质良好的医生:②当前最佳的研究证据;③临床流行病学的基本方法和知识; ④患者的参与及合作;⑤必要的医疗环境和条件。循证医学实践的目的:①弄清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为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②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③帮助医生为患者选择当前最科学、合理的治疗措施:④ 分析和应用促进患者康复的有利因素,改善患者预后和提高其生存质量;⑤提供可用于卫生管理的最佳研 究证据,促进管理决策科学化。医学实践的基本步骤:①提出明确的问题;②系统检索相关文献,全面收 集证据;③严格评价证据;④应用证据指导决策;⑤后效评价,通过实践进一步提 证据的质量的分级:①第一级:按照特定病种的特定疗法收集所有多个质量可靠的随机对照试验后所作的 系统评价;②第二级:单个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③第三级:有对照但未用随机方法分组的研究(如设 计很好的队列研究、病例一对照研究或无对照。④第四级:无对照的系列病例观察⑤第五级:专家意见。医学如何评价证据是否最佳?①首先是分析评价证据的真实性;②其次是评价其对于临床医疗实践是否具 有重要价值;③最后是分析是否能适用于面临的临床问题。Meta分析的目的是:①增加统计学检验效能;

②定量估计研究效应的平均水平;③评价研究结果的不一致性;④寻找新的假说和研究思路。Meta分析 的指征是:目前认为Meta分析主要适用于随机化对照试验(RCT结果的综合,尤其存在以下指征:①需 要做出一项紧急决定,而又缺乏时间进行一项新的试验;②目前没有能力开展大规模的临床试验;③有关 药物和其他治疗,特别是副作用评价方法的研究;④研究结果矛盾时。 Meta分析的基本步骤:①提出问题,制定研究计划;②检索资料;③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④纳入研 究的质量评价:⑤提取纳入文献的数据信息;⑥资料的统计学处理;⑦敏感性分析;⑧形成结果报告。 考试要点研究证据的来源:(1原始资料来源包括专著、高质量期刊上发表的论著、电子出版物等。例如医学索引在线(Medline、Embase数据库(Embase Data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 国循证医学/Cochrane中心数据库(CEBM/CCD和国立研究注册(NRR等等。(2 经系统评价的二次 研究资料包括循证医学教科书、与证据有关的数据库、网站等。例如 Cochrane图书馆(CL、循证医学 评价(EBMR、循证医学杂志(EBM、国立指南库(NGC、指南(Guidelines等等。 从发展的观点出发试说明循证医学的局限性:(1虽然循证医学将会大大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但它并不能解决所有与人类健康有关的问题,如社会、自然或环境问题;(2建立有效的产生、总结、传播和利用医疗证据的体系,需要花费一

循证医学试题及答案

循证医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循证医学:是遵循科学证据的医学,指的是临床医生在获得患者准确的临床 依据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和知识技能,分析并抓住患者的主要临床问题(诊断、治疗、雨后、康复等),应用最佳的和最新的科学证据,做出科学的诊治决策,联系具体的医疗环境,并取得患者的合作和接受,以实践这种诊治决策的具体医疗过程。 2、成本-效益分析:将不同的结果换算成流通货币的形式,用货币量作为共同 的获利单位进行比较。 3、效用:即用社会效益和个人主观满意度来测量和评价健康效果。 4、药物不良反应: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过程中,人接受正 常剂量的药物时出现的任何有害的和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 5、证据:主要是指经过试验所得出的结论。 6、系统评价:是一种全新的文献综合评价研究方法,是针对某一临床问题系统 全面的手机全世界所有发表或未发表的临床研究结果,采用临床流行病学严格评价文献的原则方法,筛选出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定性或定量何处,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得出综合可靠地结论。 7、ROC曲线:又称受试者工作曲线,以实验的敏感度(真阳性率)为纵坐标, 而以1-特异度(假阳性率)为横坐标,依照连续分组测定的数据,分别计算SEN及SPN,按照平面几何的方法将给出的各点连成曲线。 8、Meta-分析:又称荟萃分析支队具有相同研究题目的多个医学研究进行综合 分析的一系列过程,包括提出研究问题,制定纳入和排除的标准,检索相关研究,汇总基本信息,综合分析并报告结果。 9、医疗保密:通常是指医生在医疗活动中不向他人泄露有关患者的病情或其他 隐私情况,患者的所有个人资料均属保密内容,对患者隐私的保护并不是无限制的,绝对的。 二、填空题 1、最佳证据应具备的特性真实性、重要性、实用 性。 2、成本-效果分析的表示方法包括成本效果C/E 比或增量效率ΔC/Δ E 比。 3、可作为常用的效用评价指标是质量调整寿命年QALY 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 。 4、根据不良反应与药物的剂量的关系,将药物不良反应分为A型和B 型。 5、获得最佳证据或一级证据所需要的临床试验必须具备一下特征大样 本、随机、对照、盲法 6、治疗效果的准确度就是可信的程度,常用95%可信区间(95%CI,confidence interval)来表示,可信区间越小,则可信度就越接近真值。 7、卫生技术评估的内容包括:安全性、有效性、经济学特性、社会适应性。 8、最常见的识别发表偏倚的方法为漏斗图法。

