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制冷设备维修工制冷设备维修工职业标准

(设备管理)制冷设备维修工制冷设备维修工职业标准
(设备管理)制冷设备维修工制冷设备维修工职业标准

深圳市职业技能鉴定(制冷设备维修工)考核大纲

1、职业概况

1.1职业名称:制冷设备维修工

1.2职业定义:运用各种电工仪器仪表、工具,对制冷设备进行安装、调试、保养、检测、修理和排除故障的人员。

1.3职业等级:

本大纲共设三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1.4基本文化程度:初中毕业

1.5培训期限要求: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训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12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15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150标准学时。

1.6报考条件:

——初级(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3)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6年以上。

(4)取得经教育或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训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取得经教育或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训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含高级技工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4)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大专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1.7鉴定方式、鉴定时间

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技能操作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方式。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6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技师、高级技师还须进行综合评审。

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不少于90min,技能操作考核时间不少于120min,综合评审时间不少于30min。

1.8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

理论知识考试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为1:20,每个标准教室不少于2名考评人员;技能操作考核考评员与考生配比为1:5,且不少于3名考评员。

2、基本要求

2.1.2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2.1.2职业守则要求

(1)遵纪守法,爱岗敬业。

(2)努力学习,勤奋工作。

(3)严谨求实,一丝不苟。

(4)恪尽职守,不断进取。

(5)团结协作,安全生产。

2.1.3 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1)劳动法相关知识。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相关知识。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冷库设计规范相关知识。

(4)氨制冷系统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相关知识。

(5)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及气瓶管理等相关安全生产的法规知识。

(6)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及相关法规、规定。

(7)家用空调安装标准。

(8)验收标准。

2.2基础理论知识

(1)热工学基础知识

(2)流体力学基础知识

(3)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

(4)机械制图基础知识

(5)机械基础

2.3专业基础知识

(1)自动控制基础知识

(2)工程材料和绝热材料知识

(3)管道知识

(4)通用工具及本工种常用检修工具知识

(5)本工种常用仪器仪表知识

2.4专业知识

(1)制冷设备及其主要部件知识

(2)制冷剂、载冷剂、冷冻油知识

(3)空气性质及空气处理知识

(4)空调设备及系统知识

(5)软钎焊知识

(6)气焊知识

(7)制冷、空调设备安装知识

(8)制冷设备调试方法

(9)制冷设备检修方法

2.5专业相关知识

(1)安全用电知识

(2)气焊安全知识

(3)电焊安全知识

(4)制冷剂安全知识

(5)防火、防爆、防中毒知识

(6)高空作业安全知识

(7)环保知识

(8)安全生产法相关知识

(9)制冷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相关知识

(10)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及气瓶管理等相关安全法规知识

(11)空调设备安装知识

2.6质量管理知识:质量方针、岗位质量要求、岗位的质量保证措施与责任

2.7安全文明生产与环境保护知识:现场文明生产要求、安全操作与劳动保护知识、环境保护知识。

3、鉴定内容:

(1)各等级要求

初级:(1)《家用制冷设备原理与维修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

(2)《电工技术》(基础部分),广东经济出版社;

(3)《职业道德》,海天出版社出版;

中级:(1)《制冷与空调—原理·结构·操作·维修》,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2)《电工与电子基础》(第二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

高级:(1)《制冷设备维修工(初级、中级、高级)》(职业技能鉴定教材),中国劳动出版社出版(2)《制冷设备维修工(初级、中级、高级)》(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国劳动出版社出版(3)《机械识图》(机械工人技术理论培训教材),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4)《制冷空调原理与设备》,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5)《电子技术》,劳动部培训司组织编写,中国劳动出版社出版

计算机维修工职业资格考试要求

计算机维修工职业资格 考试要求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计算机(微机)维修工国家职业标准 1. 职业概况 职业名称 计算机(微机)维修工。 职业定义 对计算机(微机)及外部设备进行检测、调试和维护修理的人员。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三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职业环境 室内,常温。 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一定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 基本文化程度 高中毕业。 培训要求 1.7.1 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18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18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180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

应具有较为丰富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实际操作经验以及教学能力。培训初、中级人员的教师应具有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或具有本专业中级技术职称;培训高级人员的教师应取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具有本专业高级技术职称。 1.7.3 培训场地设备 有可容纳20名以上学员的教室,应有满足一人一机原则的微型计算机房和相关教学实验设备。 鉴定要求 1.8.1 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计算机维修工作人员。 1.8.2 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设备管理评价考核指标

