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著名闽籍书画家

历代著名闽籍书画家
历代著名闽籍书画家

历代著名闽籍书画家

福建省画院孙志纯

一、北宋以前福建美术历史综述

福建美术源于何时,这是大家都想知道的。福建古人类活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约20多万年前的三明万寿岩遗址(图①)。相信从那时起古人类已有了美术行为,只是考古尚待发现。1915年漳州华安的仙字潭发现了距今四、五千年历史的史前岩画,见“群舞图”(图②)。1954年在福州闽侯发现了距今四、五千年的昙石山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上的纹饰是古人美术行为的佐证。见“红彩陶杯”(图③),“棕彩带柄陶壶”(图④)。这些考古发现,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福建的先民就开始进行美术创作活动。

1958年,在福建闽侯黄土仑遗址出土了,商代(距今3500年以上)的“印纹硬陶把杯”图⑥和“印纹硬陶双耳罐”图⑦。2006年福建浦城管九村商周土墩墓出土的西周“原始瓷罐”图⑧,“青铜尊”图⑨,“青铜短剑”图⑩。1958年武夷山陈村汉城遗址出土的“云纹万岁”瓦当图⑾。2007年福建浦城临江金鸡山闽越墓出土的西汉“玉组佩”图⑿和“玉带钩”。这些文物的出土说明福建美术的发展早在商周、秦、汉时期就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和中原文化一脉相承。

1964年,福清渔溪发现一座唐代砖墓,内有阳文画像砖人物画。颇具唐朝风范。见舞女图、吹萧仕女图、飞天图(图⒀。五代以后,闽王王审知入闽。对福建的经济发展贡献很大,也为美术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北宋时期,因闽地距金兵占据的北方地区遥远,社会相对安定,此时福建成为后方的疏散地,有许多文人名士避乱入闽,安居落藉。尤其是宋室南迁至临安(今杭州),政治文化中心移至东南以后,对福建的文化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涌现了一批有影响的画家,如惠崇、陈容、郑思肖等。福建美术的辉煌历史拉开了惟幕。

二、北宋以后历代著名闽籍书画家

1、惠崇,僧。北宋初期,福建建阳人。他工诗擅画,其画多描写江南风物,尤其水乡小景极有创意。世人称所开创的样式为“惠崇小景”。脍炙人口的诗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即是苏轼读惠崇《春江晓景图》即兴而吟。惠崇花鸟小品《秋浦双鸳图》(台湾故宫博物院藏),描写一对鸳鸯悠闲地栖憩于荷塘岸边,情意绵绵。衬景的芦叶与残荷疏密穿插构成一片清丽媚人的秋色。传为惠崇山水小品《沙汀烟树图》(辽宁省博物馆藏),以平远的构图,表现早春郊野的沿河景色。近处溪水清澈,群鸟腾飞,远方丛林烟雾横锁,景致辽阔深远,富有抒情意。

2、蔡襄(1012-1067),北宋书法家。字君谟,福建仙游人。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官至端明殿学士。嘉祐元年(1056年),以枢密直学士,出任福州知府。三年后调任泉州知府,任间建成万安桥(已俗称洛阳桥)。他工书,自成一体,真、行、草、隶皆优入妙品,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传世墨迹有《蔡襄自书诗帖》等,碑刻有福州鼓山摩岩石刻《忘归石》和《万安桥记》等。亦善画,曾作《荔枝图》卷。著有《茶录》、《荔枝谱》等。

3、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号晦翁。祖籍微州婺源(今属江西),出生于福建尤溪。他一生在闽北生活了六十多年,长期寓居建阳、武夷山等地,自谓“建人”。朱熹19岁中进士,曾官至焕章阁待制兼宁宗赵扩的侍讲。是南宋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宋代理学之集大成者,对后世影响巨大。世称“朱子”。朱熹的书法造诣极深,是一位成就卓著的书法家,一生临池不辍,尤善大字,下笔沉着典雅,世人有“汉魏风骨”、“韵度润逸”之誉。可见当时朱熹颇有书名的,只是后来为理学宗师的盛名所掩而已。朱熹一生著述宏富,至今还有多卷文稿传世。他的诗词也十分有名,“半亩方塘一鉴开,天

光云影共徘徊,间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就是朱熹所作,充满哲理。

4、陈容(1189-1258后)南宋,字公储,号所翁,福建长乐人。进士,曾任莆田主簿。诗文豪放,善画墨龙,得变化之意。作画时,泼墨成云,水成雾,信手涂抹,然后以笔成之,不经意而得,皆入神妙。他塑的龙形象,影响颇大,成为后世画龙的主要范本。代表作《云龙图》轴(广东省博物馆藏),以纯水墨画成,描绘盘旋矫健腾跃云霄的巨龙,表现出叱咤风云的磅礴气势。另《九龙图》长卷(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描写动态各异的九龙活跃于大自然中的山石、云雾和急流之间。有搏击于狂风巨浪有翻腾于天际云涛,也有以人格的手法写老龙与幼龙追逐嬉戏的天伦之乐。

5、郑思肖(1241-1318),宋末元初诗人、画家。字亿翁,福州连江人。元兵入侵,宋室南迁临安(今杭州)。他隐居吴下(今苏州),坐卧必向南,以示不忘宋室,故自号“所南”。宋亡后又名思肖,“思肖”意即“思赵”。他精画墨兰,入元后画兰不画土,说:“土为蕃人夺去”。又清高孤傲,绝不向元统治者俯首称臣。传世的《墨兰图》(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作者以书法笔意撇出兰叶和花蕾,疏花简叶,刚劲挺拔,象征着坚贞不屈的精神。流露满腔悲愤的风心世界,表现强烈的爱国民族气节。

6、曾鲸(1564-1647),字波臣,明代画家,福建莆田人,他的肖像画,创造了独特的画法,丰富了传统肖像画的表现力。当时西画开始传入我国,但曾鲸没有去模仿,而是立足于中华民族传统的绘画基础眩强调中国画用笔用墨的特点,坚持以墨线为骨而借鉴西画的阴影凹凸法,使形象富有立体感。其艺术的成就独步一时,影响深远。《王时敏小像图》(天津艺术博物馆藏),为曾鲸早期的作品,勾线准确,染色淡雅,背影大片空白,突出人物神态。另《顾梦游像》,描写对象面带笑容,神韵悠然地端坐于岩石上,将人物置于日常生活环境之中,使刻板的肖像画面貌一新。他所创的肖像画法,被广泛运用,并形成了肖像画流派“波臣派”。

7、张瑞图(1573-1644),明代书画家。字长公,号二水,晚年又号白毫庵主。福建晋江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殿试一甲第三名。天启七年(1627年)召入内阁。书法奇逸,于钟繇、王羲之外另辟蹊径,与同时代的书法名流董其昌、邢侗、米万钟并称“明四大家”,对日本书坛影响甚大。张氏以书法著称于世,然其绘画造诣颇高,善山水,苍劲有骨。代表作《渊明涉园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作于天启五年(1625年)为《书画合譬图》册之定。

8、边景昭,14世纪末至15世纪中,明代画家。字文进,福建沙县人。永乐元年(1403年)召至京师(北京),供职宫廷作画。他博学能诗,开创了明代院体花鸟画的新风格。他的《三友百禽图》轴(台湾故宫博物院藏)描绘在“岁寒三友”松竹梅间嬉戏的百鸟,姿态各异,栩栩如生。另《竹鹤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刻画全身洁白的双鹤漫步于翠竹间,幽静闲雅,与前幅表现了不同的意境。两图均为明代院体派花鸟画的代表作。边氏的画风影响很大,同时代与他齐名的大画家吕纪,曾学业他的画法。他的儿子楚芳、楚善,女婿张克信,甥俞存胜以及门人卢朝阳等皆为边景昭的传派。

9、李在,生年不详,卒于1431年后,字以政,福建莆田江口人。曾任云南知县,后被召入京。宣德时与戴进等同以擅画入宫,同值仁智殿侍诏。日本画僧雪舟曾与他切磋画艺。工山水兼擅人物,细润有郭熙遗韵,豪放有马远、夏珪之风,笔意生动,墨气淋漓,得烟云雾霭之趣。有人谓之“人物笔致苍古,八面生动,开闽派之先。”传世作品《琴高乘鲤鱼图》、《归去来兮图》等。

10、吴彬(1573-1620),字文中,号技庵发僧,技隐庵主,莆田人。万历元年得神宗朱翊钧召见,以善画荐授,中书舍人,官至工部主事。吴彬是一位富有艺术个性、风格独特的全能画家,无论人物、山水、花鸟皆精,白描人物尤佳,笔端秀雅,与众不同,其画品力敌赵孟頫。天启年,因不满奸臣魏忠贤,被捕入狱而去职,然其画更为人重视。代

表作有:《十八应真图》、2009年北京保利秋拍会上以16912万元刷新中国书画拍卖的记录。《五百罗汉图》、(美国克利弗兰博物馆藏)《达摩像》、《仙山高士图》和《文杏双禽图》等。

