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性血液净化护理

合集下载

重症脓毒血症患者ICU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护理体会

重症脓毒血症患者ICU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护理体会

重症脓毒血症患者ICU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究重症脓毒血症患者ICU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护理效果。

方法:在2022年1月-2022年12月,选取26例在本院ICU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26例重症脓毒血症患者参与实验。

对照组13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13例,接受综合护理。

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在ICU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重症脓毒血症患者进行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提升疗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重症脓毒血症;ICU连续性血液净化;护理重症脓毒血症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其特征是全身性感染导致的严重炎症反应[1]。

对于重症脓毒血症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2]。

CRRT通过血液净化技术,帮助患者排除体内的毒素和废物,维持电解质平衡和液体平衡。

在CRRT治疗中,护理人员的护理非常重要[3]。

本文主要探究重症脓毒血症患者ICU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护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2022年1月-2022年12月,选取26例在本院ICU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26例重症脓毒血症患者参与实验,对照组13例,观察组13例。

两组患者各类特征分布无显著差异,P>0.05。

排除标准:①存在严重的心肺、肝肾等器官功能不全或其他严重并发症;②已接受其他干预措施(如肾移植、血液透析等);③精神状态异常;④无法配合。

纳入标准:①确诊为重症脓毒血症的患者,符合相应的临床标准和诊断标准;②需要进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③患者或其法定监护人愿意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④能够配合常规操作。

1.2 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

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并准备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所需的设备,辅助医生对患者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并对患者进行监测,及时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

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

①患者评估:护士会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生命体征监测、神经系统评估、呼吸评估、循环评估等,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

连续性血液净化的应用与护理(共42张PPT)

连续性血液净化的应用与护理(共42张PPT)

连续性血液净化实施要素
• 血管通路的建立
• 操作要素
第二节 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的应用
一、应用范围
复杂的急性肾衰中的应用:合并心力衰竭 、合并高钾血症、酸中毒、肺水
肿、合并 脑水肿、 合并 高分解代谢、肾移植术后
* 非肾衰病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急性重症胰腺炎 (ASP)、挤压综合症与横纹肌溶解综合症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或全身
吸附
发生在膜表面的吸附
• 如果份子能通过膜表皮,更大 规模的吸附发生在膜的深层
份子粘附在膜的表面或深层
吸附作用 - 清除溶质
有些膜材料帶有吸附特性: (例如AN69膜)
一般CRRT疗法
Access Return
Effluent
Access
Return
Dialysate
Replacement (pre or post dilution)
废液:
850ml
• 前稀释法(置换液于滤器前 ◇儿茶酚胺类的血管活性药物在CRRT时不需要调整剂量,而且由于量效关系明确,临床用药可以根据治疗目标进行调整。
250 5= 1250 ml
生物相容性的良动好-不引脉起炎端性反输应入),血液被稀释,
P R
阻力--血不液引小动起力凝,学血稳可定减少凝血的发生。
• Vitamin B12 (1,355) • Aluminum/Desferoxamine Complex (700)
} “中份子”
••••
Glucose (180)
Uric Acid (168) Creatinine (113) Phosphate (80)
• Urea (60)
• Potassium (35)

