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除法练习题

(完整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除法练习题
(完整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除法练习题

五年级分数与除法练习题

宿州市第八小学五(3)班家庭作业 姓名:家长签字:命题人:刘老师 一、填一填.(30分) 1、把单位“1”()若干份,表示这样的()或者()的数叫做分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 2、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7份就是(),它的分数单位是().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3、12毫升=()升 38cm2 =( ) d㎡ 30cm = ()m 123㎝3 =( )dm3 (填分数) 4、37 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89 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5.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除数相当于分数的(),除号相当于(),商相当于()。 7/8 =()÷()()÷27= 4/27 5÷()= 5/11 23÷49 = ( ) 7. 35 kg表示把3kg平均分成()份,取其中的()份,每份是()kg;也表示把()kg平均分成()份,取其中的()份,每份是()千克。 二、先填空,再根据分数除法的关系列出算式。(8分) 1.小芳每天睡眠9小时,她一天的睡眠时间占全天的( ) 。 2.小林看一本85页的故事书,已经看了48页,看了全书的( ) 三、判一判。(10分) 1.正方形的边长是它周长的14 。() 2.分数中的分子、分母都不可以为0 。() 3.如果n表示被除数,m表示除数,m≠0,那么n÷m =n/m () 4、分母越大的分数,分数单位越大.() 5、五(2)班有男生25人,女生23人,男生人数占女生人数的23 /25 。() 四、选一选。(6分) 1.把4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全长的(),每份是()米。 A. 49 B. 19 C. 94 2.3千克的15 和1千克的35 比较,()重。 A.3千克的15 B.1千克的35 C.一样 五、解决问题 1、把6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7段,每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每段长多少米?(7分) 2、把6千克糖果,均匀地装在4个袋子里,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多少千克糖果?每个小朋友分到多少袋糖果?(7分) 3 .把一个5 平方米的圆形花坛分成大小相同的6 块,每一块是多少平方米?(用分数表示)(6分) 4 、五(4)班有女生29人,男生28人。求:(12分) (1)、男生是女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2)、女生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3)、男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4)、女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5、把2 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3 段,每段长多少米?每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7分) 6、一根钢管长4米,平均截成7 段,每段是这根钢管的几分之几?5段占这根钢管的几分之几?每段长几分之几米?(7分

(完整word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除法练习题

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除法练习题 1、口算。 510÷10=510÷100= 5.1×10= 5.1×100= 0.12×6=7.8÷3= 0.606÷0.3= 6.4÷0.8= 0.125×8= 2.8÷1.4= 0.25÷0.5= 9.6÷0.24= 5.25÷5= 0.12×0.5= 2.8-1.43= 7.21÷7= 8.1÷0.03= 2.8+1.43= 0.42÷0.14= 100-16.8= 2、两个数相除的商是45.2,如果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10倍,那么所得的商是() 3、根据0.8×12.5=10写出两道除法算式(、)。 4. 在○里填上“<”、“>”或“=”。 1.377÷0.99○1.377 1.377×0.99○1.377 1.377÷1.9○1.377 1.377×1.9○1.377 2.85÷0.6○2.85×0.6 3.76×1.8○3.76÷1.8 5. 0.25时()=分 36分钟=()小时 3.75千米=()米 375米=()千米 560千克=()吨 5.6吨=()千克 6.根据“312÷13=24”写出下面各题的商。 3.12÷13=( ) 3.12÷1.3=( ) 3.12÷13=( ) 0.312÷13=( ) 312÷130=( ) 3.12÷0.13=( ) 7.根据“19×28=532”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9×28=( ) 1.9× 2.8=( ) 1.9×0.28=( ) 1.9×280=( ) 0.19×2.8=( ) 0.19×280=( ) 8.脱式步步成功。 70.3-17.48÷7.621.6÷0.72×5 4.05÷0.5+10.75 6.8×2.7+2.7×3.20.38×102 4.8×0.27+0.52×2.7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完整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与除法教学设 计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小学五年级下《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 武当山特区溜西门小学李俊 小学五年级下《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 武当山特区溜西门小学李俊 【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分数的产生、分析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三个层次内容中的“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使学生比较完整的建立起分数的概念。通过两个实例从而揭示了分数另一方面的意义,表示两个整数相除(除数不为0)的商。并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进一步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解法。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既进一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又为今后学习分数与小数互化等内容做好知识的铺垫。 【教学内容】:分数与除法,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P65—66。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会用两种方 法叙述分数的意义。 2、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思考,培养学生合作探索能力,增强学生的抽象思维,发 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体 会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的需要,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经历探究过程,理解并掌握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一个分数所表示的两种意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优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知 今天,是我们班郑光霞同学的生日,她的好朋友们为她准备了生日蛋糕。她把生日蛋糕带来和大家一起分享,该如何分呢?(学生过生日吃蛋糕导入本课,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出示课件)板书:分数与除法 二、复习旧知,探究新知。 1、引入题(1)课件出示题目,直接提问。 把6个蛋糕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个? (2)口答列式,教师板书:6÷3=2(个) (设计意图:通过这道整数除以整数,商是整数的题目,为下面两道例题提供依 据,并搭起解题框架以实现解法迁移。) 2、教学例1 教学第65页例1 (1)课件出示题目,直接提问。把1个蛋糕平均分给3人,每人分得多少个? (2)尝试口答列式,教师板书:1÷3=

