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损探伤检测

合集下载

无损探伤检测

无损探伤检测

无损探伤检测NDT(Non-destructive Testing)
利用声、光、磁、电等特性,在不损害或不影响被检测对象使用性能的前提下,检测被检对象中是否存在缺陷或不均匀性,给出缺陷的大小、位置、性质和数量等信息,进而判定被检对象所处技术状态)(合格与否、剩余寿命等)的所有技术手段的总称。

检测方法:RT/UT表面和焊缝内部,MT/PT表面
1.磁粉探伤MT(Magnetic Particle Testing):通过漏磁和合适的检验介质检测铁磁性材料表面和近表面不连续性缺陷的一种检测方法。

2.渗透探伤PT(Penetrant Testing):利用渗透剂(颜料或荧光粉剂)的毛细管作用,将渗透液剂渗入固体材料表面开口缺陷处,在去除工具表面多余的渗透剂后,再通过显像剂将渗入的渗透液西服到表面形成痕迹,显示缺陷的存在。

3.射线探伤RT(Radiographic Testing):利用X、γ射线在穿透被检查物各部分是强度衰减的不同,检测被检测无中缺陷。

穿过材料的射线由于强度不同在X射线胶片上的感光成都也不太,由此生成内部不连续的图像。

用于10mm以上板材,不能探测角焊缝,有射线辐射危害人体健康,以及高电压危险。

4.超声探伤UT(Ultrasonic Testing):超声波在被检测材料中传播时,材料的声学特性和内部组织的变化对超声波的传播产生一定的影响,来理解材料性能和结构变化的技术。

用于10mm以上板材。

无损探伤方案

无损探伤方案

无损探伤方案无损探伤是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方法,通过使用物理学的原理和科学的仪器设备来检测物体的内部或表面缺陷、杂质、裂纹等。

它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核能、军工、建筑、交通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无损探伤方案的几种常见方法。

一、磁粉探伤法磁粉探伤法是一种适用于铁、钢等金属表面、近表面缺陷的无损探伤方法。

其原理是在被检测物体表面均匀涂有铁磁性粉末,利用外加磁场引导粉末在裂纹、缺陷处留下磁纹,从而发现该处的缺陷。

磁粉探伤法灵敏度高、速度快、成本低,但只适用于铁、钢等铁磁性材料。

二、涡流探伤法涡流探伤法是一种适用于金属、导体等导电材料表面或近表面缺陷的无损探伤方法。

其原理是将交流电源通入探测器,电流在待检测金属或导体中产生涡流,从而形成磁场,利用磁场对探测器产生的信号进行检测,可以发现缺陷。

涡流探伤法灵敏度高、速度快、适用于各种导电材料。

三、超声波探伤法超声波探伤法是一种适用于大多数材料内部缺陷的无损探伤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超声波在材料内部的传播和反射来检测材料内部缺陷。

可以通过探头的不同位置、不同方向进行检测,对材料内部的缺陷、尺寸、定位等都可以进行准确的检测。

超声波探伤法灵敏度高、适用范围广,但在检测厚度较大、表面不平整、材料吸音性较强时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四、射线探伤法射线探伤法是一种适用于金属、非金属等大多数材料内部缺陷的无损探伤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电磁波的作用直接透射材料,得到材料内部组织、缺陷等信息来实现无损检测。

射线探伤法灵敏度高、适用范围广,但需要射线源,且辐射可能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需要进行详细的安全措施。

五、热波探伤法热波探伤法是一种利用材料吸收热能散热规律来检测缺陷的无损探伤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探测器对材料表面施加热源,通过测量热能的传播和分布情况来检测材料内部的缺陷。

热波探伤法适用范围广,可以检测小到几毫米的缺陷,但需要加热、冷却,操作比较繁琐。

综上所述,无损探伤方案是通过选择不同的探测方法和仪器设备,根据被检材料的不同特性来进行无损检测。

无损探伤标准

无损探伤标准

无损探伤标准无损探伤是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技术,它可以在不影响被检测物理性能的情况下,对材料内部的缺陷进行检测。

无损探伤技术在工业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可以有效地发现材料内部的缺陷,保障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严谨的无损探伤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无损探伤标准应包括对各种无损探伤技术的详细描述和应用范围。

