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6月5日
高中历史【历史上的今天】1944年6月5日诺曼底登陆

【历史上的今天】1944年6月5日诺曼底登陆
在72年前的今天,1944年6月5日 (农历闰四月十五),诺曼底登陆。
二次大战后期,美、英等国军队在法国西北部诺曼底地区对德国军队进行的登陆战役(霸王战役)。
1944年,美英鉴于苏联战胜德国已成定局,始履行其1943年11月在德黑兰会议上作出的关于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承诺。
1944年6月5日(距今72年)夜,盟军3个空降师在距海岸10~15公里纵深处实施空降。
6日晨,盟军开始在五个地段上突击登陆。
经过激战,12日各登陆场连成一片,正面宽约80公里,纵深12~18公里。
7月5日,登陆人员达100万人,约56.7万吨物资和17.2万辆车辆被运送上岸。
7月24日,战役结束,盟军和德军分别投入兵力288万人和51万人,盟军共消灭德军11.4万人,击毁坦克2117辆、飞机245架,盟军伤亡12.2万人。
盟军的胜利使德国法西斯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改变了欧洲战场的态势。
诺曼底法国西北部旧省名、历史地理区。
现包括芒什、卡尔瓦多斯、厄尔、滨海塞纳、奥恩诸省,面积3万平方公里。
位于拉芒什海峡的诺曼底半岛曾是1944年6月二次大战期间同盟国军队登陆的地方。
沿海与北部多平原,南部丘陵起伏,海岸线平直,多沙岸。
气候温和温润。
种植谷物和蔬菜,畜牧业发达。
塞纳河由此入海。
有勒阿弗尔、鲁昂、瑟堡等港口。
,,
,,,,
,,
,,
,
,
,,。
2015年6月5日时事政治

2015年6月5日时事政治2015年6月5日时事政治(国内)1、6月4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听取了国务院事件救援和处置工作组关于“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事件救援和应急处置工作情况的汇报,就做好下一步工作作出部署。
2、香港特区政府正式预告,行政长官普选法案将于6月17日提交立法会审议、表决,这意味着实现2017年行政长官普选目标的程序已进入关键阶段。
特区政府提交的法案,贯彻落实了基本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有关决定,符合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符合香港的实际情况,兼顾社会各阶层利益,体现均衡参与的原则,得到了多数香港市民的认同,是行政长官普选最为合适的制度安排。
中央坚决支持特区政府提出的普选法案,衷心希望香港各界把握历史机遇,依法落实普选,使500多万香港合资格选民第一次实现一人一票直接选举行政长官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月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关于“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事件救援和应急处置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打算的汇报;确定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措施,增添企业活力,拓展发展新天地;部署促进社会办医健康发展,满足群众多样化健康需求;决定实施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提高社会运行效率和信用。
4、入汛以来,南方地区发生多次强降雨过程,数十座水库不同程度发生险情。
受厄尔尼诺现象持续发展影响,许多地区极端天气事件发生概率明显增加,水库安全度汛形势十分严峻。
5、教育部6月4日发布信息,2015年全国统一高考即将于6月7日至8日举行,部分省份由于考试科目设置不同,9日仍安排有考试科目。
今年全国高考报名考生共942万人,8省份有盲人考生。
教育部要求各地加强治安、出行、食宿、卫生等方面的高考综合服务保障,提醒广大考生做好考前准备。
6、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6月4日发布的第三方评估报告显示,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涉企收费管理减轻企业负担的通知》颁布一年来,中央和地方取消、停征、减免的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超过600项,每年可减轻企业负担超过1400亿元。
历史上的今天(11月5日)

