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幼儿挫折教育

合集下载

幼儿的挫折教育

幼儿的挫折教育

幼儿的挫折教育挫折教育是指通过让孩子面对、体验和克服各种困难和挫折,培养他们坚韧、勇敢和适应能力的一种教育方式。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挫折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本文将从幼儿面临的挫折、挫折教育的价值以及实施挫折教育的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幼儿面临的挫折幼儿时期是个体形成与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尚未完全掌握语言技能和自我管理能力,容易面临各种挫折。

以下是一些幼儿常面临的挫折情境:1.学习方面的挫折:例如无法理解问题、无法解决困难、记忆力不足等。

2.社交方面的挫折:例如与他人发生冲突、无法获得别人的认可、交流沟通受阻等。

3.情绪方面的挫折:例如因为不如意的事情而感到失望、沮丧、愤怒、忧虑等。

二、挫折教育的价值挫折教育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以下是几个方面的价值:1. 培养坚韧和毅力:幼儿通过克服挫折,培养了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品质,并在面临困难时能持之以恒,不轻易放弃。

2. 发展适应能力:挫折教育使幼儿逐渐适应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提高了应对问题和处理矛盾的能力。

3. 培养自信心:通过成功地克服困难,幼儿会对自己的能力和潜力产生信心,从而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

三、实施挫折教育的方法挫折教育需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成长需求,采取适当而有效的方法。

以下是一些实施挫折教育的方法:1. 增加困难程度:根据幼儿的能力水平,在他们掌握一定技能后适当提高学习、游戏等活动的难度,让他们面临一定的挑战。

2. 鼓励自主解决问题:为幼儿提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引导他们通过自主努力和探索,找到解决困难的方法。

3. 提供支持和指导:在幼儿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及时给予他们适当的支持和鼓励,同时提供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

4. 倡导失败也是成功的一部分:引导幼儿正确对待失败和挫折,告诉他们失败并不可怕,而是成功路上的一部分,鼓励他们从失败中获取经验和教训。

幼儿教育中的挫折教育实施

幼儿教育中的挫折教育实施

幼儿教育中的挫折教育实施在幼儿教育中,挫折教育是一个常常被忽视但却至关重要的环节。

如今,大多数孩子生活在相对优越的环境中,备受关爱与呵护,然而,这种过度保护可能会使他们在面对挫折时显得脆弱和无助。

因此,在幼儿阶段实施挫折教育,培养他们坚韧的品质和应对困难的能力,对其未来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挫折教育的目标。

挫折教育并非是要让幼儿经历过多的痛苦和磨难,而是通过适当的引导和体验,让他们学会在挫折面前保持积极的心态,勇敢地面对并克服困难。

其主要目标在于增强幼儿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独立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那么,在幼儿教育中,如何有效地实施挫折教育呢?创设挫折情境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方法。

教师可以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或游戏。

例如,组织一场拼图比赛,拼图的难度可以略高于幼儿的平均水平,让他们在尝试完成的过程中遭遇挫折。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密切观察幼儿的反应,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逐步克服困难,完成任务。

另外,让幼儿在自然环境中体验挫折也是很有必要的。

比如,在户外活动时,鼓励他们尝试攀爬较高的滑梯或者跨越一些小障碍。

当他们遇到困难时,教师不要急于帮助,而是让他们先自己尝试解决。

通过这样的方式,幼儿能够亲身感受到挫折,并在克服挫折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同时,家庭在挫折教育中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家长应该避免过度包办孩子的事情,要给他们一定的自主空间去尝试和犯错。

比如,让孩子自己穿衣、系鞋带,如果他们做得不好,家长不要立刻接手,而是耐心地引导他们再次尝试。

在实施挫折教育时,教师和家长还要注重培养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

当幼儿遭遇挫折产生消极情绪时,要引导他们正确地表达和宣泄情绪。

例如,当孩子因为搭积木失败而生气时,家长可以说:“宝贝,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因为积木没有搭好,那我们一起深呼吸,想想怎么才能搭好呢?”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幼儿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以更加冷静的态度面对挫折。

