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素青居士事迹

合集下载

太阳下的乌桕树

太阳下的乌桕树

把慈悲折叠进山水在读与兴中雕刻灵魂的馥郁人生的危险早已在五绝七言中明牌读诗时裁剪冷瀑的启示文字药方已叠好我收掇自己做勤恳读诗人赴铜质的暴雨之中成一株伏身的草木刘显婧,2002年生,湖北襄阳,汉口学院2020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

曾获武汉南湖诗歌节二等奖。

太阳下的乌桕树鞍山师范学院 罗建峰神性的光流淌下来无尽的燃料洗刷指节黑金的纹路筛除影子之外的黑色成吨的星耀羽毛凌过了乌桕树树下是谁已然不重要高过穹顶的也并不重要一棵代表夏天的树无需过多裸露风来了你伫立北方做太阳唯一的观众上帝手心攥出辉煌的油脂天空张开一扇古老的铜门全部的荣耀从云里来到树顶蔓延静脉的全部目光装不下更多意义无暇深究琐碎枯燥的言语一个代表夏天的午后窗外乌桕树弹射热光罗建峰,2003年生,辽宁营口人,营口作协会员,鞍山师范学院2021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读本科生,曾获毛诗奖、长奖诗歌奖,作品散见于《猛犸象诗刊》《营口日报》《小诗界》《大地文学》。

星星内蒙古大学 沐昫无非是纯黑的领地与栖息无非是通往常世的门,不知为谁而开启从未有人见过夜空的背面就像星星从未构成过夜空夜复一夜,为归家的孩子点灯为大山点灯,为游魂点灯他不会重生,也不会消逝他不会质问,也不会回答唯有星星坐在人间的粮仓之上凝视人类的一切劳作,与深渊中的自己并将远超过人类的历史,刻入地层的史书那光点,有时刺入我们的骨髓让凝固的经脉,像江河,获得疏浚失去眼泪与睡眠的我们若再失去星星,恐怕一个晚上就会枯萎长大以后,我们再不能用些浅薄的思想,把宇宙粗糙的表面吹成泡沫95。

千唐志斋印象

千唐志斋印象

千唐志斋印象作者:陈鲁民来源:《牡丹》2014年第04期陈鲁民,笔名齐人、路夫,山东济宁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郑州市作协副主席,省杂文学会副会长。

1981年起先后任信息工程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

已发表杂文约200万字,有5本文集出版,获奖多次。

我曾去洛阳多次,大佛、关林、白马寺都瞻仰过,唯有心仪已久的千唐志斋缘悭一面,不无遗憾。

前不久,参加河南杂文笔会,终于成行。

出洛阳往西45公里处,便到了西扼崤岭,东控函谷,被誉为“当关洛孔道”的铁门镇。

我国唯一的墓志铭博物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千唐志斋”即位于该镇西北隅。

20世纪20年代初,辛亥革命元勋张钫隐居铁门镇。

康有为游陕过豫,被张钫邀至庄园中,谈书论画,赋诗抒怀,为张园题名“蛰庐”。

千唐志斋博物馆就是“蛰庐”的一部分。

张钫酷爱金石书画,数十年间,不惜重金,将流散于洛阳地区民间的志石多方罗致,在“蛰庐”西侧专辟一隅,镶嵌储存。

因大部分是唐代碑刻,故名“千唐志斋”,也被誉为“石刻唐史”。

国学大师章炳麟曾用古篆为之题额《千唐志斋》,并缀有跋语:“新安张伯英,得唐人墓志千片,因以名斋,属章炳麟书之。

”千唐志斋,是一座包括一走廊、三天井、十五孔拱式砖窑的建筑,原藏石1578件,现有墓志石刻1419件,其中唐志1191件,另有西晋、北魏、隋、五代、宋、元、明、清、民国等各代墓志228件及书法、绘画、造像、经幢等石刻艺术品。

千唐志斋收藏的碑刻,多为历代名家遗墨,其中有南朝王弘所书的行草条幅,宋代米芾的行草对联,元代赵孟頫的楷书碑文,明代董其昌所书横披,清代“神笔”王铎及刘镛、邵瑛、韩东篱、郑板桥、吴昌硕等人的墨迹,可从中窥见中华书法演变的轨迹,是许多书法家常来临摹瞻仰之处,启功、沈鹏、赵朴初、张海、武中奇等当代大书法家皆在这里留下墨宝,各具神韵,弥足珍贵。