历史上的今天(11月5日)历史上的今天11月5日,是一个充满着历史意义的日子。
让我们回顾一下这一天发生的重要事件,见证历史的轨迹。
一、《人民日报》创刊(1948年)1948年11月5日,《人民日报》正式创刊,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份报纸。
它是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为转折点,在中国新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人民日报》发行以后,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喉舌,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为人民提供权威的新闻信息和思想指导。
二、柏林墙倒塌(1989年)1989年11月5日,柏林墙开始陆续倒塌。
柏林墙是二战后东西德分裂的象征,东德为了阻止人民大规模逃往西德,修建了这道高墙。
然而,随着东欧剧变的潮流涌入,柏林墙面临崩溃的命运。
11月5日,大批东德民众涌入柏林墙,开始放倒这面令人憎恨的隔离墙,象征着历史的变革与德国统一的到来。
柏林墙的倒塌开启了冷战的终结,也标志着东西方之间长达数十年的对立走向结束。
三、苹果公司诞生(1977年)1977年11月5日,苹果公司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成立。
史蒂夫·乔布斯、斯蒂夫·沃兹尼亚克和罗纳德·韦恩三位创始人共同创建了这家科技巨头。
从最初的个人电脑到后来的iPhone、iPad等划时代的产品,苹果公司始终引领着科技潮流,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通信方式。
苹果公司的诞生标志着计算机科技的新纪元的到来,开启了个人电脑的普及时代。
四、阿卜杜勒-阿齐兹·本·萨勒曼成为沙特阿拉伯国王(2015年)2015年11月5日,阿卜杜勒-阿齐兹·本·萨勒曼成为沙特阿拉伯国王。
他是沙特阿拉伯现任国王萨勒曼的王储儿子,在国王去世后继承了王位。
阿卜杜勒-阿齐兹·本·萨勒曼对沙特政治、经济和外交发挥着重要影响力。
他积极推动国内改革,并试图减少沙特对石油的依赖,推动经济多元化。
五、《悲惨世界》首次公演(1980年)1980年11月5日,《悲惨世界》在伦敦首次公演。
历史上的今天 3月5日

历史上的今天 3月5日每一天都是历史的一部分,而在历史的长河中,3月5日也有许多重要的事件发生。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历史上的今天,即3月5日所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
1784年3月5日,美国国父本杰明·富兰克林在法国巴黎签署了《巴黎和约》。
这个条约正式结束了美国独立战争,承认了美利坚合众国作为一个独立国家。
这个重要的条约还确立了美国与英国之间的边界,并且使得美国西部的领土扩张成为可能。
1933年3月5日,德国国会大厦发生了一场严重的火灾,这就是后来被称为“国会大厦火灾”的事件。
火灾的起因至今尚未得到确切的答案,但这场火灾被纳粹党视为一个巨大的策划和宣传机会。
如此重大的火灾事件成为了纳粹党掌控整个德国的导火索。
1953年3月5日,前苏联领导人约瑟夫·斯大林逝世。
斯大林是苏联历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领袖之一,他在位期间党政军大权高度集中,实行强制集体化和大规模的经济计划。
然而,斯大林的统治也带来了大量的人员牺牲和经济不平衡,对苏联社会造成了持久的负面影响。
1970年3月5日,毛里求斯宣布独立。
毛里求斯是一个位于印度洋西南部的岛国,曾被荷兰、法国和英国殖民统治。
在获得独立后,毛里求斯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多元文化和繁荣的国家,并且在区域事务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2003年3月5日,伊拉克战争爆发。
这场战争是由美国及其盟友对伊拉克政权的推翻而引发的,其导火索是伊拉克被指控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指控。
这场战争持续了8年之久,对伊拉克的政治和社会局势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并引发了一系列的后续冲突和动荡。
历史上的今天,即3月5日,发生了许多重要的事件,涉及到了政治、战争、独立等方面。
这些事件对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值得我们回顾和铭记。
通过了解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现在并为未来做出更好的决策。
6月5日是什么节日

