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淀粉生产
合集下载
《淀粉生产》PPT课件

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
工工艺
粮油加
2.加热干燥
要迅速干燥淀粉,同时又要保证淀粉在加热时保 持其天然淀粉的性质不变,主要采用气流干燥法。
气流干燥法是松散的湿淀粉与经过清净的热空气 混合,在运动的过程中,使淀粉迅速脱水的过程。
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
工工艺
粮油加
气流干燥的基本原理
淀粉空气混合物沿干燥管路的运动速度为14m/s20m/s。在这种运动速度下,淀粉的干燥仅几分之 一秒钟,几乎是瞬间干燥。这样就可以在气流干 燥机中采用较高的空气温度,不必担心淀粉颗粒 超过允许的加热范围,并保证了有效地除去水分。
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
工工艺
粮油加
4.纤维分离
细磨浆料中以皮层为主的纤维成分是通过曲筛逆 流筛洗工艺从淀粉和蛋白质乳液中被分离出去。
曲筛逆流筛洗流程的优点是淀粉与蛋白质能量大 限度地分离回收,同时节省大量的洗渣水。分离 出来的纤维经挤压干燥作为饲料。
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
工工艺
粮油加
5.麸质分离 6.淀粉的清洗
浸泡玉米用的亚硫酸水溶液是通过硫磺燃烧 炉,使硫磺燃烧产生的SO2气体与吸收塔喷淋 的水流结合发生反应形成亚硫酸水溶液,经 浓度调整后,进入浸泡罐。
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
工工艺
粮油加
② 浸泡的作用
在浸泡过程中亚硫酸水可以通过玉米子粒的基部及 表皮进入子粒内部,使包围在淀粉粒外面的蛋白质 分子解聚,角质型胚乳中的蛋白质失去自己的结晶 型结构,亚硫酸氢盐离子与玉米蛋白质的二硫键起 反应,从而降低蛋白质的分子质量,增强其水溶性 和亲水性,使淀粉颗粒容易从包围在外围的蛋白质 问质中释放出来。
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
工工艺
粮油加
《淀粉生产》课件

淀粉生产的环境影响与可持续性
环境影响
淀粉生产对水资源、土壤质量和能源消耗等都会产 生一定的环境影响。
可持续性
通过采用节能减排技术和循环利用废弃物等措施, 淀粉生产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淀粉生产的市场前景和机遇
市场需求
淀粉作为重要原料,其市场需求 量持续增长,尤其是在食品和生 物材料领域。
新产品开发
随着科技的进步,淀粉生产领域 将不断涌现出新的产品和应用领 域,带来更多机遇。
新兴市场
淀粉在新兴市场中的应用前景十 分广阔,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和 新兴产业中的应用。
淀粉生产中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1 资源限制
淀粉原料的供应和能源消耗等都面临着一定 的限制,需要通过资源管理和技术改进来解 决。
3 产品质量
提高淀粉产品的质量和品种多样化是淀粉生 产面临的另一个挑战,需要引入先进的生产 工艺和设备。
2 环境影响
淀粉生产对环境的影响问题需要通过环境保 护措施和清洁生产技术来应对。
4 市场竞争
淀粉生产市场竞争激烈,需要不断创新和提 高自身竞争力,寻找差异化发展的方式。
《淀粉生产》PPT课件
淀粉生产是一个重要的工艺,本课程将介绍淀粉生产的定义、概述以及其在 各个应用领域中的重要性。
淀粉生产的定义和概述
1 什么是淀粉生产?
淀粉生产是将植物中的淀 粉提取出来并加工成各种 淀粉制品的过程。
2 淀粉的重要性
3 淀粉生产的基本流程
淀粉在食品、纺织、造纸、 医药等领域中都有广泛应 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 不可少的原料。
纺织行业
淀粉可以用于纺织品的浆料处理,增加纺织品 的柔软度和光泽度。
淀粉生产中的关键技术和设备
1
原料处理
淀粉提取与加工

利用SO2的氧化还原性,与蛋白质 的二硫键反应,使淀粉粒周围的蛋白 质分子解聚,淀粉易释放出来
浸泡作用
亚硫酸防止胚芽萌发,抑制M活动 防腐作用,但引起乳酸发酵,一定量的乳酸有 利于浸泡。 亚硫酸增加皮层透性,加速浸泡。软化玉米粒, 利于加工。 7-10%的干物质转移到浸泡水中。
浸泡方法与要求
分离→脱水→干燥→成品淀粉
黄浆水
工艺要点
❖ 浸泡:分2次浸泡 ❖ 磨浆:石磨掺水碾磨,每50kg原料掺水约 25kg ❖ 筛分:80目平筛过滤,除去豆渣
❖ 沉淀:绿豆淀粉沉淀一般采用酸浆,酸浆 中的乳酸链球菌,具有凝集淀粉颗粒的能力, 从而使淀粉颗粒脱离渣子中蛋白质、细纤维的 吸附作用。迅速沉淀下来。
(一)工艺流程
玉米籽粒→ 清理去杂→杂质 SO2 亚硫酸水溶液 水
粗破碎 胚芽分离 细磨碎
渣滓筛分 淀粉与蛋白质分离
淀粉洗涤
离心脱水→气流干燥→淀粉
(二)操作要点
1. 玉米的贮存与清理 ❖ 玉米原料要充分成熟,含水量符合标准 ❖ 玉米的清理主要用风选、筛选、密度去
石、磁选等方法 ❖ 水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送
2. 玉米的浸泡 在0.2%--0.3%的亚硫酸水中浸泡 浸泡机理
胚芽分离的设备是旋 液分离器
浆料中淀粉乳浓度 第一 次分离应保持11%~13% 第二次分离应保持 13%~15%。
旋液分离器
4. 细磨碎
最大限度地释放出与蛋白质和纤维 素相结合的淀粉。
冲击磨磨碎 浆料应具有30~35 ℃温度,稠度120~220g/L.