五年级数学《分数与除法》教案

五年级数学《分数与除法》教案 一:教材内容 “分数与除法”这一教学内容,是小学教学第十册第四单元中的授课内容,本节课承接了分数的意义等知识,又为今后学习,单位名称的转化和分数的大小比较等内容做好知识的铺垫,所以让学生很好的掌握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 本节课的指导思想是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二、教学目标 1.是理解并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知道如何用分数来表示除法算式的商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3.在生生合作中学会倾听,收集他人的信息,在师生合作中,大胆创新勇于发现,不畏艰难。勇于探索和思考,培养学生转化的思想。 三、学情分析 在教学本课内容之前,学生已掌握了,分数的意义,知道了分数的产生等知识,具有动手操作的学习技能和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通过对本节课内容的学习,要使学生具有领悟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而且要感受到用分数来表示结果时量与率的不同之处。 本课教材的内容: 第一部分:是将1个物体平均分,来体会除法算式与分数的商的结果之间的联系。 第二部分:是将3个物体来平均分,来体会每份的多少它的商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第三部分:是本节的升华,总结分数与除法间的关系,归纳字母表示关系式。 四、重难点 重点: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难点:具体体会每一个商的由来,它具体表示的意义,也就是通过分数与除法之间各部分关系的教学,实际上要将分数的意义在学生的感性认识上进行一次升华。 五、教法,学法。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必须贯彻以学生为主体,坚持启发与发现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动手实践,在体验中、在交流中发现规律。 在教学的进行中,充分创设让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氛围,设计生动有趣,富有个性的数学活动,在学习中使学生获得有价值的数学,实实在在的学好基础知识,让每个学生通过学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营造民主、和谐、活跃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入,自主建构。 (1)学生独立完成课前练习,引入新课。 (2)出示例1:把一块蛋糕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得多少块 (3)当他们发现不能得到整数的商时,引导他们讨论应该怎样表示他的结果。 (4)介绍分数表示除法的商的由来。 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

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除法练习题

小数除法测试题1 列竖式计算小数除以整数时,1、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2、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一个数除以小数:可以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同时,除数扩大到它的多少倍,被除数也要扩大到它的多少倍。当被除数的位数不够时,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 一、填空:(11分) 1)小数除法的意义和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和其中一个因数,求()的运算。 2)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除法的法则计算,商的小数点要和()的小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再继续除。 3)被除数与除数同时扩大10倍,商()。 4)两个数相除时,如果除数扩大100倍,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应()。 5)计算2.025÷1.47时,先将1.47的小数点向()移动()位,使它(),再将除数2.205的小数点向()移动()位,最后按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 6)两个不为0的数相除,除数()时,商就大于被除数;除数()时,商就小于被除数。 7)8.24÷0.063保留一位小数,商就要计算到第()小数。 8)7.986 精确到十分位是();保留两位小数是()。 9)一个三位小数精确到百分位取近似值是 3.80,这个三位小数最小可能是(),最大可能是()。 10)在()内填上“> ”或“ <”: 3.45÷0.99 ()3.45 1.88÷1.01()1.88

