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峰县渔洋关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五峰县渔洋关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五峰县渔洋关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五峰县渔洋关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

第一章、上位规划要求及规划背景 (2)

1.1、上位规划要求 (2)

1.2、规划背景 (2)

1.3、本次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范围 (3)

第二章、规划区概况 (3)

2.1、基本情况 (3)

2.2、现状建设用地分析 (3)

2.3、现状用地权属 (5)

2.4、现状建筑质量评价 (5)

2.5、现状人口分布 (5)

2.6、规划建设用地选择 (5)

2.7、规划区现状存在问题分析 (6)

第三章、规划依据和规划目标 (6)

3.1、规划依据 (6)

3.2、规划目标 (6)

第四章、土地利用规划 (6)

4.1、规划结构 (6)

4.2、规划区用地布局 (7)

第五章、道路系统规划 (11)

5.1、现状道路系统存在主要问题 (11)

5.2、对策与规划 (11)

5.3、道路系统规划 (11)

5.4、交通设施规划 (12)

第六章、公用设施规划 (13)

6.1、给水工程规划 (13)

6.2、排水工程规划 (14)

6.3、电力工程规划 (14)

6.4、燃气工程规划 (15)

6.5、电信工程规划 (16)

6.6、环卫设施规划 (16)

第七章、空间环境规划 (16)

7.1、总体构思 (16)

7.2、绿地系统 (17)

第八章、建设开发控制 (17)

8.1、开发强度 (17)

8.2、建筑高度控制 .................................................................................................................................................................................... 18 8.3、建筑后退 (18)

第九章、综合防灾规划 (19)

9.1、消防工程规划 (19)

9.2、防洪规划 (20)

9.3、人防规划 (20)

9.4、防震救灾规划 (20)

第十章、控制单元划分与分图则 (21)

10.1、控制单元划分 (21)

10.2、分图册的编制 (21)

第十二章、规划实施建议 (22)

新形象的集中发展区域。城南地区用地相对开阔,用地条件较好,具备规模开发

第一章、上位规划要求及规划背景

1.1、上位规划要求

五峰县渔洋关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上位规划主要是指:《五峰渔洋关镇总体规划(2009-2020年)》。

该规划经过分析论证确定渔洋关镇城镇性质为:渔洋关镇是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重要的中心城市,是以发展绿色产业为主导的适宜休闲和居住的鄂西旅游名城。

确定城镇人口规模为:近期(2012 年)城镇人口:4 万人;远期(2020年)城镇人口:6万人。

确定城镇建设规模为:近期(2012年):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控制在102平方米左右,城市用地规模控制在4.1平方公里左右。远期(2020年):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以不超过105平方米为宜(按103.8平方米/人控制),城市用地规模控制在6.3平方公里以内。确定的城镇空间发展战略是:未来渔洋关的整体空间结构为:“一带、三区”。

渔洋河一线穿城,城市总体空间沿渔洋河两岸有机分布,形成三大主体职能空间,以中部城镇核心发展区为主体,联动东西两翼的绿色产业区及旅游休闲区,共同实现“一体两翼,协同发展”整体发展目标。因此渔洋关城镇空间发展战略为:

1、北控南拓,引导有机生长;古风岭以南至三房坪,是新五峰、新经济、建设的条件;

2、西优东调,保护生态地区;城西松林坪和杨家坪地区应积极优化以五峰新

兴特色产业--旅游服务为导向的城镇发展空间,在环境容量允许的前提下适度低强

度开发建设;城东李家坪、桥河及庹家坪地区作为五峰工业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点发展绿色、新型环境友好型产业。

3、极化中心,联动两翼;以近期县域中心职能回迁为契机,城区主要沿渔洋

河向南拓展,强化行政办公、商贸文娱、文教科技等新城的核心职能,向西为旅

游空间发展带,向东为绿色产业拓展带,整体上形成一体两翼。

1.2、规划背景

为进一步落实《五峰渔洋关镇总体规划(2009-2020年)》,为切实推动五峰

县城回迁提供详实的技术支撑,同时进一步调整和强化渔洋关的城镇职能,全面提

高城镇的建设质量,力争经济、社会、环境综合效益的统一,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受五峰新县城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委托,编制本次控制性详细规划。

本次控规以《五峰渔洋关镇总体规划(2009-2020年)》为依据,综合考虑现

状条件、自然环境、人文因素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合理控制建设用地性质、空间环境和开发建设强度,并符合提高城镇环境、生活质量和区域景观艺术水平的总体发展要求,进一步落实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城市用地功能布局及各项专业规划,对总体

规划进行深化和细化,并为修建性详细规划、建筑单体设计和规划管理提供依据,确保城市能够持续、健康、有序地发展。

1.3、本次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范围

根据五峰新县城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委托,本次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范围为

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城镇核心发展区、绿色产业区和旅游休闲区三部分。城镇各组成

部分职能定位如下:

城镇核心发展区:

1、艾家坪—综合性城镇主中心

2、曹家坪、大房坪—商贸服务中心区

3、三房坪—特色茶科技园与配套生活区

4、洋虎坪—城镇地方文脉的集中展示区。

5、王家冲—区域市场与物流转运区

6、杨家冲、唐家冲—中远期发展储备区,宜居新区

7、青树屋场、青岗岭—与三房坪的采花茶科技园呼应,共同打造融制茶、

茶艺展示、体验、茶文化主题公园等于一体的特色茶文化旅游区。

绿色产业区:重点发展与五峰山区特色资源结合紧密的现代物流加工配送业,和新型环境

友好型产业如:绿色食品、森工产品、新型建材业等。旅游休闲区:是柴埠溪峡谷风景区的游客接待中心区,用地布局应体现旅游服务区的综合性,发展低密度、高品质的综合旅游度假区。

本次控制性详细规划总面积为652.35hm2。

第二章、规划区概况

2.1、基本情况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渔洋关镇,是鄂西南山区具有八百多年历史的工商业重镇,

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战略要地。

它既是全国名茶“宜红茶”的故乡和主要产地,也是历史上鄂西最大的红茶市

场和商品集散地。现已成为全省一百个重要工业小城镇之一和全县工业基地及商

业流通中心。

渔洋关镇位于东经111°08′,北纬30°07′,鸦来省级干线公路(325 省道)通

过该镇,镇域东邻宜都接长江,北通长阳接清江,南抵松滋接湖南,西通鹤峰、来凤等地,距老县城五峰镇约67 公里,距区域中心城市宜昌市约110公里,是江汉平原、三峡地区通往鄂西山区的“咽喉”之地,俗称“东大门”。

全镇人口总量为4.56 万人,国土面积356 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区现状常住

人口约2.5万人,规划区内主要河流为渔洋河,自西向东穿越镇区。

2.2、现状建设用地分析

现状已建设用地情况如下:

2.2.1、居住用地

规划区现有居住用地115.68hm2,占现状已建设用地的46.64%,以村民居住用地为主。

2.2.2、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划区内现状各类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

用地16.21hm2,占现状已建设用地

6.54%,主要是行政办公和教育科研用地。主要集中在古风岭和大房坪。

2.2.3、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规划区各类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13.87hm2,占现状已建设用地5.59%,主要是商业设施用地,集中分布在古风岭和大房坪。

2.2.4、工业用地

规划区内现状各类工业用地61.80hm2,占现状已建设用地24.92%。2.2.5、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