设备管理评价考核指标 第一章目的 1.1 对设备管理工作进行评估、考核,以判定设备运行水平及设备管理状况,提出改进措施,消除缺陷。 第二章适用范围 2.1 本指标适用于公司范围内设备管理工作的评估、考核,包括车间自评、互评和管理部门对实施部门的评估。 第三章评价指标制定的原则 3.1 日常考核重现场、重行为规范; 3.2 长周期考核重经济指标(效率、成本)。 第四章考核评估指标分类 4.1 设备性能维护指标; 4.2 设备维护成本及生产损失指标; 4.3 维修管理指标; 4.4 综合评价指标。 第五章设备性能维护指标 5.1 设备完好率 设备完好率(W)=设备完好台数/设备总台数,反映企业完好设备的比例,按月、季、年度统计,月取平均值,季、年度统计取月平均值。 设备完好台数:指不影响设备技术能力状态的发挥,同时不因故障而停机。 采剥设备单台完好的判定:单位时间内故障停机时间小于日历工作时间15%为完好设备。 擦洗设备单台完好的判定:单位时间内故障停机时间小于计划工作时间15%为完好设备。 5.2 设备利用率 反映设备的被利用程度,是重要的设备管理指标,公司统计以下利用率指标。 5.2.1 设备利用率(L1)=设备有效时间/计划时间。 5.2.2 设备有效利用率(L2)=Tu/(Tu+Td) 其中Tu:单元周期内,设备有效利用时间 Td:单元周期内,因故障维修停机时间 5.2.3 设备能力利用率(L3)= ?(报告期实际产量×有效工作时间)/?(报告期计划产量×计划工作时间) 5.3 设备新度系数,车间与财务核对每月统计一次。 5.3.1 设备役龄新度(X1)=1—役龄/规定寿命年限 5.3.2 设备净新度(X2)=设备净值/设备原值

机电设备管理人员工作规定

机电设备管理人员工作规定 1.0目的 规范机电设备管理各类人员的工作规范,确保机电设备管理的有序和有效。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管理处、工程部对机电设备管理各类人员的管理。 3.0内容 3.1维修员岗位规定。 3.1.1值班维修员必须全权负责设备运行期间的全面工作。 3.1.2值班维修员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岗,工作去向必须向工程主管报告。 3.1.3水、电维修员必须按规定时间巡视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调整设备运行中的偏差,处理设备隐患。 3.1.4设备运行中遇设备故障,而值班员无法处理时,应及时报告工程主管,以便组织抢修。重大设备故障时,工程主管应立即报告公司工程部经理,工程部经理安排专业工程师协助处理。 3.1.5值班维修员必须做好本班工作记录,发现问题未记录,一切责任由当班人员负责。 3.1.6接班人员必须提前十五分钟到达岗位,做好接班准备工作。确认交接设备运行良好,使用设备齐全,值班场地清洁,值班记录准确完整后进行交接班工作。 3.1.7除紧急事故外,任何承包出去的工程项目均须按供方管理规定和统一采购管理规定执行;因工作需要的加班必须事先向工程主管同意方可。 3.2维修员工作规范 3.2.1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确保管辖范围内一切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3.2.2每日进行维修工作时,发现问题及时检查、处理。 3.2.3在巡视或进行维修工作时,严禁大声喧哗,打闹嬉笑或工作时吸烟。 3.2.4在巡视或维修过程中,除在维修单上做好记录外,必须在《巡视检查记录表》上的记事栏进行详细记录,以便主管随时进行检查。 3.2.5除非紧急情况(如断电、漏水、电器或电路短路等)维修员不得接受其他部门或业户的邀请私自进行维修,凡属业户委托维修项目,须由管理处统一安排方可进行,进行业户室内维修时,必须有业户陪同或业户代表在场方可进入室内

设备管理员岗位职责标准范本

管理制度编号:LX-FS-A45303 设备管理员岗位职责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设备管理员岗位职责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贯彻设备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制订设备维修计划和生产设施之维护保养管理工作。 二、负责建立设备、模具台帐统一编号,对日常设备、模具进行维修管理。 三、参加设备、模具更新、改型工作,需添置设施、工装模具,由生产部提出申请,设备管理员办理。 四、根据公司生产实际情况,编制可行的维修计划,交相关人员对设备实施维修,确保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要求。 五、参加设备、模具质量事故分析,对设备、安

全、人身事故坚持“三不放过”。 六、负责建立设备技术资料档案,完善设备资料(包括图纸、说明书、合格证)。 七、负责编制设备安全操作之之规程,定期对操作工进行正确使用设备之宣传指导和培训。 八、负责对设备、模具外购、外加工任务,贯彻执行设备管理制度有关之规定。 九、负责指导生产部门、操作人员对设备正确使用、维护管理,督促操作者遵守有关生产设施、工装模具的使用要求。 十、负责制订公司安全、文明生产等各项管理制度并进行监督检查。班组长岗位职责 请在该处输入组织/单位名称 Please Enter The Name Of Organization / Organization Here