家长如何看待幼儿的挫折教育

家长如何看待幼儿的挫折教育

家长如何看待幼儿的挫折教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幼儿阶段。

然而,在追求卓越的过程中,孩子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挫折。

那么,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幼儿的挫折教育呢?我们要明确挫折教育的目的。

挫折教育并非是为了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遭受打击,而是让他们学会面对困难、克服困难,培养出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自信向上的品质。

在幼儿阶段,孩子们正处于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适当的挫折教育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提高心理素质。

我们要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

面对挫折时,孩子会感到失落、沮丧,甚至产生自卑心理。

这时,家长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同时,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感受,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帮助他们排解负面情绪,树立信心。

再次,我们要引导孩子正确看待挫折。

挫折是人长的必经之路,家长要教育孩子认识到挫折的普遍性和积极作用。

当孩子遇到挫折时,我们要引导他们从积极的角度去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我们要教育孩子学会承担责任,勇敢面对自己的错误,勇于克服困难。

我们要给孩子提供实践机会。

在现实生活中,孩子通过参与各种活动,才能真正体验到挫折的滋味。

家长要鼓励孩子参加各类社会实践,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当孩子遇到挫折时,我们要给予适当的指导,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我们要做好榜样。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的言行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面对挫折时,家长要展现出积极向上的态度,勇于克服困难。

孩子会模仿家长的行为,从而学会坚强、自信地面对挫折。

家长要正确看待幼儿的挫折教育,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引导他们正确看待挫折,提供实践机会,做好榜样。

通过适当的挫折教育,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培养出坚韧不拔的意志,成为自信、勇敢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挫折是不可避免的。

就像学习走路一样,孩子总会摔跤,但每次摔倒后都能学会如何更好地站起来。

挫折教育就像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次次“试炼”,它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起强大的内心世界,培养出解决问题的能力。

防挫折安全教育幼儿园(3篇)

防挫折安全教育幼儿园(3篇)

第1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幼儿园作为孩子们人生中的第一个教育阶段,其教育内容不仅包括知识技能的培养,更包括生活能力的培养,其中防挫折安全教育尤为重要。

挫折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对于幼儿来说,适当的挫折教育有助于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坚韧不拔的品质。

本文将从防挫折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实施策略以及家园合作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防挫折安全教育的重要性1. 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自信心是幼儿面对挫折时保持积极心态的关键。

通过防挫折安全教育,让幼儿认识到挫折是人生常态,培养他们面对挫折时的勇气和信心,从而在面对困难时能够积极应对,不畏缩。

2. 培养幼儿的抗压能力在幼儿时期,适当的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学会如何应对压力,培养抗压能力。

防挫折安全教育让幼儿了解挫折的来源,学会调整心态,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为未来的成长奠定基础。

3. 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挫折教育有助于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

在挫折面前,幼儿学会正确处理情绪,避免因过度焦虑、恐惧而导致的心理问题。

4. 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面对挫折,幼儿需要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从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防挫折安全教育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培养团队精神。

二、防挫折安全教育的实施策略1. 创设情境,让幼儿体验挫折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挫折。

例如,设置障碍赛道,让幼儿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遇到挫折,学会面对困难。

2. 引导幼儿正确认识挫折教师应向幼儿讲解挫折的普遍性,让他们明白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从而正确认识挫折。

同时,引导幼儿学会分析挫折的原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意志品质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各类活动,如户外运动、手工制作等,培养幼儿的意志品质。

在活动中,让幼儿学会克服困难,培养坚韧不拔的精神。

4. 教授幼儿应对挫折的方法教师可以教授幼儿一些应对挫折的方法,如深呼吸、转移注意力等。

幼儿教师如何进行挫折教育

幼儿教师如何进行挫折教育

幼儿教师如何进行挫折教育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1.挫折是成长的必经之路,每个孩子都会遇到挫折,我们要正视挫折,理性对待。

2.挫折教育不是让孩子在挫折中痛苦,而是引导孩子从挫折中学习、成长。

3.挫折教育不是单一的惩罚或忽视,而是关爱与引导的结合。

二、创设合理的挫折情境1.教师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创设适度的挫折情境,让孩子在自然、真实的环境中感受挫折。

2.挫折情境要具有教育意义,能够引导孩子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

3.教师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调整挫折情境的难度,避免孩子产生过大的心理压力。