规划区内现状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 30.13hm2,占现状已建设用地12.15%,主要是城市道路用地,但城镇现有道路系统不够完善。丁字路、断头路多;道路断面不尽合理,局部道路密度不够;各组团间交通联系薄弱,不利于未来城镇交通组织。

2.2.6、公用设施用地

规划区内现状公用设施用地 10.13hm2,占现状已建设用地4.09%。

2.2.7、绿地与广场用地

规划区内绿地与广场用地0.13hm2,占现状已建设用地0.05%。W S

2.3、现状用地权属

本次规划在现状调查时对规划区内各用地地块的权属单位进行了详尽的归属划分。经统计,规划范围内内各类土地权属单位大约有50多家,以村集体土地为主,其中占地较大的几个权属单位分别为五峰职高(占地约3.2hm2)、湖北山山林业公司(占地约8hm2)、宜昌亚太化工有限公司(占地约8 hm2)等。

2.4、现状建筑质量评价

根据建筑物的质量状况,本次规划对现状建筑物进行了综合评价,将现有建筑物分为三类:

一类建筑:主要是指四层以上的建筑。一般为20 世纪90年代以后修建的、建筑质量总体较好的建筑,主要分布在南北二路沿线。

二类建筑:主要是指主体部分较好,低层,以砖混结构为主的建筑。一般为20 世纪70-80年代建造的建筑。

三类建筑:主要是指质量较差、构造简易的建筑以及缺乏配套设施的建筑,该类建筑以村民自建房为主,一般为20 世纪 70年代以前的建筑。

现状建筑统计表范围内农业人口展开了专门调查,非农人口和半年以上常住人口按居委会为单位进行统计。

规划区现状人口构成表(一)

规划区现状人口构成表(二)

2.6、规划建设用地选择

本次控制性详细规划建设用地选择将以《五峰渔洋关镇总体规划(2009-2020

年)》关于建设用地评价的结果为基础,在该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进一

步增加用地坡度分析来选择建设用地。该规划主要评价因子见下表:

城乡用地建设适宜性类别与用地评定特征表

2.5、现状人口分布

为了准确掌握规划区范围内人口现状分布状况,本次控制性详细规划对规划

本次控制性详细规划将用地坡度在0%-15%范围内用地确定为适宜建设用地,将用地坡度在15%-30%范围内用地确定为较适宜建设用地,将用地坡度在30%以上的用地确定为不适宜建设用地,综合以上分析,规划区范围内建设用地

即适宜和较适宜建设用地的总量约为613.85 hm2 ,其中现状建成区为248.01hm2;不适宜建设用地为38.5hm2。

2.7、规划区现状存在问题分析

规划区现状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第一:简单粗放的产业结构所带来城镇用

地结构不尽合理;伴随城区基本骨架的全面拉开,沿路沿线建设的特征明显,纵

深方向土地开发利用率低,土地集约化的程度不高;其二,生产用地偏高,且城

区仍分布较多小而分散的工业用地,部分与居住用地混杂;另外,公共管理与公

共服务设施、商业服务设施、公用设施数量较少、规模普遍较小、服务水平低、辐

射能力弱。以上这些问题是现存的,是城镇发展进程新凸现出来的。因此规划应

该根据现状情况结合规划目标来理性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

第三章、规划依据和规划目标

3.1、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年);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5年);

3、《城市用地分类及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

4、《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5、《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J50289—98)》;

6、《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7、《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建设部);

8、《湖北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定》;

9、《五峰县渔洋关镇总体规划》(2009-2020)。

3.2、规划目标

1、完善城市道路网系统,合理配置静态交通设施,创造便利的交通条件,

保证交通快捷、顺畅;

2、加强公用设施的规划建设,提高城镇建设水平与质量,营造宜居生活环

境;

3、强化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完善,提高新城综合服务功能,实

现城镇的结构重组与功能再造;4、结合现状地形地貌合理安排绿地与广场,根据现状建设情况逐步改造,

营造地方特色。

第四章、土地利用规划

4.1、规划结构

本次控制性详细规划用地布局将以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整体空间结构为基础,其规划结构为“一带、三区”即:渔洋河一线穿城,城市总体空间沿渔洋河两岸有机分布,形成三大主体职能空间,中部城镇核心发展区,东西两翼分别

为绿色产业区及旅游休闲区。

4.2、规划区用地布局

4.2.1、居住用地规划为实现城镇结构重组与功能再造的规划目标,加快新县城建

设启动的步伐,

村民的合理安置是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同时在规划范围内城镇发展的各个方向均有村民分布,村民的生产方式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均以第一产业为主,其生

产资料也分布在周边区域,因此规划范围内部分村民只能采取就地分散安置的办法;部分村民采取集中安置的办法;本次规划村民居住用地建设应将新区开发与旧区

改造相结合,严格控制建房用地指标,在不影响城市景观基础上合理布局;其它居

住用地建设应突出与环境的协调、合理布局,完善相应的配套设施。

规划居住用地 207. 16hm2,占规划总建设用地37.18%。4.2.2、公共管理与公

共服务设施、商业服务设施规划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商业服务设施的建设,不仅是提高城市生活质量的

必要条件,更逐渐成为引导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城市公共管理与公共服

务设施在城市建设中特别是新城建设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本次规划按6.5万人的

人口基数配置各种类型公共服务设施。

规划的确定的重要公共管理、公共服务设施包括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文体设施、农贸市场等。

1、行政办公用地规划行政办公用地主要是指党政行政机关、党派和团体等

县级机构,以及非县属的行政管理机构和其他办公设施用地。根据《五峰渔洋关镇总体规划》的城区用地布局规划和现状用地特点。规划将县四大家、各局办委及部分直属机关办公用地集中布局于庙岭(艾家坪中央岗地),形成新县城的县级行政中心。保留现状的主要行政办公用地,包括渔洋关镇政府、渔洋关农业服务中心、渔洋关工商行政管理局、渔洋关地税局等行政办公设施。同时在大房坪增设部分行政办公设施用地。

2、教育科研用地规划本次规划对象包括学前教育、基础教育、中职教育、特殊

教育共4个部分。具

体为:

(1)学前教育:包括学前班、幼儿园。

(2)基础教育:包括小学、初中、高中。

(3)中职教育:即中等专业学校,主要是学历教育学校。

(4)特殊教育:包括聋、哑、盲人学校等。本规划将提出教育科研用地的总体布局,其中基础教育部分是本次规划重点。

A、学前教育

(1)建设标准:普通幼儿园一般规划为6- 9 班,每班按 30座计,用地规模

宜不小于2000 ㎡,一所幼儿园的服务人口一般为5000人左右,服务半径不宜大于300m。

(2)规划布局:规划根据所确定的建设标准和居住用地布局对渔洋关城区的幼儿园进行布

置,其规划布局如下表:

2

小学:考虑其就近入学和教学管理的要求,将按照需求进行预测。每班45人计。

中学:考虑初中归市统一管理和高中入学灵活性,将按照总体需求进行预测。每班 50座计。

(3)规划布局规划根据千人指标预测学生人数,并综合教育设施的服务范围(初中服务范

围为渔洋关镇域范围和县域的部分地区,高中服务范围则为整个县域),同时根据学校建设标准和现状教育设施分布情况布置规划区内的教育设施。其学校布置如下表:

B 、基础教育

(1)千人指标参照相关城市千人指标并结合渔洋关新县城建设的实际情况,本次规划基础

教育设施确定的千人指标如下:中小学

总比例:9.0%(90座/千人);小学阶段:5.0%(50座/千人);初中阶段:2.5%(25座/千人);高中阶段:1.5%(15座/千人);

小学和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达100%,初中阶段教育设施的服务范围为渔洋关

镇镇域,高中阶段教育设施的服务范围为五峰县县域。

(2)学校建设标准

规划学校配置一览表

C 、中职教育

规划将现五峰二中改扩建为五峰职业教育中心,规划占地3.23hm ,大力的发

展职业技术教育。

D、特殊教育

规划结合五峰民族实验学校建设县特殊教育学校。3、医疗卫生用地规

(1)、千人床位数千人床位数指标是指每千人拥有的床位数,是衡量医疗水平高低

的一项重要

指标,千人床位数指标的确定是医疗卫生设施规划的核心内容,规划主要从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相关城市与区域实际指标、病床数量预测模型及相关规划指标等方面确定规划区内的千人床位数指标。确定渔洋关城区医院的千人床位数指标为 6 床/千人,社区医院的千人床位数指标为1床/千人。(2)、医疗设施规划布局医疗卫生设施系统建设力求完善医疗服务、预防保健和卫生监督体系。建立以综合医疗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为主的医疗服务体系,提高社区医疗服务水平,建立级配合理的医疗卫生网络。

改扩建县人民医院和县疾病控制中心;规划于小河与渔洋河交汇处西侧建设一座综合医院,将县妇幼保健院、县中医院、渔洋关镇卫生院功能合并。根据人口分布情况1- 1. 5万人配置社区卫生服务站。

医疗卫生设施一览表

4、文化、体育设施用地规划

《五峰县渔洋关镇总体规划》将文化设施布局在庙岭五峰政务中心周边,规划

3片文化设施用地,相对集中建设县综合性文化娱乐中心区,设置文化活动中心(含影剧院)、会展中心、图书档案馆、科技博览馆等设施,为市民提供文化活动场所。改扩建镇文化站为县文化馆。

据调查,规划对庙岭行政中心的道路布局及用地性质将进行局部调整,而总规确定的三处文化设施已不具备相应的建设条件,因此本次规划将对文化设施用地布局将进行相应的调整。

1、规划布局规划结合文体设施的自身特点,充分挖掘、利用城市的自然资源和历

史文化

资源,合理布局,将县级文化、体育中心集中布局于大房坪沿渔洋河一侧,将县博物馆、展览馆布局在庙岭行政中心北侧。其中文化体育设施包括公共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县文化中心、县体育馆。

本次规划将渔洋关城区的文化体育中心布局于大房坪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①大房坪组团位于渔洋关城区相对中心的位置,文化体育设施的服务半径较大,方便居民享用。

②规划的文化体育设施用地现状用地条件较好,拆迁量小,有利用近期实施。

③大房坪组团及其周边集中了包括渔洋关初中、渔洋关小学、五峰职业技术学校等众多的学校,文化设施集中布置于该组团也有利用提高文化设施的利用

率。

5、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规划

①农贸市场规划区内现状有一座农贸市场,即渔洋关农贸市场,位于三房坪,占地面积 0.27hm2。

(1)、布局建设标准渔洋关地形狭长,规划以小型农贸市场为主,其服务人口为1- 1. 5万人,营

业面积1000- 2000平方米;对现状渔洋关农贸市场进行改扩建,其营业面积不应

小于5000平方米。

(2)、规划布局

农贸市场规划一览表

置。

4.2.3、工业用地规划根据渔洋关现状资源条件和工业基础,规划应突出强化城镇职能,重点发展

与五峰山区特色资源结合紧密的现代物流加工配送业和新型环境友好型产业如:绿色食品、森工产品、新型建材业等。强化环保监测力度,严禁大规模、高消耗、高污染企业在此布局。

规划工业用地布局在李家坪组团和桥河组团。4.2.4、物流仓储用地规划

物流仓储用地规模与城镇及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与城镇对外交通设施有密切的关系。按交通便利,有利物资集散减少无效运输,缓解交通的原则,结合

对外交通进行布局。

规划物流仓储用地布局在王家冲和李家坪。4.2.5、规划用地汇总表

②其它商业服务业用地

步改造正街、水田街及其周边街区,形成以体现民族风情为主的老城核心区商业步

行街;规划在曹家坪新建城镇商业、服务业中心,在松林坪以配套为旅游业服务的

商业、服务业设施为主;其它公用设施营业网点按公用设施服务半径合理配

连云港市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规划说明

连云港市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说 明 城市中心区是市级公共设施相对集中、人流、物流活动频繁的公共活动地段,是城市社会、经济和文化信息的中心,也是城市交通系统的焦点。 城市中心区规划设计的目的就是通过以人为本的理性设计理念,加强城市中心区的综合效益,创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中心区环境。 城市新区是集市级行政、文化娱乐、教育和地区性的商业、金融、居住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的新城市中心区。 规划从历史的演进角度把握住连云港“山——海——城” 为一体的城市格局,突出“新城区、新形象、新人文”的规划主题,将绿色生态融入新区,塑造出具有生命力的、可持续发展的、充满人性空间的新城市形象,为新城区创造出新的人文环境。 一. 区域条件分析 规划新区位于连云港市新浦区的东南侧,是老城区与新浦东区的结合部。规划范围东起宁连公路,西至瀛州路,南起海宁路,北至苍梧路,规划用地面积675.5公顷。 区内有三条东西向的城市主干道即苍梧路、朝阳路、海宁路,四条南北向的城市主干道即瀛州路、郁州路、科苑路和学院路,并有宁连公路从该地段东侧通过,苍梧路与宁连公路交叉处规划部分苜蓿叶型立体交叉,交通十分便捷。从区位角度分析,新区处在一个联系历史与未来城市空间的过渡地段;从环境景观概念角度分析,该区域是将连云港花果山风景区以及远处 的凤凰山自然景观引入城市的纽带;从城市空间、城市轮廓线的角度分析,该区域作为新城区将是城市重心所在,将集中城市较多的高层建筑和公共活动场所。因此将该区域作为城市新中心区来建设,其区域条件是十分优越的。 二. 现状概况 新区内现状,已建成地区主要以居住用地为主,其中苍梧小区、博纳花园小区均是新建的居住区,其建筑造型、小区绿化环境、小区配套设施均体现了连云港市居住区的较高水平。沿瀛州路和朝阳路西端有少量行政办公用地,苍梧路两侧则以大专学校用地为主。现状用地范围内有体育运动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和正在建设的新海高级中学,苍梧路北侧还有连云港的最高 花果山及远处的凤凰山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7号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 第7号 《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已经第64次部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一日 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和审批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审批,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作出规划行政许可、实施规划管理的依据。 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划拨、出让应当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 第四条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管理经费应当按照《城乡规划法》第六条的规定执行。 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经依法批准并公布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服从规划管理,并有权就涉及其利害关系的建

设活动是否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查询。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举报或者控告违反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行为。 第二章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第六条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组织编制城市、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其他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由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 第七条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镇人民政府(以下统称控制性详细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等级的规划编制单位承担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具体编制工作。 第八条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综合考虑当地资源条件、环境状况、历史文化遗产、公共安全以及土地权属等因素,满足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需要,妥善处理近期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第九条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依据经批准的城市、镇总体规划,遵守国家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采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基础资料。 第十条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基本内容: (一)土地使用性质及其兼容性等用地功能控制要求; (二)容积率、建筑高度、建筑密度、绿地率等用地指标;

