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戏曲与西方歌剧的异同

合集下载

中国戏曲与西方歌剧差异PPT课件

中国戏曲与西方歌剧差异PPT课件
中国戏曲

之间的差异
中国戏曲与西方歌剧都是一个类型的艺术形式,在不 同地区,不同社会形态,国家的文化背景形成的,它是由 音乐,戏剧,文学,舞蹈和绘画一起混合形成的一个综合 性的艺术。
戏剧的 起源
中国戏曲
形成于 宋元时期。
西方歌剧于16世纪和
17世纪初间的欧洲 文艺复兴时 期被提出的,它源于意大利。
乐混合在一起,它更容易为我们的观众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和共鸣。它形成了歌
剧的独特风格。
演唱艺术风格
西方歌剧 在
中,演员的演唱风格不是由角色的形象决定,而是根据
所需的曲调和声音。如:男高音(男高音),(女中音)女中音,女低音(女
低音)等。
但是在中国戏曲中,它是由
“行当”决定的,如双色鹦嘴鱼(青衣
),萧笙(小生,通常是一个年轻的学者或 情人的角色),女主角(花旦)等。每个特 定的“行当”有自己独特的声音和唱歌方式。
西方歌剧 的出现,促 进欧洲乐器制 造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它也
开辟了一条道
路,使西方管弦
乐队标准化。
中国传统戏曲大都从传说,历史人物和有趣的传记
中,提取了大量的灵感写剧本,所以它完全充满了浓厚的文学性 和社会性,而且最注重的是歌剧的现实意义。
虽然西方歌剧也是源于神
话传说或是由作家创造而成的,但是他的
演绎比本身的情节更为重要。
舞台艺术
STAG ART
中国传统戏戏曲最重要的特征是虚拟的表现。它一直
使用的是戏曲小舞台和简单的舞台背景,主要依赖于演员的天赋,并 不太注意的舞台的效果。它不仅不受舞台空间的限制,同时表演的时
间也很灵活,能随着戏曲表达的变化随之变动。舞台艺术不是模仿生活 ,选择,提炼,夸张和美化原来的生活。

中国戏曲与欧洲歌剧之比较

中国戏曲与欧洲歌剧之比较
的渐 变 过 程 , 而 中 国 戏 曲根 基 深 厚 , 术体 系完 善 一 因 艺
() 2 欧洲 歌剧 的形 成 与 发展
心之动, 物使之然” 《 已 ) (乐i》 。因而中国古代戏曲艺术是强调“ 以我
观物 ” 的美学 准则 。西方人 则认 为艺术 应 该 “ 物所 没 ”强 调“ 被 , 以物 现 物” 的重要哲 学思 想 。 中国 的 戏 曲 与诗 、 、 、 有 着 渊 源 的 关 词 歌 赋 系 , 重 “ 志” 隋, 歌剧 导 源于 古 希腊 的 史诗 戏剧 , 再 现 偏 言 抒 欧洲 偏重
轻, 曲从 与 字 。欧 洲歌 剧 偏 重再 现模 仿 以歌 唱 剧 重 于 内容 , 声 发 讲 求 明亮 宽 洪 , 从 与歌 。 言
上装饰音及华彩段 , 并确立歌剧序 曲快 一慢 一快 的形式 , 使音乐 定型化 。但他过于强凋交响的伴奏 和庞大的合唱 , 使歌剧偏重音 乐 忽视戏剧 。由于他强调音乐在歌剧 中的作用 , 歌词似乎毫无
为一体的艺 术。南北朝时期 , 产牛 了民间歌舞戏 和参军戏 如歌 舞大戏《 大面》、踏谣娘》, 《 如产生 于东晋时期的参军 戏在隋唐时
期 仍 属 丁 “ 乐 ” 范 畴 , 十 分 流行 。 散 的 并 从 原 始 歌 舞 逐 渐 发 展 成 以歌 舞 演 故 事 , 个 很 长的 历 史 过 是 程 , 经 原 始 社 会 、 建 社 会 几 千年 。从 这 个过 程 中可 以 看 出 , 历 封 中
来, 欧洲 出现 J , 正歌剧 , 正歌剧是用歌唱 来展开戏剧 的。对正歌
剧 做 出 突 出贡 献 的是 威 尔第 , 的艺 术 生 涯在 音乐 史 上 占有 重 要 他
地位 , 。
中国的戏 曲是古代 的舞剧 的继 承和发展。 中国最早 的舞 剧