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及护理ppt课件

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及护理ppt课件

生理盐 水回血
管路 预冲
调节 参数
关闭 电源
CBP的关键技术
血管通路的建立 血滤器的选择 抗凝剂的选择 置换液的配备
22
血管通路的建立
中心静脉置管(首选):股静脉、颈外静脉、 颈内静脉 动静脉直接穿刺
23
血滤器的选择
选用生物相容性好、高通透性、吸附力强的 高分子合成膜是治疗成功的关键一。
37
机器报警原因及处理
平衡报警
原因
1.置换液/废液袋未正确悬 挂、摇摆不定或破损引 起漏液
2.置换液/废液袋体积过大 触及机器周围部位
3.插入滤液袋的针头根部 打折、扭曲
处理 1.正确悬挂置换液/废液袋、
检查是否漏液
2.检查是否触及机器周围 部位
3.解除连接滤液袋的 管路 打折、扭曲状态
38
机器报警原因及处理
46
预防感染
管路、滤器的连接 测压管与压力传感器的连接 取样口 置换液的不断更换 深静脉留置导管
47
心理护理
疼痛 焦虑 经济负担大 隔离 各种机器的噪声
48
基础护理
根据患者的耐受力定时进行关节的被动活动, 促进血液循环,要求定时翻身,预防压疮的发 生。 由于疾病的危重性,良好的基础护理十分重 要!
缺点: 可导致滤器内血液 浓 缩,增加凝血风险
31
机器报警原因及处理
空气报警
原因 1.管路安装不妥,各连接处不 紧密 2.静脉壶液面过低、滤网漂浮 3.静脉壶内有气泡或杂质 4.血流量不足 5.静脉壶表面不光洁
处理 1.检查管路安装及各连接处
2.调整液面或更换管路 3.用注射器抽去气泡或更换管路 4.检查血管通路,监测血压 5.用酒精擦拭静脉壶表面或更换

连续性血液净化在ICU的应用及护理

连续性血液净化在ICU的应用及护理

1 1 0・
T ODA Y N URS E, J u n e, 2 0 1 3, No . 6
连 续 性血 液 净化 在 I C U的应 用 及 护理
向 敏
摘要 目的 探讨 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 C B P ) 治疗危患者急重的效果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科行 C B P治疗的 1 4 2 例 患者临床 资料 , 比较 治疗前后 患者 的血 生化指标 、 体温及氧合指数 变化。结果 进行 C B P后 氧合指数 、 血 气分析 、 血 生化 以及体
c h e mi c l a i n d e x , t e m p e r a t u r e a n d o x y g e n i n d e x w e r e a l l i m p r o v e d s i g n i i f c a n l t y( P<0 . 0 5 ) . C o n c l u s i o n s C o n t i n u i t y b l o o d p u i r i f c a t i o n
温均较 C B P前改善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 0 5 ) 。结论
得推 广应用。
连 续性 血液净化技 术配合 精心的护理 可提 高危 急重患者 的治疗效果 , 值
关键 词 : 连 续性血 液净化 ; 危重患者 ; 护理
中图分类号 : R 4 7 3 . 5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 编号 : 1 0 0 6 - 6 4 1 1 ( 2 0 1 3 ) 0 6 一 叭l 0 — 0 2
连续 性血 液净 化 ( C o n t i n u o u s B l o o d P u r i i f c a t i o n , C B P) 从 血

连续性血液净化护理

连续性血液净化护理
净出超(患者脱水量) 净出超=CRRT出超+其他出量-其他入量
精选ppt
41
体液过多或体液不足
护理措施
1.动态监测、准确评估患者的容量状况: BP、HR、SPO2、CVP、 ABP
2.制定液体平衡目标:出入量
3.准确设置置换液、透析液及超滤速度
4. 准确实时记录
5.注重患者及机器的主诉:心慌、胸闷、呼吸困难、机器报警
精选ppt
42
有感染的危险
相关因素
✓ 置换液污染
✓ 无菌操作不严
护理措施
✓ 置换液进血且输入量大,配制及使用时一定要严格 查对 、严格无菌操作
✓ 严格识别液体,标识清楚
✓ 透析液/置换液现配现用、妥善存放
✓ 在运输过程中应注意保持无菌,避免污染
✓ 换液时不能污染置换液接头,一旦污染,必须立即
更换
精选ppt
10
日间CRRT优点
血流动力学稳定 能有效清除尿毒症毒素 为营养治疗创造条件 减轻滤器凝血 使患者在夜间获得足够的休息 减少夜间医护工作量 降低费用,符合国情
精选ppt
11
历年CRRT治疗数量
1000 900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01年 03年 05年 07年 09年
年CRRT治 疗量
精选ppt
12
血液净化中心血浆置换数量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2001
2003
2005
2007
2009
年血液置换量
精选ppt
13
CRRT主要技术要素
血管通路 滤器及血液管路 透析液 置换液 超滤率 抗凝技术