目前,常见的无损探伤技术包括超声波检测、X射线检测、涡流检测等。

每种技术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特点,因此在制定标准时,需要详细说明各种技术的原理、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以便用户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进行检测。

其次,无损探伤标准还应包括对检测设备的要求和规范。

检测设备是无损探伤的核心,其性能和准确度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因此,标准应该对检测设备的技术参数、精度要求、校准周期等进行详细规定,以确保检测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另外,无损探伤标准还应包括对操作人员的要求和培训规范。

操作人员是无损探伤的执行者,其操作技术和经验直接关系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因此,标准应该对操作人员的培训要求、技术水平、操作规范等方面进行规定,以确保操作人员具备足够的技术能力和操作经验。

此外,无损探伤标准还应包括对检测结果的评定标准和处理方法。

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无损探伤的关键,因此标准应该对检测结果的评定标准、处理方法进行详细规定,以确保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最后,无损探伤标准还应包括对检测报告的要求和规范。

检测报告是无损探伤的结果输出,其准确性和规范性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和安全。

因此,标准应该对检测报告的格式、内容、签发程序等方面进行规定,以确保检测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无损探伤标准是无损探伤技术应用的基础,其科学性和严谨性直接关系到无损探伤技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严谨的无损探伤标准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保障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无损探伤

无损探伤

质技天地(第一期无损探伤篇 PT) (一) 无损探伤:在船舶的修造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检验方法。

原理:探测金属材料表面或部件内部的裂纹或缺陷。

常用的探伤方法有:X 光射线探伤、超声波探伤、磁粉探伤、渗透探伤、涡流探伤、γ射线探伤等方法。

(二) 针对公司修船的特性来说,常用的无损探伤检测方法为:X 光射线探伤(RT )、超声波探伤(UT )、磁粉探伤(MT )、渗透探伤(PT )四种。

注意:以上四种无损检测试验理论上并没有标准和根据能够检测渗漏,或者替代(密性,渗漏)试验。

PT渗透探伤(PT )检测部件表面缺陷。

1. 检测工具:清洗剂渗透剂反像显影剂2. 检测方法:1) 表面准备/准备条件A 被检部位表面要保持清洁,不能有铁锈和水垢。

同时钢板表面最好要用钢丝刷清理。

不允许使用喷砂的方法对表面进行清理,因为那样会使砂进入裂纹。

当被检测工件的材质比较软时,清理方法更要注意,比如:铝和不锈钢。

B 对于钢结构焊缝区域的检验表面,要求表面要光滑,检测区域不得存在目视可见的气孔、夹渣、裂纹、咬边、为融合等焊接缺陷。

2) 清洗干燥清洗时间要注意,不能太长,事实证明,清洗剂可以在裂纹中保留几个月的时间。

3) 施加渗透剂渗透剂涂到准备好的被检表面,然后过一段时间,让其进入到缺陷内部。

A 渗透剂可以刷上去或者喷上去。

涂好后,保持大约5~30分钟,但一定不能小于制造商要求的最短时间。

并保持被检测面处于湿润状态。

B 被检工件的温度也会对检测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制造商推荐的最小温度一般是4°C 和10°C 。

如低于或高于制造商推荐温度范围,则应进行实验对比。

如果温度不合适,那么渗透剂会不易进入裂纹。

4) 清洗干燥(过清洗)注意不要过分的清洗。

当用荧光型渗透剂时,过分的清洗会使其在紫外线灯下无法观看到。

(清洗不足)清晰不到为,表面未清洗的渗透剂显示会掩盖缺陷显示,会很难分辨缺陷。

5) 施加反像增强剂移除多余的渗透剂并对表面进行干燥后,立即涂上一层薄薄的显影剂。

探伤无损检测年度总结(3篇)

探伤无损检测年度总结(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制造等领域对材料的质量和安全要求越来越高。

探伤无损检测作为确保材料、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在各个行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年度,我单位在探伤无损检测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现将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二、年度工作回顾(一)项目开展情况本年度,我单位共承接各类探伤无损检测项目XX项,涉及建筑、电力、交通、机械等多个行业。