浅析西方歌剧和中国戏曲之差异

浅析西方歌剧和中国戏曲之差异

浅析西方歌剧和中国戏曲之差异西方歌剧和中国戏曲都是各自文化传统中重要的演艺形式,区别在于歌剧是一种由音乐、歌唱和舞台表演组成的艺术形式,而戏曲则是一种由音乐、舞蹈和表演组成的演艺形式。

它们之间有着许多的不同点,主要如下:1. 艺术根源西方歌剧起源于欧洲、尤其是意大利,而中国戏曲起源于中国。

歌剧的核心是以音乐为主体,通过歌唱、演唱、独奏等形式展现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而戏曲,则以戏曲音乐为载体,结合唱、念、做、打等表演形式,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形式。

2. 表演形式在表演形式上,西方歌剧演员必须具备高超的唱技和演技,通过声音和肢体的表现来传达剧情和角色性格。

而戏曲演员则更加注重身体语言和肢体动作的表现,尤其是面部表情,这被称为“脸谱”。

3. 文化背景还有一个比较大的差异是它们背后的文化背景。

歌剧是西方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欧洲历史、文化和哲学等方面的特点,有着浓厚的宗教、古典文学和神话传说的影响。

而戏曲则较为民间化,反映了中国文化、历史、文学、哲学和民间故事等方面的特色,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

4. 艺术形式对比前两点我们可以发现,不管是在表演形式上还是背后文化的沉淀与传承上,两种艺术形式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

西方歌剧作品的特色之一是情感丰富、高度表现,其艺术手法较为讲究,而且通常会有强烈的个人感受和情感表达,这与西方文化中审美追求的个性化、奔放、自由不羁有关。

而中国戏曲则注重人物性格的描绘和情节的衔接,偏重于整体效果和视觉效果,随着演出时的各种变化,流露出一种悦耳动听的韵味。

综上所述,西方歌剧和中国戏曲在艺术形式、表演方式和文化传承上都具有自己的特点。

虽然两种艺术形式有所不同,但都有着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可以带给人们不同的审美体验和心灵享受,更好地传承文化之魂。

论我国戏曲与国外歌剧之间的异同分析论文

论我国戏曲与国外歌剧之间的异同分析论文

论我国戏曲与国外歌剧之间的异同分析论文论我国戏曲与国外歌剧之间的异同分析论文随着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经济迅猛发展,在学术研究中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国内歌剧的引进首先是通过俄罗斯开始的,随着中东铁路在东北修通,有了交通的保障,中国与俄罗斯的交流往来幵始密切起来,歌剧的引进也是从俄罗斯的名族歌剧开始的,如格林卡、达尔戈梅斯基、穆索尔斯基、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为代表创作的俄罗斯民族歌剧。

随后中国的学者走出国门,带回了国外的先进理念,许多外国着作开始有了中文译本,国内掀起一股翻译国外书籍的风潮,这时关于歌剧的理论研究才逐渐被引入国门,二十世纪的前五十年只是初始牛角,后五十年才开始有了自己的理论着作,然而,从内容上看,还只是局限于歌剧作品集的整理以及歌剧演出形式的研究,对于歌剧作为一种文化所承载的内涵等更深层次的理论着作鲜有少见。