南川东胜北固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重庆市南川区北固、东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说明书 一、规划范围 东胜、北固工业园区位于南川城区东部,总面积约11.58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2.2平方公里的工业片区已编制了控制性详细规划,本次规划将对剩余的用地进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北固、东胜工业园区(以下简称规划区)规划用地南以渝湘高速公路为界,北至工业园区起步区,西临花山,东以自然山体为界,总面积约为9.36平方公里。 二、现状概况及开发态势 (一)自然环境: 1、气象水文 规划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湿度大、春旱、夏热、秋多绵雨、冬季多雾的特点。据南川气象资料,多年平均气温16.93°C,极端最低气温-1.5°C(2000年2

月10日),最高气温41.4°C。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91.8毫米,但雨量在时间上分布不均,5—9月降雨量约占全年的65—70%,且多大雨、暴雨。多年平均最大日降雨量为94.4毫米。 区内河流较发育。位于规划区中部的龙岩河由南向北贯穿整个规划区,属常年性河流,由南向北流注入大溪河,为大溪河一级支流。河面最宽处25.0米,最窄处8.0米。在规划区南东侧土桥附近,常年水位533.28米,最高洪水位537.17米(1999年二十年一遇的洪水),多年平均流量4.73立方米/秒,平均纵坡降0.5%。 位于规划区西北部的凤咀江为龙岩河的一级支流,由南向北在规划区北西部的薜家嘴角塘注入龙岩河,属常年性河流。河面最宽处9.0~30.0米,最窄处5.0米。在规划区北西侧薛家嘴附近,常年水位497.87米,最高洪水位500.76米,多年平均流量2.05立方米/秒,平均纵坡率0.7%。 2、地形地貌 规划区属于南川区总体规划确定的一城三片中的东胜片区和北固片区,处于两山之间的盆地之内。 规划区南高、北低,区内海拔最高点位于南部观山顶,最高点高程为607.2米,最低点位于规划区内龙岩河的末端,最低点高程为490.3米。区内除有观山坡等三处集中的山体之外,其余用地均较为平坦,用地建设条件优越。 规划区内观山坡等山体植被情况良好,其余大部分为农地。 (二)社会经济环境:

关于明确控制性详细规划报批和修改程序的通知

关于明确控制性详细规划报批和修改程序的通知 (佛规通[2008]81号) 各分局: 为了提高规划管理行政效能,规范城市规划的审批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有关规定,现对由各区负责组织编制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报批和修改程序明确如下: 一、控制性详细规划报批程序 (一)专家评审和公众参与阶段:控制性详细规划草案完成后,由属地规划分局组织初步审查,并组织专家评审和公众参与工作。 (二)区政府审查阶段:属地规划分局复核修改完善后的规划成果报区政府审核,由区政府报市政府审批。 (三)市政府审批阶段: 1.市规划局审查阶段:市政府批转市规划局启动审批程序,由市规划局牵头征求市直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意见,并组织审查意见。 2.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审议阶段:市规划局提交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审议。 3.市政府批准阶段:经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审议通过后,市规划局复核修改完善后的规划成果报市政府批准。 (四)批后公告和备案阶段:控制性详细规划经市政府批准后,属地规划分局应按政府信息公开的规定进行批后公告,并做好备案和存档工作。 二、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程序 符合法律法规要求需对控制性详细规划作出重大调整的,由属地规划分局提出对控规调整的报告,经市规划局同意调整后,由具备相应城市规划资质的单位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方案,并按照上述报批程序报批。 请你们按照上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报批和修改程序开展相关工作,切实抓好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审批和实施管理。今后法律、法规或上级政府有新的规定的,按其规定执行。对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请及时报告我局。 附件:控制性详细规划报批流程示意图

某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doc

****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成都分院2008.02 1 第一章现状概况一、区位关系及规划范围 1、区位关系 **区位于**镇镇区东西两侧,是**镇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318国道穿境而过,西距天全12公里,东距雅安市区26公里。2、规划区用地范围 **区分为**片区和思经片区,**片区用地范围北至土地堂,西至**大桥,东至切山三级水坝,南至盐水岩,面积2.58平方公里。思经片区用地范围北至思经河,东到思经路,西邻思经乡,南到思经路,面积为0.33平方公里。 二、现状概况 1、**区基本情况。区属于山地丘陵地带相间地带,**片区自然地势总体呈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地形整体起伏变化不大,局部有陡坎,平均海拔在650~720m,其用地大部分为农田。规划区内现有**110kV变电站,沿凤阳大道两侧形成汽车修配及商业小店铺。**城总体规划产业布局已将**镇作为建材及食品加工区。同时工业区也是未来**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思经片区现状用地属思经河冲击平地,主要为农田、村镇用地,现有思经乡政府、思经小学等单位,基础设施主要有思经水厂、35KV变电站等。

2、天全工矿企业基本情况:区内现有工矿企业有年产量70万吨的治权水泥厂、年产量为20万吨的二郎山水泥厂、琼雅工业硅等20多家工矿企业,年产值约2亿元。三、**区开发建设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 1、有利条件 A、区位优势。**区地处雅安与**城的经济发展轴上,地理区位优越。 B、资源优势。**镇周边矿产资源丰富,同时区靠近天全河,取水方便,并能满足生产生活用水要求。区内已建成**110kv变电站,电力得到保证。 C、依托旧镇,开发新区。**区配套的居住用地及生活服务设施由**镇统一安排。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并能取得良好的综合效益。 D、用地较平坦,有满足区用地规模,且已有一定的基础设施。 2、不利因素 A、**区涉及部分拆迁企业和居民区,拆迁补偿投入资金较大。 B、**110kV变电站虽能对工业区开发建设有利,但高压线走廊对用地布局有一定影响。 第二章规划依据、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 一、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实施细则》;

宁乡县灰汤镇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现状概况 (1) 1.1 区位条件 (2) 1.2 自然与文化资源 (2) 1.3 核心区现状分析 (3) 第二章规划原则、目标和指导思想 (5) 2.1 规划编制依据 (5) 2.2 规划思想 (5) 2.3 规划目标与原则 (5) 第三章规划区功能与人口规模 (7) 3.1 环境容量分析 (7) 3.2 主体功能区规划 (8) 3.3 人口规模预测 (9) 第四章土地利用规划 (11) 4.1 布局原则 (11) 4.2 规划结构 (11) 4.3 用地规模 (11) 第五章道路交通规划 (12) 5.1 交通规划策略 (12) 5.2 道路网格局 (12) 5.3 对外交通规划 (12) 5.4 核心区交通规划 (12) 5.5 公共交通系统规划 (13) 5.6 停车场规划 (13) 第六章居住用地规划 (15) 6.1 居住用地总体布局 (15) 6.2 居住组团规划 (15) 6.3 居住建筑风貌控制 (15) 6.4 居住区配套设施 (15) 第七章公共设施规划 (17) 7.1 公共设施用地布局 (17) 7.2 商业用地布局 (17) 7.3 旅馆业用地布局 (17) 7.4 休疗养用地布局 (17) 7.5 文化娱乐用地布局 (17) 7.6 非市属办公用地布局 (18) 第八章绿地水系与景观规划 (19) 8.1 景观格局 (19) 8.2 绿地系统规划 (19) 8.3 水系蓝线与防洪规划 (19) 第九章土地开发管理与控制指标 (21) 9.1 土地利用要求 (21) 9.2 开发时序 (21) 9.3 开发控制指标 (21) 第十章城市设计引导 (23) 10.1 整体空间设计要求 (23) 10.2 建筑设计 (23) 10.3 环境景观控制 (24) 10.4 附属设施配置引导 (24) 第十一章度假旅游策划 (26) 11.1 整体旅游特色定位 (26) 11.2 度假旅游开发策略 (26) 11.3 旅游项目策划 (26) 第十二章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28) 12.1 给水规划 (28) 12.2 排水规划 (28) 12.3 雨水规划 (28) 12.4 供电规划 (29) 12.5 通信规划 (30) 12.6 燃气规划 (30) 12.7 环卫设施规划 (30) 12.8 管线综合规划 (30) 12.9 消防规划 (31) I