具体项目如下:1. 建筑行业:XX大厦、XX住宅小区等建筑结构的超声波探伤、射线探伤、磁粉探伤等。

2. 电力行业:XX变电站、XX输电线路的X光无损探伤、超声波探伤等。

3. 交通行业:XX高速公路、XX铁路桥梁的超声波探伤、射线探伤等。

4. 机械行业:XX大型设备的磁粉探伤、超声波探伤等。

(二)技术提升与创新1. 超声波探伤技术:本年度,我单位引进了新型超声波探伤设备,提高了检测精度和效率。

同时,针对不同材料和结构的探伤需求,研发了多种专用探头,有效提升了检测效果。

2. 射线探伤技术:我单位在射线探伤方面,引进了高分辨率数字射线成像系统,提高了图像质量和检测速度。

此外,针对复杂结构的探伤难题,研发了针对性强、适应性好的射线探伤技术。

3. 磁粉探伤技术:本年度,我单位对磁粉探伤设备进行了升级改造,提高了检测灵敏度和分辨率。

同时,针对不同材料的磁粉探伤需求,研发了多种专用磁粉,有效提高了检测效果。

(三)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1. 团队建设:本年度,我单位加强了团队建设,通过开展各类培训、研讨活动,提升了团队的整体素质和凝聚力。

2. 人才培养:我单位注重人才培养,选拔优秀青年员工参加各类专业培训,提升其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同时,鼓励员工参加各类职称评定,提高其职业竞争力。

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1. 检测设备更新换代需求:随着探伤技术的不断发展,现有检测设备在性能和功能上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因此,我单位需加大设备更新换代力度,提高检测水平。

无损检测介绍

无损检测介绍

无损检测无损检测(Nondestructive Testing,缩写就是NDT),工作中也被叫做无损探伤。

是在不损坏工件或原材料工作状态的前提下,对被检验部件的表面和内部质量进行检查的一种检测手段。

无损检测通常被称为无损评估(NDE,non-destructive evaluation),但从技术上讲,它们涵盖的领域略有不同。

NDE 方法通常用于更定量的测量,例如定位缺陷以及提供有关缺陷的测量信息,例如尺寸、形状和方向。

NDE 方法还用于确定材料的物理性能,例如成形性和断裂韧性。

传统的无损检测的方法比较常见的是以下的几种:1、目视检测(VT,Visual and Optical Testing)这是最基本的无损检测方法,范围从简单的肉眼目视检查到计算机控制的远程摄像系统。

这些设备能够自动识别和测量组件的特征。

2、射线照相法(RT,Radiographic Testing)工业射线照相涉及使用辐射穿透测试对象来识别缺陷或检查内部特征。

X 射线通常用于较薄或密度较小的材料,而伽马射线则用于较厚或较密的材料。

辐射穿过被检查的物体到达胶片等记录介质上,生成的阴影图可识别厚度和密度变化等特征。

3、超声波检测(UT,Ultrasonic Testing)该方法涉及将超高频声波传输到材料上,然后将其返回到接收器(可以在视觉显示器上呈现)。

如果材料特性存在缺陷或变化,这些反射将记录不同的声密度和速度。

最常见的UT 技术是脉冲回波。

4、磁粉检测(MT,Magnetic Particle Testing)该方法用于定位铁磁材料中的表面和近表面缺陷或缺陷。

感应磁场后,表面会撒上铁颗粒(干燥或悬浮在液体溶液中),这些铁颗粒也可能是有色或荧光的。

如果存在不连续性,它将扰乱磁场的流动并迫使部分磁场在表面泄漏,从而使检查人员能够明显地识别缺陷。

5、渗透检测(PT,Penetrant Testing)渗透检测法涉及用含有可见或荧光染料的溶液涂覆干净的测试物体。

无损探伤的五种检测方式

无损探伤的五种检测方式

无损探伤的五种检测方式无损检测就是利用声、光、磁和电等特性,在不损害或不影响被检对象使用性能的前提下,检测被检对象中是否存在缺陷或不均匀性,给出缺陷的大小、位置、性质和数量等信息,进而判定被检对象所处技术状态(如合格与否、剩余寿命等)的所有技术手段的总称无损检测是指对材料或工件实施一种不损害或不影响其未来使用性能或用途的检测手段。