同样作为中国的传统艺术,戏曲艺术在中国有着与歌剧在欧洲相同的历史意义,更因为二者同从古老的戏剧发展而来,二者的比较研究也就必不可少。

中国戏曲与西洋歌剧是戏剧在不同文化下发展成具有本土特色的两种戏剧形式,中国戏曲是从中国戏剧中慢慢发展演变而来的,西洋歌剧也是从希腊文明中的戏剧文化发展而来,它们有着共同的祖先——原始戏剧,探索二者的起源,我们发现其有着惊人的相似过程,不仅仅是起源,它们的发展过程、表现形态、艺术内涵都有着不同程度的相似之处。

1.1课题的研究意义对中国戏曲与西洋歌剧的比较研究提出新的看法,希望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可以填充中国戏曲与西洋歌剧之比较研究的一个空白内容,同时也将中国戏曲放在一个更高的位置,使更多的学习者把关注点投向中国传统声乐文化。

戏曲是我国传统声乐艺术的一大精髓,其中蕴含了最具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性格特点、精神文明和独特语言的最集中、最表象的体现;西洋歌剧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广泛的古典艺术之一,经过了几个世纪,到今天,它仍占据着各大舞台的中心地位。

将二者放在一起研究,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乂。

中国戏曲与西方歌剧

中国戏曲与西方歌剧

中国戏曲与西方歌剧1、西洋歌剧与中国戏曲形成的艺术基础和时代背景的异同:西洋歌剧和中国戏曲艺术形成的时代背景。

西洋歌剧是十六世纪未、十七世纪初,随着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音乐文化的世俗化应运而生的,是文艺复兴时期音乐艺术发展的结果,最初起源于意大利,它于当时特殊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中国戏曲形成于十二世纪前后,宋、元时期,比西洋歌剧的出现早400多年。

但它在形成之前,已经过了较长的孕育期,其萌芽可追溯至中国秦朝的乐舞,俳优等,它是中国民间歌舞、说唱艺术的继承、融合和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没有其特殊的文化背景。

但中国戏曲的形成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和特殊的政治情况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西洋歌剧与中国戏曲中的声乐艺术的异同:中国戏曲音乐的唱腔结构不同于西洋歌剧,受戏曲剧本及唱词结构的制约性很强,有两种基本体制:一是以乐曲系长短句式为基础构成“分折”剧本结构,也称“杂言体”,如:昆腔和高腔。

与之相应的唱腔结构是“曲牌体”;二是以诗赞系对偶性整齐句式为基础构成的“分场”剧本结构,也称“齐言体”,如梆子腔和皮黄腔。

与之相应的唱腔结构是“板腔体”。

还有在二者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体”。

3、西洋歌剧与中国戏曲中的器乐艺术的异同:器乐除为声乐伴奏外,还起着刻画人物性格、揭示剧情、发展戏剧矛盾冲突和烘托环境气氛的作用。

这是器乐艺术在二者中的共同作用。

西洋歌剧和中国戏曲中的器乐形式也基本相同,包括序曲或前奏曲、声乐伴奏曲、间奏曲以及舞蹈音乐,但又有各自的艺术特点、艺术个性和艺术需求。

西洋歌剧的出现,推动了欧洲乐器制造业的大发展,更为当时器乐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而且使得西洋管弦乐队真正趁于规范化。