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CBP的护理

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CBP的护理

建立持续改进机制,对培训与考核结果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并改进
鼓励护理人员参加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提高护理水平
建立考核标准,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表现进行量化评估,激励优秀护理人员
定期进行护理质量检查,确保CBP护理工作的安全与质量
培训内容及要求
理论知识:了解CBP技术的原理、操作流程、注意事项等
1
实际操作:掌握CBP设备的操作方法、参数设置、故障排除等
2
患者管理:学习患者评估、病情观察、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等
3
沟通技巧:提高与患者、家属、医生之间的沟通能力
4
考核标准:理论知识考核、实际操作考核、患者管理考核、沟通技巧考核等
5
考核标准及方法
2
CBP护理要点
设备准备及环境要求
设备准备:CBP设备、管路、耗材等
环境要求:温度、湿度、通风等
电源要求:稳定、安全Fra bibliotek操作人员要求:经过专业培训,具备操作资格
设备检查:开机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确保安全运行
5.
4.
3.
2.
1.
患者评估及准备
准备CBP设备及耗材
4
准备患者护理记录单
5
评估患者病情,包括病史、症状、体征等
建立紧急情况应对小组,明确职责分工
01
制定紧急情况处理流程,包括发现、报告、处理、记录等环节
02
定期进行紧急情况应对演练,提高护理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03
建立紧急情况报告制度,明确报告内容、报告对象、报告时限等要求
04
加强与医生、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提高紧急情况应对效果
05
4
CBP护理人员的培训与考核
03
应用范围:重症监护病房、急诊科、肾内科、肝病科等

连续性血液净化抢救急危重症病人的护理

连续性血液净化抢救急危重症病人的护理
1 例。 6
1 2 方 法 .
3. 一 般 护 理 1
病 人 病 情危 重 , 命体 征 不 稳定 合 并 多器 官功 生
能 衰竭 , 应专 人护理 , 态评 估 病 人 的 意识 状 态 、 动 生 命体 征和 C T 的各 种 参 数 变 化 , 时 记 录 , 与 RR 及 参 治 疗方案 的制 定 , 组 5 本 2例患 者均给 与 持续心 电监
护 , 压、 氧 饱 和 度 的 监 测 , 小 时 监 测 体 温、 血 血 每 C P 以便 及 时发 现和 处 理各 种 异 常情 况 并 观察 疗 V , 效 。1 测血 生化 指 标 , ~4h检 了解 水 电解 质 酸碱平 衡情 况 。正确记 录输 入 、 出量 , 时调整 血 泵流速 排 及 和超 滤液 量 , 以免容量 过多 引起肺 水肿 、 心衰 或超滤
采用 日机装 NI KS B K O D G一0 2血 液透 析 滤 过 机型 , 6 血 滤器 , 面积 1 3m0 F0 膜 . 。患者采 用股静 脉 或颈 内静脉 双腔 导管 置 管 , 行 连 续性 静 一静 脉 血 进
液滤过 治 疗 , 流速 度 1 0 2 0mlmi。置 换 液 血 8 ~ 3 / n 配制 : 袋 生 理 盐 水 2 0 , %葡 萄 糖 5 0 ml 每 O 0 ml5 0 , 5 %碳酸 氢钠 1 5ml2 %硫 酸镁 1m , o 2 ,5 11 %葡 萄糖 酸钙 1 , 节 预 热 温 度 3 ℃, 式 为 HF 前 稀 5ml调 8 模 ,
[ 要 ]目的 : 察连 续性 肾脏 替代 疗 法( R T) 抢 救 急危 重 症 病人R 在 总 RR
急危 重症 病人 治疗 中的护理 经验 。方 法 : 通过 对 5 2例 急危 重病人 应 用 C R R T进 行 治 疗. 观察 临 床各 种指标 变化 , 准确 记录每 小 时 出入 量, 保持 C R R T体 外循 环 的通畅 , 防感染 。结 果 : 预 本组 5 2例 AR F伴 多脏器功 能