三、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1.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教师要关注孩子的优点和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2.教授孩子应对挫折的方法。

例如:教孩子学会分解问题,一步一步解决;鼓励孩子寻求帮助,学会合作;培养孩子调整心态,积极面对困难。

3.培养孩子的耐心和毅力。

教师要引导孩子在面对挫折时,保持冷静、坚持努力,不轻易放弃。

四、关爱与支持1.教师要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关注孩子在挫折过程中的情绪波动,给予关爱和支持。

2.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倾听孩子的内心声音,让孩子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理解。

3.教师要尊重孩子的个性,不轻易给孩子贴上“不行”、“笨拙”等标签,而是用心去发现、培养孩子的潜能。

五、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1.教师要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形成教育合力。

2.家长要积极参与孩子的成长,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3.教师和家长要共同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孩子学会面对挫折,勇敢追求梦想。

幼儿教师在进行挫折教育时,要关注孩子的个体差异,创设合理的挫折情境,引导孩子学会面对挫折,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

同时,关爱与支持是挫折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教师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与家长共同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让我们携手努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幼儿挫折教育论文15篇(幼儿挫折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幼儿挫折教育论文15篇(幼儿挫折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幼儿挫折教育论文15篇幼儿挫折教育的实践与探索幼儿挫折教育论文摘要: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是家长、老师共同努力的长期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不能对幼儿提出过高要求,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兴趣进行培养,否则,幼儿在压力面前会产生强烈的挫折感。

经常笼罩在这种挫折感中,会损害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

总之,在幼儿发展的过程中,没有挫折不行,挫折过多、过大也不行,我们要正确引导,使幼儿能正视并战胜挫折,健康发展。

关键词幼儿挫折教育教育论文教育幼儿挫折教育论文:幼儿挫折教育的实践与探索挫折,俗称”碰钉子”,在心理学中是指主体在追求某种目标的活动过程中受到阻碍或干扰,致使目标不能实现而引起的一种情绪体验。

幼儿虽然阅历尚浅,但在生活和学习活动的方方面面都会遇到挫折。

挫折是必然和普遍发生的。

但我们可以通过挫折教育,帮助幼儿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并养成一定的耐挫能力。

一、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的途径1.发挥表率作用,培养孩子的勇敢精神幼儿的勇敢是受成人的影响形成的。

幼儿入园后,渐渐地把教师作为自己崇拜的偶像,在他们眼里,教师非常伟大,而且无所不能。

所以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教师所表现的态度对他们的影响很大。

这就要求教师在挫折面前一定要冷静、勇敢,千万不要在他们面前絮絮叨叨、唉声叹气,而应意志坚定、从容处之。

长期的耳濡目染,必然能塑造幼儿坚强的个性品质,增强抗御挫折的能力。

2.培养幼儿正确评价自我的能力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长处与不足,教师应有客观的评价,并据此对幼儿提出合理的期望,激励幼儿向恰当的发展目标努力。

如果教师只看到幼儿的优点而忽视其缺点,幼儿就会对自身的不足缺乏认识而骄傲自满,不能接受失败,这样幼儿缺乏自信,会逃避困难以求避免挫折。

我班的周××,刚开学时,因为她的聪明能干,我们经常请她当“小老师”。

渐渐的,她变得骄傲自满、恃宠而骄,不能接受半点失败、打击,稍有不如意就撅着小嘴生气。

我和配班老师及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对她调整了教育策略,引导她对自己和同伴进行正确的评价,让她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同伴的优点,还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的期望,让她的努力有方向、有目标。