循证医学研究

循证医学基础知识 一、循证医学定义 循证医学(,)即遵循证据的医学,是国际临床领域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医学模式。其核心思想是:任何医疗决策的确定都应基于客观的临床科学研究依据;任何临床的诊治决策,必须建立在当前最好的研究证据与临床专业知识和患者的价值相结合的基础上。这是教授对于循证医学的定义。这句话定义了临床医学的新模式,强调最佳证据、专业知识和经验、患者需求三者的结合,并且指出三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循证思维的主体。医学的循证化要求临床医生从更多方面来把握疾病,把握医患关系。其结果是医生和患者形成诊治联盟,使患者获得最好的临床结果和生命质量。 二、循证医学基本思想 任何医疗决策的确定,都要基于临床科研所取得的最佳证据,即无论临床医生确定治疗方案和专家确定治疗指南,都应依据现有的最佳证据进行;证据是循证医学的基石,其主要来源是医学期刊的研究报告,特别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成果,以及对这些研究的分析;运用循证医学思想指导临床实践,最关键的内容是根据临床所面临的问题进行系统的文献检索,了解相关问题的研究进展,对研究结果进行科学评价以获得最佳证据。 四、循证医学的起源与发展 希波克拉底著述中将观察性研究首次引入医学领域;中国宋代的《本草图经》提出通过人体试验验证人参效果;中国清朝《考证》中

第一次提出循证思维;年苏格兰航海外科医生进行首次治疗坏血病的对照试验,试验橘子、柠檬及其他干预的疗效,与其同时,其他研究人员将观察性试验和定量试验研究,创造性的陆续引入内科学和外科学;年首次报道爱丁堡的一项大型对照试验,评价放血疗法的效果,这是采用交替法产生对照组的最早记载之一;年丹麦医生通过半随机对照试验,验证血清治疗白喉的效果;年接种肠热病疫苗与生存率之间的相关关系的研究,开创了将多个研究资料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的先例;年鉴定伤寒菌尿症的文献中,制定特定标准选择、提取分析的资料以及统计学分析,成为分析的雏形;年英国领导开展了世界上第一个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肯定了链霉素治疗肺结核的疗效;年提出累计性分析概念,即将每一项新的随机试验结果,累加到已知的针对某病某干预措施的随机临床试验分析结果中;年根据妊娠与分娩的结果撰写的系统评价,成为和系统评价真正的里程碑,同时指出其他专业也应遵循这种方法;年底,英国国家卫生服务中心成立英国中心,旨在促进和协调医疗保健方面系统评价的生产和保存,以便依据最好的科学进展和研究结果服务于临床医疗、卫生管理和高层决策;年中国循证医学中心正式成立,出版了由王家良教授主编的中国第一部循证医学专著。 五、循证医学产生的背景 ()疾病谱的改变。世纪中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医学进步,传染性疾病发病率下降,与心理和社会因素有关疾病显著增加,健康问题已从传染病和营养缺乏等,转变为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

循证医学试题及答案大全(一)

