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应用的副作用及防治措施PPT课件
合集下载
胰岛素注射不当病例PPT通用课件

• 注射不当分类
• A 断针 • B 脂肪萎缩 • C 脂肪增生 • D 皮下硬结 • E 注射部位发炎
8/7/2024
A 断针、伴有皮下硬结、脂肪增生
男,82岁,糖尿病28年,胰岛素注射18年
原因: 1 针头重复使用,一支胰岛素用完换一个针头 2 注射部位没有轮换,通常打得进去就打 3 注射部位不正确,喜欢在脐周注射
8/7/2024
E 注射部位的发炎红肿
男,72岁,使用胰岛素6个月
原因: 1、注射前没有仔细消毒皮肤,造成腹部发炎红肿 2、一次性针头重复使用,同时该患者毛发发达,注射到 汗毛根部更易感到疼痛,更易发炎
男,65岁,糖尿病10余年,胰岛素 注射7年
原因: 1、没有轮换注射部位 2、重复使用注射针头(7天 更换1个针头),反复挫伤皮 肤,造成皮肤感染发炎
D 皮பைடு நூலகம்硬结,伴有注射部位发炎
女,62岁,糖尿病20余年,胰岛 素注射8年
原因: 1、注射部位错误(脐周五厘米进 行注射) 2、没有轮换注射部位 3、重复使用针头,平均五六天 更换一个针头
B 脂肪萎缩
女,44岁,使用胰岛素10年
原因: 1、注射部位没有轮换,总在腹部同一区域注射 2、一次性针头重复使用
C 脂肪增生
女,长期使用胰岛素治疗
原因: 1、胰岛素为生长因子,因为没有轮换注射部位,总在同 一区域注射,导致脂肪增生,影响胰岛素的吸收 2、一次性针头重复使用
D 皮下硬结(多处),伴有注射部位的发炎感染
• A 断针 • B 脂肪萎缩 • C 脂肪增生 • D 皮下硬结 • E 注射部位发炎
8/7/2024
A 断针、伴有皮下硬结、脂肪增生
男,82岁,糖尿病28年,胰岛素注射18年
原因: 1 针头重复使用,一支胰岛素用完换一个针头 2 注射部位没有轮换,通常打得进去就打 3 注射部位不正确,喜欢在脐周注射
8/7/2024
E 注射部位的发炎红肿
男,72岁,使用胰岛素6个月
原因: 1、注射前没有仔细消毒皮肤,造成腹部发炎红肿 2、一次性针头重复使用,同时该患者毛发发达,注射到 汗毛根部更易感到疼痛,更易发炎
男,65岁,糖尿病10余年,胰岛素 注射7年
原因: 1、没有轮换注射部位 2、重复使用注射针头(7天 更换1个针头),反复挫伤皮 肤,造成皮肤感染发炎
D 皮பைடு நூலகம்硬结,伴有注射部位发炎
女,62岁,糖尿病20余年,胰岛 素注射8年
原因: 1、注射部位错误(脐周五厘米进 行注射) 2、没有轮换注射部位 3、重复使用针头,平均五六天 更换一个针头
B 脂肪萎缩
女,44岁,使用胰岛素10年
原因: 1、注射部位没有轮换,总在腹部同一区域注射 2、一次性针头重复使用
C 脂肪增生
女,长期使用胰岛素治疗
原因: 1、胰岛素为生长因子,因为没有轮换注射部位,总在同 一区域注射,导致脂肪增生,影响胰岛素的吸收 2、一次性针头重复使用
D 皮下硬结(多处),伴有注射部位的发炎感染
糖尿病的胰岛素应用与管理PPT.