此外还有由蒋介石撰文、贺耀祖隶书,有国民党43名省级党政军官员署名为张母祝寿的《张母王太夫人寿序》,庄严大方,也颇有研究价值。

薛素素

薛素素

薛素素薛素素(西元16—17世纪),女,字素卿,又字润卿,江苏苏州人,寓居南京,被誉为“明代十能才女”。

工小诗,能书,作黄庭小楷。

尤工兰竹,不笔迅捷,兼擅白描大士、花卉、草虫、各具意态,工刺绣。

又喜驰马挟弹,百不失一,自称女侠。

后为李征蛮所娶。

所著诗集名《南游草》。

个人成就素素名五,字润卿,江苏吴县人,诗、书、画、琴、弈、绣无所不能,尤工水墨大士、山水兰竹。

胡应麟《甲乙剩言》云:“素素姿度妍雅,言动可爱,能书,作《黄庭》小楷,尤工兰竹,下笔迅扫,各具意态,虽名画好手,不能过也”。

今美国火奴鲁鲁美术馆藏其《墨兰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的《兰竹松梅图》、《兰石图》、《溪桥独行图》、《兰竹图》,南京博物院藏《吹箫仕女图》。

其《兰竹图》与《吹箫仕女图》尤著名,《仕女图》题“玉箫堪弄处,人在凤凰楼。

薛氏素君戏笔”,钤白文印“沈薛氏”。

据《藕香簃别钞》云:“沈者,沈德符虎臣纳之为妾。

后不终,复嫁为商人妇”。

《兰竹图》纸尾有张芑堂(燕昌)跋:“二十年前所得《吹箫仕女》小幅,盖素素自写真,上有白文印曰:沈薛氏,素素殆归沈孝廉德符时笔也”。

自负侠名素素自负侠名,《列朝诗集小传》载其轶事:“素素吴人,能画兰竹,作小诗,善弹走马,以女侠自命,置弹于小婢额上,弹去而婢不知,广陵陆弼《观素素挟弹歌》云:酒酣请为挟弹戏,结束单衫聊一试,微缠红袖袒半韝,侧度云鬟掩双臂。

侍儿拈丸著发端,回身中之丸并坠,言迟更疾却应手,欲发未停偏有致。

自此江湖侠少年皆慕称薛五矣。

少游燕中,与五陵年少挟弹出郊,连骑邀游,观者如堵”。

《无声诗史》更云:“薛素素善驰马挟弹,能以两弹先后发,必使后弹击前弹,碎于空中。

又置弹于地,以左手持弓向后,右手从背上反引其弓以击地下之弹,百不失一。

绝技翩翩,亦青楼中少双者”。

真神乎技矣,小说家闻此,大可演绎传奇一部,以侠妓呼之,当不过誉。

作品《独斟》香尝花下酒,翠掩竹间扉。

独自看鸥鸟,悠然无是非。

(其一)好鸟鸣高树,斜阳下远山。

刘完素

刘完素

一﹑ 生平及著作简介刘完素(约1110年~1200年),字守真,别号守真子,自号通玄处士,金代河间(今河北河间)人,故人称“河间先生”或“刘河间”,是中医历史上著名的“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寒凉派”的创始人。

在理法上,强调“火热”之邪治病的重大危害,后世称其学说为“火热论”;治疗上,主张用清凉解毒的方剂,故后世也称他为“寒凉派”。

刘完素一生著述较多,后人多把他的主要著作统编成“河间六书”、“河间十书”等,其中或加入金元其他医家的著作。

2、主要著作《素问玄机原病式》《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黄帝素问宣明论方》3、时代背景(1)战争因素公元1127年—1279年北宋被金人所灭,宋高祖赵构南渡建立南宋,形成北金南宋局面,直至蒙古人统一中国建立元朝。

(2)地域因素北方气候干燥,人的体质较刚健强壮,性情骠悍,饮食粗糙,喜欢饮酒、肉食。

(3)医界风气《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问世后,不求医理、按证索方风气盛行。

二﹑学术内容㈠火热致病的广泛性属于火—10种病机十九条17种属于热—7种属于火—23种扩大57种属于热—34种扩大总数为2/3其它:6种扩大:23种,---风、湿、燥15种总数:80%以上---火、热10%—寒根据:①火、热的本性如此。

