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原理课件(全)

LOGO https://www.360docs.net/doc/768879784.html,

x 1中线面xoz面
2中站面yoz面
3 基平面 xoy面
z
0
y
习惯坐标系 oxyz 型线图 用来描述绘船体外表面的几何形状。{表示船体型表面
几何形状的图。} 规定除木船、玻璃钢船、水泥船外所有船舶在型线图上所表示的外形不包含外壳板。 横剖线(面)图 型线图 纵剖线图 半宽水线图 型值表用一组数值来表示复杂船体的
几何形状。
型线图 型表面设计表面  船体主尺度
船长 L 船宽型宽B
吃水d { 吃水差t、 t = dF – dA 、 首吃水dF、尾吃水dA、平均吃水dM、 dM = dF + dA/ 2 } 型深 D
干舷 F、F = D – d  主尺度比 L / B 、B / d 、D / d 、B / D 、
L / D 、 - - - - - - 1.体积系数
方形型系数cb
bV
C
LBd
=
某一特定体积
体积系数
规则体积 棱形型系数 cp


垂向棱形型系数 cvp
 
P
mV
C
A L
 vP
w
V
C
A d
2.  w
wAC
LB

=
某一特定面积
面积系数
规则面积横剖面积系数 cm

 m
mAC
Bd
 b
p
m
b
vp
wC
C
C
C
C
C

 1. 船舶重量W
2. 船舶排水量D
3. 船舶重心
船舶重心位置矢量 
4. 船舶浮心 { 船舶排
水体积的几何中心浮力作点} 
船舶浮心位置矢量   Gg g gx y z
  grbr B
b b bx y z
  一、船舶的平衡条件船舶浮态的计算 1. 平衡条件 2. 重力和浮力重量和排水量 阿基米德原理
W = W0 + ΣPi  ΣFi = W力 + D力  W力 = – mg k [N]  W = m [Kg] D力 = ρg V k [N]  D = ρV [Kg] i
iR F M m 0   =0 1 正浮 2横倾
3纵倾
4纵横倾 1. g bx = x y
z
W
G
B
D  W D t 0g by = y = 
 0
0


无横倾角
无纵倾角 2. M O
θ M O g bx = x
 W D t g by y 0   0 . 0  有横倾角 无纵倾角
tg = b g
g by yz z

 3. g bx x  W D t g by y 0   0 0  无横倾角 有纵倾角tg = b g
g b
x x
z z

 由几何关系得  g b
b g
F A
L L
2 2t t
tg
z z L L
d df fx x
x x


  

 
 
 
几何关系F At = d d

x
z
o
W
D B1 G B
 4. g bx x  W D t g by y 0 
 0
0


有横倾角
有纵倾角g btg =
z zb gx x
g btg =
z zb gy y
 1. 重量
W、 W0 空船重量、ΣPi (载重量) 船舶重量 可变重量
不变重量固定重量。 2. 排水量 D 、 V 排水体积  排水量指船舶在水中所排开的同体积水的重量。 D =W Vg
D =W V浮力 重力
重量
排水量阿基米德原理
公式
其中ρ为水的密度t/m3
V为船舶排水体积m3。
3. 正浮水线下的排水体积 船舶排水体积V左右对称首尾吃水相等无纵倾无横倾。 D V D V W FV0V 0 FV V V 因为ρ为常数所以只要能确定V就可以得到D。  将V沿着z 、 x轴分割微分
dV dzwA

dVmA dx 其中 F F
A Ad d
w
0 0
mV dV A dz
V dV A dl l
l lx
 
  
 积分得 F F
A A
w w
d d
m m
0 0A dA 2 yd
A dA 2 ydzl l
l lx
 
  
  注意排水体积不论怎样分割最终求
出的总量应一样。
近似公式
n
w0 wn
w
0V
2i
iA A
l A
 
 
 
 z
l n
m0 mn
m
0V
2i
iA A
l A
 
 
 
 l x
  4. 排水量曲线  
 
F F
A Ad d
w
0 0
m 1V dV A dz d
V dV A d dl l
l lf
x f
  
   
 
5.载重量标尺 根据计算结果绘制成排水体积曲线 V=f(z) V
VK D D
VK V
o z
V=f(z) 型排水体积 V 总排水体积 (含船壳
板及附体) VK=kV 系数k =1.004~1.03与船型有关
总排水量 D=  DK 海水重量密度  =1.025t/m3 1. 重心 Grg{空船重心G0 rg0} 重心位置矢量rg {空船重心位置矢量rg0} g
g g g
r i y j z kx   0
0 0 0gg g gr i y j z k
x  
g i
0
g0 i
0 iW r Pr
r
W + P