论幼儿挫折教育

论幼儿挫折教育

1、增强幼儿的挫折承受力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由于其生理、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总会经历这样或那 样的挫折和失败。如果能让孩子从小学会如何面对困难、面对失败,那么当他 们遇到挫折时就不会轻易灰心、轻易放弃。因此,在幼儿阶段进行适当的挫折 教育可以有效地增强幼儿的挫折承受力。
2、帮助幼儿学会自我调节
五、家庭与学校的合作
在幼儿挫折教育中,家庭与学校的合作至关重要。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应该密切 配合,共同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支持和帮助。首先,家长应该与孩子建立良好的 沟通机制,了解孩子在幼儿园或学校的情况和表现;其次,家长应该积极参与 幼儿园或学校的活动和交流,与教师和其他家长分享经验和资源;最后,家长 和学校应该共同制定教育计划和目标,确保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得到全面、系统 的支持和帮助。
与成人相比,幼儿更容易受到失败的打击。因为他们的自我意识尚未完全发展 起来,当他们遭遇失败时可能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这时,如果家长能够及 时引导孩子学会自我调节,使孩子能够正确地看待失败和成功之间的关系,那 么孩子就会逐渐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和对失败的正确认识。
三、进行幼儿挫折教育的策略
1、给孩子适当的批评和惩罚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和老师要改变以往过分保护孩子的做法,当孩子犯了错误 时,要适当地给予批评和惩罚。这样可以让孩子了解到自己的错误行为所带来 的后果,从而帮助孩子学会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同时,让孩子承担自己行为 的后果也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
2、创设一定的挫折情境
为了有效地进行挫折教育,家长和老师可以创设一定的挫折情境。例如:在游 戏中适当增加一些困难环节;在郊游活动中让孩子体验一下找不到父母时的焦 虑和不安;在绘画活动中让孩子尝试着完成一些有难度的作品等等。这些挫折 情境的设置可以让孩子体验到困难和挫折的感觉,并从中学会如何面对和克服 困难。

浅议幼儿园大班幼儿的挫折教育

浅议幼儿园大班幼儿的挫折教育

浅议幼儿园大班幼儿的挫折教育幼儿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孩子们开始社交学习和自我发展的地方。

在这个阶段,幼儿们需要学会面对挫折和困难,并且逐渐培养自我调节能力。

挫折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它能帮助幼儿们积极面对挫折,培养坚韧的品质,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本文将就幼儿园大班幼儿的挫折教育展开讨论。

一、挫折教育的重要性挫折教育是指在幼儿成长过程中,通过一定的活动和教育手段,引导幼儿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能够自我调节情绪,勇敢地面对挑战,培养顽强的品质。

挫折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成长过程中,孩子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困难,如学习上的失败、人际关系的问题等。

如果缺乏面对挫折的能力,孩子们就很难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挫折教育不仅在幼儿园阶段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对孩子们的整个成长过程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挫折教育的方法和技巧针对幼儿园大班幼儿的特点,挫折教育的方法和技巧需要结合幼儿的认知和情感特点,具体包括以下几点:1. 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在幼儿园大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活动来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让幼儿在完成任务时感受到成就感,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教师还可以及时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 培养自我调节能力幼儿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常常容易情绪波动,甚至产生消极情绪。

教师需要引导幼儿学会自我调节情绪,如通过自我安慰、深呼吸等方式来平复情绪,让幼儿学会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挫折。

3. 培养同理心和团队合作意识在幼儿园大班,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孩子们的同理心和团队合作意识,让他们学会关心他人,互相帮助,从而在困难时得到他人的支持和鼓励。

4.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小组活动,引导幼儿们团队协作,解决问题,从而让他们学会面对挑战时的积极态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做好家园合作幼儿园大班的教师还需和家长做好沟通和合作,及时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从而共同帮助幼儿克服困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幼儿挫折教育
作者:潘瑜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年第10期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们给予下一辈孩子的条件也越来越好。

然而独生子女的家庭环境导致了现在幼儿的抗挫能力普遍下降。

所以,我们开始重视对于幼儿的挫折教育,让孩子更准确的认识事物,从容的面对挫折。

【关键词】教育;幼儿;挫折;关怀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0-0051-01
随着新时代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专家、教师意识到了挫折教育的重要性。

现在的幼儿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很少经历挫折。

同时,幼儿的父母独生子女居多,这就导致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两代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孩子受到多方的宠爱。

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促使孩子全身心的发展,是我们幼教工作者不可忽视的内容,这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和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幼儿园开展挫折教育的意义
1.挫折教育的含义。

幼儿挫折教育是指在现有的或者制造的某种情境下,根据幼儿自身发展的特点和教育的需要,采取科学正确的教育指导方法,让幼儿独自去面对困难,促使其形成对困难的正确认识、面对困难的积极态度以及抵抗挫折的承受能力。