②火气亢极,反兼胜己之化:“反兼胜己之化”—“兼化”现象与本质一致—本化现象与本质相反—“兼化”③风、火、燥相兼为病。

④心火旺至肾水哀或肾水哀至心火旺。

㈡六气皆能化火说火热风、湿、燥、寒-→相兼同病1、风与火热风属木,木能生火风火热-→风火热相兼热极生风风风性开泄,善动数变具有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火火性炎上,主动不息具有升腾、亢烈、动风的特性2、湿与火热积湿成热湿火热-→湿热相兼湿属土,火能生土湿水肿:湿热-→气机郁滞-→小便不利-→水肿-→不能宜通水液例:肝硬化水肿-→湿热交阻型急慢性肾炎辛:发散、怫郁痞膈治疗:辛苦寒药苦:燥湿清热3、燥与火热燥极生火热燥火热-→燥热相兼火热伤津则化燥寒凉收敛燥病形成气血不通临床津亏中寒吐泻表现血少风热胜湿阴虚阴液不足-→阳亢内热症火热伤阴化燥-→燥病→便秘“大肠干涩,乃大肠受热,化成燥涩”《宣·燥门》甘能益血正治法:甘寒滋润寒能清热凉燥→杏苏散燥病温燥→桑杏汤4、寒与火热寒邪使阳气怫郁,不能宣散寒火热热极似寒感冒寒邪内伤生-→阳气怫郁不能宣散-→郁而生热冷之“冷热相兼”即所谓“人之伤寒也则为病热”《内经》阳厥证:阴盛阳衰---身凉不渴,脉迟细而微弱热厥危证:身冷,惟心胸处尚暖,脉微而昏冒欲死者治疗:黄连解毒汤、凉膈散、白虎汤基本内容:①、风火皆属阳,热甚则能生风,以热本,风为标;②、火热同类,火之渐为热,热之极为火;③、湿病本不自生,多因火热怫郁、水液不能宣行传化,停积而成;④、燥虽属秋阴,异于寒湿,反同火热,风胜湿,热耗液即能致燥;⑤、寒热之性相反,但也有寒气闭郁,阳气怫郁不能通达,郁而化热,不可言为寒。

梅光羲老居士对夏莲居老居士的评价

梅光羲老居士对夏莲居老居士的评价

梅光羲老居士对夏莲居老居士的评价梅光羲和夏莲居,都是我心目中的传世学者。

他们之间的学术交流和相互评价,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启示和教益。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梅光羲老居士对夏莲居老居士的评价出发,探讨两位学者的学术成就和思想精华,希望能够共享给大家一些我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1. 梅光羲老居士与夏莲居老居士我们简要介绍一下梅光羲老居士和夏莲居老居士这两位学者。

梅光羲,清代学者,擅长经学、易学和儒学,其学识渊博,著有《毛诗经注》等著作,对于经学的研究颇有建树。

夏莲居,也是清代学者,主要研究诗文和经学,对于《诗经》的解读颇有心得,著有《夏氏诗经解题》等著作,是当时备受推崇的学者之一。

2. 梅光羲对夏莲居的评价在学术界,梅光羲对夏莲居的评价备受关注。

梅光羲认为夏莲居在《诗经》解题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其对于古代诗歌的解读颇具深度和广度,对于经学领域的探讨也颇有建树。

梅光羲认为,夏莲居的学术观点可以让人耳目一新,对于传统经学的研究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他对夏莲居的评价是公正而客观的,既肯定了夏莲居的学术成就,也指出了他的不足之处。

3. 我对梅光羲对夏莲居的评价的看法在我看来,梅光羲对夏莲居的评价是相当中肯的。

夏莲居在《诗经》解题方面确实有着独到的见解,他对古代诗歌的解读十分细致入微,深入探讨了诗歌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意蕴。

夏莲居的学术观点也给传统经学的研究带来了一些新的思路和方向。

然而,夏莲居的某些观点也存在着争议,对于一些经典文献的解读可能需要更加严谨和全面的论证。

梅光羲对夏莲居的评价既肯定了他的学术成就,也指出了他的不足之处,这对于我们后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和借鉴。

4. 总结与回顾梅光羲对夏莲居的评价在学术界引起了一定的关注和讨论。

他客观地评价了夏莲居在《诗经》解题方面的成就,同时也指出了夏莲居在学术研究中需要加强的地方。

这种评价方式在学术交流中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激发学者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专长,也可以帮助他们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在论证观点时更加严谨和全面。