5. 纤维分离(筛分)
通过曲筛逆流筛洗工艺从淀粉 和蛋白质乳液中分离纤维成分。
8. 淀粉的脱水干燥 机械脱水和加热干燥
浸泡作用
亚硫酸防止胚芽萌发,抑制M活动 防腐作用,但引起乳酸发酵,一定量的乳酸有 利于浸泡。 亚硫酸增加皮层透性,加速浸泡。软化玉米粒, 利于加工。 7-10%的干物质转移到浸泡水中。
浸泡方法与要求
分离→脱水→干燥→成品淀粉
黄浆水
工艺要点
❖ 浸泡:分2次浸泡 ❖ 磨浆:石磨掺水碾磨,每50kg原料掺水约 25kg ❖ 筛分:80目平筛过滤,除去豆渣
❖ 沉淀:绿豆淀粉沉淀一般采用酸浆,酸浆 中的乳酸链球菌,具有凝集淀粉颗粒的能力, 从而使淀粉颗粒脱离渣子中蛋白质、细纤维的 吸附作用。迅速沉淀下来。
(一)工艺流程
玉米籽粒→ 清理去杂→杂质 SO2 亚硫酸水溶液 水
粗破碎 胚芽分离 细磨碎
渣滓筛分 淀粉与蛋白质分离
淀粉洗涤
离心脱水→气流干燥→淀粉
(二)操作要点
1. 玉米的贮存与清理 ❖ 玉米原料要充分成熟,含水量符合标准 ❖ 玉米的清理主要用风选、筛选、密度去
石、磁选等方法 ❖ 水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送
2. 玉米的浸泡 在0.2%--0.3%的亚硫酸水中浸泡 浸泡机理
胚芽分离的设备是旋 液分离器
浆料中淀粉乳浓度 第一 次分离应保持11%~13% 第二次分离应保持 13%~15%。
旋液分离器
4. 细磨碎
最大限度地释放出与蛋白质和纤维 素相结合的淀粉。
冲击磨磨碎 浆料应具有30~35 ℃温度,稠度120~220g/L.
5. 纤维分离(筛分)
通过曲筛逆流筛洗工艺从淀粉 和蛋白质乳液中分离纤维成分。
8. 淀粉的脱水干燥 机械脱水和加热干燥
第五章 淀粉生产

使胚较完整地脱离下来两道齿磨旋液分离器通过细磨使与皮层蛋白质联结的淀粉颗粒得到释放冲击磨针磨分离出以皮层为主的纤维成分利用曲筛六麸质分离分离出蛋白质离心分离第二节变性淀粉生产一淀粉变性的原因天然淀粉不能满足现代工业的要求一变性淀粉的基本概念二变性淀粉的概念利用物理化学或酶法处理改变淀粉的天然性质增加其某些功能性或引进新的特性使其更适合于一定应用的要求
变性主要改变淀粉糊的性质,如糊 化温度、热粘度及其稳定性、冻融 稳定性、凝胶力、成膜性、透明性 等。
(三)淀粉变性的目的 1.为了适应各种工业应用的要求 2.开辟淀粉的新用途,扩大应用范围
二、变性淀粉的分类
(一)根据变性反应机理 1.淀粉分解产物
糊精、氧化淀粉
2.淀粉衍生物
羧甲基淀粉、羟甲基淀粉、阳离子淀粉
?降低玉米籽粒的机械强度,有利于粗 破碎使胚乳与胚芽分离
?使蛋白质分子解聚,促进淀粉颗粒从 包围着的蛋白质中释放出来。
?增加种皮的透性,可以加速籽粒中可 溶性物质向浸泡液中渗透
?亚硫酸可钝化胚芽,使之不萌发
?亚硫酸还具有防腐作用
?引起乳酸发酵形成乳酸,有利于玉米 的浸泡作用
2.亚硫酸水溶液的制备
磷酸盐:正磷酸钠、三聚磷酸钠、三 偏磷酸钠
机理: 磷酸一酯、磷酸二酯、磷酸三酯
特点:
水溶性较好,并具有较高的糊粘度、 透明度和稳定性 。
应用:
食品工业可用作增稠剂、稳定剂、 乳化剂。
淀粉磷酸酯可以在橙汁生产中作乳 化剂,代替价格较高的阿拉伯胶。 在面条加工中,淀粉磷酸酯可作为 增稠剂。
在蛋糕中添加≤4%的量可提高蛋糕 的比容,延长蛋糕的货架寿命,延 缓蛋糕的老化,对蛋白发泡体系的 持泡性能也有显著改善。
特点:
氧化淀粉使淀粉糊化温度降低,热 糊粘度变小而热稳定性增加,产品 颜色洁白,糊透明,成膜性好,抗 冻融性好,是低粘度高浓度的增稠 剂。
变性主要改变淀粉糊的性质,如糊 化温度、热粘度及其稳定性、冻融 稳定性、凝胶力、成膜性、透明性 等。
(三)淀粉变性的目的 1.为了适应各种工业应用的要求 2.开辟淀粉的新用途,扩大应用范围
二、变性淀粉的分类
