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地名数据库界线、界桩编码方法
地籍图中宗地编号的方法

地籍图中宗地编号的方法
以地(市)级行政区为单位开展初始地籍调查,地籍编号分为四级,即:区(县)——街道(乡、镇)——街坊(村)——宗地。
区(县)、街道(乡、镇)可以用文字表示,也可以用字母和数字表示,街坊(村)、宗地必须以阿拉伯数字表示。
县级行政区编号可以直接采用gb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代码》规定代码的后三位,但不反映在图面上,仅反映在地籍簿上。
街道编号、街坊编号均以二位阿拉伯数字表示。
宗地编号以三位阿拉伯数字表示。
宗地编号统一自西向东、自北向南,由“1”开始顺序编号。
地籍图图面的宗地仅注记宗地号,县级行政区编号、街道(乡、镇)编号、街坊(村)编号可以省去。
例如:广州市东山区第3街道第5街坊第28宗地,其地籍编号为,其中,002表示东山区,03表示第3街道,05表示第5街坊,028表示第28宗地。
该宗地的地籍编号也可以表示为002-3-5-28.
以县级行政区为单位开展初始地籍调查时地籍编号分为三级,即:街道(乡、镇)——街坊(村)——宗地。
例如安徽省宿州市灵壁县第4街道第12街坊第115宗地,其地籍编号为0412115,其中,04表示第4街道,12表示第12街坊,115表示第115宗地。
该宗地的地籍编号也可以表示为4-12-115.。
国家1:2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说明与代码

国家1:25万数据说明与代码由ouyangjunxiang于 2004-05-18 9:05国家最新1:25万数据量太大,不便共享,这里先提供国家最新1:25万数据说明1:25万更新后数据说明一、概述1、覆盖范围全国1:25万更新数据库共包含按照1:25万地形图分幅的数据816幅,覆盖整个国土范围。
二、更新数据说明1、数据源:国家测绘局于1995年组织,在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建立而成的全国1:25万地形数据库,数据库的内容是覆盖中华人民共和国整个国土范围的共816幅,每幅图的经差为1.5度,纬差为1度。
2、坐标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3、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4、地图投影:采用经纬度坐标----以度为单位5、现势性:本次建立的数据库的内容现势情况最低达到2000年底,有的资料现势性情况要更好,达到2002年6、更新资料:更新的基本资料有1:5万卫星数字影象数据;全国骨干交通网数据;1:5万地名数据;最新勘界成果。
以及一些更新参考资料,如各省测绘局收集的现势资料、1:1万数据库成果、其他满足1:25万数据库更新要求的资料、图件、图集等。
7、更新内容:更新内容涉及主要更新要素如全部铁路;全部境界;省道及以上等级道路;乡镇及以上等级点状居民地、县级及以上等级真形居民地;五级及以上等级河流;大型工程设施等重要地物。
一般更新要素如县乡级道路;行政村级点状居民地、乡镇级真形居民地;六级河流等。
8、存储方式、内容:内容是地理要素以经纬度表示的ARC/INFO1:25万更新数据分为13层存放,各层包括一个或多个属性表,是以ARC/INFO COVERAGE格式分层存放的。
要素名层名属性表主要内容政区 BOUNT PAT 政区界、海岸线、岛屿REGION 省、地、县政区AAT 县界BOUPT PAT 国界界牌居民地 RESPY PAT 乡、镇及以上等级真形居民地REGION 乡、镇及以上等级真形居民地RESPT PAT 居民地铁路 RAILK AAT 铁路、铁路桥等ROUTE 铁路路线PAT 火车站公路 ROALK AAT 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乡道、乡村路、小路、公路桥等ROUTE 国道路线、省道路线PAT 山隘、码头、轮船停泊场等水系 HYDNT AAT 河流、湖泊、水库、渠道等PAT 河流、湖泊、水库、渠道等REGION 主要湖泊ROUTE 六级以上河流HYDLK AAT 水库坝、水闸、丛礁等PAT 泉、井、不依比例尺水库、明礁、暗礁等地貌 TERLK AAT 等高线、等深线、冲沟等PAT 高程点、水深点土地覆盖 TERNT AAT 沙漠、雪被边线等PAT 沙漠、雪被其它要素 OTHNT AAT 自然保护区边线等PAT 自然保护区辅助要素 ATNLK AAT 山脉、群岛、海口等名称PAT 山脉、岛屿等名称数据质量 QUAPY PAT 地形图编绘资料情况9、各层数据对应属性表的属性项定义以及内容描述:各层有一个或多个属性表,各表的非定义属性项略,自定义的属性项及内容如下:i. 各表中的CODE项是在数据采集中为方便采集而定义的临时代码。
国家高速公路网里程桩号传递方案