6月5日是什么节日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
节日由来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逐渐为国际社会所关注。
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及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提出“为了这一代和将来世世代代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口号。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全世界范围内研究保护人类环境的会议。
出席会议的113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名代表建议将大会开幕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中国代表团积极参与了上述宣言的起草工作,并在会上提出了经周恩来总理审定的中国政府关于环境保护的32字方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同年,第27届联合国大会根据斯德哥尔摩会议的建议,决定成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并确定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要求联合国机构和世界各国政府、团体在每年6月5日前后举行保护环境、反对公害的各类活动。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也在这一天发表有关世界环境状况的年度报告。
历年节日主题70年代(WORLD ENVIRONMENT DAY THEMES ):1974年:只有一个地球(Only one Earth )1975年:人类居住(Human Settlements)1976年:水,生命的重要源泉(Water: Vital Resource for Life)1977年: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滥伐森林(Ozone Layer Environmental Concern; Lands Loss and SoilDegradation;Firewood)1978年:没有破坏的发展(Development Without Destruction)1979年:为了儿童的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 (Only One Future for Our Children - Development Without Destruction)80年代1980年:新的十年,新的挑战--没有破坏的发展(A New Challenge for the New Decade: Development Without Destruction)1981年:保护地下水和人类食物链,防治有毒化学品污染(Ground Water; Toxic Chemicals in Human Food Chains and Environmental Economics)1982年:纪念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10周年--提高环保境识 Ten Years After Stockholm (Renewal of Environmental Concerns)1983年:管理和处置有害废弃物,防治酸雨破坏和提高能源利用率(Managing and Disposing Hazardous Waste: Acid Rain and Energy)1984年:沙漠化(Desertification)1985年:青年、人口、环境(Youth: Population and the Environment)1986年:环境与和平(A Tree for Peace)1987年:环境与居住(Environment and Shelter: More Than A Roof)1988年:保护环境、持续发展、公众参与(When People Put the Environment First, Development Will Last)1989年:警惕全球变暖(Global Warming; Global Warning)90年代1990年:儿童与环境(Children and the Environment)1991年: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合作(Climate Change. Need for Global Partnership)1992年:只有一个地球--关心与共享(Only One Earth, Care and Share)1993年:贫穷与环境--摆脱恶性循环(Poverty and the Environment - Breaking theVicious Circle)1994年:同一个地球,同一个家庭(One Earth One Family)1995年: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 We the Peoples: United for the Global Environment)1996年:我们的地球、居住地、家园(Our Earth, Our Habitat, Our Home)1997年:为了地球上的生命(For Life on Earth)1998年:为了地球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For Life on Earth - Save Our Seas)1999年: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Our Earth - Our Future - Just Save It!)21世纪2000年:环境千年,行动起来(2000 The Environment Millennium - Time to Act)2001年:世间万物,生命之网(Connect with the World Wide Web of life)2002年:让地球充满生机(Give Earth a Chance)2003年:水--二十亿人生于它!二十亿人生命之所系!(Water - Two Billion People are Dying for It!)2004年:海洋存亡,匹夫有责(Wanted! Seas and Oceans——Dead or Alive? )2005年: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Green Cities---Plan for the Planet)中国主题: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2006年:莫使旱地变为沙漠(Deserts and Desertification——Don't Desert Drylands!)中国主题:生态安全与环境友好型社会2007年:冰川消融,后果堪忧 (Melting Ice——a Hot Topic?)中国主题:污染减排与环境友好型社会2008年:促进低碳经济(Kick the Habit!Towards a Low Carbon Economy)中国主题:绿色奥运与环境友好型社会2009年:地球需要你: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Your Planet Needs You-UNite to Combat Climate Change)中国主题:减少污染——行动起来2010年:多样的物种,唯一的地球,共同的未来(Many Species. One Planet. One Future)中国主题:低碳减排·绿色生活2011年:森林:大自然为您效劳(Forests:Nature at Your Service)中国主题: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2012年:绿色经济:你参与了吗?(Green Economy: Does it include you?)中国主题:绿色消费,你行动了吗?2013年:思前,食后,厉行节约(think eat save )中国主题:同呼吸,共奋斗2014年:提高你的呼声,而不是海平面(Raise your voice not the sea level)中国主题:向污染宣战2015年:可持续消费和生产中国主题:践行绿色生活。
历史今日大事件一览

历史今日大事件一览
1. 1827年7月13日,美国的西教士梅奥·斯特灵(Médard Stirling)从卢安德斯河流域出发,开始了塞内加尔历史上最重要的探险之一。
2. 1953年7月13日,古巴民主革命领袖菲德尔·卡斯特罗(Fidel Castro)在美国主导下成立了古巴社会主义共和国。
3. 1975年7月13日,比利时国王费利克斯·凯撒利亚(Philip Caesarea)宣誓就任,成为比利时95年以来的首位君主。
4. 1981年7月13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宣誓就任,成为英国历史上首个继承英国王位的女性。
5. 1997年7月13日,前苏联领袖列宁逝世,享年76岁。
6. 2005年7月1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正式将汉高祖洛阳城遗址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7. 2010年7月13日,中国航母辽宁号成功举行了最新的岗位训练试验。
8. 2013年7月13日,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在智利宣布建立了南太平洋的首个大规模保护区。
9. 2015年7月13日,中国与俄罗斯签署了“中俄关于影响国际政治稳定的双边合作协定”
10. 2017年7月13日,《最强大脑》第五季首播,成为中国网络大型电视知识竞赛节目的开端。
11. 2019年7月13日,科学家John B. Goodenough和他的团队发现了一种新型估计储存能力比现有lithium-ion电池高5倍的钠离子电池。
2023河北高考政治题