 合力矩定理 2. 浮心 Brb{空船浮心B0 rb0} 浮心位置矢量rb {空船浮心位置矢量rb0}
br i j kb b bx y z
   b0r i j k0 0 0b b bx y z   b i
0
b0 i
0 iV r Vr
r
V + V


 合力矩定理 d d
w
0 0 dV A dz
=
V Vbfx x
x  bd d
w
0 0zdV A zdz
z =
V V
 
 
 0
0n
w wn
wi
i 0
n
w wn
wi
i 0A A
A
2

A A
A
20
bf fn
fix x
l x
x
l
 

 

 
 

 

 

 
 

 
 0
b
0n
w 0 wn n
wi i
i 0
n
w wn
wi
i 0A z A z
A z
2
z


A A
A
2
l
l
 

 

 
 

 

 

 
 



 初始平衡状态 W D
= 0g bx x  = 0g by y  =  少量装卸货物P ≤ 10 ℅D 装卸前后
水线面积AW ≈ AW1装卸位置为xP
yP 其中 P f
P fx = xy = y

= 0 P D
= TPC = 0.01×ρ×Aw {指使船舶吃水垂向水
平改变1厘米应在船上施加的力或重
量 }{或指使船舶吃水垂向水平改变1厘
米时所引起的排水量的改变量 }  wt
TPC A
cm
= 0.01  P P
d= cm
TPC q
= 1. 改变量的一般表达式 三种情况
1船由海水水域进入淡水水域
2船由淡水水域进入海水水域
3密度ρ变化时的平均吃水改变量Δdρ 。 船舶在进入不同水域前后其重量不发生改变。 wV V V V V
V A d d d d
    
   1 2 1 2 2 1
1 2 1  =
= =w w w
wD D
V V
V
d
A A A
D 1 D 1
A 100TP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1
1 1
2 2
12 1
1 1 1
1 1 =密度ρ变化时的平均吃水改变量 d

F
Awr dA
r
Afl
l
=  f fF x y
水线面积的几何中心 n
i=0
w2
A0 0 n
fn
i iy x + y x
l y x
x
 

 
 2
= w0
A0 0 n
fn
n
i i
i=0y x + y x
l y x -
2
y
 
 
 
2
= 1船型系数曲线 2浮性曲线
3稳性曲线 4邦金曲线 静水力曲线图Hydrostatic Curves plan
表示船舶正浮状态时的浮性要素、初稳性要素
和船型系数等与吃水的关系曲线的总称它是由船舶设计部门绘制供驾驶员使用的一种重要的船舶资料。 补充题1一艘120m长的船浮在水面上首、尾吃水都为5m并且各水线的水线面积为 试求1船在海水中漂浮时的排水量D 2浮心垂向坐标z b. 水线面高度(m)
0
0
1 2 3 4 5
1579.4 1761.6 1881.8 1931.0 1943.2
水线面积m2 补充题2一艘120m长的船浮在水面上首、尾吃水都为5m各水线的每厘米吃水吨数为

试求1船在水中漂浮时的排水量D 水线面高度(m)
0
0
1 2 3 4 5
15.79 17.61 18.81 19.31 19.43
TPCt/cm
 5
0 5
i
i=0TPC TPC
D TPC
2
100 9095 972
8123 t
l

 

 
 
=
= . - .
= 1某船在标准海水港中的吃水为8m
时排水量=18000tTPC=25t/cm。
计划驶往水密

度ρ=1.010t/m3的港口目
的港的最大吃水限制为8m预计途中消耗油水等共计200t其他情况忽略不计试求该船出发时的吃水。 2某船自标准海水港开往ρ=1.01t/m3的
某港口起航时船的平均吃水dm=9.0m.排
水量为19120tTPC=25t/cm途中消耗
油水等共计1000t求船到达目的港时的平
均吃水? 1
1 2( 1)
100
D
d
TPC
   100
P
d
TPC
  1漂浮体是否处于稳定平衡 2船舶抵抗风浪的能力如何 稳性是指船受外力作用离开平衡位
置而倾斜当外力消失后船能回复到原平衡位置的能力。 1. 稳性的定义
船舶受到外力如风、浪等的作用而
偏离原平衡位置发生倾侧倾斜当外力
消除后能自行恢复到原平衡位置的能力。 2. 稳性的分类 1初稳性2大倾角稳性
3横稳性4纵稳性 5静稳性6动稳性 7完整稳性8非完整稳性破舱稳性 3. 判断浮体的平衡状态 1根据倾斜力矩与稳性力矩的方向来判断 MH Ms 稳定平衡方向相反 MH Ms 不稳定平衡方向相同 MH Ms = 0 随遇平衡 2根据重心与稳心的相对位置来判断 重心zg在稳心zm之下 稳定平衡
重心zg在稳心zm之上 不稳定平衡 重心zg与稳心zm重合 随遇平衡 sM = DgGZ=Dg
DgGMsin
l