(一)根据变性反应机理 1.淀粉分解产物
糊精、氧化淀粉
2.淀粉衍生物
羧甲基淀粉、羟甲基淀粉、阳离子淀粉
?降低玉米籽粒的机械强度,有利于粗 破碎使胚乳与胚芽分离
?使蛋白质分子解聚,促进淀粉颗粒从 包围着的蛋白质中释放出来。
?增加种皮的透性,可以加速籽粒中可 溶性物质向浸泡液中渗透
?亚硫酸可钝化胚芽,使之不萌发
?亚硫酸还具有防腐作用
?引起乳酸发酵形成乳酸,有利于玉米 的浸泡作用
2.亚硫酸水溶液的制备
磷酸盐:正磷酸钠、三聚磷酸钠、三 偏磷酸钠
机理: 磷酸一酯、磷酸二酯、磷酸三酯
特点:
水溶性较好,并具有较高的糊粘度、 透明度和稳定性 。
应用:
食品工业可用作增稠剂、稳定剂、 乳化剂。
淀粉磷酸酯可以在橙汁生产中作乳 化剂,代替价格较高的阿拉伯胶。 在面条加工中,淀粉磷酸酯可作为 增稠剂。
在蛋糕中添加≤4%的量可提高蛋糕 的比容,延长蛋糕的货架寿命,延 缓蛋糕的老化,对蛋白发泡体系的 持泡性能也有显著改善。
特点:
氧化淀粉使淀粉糊化温度降低,热 糊粘度变小而热稳定性增加,产品 颜色洁白,糊透明,成膜性好,抗 冻融性好,是低粘度高浓度的增稠 剂。
淀粉厂工艺流程

淀粉厂工艺流程淀粉厂工艺流程淀粉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原料,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纺织、造纸和化妆品等行业。
淀粉厂是专门从植物中提取淀粉的工厂。
其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原料准备、清洗、粉碎、浸泡、分离、过滤和干燥等步骤。
首先,原料准备是淀粉生产的第一步。
淀粉可以从多种植物中提取,如玉米、木薯和小麦等。
在淀粉厂中,这些原料需要经过清洗和去皮等处理来去除杂质和不需要的物质。
接下来,清洗工序是将原料进行清洗,除去表面的泥土、残留农药和杂质。
清洗后的原料将被送往粉碎工序。
粉碎工序是将清洗后的原料进行粉碎成细小颗粒,以便后续的浸泡过程。
这个过程通常使用破碎机或者磨粉机进行。
浸泡是淀粉生产中重要的一个步骤,也是提取淀粉的关键。
在浸泡过程中,粉碎后的原料将与水混合,并加热至适当的温度。
这个步骤可以使淀粉颗粒膨胀,同时也有助于释放淀粉。
分离工序是将浸泡后的混合物进行分离,取得淀粉颗粒。
常用的分离方法包括离心、筛选和沉淀。
通过这些方法,淀粉颗粒可以从杂质和水中分离出来。
过滤是淀粉厂工艺流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
在分离后,淀粉颗粒会与水形成浆状物。
通过过滤,能够去除浆状物中剩余的杂质,使淀粉纯净。
最后一步是干燥。
在这个步骤中,经过过滤的淀粉浆状物会被送入干燥机进行烘干。
干燥的目的是去除水分,使淀粉达到适当的含水量。
以上就是淀粉厂工艺流程的主要步骤。
当然,实际生产中,还有其他次要的辅助工序,如脱脂、脱色和筛选等。
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操作和质量,以确保生产出高质量的淀粉。
总之,淀粉厂工艺流程需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步骤,从原料准备到最终的干燥。
这个过程需要高度的技术和设备支持,以确保生产出优质的淀粉。
淀粉生产培训课程课件

干法生产工艺流程
原料→粉碎→搅拌→筛分→干燥→成品。
湿法生产工艺流程
原料→清洗→破碎→磨碎→分离→洗涤→脱水→干燥→成品。
02
淀粉生产的主要设备与操 作
原料清洗设备与操作
振动筛
用于筛选并清除原料中的杂质和废料。
浸泡池
浸泡原料,软化其外皮,以便于破碎。
清洗机
利用高压水流将原料清洗干净。
洗涤塔