11、宋珏(1576-1631),字比玉,号荔枝仙。莆田双池人。水墨山水,出入“二米”(米芾、米友仁)及吴镇、黄公望之间,能脱尽画史习气,作画不拘于法,写树犹秀绝。代表作有:《山雨楼试墨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梧桐秋月图》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12、黄道周(1585-1646),字幼平,号石斋,螭平,漳浦铜陵(今东山铜陵)人。进士,学贯古今,尤以文章风节高天下。书风峭厉遒劲,画格淋漓奇古而自成一家。生性耿直方刚,不畏权势,不偕流俗。辅佐明隆武帝时为内阁大学士。明亡后坚持抗清,因叛将出卖不幸被俘,绝食七日慷慨就义。传世代表作有:《苍松图》、《雁荡山图》(天津艺术博物馆藏),《墨菜图》(现藏日本大阪美术馆)。

13、王建章(17世纪中),字仲初,号砚田,砚墨居士,泉州人。是位全能的职业画家,善写真及工画佛像,自称不在李公麟之下,尤精山水,宗董源,笔力雄健。代表作《云岭水声图》(藏于日本大坂市立美术馆)

14、上官周(1665-1750)明代,福建长汀人,字文佐,号竹庄,布衣出身。是清代一位卓有成就的画家。他学问渊博,熟悉历史掌故,能诗文兼精篆刻,尤善于绘画。人物、山水的造诣都有独到之处。其山水画,烟岚弥漫,墨晕可观。善山水、人物。《晚笑堂画传》绘画了自汉到明的120位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的造像。远承“吴带当风,曹衣出水”的传统人物线描画风。

15、华喦(1682-1756),清代,字秋岳,号新罗山人。福建上杭人。长期寓居扬州卖画为生。为清代扬州画派中别具一格的画家。华喦在艺术上具有革新精神,在创作实践中大胆地突破陈陈相因的习气。以现实主义精神,从生活中索取题材。许多平凡的事物在他的笔下予以诗化;形成清新秀逸、雅俗共赏的画风。他又善书工诗,有诗书画“三绝”之誉,在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沙际守生涯》册页(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描写一只水鸟在溪边急流中觅食,背景几笔逆风摇曳的树枝,勾出风风雨雨的恶劣环境,揭示了生命历程的坎坷,给读者无限的联想。《天山积雪图》轴(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作者以淡墨渲染出大片天空,衬出高耸接天的冰山,在那冰天雪地之间单身旅客披着红披风,牵着黄褐色的骆驼,两者不约而同地昂首注目高空长鸣的孤雁,启人遐想。著有《离垢集》《解馆诗集》等,素有“三绝”之称。

16、康瑞(18世纪初),号喜子,福建东山铜陵人,画风泼辣淋漓,一抹而就,萧疏苍老,不做修饰,别具奇趣,如《达摩图》《铁拐李》(现藏福州市博物馆)。康瑞大写意的画作,深受徐渭、黄道周、张瑞图、黄慎的影响。民间相传康瑞画名远扬,被招入京师供职宫庭,因不会讲“官话”,别人也听不懂他的闽南方言。皇上招见时,他只是点头微笑,不能应答。皇上见其憨态可掬,脱口呼其“喜子”,因此为号。

三、近、现代著名闽籍书画家

17、林则徐(1785-1850)清,字少穆,福建福州人。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世界禁烟第一人,善书法。嘉庆16年进士,民族英雄。为官40年,历任江苏巡抚、湖广总督、陕甘总督、陕西巡抚、云贵总督、钦差大臣等职。他有一方印章“历官十四省,统兵四十万”是他一生的写照。宇宙有一个小行星是以林则徐名字命名的。林则徐善诗文,编著“四洲志”,为我国近代第一部系统介绍西方各国地理知识的书籍。工书法,政余偶尔作画。

18、沈葆桢(1820-1879),字翰宇,号幼丹,福州人。进士,福建船政大臣,福建船政学堂创始人之一,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事务大臣,林则徐女婿。政务之暇,工书法,间作小品山水,尤精兰竹,笔意苍劲,法度谨严,一如其人。

19、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号弢庵、桔隐,福州螺洲人。进士,官至太保,为宣统皇帝的老师。是福建师范大学的前身福建优级师范学堂的第一任校长。工诗书,瘦硬

遒劲,兼善画松。

20、林纾(1852-1924),初名群玉,字琴南,号畏庐,另署冷红生,蠡叟,大桥补柳翁等,福建福州人。工诗、古文辞及书画,光绪8年举人。先后在福州苍霞精舍,京师大学堂等处讲学。他依人口述(同乡王寿昌)翻译外国小说约200种,其中最著名的是《茶花女》,为第一个中文译本。

21、严复(1854-1921),字又陵,几道,晚号愈野老人等。福州阳岐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教育家。《天演论》的翻译者,极力倡导维新变法,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书法深得颜、王遗韵,又于怀素、张旭大草下过功夫,落笔精妙凝练,含筋抱骨,仪态端庄平正,笔峰秀丽,挥洒有度。

22、郑孝胥(1860-1938),字太夷,号苏戡,福州人。进士,曾历任广西边防大臣,安徽、广东按察使,湖南布政使等。辛亥革命后以遗老自居。1932年任伪满国总理兼文教部总长等,1935年下台。书法工楷、隶、尤善楷书,取径欧阳询及苏轼,又得力于北魏碑刻。善画松。书法豪放、苍劲朴茂,为世人所珍。

23、林森(1868-1943),原名林天波,号青芝老人,福州连江人。1905年加入同盟会,曾任国民政府主席,国民政府临时参议院院长,1943年8月1日因车祸在重庆逝世。政务之余,好字画,尤喜写松,曾作《松石图》等。

24、李霞(1871-1938)字云仙,号髓石子,自署抱琴游子,福建仙游县东山横塘村人。他崇尚黄慎的大写意画风,并自制鸡毛笔,以狂草破笔作画。善画人物,信笔挥洒,笔势雄健,大轴巨幅,尤见功力,形成自己的风格。1914年他的《十八罗汉渡江图》入选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并获奖,为福建传统绘画赢得国际荣誉。“龙珠画苑”创始人之一。

25、李叔同(1880-1942)号弘一,别署一音,晚清山人。22岁考入上海南洋公学特别班,1905年考入日本东京美术学校学西画,及音乐、戏剧等。回国后曾任浙江省立师范教师,教授美术和音乐,他超凡的艺术天才和素养曾得到全面的发展。无论文章、诗词、金石、书画、音乐、戏曲方面造诣至深。1918年出家。

26、李耕(1885-1964)字砚农,号一琴道人,大帽山人,福建仙游县度尾镇中岳村人。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和李霞一样崇尚黄慎的大写意画风,但又兼学上官周、华喦之小写意笔法,工笔则融仇英之法。润笔泼墨又取梁楷之风。所以他的古典人物画工写兼擅,表现手法多样。1928年,他写《弥勒佛》获东南五省画展第一名。徐悲鸿曾评价“有奇拙胜者,首推李君耕,挥毫恣肆,可以追踪瘿瓢”。蒋兆和对李耕的评价也很高。人民大会堂贵宾厅的“青松鹤白东方红”。就是根据李耕画作所做的漆画。1961年,福建省政府在仙游成立了“李耕国画研究所”。

27、罗晓帆(1894-1983)名炅,字旭焕,号晓帆,上杭临江镇人。上海美专毕业后在汕头、上杭等地中学执教30多年,擅长花鸟、走兽、旁及山水、人物。融汇中西,工写结合,别有韵味。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美协常务理事,福建省文史馆馆员。

28、方君壁(1898-1985)侯官人,黄花岗72烈士之一方声洞的胞妹。1917年赴法国巴黎留学美术专业。1924年她的油画《吹笛女》参加巴黎春季沙龙展,为中国第一位参展的女画家。这时期的代表作有《浴后》。1932年中华书局出版的《方君壁油画册》试图以西洋技法融入中国传统笔墨,受到蔡元培的鼓励。1957年迁居美国,曾任波士顿博物馆顾问。1978年在中国美术馆办个人画展,40余幅作品全部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29、吴启瑶(1899-1979)福清人。1935年赴日本东京高等工艺学校学习,为研究生。1937年回国后应徐悲鸿之聘执教于广西美术学院,不久回福州应聘于福建师范专科学校艺术系教授。擅长水彩画及图案。写实功底强,在探索中国水彩画方面有新意。为全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1977年平反。

30、黄羲(1899-1979)原名文清,字可轩,号大蜚山人。福建仙游县人,为“二李”

早期的高足。画风直追上官周、华喦、黄慎等人。擅画仙佛、高士,尤以仕女、麻姑见长。吴昌硕等人曾说:“所作人物尤能袭黄瘿瓢,独具家法,诚闽中画士之杰出者。”1957年受潘天寿之聘任浙江美院(中国美院)教授,教传统人物画技法。

31、谢投八(1902-1995)原名葛氏,字跛公,生于厦门,祖籍广东海澄县,长期寓居福州。1918年赴菲律宾留学。1928年转入法国巴黎茹利昂美术学院学习,以三次获金奖的优异成绩毕业。1933年结识徐悲鸿、吕斯百、常书鸿、刘开渠等人。在海外留学16年后回国。是福建师大艺术系的创始人,教授。曾任福建省美协主席,福建师大艺术系主任。