而中国戏曲则是在因丰富、独具特色的民族器乐带动形成的民间歌舞形式、说唱艺术形式基础上逐步形成了色彩纷呈的戏曲剧种,各剧种的乐队同西洋歌剧来比也有着大的差异。

浅析西方歌剧和中国戏曲之差异

浅析西方歌剧和中国戏曲之差异

浅析西方歌剧和中国戏曲之差异西方歌剧和中国戏曲是两种不同的音乐艺术形式,它们分别源自西方和东方文化传统,有着不同的历史渊源、表现形式和审美风格。

本文将从音乐、表演形式、剧情叙事和文化价值等方面,浅析西方歌剧和中国戏曲之间的差异。

从音乐方面来看,西方歌剧以其浓厚的音乐性和华丽的管弦乐队伴奏而著称。

西方歌剧的音乐多采用复调、和声等传统西方音乐形式,具有规整的音乐结构和严谨的曲式。

而中国戏曲的音乐则以其独特的旋律、曲调和器乐演奏而著称。

中国戏曲的音乐多采用单声部旋律,强调唱腔的变化和音乐与表演的有机结合。

在音乐层面上,西方歌剧更加注重对情感和人物心理的描绘,而中国戏曲更加注重对意境和氛围的营造。

从表演形式来看,西方歌剧通常采用舞台演出和舞台装置来表现剧情,演员的表演方式更加注重声乐技巧和舞台形象的呈现。

而中国戏曲则以其独特的脸谱、身段和动作表演而著称。

中国戏曲的表演形式注重面部表情、身体动作和舞台互动,在表演形式上更加注重形体和动作的塑造。

从剧情叙事来看,西方歌剧的剧情叙事通常以叙事歌唱和对白交替的方式进行,注重场景的演绎和情节的展开。

而中国戏曲的剧情叙事则通常以唱功和念白的方式进行,注重角色性格的刻画和戏剧情节的发展。

从文化价值角度来看,西方歌剧通常以爱情、悲剧、历史题材为主题,注重对人性的探讨和对情感的表达。

而中国戏曲则以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民间传统为素材,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对道德情感的彰显。

从文化价值上看,西方歌剧更加注重现代主题和情感表达,而中国戏曲更加注重传统文化和道德伦理。

西方歌剧和中国戏曲在音乐、表演形式、剧情叙事和文化价值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虽然它们都是重要的音乐艺术形式,但其独特的审美风格和文化内涵使得它们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产生了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

在今后的艺术交流与交融中,我们应当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欣赏这两种不同的音乐艺术形式,促进世界音乐文化的多样发展。

中国戏曲与西方歌剧音乐剧的异同

中国戏曲与西方歌剧音乐剧的异同
为 基 本 单 位 。各 式 各样 的 曲 牌 早 就 独 立存 在 ,
且 强化 主题 。“ 动机 ” 概 念在 昆 曲等 中国戏 曲 中出
现 较 少 。为 了保 证 每 一场 戏 的独 立性 和 表 演性 ,
往 往 单部 中国戏 曲作 品很 少 出现 曲牌 重复 , 甚 至
会 故 意 避 开 曲牌 , 重 复 的现 象 , 这 一 点 自然 也 会
是歌 剧名 家 , 如 莫 扎特 、 瓦格纳 、 罗 西尼 , 还 是
上分为“ 宣叙调 ” 和“ 咏叹调 ” , 将 台 词 明 确 分 为 “ 陈述 剧 情 ” 和“ 抒情 塑造 人 物 ” 两种 , 但 是所 有 的 台词 基本 都诉 诸 于演 唱 。 实际 上 , 正 是这 一 个相 似点, 使得京剧 、 昆曲在西方 演出时 , 都 得 到 了
当代 的 音 乐 剧 名 家 史 蒂 芬 ・ 桑戴姆 , 莱昂纳德 ・
伯恩斯坦 , 安德鲁 ・ 洛伊德 ・ 韦伯 , 都是作曲家 。
在 当代 的很 多 “ 新编 ” 戏 曲演 出 中 , 我们 可 以
看 到 强 烈 的 一种 借 鉴 西 方 “ 动机” 式 音 乐 写作 的
“ Op e r a ” 的美名 : 因 为相 比于 有 些 台词 还 是会 说
魏 良辅 一 人 ; 而 欧 美 的歌 剧 、 音 乐剧 , 往 往 出
名, 被 广 泛 记 住 的都 是 作 曲 家 的 名 字 , 而 写 作
国戏 曲剧 本 的基 本写 法 , 是 将 剧作 家 要 写 的台词
填 入 原 有 的 曲牌 之 中 , 西方歌剧 、 音 乐剧 在 音 乐
歌 剧 本 身 就 是 作 曲 家 最 重 要 的履 历 之 一 。 无论