循证医学福建住院医师规培训历年试题及标准答案 一选择题 1、循证医学又称实证医学,即以证据为基础的临床医学,它的思想原理起源于()中叶. A.17世纪 B.18世纪 C.19世纪 D.20世纪 E.21世纪 2、循证医学的()是要求任何医疗措施的实施都应建立在最新、最好的医学科学研究信息的基础上。 A.基础 B.理论 C.要点 D.目的 E.核心 3、()是指在疾病的诊治过程中,将个人的临床经验与现有的最好临床科学证据(current best evidence)相结合,同时考虑病人的价值观,最后为每个病员作出最佳诊治决策。 A、循证医学 B、实验医学 C、现代医学 D、基础医学 E、临床医学 4、个人的临床经验是指临床医生通过临床实践获得的处理临床问题的熟练能力和判断能力,也就是说临床医生应具备通过()的临床表现来发现临床问题的能力。 A、证据 B、随机对照实验 C、医生 D、护士 E、病员

5、循证医学显示了现代医学的进展,不仅有利于临床医学由经验型向科学型的转变,还将在医疗卫生领域引入人性化服务。传统医学是以经验为主,即根据医师的(医学全在线、()或()原理来处理病人。 A、经验 B、实验 C、直觉 D、大家的讨论结果 E、病理生理 答案:1、C 2、E 3、A 4、E 5、ACE 二、名词解释 1、循证医学:是遵循科学证据的医学,指的是临床医生在获得患者准确的临床依据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和知识技能,分析并抓住患者的主要临床问题(诊断、治疗、雨后、康复等),应用最佳的和最新的科学证据,做出科学的诊治决策,联系具体的医疗环境,并取得患者的合作和接受,以实践这种诊治决策的具体医疗过程。 2、成本-效益分析:将不同的结果换算成流通货币的形式,用货币量作为共同的获利单位进行比较。 3、效用:即用社会效益和个人主观满意度来测量和评价健康效果。 4、药物不良反应: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过程中,人接受正常剂量的药物时出现的任何有害的和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 5、证据:主要是指经过试验所得出的结论。 6、系统评价:是一种全新的文献综合评价研究方法,是针对某一临床问题系统全面的手机全世界所有发表或未发表的临床研究结果,采用临床流行病学严格评价文献的原则方法,筛选出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定性或定量何处,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得出综合可靠地结论。 7、ROC曲线:又称受试者工作曲线,以实验的敏感度(真阳性率)为纵坐标,而以1-特异度(假阳性率)为横坐标,依照连续分组测定的数据,分别计算敏感度(Sen)及特异度(Spe),按照平面几何的方法将给出的各点连成曲线。 三、8、Meta-分析:又称荟萃分析,是指对具有多个相同研究题目的多个独立医学研究进行综合分析的一系列过程,包括提出研究问题,制定纳入和排除的标准,检索相关研究,汇总基本信息,综合分析并报告结果。 9、医疗保密:通常是指医生在医疗活动中不向他人泄露有关患者的病情或其他隐私情况,患者的所有个人资料均属保密内容,对患者隐私的保护并不是无限制的,绝对的。 三、简答题 1、在临床循证医学实践中提出临床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其第一步,请简述临床问题的来源?答:病史和体格检查:怎样恰当地采集病史及体格检查和解释其发现 病因:怎样识别疾病的原因(包括医源性)