一、仔细想,认真填 1、 2.88÷1.2的商的最高位是()位。 2、用简便方法写出下面各数。 0.25757…写成:(),8.301301…写成:( 3、16.2÷5.5的商是(),保留两位小数是( 4、两个因数的积是7,其中一个因数是2.8,另一个因数是( )。 5、一个三位小数精确到百分位取近似值是3.80,这个三位小数最小可能是()最大可能是()。 5、在0.303、0.303、0.303、0.3031、0.30303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 最小的数是( )。有限小数有( ),无限小数有( 6、0.5÷1.8的商是( )小数。 7、根据前3题得数,再直接写出后3题得数。 6×9=54 6.6×6.9=45.54 6.66×66.9=445.554 6.666×666.9= 6.6666×6666.9= 6.66666×66666.9= 二、选一选 1、两个数相除的商是8,除数和被除数同时缩小到原来的1/10,商是()。 A、0.08 B、8 C、80 2、因为13×24=312,所以3.12÷1.3=()。A、2.4 B、0.24 3、下面各式中,商大于被除数的是()。A、4.48÷0.8B、5.98÷1.3C、1 4、下面各式的商是循环小数的是()。A、64.5÷12.3B、4.5÷0.8C、7 5、0.192除以0.13,商是1.4时,余数是( )。A、 1 B 0.1 C 0.01 一.填空: 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除法的法则计算,商的小 数点要和()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 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再继续除。 2、取商的近似值时,要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除出()位,然后再按 “()”法省略尾数。 3、被除数与除数同时扩大100倍,商()。 4、0.7里面有()个十分之一,有()个百分之一。

五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除法练习题

分数除法 姓名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 一、填空。 1、2 1的倒数是( ),207的倒数是( ),0.1的倒数是( )。 2、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 )乙数的( )。 3、 98里面有( )个181,( )的21是4 3。 4、116÷2的商( )被除数,116÷21的商( )被除数。(本题括号中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用 3 4的倒数去除1得( )。 6、a ×27=75×b=c ×21 13,且a 、b 、c 都不为0,则( )最大,( )最小。 7、3 2小时加工6个零件,则1小时加工( )个零件。 8、一个数的98是56的71,则这个数是( )。 9、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5□×□2=4514 13□÷2=□ 3 94÷5□=18□ 二、判断正误。(对的在括号中画“√”,错的画“×”。) 1、 65÷6=6 5×6=5 ( ) 2、253÷34和253×43,它们的结果相同。 ( ) 3、自然数(零除外)的倒数一定是真分数。 ( ) 4、a 表示一个任意数,那么a ÷ 72>a ( ) 5、m 8和8m 互为倒数,所以m 8是倒数。 ( ) 6、a 的4 1等于b 的51,所以a

2、一个不为零的数除以31,这个数就( )。 A 、扩大到3倍 B 、缩小为31 C 、增加32 3、一个数的92是92 ,求这个数,应列式为( )。 A 、92×92 B 、92÷92 C 、92+92 D 、92-92 4、除法中,当商大于被除数时,除数的分子( )。 A 、大于分母 B 、小于分母 C 、等于分母 D 、无法确定其与分母的关系 四、计算。 1、直接写得数。 43 ÷3= 85 ÷15= 21+31= 31×21= 71÷215= 12÷54 = 10×53= 4-31= 183 ÷6= 3÷32 = 0÷95= 83+41 = 2、填表格中。 3、计算下面各题。 1511÷107= 135÷3910= 152 ÷6= 48÷74 = 4、解方程 103x=1513 81 ÷x =112 x -72=141 五、解决问题。 1、看图列式。 (1)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除法易错题

一、填空(共10分) 1、吨=()吨()千克 3时48分=()时 2、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 3、一台拖拉机上午耕地a公顷,下午耕地b公顷,这台拖拉机一天工作8小时,平均每小时耕地()公顷。 4、在○里填上“>”,“<”或“=”。 ×○×○ ÷1 ○×1 ○ 5、在圆圈里填上“>”、“<”或“=”。 ÷÷÷ ÷÷×10 二、选择(共10分) 1、下面各式的结果大于1的算式是()。 ①×1②÷1③1÷ 2、下面算式中与÷结果相等的算式是()。 ①÷ ②÷48 ③ 607÷48 3、除以的商是3时,余数是()。 ① 11 ② ③ 4、对……这个小数,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① 是无限小数②是有限小数③是循环小数 5、原来两数相除的商是,要使商变成整数,下面正确的方法是()。 ①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100倍。 ②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100倍。 ③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100倍。 三、计算(共36分) 1、口算(12分) ÷= ×4= ÷2= 8÷= ×= += ÷= = 10÷4= ÷= ÷2= ÷= 2、竖式计算(9分)(第2个商用循环小数表示、第3个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 62÷27

3、脱式计算(15分) ÷÷6 ÷÷× ÷+40 ×÷15 四、判断(共5分) 1、÷、÷7和383 ÷70三个算式的商相等。() 2、无限小数大于有限小数。() 3、3.……的循环节是54。() 4、近似数与的大小相等,但是精确的程度不相同。() 5、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100倍,商不变,余数也不变。() 五、解决问题。(共26分,1至3每题4分,5至6题5分) 1、3台收割机一周收割小麦公顷。每台收割机一天收割多少公顷(4分) 2、一个汽油桶最多能装汽油0.4千克,要装2.5千克汽油需要多少个这样的汽油桶(4分)