上海城市规划师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的评析考试题

2017年上海城市规划师: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的 评析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下列不属于镇区建设用地标准的是 A:镇区的用地规模 B:绿化用地比率 C:建设用地比例 D:建设用地选择 E:综合治理 2、建筑总平面布置,是结合特定性质的建筑物进行的一项的场地设计任务。 A:合理性 B:技术性 C:综合性 D:科学性

E:经济政策 3、按照《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的规定,道路平曲线半径为60~100 m时,对小型汽车应在平曲线内侧加宽m。 A:0.35 B:0.50 C:0.70 D:0.95 E:经济政策 4、某女,38,持续发热15天,伴有头痛、乏力、腹痛、腹泻,查体:体温40℃,脉搏94次/分,肝脏于右侧肋下1cm可触及,血常规:×109/L,;ALT98U/L,HBsAg(-),肥达反应“O”1∶80,“H”1∶160。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病毒性肝炎 B.急性菌痢 C.伤寒 D.疟疾 E.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规划强制性内容的特点的是。 A:规划强制性内容具有法定的强制力,必须严格执行,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违反 B:下位规划不得擅自违背和变更上位规划确定的强制性内容 C:强制性内容必须落实上级政府规划管理的约束性要求 D:涉及规划强制性内容的调整,必须按照法定的程序进行 E:综合治理 6、城市生态系统基本功能中,是指城市是区域经济集聚增长的结果,同时又引导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环境质量的好坏。 A:生产功能 B:还原功能 C:生活功能 D:区域主导功能 E:经济政策 7、近代历史上的空想社会主义来源于。 A:欧文的“乌托邦”(Utopia)概念

连云港市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说明

连云港市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说明 城市中心区是市级公共设施相对集中、人流、物流活动频繁的公共活动地段,是城市社会、经济和文化信息的中心,也是城市交通系统的焦点。 城市中心区规划设计的目的就是通过以人为本的理性设计理念,加强城市中心区的综合效益,创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中心区环境。 城市新区是集市级行政、文化娱乐、教育和地区性的商业、金融、居住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的新城市中心区。 规划从历史的演进角度把握住连云港“山——海——城”为一体的城市格局,突出“新城区、新形象、新人文”的规划主题,将绿色生态融入新区,塑造出具有生命力的、可持续发展的、充满人性空间的新城市形象,为新城区创造出新的人文环境。 一. 区域条件分析 规划新区位于连云港市新浦区的东南侧,是老城区与新浦东区的结合部。规划范围东起宁连公路,西至瀛州路,南起海宁路,北至苍梧路,规划用地面积675.5公顷。 区内有三条东西向的城市主干道即苍梧路、朝阳路、海宁路,四条南北向的城市主干道即瀛州路、郁州路、科苑路和学院路,并有宁连公路从该地段东侧通过,苍梧路与宁连公路交叉处规划部分苜蓿叶型立体交叉,交通十分便捷。从区位角度分析,新区处在一个联系历史与未来城市空间的过渡地段;从环境景观概念角度分析,该区域是将连云港花果山风景区以及远处的凤凰山自然景观引入城市的纽带;从城市空间、城市轮廓线的角度分析,该区域作为新城区将是城市重心所在,将集中城市较多的高层建筑和公共活动场所。因此将该区域作为城市新中心区来建设,其区域条件是十分优越的。 二. 现状概况 新区内现状,已建成地区主要以居住用地为主,其中苍梧小区、博纳花园小区均是新建的居住区,其建筑造型、小区绿化环境、小区配套设施均体现了连云港市居住区的较高水平。沿瀛州路和朝阳路西端有少量行政办公用地,苍梧路两侧则以大专学校用地为主。现状用地范围内有体育运动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和正在建设的新海高级中学,苍梧路北侧还有连云港的最高 花果山及远处的凤凰山

XX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说明

目录 腾鳌镇控制性详细规划 规划说明 第一章规划概况 (1) 一、项目背景 (1) 二、区位 (1) 三、规划范围 (1) 第二章现状综合分析 (1) 一、自然条件 (1) 二、土地使用现状 (2) 三、现状基本特点 (2) 四、现状建筑高度 (2) 五、现状建筑质量评定 (2) 六、现状道路交通 (3) 七、现状市政公用设施 (3) 八、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3) 第三章规划依据、原则、目标与重点 (3) 一、规划依据 (3) 二、规划原则 (3) 三、规划目标 (4) 四、规划重点 (4) 第四章规划范围、规模与功能定位 (4) 一、规划范围 (4) 二、规划规模 (4) 三、功能定位 (4) 第五章规划理念 (4) 一、基本单元理念 (4) 二、缓冲带理念 (5) 三、城市设计理念 (5) 第六章用地布局规划 (5) 第一节规划结构 (5) 第二节居住用地规划 (6) 一、规划原则 (6) 二、居住单元划分 (6) 三、居住人口预测 (6) 四、社区中心规划 (6) 五、中小学规划 (6) 六、表6-2-5 小学用地和建筑标准 (7) 七、幼儿园规划 (7) 第三节公共设施规划 (7) 一、规划原则 (7) 二、规划布局 (7) 三、便利中心的建设模式 (7) 第四节工业用地规划 (7) 一、工业布局原则 (7) 二、规划布局 (7) 三、就业岗位推估 (7) 第五节道路广场用地规划 (8)