中国戏曲与西方歌剧差异

中国戏曲与西方歌剧差异

中国戏曲与西方歌剧差异在世界音乐发展史上,西方歌剧和中国戏曲一直都占有很重要的历史地位,它们都经历了很长的发展过程,并形成了各自的流派和表现形式。

从它们的艺术特征上来看,有以下几点不同。

2013 ■在唱法方面西方歌剧一般由宣叙调、咏叹调贯穿始终。

剧中往往要穿插重唱、合唱、舞曲。

西方的声乐体系是按照演唱者的音域和演唱方法来划分成“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女高音”(包括“戏剧女高音”和“花腔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的。

这个区分是由歌剧的作曲家来给予区别的,一个小伙子可能是由一位男低音演员来主唱的,也可能是由一位男高音或男中音演员来主唱的;而一位老人却也同样可能是要么由男低音来唱、男中音来唱或者是男高音来唱;也就是说,一个剧中人的歌唱艺术风格,是由作曲家和演唱者来决定的。

演员的演唱风格不是根据角色,而是根据曲子和自己演唱的“声部”来决定的。

而在中国的戏曲艺术里,演唱的声乐体系是完全不同的另一套———演员的演唱区分不是根据演员音域的高低,而是根据角色“行当”的特点。

每一个特定的“行当”,都有着自己的发声方法和演唱方法。

比如,小生绝不是“男高音”;花脸也绝不是“男低音”,青衣不能作为“女高音”,老旦也不能作为“女低音”。

任何一位演员,如果掌握了这个“行当”的演唱风格与发声要领,那么就可以演唱这个行当的角色:一个女演员可以按照花脸的演唱要领来唱好张飞,一个男演员也可以按照花旦的演唱要领来表演尤三姐。

女演员演唱的男角色,给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男性的人物,而不是“女声”表演;男演员演唱的女角色,给我们看到的也同样是真真正正的女人,而不会是“男人装女人”———除非他是在表演“女扮男装”或“男扮女装”的人物。

由此可见,二者演唱方面的有着极大的不同。

■在音乐创作方面首先,中国的戏曲基本属于“一曲多用”的范畴,而歌剧则基本属于“专曲专用”。

比如在柴科夫斯基的歌剧《黑桃皇后》中盖尔曼所唱的歌曲,就不能也不应当通过什么手法改造后换上新词在《利哥莱托》中去给利哥莱托演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戏曲与西方歌剧的异同
学院:管理学院
专业:农林经济管理
年级: 2011
学号: **********
学生姓名:**
2013年06月13日
浅谈中国戏曲与西方歌剧的异同
当我们在观看一台音乐剧的时侯,我们会被舞台上所营造的很有意境的氛围还有各种各样各具特色的音乐和舞蹈所吸引,也会被华丽逼真的舞台布景所感染,不知不觉就会身临其境。

而当我们品味一出中国戏剧的时侯,我们也会为那一板一眼的唱腔,还有一招一式的身段,以及简洁却应景的舞台布置和别具东方神韵的细节处理而折服。

一个是在西方的优雅开放中孕育而生;
一个是在东方的古典内敛中脱颖而出。

西方歌剧是在西方广阔的土地上培育出来的艺术之花,具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和中国戏曲的本质截然不同。

莎士比亚、易卜生等著名剧作家用他们自己的作品,广泛而深刻的反应了他们的那个时代。

但是他们又不属于一个时代和一个国家,而是属于所有的世纪和全世界。

中国戏曲的生命力极强。

世界上有三种古老的戏剧文化:一是古希腊悲喜剧,二是印度梵剧,三就是中国戏曲。

古希腊戏剧在雅典时期比较繁荣,印度梵剧产生于纪元前后,公元5到10世纪比较繁荣。

中国戏曲在历史上的宋元时期才完全成熟,比前面两种戏曲至少晚了一千年,可以说是三者中最年轻的。

但中国戏曲经过几百年的不断丰富、改革更新和发展,一直继续到现在,表现出了它旺盛的生命力。

不管是从时间还是空间上来说,西方的歌剧和中国的戏曲都有很多相似之处与不同点。

一、中国戏曲与西方歌剧的相似之处
1、从历史形态来看,中国戏曲与西方歌剧都具有悠久的历史。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最早是从原始社会模仿劳动的歌舞中产生的,而西方歌剧的产生也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悲剧。