32、周碧初(1903-1995)平和县人。中国油画艺术的先驱者之一,与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颜文梁等皆为中国油画的引进者和开拓者。早年毕业于厦门集美中学,是厦门美术专科学校的第一届学生。1925年赴法国巴黎,以优异成绩考入法国国立高等美术专科学校。1930年学成后回国执教于厦门美专。后任上海美专西画教授,杭州国立艺专(中国美院前身)教授。绘画注重色彩表现,侧重点彩法,并能融入中国画的点、线特点,确立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在家乡平和县建有周碧初艺术馆。

33、丘堤(1906-1958)原名碧珍,霞浦人。出生于商人家庭,早年就读于福建省立女子师范学堂,后入上海美术专门学校西画系学习。毕业后,东渡日本考察美术。回国后任上海美专研究员。1932年参加“决澜社”,并与庞薰琹结为伉俪。画作运笔粗犷有力,色彩艳丽夺目,有现代感,并能融入中国传统的线条表现技法。为中国美协会员,中央工艺美术研究所研究员。

34、游寿(1906-1994)女,字介眉、戒微,福建霞浦人。著名教育家、考古学家、古文学家、历史学家、诗人和书法家。原黑龙江省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黑龙江书法家协会副主席。1928年入南京中央大学文学系,1934年考入金陵大学国学研究生班。历任国立女子师范学院、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师范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教授。是我国学者型书家的代表之一,于甲骨、金文十分用功且运用精熟,并深得汉隶、魏碑的神髓。其书法刚柔相济、拙朴苍健,生涩醇厚、具秦汉风骨。有书论《论汉碑》、《随感录》、《书苑镂锦》等存世。与江南萧娴并称为“南萧北游”,都是著名女书法家。

35、沈觐寿(1907-1995),字年仲,号静叟,福州人,系沈葆桢的曾孙。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书协副主席、福州画院副院长、福建省政协委员、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精颜、褚书体,书法功力深厚,兼能水墨山水、松石、兰竹.代表作。

36、沈耀初(1907-1990)诏安士渡村人,晚号士渡叟,早年进龙溪职业中学艺术科学习,受过中西画的基础教育。1948年去台湾考察,因两岸隔阻,直至1988年才回国与家人团聚,从事教育工作30多年,课余精研书画,博采历代写意画风的诸家之长,并勇于推陈出新,注重写生,从生活中寻找创作素材。他甘于寂寞,沉得下心来,退休后寓居台北郊区的农场潜心作画,终被人发现。1974年荣获台湾国画学会金爵奖。1987年与张大千等当选为台湾当代十位有代表性的画家。

37、李硕卿(1908-1993),字云田。泉州惠安人,当代著名画家,生前系中国美协理事,中国画研究院创作成员,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福建省政协常委,华侨大学艺术系主任。代表作《移山填谷》(中国美术馆收藏)

38、宋省予(1909-1966)上杭县人。原名连庆,字廉卿,后更名省予,号春风红杏楼主。父为闽西地区著名的民间画师。一生潜心研究上官周、华喦、黄慎的画风,岭南派的画风和海派的画风,博采众家之长,并能对真花真鸟写生,自成一格,画路宽广,尤擅长花卉、翎毛和走兽等。1959年上调福建师大艺术系,教授中国画。屡有作品入选全国展览。不幸于1967年文革动乱中不堪其辱,投井自尽,令人婉惜。

39、潘主兰(1909-2001),原名鼎,福州长乐人,著名金石画家,诗人,国家一级美

术师。致力于诗、书、画、印艺术研究创作70余年,尤以甲骨文书法蜚声海内外,2001年荣获“中国书法兰亭奖成就奖”。生前系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艺术委员会委员,西冷印社社员,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福州画院副院长,福建省书协副主席等职。出版多本画集印集。被中国书法家协会称为“占主导地位的老书法家、代表着今日中国书法的最高水平、不愧为我国的书法大家。”

40、胡一川(1910-1997)永定人,1929年入杭州国立艺专学习,1937年到延安,负责鲁艺的木刻工作,1977年任广州美术学院院长,1950年所作油画《开镣》为其代表作之一。

41、郑乃珖(1911-2005),号壁啸翁,福州市人。福州画院院长、终身名誉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文化部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中国工笔画学会顾问。福建省政协五、六、七届常委,福建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福州市文联名誉主席,西安美术学院教授。精花卉、翎毛、走兽、蔬果、时鲜,亦工山水、人物。在工笔重彩画方面能吸收西洋绘画的优点,在取材、构图、造型、用线、敷彩方面均能突破前人藩篱,对当代中国画继承和发展作出贡献。代表作有《水乡春色》(入选第二届全国国画展,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荷萍》、《灵山秀水育新苗》等。出版十余册画集。

42、沈柔坚(1919-1995)诏安人,自幼从沈耀初学画,后改习西画。曾任中国版画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上海市美协主席,套色版画《上海雪后》为其代表作之一。

43、林锴(1924-2006),福州人,国家一级美术师,人民美术出版社专职画家,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书画家、篆刻家、诗人。早年得黄宾虹,潘天寿亲授。国画以元明诸家为根柢,参以八大,渐江,石溪,石涛之笔墨情趣,结合近现代的画风,作品苍莽雄逸而富金石趣味。书法上追求汉晋、北魏,下探明清诸流派,作品苍厚遒劲,奔放而复整严。篆刻近取吴昌硕、齐白石等,远则上窥秦汉,由古入复由古出。诗学则自唐宋元明清以至近代各家,择其优著,融化而为己用。作品经常参加国内外展出,并获奖。

44、谢意佳(1924-2003),别名怡稼、江西于都人。1951年毕业于中央美院华东分院(今中国美院)。后分配到福建工作,直至去逝。擅长油画,身前为福建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油画教研室主任。代表作有《溪南暴动》入选“建国十周年全国美展”,《待渔归》入选“建国15周年全国美展”,《夜哨》等。他是一位有突出贡献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

45、杨启与(1926-2008),出生于湖南常德。1952年南京大学美术系本科毕业后,分配到福建工作直至去世,历时56年。生前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师范大学教授,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尤擅青绿山水,作品被中国画研究院、中南海紫光阁、北戴河中直大院收藏。《源远流长》等。

46、丁仃(1933-1999),原名陈体申,祖籍福州螺洲,出生于上海。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协常务理事、福建省美术家协会第三、四届主席,福建省文联书记处书记。国家一级美术师,福建省画院第一任院长,曾任第八届全国美展总评委,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著名画家、书法家、艺术评论家、鉴赏家及文艺活动家。擅长漫画、中国画、美术评论。晚年研究大篆书法,独具一格。代表作有《樱花仕女》《祝享福下乡》等。

47、林以友(1935-1998),福建厦门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美协副主席。擅长油画。196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今中国美院)油画系,并留校任教。1977年调入福建师范大学美术系工作。曾任美术系副主任,副教授。代表作《周总理在新安江》、《祖国》、《人、时间》、《菠萝》、《渔港晨曦》等。

中国古代十大书法家简介图

中国古代十大书法家简介(图) 1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号澹斋,汉族,祖籍琅琊,后迁居会稽(绍兴),东晋书法家。官拜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王羲之擅长书法,博采众长,精研体势,一变汉魏以来波挑用笔,独创圆转流利之风格,隶、草、正、行各体皆精,被奉为“书圣”。其作品真迹现已无存,传世者均为临摹本。其行书《兰亭集序》、《快雪时晴帖》、草书《初月帖》、正书《黄庭经》、《乐毅论》最为着名。 2 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汉族,潭州临湘(今长沙)人,唐代书法家。欧阳询的书法学自王羲之父子,参以隶法,劲险刻厉,于平正中见险绝,于规矩中见飘逸,后人称为“欧体”。代表作楷书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兰亭记》,行书有《行书千字文》。欧阳询所撰《传授诀》、《用笔论》、《八诀》、《三十六法》等都是他自己学书的经验总结,总结了书法用笔、结体、章法等书法形式技巧和美学要求,是我国书法理论的珍贵遗产。 3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其书体被称为“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与欧阳询、柳公权、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 4 怀素(725-785),字藏真,僧名怀素,俗姓钱,汉族,永州零陵(湖南零陵)人,唐代书法家。幼年好佛,出家为僧。怀素是中国历史上领一代风骚的草书家,他的草书称为“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和另一草书家张旭齐名,后世有“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之称。其草书作品有《自叙帖》、《食鱼帖》、《苦笋帖》、《圣母帖》等。 5 柳公权(778-865),字诚悬,汉族,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书法家。柳公权封河东郡公,后亦称“柳河东”。柳公权书法以楷书着称,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柳公权初学王羲之,后吸取颜真卿、欧阳询之长,在晋人劲媚和颜书雍容雄浑之间,形成了自己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美誉。他一生作品很多,主要有《大唐回元观钟楼铭》、《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冯宿碑》、《神策军碑》等。 6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北宋大文豪。其在诗、词、赋、散文等方面,均有极高成就,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苏轼擅长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7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乃江西诗派祖师。黄庭坚的书法别树一格,