进一步清洗已经破碎的原料。
淀粉生产培训课程课件
目录
• 淀粉生产概述 • 淀粉生产的主要设备与操作 • 淀粉生产的辅助工艺及设备 • 淀粉生产的质量控制与管理 • 淀粉生产的环保与安全防护 • 淀粉生产的实际案例与分析
01
淀粉生产概述
淀粉的定义与性质
淀粉的定义
淀粉是植物体内储存能量和营养物质的一种多糖,也是工业上应用广泛的重要 原料。
司的生产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某公司淀粉生产案例二
• 总结词:通过加强产品质量控制和管理改进,提高淀粉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 详细描述:某公司在淀粉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加强了产品质量控制和管理改进。 • 具体实施:公司加强了原材料的质量控制,从源头上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同时,公司加强了生产过程的质量监
淀粉的性质
淀粉具有胶体性质,不溶于冷水,但在热水中可以膨胀、糊化,形成具有一定 黏度和弹性的胶体溶液。
淀粉的分类与来源
淀粉的分类
根据来源不同,淀粉可以分为谷类淀粉、薯类淀粉、豆类淀 粉和其他类淀粉。
淀粉的来源
淀粉主要来源于植物的根、茎、叶和果实等部位,如马铃薯 、红薯、玉米、小麦等。
淀粉的生产工艺流程
制定和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确保员工熟悉并遵守安全操作规
原料→粉碎→搅拌→筛分→干燥→成品。
湿法生产工艺流程
原料→清洗→破碎→磨碎→分离→洗涤→脱水→干燥→成品。
02
淀粉生产的主要设备与操 作
原料清洗设备与操作
振动筛
用于筛选并清除原料中的杂质和废料。
浸泡池
浸泡原料,软化其外皮,以便于破碎。
清洗机
利用高压水流将原料清洗干净。
洗涤塔
进一步清洗已经破碎的原料。
淀粉生产培训课程课件
目录
• 淀粉生产概述 • 淀粉生产的主要设备与操作 • 淀粉生产的辅助工艺及设备 • 淀粉生产的质量控制与管理 • 淀粉生产的环保与安全防护 • 淀粉生产的实际案例与分析
01
淀粉生产概述
淀粉的定义与性质
淀粉的定义
淀粉是植物体内储存能量和营养物质的一种多糖,也是工业上应用广泛的重要 原料。
司的生产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某公司淀粉生产案例二
• 总结词:通过加强产品质量控制和管理改进,提高淀粉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 详细描述:某公司在淀粉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加强了产品质量控制和管理改进。 • 具体实施:公司加强了原材料的质量控制,从源头上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同时,公司加强了生产过程的质量监
淀粉的性质
淀粉具有胶体性质,不溶于冷水,但在热水中可以膨胀、糊化,形成具有一定 黏度和弹性的胶体溶液。
淀粉的分类与来源
淀粉的分类
根据来源不同,淀粉可以分为谷类淀粉、薯类淀粉、豆类淀 粉和其他类淀粉。
淀粉的来源
淀粉主要来源于植物的根、茎、叶和果实等部位,如马铃薯 、红薯、玉米、小麦等。
淀粉的生产工艺流程
制定和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确保员工熟悉并遵守安全操作规
《粮油加工技术》课程——淀粉生产