第六节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8) 第七节物流(仓储)用地规划 (8) 一、物流用地 (8) 第八节绿地、特殊用地与其他用地规划 (9) 一、绿地用地规划 (9) 二、特殊用地规划 (9) 第七章工业产业发展规划 (9) 一、现状分析 (9) 二、工业发展指导思想 (10) 三、产业择定 (10) 四、产业布局规划 (11) 五、工业发展政策 (11) 六、都市工业发展理念 (12) 七、工业发展实施措施 (13) 第八章道路交通规划 (13) 一、规划原则 (13) 二、对外交通规划 (14) 三、道路系统规划 (14) 四、道路衔接规划 (18) 五、城市交通瓶颈解决措施 (18) 第九章绿地系统及水系规划 (18) 第一节绿地系统规划 (18) 一、绿地规划原则 (18) 二、规划措施 (18) 三、绿地系统规划 (18) 第二节水系规划 (19) 一、规划目标 (19) 二、规划布局 (19) 三、规划策略 (19) 第十章城市设计引导 (19) 第一节城市设计原则 (19) 第二节城市设计控制要素 (20) 第三节景观规划 (20) 一、景观规划原则 (20) 二、景观带规划 (20) 三、景观节点规划 (20) 四、城市景观轴线 (20) 五、滨水景观建设 (20) 六、居住景观设计 (21) 七、工业区景观 (21) 八、标志系统 (21) 九、桥梁景观规划 (22) 第四节广告规划控制 (22) 第十一章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22) 第一节给水工程 (22) 一、现状概况 (22) 二、规划依据 (22) 三、规划原则 (22) 四、规划用水量 (22) 五、水源选择 (23) 六、给水管网规划 (23) 七、消防用水 (23)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整理版仅供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7号《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已经第64次部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一日 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第六条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组织编制城市、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其他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由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 第七条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镇人民政府(以下统称控制性详细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等级的规划编制单位承担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具体编制工作。 第八条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综合考虑当地资源条件、环境状况、历史文化遗产、公共安全以及土地权属等因素,满足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需要,妥善处理近期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第九条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依据经批准的城市、镇总体规划,遵守国家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采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基础资料。 第十条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基本内容: (一)土地使用性质及其兼容性等用地功能控制要求; (二)容积率、建筑高度、建筑密度、绿地率等用地指标; (三)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公共安全设施的用地规模、范围及具体控制要求,地下管线控制要求; (四)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线(黄线)、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绿线)、

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界线(紫线)、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蓝线)等“四线”及控制要求。 第十一条编制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结合城市空间布局、规划管理要求,以及社区边界、城乡建设要求等,将建设地区划分为若干规划控制单元,组织编制单元规划。 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或者减少控制要求和指标。规模较小的建制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可以与镇总体规划编制相结合,提出规划控制要求和指标。 第十二条控制性详细规划草案编制完成后,控制性详细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应当依法将控制性详细规划草案予以公告,并采取论证会、听证会或者其他方式征求专家和公众的意见。 公告的时间不得少于30日。公告的时间、地点及公众提交意见的期限、方式,应当在政府信息网站以及当地主要新闻媒体上公告。 第十三条控制性详细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制订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计划,分期、分批地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 中心区、旧城改造地区、近期建设地区,以及拟进行土地储备或者土地出让的地区,应当优先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 第十四条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成果由文本、图表、说明书以及各种必要的技术研究资料构成。文本和图表的内容应当一致,并作为规划管理的法定依据。 第十五条城市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 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后,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其他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由镇人民

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

目录 第一章概述 (4) 一、规划背景 (4) 二、规划内容 (4) 三、技术路线 (4) 第二章现状解析 (5) 一、现状基本情况 (5) 二、规划区现状土地利用概况 (5) 三、现状建筑评价 (6) 四、规划区发展特征及现状存在问题分析 (6) 第三章上位规划、相关案例解读及规划对策 (7) 一、上位规划要求及解析 (7) 二、相关案例解读 (8) 三、纯化镇镇区发展趋势判研 (10) 四、现状土地资源供给分析 (10) 五、规划对策 (11) 第四章规划总则 (12) 一、规划依据 (12) 二、纯化镇中心区范围 (12) 三、规划原则 (12) 四、规划目标 (12) 五、规划区功能定位 (13) 第五章土地使用规划 (13) 一、规划构思 (13) 二、规划结构 (14) 三、用地布局规划 ......................................................................................................................................... 14第六章综合交通规划. (17) 一、规划原则 (17) 二、对外交通规划 (17) 三、道路系统规划 (17) 四、交通设施规划 (18) 第七章绿地系统规划 (19) 一、绿地规划目标与原则 (19) 二、绿地系统布局 (19) 三、绿化种植 (20) 第八章道路竖向规划 (20) 一、规划依据和原则 (20) 二、竖向规划设计 (20) 第九章给水工程规划 (21) 一、编制依据 (21) 二、用水量预测 (21) 三、水资源现状及利用方案 (22) 四、供水水质与供水水压规划 (22) 五、供水系统规划 (22) 第十章污水工程规划 (23) 一、编制依据 (23) 二、编制原则 (23) 三、排水体制 (24) 四、城市排水工程规划 (24) 第十一章热力工程规划 (25) 一、规划依据及原则 (25)

01-增城市石滩镇新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增城市石滩镇新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石滩镇新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前言 增城市石滩镇是广东省的中心镇,是广州市确定的2003年首批重点建设的五个中心镇之一,重要的地理区位和巨大发展潜力使其成为广州市近期发展的热点地区之一。 石滩历来重视规划工作,并十分注意规划的实施和安排,2005年8月份,由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完成的《增城市石滩镇总体规划》已经通过广州市规划局的终审,进入实施过程中。目前,许多总体规划确定的重大项目还在推进,石滩新城区的建设成为建设新石滩的重点。 为了切实推进石滩新镇区的城市建设,尽快完善基础设施,推动土地的开发,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受石滩镇人民政府委托,开展石滩镇新城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工作。 在规划过程中,增城市石滩镇各级政府和领导都十分重视,给予项目组极大的方便和支持,同时,也为项目的规划工作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为项目的顺利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谨此表示衷心感谢。 第一章规划背景 石滩地处增城市南部快速发展区,北部紧邻增城市区,南部与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大市东莞一江之隔,是广州产业东移的主要阵地之一,直接接受广州,东莞的辐射。近年来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石滩旧镇区位于广深铁路以北,增江河以西,增滩公路以东,由几个村庄聚合而成,镇区面积狭小,道路狭窄,功能混乱,村镇混杂,城市面貌落后,不能起到中心镇应有的服务和辐射功能,也不能满足新时期石滩经济大发展的需要。 另外,改造旧镇区涉及面广,成本高,且旧镇区不能充分体现石潍中心镇区的新面貌,因此,在合适的地方建设新镇区,提升石潍的中心镇功能,以增强石滩的辐射和吸引作用十分必要。 石滩镇总体规划已就石滩新城区的选址做了安排。新镇区位于旧镇区以北,增滩路东南侧,增江河以西,交通便利,有旧镇区的依托,且地势低平,景色秀丽。 目前,围饶新城区的开发,许多基础设施的建设已开展,如增江河堤,东西向主道和南北向主干道的建设等。 为进一步规范和指导新城区的建设,建造21世纪具有石潍特色的新型城区,对新城区做控制性详细规划就且得既必要且迫切。 石滩新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就在此背景下展开。 第二章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 3.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实施细则》 4.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指引(试行)(2005.6) 5.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实施细则》 6.《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7.《增城市石滩镇总体规划(2004-2020)》 第三章现状条件分析 一、区位分析 规划区位于增滩公路东侧,增江以西,北部与郑田工业区隔广惠高速公路相邻,南面与石滩镇元洲村隔江相望,规划范围约4.08平方公里。 规划区现状人口约3000人,其中仙塘村1230人,顾屋村1882人。 新区周边环境优美,地块分布较为完整,是理想城市规划建设用地。且新区与旧镇区紧密相连,是旧镇区的自然延伸,易于接受旧镇区的辐射,形成新区。

