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觉太罗嗦,不能这样答)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一、简介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

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1908-1970)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和理论家,心理学第三势力的领导人。他的主要著作有《动机和人格》、《存在心理学探索》、《科学心理学》等。

按马斯洛的理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而动机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要所组成,各种需要之间,有先后顺序与高低层次之分;每一层次的需要与满足,将决定个体人格发展的境界或程度。

二、需要层次论的基本内容

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它们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1.生理需要

生理需要是人类为了维持生命最基本的因素,也是需要层次的基础。若衣食住行、空气和水等都得不到满足,人类的生存就成了问题。马斯洛认为,当这些需要还未达到足以维持人们生命之时其他需要将不能激励他们。他说:“一个人如果同时缺少食物、安全、爱情及价值等,则其最强烈渴求当推对食物的要求。”

2.安全需要

当一个人的生理需要得到一定满足之后,他就想满足安全的需要。即不仅考虑到眼前,而且考虑到今后,考虑自己的身体免遭危险,考虑已获得的基本生理需要及其他的一切不在丧失和剥夺。例如:要求摆脱失业的威胁,要求在生病及年老之时生活上有保障,要求工作安全并免除职业病的危害,希望接触严格的监督及不公正的待遇,希望干净和秩序的环境,希望免除战争和意外的灾害等等。

3.社交需要

当生理及安全需要的得到相当的满足后,社交需要便占主导地位。人类是有感情的动物,他希望与别人交往,避免孤独,希望与伙伴和同事之间和睦相处,关系融洽;希望归属于一个团体以得到关心、爱护、友谊和忠诚。人之所以要归属于一个整体,是因为人们有。一种把自己信念相同的人找出来的倾向,以此来肯定自己的信念,特别是当一种信念岌岌可危时尤为如此,这时他们便聚在一起,并试图对所发生的事态及他们的信仰达成一个共同的认识社交需要比生理和安

全来的细致,每个人之间的差别性也比较大,它和一个人的性格、经历、教育、

信仰都有关系。

4.尊重需要

当一个人开始满足归属感的需要以后,他通常不再满足于作群体中的一员,而是开始追求自尊和受人尊重需要的满足。尊重需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其一,内部尊重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有实力,能胜任,能独立自主;对知识、能力和成就充满自豪感和自尊心。其二,外部尊重需要。即希望别人尊重自己的人格和劳动,对自己的工作、人品、能力和才干予以承认并给予公正的评价。希望自己在同事之间有较高的地位、声誉和威望,从而得到别人的尊重并发挥一定的影响力。

5.自我实现的需要

这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当自尊的需要满足以后,自我实现的需要就成为第一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就是实现个人的理想和抱负、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力并获得成就,实现自我价值。它是一种“希望能成就他独特性的自我欲望,希望能成就其本人所希望成就的愿望。”这种需要往往是通过胜任感和成就感来获得满足的。

马斯洛认为,在人的心理发展工程中,五个层次的需要时逐步上升的,具有递进的规律性。一般地说,当低级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就失去了对行为的刺激作用,这时追求更高一级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

三、对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评价

(1)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巨大贡献:马斯洛需要出层次论为我们研究人的行为提供了一个比较科学的理论框架,成为激励理论的基础。他从人的需要出发来研究人的行为,这个思路是正确的。他将人类千差万别的需要归为五类,揭示了一般人在通常情况下的需要与行为规律,以及人们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趋势,这符合心理发展的过程,对我们很有实用价值。

马斯洛将各类需要研究的很细,指出了每一类需要的具体内容,这对我们很有启发。他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人们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激励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不仅要给人以物质的满足。而且要给人以精神的满足。特别是基本生理需要得到一定的满足以后,精神需要更为重要。因为,满足人的高级需要将具有更持久的动力。

马斯洛将自我实现作为人的需要的最高层次对管理者具有积极的意义。

(2)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缺陷: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对需要层次的划分简单、机械。人类需要的发展不带有自然成熟的色彩,往往不是非经过某一层次需要才能产生下一层次需要,而是同时存在着若干种需要。在顺序上,有些人看重社会需要,有些人自我实现的需要更强烈;有些人只停留在前两种需要上,而后三种需要很少。同时存在的几种需要,同时产生不同的动机,这些动机之间不仅有强

弱之分,而且相互矛盾,相互斗争,唯有那种最强烈的动机,能对人的行为起支配作用。

四、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发展

1959年以后,马斯洛越来越多地涉及东方的观点。对东方文化的研究促使马斯洛反思他自己已经创建的人性观,结合他对自我实现的人的精神生活与行为方式的深入研究,他发现人类天性中还有一种固有的精神维度,那就是作为最高需要层次的精神的自我实现或超越的自我实现。于是马斯洛便将人本心理学视为心理学发展的一个过渡性的阶段,它应该被一种更高阶段的心理学所代替。马斯洛开始将这种新心理学称为“超人本心理学”(trans-humanistic psychology)。

马斯洛感到五层需求的层次架构不够完整,自我实现,并不能成为人的终极目标。他愈来愈意识到,一味强调自我实现的层次,会导向不健康的个人主义,甚至于自我中心的倾向。我们应记得他说过“缺乏个人超越的层面,我们会生病……我们需要‘比我们更大的’东西……人们需要超越自我实现,人们需要超越自我”。

15年后,马斯洛在他去世前发表了一篇重要的文章《Z理论》(Theory Z),他在文中重新反省他多年来发展出来的需求理论,并增加了第六个需求层次,进而归纳为三个次理论,即「X理论」「Y理论」及「Z理论」,构成了下面的体系:

马斯洛说“超个人心理学是以宇宙为中心,而不只注意人性需求或兴趣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