(完整版)五年级下册分数与除法练习题

分数与除法练习1 1.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21厘米=( )米 23分=( )时 123千克=( )吨 7角=( )元 150平方米=( )公顷 21时=( )日 41平方分米=( )平方米 154毫升=( )升 175立方分米=( )立方米 29秒=( )分 2. 表示的意义是( ),也可以是( )。 3.把5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8段,每段长( )米,每段长是1米 的 ,每段长是5米的 。 4.小明用23分钟做完21道数学题,他平均每分钟做 道题。 5.某班有学生45人,其中女生有22人,女生占全班人数的 男生占全班人数的 ,女生是男生的 。 6.小刚把13克的糖放入100克的水中,糖占水的 ,糖占糖水的 。 7·把2千克糖果平均分给5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这些糖果的( )( ) ,即得到了( )( ) 千克。 8·把3 米的绳子平均剪成4段,每段长( )米;把1 米长的绳子平均剪 成4段,其中3 段是( )米,也就是说3米长的绳子的( )( ) 和1米长绳子的( )( ) 是相等的。 9·用3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框架,每边的长度是总长度的( )( ) ,每条边实际长( )米。 二.判断题。 1)红花7朵,黄花5朵,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 。( ) 2)3千米的一段路,7天修完,平均每天修 全长的千米。( ) ( )( )( )( )( )( )( )( )( )( )( )( )56( )( )( )( )57 171 4

3)正方形边长是它周长的 。 ( ) 4)在除法中,除数不能为0,但分数中分母可以为0。( ) 5) 分米=2厘米 ( ) 6)把5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1个 ,也是5个 ( ) 7)1克盐放入20克水中,盐占盐水的 ( ) 分数与除法2 一.填一填(30分) 1、53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的( )份,它有( )个5 1 2、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式的商 3÷5= 1÷8= 7÷9= 35÷37=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分数 5cm =( )dm 300g =( )kg 75秒=( )分 8dm =( )m 11cm 3=( )dm 3 25时=( )日 4、填一填: 31=1÷( ) 9()=7÷( ) 5 4=( )÷5 ( )÷7=()2 15÷( )=()() ( )÷( )=() () 5、把8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13段,每段长( )米 6、把4块月饼平均分成5个人,每人分得( )块 7、小华用13分钟走了1千米路,平均每分钟走( )千米 8、小芳每天睡眠9小时,她一天的睡眠时间占全天的() () 9、 () () 10、 (1)把6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人,平均每人分几个苹果?列式:( ) 1 45616120

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除法练习题

小数除法测试题1 一、填空题 1、保留两位小数,近似数是())。 2、÷的商是(),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3、÷=()÷82 ÷=()÷34 4、两个因数的积是,其中一个因数是,另一个因数是()。 5、写出下面各循环小数的近似值。(保留三位小数) …≈()…≈() 6、一个数的倍是,它的倍是()。 7、()×18= ()÷= 78÷()=12 ×()= , 8、在○里填上“>”“<”或“=”。 ÷○○÷÷25○1 ÷○1 81÷○54 ÷○÷24 9、在□里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 □= 二、判断题。 1、…可以写作63。() 2、17÷4的商是无限小数。() 3、保留一位小数是。() 4、循环小数一定是无限小数。() 5、÷=÷25。() — 6() 7、精确到是。() 8、求商的近似值的时候,一般要除到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 9、(保留一位小数)≈() 三、计算 1、口算 ÷3= ÷6= ÷23= ÷4= ÷12= ÷4= ÷6= ÷13= ÷5= ÷5= ÷= 6÷= ÷= ÷= ÷= ÷= 36÷= ÷= ÷= ÷= ) 2、竖式计算 ÷3= ÷14= ÷29= ÷27= ÷15= ÷11= ÷24= ÷52=

÷= ÷= ÷= 21÷= ! 3、计算下面各题,并且用乘法验算。 ÷= ÷= ÷= ¥ ÷= ÷= ÷= 四、列式计算 - 1、两个因数的积是,其中一个因数是,另一个因数是多少(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平均分成12份,每份是多少 3、减去的差,除以与2的积商是多少 五、应用题 1、修路队在一周的前3天共修路千米,后4天平均每天修路千米。修路队这一周共修路多少千米