国家高速公路网里程桩号传递方案路线编号路线简称省份里程桩号传递方案起点终点地名桩号(Km)地名桩号(Km)G1 京哈高速北京41。
091 北京(四方桥)0。
000 大沙务(京冀界)41。
091G1 京哈高速河北21。
303 冀京界42。
000 冀津界63。
303G1 京哈高速天津37。
178 宝坻区牛道口镇(津冀界)64。
000 宝坻区新安镇(津冀界)101。
178G1 京哈高速河北199。
280 冀津界102。
000 山海关(冀辽界)301。
280G1 京哈高速辽宁548。
563 山海关(辽冀界)302。
000 昌图毛家店(辽吉界)850。
563 G1 京哈高速吉林285。
532 五里坡(吉辽界)851。
000 拉林河(辽黑界)1136。
532G1 京哈高速黑龙江72。
000 拉林河(黑吉界)1137。
000 哈尔滨(瓦盆窑)1209。
000 G2 京沪高速北京35。
000 北京十八里店桥0。
000 京冀界35。
000G2 京沪高速河北6。
840 冀京界35。
000 武清区大王古庄镇(冀津界)41。
840G2 京沪高速天津107。
205 武清区大王古庄镇(津冀界)42。
000 青县(津冀界)149。
205 G2 京沪高速河北110。
263 青县(冀津界)150。
000 乐陵(冀鲁界)260。
263G2 京沪高速山东448。
670 德州(乐陵)(鲁冀界)261。
000 红花埠(鲁苏界)709。
670 G2 京沪高速江苏484。
700 新沂(苏鲁界)710。
000 花桥(苏沪界)1194。
700G2 京沪高速上海24。
200 安亭镇(沪苏界)1195。
000 江桥镇1219。
200G3 京台高速北京23。
750 北京南苑(接五环)0。
000 京冀界23。
750G3 京台高速河北58。
670 安定(冀京界)24。
000 东安庄(冀津界)82。
670G3 京台高速天津74。
088 武清区石各庄镇(津冀界)83。
国家地名数据库管理系统2.0版功能和应用

性提换、坐标位置提换。避免了更新地理信息数据是
无用数据覆盖更新数据的问题。
2013-7-26 32
6.5 地图选取功能
地图选取功能,可以将地图内容按照一定的行政区 以免在图形合并时产生不必要的麻烦。(演示)
划范围分离提取,避免了不同政区的用户之间的误操作,
6.6 增加Ftp上传文件
该功能多用于网络版用户。用户可以将某一行政 区划范围内的要素相关多媒体通过此功能上传到服务 器上。(演示)
国家地名数据库管理系统2.0版 功能和应用
总参测绘信息技术总站
主要内容
1.项目背景
2.升级、完善的功能 3.系统主要功能和应用 4.成果的性能特点及应用情况 5.系统建设的进一步考虑
2013-7-26
2
一、项目背景
2006年,我们研制开发了《国家地名数据库管理系
统1.1版》,并下发全国各省、地市、县试行。同时, 针对各地的需求,我们帮助部分省区建立了1:5万地 理信息数据库,对系统进行了全面的运行和测试。通 过系统的深层应用,各地反馈了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2.0 版》中,综合查询出了能查阅基本的 区划信息,还扩充了多个专项查询功能,包括行政 区划概况、行政区划统计、行政区划沿革、行政区 划变更、综合文档查询以及生成行政区划简册。
2.1.1 行政区划概况
通过“行政区域概况”查询,可了解某一行政区 域的基本情况,包括文字和图片的信息。可以比较生 动、准确地了解该政区的信息。 (演示)
地名属性数据和图形数据的挂接,是一项工作量很大 的工作,增加此功能,可实现部分地名的自动挂接,可 以减少地名挂接的工作量。且 “已连接”的信息和“未 连接”的信息可较为明显加以区分。(演示)
6.4 图形合并功能
界址点编号的方法