循证医学名词解释

循证医学:是遵循科学证据的医学,指的是临床医生在获得患者准确的临床依据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和知识技能,分析并抓住患者的主要临床问题(诊断、治疗、预后、康复等),应用最佳的和最新的科学证据,做出科学的诊治决策,联系具体的医疗环境,并取得患者的合作和接受,以实践这种诊治决策的具体医疗过程。 成本:是指在某项卫生服务过程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消耗的物资资料)和活劳动(卫生保健人员的脑力和体力)的货币价值。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隐形成本。 直接成本:是指用于卫生服务项目所消耗的资源。包括直接医疗成本和间接医疗成本。 药物不良反应: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过程中,人接受正常剂量的药物时出现的任何有害的和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 证据:主要是指经过试验所得出的结论。 系统评价:系统评价是一种全新的文献综合方法,指针对某一具体临床问题,系统、全面地收集全世界所有已发表或未发表的临床研究,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的原则和方法严格评价文献,筛选出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定性或定量合成,得出综合可靠的结论。 系统评价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即包含Meta-分析过程,优点是:良好的重复性。 ROC曲线:又称受试者工作曲线,以实验的敏感度(真阳性率)为纵坐标,而以1-特异度(假阳性率)为横坐标,依照连续分组测定的数据,分别计算SEN及SPN,按照平面几何的方法将给出的各点连成曲线。 Meta-分析(meta-analysis) 是对具有相同研究题目的多个医学研究进行综合分析的一系列过程,包括提出研究问题、制定纳入和排除标准、检索相关研究、汇总基本信息、综合分析并报告结果等。目的在于增大含量样本,减少随机误差所致的差异,增大检验效能。又称荟萃分析。 背景问题:关于疾病一般知识的问题,包括两个基本成分:一个问题词加一个动词、一种疾病或疾病的一个方面 前景问题:关于处理、治疗病人专门知识的问题。具有以下基本成分:病人和/或问题,干预措施,对比措施,临床结局 阳性似然比(positive likelihood ratio,LR(+)):是指有病人群中阳性结果的概率与无病人群中阳性结果的概率的比值,即真阳性与假阳性率之间的比值。 LR(+) =(a/(a+c))/(b/(b+d))

循证医学_试题(完整带答案)

. 一、名词解释 1.循证医学 2.系统评价 3.Meta分析 4.发表偏倚 5.失效安全数 6.敏感性分析 二、单选题 1.循证医学就是 A.系统评价 B.Meta分析 C.临床流行病学 D.查找证据的医学 E.最佳证据、临床经验和病人价值的有机结合 2.循证医学实践的核心是 A.素质良好的临床医生 B.最佳的研究证据 C.临床流行病学基本方法和知识 D.患者的参与和合作 E.必要的医疗环境和条件 3.循证医学所收集的证据中,质量最佳者为 A.单个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 B.队列研究 C.病例对照研究 D.基于多个质量可靠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所做的系统评价 E.专家意见 4.Meta分析在合并各个独立研究结果前应进行 A.相关性检验 B.异质性检验 C.回归分析 D.图示研究 E.标准化 5.异质性检验的目的是 A.评价研究结果的不一致性 B.检查各个独立研究的结果是否具有一致性(可合并性) C.评价一定假设条件下所获效应合并值的稳定性 D.增加统计学检验效能 E.计算假如能使研究结论逆转所需的阴性结果的报告数 6.发表偏倚是指 A.有“统计学意义”的研究结果较“无统计学意义”和无效的研究结果被报告和发表的可能性更大 B.世界上几个主要的医学文献检索库绝大部分来自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比例很小C.研究者往往根据需要自定一个纳入标准来决定某些研究的纳入与否 D.研究结果的筛选过程中筛选者主观意愿的影响而引入的偏倚 E.只检索了某种语言的文献资料 7.失效安全数主要用来估计 A.文献库偏倚 B.发表偏倚 C.纳入标准偏倚 D.筛选者偏倚 E.英语偏倚 8.失效安全数越大,说明 A.Meta分析的各个独立研究的同质性越好 B.Meta分析的各个独立研究的同质性越差 C.Meta分析的结果越稳定,结论被推翻的可能性越小 D.Meta分析的结果越不稳定,结论被推翻的可能性越大 E.Meta分析的结果可靠性越差 9.如果漏斗图呈明显的不对称,说明 A.Meta分析统计学检验效能不够 B.Meta分析的各个独立研究的同质性差 C.Meta分析的合并效应值没有统计学意义 D.Meta分析可能存在偏倚 E.Meta分析的结果更为可靠 10.Meta分析过程中,主要的统计内容包括 A.对各独立研究结果进行异质性检验,并根据检验结果选择适当的模型加权合各 研究的统计量 B.对各独立研究结果进行异质性检验和计算失效安全数