五年级下册分数除法计算题练习

五年级数学——分数除法 53÷3 2= 45÷5 12= 20÷65= 54÷21= 98÷4= 45÷54= 5÷6 5= 32÷32= 16 ÷23 = 34 ÷18 = 2÷16 = 14 ÷34 = 1÷34 = 15 ÷19 = 45 ÷34 = 23 ÷94 = 45 ÷14 = 37 ÷710 = 2 3 ÷12= 14÷37 = 12 ÷14 = 23 ÷58 = 49 ÷19 = 3 5 ÷15= 13 ÷18 = 511 ÷611 = 710 ÷127 = 13 ÷18 = 1÷4= 12 ÷13 = 71 6 ×16 7 = 1635 ÷47 = 51 8 ÷1227 = 14 ÷14 = 15÷35 = 720 ÷1415 = 8÷9 16 = 47 ÷114 = 23 ÷415 = 4÷15 = 10 7 ÷7= 5÷7 5= 27416 9 = 32 ÷2= 12 ÷ 16 = 53÷54= 43÷5 1= 12÷83= 54 ÷2 3= 2 1 ÷21= 32÷4 3= 12÷ 3 2= 4 1 ÷3=

五年级数学——分数除法 54÷21= 98 ÷4= 45÷54= 5÷6 5= 32÷32= 41÷3 1= 13 2 ÷2= 265 ÷13= 65÷52= 83 ÷3= 36÷ 2 1= 2 1 ÷52= 6 5 ÷5= 9 5 ÷18= 76÷56= 26÷ 2 1= 7 6 ÷2= 53÷2 1= 71÷2 1= 24÷ 3 2= 83÷5 4= 85÷84= 59÷3 2= 118 ÷8= 41÷3 1= 5 3 ÷15= 21÷43= 43÷3 2= 14÷ 7 5= 1÷7 5= 9 8 ÷4= 32÷23= 3 1 ÷27= 5 4 ÷3=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分数与除法教案

《分数与除法》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会用两种方法叙述分数的意义。 2、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合作探索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抽象思维。 3、情感目标:体会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的需要,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难点:理解一个分数所表示的两种意义。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知。 1、师:老师想知道我们班有哪位同学准备要过生日呢?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边学数学,一边跟这位同学庆祝生日好吗?【百度mp3】生日快乐: 师:同学们请看,林老师带来了什么?(课件出示8个蛋糕) 2、师:如果要把这8个蛋糕平均分给这个同学所在的小组里面的4个人,每人可以分得多 少个? 师指名由那名生日的同学回答。 生:2个,8÷4=2(个)(师板书)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例1。 师:同学们真棒,现在将8个小蛋糕变成1个大蛋糕,把这个大蛋糕平均分给他们 4个人,每人又可以分得多少个呢?现在请每个同学用手上的圆折一折,分一 分,然后同位交流一下,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板书) (2)学生议论,教师巡视。(巡视时找一组同位汇报) (3)生1:1÷4=0.25(个) 师:为什么这样列式? 生:要求每人分得多少个,就要算1÷4得多少。 生2:1÷4=4 1(个) 师:你是怎样想的? (如果第1个学生说得不好,再找第二个) (4)教师用课件演示验证: (5)师:请同学们拿着你们手上的圆,自己说一次分的过程。