界址点编号的方法
界址点编号那可是个重要的事儿啊!到底咋编号呢?可以从某个固定方向开始,依次给界址点编上号,就像给排队的小伙伴挨个发号一样,多清楚呀!注意千万别编乱了,不然那可就麻烦啦!这就好比你整理书架,要是乱放一通,下次找书不得急死嘛?那在编号过程中有啥安全性稳定性呢?这可不能马虎,得保证编号准确无误,不然以后出问题可咋办?就像盖房子得把地基打牢一样,界址点编号也得稳稳当当的。
这编号能用在好多场景呢!比如土地划分的时候,那可太有用啦!能让大家清楚地知道每块地的边界在哪。
优势也很明显呀,清晰明了,方便管理。
举个例子,有个村子进行土地重新划分,用了合理的界址点编号方法,大家一下子就清楚了自己的地在哪,以后也不会有啥纠纷。
界址点编号真的很重要,得认真对待,可不能瞎搞。
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标准(2019版)

v1.0 可编辑可修改附件1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标准》(2019 版)2019年 2月v1.0 可编辑可修改目次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缩略语 (3)5 数据库内容、要素分类编码与定位基础 (4)6 数据库结构定义 (6)8 数据交换内容和格式 ............................................................... 3..29 元数据 ........................................................................... 3 (3)HEADBEGIN<CR> 参/ 见注释2/ ............................................................................................................ 3..4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缩略语 (3)5 数据库内容、要素分类编码与定位基础 (4)6 数据库结构定义 (6)8 数据交换内容和格式 ............................................................... 3..29 元数据 ........................................................................... 3 (3)HEADBEGIN<CR> 参/ 见注释2/ ............................................................................................................ 3..4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的分类代码、数据分层、数据文件命名规则、图形数据与属性数据的结构、数据交换格式、元数据等。
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管理规定

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管理规定为加强数据库的管理、使用、维护和更新,民政部制定了《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管理办法(试行)》,下面店铺给大家介绍关于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管理规定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的使用、维护、更新,确保数据完整、规范、准确、有效,数据库管理系统安全高效运行,更好地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服务,方便群众生产生活,根据有关法规及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是指以地理信息系统和数据库技术等为基础,对地名和行政区划、行政区域界线等数据的采集、录(导)入、存储、处理、分析、应用的计算机管理系统,由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市(自治州、地区、盟)、县(市、市辖区)四级数据库组成,使用统一的软件平台,其中国家级数据库存储全国范围的数据,省、市、县三级数据库各存储本行政区域内的数据。
第三条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管理工作内容包括:(一)采集、审核、录(导)入数据;(二)更新、补充、修改数据;(三)按时限报送数据;(四)定期进行数据备份;(五)硬件设备配置及管理维护;(六)软件研发、配备、升级及运行维护;(七)数据管理和应用;(八)安全保密管理。
第四条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运行管理执行以下标准:(一)《地名分类与类别代码编制规则》(GB/Tl8521—2001);(二)《国家地名数据库代码编制规则》(民地办发〔2010〕1 号;(三)《国家地名数据库建设指导意见》(民办发〔2006〕4号);(四)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工作规程(修订版)。
第二章工作职责第五条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行政区划和地名主管部门(以下简称主管部门)负责本级地名和区划数据库的使用、更新维护、运行管理、开发应用及配套建设。
第六条民政部负责制定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建设规划,研究制定有关法规和技术标准;组织开发应用各种比例尺的图形库数据;组织研发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和软件升级;省级数据库建设的技术指导、上报数据审核和检查验收;组织开展技术培训;负责国家数据库数据的汇总、修改、管理应用和安全保密等工作。
民政部、国家土地管理局、国家测绘局关于印发《省级行政区域界线勘界测绘技术规定(试行)》的通知