中国古代九大书法名家毛笔字书法作品欣赏

中国古代九大书法名家毛笔字书法作品欣赏 1.兰亭序(王羲之) ★《兰亭序》是书圣王羲之最有名的作品。全文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在这篇序文中得到了酣畅淋漓的发挥,文中,凡有相同的字,笔法姿态必不相同,如出现的20个“之”字,竟然无一雷同,成为书法史上的一绝。当中章法、结构、笔法都极其完美,被历代书法家尊为“书法第一”,成为读书人写字必习的范本。 ★王羲之对真书、草、行诸体书法造诣都很深。他的真书势形巧密,开辟了一种新的境界;他的草长浓纤折衷;他的行书遒媚劲健。人们称他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凰阁”。 2.中秋帖(王献之) ★大清乾隆帝称道的“三稀”墨宝之一,笔势纵逸豪放,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脉不断,为王献之独创. 3.颜真卿书法 ★《多宝塔碑》为其独创“颜体”楷书的代表作,字体匀称丰腴,庄重劲美,气势雄厚。 4.郑板桥 兰竹圣手书画怪杰。清代诗人,书画家,摇晃“扬州八怪”之一。为人恃才傲物。他的书画以“清、劲、怪”遗世,给了后人很独特的美学启示。他的书法很“另类”,筛检真草隶篆用笔,独创一体,自称“六分半书”;字形变化多端,章法诡谲有致,摇曳多姿,真可谓是书中奇宝,性情大自由的“表演秀”。 5.刘墉 心口锦绣的“罗锅宰相”。清代乾隆年间宰相,善书好文。书法与王、梁、翁并称“清初四大家”;初师从赵孟兆页、董其昌,深得其中三昧。中年学颜、苏,晚年又潜心于北朝碑版,终于凭借坚实的功力,蜕变成独具个性的一人大家。刘墉书法笔短墨厚,体势少变,曾遭行内非议,甚至讥之为“墨”。这说明认识刘墉书法是需要很高眼力的。清代习颜者众,大多得其形意,而真正夺其神髓者仅刘墉一人。用颜字距度而略作柔婉,正得魏晋小楷精华蕴蓄的风致;墨浓势厚而结体宽舒,更显从容不迫包罗万有之佳妙. 6.唐伯虎 江南第一风流才子。明代书画家,在民间颇富传奇色彩。唐氏绘画初师周臣,尤精山水人物,与沈、文、仇合称“明四家”。书法源于赵孟兆页,写得圆转遒丽丰润优雅,形成劲骨于内美

中国古代画家汇总

三国-两晋-南北朝画家 顾恺之——(约345——406年),字长康,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她就是东晋著名家,多才艺,工诗赋,尤精于绘画,擅长于佛道、人物、肖像、禽兽、山水,尤善传神。曾在建康瓦棺寺作维摩诘壁画,为世所称。代表作品《女史箴图卷》、《列女仁智图卷》、《洛神赋图卷》等。 萧绎——(505——554年),字世诚,博学善画,尤以肖像画最擅。代表作品《职贡图卷》。 隋唐画家 展子虔(约531——604年前后),隋朝山水画家,渤海(今山东阳信)人,她得人物、山水、界画与车马无不精湛尤长人物山水。代表作品《游春图卷》就是现存卷轴山水画中最古老得一幅。 阎立本(?——673年)唐代初年,人物画家,雍州万年(今陕西临潼)人。她得绘画题材非常广泛,除当时流行得宗教画外,人物、车马、山水、台阁等无所不能。但她最擅长、成就也最突出得还就是肖像画与政治性题材得历史画。代表作品《步辇图》等。 李昭道——初唐时期,青绿山水画家,画风精巧细密。代表作品《明皇幸蜀图》体现了她得典型风格,时代特征明显,就是反映唐代山水画面貌得重要传世作品。 张萱——唐代陕西长安人,最擅长画妇女与婴儿,她得人物画创作多半就是描写宫廷妇女得闲散娱乐生活,人物形象不仅“形似”而且传神,能确切刻画人物得心理状况。代表作品《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等。 梁令瓒——或称蜀人,活动于开元年间,画风严谨、精细,在天文学上有一定贡献,代表作品《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 周昉——唐代长安人,擅长贵族人物肖像及宗教壁画,亦以仕女画为突出,以当时得关中贵妇为形象依据,具有以“丰厚为体”、“衣裳简劲,彩色柔丽”得特点,体现了中晚唐时期官僚贵族得审美情趣。代表作品《挥扇仕女图》、《簪花仕女图》等。 李真——中唐时人,师法周昉,代表作品《不空金刚像》。 韩滉——唐代长安人,她画了不少反映农村生活得作品,倾注了她对生活得热爱之情与对农民疾苦得同情之心,此外,她特别喜欢画牛。代表作品《五牛图》等。 韩干——唐代陕西蓝田人,一生中得绘画活动,大多数以马为表现题材,她画马,不拘成法,注重观察与写生。代表作品《夜照白图》、《牧马图》等。 韦偃——唐代得画马名家,代表作品《牧放图》等。 孙位——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晚唐宫廷画家,善画人物、鬼神、杂画。性情疏放不羁,不拘礼法,生常与僧道来往,颇有魏晋名士风度。代表作品《七贤图》等。 五代画家 荆浩——五代时期沁阳(河南济源)人,她既注重吸收传统技法得优点,也倾心师造化,既着重笔法得丰富变化,也不忽视水墨得灵活运用,在水墨山水画皴、擦、点、染得笔墨技巧上具有开创性得贡献,为后来得山水画艺术形式奠定了稳固得基础。代表作品《匡庐图》等。 阮浩——画史无传,生卒、籍贯不详。代表作品《閬苑女仙图》。 关仝——五代时期长安人,就是荆浩得弟子,有“出蓝”之誉,自成一体,人称“关家山水”,她得画势与荆浩相仿,构图以巍峨、雄奇、深远见长。代表作品《关山行旅图》、《山谿待渡图》等。

历代书法名家及作品

先秦: 史籀:石鼓文 秦: 李斯: 汉: 隶书: 《五风二年》刻石, 《菜子侯》刻石 《曹全碑》, 《张景碑》 《衡方碑》, 《封龙山颂》 《礼器碑》,全称《汉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又称《韩敕碑》 《史晨碑》,亦名《史晨奏铭》,也叫《史晨前后碑 《乙瑛碑》,全称《汉鲁相乙瑛置有石卒史碑》,亦称《孔酥碑》 《张迁碑》、 《鲜于璜碑》 《石门颂》 《西狭颂》,亦名《武都太守李碑》或《惠安西表》,全名为《武都太守李西狭颂》《孔宙碑》 《华山碑》、 楷书: 《熹平石经》 《张迁碑》 史游: 章草:《急就章》 杜度: 章草 崔瑷: 章草 张芝: 章草, 刘德升:行书 蔡邕:

蔡文姬: 三国: 钟繇: 楷书:《宣示表》、《贺捷表》、《力命表》、《荐季表》、《调元表》 胡昭: 皇象: 章草:《急就章》 晋: 王羲之: 行书: 《姨母帖》、《快雪时晴帖》、《兰亭序》、《圣教序》、《丧乱帖》、《孔伺中帖》、 《妹至帖》 楷书: 《黄庭经》、《乐毅论》、《曹娥碑》、《东方朔画赞》 草书: 《十七帖》、 王献之: 行草:《中秋帖》、《鸭头九帖》、《新妇地黄汤帖》等。 小楷: 《洛神赋十三行》,世称《玉版十三行》 王珣:《伯远帖》 索靖: 章草:《月仪帖》、《出师颂》 卫瓘: 卫铄: 陆机: 章草:《平复帖》 卫铄:卫夫人 小楷:《古名姬帖》 南北朝: 魏碑:《龙门二十品》、 《嵩高灵庙碑》、 《张玄墓志铭》,全称《魏故南阳太守张玄墓志》,因张玄字黑女,故称《张黑女墓志》。 《郑文公碑》、

《张猛龙碑》、 《崔敬墓志铭》、 《始平公造像记》 《爨宝子碑》、 《爨龙颜碑》 隋: 楷书:《龙藏寺碑》、《苏孝慈墓志》、《董美人墓志》智永: 唐: 欧阳询: 楷书: 《九成宫醴泉铭》、 《皇甫诞碑》、 《化度寺邕禅师舍利塔铭》(简称《化度寺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 行书: 虞世南: 楷书:《孔子庙堂碑》、《汝南公主墓志铭》 小楷:《破邪论序》 褚遂良: 楷书: 《雁塔圣教序》、 《孟法师碑》、 《伊阙佛龛碑》、 《倪宽赞》、 《阴符经》、 《房玄龄碑》 薛稷: 楷书: 《信行禅师碑》 欧阳通: 楷书:《万岁通天帖》 赵模: 冯承素: 敬客: 钟绍京: 小楷:《灵飞经》

[古代经典书法作品]经典书法作品欣赏

[古代经典书法作品]经典书法作品欣赏 古代经典的书法大家,不少,有他们创作出来的优秀书法作品,确实不多,主要是时间过于的长久,往往保存的不完善。因此古代的经典书法也往往是一纸千金。下面是为你的古代经典书法作品,希望对你有用! 我们中国书法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古人聪明和智慧的结晶,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的宝贵财富,是我国独有的一门艺术.书法有严格的书写法则,少年儿童,尤其是小学阶段,主要是识字,在学习文化的同时又学习书法,既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又能促进文字书写水平的提高,把字写得更加整洁美观,又合乎规范。 1、学书法可以 培养孩子的耐力和自信心 许多家长都觉得的孩子特别调皮,静不下来,不利于文化课程的学习,学习书法能使学生提高专注力,因为学习书法需要脑、眼、手全身心的投入,使学生养成专心致志学习习惯。 2、学书法可以