2023河北高考政治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自信之歌》写到:“帆船能到达彼岸,是把好了正确的方向:水珠能滴穿石头,是水滴不停地冲撞。
亿万人民同心同德,让我们有能力乘风破浪。
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让我们有毅力拥抱理想。
……自信就要脚踏实地,永远走在复兴的路上。
”与上述歌词大意贴切的是()①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②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③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④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马克思说:“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对立逐步消灭。
”习近平总书记科学研判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和现阶段城乡发展实际,提出“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理念。
这一理念()①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思想中国化时代化②解决了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③基于实践准确把握了我国城乡发展规律④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经济危机是一部对资本主义制度残酷罪行的判决书。
危机显示出资本主义制度没有能力管理它所造成的生产力,物质丰富成了巨大的灾害,成了破产和贫困的根源。
而人类劳动产品的销毁和贬值,却成了一种救命手段,用以激活因危机而周期性地瘫痪的经济机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劳动产品的销毁和贬值是解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途径②生产力的发展是造成资本主义社会破产和贫困的根源③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矛盾的总爆发④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2016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将设施大棚和“小岗村”品牌等资产折股量化到村民,成立小岗村创新发展有限公司,收益用于集体发展、社员分红等。
截至2021年已经连续五年分红。
小岗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投资行为()①完善了该村公共服务体系②增加了社员劳动性收入③丰富了村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④盘活了村集体资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河北省逐步形成了组织化、专业化、多元化的慈善事业发展新格局。
1941年6月5日夜 重庆大隧道惨案调查

1941年6月5日夜重庆大隧道惨案调查作者:杨筱来源:《长江文明》2019年第01期摘; ;要:由于日本对重庆无区别战略轰炸并逐年加剧,1941年6月5日夜“大隧道惨案”发生。
本文旨在廓清事实,还原道義、理性、勇气的人类品格和本质的真相。
关键词:抗日战争;空袭;防空;重庆大隧道惨案1937年11月日本陆军航空本部《航空部队使用法》规定:“第103:政略攻击的实施,属于破坏要地内包括政治、经济、产业等中枢机关,并且重要的是直接空袭市民,给国民造成极大恐怖,挫败其意志。
”日本对中国重庆实施无区别战略轰炸,显然是一种列入军事操典、表述无误的战略运用。
其对人类共同生活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践踏和侮辱,在世界范围内,对全人类,都是史无前例的突破和首创性的战争犯罪和虐待犯罪②。
日本从1938年初起空袭重庆,对中国战时首都、向国际社会开放的不设防城市重庆,在1939年、1940年、1941年实施了分别代号为“100作战”“101作战”“102作战”的残暴空中攻击。
1939年日本的战术特征是对重庆落后的大量竹、木甚至纸板结构和流亡人员的捆绑房子构成的建筑的整片街区,混合使用烧夷弹与爆炸弹,使之在爆炸中即刻燃烧起火,消防人员无法扑救,城市防御系统陷于瘫痪,失去防御能力。
仅5月3日、4日两天,即将重庆上、下半城繁华市区炸毁,在重庆的溽暑夏季中,人民被驱赶到大街上失去立锥之地,辗转在硝烟与炮火弥漫的血泊中,军民死伤6314人,毁灭房屋4871幢,仅仅5月5—7日3天,致使25万人民疏散迁徙离开重庆,失去职业和家园。
1940年的战术是径直将城市本身而不是仅仅军事设施,划分为A……H区作为轰炸对象,将重庆的天空和大地残暴肢解,人民被捆缚在区域网格内进行空中大屠杀,破坏从低级到高级多所学校、使馆、寺庙、教堂、工厂以至于连片居民集中的传统街区。
1941年使用日本称为“神经轰炸”“月光轰炸”,重庆人民称为“疲劳轰炸”的连续数小时或昼夜连续等等长期不间断地连续空袭战术,导致6月5日夜“大隧道窒息惨案”发生,无辜平民窒息死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1972年6月5日至16日,113个国家的1300名代表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这次会议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发出了“为了这一代和将来世世代代而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号召。会议因此成为人类环境保护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为了纪念斯德哥尔摩会议和发扬会议精神,出席会议的全体代表建议把大会开幕的日子——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同年,第27届联合国大会接受并通过了这项建议。从此每年6月5日就成为保护环境、反对公害的世界性纪念日。
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乔治·马歇尔提出有关欧洲复兴的计划(即马歇尔计划)。
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向埃及、叙利亚和约旦发动大规模的突然袭击,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战争于6月11日结束。在这次战争中,以色列侵占了巴勒斯坦的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耶路撒冷城的约旦管区、埃及的西奈半岛和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共达6.57万多平方公里的阿拉伯土地,使近50万阿拉伯人沦为无家可归的难民。在美、苏等大国操纵下,联合国安理会在同年6月7日和8日两次通过“停火决议”,埃及、叙利亚和约旦在丧失大片土地的情况下,被迫接受无条件“停火”。
1972年6月5日,中国与希腊共和国建交。希腊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三面临海,首都雅典。
2003年6月5日,我国教育部宣布,2003年高等教育的招生、考试和录取实行重大改革:22所高校进行自主选拔录取的试点,所有普通高校降低体检标准,全面实行计算机远程异地网上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