细磨浆料中以皮层为主的纤维成分是 通过曲筛逆流筛洗工艺从淀粉和蛋白质乳 液中被分离出去。 曲筛多用120°压力曲筛,由6或8个曲 筛组成筛洗流程,工作压力0.25~0.3MPa, 筛网筛缝宽度0.05mm,0.075mm,0.10mm 和0.125mm。
淀粉生产
细磨浆料 清水
第一道
筛上物
第二道 …… 第八道(第八级)
逆流浸泡法
将多个浸泡罐通过管路串联起来,组成浸泡罐 组,各个罐的装料、卸料时间依次排开,使每个罐 的玉米浸泡时间都不相同。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泵的作用,使浸泡液沿着 装玉米相反的方向流动,使最新装罐的玉米,用已 经浸泡过玉米的浸泡液浸泡,而浸泡过较长时间的 玉米再注入新的亚硫酸水溶液,从而增加浸泡液与 玉米籽粒中可溶性成分的浓度差,提高浸泡效率。 干物质损失小,废水少,污染大为减少。
其他
小麦:淀粉含量58~76%,面筋生产的 副产品,或生产一些特殊面食品(面 皮),直链淀粉占24%。
大米:淀粉含量75~80%,直链淀粉占 17%,淀粉颗粒小,渗透力强,易渗透 淀 到纤维内部,对纺织工业上浆较适用。 粉
生 产淀粉生产来自二、玉米淀粉的生产湿 磨 工 艺
1842年 在美国开始应用 1956年 我国从前苏联引进 1980年后 才有了较大发展
3. 细胞液的分离
4. 从浆料中洗涤淀粉
这个工序的任务是从浆料中筛出 粗渣滓。方法是用水把浆料在不 同结构的筛分设备上,用不同的 工艺流程进行洗涤。可选用振动 筛、离心喷射筛、弧形筛等。
5. 细胞液水的分离
在上面工序中被冲洗出来的筛下 物悬浮液中的干物质含量只有 3~4%,其中较稀释后的细胞水由 于仍含有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的 成分,应立即将其分离出去。所 用设备为卧式沉降式离心机。
淀粉制品第5章(1-2节2)

1、直接加热式
淀粉与水在一个贮槽内调配好,酸液在 另一个槽内贮存,然后在淀粉乳调配罐 内混合,调整浓度和酸度,利用定量泵 输送淀粉乳,所采用的泵可以是离心泵、 多级活塞泵或螺旋泵。 蒸汽喷入加热器升温,淀粉乳受热立即 糊化、液化,进入维持罐,然后流经蛇 管反应器进行糖化反应,控制一定的温 度、压力和流速,以完成糖化反应。
1、酸 解 法
淀粉的水解在工业上常称为转化,酸法转化 工艺是最早出现的工业化淀粉水解方法 原理:它是淀粉分子和水分子反应,使淀粉 分子中糖苷键加水分解生成糖浆,需要在用 加热、加压和有酸存在的条件下才能使水解 淀粉分子的反应得以进行。
酸解法
检测指标: 糖化度:淀粉分子水解为基本葡萄糖分子的 程度称为糖化度,通常用DE值表示。 DE值:就是指糖化液中的还原糖含量(以葡 萄糖计)占干物质的百分率,又称葡萄糖值。 糖浆中的葡萄糖实际含量 (DX)稍低于葡萄糖 值(DE)。
二、酸水解淀粉糖浆生产工艺流程
当前,酸法低转化糖浆和高转化糖浆的生产 已采用酸酶法或双酶法,酸水解生产淀粉糖 浆的技术主要用于中转化糖浆的生产,其工 艺流程按下图进行。
二、酸水解淀粉糖浆生产工艺流程
三、间断糖化----糖化设备
2、淀粉乳和酸的加入方法
将全部酸用水冲淡后加入糖化罐中,酸水量以能淹 没罐底的环形蒸汽分布器为度。打开蒸汽阀门,待 酸水煮沸后,再引入淀粉乳,淀粉乳的引入速度不 能过快,以保持能使酸水继续沸腾为宜; 将全部酸的1/3~1/2用水冲淡后加入糖化罐中,其余 的酸混入淀粉乳中; 把全部的酸混入淀粉乳中。 第二种方法使用比较普遍。
糖化均匀 糖化液质量高 颜色浅 精制费用低 热能利用率高 蒸发费用低 可自动控制 节省劳动力 生产成本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淀粉加工
中国淀粉的品种
7% 3% 3%1% 86%
玉米淀粉 木薯淀粉 小麦淀粉 马铃薯淀 红薯淀粉