2.挫折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人的素质和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要求具备一定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从小就被父母保护着的孩子,由于一直过着顺境的生活,心里的优越感非常强烈,只听了赞歌,受不了批评,对自己的认识性不足,因此在当他投入到这个社会的同时,由于缺少社会实践经验,工作处处碰壁,由此变得消沉,毫无斗志。

3.挫折教育有利于发展幼儿的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主要是指情感、意志、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性格、气质。

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决定幼儿是否能够成才的重要方面常常是那些易被家长和教师忽略的非智
力因素。

一个孩子如果能具有良好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和顽强的毅力,对其一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4.挫折教育是培养幼儿良好心理素质的需要。

在幼儿园中,常常会发现小朋友与同伴争抢玩具,在抢不过对方的情况下而产生了攻击性行为。

这就是挫折感产生的,幼儿由于抢不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心情感到非常的失落,从而产生了挫折感导致了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很多家长过多的重视孩子的成绩和衣食住行等方面,忽视了孩子的独立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孩子只有在慢慢承受挫折的过程中,才会渐渐懂得如何面对挫折、失败和困难,从而更好的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

二、幼儿挫折教育的实施途径
1.引导幼儿正确认识挫折。

生活中到处都存在挫折,可以说,挫折伴随着每一个人成长的一生。

幼兒对于挫折良好、正确的认知是挫折教育实施的重要保障,当幼儿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挫折时,我们应教育孩子克服畏难思想和依赖心理,引导孩子正确认识挫折,鼓励孩子独立面对困难。

2.设置情境,体验挫折。

幼儿的活动范围有限,教育者在利用自然情境进行挫折教育的同时,还要注意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情境和机会,让幼儿得到多方面的锻炼,在实践中接受挫折教育。

3.利用榜样作用进行教育。

幼儿的大部分生活都在幼儿园里度过,老师和同伴的影响非常大,孩子很容易受到身边的人的影响。

老师要做好榜样的作用,在面对挫折时,要以乐观向上的态度去对待。

另外,家长的行为对幼儿的影响也同样重要,家长对待挫折的态度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幼儿。

4.强化幼儿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种强大的内部动力,能激发人的潜力。

幼儿只有不断得到鼓励,才能在困难面前淡化和改变受挫意识,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

教师要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如自己穿衣服,自己进餐,独自就寝等。

5.为幼儿创设与同伴交往的机会。

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幼儿常常会发现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克服以自我中心的缺点。

在群体中,幼儿往往会经历一些挫折,如大家观点不一致。

这样他必然要学会如何与其他小朋友和睦相处,如何与他人合作,从而更好地在同伴中保持自己的地位,这种磨炼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耐挫力。

三、幼儿挫折教育的具体实施
1.挫折教育融入日常教学。

在平常的挫折教育中,将挫折教育与日常的游戏、竞赛等结合起来。

因为游戏和竞赛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将挫折教育融入游戏和竞赛中,容易让幼儿接受和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

2.通过环境创设进行挫折教育。

幼儿每时每刻都在与环境接触,因此环境对于幼儿的挫折教育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班级的主题墙上展示了很多能够展现战胜挫折、奋勇拼搏精神的照片,还有自己努力完成的手工作品。

通过这样的布置,使得挫折教育与环境很好的结合,促使幼儿勇敢面对挫折。

总之,培养幼儿面对挫折,战胜挫折的能力,并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也不是刻意追求就能达成,关键要顺应幼儿的发展规律。

教师和家长应该正确看待挫折的教育价值,认识到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的必要性,避免凡事都代替包办,对幼儿过度保护。

参考文献
[1]杨涛.浅谈幼儿挫折教育[J].新课程:小学,2015(7):59-59.
[2]刘帅.浅谈幼儿挫折教育的实践与体会[J].速读旬刊,2017(1).
[3]陈宁.浅谈幼儿挫折教育的重要性及对策[J].中国培训,2015(18):230-230.
[4]连丛丛.浅谈幼儿挫折教育——拒绝挫折,就等于拒绝成功[J].魅力中国,2016(6).
[5]解呈呈.童话并不完美——浅谈幼儿挫折教育[J].知音励志,2016(10).
[6]王金明.幼儿挫折教育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08):24-24.
[7]赵文侠.浅谈幼儿挫折教育的策略[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6(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