循证医学知识点大全

卫生技术评估是指对卫生技术的技 术特性,安全性、有效性、经济学特性和社会适应性进行系统全面的评价,为各层次的决策者提供合理选择卫生技术的科学信息和决策证据,对卫生技术的开发、应用、推广与淘汰实行政策干预,从而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高有限的卫生资源的利用质量和效率。 医学伦理学是揭示人们在探索人类 生命过程中以及同疾病斗争的过程中,人与人相互关系的伦理准则和规范的一门学科 相对危险度(RR):病因暴露组的发病率与未暴露组发病率的比值,或治疗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之比。 前景问题(foreground questions):关于处理、治疗病人专门知识的问题,也涉及到与治疗有关的生物、心理及社会因素等方面。、 危险因素病因可包括很多致病因素,大体可归结为三类,致病因素、环境因素和宿主因素。致病因素尚未肯定时又可称为危险因素。危险因素是从众宿主众多的暴露因素中筛选出来的。 临床决策分析clinical decision analysisCDA根据国内外医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对医疗卫生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重大疑难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在与传统方案进行全面比较和系统评 价的基础上,取其最优者作为决策方案付诸实施,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 系统评价的概念:指针对某一具体 临床问题,系统、全面地收集所有临床研究,采用临床流行病学严格评价文献的原则和方法,筛选出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定性或定量合成(Meta-分析),得出综合可靠的结论。Meta-分析的概念:通过综合多个目的相同且相互独立的研究结果,以提供量化结果来回答根据临床情况提 出的研究问题,这是目前进行系统评价的一种研究手段和方法。③前人工作的总结——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 线索 PICO : P: Patients / Participants 患者/人群;I: Intervention / Exposure 干预/暴露因素;C: Comparison 对照;O: Outcome 结果。 1 危险度:结局事件的发生概率。 2相对危险度(RR):病因暴露组的发病率与未暴露组发病率的比值,或治疗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之比。 3比值比(OR):病例组研究因素的暴露比值与对照组的暴露比值之比。4归因危险度(AR):病因暴露组的发病率减去非暴露组的发病率所得 的差值,表明这一部分患者发病是除了对照组本身发病率后,为被研究的病因引起疾病的净效应,亦称之为绝对危险度。 5可信区间(CI):判断所设计的临床观察指标的真实范围,常计算95%可信区间。 6精确度:可信区间的宽度,为可信区间的上限与下限的差值,宽度越小则精确度越高。 7事件发生率:药物不良反应率、发病率、患病率等。试验组事件发生率(EER)对照组事件发生率(CER) 8绝对危险度增加率(ARI):试验组对药物不良反应或严重事件发生率 的绝对差值。 9出现一例不良反应需要处理的病例数(NNH):一定的时间内,对患者用某种防治措施,相对于对照组来说,出现一例不良反应需要处理的病例数。 10敏感度(Sen):标准诊断方法确诊的病例组中经诊断性试验查出阳 性人数的比例,即真阳性率。 11特异度(Spe):指标准诊断方法确诊无病的对照组中经诊断试验检出 阴性结果的人数比例,即真阴性率。12准确度Acc:诊断性试验的全部真阳性者和真阴性者占受试对象总和 和比例。13阳性预测值+PV:诊断性试验的全 部阳性例数中真阳性所占的比例。 14阴性预测值-PV:诊断性试验的全 部阴性例数中真阴性所占的比例。 15患病率Prev:特定的时间点、某 一人群中,患某种疾病的人的比例。 16似然比LR:诊断性试验综合评价 的理想指标,综合了敏感度与特异度 的临床意义,用于计算阳性或阴性试 验结果的患病概率。 