民政部、国家土地管理局、国家测绘局关于印发《省级行政区域界线勘界测绘技术规定(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民政部,国家土地管理局(已撤销),国家测绘局•【公布日期】1990.02.07•【文号】民行发[1990]8号•【施行日期】1990.02.07•【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测绘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民政部关于废止部分民政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的通知》(发布日期:2000年11月10日实施日期:2000年11月10日)废止(原因:适用期已过)民政部、国家土地管理局、国家测绘局关于印发《省级行政区域界线勘界测绘技术规定(试行)》的通知(民行发(1990)8号一九九0年二月七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现将国务院有关部门勘界试点工作联席会议通过的《省级行政区域界线勘界测绘技术规定(试行)》印发给你们,请有关省(区)试行。
附:省级行政区域界线勘界测绘技术规定(试行)(1989年11月10日国务院有关部门勘界试点工作联席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省级行政区域界线勘界测绘(以下简称勘界测绘)是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界线(以下简称边界线)勘定工作的重要内容。
为了统一勘界测绘的技术标准,为勘界和边界线管理工作提供科学手段和可靠依据,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勘界测绘一般包括:界桩的埋设与测定,边界线的调绘,边界线走向的文字说明,边界线地形图的标绘,界线详图集的编纂与制印。
第三条勘界测绘执行本规定和国家现行有关测绘技术规范。
平面坐标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
第四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根据辖区内的具体情况参照本规定制定辖区境内的边界线勘界测绘技术规定。
第二章界桩的埋设与测定第五条界桩的类型与规格界桩是边界的永久性标志,由界碑和底座组成。
界碑一般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成型,在有条件的地区也可用花岗石、大理石等坚硬石料凿制成型;底座可在现场用钢筋混凝土浇灌,要求界碑底部露出四根约10厘米长钢筋,以保证界碑和底座结合为一整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地名数据库管理系统》界线、界桩代码编制方法
按:吉林省是国家地名数据库建设试点省,他们在地名数据库建设中先行一步,取得了丰富的经验。
他们实践中探索总结的《国家地名数据库管理系统》界线、界桩代码编制方法很有实用价值,请各地在建库过程中学习参考。
《国家地名数据库管理系统》中的“界线管理”在录入界线、界桩数据时,需要对界线、界桩进行正确编码,才能保证数据的正确存储和显示。
现对界线、界桩代码编制的方法做简要说明。
一、界线编码
在界线数据表中,界线代码共20位,分为3个部分,即:区划1(9位)、区划2(9位)、界线分类代码(2位)组成。
现将界线编码分县级以上界线和县级以下(乡镇级)界线分别做出编码说明。
1、县级以上界线编码
在这里以长春—吉林线为例,说明县级以上界线的编码原则。
如图1所示。
图1 长春吉林线编码示意图
区划1和区划2是界线毗邻的两个市,即:长春市和吉林市。
区划1的前6位为己方—长春市的行政区划代码(即数据录入者所在的市):220100;后三位是县级以下代码,因为长春—吉林线为地区界,所以不存在县级以下代码,填000。
区划2的前6位为对方—吉林市的行政区划代码(即毗邻方):220200,后三位同样是000。
第三部分的界线分类代码可以直接选择,为地级行政界,选择后系统会自动赋值为02,当然也可以在列表形式下直接输入02。
这样,长春—吉林界线编码即为:220100.000.220200.000.02。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区划1一定要填写自己所在的市(县、区),很多数据录入者反映录入数据后,再打开时发现数据不见了,就是因为区划1填写的不正确,系统根据区划1的代码将数据分配到其所在的行政区域目录下,只有通过区划1所在的行政区划代码进入系统才能看到数据,并非
是数据丢失。
2、县级以下界线编码:
县级以下代码以长春市南关区的新立城镇和玉潭镇界线为例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
图2 新立城镇和玉潭镇界线编码图
乡镇界线代码结构跟县级以上界线完全一样,因为是乡镇级的界线,所以区划1和区划2的县级以上代码应该相同,都是长春市南关区代码,即为220102;区划1中的后三位为县级以下代码,即为新立城镇的代码,为100,区划2的后三位同样为县级以下代码,即为玉潭镇代码,为102;第三部分为界线分类代码,可以选择乡级行政界,系统自动赋值为05,这样新立城镇和玉潭镇的界线编码为220102.100.220102.102.05。
如果不清楚各个行政区划的代码,可以在数据库系统中的系统维护菜单中查找。
具体位置是系统维护中的字典编辑
子菜单下,分为两部分,一是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编码表,这里面包含了所在省区的全部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代码。
二是县级以下行政区划编码表,包含了各个乡镇级的行政区划代码。
如图3所示。
图3 行政区划编码表
二、界桩编码
在界桩数据表中,代码共26位,由5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县级以上区划代码,分为区划1、区划2、区划3,也就是界桩两边(或三线交界处)的区划代码,第二部分为界线分类代码,第三部分为界线方向代码,第四部分为界桩顺序号,第五部分为界桩类型。
在这里我们以长春吉林线上
的一颗界桩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
图4 界桩编码说明
我们要填写的这个界桩位于长春—吉林线上,数据录入单位是长春市,所以区划1应该为长春市的代码,即220100,区划2为吉林市的代码,即220200。
这个界桩不在三市(县、区)交界处,所以区划3不必填写,默认为000000。
第二部分到第五部分的填写都可以从下拉菜单直接进行选择。
界线分类代码,这里选地级行政界,系统自动填写为02,方向为该界桩所在位置的排序走向,这里选由西向东,系统自动填写为WE,该界桩是长春—吉林线上的第四颗界桩,界桩的顺序号填004,界桩类型,此处为同号双立,系统自动填写为B,因此该界桩的完整编码为220100.200200.000000.02.WE.004.B。
作者:唐志军、王彦颖
单位:吉林省民政厅区划地名处日期:2010年9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