西湖镇总规优化、控制性详规及城镇风貌设计项目书

西湖镇总规优化、控制性详规及城镇风貌设计项目书一、项目名称 山东省日照市规划局东港分局西湖镇总规优化、控制性详规及城镇风貌设计项目 二、项目内容 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山东省城乡规划条例》等相关规划内容深度要求,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发展思路,对西湖镇镇域范围内的用地布局、产业发展、设施配套等空间资源统筹协调,按照产业集聚、空间集约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统筹城市建设布局,突出主导产业,培植发展特色,创新体制机制。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是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建筑间距、建筑后退红线距离、机动车出入口方位等控制指标,确定各级道路的红线位置、控制点坐标和标高,根据规划容量,确定工程管线的走向、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及建筑管理规定。 城镇风貌设计(城市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确定城市特色发展目标及定位,完善城市功能结构,构建景观风貌系统,营建公共空间体系,加强对街区、界面、建筑群体关系、建筑高度、环境景观设施等的控制和引导,对街区和地块的空间形态、建筑形体、开敞空间、交通与通道、地下空间、建筑与景观设计等提出具体的管控要求,提升整体空间环境品质,提升城市活力。 三、技术要求 1、规划范围 总体规划规划范围为西湖镇镇域,总面积81.7平方公里。 控制性向西规划规划范围为西湖镇驻地。范围在乐台河以南以东,规划南环路以北,马安村以西,规划面积约283.38公顷。

城镇风貌设计(城市设计)范围为镇驻地核心区。 2、规划内容 一、总体规划层面 (1)镇域村镇体系规划:提出城镇发展战略,确定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能源、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综合目标和保护要求,提出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范围,预测镇域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 (2)分析城镇职能、提出城镇性质和发展目标。 (3)按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合理规划引导人口、产业、城镇、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发展方向与布局重点。落实上位空间规划划定的“三区三线”,明确本级管制措施和落实路径。 (4)优化全域空间格局,落实重大空间布局,提出宏观的开发开放格局、区域协调格局、城乡空间结构、产业发展布局、生态修复格局、乡村振兴格局等重大格局; (5)提出产业发展目标、主导产业选择及产业空间布局。 (6)确定公共服务设施与市政基础设施的发展布局; (7)提出交通发展战略及主要交通设施布局原则。 二、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 (1)确定规划范围内不同性质用地的界限,确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地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 (2)确定各地块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确定公共设施配套要求、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等要求。 (3)提出各地块的建筑体量、体型、色彩等城市设计指导原则; (4)根据交通需求分析,确定地块出入口位置、停车泊位、公共交通场站用地范围和站点位置、步行交通以及其他交通设施。规定各级道路的红线、断面、交叉口形式及渠化措施、控制点坐标和标高。 (5)根据规划建设容量,确定市政工程管线位置、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进行管线综合。确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具体要求。 (6)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 三、城市设计(城镇风貌设计)层面

控制性详细规划_居住区用地平衡表及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与分析

控制性详细规划居住区用地平衡表及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与分析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定义、内容、成果、审批一.定义,内容:控制详细规划是城市规划管理和综合开发、土地有偿使用的依据。主要内容包括:详细确定规划地区各类用地的界限和使用范围,提出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的控制指标:规定各类用地适建、不适建、有条件可建的建筑类型,规划交通出入口方位、建筑后退红线等;确定各级支路的红线位置、断面、控制点坐标和标高;确定工程管线的走向、管径和工程的用地界限;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细则。这一阶段的城市景观、形象设计主要依照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的景观设计要求,提出各项景观建设标准和用于景观设计的各项控制指标,指导下一阶段景观设计。二.成果:(一)位置图。图纸比例不限;(二)用地现状图。图纸比例为1/1000~1/2000,分类画出各类用地范围(分至小类),标绘建筑物现状、人口分布现状,市政公用设施现状,必要时分别绘制;(三)土地使用规划图。图纸比例同现状图,画出规划各类使用性质用地的范围;(四)地块划分编号图。图纸比例1/5000,标明地块划分界线及编号(和本文中控制指标相对应);(五)各地块控制性性详细规划图。图纸比例为1/1000~1/2000,图纸标绘以下内容:1.规划各地块的界线,标注主要指标;2.规划保留建筑;3.公共设施位置;4.道路(包括主、次干道、支路)走向、线型、断面,主要控制点坐标、标高; 5.停车场和其他交通设施用地界线;(必要时4、5 两项可单独绘制)。(六)各项工程管线规划图。标绘各类工程管网平面位置、管径、控制点坐标和标高。三.审批:应该由市人民政府审批。编制分区规划的城市的详细规划,除重要的详细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审批外,由城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61.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指标体系确定的意义、如何确定、要考虑哪些因素、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规定性指标:用地性质,用地面积,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建筑后退道路红线距离,泊车位及配套服务设施,绿地率,交通出入口方位。指导性指标:入口容量,建筑形式、体量、色彩、风格等,其他环境要求。意义:62. 容积率

控制性详细规划样本

一、控制性详细规划 1.控制性详细规划 定义:控制性详细规划重要以对地块用地使用控制和环境容量控制、建筑建造控制和都市设计引导、市政工程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以及交通活动控制和环保规定为重要内容,并针对不同地块、不同建设项目和不同开发过程,应用指标量化、条文规定、图则标定等方式对各控制要素进行定性、定量、定位和定界控制和引导。 2.控制性详细规划作用: 2.1承上启下,强调规划延续性。控制性详细规划核心价值即在于“承上启下”。 2.2与管理结合、与开发衔接,作为都市规划管理根据。 2.3体现都市设计构想。控制性详细规划可将都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中宏观都市设计构想,以微观、详细控制规定加以体现。 2.4都市政策载体。 3.控制性详细规划基本特性: 3.1通过抽象表达方式实现规划意图 3.2具备法律效应和立法空间 3.3综合性

3.4刚性和弹性相结合控制方式 3.5规划性和引导性结合 3.6通则式与判例式结合 3.7动态控制与互相转化也许(兼容性规定) 3.8强制性内容提出 4.控制性详细规划目的: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目的是指在都市总体规划指引下。 4.1明确所涉及地区发展定位,与上位都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中相应内容相衔接,使之可以进一步分解和贯彻,拟定该地区在都市中分工。 4.2根据上述发展定位,综合考虑现状问题,已有规划、周边关系、将来挑战等因素,制定所涉及地区都市建设各项开发控制体系总体指标,并在用地和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公用设施、环境质量等方面配制上贯彻到各地块,为实现所涉及地区发展定位提供保障。 4.3为各地块制定有关规划指标,作为法定技术管理工具,直接引导和控制地块内各类开发建设活动。 5.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 是通过指标制定来实现,其核心内容是其各项控制指标,可以分为规定性控