力 力臂= 
GZ= =GMsinl受小倾角约束由几何关系得 m g b gGM = z z = z r z
   2012/10/21 57 B
B1 M k2 k1 G Z
z
y W
D zb zg zm MI  
3
w2
I d A
3
F
f
Al
x
l = y x f
3 3
0 n3
n
3
i
2
i 0
2
d
I
3
r
V V
2
3
VF
f
Al
x
l
y y
y x
=
l y


 

 
 


 L
sL L
L
M = DgGZ =Dg
DgGM sin
l

力 力臂= L LLGZ = =GM sinl几何关系 纵稳性方程式 L
sL L
LM = DgGZ =DgDgGM sin
l

力 力臂= L L
LL
mL g b g
GZ = =GM sin
GM = z z = z +R z
I
R=
V
fyl 
几何关系 2 22
w
2
n
2
2
i 0I 2 d A
2 d
I
R
V V
2
V
F
A
F
A
0 0 n nl
y
l
l
l
y
y x y x
i i = yx x f
yx x
=
l y x


 

 
 



 
 3 3
BL BL
I I
12 48
y y 矩形 棱形 对于普通船舶而言 L >> B R >>> r GML >>> GM
这正说明一般船舶不会因为纵稳性不足而
纵向倾覆特殊工程船除外。故船舶的
稳性计算只需对横稳性进行计算即可。 1. 船内货物移动问题
1横移

浮态、稳性、初稳心高度、倾角、

2纵移 浮态、稳性、初稳心高度、倾角、  LP
tg
DGMxl
=纵倾 P
tg
DGM
yl=横倾3垂移
浮态、稳性、初稳心高度、倾角
GM1 = GM – P lz / D
G1ML ≈ GML { 正浮 }
4船内货物任意移动问题 浮态、稳性、初稳心高度、倾角、 G1M = GM – P lz / D
G1ML ≈ GML tgθ = P ly /D G1M { 横倾 }
tgφ = P lx /D GML { 纵倾 } 5悬挂货物
G1M = GM – P lz / D
G1ML ≈ GML
6装有自由液面的液态货物 7装有散装货物  船上的悬吊载荷本身不会引起船的倾斜但将随船倾斜而摆动从
而对初稳性产生不利的影响。

3 31 1x y
x
x
x y
y
yl l l l
xfi yfi
k
k
k
ki i 
自由液面为不同形状时
其中 、 为自由液面的面

积惯矩系数1
1
M
D
G GMn
i xfi
ii

 ixfn = ixf1/n2 2. 装卸货物问题 分两步走 1少量装卸货物问题(P < 10 D %) 2大量装卸货物问题  再分两步走 ①平行沉浮 ②船内货物移动 。  G1M1 = zb1 + r1– zg1 = GM + Pd + e –zP
– GM/D1
= GM + ΔGM ΔGM = Pd + e –zP
– GM/D1 G1M1 = GM 时
ΔGM = 0 = d + e –zP
– GM
zP
= d + e – GM 稳性高度界限面 中和面极限平面GM = GM1
zP = d + Δd/2  GM e = Δd / 2 Δd = P / TPC cm
tgθ = P ly /D1 G1M1
tgφ = P lx /D1 G1ML1 六、大倾角稳性 船舶抵抗风浪的能力如何

静稳性横 动稳性
横 MI = 倾斜力×倾斜力臂 = DglI lI ------ 倾斜力臂
Mq = 最小倾覆力×最小倾覆力臂 = Dglq lq ------ 最小倾覆力臂 在大横倾角时稳性力矩Ms与横倾角θ之间的线性关系不再成立。  Ms = DgGZ = Dgl ≠ DgGMsinθ  GZ = l = f1θ = l ≠ GMsinθ l θ l = f1θ
0
θS lmax θmax 拐点 θr GMsinθ GMθ 在动态倾斜力矩作用下的稳性要考虑倾斜角加速度和惯性矩的稳性。
静稳性 动稳性 1MI 静态  MI 动态  2不计ε 、?  计ε 、? 
3外力外力矩缓慢加上
外力外力矩突然加上
4平衡条件MI = Ms  平衡条件WI = Ws lI = l  ldI = ld  静