刘完素

刘完素

“河间之学”问世后,成为金元医学理论突破的先锋,对后人影响很大。张元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等都程度不同地吸收刘氏之学,再加以发挥,在不同的领域创立了新的理论,形成金元“理论争鸣”的繁荣景象。如张从正继承刘氏寒凉攻邪之旨,创立了“攻邪论”;张元素重视刘氏运用运气学说的思想,将其基本原理作为建立药物理论体系及脏腑辨证学说的基础;朱震亨遥承“河间之学”寒凉祛邪的思想,又综合“易水”扶正的内容,以滋阴降火为主旨,建立了“滋阴学说”。
刘氏一生著述较多,主要有《黄帝素问宣明论方》(1172年)15卷,《素问玄机原病式》(1186年),《内经运气要旨论》(即《素问要旨论》),《伤寒直格》(1186年)3卷,《伤寒标本心法类萃》2卷,《三消论》(附《儒门事亲》),《素问药注》(已佚),《医方精要》(已佚),其他托名刘完素的著作还有《习医要用直格并药方》、《河间刘先生十八剂》、《保童秘要》、《治病心印》、《刘河间医案》等。后人多把完素的主要著作编成“河间六书”、“河间十书”等,其中或加入金元其他医家的著作。
刘完素
刘完素是金代著名医学家,为金元四大家之一。在学术上有创新精神,对后世有很深远的影响。
刘完素,字守真,别号宗真子,居于金代的河间(河北河间市),故又名刘河间。号河间居士,又号通元处士。生于公元1120年(金·天辅四年),卒于公元1200年(金·承安五年)左右,享年80岁。
刘完素约在60岁以后,对医学更加精通,医术也很高明,造诣很深,以其高明的医术闻名于世。在其晚年时(1176-1200),70多岁以后,因其医学闻名,学有成就,金代的章宗皇帝曾三次征召他去朝庭作官,但他三辞不就。章宗爱其淳素,特赐号为“高尚先生”。在其死后,家乡人民在其故里为其建立了祠堂和墓碑,以示纪念。据说现在河北的河间市刘完素的故里,还留有这些遗迹。

刘素青老菩萨写的偈颂

刘素青老菩萨写的偈颂

刘素青老菩萨写的偈颂--《警示篇》节选
(刘素云老师节选及释义)
警示心中作,非是世间语,常常细思忖,有益我和你。

带着使命来人间,救苦救难非等闲,示现病痛娑婆苦,期盼众生迷途返。

菩萨世间来表法,众生肉眼不识她,闲言淡语妄评论,不知真来不知假。

佛法无边是真语,信奉受持莫迟疑,真心假心靠自己,回头是岸来得及。

慈悲为怀忍辱坚,肩负重任到人寰,普度众生早觉悟,极乐国里庆团圆。

末法修行难难难,世俗之人多谗言,看尔意志坚不坚,心诚志坚佛果现。

宁作蜡烛照通途,不作春蚕茧自缚,照亮别人燃自己,众生确认回家路。

契理契机深妙禅,似乎容易似乎难,你要悟透禅机理,圣贤就在人世间。

纯净之心本自有,纯善之行本自见,纯净纯善全明了,你是佛陀世间现。

无字是真经,遍及宇宙中,看你懂不懂,懂了即真空。

觉迷就在一念间,入圣超凡是真言,凡夫见了不易懂,圣贤见了即了然。

站有禅坐有禅,行有禅卧有禅,行住坐卧皆有禅,绵绵密密无间断。

一棵大树真挺拔,众生是根我是杈,众生是果我是叶,陪衬果实乐无涯。

平常心中即是道,看你悟到悟不到,悟到真是妙妙妙,没悟啥也不知道。

敦伦尽分祖师传,时时刻刻记心间,老老实实按着做,终有回家那一天。

刘素云居士 故事

刘素云居士 故事

刘素云居士故事【最新版1篇】篇1 目录1.刘素云居士简介2.刘素云居士的故事3.故事的启示篇1正文【刘素云居士简介】刘素云,一位潜心修行的居士,她生于 20 世纪初,自幼生活在一个传统的佛教家庭。