开发智力,培养协调性 书法的练习是一种生动的动态系统,始终要求专注、写好每一个字,都需要大脑指挥手和眼睛配合完成,双手不同动作及其与全身肢体的协调配合。使大脑的左右半球的技能获得同时发展并增进互相协调能力。无数事例证实,学习过书法的孩子,在理解能力,接受能力,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等方面,都显著高于一般孩子。 3、学书法可以 提高孩子的整体能力 我们假定有两个人,有相同的学历、经历,从事同样的工作。但是其中一位练过书法,另一位没有练过书法。很可能,前者思考和处理事物的角度、方法、视野和境界,都高于后者,他能用艺术的眼光看待和处理事物,他就很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功。我们已经发现,在我们周围学习书法的中小学生中间,那些书法写得好的,往往也同时是学校里成绩优秀的学生。 4、学书法可以 提高孩子的修养与文化素质

历代书法名家作品鉴赏

历代书法名家作品鉴赏 法鉴赏_书画 三国钟繇 钟繇(151-230),字元常,颖川长社人。明帝时受太傅衔,故世称"钟太傅"。其书学曹喜,蔡邕,刘德升等人。能书隶、草、真、行诸体,尤以真书绝世。唐张怀瑾《书断》称他:"真书绝妙,乃过于师,刚柔备焉。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可谓幽深无际,古雅有余,泰汉以来,一人而已。"存世墨迹,最著名的有以王羲之临本翻刻的《宣示表》、《荐季直表》等。《荐季直表》"纸墨奇古,《三希堂法贴》以此冠首。笔法深沉。" 西晋索靖月仪贴 索靖,(239-303)字幼安,敦煌人。草圣张芝之姊孙。他博通经史,有逸群之量。《月仪贴》是他的代表作。字数逾干,其书法法度森严,锋芒尖锐,骨力非凡。张怀瑾《书断》将索靖书法列入神品。 摩诃般若波罗密经 在甘肃敦煌藏经洞发现。此为卷第十四。此经卷书法尚存隶意,茂密淳朴,实在两晋风范。 东晋王羲之兰亭序(神龙本) 东晋王羲之集王圣教序碑 受禅表碑 三国魏黄初(202年)刻。在河南许昌县,额篆书题"受禅表"。字方正,渐开唐隶之门。 天发神谶碑

三国吴天玺元年(276年)七月立。原碑为幢形。刻于江宁(今南京)天禧寺。此碑文字似篆似隶,厚重雄浑,奇异雄伟,在书法史上是史无前例的特例。张叔韦说此碑:"雄奇变化,沉着痛快,如折古刀,如断古钗,为西汉以来不可无一,不能有二之第一佳迹。" 西晋陆机平复贴 释文:彦先赢疗恐难平复往属初病虑不止此此已为庆承使口男幸为复失前忧耳口子杨往初来主吾不能尽临西复来威仪详举动成观自躯体之美也恩识口量之迈前执所恒有宜口称之夏口荣寇乱之际闻问不悉。 陆机,(261-303),字士衡。吴郡亭上海市松江人。陆机"少有异才,文章冠世。"善行草书。《平复贴》为写给朋友的一封信,是传世文人中最早的一件。书体为章草。此帖使用秃笔,质朴志健,自然畅达,对书法考古和研究有重要价值。 王兴之夫妇墓志 《王兴之夫妇墓志》为同一块墓石两面分别刻夫妇两志,分别刻于340年和348年,字迹相同,出土于南京燕子矶人台山其墓志笔画挺直,棱角方整,如刀削状,有稚拙厚重之书风,与北朝碑刻有相近之处。 东晋王羲之孔侍中帖 东晋王王旬伯远帖 王王旬,(350-401),字元琳,小名法护。祖籍琅琊临沂。官至尚书令。是王献之族兄弟,王导是其祖父,父王洽,弟王珉,均有书名。《伯远帖》,清代收入清宫,乾隆将此帖与王羲之《快雪时晴》、王献之《中秋帖》视为三件"希世之宝",使此帖成为著名的"三希"之一。此帖结字严谨,有文人风韵文采。董其昌评:"王王旬潇洒古澹,东晋风流,宛然在眼。" 爨宝子碑局部 中岳嵩高灵庙碑

中国历代著名画家

中国画历代名家简介 唐 阎立本:(601-673)唐代雍州万年人。隋代画家阎毗之子,阎立德之弟。太宗时任刑部侍郎,显庆初年,代兄做工部尚书,总章元年为右丞相。擅长书画,最精形似。曾画《步辇图》等,作画所取题材相当广泛,如宗教人物、车马、山水,尤其善画人物肖像。代表作《历代帝王图》是古典绘画中的重要作品之一。所画宫女,曲眉丰颊,神采如生。用墨而有骨;设色奇特而有法。描法富于变化,有粗有细,有松有紧,用笔也较顾恺之细密精致,富有表现力。 吴道子:(约686~760前后) 中国唐代杰出画家。后改名道玄,尊称吴生,阳翟(今河南省禹县)人。约生于唐高宗时代,绘画活动在玄宗开元、天宝年间(约公元七世纪末、八世纪前期)。少孤,生活贫寒。早年为民间画工,年未弱冠,穷丹青之妙。神龙年间(705~707)事逍遥公韦嗣立,为小吏。景龙年间(707~710)任兖州瑕丘(今山东省滋阳县)县尉,不久坚辞而去。以后,他浪迹东都洛阳,曾学书于张旭、贺知章,后专工画,师法张僧繇,并在寺观从事壁画制作。开元年间(713~741)他被唐玄宗召入禁中为宫廷作画,先后任供奉、内教博士,官至宁王友。他奉诏绘制了一些历史画或政治性肖像画(如《金桥图》),同时常在长安、洛阳作壁画,观者如堵,名声广播。天宝年间(742~756),他奉诏游蜀归来,在大同殿画出嘉陵江三百余里旖旎风光。玄宗因之称羡道:李思训数月之功,吴道子一日之迹,皆极其妙。758年以后,其事迹不详。吴道子所作人物、鬼神、鸟兽、台阁都冠绝一世。作宗教壁画有三百壁之多。后人奉为“画圣”,被民主画工尊为“祖师”。其艺术风格是“落笔雄劲”、“敷粉简淡”,线条遒劲雄放,变化丰富,一变古来因袭的高古游丝描的细笔,发展了线描的艺术方法,故表现出的物象“高侧深斜、卷飘带之势”,富有运动感、节奏感,被人们称为“吴带当风”。还创出“于焦墨痕中,略施微染”的淡彩法,称做“吴装新格”。其作品反映现实生活者较多,有强烈的人民性。诗人杜甫在看了他画在洛阳玄元庙的壁画《五圣图》后写有“画手看前辈,吴生独擅场。森罗移地轴,妙绝动宫墙;五圣联龙衮,千官列雁行。冕旒俱秀发,旌旗尽飞扬”的赞语。其其画风,为唐代和宋元以来许多画家所效法。宋代李公麟的朴质清劲的“只以墨踪为之”的“白画”发展起来的。对后世影响极大。代表作《金桥图》《地狱变相》《送子天王图》。 张萱:唐代杰出画家,京兆(今陕西西安)人,生卒年不详。艺术活动主要集中在唐开元、天宝年间(713-755),张萱供奉于内廷,在集贤院中任画直,司宫廷画家之职。以善绘贵族仕女、宫苑鞍马著称,在画史上通常与另一稍后于他的仕女画家周昉相并提。唐宋画史著录上记载张萱的作品计有数十幅,不少还一再被许多画家摹写,但出于张萱本人手笔的原作,今已无一遗存。《捣练图》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人物动作自然,细节刻划生动,勾线工线劲健,设色富丽。在人物造型上,画中的妇女曲眉丰颊、丽多姿,脸庞体形都显得肥胖。另有代表作有《虢国夫人游春图》等。 周昉:中国唐代画家。字景玄,又字仲朗。京兆(今陕西省西安市)人。生卒年不详。出身贵族。周昉见于记录的最早活动时间是唐代宗大历(766~779)年间任越州(今浙江省绍兴市)长史。最后见于记载的活动时间是德宗贞元(785~804)奉诏画章敬寺壁画。代表作《纨扇图》即《纨扇仕女图》,亦名《挥扇仕女图》。