无损探伤的五种检测方式:超声检测Ultrasonic Testing(缩写UT);射线检测Radiographic Testing(缩写RT);磁粉检测Magnetic particle Testing(缩写MT);渗透检测Penetrant Testing (缩写PT);涡流检测Eddy Current Testing (缩写ET);无损检测检测产品:压力管道:工业压力管道、油气长输管道、工业金属热力管道、工业金属燃气管道压力容器(含气瓶):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固定式压力容器、移动式压力容器钢结构工程:建筑工程用钢结构、路桥钢结构、水利工程钢结构、电力工程钢结构锅炉:蒸汽锅炉、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起重机械:桥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塔式起重机、流动式起重机、铁路起重机、门座起重机、桅杆起重机、悬臂式起重机、缆索起重机、轻小型起重机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船舶及船用产品:动力装置、舱室设备、甲板机械海上设施水面以上钢结构铸件、钢锻件、紧固件螺栓、螺钉、螺柱和螺母相关无损检测标准GB/T 5616-2014无损检测应用导则GB/T 7704-2017无损检测X射线应力测定GB/T 11343-2008无损检测接触式超声斜射检测GB/T 11344-2008无损检测接触式超声脉冲回波法测厚GB/T 11345-2013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检测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GB/T 12604.1-2005无损检测术语超声检测GB/T 12604.2-2005无损检测术语射线照相检测。

焊接探伤无损检测施工方案

焊接探伤无损检测施工方案

焊接探伤无损检测施工方案无损检测是在不破坏被测物件的组织、性能和形状的前提下,通过一系列的探测方法和技术手段来检测被测物体内部的缺陷、杂质及其大小、形状、位置,以及对其性能的影响程度。

焊接作为一种常见的连接工艺,在应用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阐述针对焊接部件进行探伤无损检测的施工方案,并介绍相关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检测准备阶段1.检测设备准备在进行焊接探伤无损检测之前,需要准备好适用于检测焊接部件的相关设备,包括超声波探测仪、磁粉探伤仪等。

2.检测区域准备确保待检测焊接部件表面清洁,无油污、尘土等杂质,以确保检测的准确性。

同时,对于有涂层的焊接部件,需要清除掉涂层。

二、超声波探伤检测1.检测技术选择焊接探伤无损检测中,常用的探测技术之一为超声波探伤技术。

该技术通过超声波的传播和反射来检测焊接部件内部的缺陷。

2.检测步骤–超声波探头校准:在开始检测前,需对超声波探头进行校准,以确保探头能够发出正确的信号。

–扫描焊接部件:将超声波探头平行扫描在焊接部件表面,观察超声波波形变化,判断是否存在缺陷。

三、磁粉探伤检测1.检测技术选择另一种常用的焊接探伤无损检测技术为磁粉探伤技术。

该技术通过在焊接部件表面涂覆磁粉,利用磁性检测缺陷。

2.检测步骤–涂覆磁粉:在焊接部件表面均匀地涂覆一层磁粉。

–观察磁粉颗粒:施加磁场后,观察磁粉的颗粒运动情况,发现焊接部件表面裂纹和缺陷。

四、检测报告检测完成后,应对检测结果进行记录和报告,包括发现的缺陷类型、位置、大小等详细信息。

同时,根据检测结果做出相应的处理和修复方案,确保焊接部件的质量和安全。

五、注意事项1.在进行焊接探伤无损检测时,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的培训和证书,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检测过程中要注意使用设备的规范操作,避免人为操作失误导致的问题。

3.检测报告应当准确、清晰地反映检测情况,为后续处理提供有效参考。

通过以上方法,针对焊接部件的探伤无损检测工作可以有效地保障焊接部件的质量和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损检测
五大常规无损检测优缺点局限性互补性的比较。