在家庭的熏陶下,她逐渐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成年后选择了出家修行的道路。

她严守戒律,勤奋修行,以慈悲为怀,致力于弘扬佛教文化。

【刘素云居士的故事】在刘素云居士的一生中,有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

其中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发生在她年轻的时候。

那时,她所在的寺院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生活条件十分艰苦。

为了维持寺院的正常运转,她决定到城市里化缘。

在城市里,她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和事。

有一天,她来到一家豪华的酒店,看到酒店门口有一个穿着华丽的女子。

女子看到她后,主动走过来询问她的来意。

刘素云居士告诉她自己是来化缘的,女子表示愿意捐款。

然而,女子提出了一个条件:刘素云居士必须回答她的一个问题。

刘素云居士答应了。

女子问:“什么是幸福?”刘素云居士思考了一下,回答道:“幸福就是内心没有痛苦,没有烦恼,充满平和与喜悦。

”女子听后,沉思片刻,然后决定捐款。

这个故事传开后,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人们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刘素云居士的故事告诉大家,真正的幸福并不取决于物质的拥有,而是内心的平和与喜悦。

【故事的启示】刘素云居士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

首先,我们应该学会珍惜现有的一切,不要总是抱怨生活的不如意。

其次,我们应该努力提升自己的内心修养,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喜悦。

最后,我们应该学会关爱他人,尽自己所能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素青居士事迹
大家好,最近网上到处流传刘素青居士自在往生光盘,有的人喜欢,有的人怀疑,对于此事刘素云老师说过不争论,不辩论,信就信不信就不信,不要妄自菲薄。

以免图造口业。

那天与李师兄谈到此事,李师兄说我问你一个问题,刘素青居士一生到底都做了什么,她吃了一辈子苦,受了一辈子罪,忍了一辈子气,临终走时确是如此潇洒自在。

她想告诉我们什么?我当时不加思索告诉他,你看她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受尽委屈,受尽苦难,好像什么都没有做,其实她什么都做到了。

在家里孝养父母。

在单位尽职尽责,在家庭,履行着她所有的义务和职责,哪一点没有做到?俗话说人成,佛成。

也许大家总是认为拿着念珠,张嘴念佛,参加各种法会,就是念佛。

其实不然,佛法是不离生活的,会用哪里不是在念佛,佛法修心为主。

否则喊破喉咙也妄然。

刘素青居士看似没有念佛,其实她天天在念佛,她用她的实际行动,真真正正的在念佛。

华严经云:一即一切一切既一,一法圆满一切法都是圆满的。

看看历史上哪位成就者都是声名显赫,顺顺利利成就的。

况佛菩萨示现世间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而为说法。

尤其苦难之时,佛菩萨示现在世间大有人在,而且他们的地位有的很卑微,谁能知道一个个普普通通的老太太就是佛菩萨示现呢?从原来的弥陀大愿菩萨到现在的刘素青居士,她们不都是一个个很普通很平常的人吗?然而她们却成就如此之高。

为何佛菩萨都要现此像呢。

就是告诉我们,一个凡夫,普普通通的人也能靠念佛求生净土,也能成就,并且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念佛,什么是真正的佛菩萨。

庙里塑的那是佛菩萨的法身高高在上,承受着众人的礼拜,而真正的佛菩萨哪一个又是高高在上的,他们示现在人间,以各种各样的身份出现,教化有缘的人。

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

就拿刘素青居士说吧,她的一生何尝表演过怪异?
何尝透露过自己的身份,最后表演这一幕不过是为了增加大家的信心而已。

这就是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随缘妙用。

不信你们大家去看一看她的一生,是否与观世音菩萨有相同的地方,我们不要被假相所骗,千万不要以为只有寺院里的是观音,其他不是。

观世音菩萨无量化身,个个成型,独立的。

这世间不止一个观音菩萨。

大家千万不要陷入此误区。

辜负了菩萨示现一场。

话又说回来,刘素云老师一生没有说过一句谎话,她们姐妹为何要编这个弥天大谎,对她们有何好处,有的人也许会说她们为了名闻利养,试问一个都离开这个世间的人了,名闻利养对她还有什么用,再看看刘素云老师一生节俭,去寺院见师父时她的衣服都是临时拼凑来的,真若是为了名闻利养,她会如此吗?这样对她有何好处?如此分析,一个对自己没有任何利益的事,还要去骗人,不是傻子,就是疯子,可是你看看她们像那种人吗?念佛念到一定程度,可以生死自在,说走就走,说不走还可以住世,为何非要舍寿10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