(6)补充练习: 师:大家都说得很好,现在看谁学得最棒,老师把1个蛋糕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可 以分得多少个?平均分给7个人呢?(师提问时指着板书说) 生回答,师同时板书。 (7)引出课题。 师:两个数相除,商也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究竟怎样准确地用分数表示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板书课题) 2、教学例2。 (1)把例1变例2。 师:刚才老师带了1个蛋糕平均分给你们4个人,今天我们跟这位同学庆祝生日, 请问你愿意带1个蛋糕来吗?(生:愿意),你呢?你呢?好,现在有3个蛋糕。 教师在四人小组身边说完后,先改正板书,再用课件出示3个蛋糕。 师:现在将他们带来的3个蛋糕平均分给他们4个人,求每人分得多少个,要怎样 列式呢? 生:3÷4 师:你能猜想一下它的结果吗? 生:3÷4=43(个)(板书:4 3(个)?)(?号用红色笔板书) 师:大家的猜想都是这样吗? (2)师:他的猜想对不对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65页,四人小组利用桌面上的学具合作来 分一分,剪一剪,并讨论这两个问题。(课件出示) 1、每人可以分得多少个蛋糕? 2、你是怎样分的? (3)学生动手剪拼,先独立思考,后四人小组讨论,教师巡视。 (教师可用激励语言:这个小组合作得很好) (4)学生汇报,集体探究。 生1:一个一个分,把每个蛋糕平均分成4份,每1份就是1个蛋糕的4 1,每人可分得3个4 1个蛋糕,就是43个蛋糕。 (学生汇报分时,教师站在讲台与学生之间,听请学生的汇报,特别是“平均分”三字, 教师订正时注意把圆摆正。) 师:小组的另外几个同学有补充吗?其他同学对于这种分法有补充吗?对,这个小组 1个1个地分。其它小组有不同的分法吗? 生2:把3个蛋糕摞在一起分,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得其中的1份,这1份占这三个蛋糕的41,相当于一个蛋糕的43,就是4 3个蛋糕。 师:小组的另外几个同学有补充吗?其他同学对于这种分法有补充吗?对,这个小组 很聪明,三个一起分。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除法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除法教学设计分数除法【一】 教材分析: 教材中呈现了两个问题,经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这两个问题的共同点是都把4 7 平均分,第【1】题是平均分成2份,第【2】题是平均分3份,第【1】 题的算式是4 7÷2,被除数的分子是能被除数整除的,而第【2】题的算式是4 7 ÷3, 被除数的分子是不能被3整除的。无论哪种方法,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学生在涂一涂、算一算的过程中,借助图形语言,利用已学过的分数乘法的意义,解决有关分数除法的问题,从而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并从中总结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在学习,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乘法和认识了倒数在基础上进行的。学生之前掌握了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为本单元在新知识起到了良好在铺垫作用。学生对倒数在认识,为分数除法中“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在倒数”的应用打下了基础。 教学方法: 学生在涂一涂、算一算的过程中,借助图形语言,利用已学过的分数乘法的意义,解决有关分数除法的问题,从而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并从中总结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5-56页,涂一涂、算一算及想一想、填一填和课后试一试 教学目的: 1、在涂一涂、算一算等活动中,探索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够运用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 长方形纸不同颜色彩笔几支幻灯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什么是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你能举出几个例子吗? 如何求一个数的倒数?【求一个数的倒数时,用1去除以这个数.如果求一 个整数的倒数,直接写成这个整数分之一即可;如果求一个分数的倒数,就是 把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互换;如果求一个小数的倒数,要将这个小数先化成 分数再求;如果求一个带分数的倒数,应先将其化成假分数再求倒数.】 二、算一算 笑笑和淘气去买白糖。 问题1:他们每人买了两袋白糖,一共买了多少袋白糖?【2×2=4袋】 问题2:这些白糖一共重2千克,每袋白糖有多重?【2÷4=1 2 千克】 问题3:如果笑笑家15天吃完一袋白糖,那么平均每天吃多少千克?【1 2 ÷15=?千克】 三、探究新知 师:我们怎么解决问题3的困难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除数是 整数的分数除法。[板书课题:分数除法【一】] 1、出示情境图问题:把一张纸的4 7 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师:观察屏幕上的图,想一想:是把哪一部分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在准备的长方形纸条上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折一折,涂一涂。 学生活动,师巡视。 组织交流:通过画图,你发现了什么? 生:4 7里面有四个1 7 ,平均分成两份,是两个1 7 ,就是2 7 。 师: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涂色的过程吗?【板书算式】 师:想一想,如果不看图,你会计算4 7 ÷2 嘛? 你能说说你的大胆猜想嘛?【分母不变。被除数的分子除以整数得到商的分子】2、师:大胆的猜想是一种非常好的数学思考方法,但还要经过科学的验证。我们来看看大家的猜想能不能也解决这一题呢? 课件出示:把一张纸的4 7 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板书算式】师:看来我们要换一种思维方式探索一种能普遍运用的方法。把这4份平均分 成3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呢?请同学们动手在纸上分一分,涂一涂, 涂好后和同桌交流一下怎样分。 学生活动,师巡视 组织交流:通过画图,你发现了什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除法练习题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除法练习题 一、填空:(11分) 1)小数除法的意义和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和其中一个因数,求()的运算。 2)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除法的法则计算,商的小数点要和()的小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再继续除。 3)被除数与除数同时扩大10倍,商()。 4)两个数相除时,如果除数扩大100倍,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应()。 5)计算÷时,先将的小数点向()移动()位,使它(),再将除数的小数点向()移动()位,最后按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 6)两个不为0的数相除,除数()时,商就大于被除数;除数()时,商就小于被除数。 7)÷保留一位小数,商就要计算到第()小数。 8)精确到十分位是();保留两位小数是()。 9)一个三位小数精确到百分位取近似值是,这个三位小数最小可能是(),最大可能是()。 10)在()内填上“>”或“<”: ÷()÷() 二、计算:(51分) 1、直接写出得数:(8分) 6÷5= ÷= ÷= ÷= ×= ÷= ÷52= ÷=