诊断标准 糖尿病(DM) 糖耐量减低(IGT) 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 空腹 服糖后2小时 空腹 服糖后2小时 空腹 服糖后2小时 血 静脉 ≥7.0 ≥11.1 <7.0 7.8 ~11.0 6.1~6.9 <7.8 血浆
糖 静脉 ≥6.1 ≥10.0 <6.1 6.7~9.9 5.6~6.0 <6.7 全血
胰岛素的历史
1921年:加拿大科学家Banting、Best、 MacLeod和Collip发现并提纯胰岛素。
1922年:胰岛素首次应用于人类糖尿病的治疗。 1923年:胰岛素上市。
Banting
Best
第1位应用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
1922年1月11日,胰岛素被应用于第1例糖尿病 患者——14岁的男孩Leonard Thompson
1型糖尿病人胰岛素治疗方案(1)
基础—餐前 每日注射 4次
6.2. 谈诺判过和程灵中,(谈优判小泌组林获得)采R购(人瓶同装意后、,笔可以芯根)据谈判情况变更谈判文件内容,将变更的内容书面通知所有参加谈判的供应商
,并做好书面记录。
(中2草)药解成诺吸分与和相溶当灵解复(杂,优其泌中主林要)有生N(物瓶碱、装萜,类笔、芯糖苷)、黄酮、香豆素、糖、鞣质、氨基酸、蛋白质等,另外还有纤维素、叶绿素、
预混胰岛素- 同时提供餐时+基础胰岛素
上午
30R/50R
下午
30R/50R
夜间
早餐 午餐
晚餐
睡前(12:00)
提 供 餐 时 + 基 础 胰 岛 素
预混胰岛素(及类似物)的特点
皮下注射后30(10-20)分钟起效 作用高峰在2-8(1-4)小时 作用维持最长可达24小时 可用于同时控制空腹及餐后血糖
Gly
胰岛素规范注射及急性并发症防治通用课件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负担
胰岛素规范注射有助于患者保持稳定的血糖水平,减少血糖 波动和急性并发症的发生。
减轻家庭成员在照顾患者方面的负担,提高患者的独立生活 能力。
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降低医疗成本
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患者自我注射胰岛素的技能和知识,减少就医次数和急诊 处理。
降低因不规范注射导致的并发症处理成本,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实现更高效的医 疗服务。
其他急性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预防措施 定期轮换注射部位,避免局部组织受损。 注意注射部位的清洁卫生,避免感染。
其他急性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使用适当的注射器具和消毒方法。
处理方法
若出现局部脂肪萎缩或皮下硬结,可尝试热敷或按摩缓 解症状。
若出现注射部位感染,应立即停止注射,并进行抗感染 治疗。
01
胰岛素注射的日常 管理
低血糖的预防和处理
• 总结词:低血糖是胰岛素治疗中常见的急性并发症,预防 和处理十分重要。
低血糖的预防和处理
预防措施 定期监测血糖,根据血糖情况调整胰岛素剂量。
定时定量进餐,避免长时间空腹。
低血糖的预防和处理
• 避免剧烈运动,运动前后注意补充能量。
低血糖的预防和处理
01
处理方法
02
03
04
及时识别低血糖症状,如心慌 、出汗、头晕等。
02
03
胰岛素种类
包括动物胰岛素、人胰岛 素和胰岛素类似物。
作用
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 和利用,抑制糖异生,调 节血糖。
适应症
用于治疗1型糖尿病、2型 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等。
胰岛素注射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
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 尿病和特殊类型糖尿病等。
胰岛素的相关知识PPT课件

注射部位的选择和轮换
注射部位的选择
根据患者的需求和胰岛素的类型 ,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如腹部 、大腿外侧、上臂外侧等。
注射部位的轮换
为了避免皮肤硬结、脂肪萎缩等 不良反应,应定期更换注射部位 ,并确保每次注射部位都正确。
胰岛素的保存和运
胰岛素的保存
胰岛素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 光直射和高温,以免影响药效。
患者在接受胰岛素治疗过程中应密切 关注自身状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反应。
06
胰岛素的未来发展
新型胰岛素的开发和研究
总结词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胰岛素的开发和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旨在提供更加安全、有效、方便的治疗方案。