平衡角θs 动平衡角θd A
B
C
D
E
0 θ
l
lq lI (Ms) θd 交点 lI
57.3? θ ld θd 交点处 WI = Ws  ldI = ldldI = lI θ 过原点的直线 近似计算 最小倾覆力矩Mq 最大倾斜力矩MImax 倾斜力矩0 Mq 临界点 ∞倾覆力矩 Mq MHmax
n
o n
d i
0
i=0
2
l l
l ld l
 
 
   
 
 
1弧度 切点处 WI = Ws   ldI = ld
ldI = lqθ 过原点的直线WI = Mqθ 切点 θdmax θ 57.3? ld lq 交点 1弧度 ld θ
lq 57.3? θj θI 有进水角θj和横摇角θI时的动稳性 1
弧度 1浮体的漂浮吃水差状态
2船舶吃水差的计算
纵稳性是指船受外力作用离开平衡位置而
倾斜当外力消失后船能回复到原平衡位置
的能力。 每厘米纵倾力矩 MTC = DGML/100L ≈ DR/100L  t .m / cm  MTC’ = DgGML/100L ≈ DgR/100L  N .m / cm  指为了使船舶纵倾改变1厘米吃水差改变1厘
米应在船上施加的力矩。
[ 或 MTC = DgGML/100L] Δt = Plx /MTC cm





抗沉性 抗沉性是指船舶在一舱或数舱破损进水后保证不沉不倾覆的能力船舶在一舱或数舱破损进水后仍有一定的浮性和稳性的能力。 用水密舱壁将船体分隔成适当数量的舱室来保证的要求当一舱或数舱进水后船舶的下沉不超过规定的极限位置并保持一定的稳性。 船舶在一舱或数舱进水后浮态及稳性的计算从保证船舶抗沉性要求出发计算分舱的极限长度即可浸长度。 体积渗透率 
船舱内实际进水体积
体积渗透率
空舱的型体积1v
v  一 、 重量增加法
二 、 浮力损失法
三 、进水类型及计算方法
1. 三种进水类型
2. 用逐步逼近的重量增加法求纵向浮态 a 1.第一类进水舱舱的顶部位于水线以下船
体破损后海水灌满整个舱室但舱顶未破损
因此舱内没有自由液面双层底和顶盖在水线以下的舱柜属于这种情况。 b 2.第二类进水舱进水舱未被灌满舱内的水与船外的海水不相连通有自由液面为调整船舶的浮态而灌水的舱以及船体破洞已被堵塞
但水还没有抽干的舱室都属于这种情况。 3.第三类进水舱舱的顶盖在水线以上舱内
的水与船外海水相通因此舱内水面与船外海水保持同一水平面。这种船体破损较为普遍也是最典型的情况。 c 要保证航行中的船