第一节 玉米淀粉生产 一 、玉米籽粒结构及化学组成
(一)玉米籽粒的结构特征
(二) 玉米的化学组成
主要成分为淀粉,还含有蛋白质、 脂肪、纤维素、可溶性糖、矿物质 等。
(三)玉米籽粒的特征与淀粉生产 工艺的关系 特征:籽粒坚硬,机械强度大,籽 粒内部各个结构部分及各种化学组 分紧密结合在一起。 工艺:湿磨技术
在欧美,以预糊化淀粉为基料,添加 一定量的淀粉糖、营养强化剂、调味 剂等制成的速溶布丁粉是十分畅销的 方便食品。
预糊化淀粉的保水性很强,用在焙 烤食品中(如:在蛋糕、面包中添 加4%预糊化淀粉可使产品保持柔软 蓬松、延缓老化;
吸水性强,粘度及粘弹性都比较好, 用在鱼糜系列产品、火腿、腊肠等 食品中,可提高成型性,增强弹性, 防止产品析水。
(二)酸变性淀粉
用稀酸处理淀粉乳,在低于糊化温 度的条件下搅拌至所要求的程度。 然后用水洗至中性或先用碳酸钠中 和后再用水洗,最后干燥,得到酸 变性淀粉。
特点: 凝胶性增强,凝胶强度增高。
应用:
用来生产胶冻软糖、胶姆糖、果冻 等
(三)氧化淀粉 通过氧化剂作用得到的一种低粘度淀 粉。 氧化剂:次氯酸钠
磷酸盐:正磷酸钠、三聚磷酸钠、三 偏磷酸钠
机理: 磷酸一酯、磷酸二酯、磷酸三酯
特点:
水溶性较好,并具有较高的糊粘度、 透明度和稳定性 。
应用:
食品工业可用作增稠剂、稳定剂、 乳化剂。
淀粉磷酸酯可以在橙汁生产中作乳 化剂,代替价格较高的阿拉伯胶。 在面条加工中,淀粉磷酸酯可作为 增稠剂。
在蛋糕中添加≤4%的量可提高蛋糕 的比容,延长蛋糕的货架寿命,延 缓蛋糕的老化,对蛋白发泡体系的 持泡性能也有显著改善。
变性主要改变淀粉糊的性质,如糊 化温度、热粘度及其稳定性、冻融 稳定性、凝胶力、成膜性、透明性 等。
(三)淀粉变性的目的 1.为了适应各种工业应用的要求 2.开辟淀粉的新用途,扩大应用范围
二、变性淀粉的分类
(一)根据变性反应机理 1.淀粉分解产物
糊精、氧化淀粉
2.淀粉衍生物
羧甲基淀粉、羟甲基淀粉、阳离子淀粉
(三)玉米的粗破碎与胚芽分离 (1)玉米的粗破碎 目的:为细磨作准备; 使胚较完整地脱离下来 两道齿磨
(2)胚芽的分离 旋液分离器
(四)浆料的细磨碎
通过细磨,使与皮层、蛋白质联结 的淀粉颗粒得到释放
冲击磨(针磨)
(五)纤维分离 分离出以皮层为主的纤维成分 利用曲筛
曲筛
(六)麸质分离 分离出蛋白质 离心分离
需高温杀菌处理的罐头食品,罐装的汤、 汁、酱、婴儿食品等可添加交联淀粉, 使其保持一定的稠度,不懈水。
用作色拉调味汁的增稠剂,使它在酸性 条件和均质过程中产生的高剪切力下仍 能保持所需粘度。
交联淀粉具有较高的冷冻稳定性和冻融 稳定性,特别适于冷冻食品中应用
(五)淀粉磷酸酯 淀粉与磷酸盐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的淀 粉。
特点:
氧化淀粉使淀粉糊化温度降低,热 糊粘度变小而热稳定性增加,产品 颜色洁白,糊透明,成膜性好,抗 冻融性好,是低粘度高浓度的增稠 剂。
应用:
广泛应用于蛋黄酱、冰激凌、牛皮糖、 色拉酱、柠檬酸酪、软糕点及调味料、 淀粉果冻、番茄酱、草莓酱、辣椒酱 及面包等食品中,代替阿拉伯胶生产 胶母糖、糖果、软糖、蜜饯,用作炸 鱼类食品的敷料和拌粉。
3.交联淀粉
磷酸二酯淀粉
(二)按处理方法不同 1.物理变性:预糊化淀粉、挤压淀粉
2.化学变性:酸变性淀粉、氧化淀粉、 交联淀粉、酯化淀粉、醚化淀粉、阳 离子淀粉
3.酶法变性:糊精 4.复合变性
三、变性淀粉的生产方法 1.湿法 2.干法 3.滚筒干燥法 4.挤压法
滚筒干燥器
挤压膨化机
四、主要变性淀粉的制备
(七)淀粉的清洗 洗去可溶性物质
(八)淀粉的脱水干燥
1.机械脱水 2.加热干燥
第二节 变性淀粉生产
一、变性淀粉的基本概念
(一)淀粉变性的原因 天然淀粉不能满足现代工业的要求