书法名人简介

东汉至南北朝 1、钟繇 钟繇(151-230),河南长葛西人。魏朝官至太傅。工书,博取众长,兼善各体,尤其精于隶楷。点画之间,多有异趣,结体朴茂,出乎自然。笔势如飞鸿戏海,舞鹤游天。历代书家亦评为“高古纯朴,超妙入神。”他的字,形成由隶入楷的新面貌,为晋王羲之真书的先驱,故与王羲之并称“钟王”。可惜真迹不传;宋以来的《宣师表》、《力命表》、《荐季直表》及《墓田丙舍帖》等法帖,都是后人的临摹本。钟繇学书十分勤奋,幼年曾向蔡邕、刘德升等求教,在外寻师访友,十六年从未返家一次。其刻苦与专一的精神为后人景仰。 2、张芝 后汉张芝(字伯英),敦煌酒泉人。勤学好古,淡于仕进。朝廷以有道征不就,时人尊称自为“张有道”。好书法,最擅章草。张芝曾临池学书,池水为黑,家中衣帛书而后练,于此可见其功力之深。被后人称赞“超前绝后,独步无双”,尊为“草圣”。张芝在书坛上一直享有极高之地位,谓为“草圣”。《书断》卷中列张之章草、草书为神品,曰:“尤善章草书,生诸杜度、崔瑷。龙豹变,青出于蓝。又创于今草,天纵颖异,率意超旷,无惜事非。若清涧长源,流而无限,萦回崖谷,任于造化。”张旭、韦诞、索靖、王羲之父子、张旭、怀素之草法,均源于伯英。羊欣云:“张芝、皇象、钟繇、索靖,时号书圣,然张劲骨丰肌,德冠诸贤之首,斯为当矣”。 3、智永 智永僧,名法极,人称“永禅师”。俗姓王。居山阴永欣寺。其书继承祖法,勤精于艺。唐虞世南得其传授。唐《书断》卷中列智永章草、草书为妙品,云:“微尚有有道(张芝)之风,半得右军之内,兼能诸体,于草最优。气调下于欧虞,精熟过于羊、薄”。 4、欧阳询 生于南朝陈武帝永定元年(557),卒于唐太宗贞观十五年(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人(今湖南)。以楷书和行书著称。为书法史上第一大楷书家,其字体被称为欧体,与颜(真卿)体,柳(公权)体,赵(孟頫)体并驾齐驱。 5、王羲之 最能代表魏晋精神、在书法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书法家当属王羲之,东晋书法家,文学家。字逸少。琅琊临沂人,后移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有"书圣"之称。亦长于诗文,但文才多为书法之名所掩,不为世人所重。曾任右将军、会稽内史等职,世称王右军。人称“书圣”。王羲之的行书《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王羲之的传世墨迹可以让你对“精采绝伦”四个字有深刻的体会。他的作品美妙绝伦,无雷同乏味之嫌。中国书艺在他笔下成就最高个人顶峰,其后各代大家只是在某些方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和完善:或意或法、或韵或势,局部过之者不乏其人,整体而论,无出其右。王羲之他的代表作《兰亭序》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优美散文。晋穆帝永和九年(353 )三月三日,他和谢安、孙绰等 41 人云集于会稽山阴的兰亭。这是东晋士族贵族风流雅士的一次盛会,会后共计赋诗 37 首,辑为《兰亭集诗》。文中记叙了当时燕集的盛况,感叹人事聚散无常、人生短暂不永。其中写兰亭山水映带之美景、写与会者悠然自得、幽雅大方之神韵的一段,下笔清新疏朗,情韵绵邈,最为后人所称颂。此外,又有《与会稽王笺》、《又遗殷浩书》等,表现了王羲之对国事的关注。明代张溥辑有《王右军集》 2 卷,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代表作品: 神龙兰亭、丧乱贴、姨母帖、平安帖、何如帖、奉橘帖、快雪时晴帖、孔侍中帖、大

中国古代书法家排行榜

1.王羲之,其书法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被尊为一代“书圣”。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其作品《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若惊蛇”。 2.颜真卿,中唐时期的书法创新代表人物,楷书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遒劲舒和,神彩飞动。他的书法,既有以往书风中了气韵法度,又不为古法所束缚,突破了唐初的墨守成规,自成一幅,称为“颤体”。书风饶有筋骨。悲恸处所作行草《祭侄文稿》后世评为“天下第二行书”。 3. 柳公权,其书结体紧密,笔画锋棱明显,如斩钉截铁,偏重骨力,书风遒媚劲健,可与颜真卿的雄浑雍容书风相媲美,被后人誉为颜筋柳骨。在书法史上具有很大影响。,后人习楷书多“以柳体入门,以颜体见功”。著有《玄秘塔碑》。 4.王献之,被评“丹穴凰舞,清泉龙跃。精密渊巧,出于神智”,兼精楷、行、草、隶各体。不局限于学一门一体,而是穷通各家,所以能在“兼众家之长,集诸体之美”的基础上,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与其父王羲之并称为“二王”。 5.诸遂良,其特色是善把虞、欧笔法融为一体,方圆兼备,波势自如,比前辈更显舒展。《唐人书评》中把褚遂良的字誉为“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宋代大书画家米芾称颂他:“九奏万舞,鹤鹭充庭,锵玉鸣珰,窈窕合度”,以表明褚的字体结构有着强烈的个性魅力。 6.钟繇,工书法,博取众长,自成一家,尤精于隶、楷。书若飞鸿戏海,舞鹤游天。后人评其隶行入神,八分入妙,和大书法家胡昭并称“胡肥钟瘦”。与晋王羲之并称“钟王”。钟繇的书法古朴、典雅,字体大小相间,整体布局严谨、缜密,历代评论成就极高。 7. 欧阳询,学自王羲之父子,参以隶法,劲险刻厉,于平正中见险绝,于规矩中见飘逸,后人称为“欧体”。代表作楷书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兰亭记》,行书有《行书千字文》。欧阳询所撰《传授诀》《用笔论》《八诀》《三十六法》等都是他自己学书的经验总结,总结了书法用笔、结体、章法等书法形式技巧和美学要求,是我国书法理论的珍贵遗产。 8.苏轼,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神龙变化不可测,他偶露一下手笔的《黄州寒食诗帖》就已惊天动地了,书法用笔、墨色也随着诗句语境的变化而变化,跌宕起伏,气势不凡而又一气呵成,达到“心手相畅”、几近完美的境界。 9.怀素,中国历史上领一代风骚的草书家,他的草书称为“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和另一草书家张旭齐名,后世有“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之称。其草书作品有《自叙帖》《食鱼帖》《苦笋帖》《圣母帖》等。 10.米芾,米芾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集书画家、鉴定家、收藏家于一身。米芾初师欧阳询、柳公权,字体紧结,笔画挺拔劲健,后转师王羲之、王献之,体势展拓,笔致浑厚爽劲,自谓“刷字”,书法功力非常深厚,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宋四家”。 11.黄庭坚,书法博采众长,结体中宫紧凑而外围宽博,用笔左右纵横,如摇双橹,他书法的最大特点是重“韵”,持重风度,写来疏朗有致,如郎月清风,书韵自高。苏书尚天趣,黄书尚韵味;黄书结体取纵势。他与苏轼一起将宋代书法的人文气推向高峰。 12.虞世南,字用笔圆润,外柔内刚,结构疏朗,气韵秀健。传说唐太宗学书就是以虞世南为师。著有《孔子庙堂碑》,此碑书法用笔俊朗圆润,字形稍呈狭长而尤显秀丽。横平竖直,笔势舒展,一片平和润雅之象。宋黄庭坚有诗赞曰:“虞书庙堂贞观刻,千两黄金那购得。” 13.张芝,擅长草书中的章草,将古代当时字字区别、笔画分离的草法,改为上下牵连富于

历代书画名人简介

历代书法名家简介 一、历代书法名家一览表 时代代表性书法名家书体 秦朝李斯篆书 汉朝史游草书 崔瑗草书 张芝草书 蔡琰隶书 三国钟繇楷书 皇象篆、隶、草西晋陆机行草 索靖章草 东晋王羲之行书 王献之行草 卫夫人隶书 南北朝羊欣隶书 萧思话行书 隋唐丁道护真书 智永草书 唐朝欧阳询欧体、楷书 褚遂良隶书 虞世南行书、草书 张旭草书 颜真卿颜体、行书 怀素草书 柳公权柳书、楷书五代杨凝式行书、楷书宋朝苏轼行书、楷书 黄庭坚篆、隶、楷 蔡襄楷书、行书金代王庭筠行书 元朝赵孟頫赵体、楷体 鲜于枢行草 明朝董其昌颜体、赵体 文征明行书、楷书 徐渭草书 王铎行草书 包世臣草书 清朝吴昌硕楷书

张裕钊行草 赵之谦颜体 近代齐白石白石书体 毛泽东狂草 当代沈鹏隶书、楷书 欧阳中石行书 二、书法名家简介 李斯,字通右,楚上蔡人(今河南上蔡县),他不仅是秦代著名的书法家,而是中国书法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创新者。对汉字书法的发展起了先驱作用。秦始皇统一国家后,臣相李斯主持统一全国文字,这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伟大功绩。李斯同时也是秦著名书法家。他主持整理出了小篆。《绎山石刻》《泰山石刻》《琅琊石刻》《会稽石刻》即为李斯所书。历代都有极高的评价。 王羲之(303-361,一作321-379),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原籍琅琊人(今属山东临沂),居会稽山阴(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他小时候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草书师法张芝,正书得力于钟繇。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欧阳询,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世称欧阳率更。世人称他的字为“率更体”。虞世南说他“不择纸笔,皆能如意”。而且他还能写一手好隶书。贞观五年《徐州都督房彦谦