无损检测主要用于:焊接工艺规程(WPS)试验中评价焊接工艺是否合理;生产过程控制;产品检测;在役检测。

常规无损检测:UT、RT、MT、PT、ET.
无损检测方法的比较
1 / 8
2 / 8
探伤前准备:
是指探伤人员应熟悉检验工艺及选用合适仪器、材料、验证仪器是否在符合标准要求、正确调试仪器、了解被检产品或材料的相关知识;
二指探伤前焊缝及热影响区外观检验是否合格,对焊缝包括热影响区的除飞溅、除锈、除油漆、清洁要求,合理安排在整个制作工序中的探伤工序。

UT检测扫查面准备:
对母材检测,一般用直探头,要求母材表面具备一定的光洁度,清洁;
对焊缝检测,首先外观检验是否合格;一般用斜探头,要求焊缝边缘母材表面除飞溅、除锈、除油漆、清洁、一定的光洁度,用纸砂片打磨,对对接焊缝,单面两侧,每侧宽度6倍板厚加50mm;
对一般角接焊缝,单面单侧,宽度6倍板厚加50mm;
对重要角接焊缝,单面两侧,宽度6倍板厚加50mm;不得用砂轮片打磨,砂轮片打磨的光洁度达不到要求且损伤母材和焊缝。

MT检测扫查面准备,首先外观检验是否合格;
对母材检测,要求母材表面光亮,清洁,无油漆,无锈蚀;
3 / 8
对焊缝检测,要求焊缝及边缘热影响区母材表面除飞溅、除锈、除油漆、清洁、光亮,双面两侧都需打磨,每侧热影响区宽度10mm以上;用砂轮片和碗型刷打磨,要求不损伤母材和焊缝。

RT检测扫查面准备,对焊缝检测,首先外观检验是否合格;
要求焊缝及边缘母材表面清除飞溅等影响焊缝评定的缺陷,双面两侧,每侧宽度50mm,打磨要求不得损伤母材和焊缝。

磁粉检测 (M T)
【磁粉检测】
磁粉检测(Magnetic Particle Testing,缩写符号为MT),又称磁粉检验或磁粉探伤,属于无损检测五大常规方法之一。

【磁粉检测原理】
铁磁性材料工件被磁化后,由于不连续性的存在,使工件表面和近表面的磁力线发生局部畸变而产生漏磁场,吸附施加在工件表面的磁场,在合适的光照下形成目视可见的磁痕,从而显示出不连续性的位置、大小、形状和严重程度.
【适用范围】
1适用于检测铁磁性材料工件表面和近表面尺寸很小,间隙极窄的裂纹和目视难以看出的缺陷.
2适用于检测马氏体不锈钢和沉淀硬化不锈钢材料,不适用于检测奥氏体不锈钢材料.
4 / 8
3适用于检测未加工的原材料(如纲坯)和加工的半成品、成品件及在役与使用过的工件.
4适用于检测管材棒材板材形材和锻钢件铸钢件及焊接件.
5使用于检测工件表面和近表面的缺陷,但不适用于检测工件表面浅而宽的缺陷、埋藏较深的内部缺陷和延伸方向与磁力线方向夹角小于20度的缺陷.
渗透检验Penetrant Testing(PT)
通过施加渗透剂,用洗净剂去除多余部分,如有必要,施加显像剂以得到零件上开口于表面的某些缺陷的指示。

radiographic testing;RT
射线探伤
是利用射线穿透物体来发现物体内部缺陷的探伤方法。

射线能使胶片感光或激发某些材料发出荧光。

射线在穿透物体过程中按一定的规律衰减,利用衰减程度与射线感光或激发荧光的关系可检查物体内部的缺陷。

射线探伤分为X射线探伤、γ射线探伤、高能射线探伤和中子射线探伤。

射线对人体是有害的。

探伤作业时,应遵守有关安全操作规程,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X射线探伤装置的工作电压高达数万伏乃至数十万伏,作业时应注意高压的危险。