详细描述
目前,新型胰岛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长效胰岛素的研究,旨在减少注射次数,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二是新型胰岛素类似物的研发,旨在提供更加精准的血糖控制。
胰岛素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药物之一,可用于控制血糖、 预防并发症。
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需要依赖 外源性胰岛素来控制血糖。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随着病程 进展,胰岛功能逐渐衰退,也需要使用胰岛素来补充治疗 。此外,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也需要使用胰岛素来控制血糖 。胰岛素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血糖水平,预防和延缓糖尿病 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注射部位脂肪增生和脂肪萎缩
长期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注射部位脂肪增生和脂肪萎缩的情况,导致胰 岛素吸收不良,影响治疗效果。
为避免这种情况,患者应定期更换注射部位,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注射,同时注 意注射技巧和方法,避免过度用力按摩注射部位。
2024版如何正确注射胰岛素ppt课件

2024/1/25
强调胰岛素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向患者说明胰岛素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和应对措施,从而消除患 者的顾虑和担忧。
24
指导患者进行自我监测和管理
教授血糖监测方法
向患者演示如何正确使用血糖仪进行 血糖监测,并解释不同时间点的血糖 值意义,以便患者能够及时调整胰岛 素剂量。
用拇指和食指或加中指捏起皮肤,轻轻搓动,确保注射部位的皮肤被捏起。捏 皮的正确手法是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提起皮肤。
进针角度
胰岛素笔式注射器应垂直进针,使用胰岛素注射器注射时,大部分成人使用45° 角进针(瘦型个体和儿童可用垂直进针)以免误入肌层。
2024/1/25
13
缓慢推注并停留10秒钟
缓慢推注
注射时应缓慢匀速推注药液,使胰岛素更好地被吸收。
如何正确注射胰岛素ppt 课件
2024/1/25
1
CATALOGUE
目 录
2024/1/25
• 胰岛素基本知识 • 注射前准备工作 • 正确注射步骤演示 • 注射后处理措施 • 常见错误操作及危害分析 •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2
2024/1/25
01
CATALOGUE
胰岛素基本知识
3
胰岛素定义及作用
切勿重复使用针头,每次注射 都应使用新的针头。
在丢弃针头前,确保锐器盒的 盖子紧闭,以防止意外刺伤。
16
观察有无异常情况
注射后,留意注射部位是否出现红肿、疼痛、淤血等异常情况。
若出现异常,应立即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的建议,以确定是否需要采取进一步措施。
2024/1/25
对于严重的过敏反应,如呼吸急促、胸闷、皮疹等,应立即就医。
最新胰岛素应用的副作用及防治措施

预防低血糖反应
要点一
预防性进食
在注射胰岛素后,应按时进食,避免长时间空腹,以减少 低血糖的风险。
要点二
随身携带含糖食物
为防止低血糖反应的发生,患者应随身携带含糖食物,如 糖果、巧克力等,以便在需要时及时补充糖分。
控制饮食与运动
控制饮食
合理控制饮食是胰岛素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 之一。患者应遵循医生建议的饮食计划,控 制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量。
体重增加
总结词
胰岛素治疗可能导致体重增加,这是由于胰岛素促进细胞对 葡萄糖的吸收并转化为脂肪。
详细描述
体重增加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和血糖控制。饮食控制 、适度运动和心理支持有助于减轻体重增加带来的负面影响 。
过敏反应
总结词
胰岛素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包括皮疹、瘙痒、荨麻疹等症状。
详细描述