[古代书法名家作品鉴赏]名家书法作品集

古代书法名家的书法作品鉴赏,我们能从他们的书法作品当中学到什么样的书法艺术技巧呢?下面是为你整理的古代书法名家作品,希望对你有用! 古代书法名家作品欣赏 古代书法名家作品图片1 古代书法名家作品图片2 古代书法名家作品图片3 古代书法名家作品图片4 古代书法名家各自的字的特点 1、王羲之 书圣王羲之,以其冠绝古今的书法艺术,成为中国书法艺术星空中最耀眼的辰星。他的书法,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历代许多著名的书家几乎无不深受其遗泽。 2、王献之(344-386) 收藏鉴定王献之书法可将其和王羲之比较,父子在书法上各有千秋,羲以真行为显,献则以行草为能。“二王”最有创新意义和存在价值的,是其流美飘逸的行草书。王献之不为其父所囿,别创新法,英俊豪迈,自成一家,令人刮目相看。可惜天妒其才,42岁就过早病卒。王献之有章草《七月二日帖》,其小楷书以《洛神赋十三行》为代表,用笔外拓,结体匀称严整,如大家闺秀,姿态妩媚雍容。其行书以《鸭头丸帖》最著。 3、张旭(675-750?) 张旭的书法以草书成就最高。他自己以继承“二王”传统为自豪,字字有法,另一方面又效法张芝草书之艺,创造出潇洒磊落、变幻莫测的狂草,其状惊世骇俗。辽宁省博物馆藏有《草书古诗四首》墨迹本,传为张旭狂草之作。通篇笔画丰满,绝无纤弱浮滑之笔。行文跌宕起伏,动静交错,满纸如云烟缭绕,实乃草书颠峰之篇。 4、颜真卿(709-785) 颜真卿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他的书体被称为“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其楷书熔铸古今,传世墨迹有《祭侄文稿》、《刘中使帖》、《自书告身帖》等。雄浑豪迈,一幅盛唐气象。特别是《祭侄文稿》,其原迹藏台湾故宫博物院。写得凝重峻涩而又神采飞动,笔势圆润雄奇,姿态横生,纯以神写,得自然之妙。颜真卿的传世书迹极多,这值得收藏家和投资者重视,或许在民间会有新的发现,但要认真辨伪。

诏安历代知名及著名书画家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中国历代著名书法家一览表 (珍藏版)...

中国历代着名书法家一览表(珍藏版)... 中国历代着名书法家一览表(珍藏版)...楷书四大名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元之赵孟俯。 初唐四大家---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 钟王---三国魏钟繇、东晋王羲之。 二张--指东汉张芝、唐代张旭,二位善草书之书家。 赵董---指元代赵孟俯,明之董其昌。 邢张米董---指晚明四大家邢侗、张瑞图、米万钟、董其昌四人,其中董其昌、邢侗又有“南董北邢”之说。 吴中四才子---指明代居于苏南的书法家唐伯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祝允明。 二沈---指明初沈度、沈粲兄弟二人,又号称“大小学士”,前者以婉丽胜,后者以遒逸胜。 鲜赵---指元代书家赵孟俯、鲜于枢,又称元“二雄”,赵氏代表作如《仇锷墓碑铭》、《三门记》、《汲黯传》、《二陆文赋跋》、《嵇康绝交书》、《兰亭十三跋》等;鲜于枢代表作如《韩愈进学解》、《渔父词》、《透光古镜歌》、《韩愈石鼓歌》、《苏轼海棠诗》、《老子道德经》等。 米薛:指北宋米芾、薛绍彭,后者代表作如《杂书卷》等。苏黄米蔡---指宋“四大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苏氏代表作如《天际乌云帖》、《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寒食诗》、《醉翁亭记》等;黄氏代表作如《松风阁》、《苏

轼寒食诗跋》、《花气诗》、《诸上座帖》等;米氏代表作如《多景楼诗》、《苕溪诗帖》、《蜀素诗》等;蔡氏名作如《万安桥记》、《颜真卿自书告身跋》,“四家”之蔡(一说为蔡京)。 颜柳---指颜真卿、柳公权,书史上又有“颜筋柳骨”之称, 前者的代表作如《多宝塔感应碑》、《郭家庙碑》、《元吉墓碑》、《颜勤礼碑》,《颜家庙碑》、《祭侄季明文稿》、《争座位帖》等;后者的代表作如《李晟碑》、《金刚经》、《神策军碑》等。颠张醉素---颠张即张旭,代表作如《肚痛帖》;醉素指怀素,代表作如《自序帖》、《千字文》、《苦笋帖》等,二人并称草圣。 虞欧褚薛---指初唐的四大书法家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虞氏的代表作有《孔子家庙碑》,欧阳氏代表作如《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邕禅师舍利塔》、《虞恭公温颜博碑》、《皇甫诞碑》,褚氏名如《雁塔圣教序》、《孟法师碑》等,薛氏代表作如《信行禅师碑》等。 羊薄---指南朝宋书法家羊欣、薄绍之,前者善隶(正)书,后者善行草。二王---指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前者为书圣,代表作如《兰亭序》等,后者代表作如《鸭头丸》、《十二月帖》等。 三谢---指东晋的谢尚(从兄)、谢奕(兄)、谢安(弟)三人,他们不仅在政治上着名,在书法上也颇有造诣,并因此得名“谢家之宝树”。

历代书法家字体特点书四大名家

1 历代书法家字体特点书四大名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元之赵孟俯初唐四大家--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钟王——三国魏钟繇、东晋王羲之二张——指东汉张芝、唐代张旭二位善草书之书家赵董——指元代赵孟俯,明之董其昌邢张米董:指晚明四大家邢侗、张瑞图、米万钟、董其昌四人。其中董其昌、邢侗又有“南董北邢”之说。昊中四才子:指明代居于苏南的书法家唐伯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祝允明。二沈:指明初沈度、沈粲兄弟二人,又号称“大小学士”。前者以婉丽胜,后者以遒逸胜。鲜赵:指元代书家赵孟俯、鲜于枢。又称元“二雄”。赵氏代表作如《仇锷墓碑铭》、《三门记》、《汲黯传》、《二陆文赋跋》、《嵇康绝交书》,《兰亭十三跋》等;鲜于枢代表作如《韩愈进学解》、《渔父词》、《透光古镜歌》、《韩愈石鼓歌》、《苏轼海棠诗》、《老子道德经》等。米薛:指北宋米芾、薛绍彭,后者代表作如《杂书卷》等苏黄米蔡:指宋“四大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苏氏代表作如《天际乌云帖》、《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寒食诗》、《醉翁亭记》等;黄氏代表作如《松风阁》、《苏轼寒食诗跋》、《花气诗》、《诸上座帖》等;米氏代表作如《多景楼诗》、《苕溪诗帖》、《蜀素诗》等;蔡氏名作如《万安桥记》《颜真卿自书告身跋》。“四家”之蔡一说为蔡京。颜柳:指唐之书家颜真卿、柳公权,书史上又有“颜筋柳骨”之称。前者的代表作如《多宝塔感应碑》、《郭家庙碑》、《元吉墓碑》、《颜勤礼碑》,《颜家庙碑》、《祭侄季明文稿》、《争座位帖》等;后者的代表作如《李晟碑》、《金刚经》、《神策军碑》等。颠张醉素:颠张即张旭,代表作如《肚痛帖》;醉素指怀素,代表作如《自序帖》、《千字文》、《苦笋帖》等,二人亦唐草圣。虞欧褚薛:指初唐的四大书法家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虞氏的代表作有《孔子家庙碑》,欧阳氏代表作如《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邕禅师舍利塔》、《虞恭公温颜博碑》、《皇甫诞碑》,褚氏名如《雁塔圣教序》、《孟法师碑》等,薛氏代表作如《信行禅师碑》等。羊薄:指南朝宋书法家羊欣、薄绍之。前者善隶(正)书,后者善行草。二王:指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前者为书圣,代表作如《兰亭序》等,后者代表作如《鸭头丸》、《十二月帖》等。三谢:指东晋的谢尚(从兄)、谢奕(兄)、谢安(弟)三人。他们不仅在政治上著名,在书法上也颇有造诣,并因此得名。崔杜:指东汉崔援、杜操(又改杜度),为徒师关系,皆善章草。钟张:指东汉张芝、三国魏种繇。张氏创今草,被推为“草圣”,钟氏代表作如《宣示表》,《贺捷表》等。--------------------------------------------------------------------------------------------- 颜体字,大气磅礴,但是也有人说颜体字像个农夫挑个担子半站着,不太雅观。但每个种字都各有优缺点。可以学下颜体,要不外就学王羲之的字,这也是一个有争论的人,有人说右军如龙,北海如象,说他雄强的一面,也有人说他的字娟秀,妩媚。本是一俗人,不敢以自己的观点看书法大家的字,但还是觉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来得更好。要不就学李北海(李邕),不过北海的字是行书,还有何绍基的行书,献之的行草书。楷书我比较看重唐驼,要不看看他的楷书。要是觉得这些都不好的话,想走大气点的字,那么就 2 学魏碑吧,张猛龙,龙门四品,……魏碑写的好的,康有为-------------------------------------------------------------------------------------------- 王笔势开放俊明,结构严谨,圆转凝重,易翻为曲,用笔内厌,全然突破