17阳性似然比+LR:出现在金标准确 定有病的受试者阳性试验结果与出 现在无病受试者阳性试验结果的比 值,即真阳性率与假阳性率之比值。 18阴性似然比-LR:出现在金标准确 定有病的受试者阴性试验结果与出 现在无病的受试者阴性试验结果的 比值,即假阴性率与真阴性率的比 值。 19实验组的发生率EER:实验组中某 事件的发生率,对照组发生率:对照 组中某事件的发生率。 20相对危险度降低率CER:与对照组 相比,治疗组结局时间发生减少的百 分比。 21绝对危险度降低率ARR:治疗组和 对照组结局事件发生概率的绝对差 值。 22中位生存时间:研究中50%患者死 亡所需随访的时间。 23生存率:从疾病临床过程的某一点 开始,一段时间后存活的病例数占观 察例数的百分比。 24循证医学: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 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研究依据制 定出病人的治疗措施。 25狭义EBM:循证临床实践;广义EBM: 包括一切医疗卫生服务的循证实践。 1、自主原则:自主知情,自主选择 2、最常见的识别发表偏倚的方法? 漏斗图法,以样本含量与效应量做的 散点图,漏斗图基于的假设是效应量 估计值的精度随着样本量的增加而 增加,其宽度随精度的增加而逐渐变 窄,随后趋于点状,其形状类似一个 对曾导致的漏斗,故称为漏斗图。 4、最佳的防治性研究证据 最佳性防治研究证据是临床随机对 照试验(RCT)和系统评价 5、临床决策分析 临床决策分析步骤CDA步骤: 提出决策的目标→收集和筛选信息资 料→拟订决策备选方案 →评估备选及选择方案→循征阶段: 选择较满意的临床决策方案 →拟定实施步骤,予以实施,并通过信 息反馈进行必要的调整 6、医学伦理学? 一、循证医学临床实践的伦理原则 1、尊重原则:尊重患者的人格,尊重 患者的自主权 2、自主原则:自主知情,自主选择 3、不伤害原则 4、公正原则 5、知情同意原则 二、知情同意和医疗保密 1、知情同意:在临床上主要指在患 者和医生之间,当对患者做出诊断或 推荐一种治疗方案时,要求医生必须 向患者提供充分的病情资料,包括这 种方案的益处、危险及可能发生的其 他意外情况,并以此做 出医疗方案,使患者能自主地做出决 定,接受或不接受这种方案,并在此 基础上由患者做出的承诺。 2、医疗保密:医生在医疗活动中不得 向他人透露有关病人的病情和其他隐 私情况。包括为患者保密和向患者保 密。 7、美国癌症网络 美国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 癌症治疗指导原则分级: 1级:指导原则基于高水平证据,既高 质量的随机临床对照试验或Mata-分 析,专家组达成共识。 2A级:指导原则基于相对低水平证据, 家组均认为值得推荐。 2B级:指导原则基于低水平证据, 专 家组未达成共识,但在关键问题上没 有分歧 3级:专家组存在严重分歧。 9、系统评价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系统评价 系统评价是一种全新的文献综合方 法,指针对某一具体临床问题,系统、 全面地收集全世界所有已发表或未 发表的临床研究,采用临床流行病学 的原则和方法严格评价文献,筛选出 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定性或定 量合成,得出综合可靠的结论。 系统评价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 量的,即包含Meta-分析过程,优点 是:良好的重复性。 系统评价的方法: 确立题目、制定系统评价计划书→检 索文献→选择文献→评价文献质量→ 收集数据→分析资料和报告结果 系统评价的原则: 系统评价的评价原则 ①系统评价的结果是否真实 1.是否依据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的系 统评价 2.在系统评价的“方法学”部分,是 否描述了检索和评价临床研究质量 的方法. 3.不同研究的结果是否一致,如果纳 入的每个临床研究,其治疗效果相似 或至少疗效的方向一致,则由此合成 的结果的可信度就高! ②系统评价的结果是否重要 评价结果的重要性主要取决于:系统 评价的疗效大小疗效的精确性如何 ③系统评价的结果是否能应用于我 的病人 我的病人是否与系统评价中的研究 对象差异较大而不适宜应用该证 据? 