适当运动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控制 血糖水平。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量的 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
05
特殊情况下胰岛素应 用的注意事项
老年患者使用胰岛素的注意事项
总结词
老年患者使用胰岛素时,需注意控制剂量、 定期监测血糖,并预防低血糖反应。
详细描述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下 降,对药物的吸收、代谢和排泄能力也相应 降低,因此在使用胰岛素时需特别谨慎。一 般来说,应从小剂量开始使用,逐渐调整至 合适的剂量,并定期监测血糖,根据血糖变 化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同时,应避免长时 间空腹或剧烈运动,预防低血糖反应的发生
新型给药方式的研究与应用
总结词
新型给药方式如吸入式胰岛素、口服胰岛素等正在研究中,有望改变传统注射 方式的不足。
详细描述
胰岛素常见不良反应PPT课件

12
胰岛素水肿
因为胰岛素有水钠潴留的作用,经胰岛素治疗 时出现水肿可表现为下肢轻度水肿甚至全身性水肿。 应给予低盐饮食,水肿明显时应限制水的摄入,注 意保护皮肤,防止损伤,应用胰岛素后出现的浮肿 可持续4~6天,甚至更长时间,但一般均能自行缓 解,必要时用双氢克尿噻、速尿等利尿剂以促进水 肿消退。
10
胰岛素常见不良反应的观察与处理
低血糖反应
为胰岛素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多种原因均可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如:胰岛素的应用 剂量过大;混合胰岛素治疗时比例不恰当或预混制剂使用前未充分摇匀;注射胰岛素后 未正常进食;高糖毒性纠正后胰岛素未及时减量:运动量增加;同时应用某些能增强胰 岛素作用的非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如磺胺类、β-受体阻滞剂、水杨酸制剂等:女性月经 前期,妊娠早期、分娩后;患者同时合并甲减、肝、肾功能不全等疾患;过度消瘦的患 者因皮下脂肪层较薄,皮下注射深而变成肌内注射;饮酒等。当不良反应发生时病人临 床表现为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心悸、饥饿、焦虑、紧张、面色苍白、心动过速、冷汗及 手足震颤。脑部症状:精神不集中;思维、言语迟钝、头晕视物不清、焦虑不安、步态 不稳、有些患者出现精神症状如狂躁、易怒、幻觉、表情特异等,若低血糖程度加重, 可出现神志不清、肌肉颤动,最后导致昏迷、惊厥等。有时由中效或长效胰岛素所引起 的低血糖反应,因药物吸收缓慢,血糖是逐渐下降的,肾上腺素增多的反应轻而缓,病 人可无自觉症状,一开始即为精神异常表现,这是因脑细胞缺糖导致大脑皮层功能障碍 所致,病情较长且合并有植物神经病变者,当出现低血糖时无低血糖表现,因此,护理 人员应在胰岛素注射后作用最强时,密切观察病人有无低血糖症状出现。
2
3 应用胰岛素时,应注意随病人的运动或饮食状态 的改变而调整用量,防止病人发生低血糖反应。发 生低血糖反应时,应立即给病人食用10~20克葡萄 糖或100~200ml蔗糖水,或立即静注50%葡萄糖 注射液50ml,以免导致不易恢复的脑损伤。由于病 人随时都有可能突然发生低血糖反应,故应嘱病人 随身准备速溶糖块或饼干等,每当感到心慌、饥饿 时,立即食用,以免因突然发作而措手无策。
胰岛素水肿
因为胰岛素有水钠潴留的作用,经胰岛素治疗 时出现水肿可表现为下肢轻度水肿甚至全身性水肿。 应给予低盐饮食,水肿明显时应限制水的摄入,注 意保护皮肤,防止损伤,应用胰岛素后出现的浮肿 可持续4~6天,甚至更长时间,但一般均能自行缓 解,必要时用双氢克尿噻、速尿等利尿剂以促进水 肿消退。
10
胰岛素常见不良反应的观察与处理
低血糖反应
为胰岛素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多种原因均可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如:胰岛素的应用 剂量过大;混合胰岛素治疗时比例不恰当或预混制剂使用前未充分摇匀;注射胰岛素后 未正常进食;高糖毒性纠正后胰岛素未及时减量:运动量增加;同时应用某些能增强胰 岛素作用的非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如磺胺类、β-受体阻滞剂、水杨酸制剂等:女性月经 前期,妊娠早期、分娩后;患者同时合并甲减、肝、肾功能不全等疾患;过度消瘦的患 者因皮下脂肪层较薄,皮下注射深而变成肌内注射;饮酒等。当不良反应发生时病人临 床表现为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心悸、饥饿、焦虑、紧张、面色苍白、心动过速、冷汗及 手足震颤。脑部症状:精神不集中;思维、言语迟钝、头晕视物不清、焦虑不安、步态 不稳、有些患者出现精神症状如狂躁、易怒、幻觉、表情特异等,若低血糖程度加重, 可出现神志不清、肌肉颤动,最后导致昏迷、惊厥等。有时由中效或长效胰岛素所引起 的低血糖反应,因药物吸收缓慢,血糖是逐渐下降的,肾上腺素增多的反应轻而缓,病 人可无自觉症状,一开始即为精神异常表现,这是因脑细胞缺糖导致大脑皮层功能障碍 所致,病情较长且合并有植物神经病变者,当出现低血糖时无低血糖表现,因此,护理 人员应在胰岛素注射后作用最强时,密切观察病人有无低血糖症状出现。