2、列竖式计算:(18分) 18÷24= ÷26= ÷= ÷= ÷= 24÷96= ÷8= ÷29= 111÷= 用竖式计算(得数保留一位小数)(16分) ÷32 210÷187 ÷÷ 用竖式计算(商用循环小数表示)(9分) 20÷6 10÷35÷74 四、列式计算:(8分) (1)用去乘除以的商,(2)除以的商,再除以积是多少?,商是多少? 五、应用题:(30分) 1、一个筑路队小时修路米,照这样计算,8小时可修路多少米? 2、一个长方形的长是厘米,等于宽的倍。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 方厘米? 3、工程队修一条公路,原计划每天修路千米,20天可以完成。实际只 用了15天,实际平均每天修路多少千米? 4、标准件厂今年6月份工业用电万度,7月份用电量是6月份的倍,两 个月共用电多少万度? 5、4台磨粉机5小时磨面粉13吨。照这样计算,4台磨粉机小时能磨 面粉多少吨? 6、榨油厂240千克油菜籽能榨油千克,照这样计算,若榨油210千克 需油菜籽多少千克?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与除法的教学设计

分数与除法的教学设计 乌市兴安一小郭丽波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两个整数相除的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2.使学生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圆片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复习3/4的意义。课件出示练习题:(1) 把6个月饼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多少个月饼? (2) 把3个月饼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多少个月饼?

(3) 把1个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多少个月饼? 0.5个或 (1/2 )个。 引入:分数与除法之间存在着许多密切的关系,这节课我们来研究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出示例1: 课件出示例1:把1个蛋糕平均分给3个人,每个人分得多少个? 师:这道题该怎样列式呢?(学生列式,师板书:1÷3) 师:1÷3表示什么意思? 生:1÷3表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给3个人,求一个人分得多少。 师:好,这道题也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求一份是多少,也是平均分的问题,所以也要用除法来计算。那么,你知道每人分得多少个吗? (猜想) 生: 1/3个。(师板书) 师:大家都认为是这样吗?(是)独立思考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边说边演示:我们把这个圆看作这个月饼,把它平均分成3份,每人得到其中的一份,也就是这个蛋糕的1/3 ,也就是1/3个饼。 师总结:一个月饼的1/3 ,也就是1/3个饼。 教师说明;同样都是1/3个饼怎么大小不一样? 延伸:一个月饼平均分给4个人,分给3个人,3个人一共得这个月饼的几分之几,生回答;3/4,也就是3/4个饼。 师:一个蛋糕平均分给3个人,我们知道了每人分得1/3个,现在要分一些其它的物品,你会吗?(课件出示例2) 指名读题师:谁能列出算式? 生:3÷4(师板书) 师:这道题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也是用除法来计算的。究竟每人分得多少块月饼呢?老师为每个小组都准备了学具(3个圆片),现在请大家利用手中的学具一起动手分一分,看看到底每人分得多少块月饼。 小组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大家都有了结论了,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来给大家说一说你们小组的结论是什么? (小组边汇报,边演示)

五年级下册分数除法计算题练习

5 34 5 ÷512= 20÷6 5= 54 ÷21= 98 ÷4= 45 ÷54= 5÷6 5= 32÷32= 16 ÷23 = 34 ÷18 = 2÷16 = 14 ÷34 = 1÷34 = 15 ÷19 = 45 ÷34 = 23 ÷94 = 45 ÷14 = 37 ÷710 = 14÷37 = 12 ÷14 = 23 ÷58 = 49 ÷19 = 3 5 ÷15= 13 ÷18 = 511 ÷611 = 710 ÷127 = 13 ÷18 = 1÷4= 12 ÷13 = 71 6 ×16 7 = 1635 ÷47 = 51 8 ÷1227 = 14 ÷14 = 15÷35 = 720 ÷1415 = 8÷9 16 = 23 ÷415 = 4÷15 = 10 7 ÷7= 5÷7 5= 27416 9 = 32 ÷2= 12 ÷ 16 = 53÷5 4= 43 ÷51= 12÷83= 54 ÷2 3= 2 1 ÷21= 32÷4 3= 12÷ 3 2= 4 1 ÷3=