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的应用—血液净化的监测和护理(护理课件)

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的应用—血液净化的监测和护理(护理课件)
三、连续性血液净化的监测和护理
(一)CBP机器的监测 1. 压力监测:通常直接监测的压力包括:动脉压(PA)、滤器前压 (PBF)、静脉压(PV)、超滤液测压(PF)等。通过直接测量的 值计算的压力参数,包括跨膜压(TMP)、滤器压力降(PFD)。
三、连续性血液净化的监测和护理
(一)CBP机器的监测 2. 安全性监测 (1)空气监测 (2)漏血监测 (3)容量平衡监测 (4)其他监测
监测内容:血糖、电解质、酸碱紊乱 。
8
CBP治疗中的护理(总结)
1.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2. 液体的管理 3. 血电解质和血气的监测 4. 出血的预防和监测 5. 预防感染 6. 血管通路的护理 7. 其他
4
2. 体液量监测
监测理由:
• 目的:恢复患者体液的正常分布比率 • 严重的体液潴留或正水平衡导致死亡率升高 • 过度超滤也可以引发有效血容量缺乏
5
Fraction Surviving
Effect of %FO at RRT Initiation on Survival
%FO ≤ 10%
% FO > 10%
因此, CBP过程中,在维持生命体征稳定的前提 下,应控制液体入量,避免体液潴留。
PICARD Group, ASN 2008

6
3. 凝血功能监测
监测理由:
• 应用抗凝剂时易发生出血。
监测内容:
• 定期行凝血的化验检查 • 临床有无出血表现
7
4. 血糖、电解质监测
监测理由:
• 过程中可能出现血糖、电解质、酸碱紊乱 。
(二) CBP过程中的监测
1. 血流动力学监测 2. 体液量监测 3. 凝血功能监测 4. CBP过程中血糖、电解质监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极易波动 • 低于160sec(即使1次),滤器常凝血 • 控制在250-300sec(尤其TPE及后稀式)
– 少数病例ACT稳定维持在170-300sec但发生难以 解释的颅内出血,可能与血管损伤、肝素诱导 性血小板减少症(HIT)有关
管理细节—抗凝堵膜

及早发现凝血征兆:跨膜压进行性上升、滤器内压上升、滤 器纤维颜色变深、管路内有血液分层
操作时戴口罩 每次使用前用安尔碘消毒 使用一次性导管小帽
导管管理
通畅的导管是CRRT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
根据体重选择合适的导管和深静脉 合适的管路固定