中国古代九大书法名家毛笔字书法作品欣赏[1]

中国古代九大书法名家作品欣赏 一.王羲之 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汉族,祖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会稽(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中国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人称“王右军”、“王会稽”。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二王”。。此后历代王氏家族书法人才辈出。东晋升平五年卒,葬于金庭瀑布山(又称紫藤山),其五世孙衡舍宅为金庭观,遗址犹存。 中文名: 王羲之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日期: 公元303年,一作321 年 逝世日期: 公元361年,一作379 年 主要成就: 书法 代表作品: 《黄庭经》、《乐毅论》、草书《十七帖》、兰亭集序》、《初月 帖 所处时代: 东晋 称号: 书圣 1.人物简介 王羲之他出身于名门 望族(琅琊王氏),从曾祖王览与《二十四孝图》中的王祥为同父异母兄弟,王览官至大中大夫,王祥官至太保。从伯父王导官至太尉,父亲王旷官淮南太守 。14岁时,家族助晋室南渡建立东晋于江南建康(今南京市),与陈郡谢家同为东晋著名家族,唐诗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句。羲之16岁时,被太尉郗鉴相中为“东床快婿”。初为秘书郎,后由征西将军庾亮荐为宁远将军,改任江州刺史、右军将军、会稽(今浙江绍兴)内史。因与扬州刺史王述有矛盾,辞官不再出任。 王羲之任江州刺史时(公元345-公元347),曾置宅于临川郡城东高坡,名曰“新城”(今抚州市临川区文昌学校内),宅内挖有生活用井和练习书法用的洗墨池,对此南朝刘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临川内史荀伯子的《临川记》和宋朝文学大家曾巩的《墨池记》均有记述。《墨池记》全文285字,介绍了墨池来历,颂扬了王羲之苦练书法的精神。“文革”期间,墨池遭毁。2002年6月,抚州市政府引进外资500万元,重建洗墨池,恢复旧貌,供游人观赏。 王羲之擅长书法,少从卫夫人(铄)学书法,后草书学张芝,正书学钟繇,博采众长,精研体势,一变汉魏以来波挑用笔,独创圆转流利之风格,隶、草、正、行各体皆精,被奉为“书圣”。其作品真迹无存,传世者均为临摹本。其行书《兰亭集序》、草书《初目贴》、正书《黄庭经》、《乐毅论》最著名。 在《王羲之集》中,有一则《临川帖》:“不得临川问,悬心不可言。子嵩之子来,数有使,冀因得问示之。”表达了对临川的牵挂情怀。他在临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墨池”精神,一直鼓舞着临川学子。 2.作品风格 王羲之代表作品有:楷书《黄庭经》、《乐毅论》、 王羲之书法作品(11张) 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兰亭集序》、《初月帖》等。其中,《兰亭集序》 王羲之的兰亭序(20张) 为历代书法家所敬仰,被誉作“天下第一行书”。王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其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世人常用曹植的《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一句来赞美王羲之的书法之美。传说王羲之小的时候苦练书法,日久,用于清洗毛笔的池塘水都变成墨色。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凰阁”、“天质自然,丰神盖代”,被后人誉为“书圣”。有关于他的成语有:入木三分……

中国历代书画家名录

中国历代书画家名录 秦汉魏晋南北朝著名书画家 安弘嵩蔡邕曹不兴程邈曹仲达戴逵顾恺之皇象李斯陆探微陆机仇靖索靖张僧繇王羲之王献之王徽之王献之王珣王僧虔王微卫铄卫协卫恒韦诞卫瓘谢赫萧绎杨子华姚最羊欣宗炳郑道昭钟繇张芝 隋唐五代时期著名书画家 边鸾褚遂良曹霸董源丁道护戴嵩刁光胤董伯仁杜牧戴峄冯承素顾闳中顾德谦关仝贯休高文进胡瓖怀素黄筌黄居寀韩滉韩幹贺知章怀仁荆浩巨然柳公权陆柬之梁令瓒卢稜伽李阳冰李昭道李思训李邕李白李赞华李隆基李世民李煜欧阳询阮郜石恪孙位孙过庭滕昌祐吴道子韦偃卫贤王知敬王齐翰王维徐熙徐浩薛稷虞世南阎立本杨凝式杨广颜真卿智永展子虔张璪张旭张萱钟绍京周昉郑法士周文矩赵幹赵嵒 南北宋辽金元时期著名书画家 陈琳鲜于枢崔白蔡京蔡襄陈容陈汝言崔嗀曹知白范宽范仲淹范成大冯大有法常方从义顾安龚开郭熙郭畀勾龙爽宫素然郭忠恕管道升高克明高克恭何澄惠崇黄庭坚黄公望姜夔贾师古柯九思林椿李公麟李嵩李成李唐李建中李安忠李衎李迪李安忠刘松年刘贯道梁师闵梁楷陆游米芾米友仁马琬马和之马兴祖马君详马远倪瓒钱选祁序屈鼎乔仲常任仁发司马光苏轼盛懋孙君泽苏汉臣孙知微王居正王庭筠王诜王冕王瓘王渊王振鹏王希孟王绎王蒙吴元瑜吴镇吴琚吴说文天祥文同武洞清武宗元卫九鼎夏圭薛绍彭许道宁徐禹功徐铉徐崇嗣萧照阎次平易元吉扬补之颜辉姚月华岳飞燕文贵赵孟頫赵麟赵雍赵伯驹赵佶赵构赵昌赵孟坚赵令穰张择端张渥张中张即之郑思肖邹复雷朱敦儒朱锐朱熹朱德润翟院深周朗陈居中 明清时期著名书画家 边文进(景昭) 陈淳(白阳) 陈录(宪章) 陈栝(白阳子) 陈洪绶(老莲) 陈继儒(眉公) 仇英(十洲) 崔子忠(青蚓) 戴进(静庵) 杜堇(柽居) 丁云鹏(南羽) 董其昌(玄宰) 杜琼(东原) 归昌世(文休) 文壁(征明) 郑燮(板桥) 唐寅(伯虎) 吴昌硕(俊卿) 陈洪绶(老莲) 郎世宁陈师曾(衡恪) 八大(朱耷)

古代书法家及作品 现代名家书法作品欣赏

古代书法家及作品现代名家书法作品欣赏古代书法家及作品,书的艺术价值非常之高,其中有一个非常精美的书法世界,让我们一起来探寻一下。下面是为你的古代书法家及作品,希望对你有用! 正确开展书法艺术评价的依据,是千百年来人们对书法艺术美感的共识。 这个共识就是一把尺子。没有这把尺子,任何人也无法去评价书法艺术的优劣。这个共识包括:笔法、结法、墨法与章法四个部份。 一、笔法。毛笔是书法过程中最最重要,并且是不可替代的工具。有人曾说古人以刀代笔,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古人确实有刀有笔,但功用不同。甲骨文是先写后刻,刻是为了不易泯灭传世久远。目前发现的甲骨文龟片上,仍有书丹而未刻者。在用竹简做书法载体时,是先用毛笔写,写错的地方用刀刮去,以免遗误后人。自蒙恬造笔直至现代,几经改造,毛笔成了最适合书法的表现工具。它在书写过程产生的笔意,形成了书法艺术的语言,把这种语言称之为笔法。比如:指实掌虚、腕活肘健,悬腕掣肘等执笔法;另外,正锋、偏锋、藏锋、露锋、折锋、搭锋、顺锋、截锋等用笔之法;还有悬针、垂露、印泥画沙、银钩虿尾等特殊技法等等。究其各法之精神只一个“力”字,一个“韻”字。它便给人以有骨有筋血肉丰富,充满生机的美感。。

否则就如李世民评萧子云书法时所说:“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一派死气。 那么“力”又哪里呢。首先是执笔。柳公权把它解释的非常人性化:“心正则笔正”,无非一个正字。因此说正锋、悬腕、藏锋为第一要务。其二是一个“象”字。古人云:一笔一画皆有所象,即常说的下笔有由,晋代卫夫人把它解释的十分明白:“横如千里阵云;点如高空坠石;竖如万岁枯藤;戈钩如百钧弩发……。唐代孙过亭进一步解释为:“一点之内,变起伏于锋杪;一画之内,殊衄挫于豪芒”。因此围绕用笔,出现了许多技法,如提按之法,擒振之法、欹正之法、阳刚之气、淹留之美等。只有掌握方法、领会笔意,才能做到“通会之际、人书俱老”,形成自己的书法语言与风格。 二、结法。也就是字的结构方法。具体地说,就是在掌握了用笔方法,领会了笔意技巧之后,运用抽象的艺术线条,去形象地表现字的势态。晋人有“谒骥奔泉、怒猊抉石”的比喻,唐人有“聳起一肩、虚其半腹”的比方。宋代苏东坡说的更加明白“真如座、行如行、草如走”。也就是说,楷书要动静结合,以静为主,表现出端庄和稳健。行书要以动为主,动中含静表现出动的态势,和动的闲雅;草书是一种奔驰的动,要表现出狂奔的姿势,速度和心态。无论哪种结体,都要表现出一个鲜活的现象,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力和感染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