系统评价中的干预措施在我医院是 否可行? 自己的病人从医疗中获得的利弊如 何? 对于拟采用的干预措施和可能由此 导致的不良反应,病人的价值观和选 择如何? 10、药物不良反应? ADR病因学关联程度分级: 肯定有关;很可能有关;可能有关; 不可能有关;待判定;不能评价或不 能判定。 Karach和Lasagna法: 时序性;去激发试验;再激发试验; 所观察到的不良反应是否与已知研究 所证实的反应表现与类型相似—符合 性质;是否考虑了混杂因素 ADR的循证治疗原则 ⑴减少或终止药物损害⑵严密观察⑶ 治疗 循证医学诊断中ADR判断 查找文献,证据评估,指导实践。 处理原则: 卫生经济学评价、NNH、NNT综合评价 用药取得效益和损害,利于临床医师 根据利大于弊的原则进行比较和决 策。 应用有关药物ADR的研究结果,需考 虑: 文献报告的结果是否适合于“我经治 的”病人 估计不良反应对“我经治的”病人的 影响 了解病人的意愿和希望解决的问题 选择疾病治疗中更少发生的不良反 应的方法 11、临床问题的来源? 问题的来源: ①病史和体检②研究病因③临床表 现④诊断问题⑤鉴别诊断⑥预后⑦ 治疗方案⑧疾病预防 12、循证医学中的证据 证据分原始研究证据和二次研究证 据:二次研究证据的形式:系统评价, 临床决策分析,临床证据手册,卫生 技术评估,临床实践指南 证据:主要是指经过试验所得出的结 论。试验——大样本、随机、盲法、 对照。需要对这些样本较小的多个试 验进行定量综合分析——meta 分析 文献的概念:用一定的方式(文字、 图象、声音)记录在一定的载体(纸 张、磁盘、光盘)上的知识都称为文 献。是知识的外在表现形式。 研究证据的分类:零次文献--作者原 始创作阶段的资料;一次文献原始研 究证据=情报源;二次文献=情报线索 --检索工具、书目 ;三次文献--综述、专著、教科工具 书;二次研究证据=高级情报产物。 一般需要排除研究证据:一切无对照 的试验(全部病人只接受一种处理)。; 非随机临床对照试验(由医生或病人 来决定进行何种处理);历史性对照 (两个不同时期进行的研究结果相比 较);病例对照(疾病组与非疾病组之 间的比较);按病人特点进行分配的试 验(性别、年龄、疾病严重程度、不同 病因、地区分布情况等);病例复习和 回顾性研究;动物试验及细胞和组织 研究。但注意有时人的RCT和CCT也 加在其中进行报告,应避免遗漏。 循证医学检索证据的特点: ⑴PICO,含义: P:patient或 population,即他们所患的疾病为何, 存在什么临床或防治所需解决的问 题。?I:intervention,针对所需解 决的临床或防治问题拟探求使用的干 预措施。?C:comparison,拟探求使 用的干预措施的对照比较措施。④O: outcome,拟探求使用的干预措施的结 局。 ⑵文献的整理与评价 ⑶系统评价法 优化检索策略: ⑴扩大检索范围:使用上位词,采用 截词检索,用运算符or,取消检索词 之间的连接符,使用通配符,使用检 索词表检索; ⑵缩小检索范围:使用下位词,使用 “主题词/副主题词”组配检索,限定 字段,用运算符and、near、with、 not,屏幕浏览选词,通过“suggest” 功能选词。 13、原始治疗性证据的真实性评价? 原始证据真实性评价的关键内容有 哪些? 1.分组是否真正随机,(应有科学的 随机方法)中小样本量------分层问 题 2.诊断依据是否可靠,有否具体的纳 入及排除标准 3.组间的临床基线是否一致 4.干预措施(干预措施)是否明确, 是否采用了盲法(单盲、双盲、三盲) 5.研究对象除接受试验措施外,是否 同时接受其它治疗 16、前景问题 影响预后的因素: 人口学特征:年龄、性别 疾病本身的特点:病情、病程、合并 症 社会-经济地位和家庭因素: 医疗条件: 个性特征:心理因素和身体素质 依从性: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不同疾病的特殊预后因素 19、二次研究证据主要来源 二次研究证据 是对多个原始研究证据再加工后得 到的更高层次的证据。是尽可能全面 地收集某一问题的全部原始研究证 据,进行严格评价、整合处理、分析 总结后所得出的综合结论。 来源: 1. 数据库 2. 网站 3. 杂志 ?20、队列研究? 队列研究设计是将符合研究标准的 某一疾病的研究对象,按是否暴露于 可疑预后因素分别进入一个和多个 队列,随访一段时间后,比较疾病结 果事件的差异,从而得出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