体安全地工作其组成
的构件需安全地工作即要有足够的承受
载荷的能力这种承受载荷的能力简称承
载能力。在船体强度中构件承载能力分
为三个方面 强度、刚度、稳定性  由于船体结构承受多种不同载荷的作用计算船体结构的受力问题就非常复杂。
船体结构受到多
种不同的载荷 船体结构受到的静载荷
船体结构受到的动载荷 船舶总纵弯曲的载荷信息与强度信息
在海洋中运行的船舶将受到静水弯矩和波
浪弯矩的共同作用而使船舶产生的总纵弯
曲,这对于 ... 上,求出总纵弯曲应力,并将它
与许用应力进行比较以判定船体的强度,这是迄今为止船体总纵强度计算中的主要 ... 这样就可以认为船体是在重力和浮力作用下静平衡于波浪上的一根梁 ... 总纵强度衡准 总纵弯曲强度衡准
σ= M/ω ≤ [σ] 式中σ----- 计算弯应力 [σ]----- 许用弯应力 M ----- 总纵弯矩 ω ----- 剖面模数。 总纵剪切强度衡准
τ= N?S/I?b ≤ 【τ】 式中 τ ----- 计算剪应力 【τ】---- 许用剪应力
N ----- 总纵剪力 S ----- 剖面静矩
I ----- 面积惯矩 b------构件水平厚度。 LOGO https://www.360docs.net/doc/768879784.html,
船舶在直线航行时以较小的功率消耗
而获得较高航速的能力。为提高船舶的快
速性应尽力降低船舶的阻力同时尽力
提高推进器的推力。 edv
m T R
dt
  船舶阻力 快速性{表征船舶在水中沿前进方向直线航行时以消耗较小的功率而获得较高航速的性能。} 、推进系数、阻力的分类、基本阻力的机理、相似定律、几何相似、运动相似、动力相似、基本阻力的估算、基本阻力百分数、高速船、中速船、低速船。 船舶在海上航行还会受到其他阻力如空气阻力、汹
涛阻力、附体阻力和污底阻力等等。
船舶所受水阻力为上述三种阻力之和即
总水阻力摩擦阻力兴波阻力涡旋阻力 船舶总阻力和船舶所要求达到的速度的乘积就是克服水阻力所要消耗的功率。如果知道船舶动力装置和推进器的效率就可以确定船舶应该安装多大的主机了。 3. 裸体阻力和附体阻力 R静 = R0 + ΔRA 附体阻力ΔRA大约为R 0 的2% 污底阻力ΔRF 浅水附加阻力ΔRS、ΔR附加阻力 edV
m T R
dt
  m —— 船体质量 eT—— 有效推力 R—— 船舶总阻力 基本阻力的分类 R0 = Rf + Re + Rw = Rf + Rr 水对船舶运动的阻力按其物理本质可以
分为三部分摩擦阻力、涡流阻力涡流

分离阻力及兴波阻力。忽略不计各部分阻力之间的相互影响。 RT 污底阻力ΔR F 水阻力 R水 空气阻力 Ax 总

力 裸体阻力R 0 附体阻力ΔRA 汹涛阻力 ΔRR 静水阻力 R静 ΔR 附


力 船舶阻力是流体水以及空气在船舶纵轴线方向上对船舶运动所产生的阻碍作用力。
在考察船舶阻力时船舶的惯性力被忽略不计。在分析船舶
阻力时除非另有说明水皆作为静水及深水处理水流速
度的大小与方向均作为均匀分布来处理。 水对船舶运动的阻力按其物理本质可以分为下列三部分摩擦阻力、涡流阻力涡流分离阻力及兴波阻力
。船舶阻力的这三部分间有相互影响在一般情况下可忽略不计。 二、船舶阻力的定义及计算 1船舶航行时的水阻力 船舶航行时的水阻力通常分为以下几类 A摩擦阻力水是具有粘性的液体船舶航行时就要克服由于水的粘性产生的阻力这种阻力称
为摩擦阻力。摩擦阻力的大小与船体浸水的湿表面面积、船与水的相对速度、船壳表面粗糙度等因素有关。
船舶在海水中航行外壳表面常常寄生许多水草、蛤壳、贝介之类的海生动植物称为污底。这时船壳表面异常粗糙摩擦阻力会增大热带航行的船
舶尤甚。所以船舶都要定期清除污底重新油漆
以减少摩擦阻力。 摩擦阻力  00cos ,f
SR v dS 压差阻力兴波阻力+涡流阻力 r
f w e f p fR R R R R R R R      
根据各阻力之间不相互作用假设总阻力为 
cos ,p w e
SR p p v dS R R
  计算摩擦阻力的方法有两种     00
21
cos ,
2
2
,f
S
f f
fR v dS
v
R C S
R f v L
 

 

直接积分方法
使用下列公式计算摩擦阻力
  形状流态表面粗糙度威廉. 付汝德William Froude于1872年开始做了大量有关 。他
在水池中拖过不同长度、不同的表面和边
缘的平板并记录了它们的航速与总阻力。
他的结论是摩擦阻力的大小取决于 1物体的湿表面积 2湿表面积的状况 3湿表面积的长度
4液体的密度 5拖曳的速度。 计算摩擦阻力的方法是基于以下两个假设上  1
S
相当平板为很薄的长方形平板其长等于沿
有效水线的船长其湿表面积等于船舶静态时
的湿表面积 其运动速度等于船舶航速相
当平板所在的液体与
假设光滑船体表面的摩擦阻力等于光滑的
船舶所在的液体相同。
边界层内的流体运
相当平板的摩擦阻力
动状态应该