(二)变性淀粉的概念
利用物理、化学或酶法处理,改变淀粉 的天然性质,增加其某些功能性或引进 新的特性,使其更适合于一定应用的要 求。这种经过 2次加工,改变了性质的 产品统称为变性淀粉。
?降低玉米籽粒的机械强度,有利于粗 破碎使胚乳与胚芽分离
?使蛋白质分子解聚,促进淀粉颗粒从 包围着的蛋白质中释放出来。
?增加种皮的透性,可以加速籽粒中可 溶性物质向浸泡液中渗透
?亚硫酸可钝化胚芽,使之不萌发
?亚硫酸还具有防腐作用
?引起乳酸发酵形成乳酸,有利于玉米 的浸泡作用
2.亚硫酸水溶液的制备
(一)预糊化淀粉(α -化淀粉)
将天然淀粉加热糊化,糊化后的 淀粉再经过滚筒干燥或喷物干燥, 重新得到固体,即为预糊化淀粉。
工艺:淀粉→淀粉乳→糊化→干燥 →粉碎→包装 方法:滚筒法、喷雾法、挤压法
特点:
加入冷水或热水,短时间内即能膨 胀溶解于水,具有增粘、保型、速 溶等优点。
应用:
用预糊化淀粉配制的各种营养糊类、 速溶汤料等,用温水即可冲服食用;
(四)交联淀粉
由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反应基团的 交联剂与淀粉的羟基反应,使两个 或两个以上淀粉分子交联在一起所 形成的产物。
三氯氧磷、三偏磷酸钠、三聚磷酸 钠、环氧氯丙烷、甲醛、二价或三 价的混合酸酐
机明 显增加,具有较高的冷冻稳定性和 冻融稳定性 。
应用:
二、玉米淀粉提取工艺
包括四部分: 玉米的清理去杂、玉米的湿磨分离、 淀粉的脱水干燥、副产品的回收利 用
(一)玉米原料的选择、清理和输送
马齿型黄玉米是主要淀粉原料,同 时要籽粒饱满,充分成熟。
(二) 玉米的浸泡
1.浸泡的机理和作用 0.2%-0.3%亚硫酸水溶液 ,48-55℃, 60-72h
亚硫酸溶液浸泡的作用:
中国淀粉的品种
7% 3% 3%1% 86%
玉米淀粉 木薯淀粉 小麦淀粉 马铃薯淀 红薯淀粉
第一节 玉米淀粉生产 一 、玉米籽粒结构及化学组成
(一)玉米籽粒的结构特征
(二) 玉米的化学组成
主要成分为淀粉,还含有蛋白质、 脂肪、纤维素、可溶性糖、矿物质 等。
(三)玉米籽粒的特征与淀粉生产 工艺的关系 特征:籽粒坚硬,机械强度大,籽 粒内部各个结构部分及各种化学组 分紧密结合在一起。 工艺:湿磨技术
在欧美,以预糊化淀粉为基料,添加 一定量的淀粉糖、营养强化剂、调味 剂等制成的速溶布丁粉是十分畅销的 方便食品。
预糊化淀粉的保水性很强,用在焙 烤食品中(如:在蛋糕、面包中添 加4%预糊化淀粉可使产品保持柔软 蓬松、延缓老化;
吸水性强,粘度及粘弹性都比较好, 用在鱼糜系列产品、火腿、腊肠等 食品中,可提高成型性,增强弹性, 防止产品析水。
(二)酸变性淀粉
用稀酸处理淀粉乳,在低于糊化温 度的条件下搅拌至所要求的程度。 然后用水洗至中性或先用碳酸钠中 和后再用水洗,最后干燥,得到酸 变性淀粉。
特点: 凝胶性增强,凝胶强度增高。
应用:
用来生产胶冻软糖、胶姆糖、果冻 等
(三)氧化淀粉 通过氧化剂作用得到的一种低粘度淀 粉。 氧化剂:次氯酸钠
磷酸盐:正磷酸钠、三聚磷酸钠、三 偏磷酸钠
机理: 磷酸一酯、磷酸二酯、磷酸三酯
特点:
水溶性较好,并具有较高的糊粘度、 透明度和稳定性 。
应用:
食品工业可用作增稠剂、稳定剂、 乳化剂。
淀粉磷酸酯可以在橙汁生产中作乳 化剂,代替价格较高的阿拉伯胶。 在面条加工中,淀粉磷酸酯可作为 增稠剂。
在蛋糕中添加≤4%的量可提高蛋糕 的比容,延长蛋糕的货架寿命,延 缓蛋糕的老化,对蛋白发泡体系的 持泡性能也有显著改善。
变性主要改变淀粉糊的性质,如糊 化温度、热粘度及其稳定性、冻融 稳定性、凝胶力、成膜性、透明性 等。
(三)淀粉变性的目的 1.为了适应各种工业应用的要求 2.开辟淀粉的新用途,扩大应用范围
二、变性淀粉的分类
(一)根据变性反应机理 1.淀粉分解产物