9 8 ÷4= 45÷54= 5÷6 5= 32÷32= 41÷3 1= 13 2 ÷2= 265 ÷13= 65÷52= 83 ÷3= 36÷ 2 1= 2 1 ÷52= 9 5 ÷18= 76÷56= 26÷ 2 1= 7 6 ÷2= 53÷2 1= 71÷2 1= 24÷ 3 2= 83÷5 4= 85÷84= 59÷3 2= 11 41÷3 1= 5 3 ÷15= 21÷4 3= 43÷3 2= 14÷ 7 5= 1÷7 5= 9 8 ÷4= 32÷23= 3 1 ÷27= 5 4 ÷3=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与除法》教案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与除法》教案 导读:本文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与除法》教案,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教学内容: 分数与除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并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明确可以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探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经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探究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探究,渗透辩证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教学难点: 理解可以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表示什么意思?它的分数单位是什么?它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把一根铁丝平均截成3段,每段的长度是这根铁丝的几分之几,把谁看作

单位“1”? 3.引入:5除以9,商是多少?板书:5÷9 如果商不用小数表示,还有其他方法吗?学习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后,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 二、新课讲授 1.教学例1:出示题目 (1)列出算式。(板书:1÷3=) (2)讨论:1除以3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3)教师画出示意图。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3份,其中一份应是这个蛋糕的,就是个“1”。 板书:1÷3= 1/3(个) 2.教学例2:出示题目 (1)动手操作。拿出三张同样大小的圆形纸片,把它看作3块饼,用剪刀把它们分成同样大小的4份。 (2)口述方法及每份分得的结果,教师总结几种不同的分法。 (3)归纳:从上面的操作可以看出,把3块饼平均分成4份,无论怎样分,每一份都是3块饼的,即3个块,把3个块饼合起来就是1个饼的,即块,因此,3÷4=3/4(块)。 由此可见,不仅可以理解为把1块饼(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的数,也可以看作把3块饼组成的整体(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1份的数。 学生相互说说表示的意义。 3.教学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除法(二)

《分数除法二》教学设计 ——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二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体验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出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的计算。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判断、推理能力。通过分析的出结论。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愿意交流合作,喜欢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操作的欢乐 三、学习重点、难点 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推导过程。 四、教学策略 在小组间交流合作的基础上,通过操作得出结论。 五、教学准备 PPT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一课我们学习的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你们还记得吗?老师考一考你们好吗,请看下列题目: 95÷5= 52÷4= 7 1÷7= 指名说出计算方法和结果,并评价。 得出: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就等于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那么今天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二)、情境教学——学习整数除以分数 PPT出示分一分 1.有4个同样的月饼,每两个分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指名回答,并列式:4÷2=﹖ 同时说出列式依据

2.有4个同样的月饼,每一个分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指名回答,并列式:4÷1=﹖ 同时说出列式依据 3. 有4个同样的月饼,每二分之一个分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让学生画一画,涂一涂,在小组间交流讨论,最后全班交流,指名回答。 教师小结:从图上看出结果是8,4÷21=8,也可以用4×2=8来表示。 4.有4个同样的月饼,每三分之一个分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有4个同样的月饼,每四分之一个分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在小组中解决这两个问题,然后全班交流,教师评价。 (三)、计算法则的教学

五年级下册分数除法

星火教育一对一辅导教案 学生姓名 性别 男 年级 五年级 学科 数学 授课教师 上课时间 20__年 2月18 日 第( )次课 共( )次课 课时: 课时 教学课题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分数除法巩固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分数除法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抽象、概括,自主掌握相关概念;并掌握解决实际应用 的方法,使学生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使学生体验数学的科学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 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与 难点 重点: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以及计算方法,并会分数除法解决相关的问题. 难点: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的推导. 教学过程 分数除法 知识梳理知识点一、倒数 1.理解倒数的意义: 如果两个数的乘积是1,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倒数是对两个数来说的,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2.求倒数的方法:把这个数的分子和分母调换位置. 3.1的倒数仍是1;0没有倒数.0没有倒数,是因为在分数中,0不能做分母. 例题精讲: 【例1】51 的倒数是( ) 【例2】72 - 的倒数是( ) 方法总结:m n 的倒数为n m ,m n -的倒数为n m - . 变式训练:

1.21 的倒数是( ),207 -的倒数是( ),0.1的倒数是( ). 2.用34 的倒数去除1得( ). 3.53 的倒数是( ),1的倒数是( ),0.6的倒数是( ),0( )倒数. 4.判断:若A×B =1,那么A 是倒数,B 也是倒数.( ) 5.判断: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假分数的倒数小于1.( ) 知识点二、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1.分数除以整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例题精讲: 【例1】3116÷表示把116平均分成( )份,求( )份是多少,也就是求116 的( )是多少. 【例2】A 除以整数B (B 不为0),等于A 乘以( ). 方法总结:分数除以整数n (0≠n ),表示把分数平均分成n 份,求其中的n 1 . 【例3】求 7 52÷ 方法总结:分数a b 除以整数n (0≠n )等于n a b n a b ?=?1 变式训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