相一致。 

B兴波阻力船舶行驶时船首对水施加压力把水
劈开而前进于是就激起了一组随船前进的波浪这就是
首波系。船尾在前进时水中留出了一个低压区成为波
谷形成了一组由船尾引起的波浪称为尾波系。产生的
波浪也要消耗能量称之为兴波阻力因为它是因水的压
力变化而引起的所以又叫做压力阻力。 兴波阻力与船舶的长度和速度有关。船速越高兴波阻力越大为了减小这种阻力把船首水线以下做成球鼻状的流线型利用球状部分所形成的低压降低首波的
高度从而减小兴波阻力。这是一种既经济又有效的提高船速的方法。我国设计、制造的万吨级船舶都建造了不同的球鼻型船首有效地减小了兴波阻力。 兴波阻力
22w wv
R C S兴波阻力是压差阻力的一部分
 cos ,p w e
S
p w e rR p p v dS R RR R R R
  
  根据各阻力之间不相互作用假设.C涡旋阻力船舶航行时由于水流经过船的尾部所形成的旋涡吸收了船舶的能量阻碍了船舶的前进这就是涡旋阻力。尽量将船体设计成流线型特别注意后部及尾部体型的合理性可以减小涡旋阻力。  22
,e e
ev
R C S
R f v L 

用下列公式计算涡流阻力
  形状,流态 船的湿表面积可按下列公式得出
1丹尼Denny公式
S = 1.7 L d + V / d
式中 S 船的湿表面积m2
L 两柱间长m d 平均吃水m V  排水体积m3。 上述公式对中速与丰满的船型十分准确。 2泰勒Taylor公式 S = CD L1/2
式中 S 船的湿表面积m2 L 水线长m C 随船型而变的系数通常取2.58 D 船的排水量t。 在高速船舶中兴波阻力是最大的阻力分
量约占总阻力的2/3此时摩擦阻力的
绝对数值较高船体采用流线型船型
在低速船舶中兴波阻力是较小的阻力分
量此时摩擦阻力是最大的阻力分量船
体采用肥大丰满型船型
兴波阻力Rw与涡流阻力Re之和称为船
舶的剩余阻力Rr 。 Re + Rw = Rr 
Rf与 v1.825 成正比
Re 与 v2 成正比 Rw与 v 4 ~ 6 成正比。 1.825
2
4 6
f
e
wR v
R v
R v


用付汝德数的大小来表征船速的高低
低速船 Fn < 0.2
中速船 0.2 < Fn < 0.35
高速船 Fn > 0.35
R0 = Rf + Re + Rw
ΔR = AxRaa+ ΔR R + ΔRA + ΔRF 付汝德假设
R0 = Rf + Re + Rw = Rf + Rr FnS = Fnm RrS / Rrm = DS / Dm=

VS / Vm { V  为排水体积 } 兴波阻力Rw 在这里是很重要的。
Rr = Re + Rw E1海军系数    2
3
3D t
D V
AC
P
V
P




式中 排水量
航速 节
轴马力或制动马力千瓦一、螺旋桨的结构 二、螺旋桨的几何形状 9-1 螺旋桨的结构和形状 一螺旋桨的结构
螺旋桨由桨叶、桨毂、整流罩帽组成。 二螺旋桨的几何形状
螺旋面、螺距、机翼、翼型、叶面、叶背、叶梢、叶
根、叶剖面、导边、随边、叶元体、螺旋桨直径、盘
面积、螺旋桨水动力性能、进速、进速系数、滑脱、滑脱速度、滑脱比、伴流、空泡等 螺旋桨的主要特征 1直径 相当于由桨叶的叶梢扫过的圆周直径。
2螺距
螺旋面是由一条直线复合运动形成曲面。该
直线的一端以匀速沿着一个轴运动而直线本
身同时以匀角速度绕该轴旋转。该直线绕行一周在轴向的前进量称为螺距。  螺距比 = P / D 等于螺距与螺旋桨的直径之比 3桨叶数一般是3 ~ 6叶 4桨叶的表面积
5桨叶的形状
6桨叶的剖面形状
7桨叶的厚度。 三螺旋桨的旋向
螺旋桨按旋转方向分为右旋Right handed、
左旋Left handed、内旋和外旋螺旋桨。
二、 机翼的升力和阻力 三、螺旋桨的推力特性
四、船体和螺旋桨的相互影响 一船体对螺旋桨的影响 1进速2伴流的构成3伴流的分布
二螺旋桨对船体的影响
升力和阻力、螺旋桨的推力特性、船体和螺旋桨的相
互影响、利用螺旋桨转速估算船速、空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