恰当的管路封管与冲洗
严格的无菌操作和护理
导管管理
导管使用前的护理:
1.常规消毒
2.抽出导管内肝素盐水和血凝块
3.生理盐水反复冲洗
操作细节—前、后稀方式
• 前稀释(predilution)
– 优点 滤器凝血减少,总超滤率 大 – 缺点 经过滤器的血液被稀释, 置换液用量需增加 – 适用于 1.需要大量超滤和高容量血 液滤过时 2.病人红细胞压积大于40% 出血倾向的病人
• 后稀释 (postdilution)
– 优点 无血液稀释,可以 减少置换液量,溶质清 除率高 – 缺点 可增加凝血危险 – 适用于 严重脓毒症
缓慢连续超滤
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 连续静静脉血液透析 连续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 血浆置换 血液灌流 双重血浆滤过
细节管理—液体配置
• 预冲液:1000ml 0.9%盐水+300mg肝素 • 透析液:百特1.5% (葡萄糖) 乳酸盐5000ml • 置换液:改良PORT配方
– 第一组: 0.9%盐水3000ml 5%葡萄糖1000ml 10%氯化钙6.4ml 50%硫酸镁1.6ml – 第二组:5%碳酸氢钠250ml – 两组液体原则上不能混合,但可用同一通道同步输 入
操作细节—前、后稀方式
• 不是所有的机器都能实现前后稀释 • FLEX 有泵前泵能实现 • 费声在CVVH模式下能实现 • Prisma 只能做前稀,TPE模式是后稀
操作细节—回血
停止肝素>30分钟 将置换液、PBP、脱水调“0” 血泵流速降低 准备肝素盐水封管液、注射器、2个肝素帽
停药后能迅速恢复等 定时、系统地评估镇静程度,随时调整镇静药物及其剂量
镇静镇痛管理
• 常用药物:
– 苯二氮卓类:咪唑安定——镇静、催眠、遗忘 – 阿片类:芬太尼——镇痛 – 丙泊酚 – 其他:右美托咪啶
只有在其他治疗尝试都无效后,才选用肌松剂
细节化管理
操作细节:

管理细节:

NS或置换液冲洗
气泡是导致凝血的重要原因 调整前后稀释比例 定时测定ACT,及时调整肝素剂量
管理细节—抗凝堵膜
• 堵膜(P):ACT控制,脓毒症多见
– 流速相对较慢
– 药物使用 – 反复暂停:吸壁现象,压力持续升高 – 定期洗膜(观察滤器颜色)
细节化管理
操作细节:

镇静镇痛
管道通畅
控温
并发症
术前准备
操作细节—置管
• 要求: 迅速、安全、
手术难度小 成功率高 血流量充足
• 置管部位:
股静脉 颈内静脉 锁骨下静脉
操作细节—置管
• 血管导管
< 6 months – 6-12 months – 1-3 years – > 3 years 18 G ~20 G 单腔导管 6.5F~8 F 单针双腔导管 8 F~10 F 单针双腔导管 11F~13 F 单针双腔导管
护理支持模式
ICU护士承担全部CBP护理工作
透析护士全部CBP护理工作 透析护士和ICU护士合作
小结
准确的目标、严密的监测及连续性理论 教育是为患者提供安全、成熟、高效的 CBP治疗的保证 一批具有丰富临床技术经验的护士对于
CBP的成功是必不可少的
病人整体管理
——细节管理是成功的关键
响,70ml
• 金宝PRISMA不能调节温度
• Flex可调
• 可乐丽加温置换液与透析液;费森双加温
• 儿童均不应增加体外容量
费森尤斯(双加温)
可乐丽 置换液加热 透析液加热
置换液加热
可乐丽 加热器
监护细节—液体管理
准确评估患者液体出入量 准确制定液体平衡目标 准确记录及计算单位时间内的液体出入量
1000 300 50 -50 300 3300 -200
-200
CRRT液体管理医护配合
配方一定要准确
脱水计划执行应均匀、缓慢,随病人病情改 变而改变 正确决定出超滤
输入液量 由医生决定
预计脱水量
出量 CRRT出超
由医生决定
由护士执行
根据病人实际情况
其他管理细节
体位与压疮 保护膜 约束的管理 心理护理 定时更换体位,在骨突出贴
发生率:ICU
5-10%,随时间延长而增加
感染途经:置管过程、皮肤污染、接头污染、
各管路的连接口、置换液的更换、血液的体外 循环
症状:发热、穿刺点脓性分泌物
导管维护
• 导管相关感染是中心静脉血液净化的主要并发症之一
严格无菌原则管路的护理是关键:
固定方法:穿刺口用敷贴,外加无菌敷料
导管口不要长时间暴露,减少导管开放次数
– 首剂前先测定ACT(正常90-110sec) – 50-100u/kg推注,转流前再测定一次 – 大于110sec,按10-20u/kg延长20-30sec计算 – 控制在170-220sec(APTT 100-140sec) – 无肝素化时适当加大流速
管理细节—抗凝堵膜
全身肝素化抗凝:维持5-15u/kg/h 根据ACT随时调整,1-2小时监测一次ACT 凝血正常:ACT 140-180s 凝血不正常: ACT 180-220s 无肝素化:活动出血或高危出血 低分子肝素:凝血稳定,Xa活性监测,
发生几率较高,小婴儿几乎100%
• 预充采用胶体 • 转流速度/稳定 • 胶体输注(相当于后稀)
• 部分病例出现不明原因高血压
• 有创血压监测
监护细节—温度控制
低体温
注意保暖
暖箱或远红外床 集中操作、避免过多暴露 采用血液加温仪
温度可调
温度不可调
监护细节—温度控制
• 传统加温器(缠绕式)对于体外容量的影
操作细节—管路预充
注意问题
注意管路体外肝素的量 排清空气
不可卸下任何压力传感器
漏血报警器
密切观察管路有无渗漏
操作细节—置换液调整
操作细节—置换液调整
配成A、B两种等量的液体,能使置换液完全按标准比例恒定输入体内,发挥良好 的作用。CVVH模式下依赖于Prisma Flex 透析器5个驱动泵可实现置换液前后稀 释比例可调同时分开碳酸氢钠及Ca/Mg溶液.
CBP出入量统计表
时间 置换液量 第一小时 第二小时 第三小时 第四小时
2000
2000
2000
2000
4h总量
透析液量
其他入量 其他出量 目标液体平衡 设定出超 超滤液量
实际净平衡
1000 200 0 -50 250 3250 -50
1000 100 100 -50 50 3050 -100
1000 100 0 -50 150 3150 -150
封管方法:正确的肝素正压封管是预防导管堵塞的关键所在。
A.先用生理盐水冲净导管内血液
B.注入相当于导管腔容积(1.3-1.5ml)的1250u/ml肝素盐水
导管管理
不用于静脉高营养、血制品输入
妥善固定,防止受压、扭曲及脱管
适当使用镇静剂保持血管通路的畅通
管理细节—抗凝堵膜
• 首次抗凝计算
血小板影响小
凝血控制
• 无肝素化:0.5-1h,50-100ml生理盐水冲洗,膜要求
相对较高(AN69
• 低分子肝素化:40-100u/kg,维持量5-10u/kg.h
• 枸橼酸三钠抗凝:费森、金宝、可乐丽,金宝不能与
血流变化联动,可乐丽只有CVVHDF可用
凝血控制
• 转流中凝血控制
– 正常凝血状态,无严重SIRS:按5-15u/kg.h调 整 – 严重SIRS/脓毒症
• 新生儿10ml开始,儿童20ml开始,并注意血压波动 • 休克病例采用零超滤,液体潴留、肺水肿等正超滤
• 转流时预充液应采用胶体,并静脉备用胶体(血制品
等),新生儿往往需要同时补充胶体 • 一般5-10min血压即可恢复,低血压也可进行
• 血管流空效应(Flow void effect )
转流低血压处理
• 根据需要加入10%KCl —根据实际情况调配
细节管理—液体配置
严格校对医嘱
严格无菌操作 严格识别液体 正确配制和存放
必要的标识
管理细节—CRBSI预防
手卫生 插管时最严格的隔离措施— 最大无菌屏障


洗必泰皮肤消毒
选择适当的插管部位


导管的维护
评估留置导管的必要性
导管维护
管理细节:

监护细节:

预充 置管 置换液调整 前后稀释 回血
模式选择 液体配置 CRBI预防 抗凝堵膜 血制品、抗生素
血流动力学 液体平衡 ACT监控 参数与报警管理 内环境控制
镇静镇痛
管道通畅
控温
并发症
监护细节—血流动力学
• 转流速度
– 开始转流时速度宜慢,尤其小体重婴幼儿、血压 不稳定

监护细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