2
3 应用胰岛素时,应注意随病人的运动或饮食状态 的改变而调整用量,防止病人发生低血糖反应。发 生低血糖反应时,应立即给病人食用10~20克葡萄 糖或100~200ml蔗糖水,或立即静注50%葡萄糖 注射液50ml,以免导致不易恢复的脑损伤。由于病 人随时都有可能突然发生低血糖反应,故应嘱病人 随身准备速溶糖块或饼干等,每当感到心慌、饥饿 时,立即食用,以免因突然发作而措手无策。
胰岛素的合理使用课件

哺乳期妇女在胰岛素治疗时应 考虑哺乳对婴儿的影响,选择 适当的胰岛素种类和剂量。
老年人
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下降,对胰岛素的 吸收和利用能力减弱,需谨慎选择胰 岛素种类和剂量。
医生应根据老年人的具体情况制定个 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 生活质量。
老年人在胰岛素治疗时应加强血糖监 测,及时发现并处理低血糖和高血糖 等不良反应。
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的胰岛素治疗方案应个体化,根据年龄、体重、生长发育状况和 病情制定。
家长和医生应密切关注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状态,避免因长期胰岛素治疗带来的心 理负担。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在胰岛素治 疗时需特别关注母婴安全,选 择适当的胰岛素种类和剂量。
孕妇应定期监测血糖水平,根 据血糖变化及时调整胰岛素剂 量,以避免低血糖和高血糖的 发生。
注射时应确保无菌操作,避免感染。
注射前应检查胰岛素的外观,如出现 结晶、沉淀等情况应及时处理或更换 。
注射后应定期检查注射部位,如出现 红肿、疼痛、硬结等情况应及时处理 。
胰岛素与饮食的配合
注射胰岛素后应按时进食,避免 低血糖反应。
根据饮食和运动情况调整胰岛素 剂量,避免高血糖或低血糖的发
生。
注意饮食的均衡和多样性,避免 过度摄入高糖、高脂肪食物。
胰岛素使用的副作用及处理方法
低血糖反应
如出现心慌、出汗、手抖 等症状应及时补充糖分, 严重时应就医。
过敏反应
如出现皮疹、瘙痒等症状 应及时就医。
注射部位感染
注意保持注射部位的清洁 和干燥,如出现感染应及 时就医。
04
特殊人群的胰岛素使用
儿童和青少年
儿童和青少年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胰岛素治疗时应充分考虑生长发育的需求, 避免过度治疗或治疗不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换用人胰岛素或胰 岛素类似物可降低
胰岛素造成的免
疫反应
或缓解发生率
经常更换注射部位 或使用高纯度的胰 岛素
(六)皮下脂肪增生
可能原因
措 施
每天多次பைடு நூலகம்相同部 位注射胰岛素的患 者较常发生,且多 位于腹部
选择提纯工艺好的胰岛 素产品
轮换注射部位
勿重复使用针头 注射点和注射点间隔距 离1厘米 医护人员应注意患者体 型与所用针头长度、注 射角度是否适当
(二)过敏
可能原因
措 施
某些情况下,局部过敏 可自行缓解 全身过敏:荨麻疹,过 敏性休克罕见 使用抗组胺药物可改善 局部反应 改为纯度较高的胰岛素
不纯的动物胰岛素
胰岛素添加的化学
成分,如鱼精蛋白
及锌
(三)水肿
原因及表现 措 施
与胰岛素促进肾小管 回吸收钠有关 多见于首次使用胰岛 素,尤其剂量偏大者 可表现为双下肢凹陷 性水肿
胰岛素吸收速率在 肿块部位变慢,造 成血糖控制不良
低血糖的诱因与对策
对 策
小剂量开始, 逐渐加量, 谨慎调整剂 量
对 策
胰岛素或胰 岛素促泌剂 低血糖反复 发生者
调整治疗方 案或适当调 高血糖控制 目标
诱因
对 策
患者应定时定 量进餐,如果 进餐量减少应 相应减少药物 剂量,有可能 误餐时应提前 做好准备
胰岛素治疗的副作用
体重增加 过敏
胰岛素 注射 注意事项
水肿
视力模糊 注射部位脂肪萎缩 皮下脂肪增生 低血糖
(一)体重增加
可能原因
措 施
控制高血糖后,过
学习交流 监测体重 协调胰岛素
使体重 增加幅 度减至 最小
多的葡萄糖从尿中 丢失减少,而转变 成脂肪贮存体内
防御低血糖性进食
饮食和运动间的 平衡
未按时进食 或进食过少
酒精摄入,尤 其空腹饮酒
对 策
避免酗酒和 空腹饮酒
运动量增加
对 策
运动前增加额 外的碳水化合 物摄入
• 小朋友们好好学习哦,把学到的知 识用到日常管理中来,你们和我们
一样会幸福的生活!
一般无须特殊处理
(四)视力模糊
可能原因
措 施
血糖 迅速 下降
晶状体及 玻璃体内 渗透压增 加 远视
晶状体 内水分 逸出 屈光率 下降
属暂时性变化,不 致发生永久性改变
一般无需特殊处理
多见于胰岛素使用初期,或 血糖波动较大的幼年患者
(五)注射部位脂肪萎缩
可能原因
措 施
使用未纯化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