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控规)12.06.12

第一章概述 一、规划背景 商都县属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位于乌兰察布市东部,属后山地区。北部与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镶黄旗为邻,东北部与乌兰察布市化德县接壤,东部与河北省康保县、尚义县相连,南部与乌兰察布市兴和县衔接,西部与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后旗毗邻。 商都县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地处冀、蒙交汇处,是连接京、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西部和北部以及东三省和蒙古的重要枢纽;是承接中国经济发展第三极“环渤海经济圈”辐射大西北的前沿地带。集通铁路贯穿全境,呼满省际通道、商张、商集、商化、商土等级公路四通八达。 集通铁路及省际通道、商都—张北、商都—乌兰哈达、商都—土牧尔台、商都—化德五条公路干线穿过县城七台镇。依据《商都县七台镇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城区规划总用地为28.54平方公里,建设用地为17.33平方公里,本次规划区位于七台镇城市建设用地及部分规划总用地范围内的12.76平方公里用地。 商都县有电力、重化工、农畜产品加工和矿产品四大主导产业。农村经济发展势头正劲,第三产业蓬勃发展,以物流运输和商贸餐饮为重点的服务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社会事业不断进步,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得到不断加强。 2009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2亿元,同比增长16.3%;财政收入完成7088万元,同比下降38.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5亿元,同比增长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249元,同比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54元,同比下降20.2%。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全县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城镇规划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商都县在县委和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了城镇建设步伐.坚持新区建设与旧区改造相结合,2009年,投资4.1亿元,新建混凝土道路13条,面积7.6万平方米,同步铺设了排污管道6632延长米、供水管道。7900延长米、供热管道6000延长米;更新和栽植各类树木2.8万株,安装路灯332机,对街道两侧路林中毁坏枯死的树木进行了更换补植,新建道路全部实现了绿化亮化;在七台大街绿化带建防护栏4200延长米;完成了府前广场和文化公园广场改造任务;新建了华都、廉租房等住宅小区,实施了万福花园、新都佳苑等商住小区二期工程。城镇承载能力和聚集能力的增强,有效地促进了商贸餐饮、交通运输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全县全年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1.2亿元,同比增长24.4%。通过全方位建设,城镇吸引力,辐射力和带动力明显增强,城镇人口由2008年的12.18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12.38万人,城镇化率由去年35.8%提高到今年的36.4%,提高了0.6个百分点。 2010年紧紧抓住全市“两个文明”现场会明年将在商都县召开的契机,大力开展以“兴城建、上水平、塑形象”为主题的“城镇建设年”活动,努力提高全县城镇建设和管理水平。坚持旧区拆迁改造与新区扩容相结合的原则,集中力量实施好七台镇市政建设工程,以加强城镇建设和管理为重点,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 为了进一步促进旧区更新改造,改善城市环境形象,落实商都县七台镇城市总体规划所提出的各项发展目标,为七台镇区的土地使用、功能布局、道路交通、市政设施、环境容量等管理提供技术依据和措施,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工作的开展,特编制《商都县七台镇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 二、上位规划要求 在上一轮《商都县七台镇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中,论述商都县七台镇的城市总体空间发展目标是:以经济繁荣、生活小康为目标,解放思想,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在改革开放中走出一条加快发展的新路,把商都县建设为商贸繁荣,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城镇。构建以城市现状及自然地理条件,城市布局发展呈集中团状的空间布局形态。以“一

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案例分解

大寨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1.概况 1.1地理位置 杨陵区位于东经108°—105°07′,北纬34°12′—34°20′之间;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的西安—宝鸡的中间位置。杨凌东隔漆水河与武功县相望,西、北与扶风县相连,南以渭河为界与周至县相邻。 大寨镇位于杨凌区北部偏西,东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相邻,西至隋文帝杨坚陵与五泉镇接壤,北以韦河与武功镇隔河相望,南以陇海线与李台乡相邻。 1.2历史沿革 大寨镇是杨陵区下辖镇。1984年建大寨镇。辖蒋家寨、周家村、官村、陈家沟、黎张沟、杜家寨、大寨东、大寨西、西小寨、孟家寨、东卜、西卜、南卜、梁氏窑14个村委会。 大寨镇属于杨凌区,杨凌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我国农耕文明的发祥地。4000多年前,农业始祖“后稷”在这里“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开创了中华农耕文明的先河。在农业方面这里一直以来主产小麦、玉米、苹果、猕猴桃等。 1.3自然条件 (1)地质地貌 规划区地处鄂尔多斯地台南缘的渭河地堑,属渭河谷地新生代断陷地带。南侧为我国南北方地理分界秦岭山脉,北侧为横贯陕西中部的渭北黄土塬。区内属典型的河谷地貌类型。本区域系河流冲积平原,土地比较平坦,相对高差不大,地面平均坡度1.12%。 (2)水文气候 大寨气候类型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具有春暖多风、夏热多雨、秋热凉爽而多连阴雨、冬寒干燥等明显的大陆性季风型气候特征。东风和西风为区内常年主导风向,最大风速21.7米/秒。区内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干旱、连阴雨、大风、冰雹、霜冻、干热风等,其中干旱是本区最严重的灾害性天气。 杨凌水资源比较丰富,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8.7亿立万米。其中地表水资源28.2亿立方米,占水资源总量的98.26%;地下水资源0.34亿立方米,占我国水资源总量的1.18%;大寨镇内也有水系穿越,水资源相对也是比较丰富的。 (3)土壤植被 地面组成物质以第四纪黄土为主,其土层深厚,成土速度较快。土壤肥沃,耕性良好,灌溉方便,宜于农作物生长,属比较优质而宝贵的地资源。 大寨镇自然植被属森林草原带,自然植被几乎全部为人工植被所替代。植被类别主要是河滩堤岸防护林、农田防护林、沟坡水土保持防护林、道路村镇防护林等。 2.现状综合 2.1土地利用现状

城关乡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

新郑市城关乡(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 小组成员:张俊杰201211010015 魏娟朋201204030058 张鑫鑫201204030042 指导老师:郭芳华 王昭娜 2015年6月

第一章总则 为了落实《城关乡镇总体规划》(2009-2030)的意图,为城关乡镇的建设提出规划管理及相关的控制标准,使城关乡镇的建设能够协调有序,适应当前小城镇快速发展的需要,合理利用土地和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及居民生活环境,特制定本次控制性详细规划。 第二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4、《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5、《新郑市城市总体规划》 6、《新郑城市规划条例》 7、《新郑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8、《新郑市控制性详细编制审批办法》 9、《新郑市控制性详细编制成果办法》 13、各种相关设计规范 第四条规划原则 1、整体发展的原则:加强城镇与周边的整体关系,通过合理的用地布局和交通基础设施网络规划,发挥城镇综合功能。 2、以人为本的原则:关注人们不断发展的需求,为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工作、学习和休闲环境。 3、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合理利用资源,整合土地,体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要求。 4、有效规划控制的原则:通过有效的合理优化土地及建立规划控制手段,营造适合于21世纪生活观念和发展方式的新型城镇。 5、近远期结合的原则:兼顾不同发展阶段,保证发展与实施的分阶段相对独立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并使规划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 第五条规划目标

建设一个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社区职能互补的现代中心城镇。 第六条本规划成果由规划文本、各种规划图(则)和规划说明书三部分组成。规划文本和规划图(则)同时使用,二者不可分割,规划文本及规划图(则)具有法律效力。 第七条本规划区内的规划建设,包括修建性详规、城市设计以及建(构)筑物的新建及改、扩建的规划管理工作,均应以本规划为依据。 第二章规划区功能及规模 第八条功能定位 依托城关乡镇所富有的自然生态景观,以农业和旅游业为发展导向的新型生态城镇。 第九条用地规模 总规划用地为6.7平方公里,建设用地3.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30000人。 第三章土地利用规划 第十条规划结构 依据规划区的规划定位,结合规划区内的地形情况及用地的市场开发态势,形成了一横三纵的景观轴线,各个中心散布其间,形成系统通透的结构体系。 第十一条用地规划布局 1、居住用地 规划居住用地1.14平方公里,占总建设用地的37.90%,人均38.43平方米。 2、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用地 规划教育机构用地0.14平方公里,占总建设用地的4.63%,人均4.67平方米。 保持现有中学用地规模。在各个居住片区集中布置小学幼儿园,0.12平方公里 3、道路广场用地 规划对外交通用地0.15平方公里,占总建设用地的4.91%,人均5.04平方米。 4、绿化用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