糊精、氧化淀粉
2.淀粉衍生物
羧甲基淀粉、羟甲基淀粉、阳离子淀粉
(三)玉米的粗破碎与胚芽分离 (1)玉米的粗破碎 目的:为细磨作准备; 使胚较完整地脱离下来 两道齿磨
(2)胚芽的分离 旋液分离器
(四)浆料的细磨碎
通过细磨,使与皮层、蛋白质联结 的淀粉颗粒得到释放
冲击磨(针磨)
(五)纤维分离 分离出以皮层为主的纤维成分 利用曲筛
曲筛
(六)麸质分离 分离出蛋白质 离心分离
需高温杀菌处理的罐头食品,罐装的汤、 汁、酱、婴儿食品等可添加交联淀粉, 使其保持一定的稠度,不懈水。
用作色拉调味汁的增稠剂,使它在酸性 条件和均质过程中产生的高剪切力下仍 能保持所需粘度。
交联淀粉具有较高的冷冻稳定性和冻融 稳定性,特别适于冷冻食品中应用
(五)淀粉磷酸酯 淀粉与磷酸盐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的淀 粉。
特点:
氧化淀粉使淀粉糊化温度降低,热 糊粘度变小而热稳定性增加,产品 颜色洁白,糊透明,成膜性好,抗 冻融性好,是低粘度高浓度的增稠 剂。
应用:
广泛应用于蛋黄酱、冰激凌、牛皮糖、 色拉酱、柠檬酸酪、软糕点及调味料、 淀粉果冻、番茄酱、草莓酱、辣椒酱 及面包等食品中,代替阿拉伯胶生产 胶母糖、糖果、软糖、蜜饯,用作炸 鱼类食品的敷料和拌粉。
3.交联淀粉
磷酸二酯淀粉
(二)按处理方法不同 1.物理变性:预糊化淀粉、挤压淀粉
2.化学变性:酸变性淀粉、氧化淀粉、 交联淀粉、酯化淀粉、醚化淀粉、阳 离子淀粉
3.酶法变性:糊精 4.复合变性
三、变性淀粉的生产方法 1.湿法 2.干法 3.滚筒干燥法 4.挤压法
滚筒干燥器
挤压膨化机
四、主要变性淀粉的制备
(七)淀粉的清洗 洗去可溶性物质
(八)淀粉的脱水干燥
1.机械脱水 2.加热干燥
第二节 变性淀粉生产
一、变性淀粉的基本概念
(一)淀粉变性的原因 天然淀粉不能满足现代工业的要求
(二)变性淀粉的概念
利用物理、化学或酶法处理,改变淀粉 的天然性质,增加其某些功能性或引进 新的特性,使其更适合于一定应用的要 求。这种经过 2次加工,改变了性质的 产品统称为变性淀粉。
?降低玉米籽粒的机械强度,有利于粗 破碎使胚乳与胚芽分离
?使蛋白质分子解聚,促进淀粉颗粒从 包围着的蛋白质中释放出来。
?增加种皮的透性,可以加速籽粒中可 溶性物质向浸泡液中渗透
?亚硫酸可钝化胚芽,使之不萌发
?亚硫酸还具有防腐作用
?引起乳酸发酵形成乳酸,有利于玉米 的浸泡作用
2.亚硫酸水溶液的制备
(一)预糊化淀粉(α -化淀粉)
将天然淀粉加热糊化,糊化后的 淀粉再经过滚筒干燥或喷物干燥, 重新得到固体,即为预糊化淀粉。
工艺:淀粉→淀粉乳→糊化→干燥 →粉碎→包装 方法:滚筒法、喷雾法、挤压法
特点:
加入冷水或热水,短时间内即能膨 胀溶解于水,具有增粘、保型、速 溶等优点。
应用:
用预糊化淀粉配制的各种营养糊类、 速溶汤料等,用温水即可冲服食用;
(四)交联淀粉
由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反应基团的 交联剂与淀粉的羟基反应,使两个 或两个以上淀粉分子交联在一起所 形成的产物。
三氯氧磷、三偏磷酸钠、三聚磷酸 钠、环氧氯丙烷、甲醛、二价或三 价的混合酸酐
机明 显增加,具有较高的冷冻稳定性和 冻融稳定性 。
应用:
二、玉米淀粉提取工艺
包括四部分: 玉米的清理去杂、玉米的湿磨分离、 淀粉的脱水干燥、副产品的回收利 用
(一)玉米原料的选择、清理和输送
马齿型黄玉米是主要淀粉原料,同 时要籽粒饱满,充分成熟。
(二) 玉米的浸泡
1.浸泡的机理和作用 0.2%-0.3%亚硫酸水溶液 ,48-55℃, 60-72h
亚硫酸溶液浸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