中国戏曲历经先秦到初唐漫长的萌芽阶段,最终在唐代形成,再到宋金元时期达到成熟,最终迎来了明清时期空前的繁荣鼎盛。

西方歌剧则历经了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众多音乐形式的演变的发展,最终在16世纪诞生。

可见中国戏曲和西方歌剧同样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变革,才最终形成了今天的面貌。

2、中国戏曲和西方歌剧都是综合的舞台艺术形式。

戏曲是一门综合的艺术,是空间艺术和时间艺术的综合,这种综合性是世界各国戏剧文化所共有的,而中国戏曲的综合性则特别强。

中国戏曲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作为中心的戏剧形式,它有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段,与表演紧密结合,它又把曲词、音乐、美术、表演的美熔铸为一体,用节奏统驭在一个戏里,达到和谐统一,使中国戏曲富有特殊的魅力和感染力。

西方歌剧集音乐、文学、舞蹈和戏剧表演于一体,以角色唱歌为主,以特定的音乐结构推进故事发展。

因此,中国戏曲和西方歌剧都熔铸了各自文化艺术领域上千年的积淀,使各种艺术形式在戏曲的统领下竞相释放其美感。

3、中国戏曲和西方歌剧都形成了众多的种类和流派。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各民族地区的剧种大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各个剧种又有自己的表演风格和流派。

西方歌剧在各个国家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并且产生了各具特色的剧作家,及不同民族风情各具特色的剧作品。

可以说,两种艺术形式呈现的多样形式折射出双方文化的多元面貌。

两种艺术形式在历史和形态上虽然具有众多的相似之处,但更多的体现的则是中西方音乐发展的迥异面貌,也体现出双方民族风情和审美观点的不同。

以下就从中国戏曲和西方歌剧内部外部的差异进行比较。

二、中国戏曲和西方歌剧的不同
1、中国戏曲和西方歌剧的外部差异
中国戏曲和西方歌剧的剧本都是文学语言,这点是它们的共性。

但二者的语言又各具特色。

戏曲的文学剧本是韵文和散文兼用,曲辞是韵文,宾白通常都是散文,有时也用韵文。

戏曲的唱辞和宾白都要有音乐性。

歌剧的文学剧本一般为白话散文,歌词都要求动作性。

王国维先生说:“戏曲,谓以歌舞演故事也。

”戏曲载歌载舞就离不开曲,曲就是戏剧的音乐形式。

而歌剧之乐是西方的音乐形式。

2、中国戏曲和西方歌剧的内部差异
中国戏曲讲究“神似”,主要写意,重表现重抒情。

舞台上主要表现的是“想什么”,也有叙事,主要还是借事抒情。

中国戏曲最主要的就是表现生活,也是一种远离生活形态的戏曲,依旧是以生活为艺术的源泉,运用一种“取其意而弃
其形”的方式,依据人物行动中的感情起伏来表达故事,结构上往往把内心的隐秘加以外形化。

西方歌剧在表现中则侧重于对外部客观世界的再现和模仿。

西方歌剧重再现重叙事,舞台上主要表现“做什么”。

在结构上强调戏剧冲突和故事情节,最重要的还是故事情节。

中国戏曲中最重要的一点特征是虚拟性。

舞台艺术不是单纯模仿生活,而是对生活原形进行选择、提炼、夸张和美化,把观众直接带入艺术的殿堂。

而西方歌剧主要是写实,它的舞台时间大体等于生活时间,演员则要变成他所演的角色,就是要入戏。

西方歌剧希望抹去舞台上任何“演”的痕迹。

中国戏曲用自己别具匠心的演出形式表现中华民族的思想情感和生活的内涵,西方歌剧以自己的特色对生活进行真实的再现。

中国自取和西方歌剧就是世界艺术百花园中的两朵奇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