射线探伤(x、γ)方法(RT)
5 / 8
工业上常见的无损检测的方法之一。

指使用电磁波对金属工件进行检测,同X线透视类似。

射线穿过材料到达底片,会使底片均匀感光;如果遇到裂缝、洞孔以及气泡和夹渣等缺陷,将会在底片上显示出暗影区来。

这种方法能检测出缺陷的大小和形状,还能测定材料的厚度。

x射线是由x射线管加高压电激发而成,可以通过所加电压,电流来调节x射线的强度。

γ射线是由放射性元素激发,强度不能调节,只随时间成指数倍减小。

射线探伤要用放射源发出射线,对人的伤害极大,操作不慎会导致人员受到辐射,患白血病的概率增加。

操作人员应穿好防护服,并注意放射源的妥善保存。

超声检测(UT)
工业上无损检测的方法之一。

超声波进入物体遇到缺陷时,一部分声波会产生反射,发射和接收器可对反射波进行分析,就能异常精确地测出缺陷来.并且能显示内部缺陷的位置和大小,测定材料厚度等.
原理超声波是频率高于20千赫的机械波。

在超声探伤中常用的频率为0.5~5兆赫。

这种机械波在材料中能以一定的速度和方向传播,遇到声阻抗不同的异质界面(如缺陷或被测物件的底面等)就会产生反射。

这种反射现象可被用来进行超声波探伤,最常用的是脉冲回波探伤法探伤时,脉冲振荡器发出的电压加在探头上(用压电陶瓷或石英晶片制成的探测元件),探头发出的超声波脉冲通过声耦合介质(如机油或水等)进入材料并在其中传播,遇到缺陷后,部分反射能量沿原途径返回探头,探头又将其转变为电脉冲,经仪器放大而显示在示波管的荧光屏上。

根据缺陷反射波在荧光屏上的位置和幅度(与参考试块中人工缺陷的反射波幅度作比较),即可测定缺陷的位置和
6 / 8
大致尺寸。

除回波法外,还有用另一探头在工件另一侧接受信号的穿透法。

利用超声法检测材料的物理特性时,还经常利用超声波在工件中的声速、衰减和共振等特性。

应用脉冲回波探伤法通常用于锻件、焊缝及铸件等的检测。

可发现工件内部较小的裂纹、夹渣、缩孔、未焊透等缺陷。

被探测物要求形状较简单,并有一定的表面光洁度。

为了成批地快速检查管材、棒材、钢板等型材,可采用配备有机械传送、自动报警、标记和分选装置的超声探伤系统。

除探伤外,超声波还可用于测定材料的厚度,使用较广泛的是数字式超声测厚仪,其原理与脉冲回波探伤法相同,可用来测定化工管道、船体钢板等易腐蚀物件的厚度。

利用测定超声波在材料中的声速、衰减或共振频率可测定金属材料的晶粒度、弹性模量(见拉伸试验)、硬度、内应力、钢的淬硬层深度、球墨铸铁的球化程度等。

此外,穿透式超声法在检验纤维增强塑料和蜂窝结构材料方面的应用也已日益广泛。

超声全息成象技术也在某些方面得到应用。

超声检测法的优点是:穿透能力较大,例如在钢中的有效探测深度可达1米以上;对平面型缺陷如裂纹、夹层等,探伤灵敏度较高,并可测定缺陷的深度和相对大小;设备轻便,操作安全,易于实现自动化检验。

缺点是:不易检查形状复杂的工件,要求被检查表面有一定的光洁度,并需有耦合剂充填满探头和被检查表面之间的空隙,以保证充分的声耦合。

对于有些粗晶粒的铸件和焊缝,因易产生杂乱反射波而较难应用。

此外,超声检测还要求有一定经验的检验人员来进行操作和判断检测结果。

涡流检测
涡流检测(ET)的英文名称是:Eddy Current Testing
7 / 8
工业上无损检测的方法之一。

给一个线圈通入交流电,在一定条件下通过的电流是不变的。

如果把线圈靠近被测工件,像船在水中那样,工件内会感应出涡流,受涡流影响,线圈电流会发生变化。

由于涡流的大小随工件内有没有缺陷而不同,所以线圈电流变化的大小能反映有无缺陷。

;
涡流检测:
涡流检测是建立在电磁感应原理基础之上的一种无损检测方法.它适用于导电材料.如果我们把一块导体置于交变磁场之中,在导体中就有感应电流存在,即产生涡流.由于导体自身各种因素(如电导率,磁导率,形状,尺寸和缺陷等)的变化,会导致感应电流的变化,利用这种现象而判知导体性质,状态的检测方法叫做涡流检测方法.
8 / 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