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维修电工2009年版)

维修电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2009年修订) 1.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维修电工 1.2 职业定义 从事机械设备和电气系统线路及器件等的安装、调试、维护、修理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术(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 职业环境 室内、外,常温。 1.5 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一定的学习、理解、观察、判断、推理和计算能力,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 1.6 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 1.7 培训要求 1.7.1 培训要求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40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4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40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30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300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 培训初级、中级、高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 培训场地设备 理论知识培训场地应具有可容纳30名以上学员的标准教室(配多媒体设备),实训操作培训场地应具备能满足实训要求的实训室,且有相应的维修电工实训设施和必要的仪器仪表、工具。 1.8 鉴定要求 1.8.1 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3)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4)取得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及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3)取得高级技工学校或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4)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8年以上。 (3)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高级技工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生和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满2年。 ——高级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1.8.3 鉴定方式 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技能操作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方式。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6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技师、高级技师还须进行综合评审。

设备管理维护人员自我评价

设备管理维护人员自我评价 设备管理维护人员自我评价 设备管理维护人员自我评价一 本人性格开朗、稳重、有活力,待人热情、真诚;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能吃苦耐劳,用于承受压力,勇于创新;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纪律性强,工作积极配合;意志坚强,具有较强的无私奉献精神。 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善于沟通、协调有较强的组织能力与团队精神;活泼开朗、乐观上进、有爱心并善于施教并行;上进心强、勤于学习能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与综合素质。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以充沛的精力,刻苦钻研的精神来努力工作,稳定地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与企业同步发展。

设备管理维护人员自我评价二 本人性格开朗、为人诚恳、乐观向上、兴趣广泛,具有较强进取精神和团队精神。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工作认真负责,注重与人沟通,有良好的协作精神;愿以饱满的热情和专业技能投入到工作中,不断创新;诚实守信,做事严谨,有始有终,吃苦耐劳。 设备管理维护人员自我评价三 本人经过四年多扎实的工作实践,现已能熟工厂企业里的’数控化电子化,设备应用,如新型设备,记教记会。觉不耽误生产,半导体,机器传动。 本人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工作主动性,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应变

能力,可以和各个部门的同事相处融洽,配合顺利地完成工作任务。为人诚实并得到领导的认可!本人性格开朗,善于沟通,谦虚,自信。虽然新的工作和环境与以往的有所不同,但我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已有的工作基础可以很快胜任,对此我很有信心! 设备管理维护人员自我评价四 本人具备良好的个人修养、心理素质及人际关系处理能力,时间观念强,工作效率高,善于与人沟通,工作认真负责,有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并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积极上进、为人正直;诚实可靠,能够承受一定压力。有较高自律性。 设备管理维护人员自我评价五 在学习的历程上我喜欢不断进取,也正在开辟一条新的道路,喜欢接受新鲜事物的我,社会交际能力较强,能够很快地适应新的环境;我

设备管理员个人工作自我总结

设备管理员个人工作自我总结 回首20xx,领导对我的支持与关爱,让我学到了很多,也感成长了很多,在此我向公司的领导以及全体同事表示最衷心的感谢,自己有必要对自己在这一年中的所做、所学、所得做一下总结,同时也在总结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为明年的工作做好准备。 以下是我的总结,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首先对我在这一年中的工作情况进行汇报 1、自20xx年4月2日入公司,一直从事机修工作,作为机修工的我严格落实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保质保量的去完成。在这期间我曾经多次参与了大型检修工作,为确保车间按时开车生产,我们克服重重困难按时完成。 2、5月份我接受领导安排,调至设备科培训员这一岗位,主抓学习培训工作。期间我也组织过一次老员工的技能比武。为了能真正达到技能比武的效果,在领导的要求下,大大提高了比武的难度,是每个人都得到了锻炼,其中共产生优秀奖19人,1人不及格。 3、8月份我正式分配监管了动力车间的设备及防腐和保温监督工作,初次接受设备管理工作的我深感压力的巨大,我深知设备管理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经验和管理水平,而自我工作经验及专业知识是不足,这让我无时无刻的不在提醒自己要努力学习,让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来充实自己,朝自己的发展方向而努力。 每天对车间的重点设备进行巡查,通过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将设备缺陷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以免公司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俗话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不能忽略任何细小的设备问题,仔细查明问题原因所在,进行彻底的根除,以便减少车间的设备隐患问题。 二、工程量方面 1、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体现我工作的成坏。也是整项工程的关健部分。在收到车间申请后,明了施工过程的主要工艺流程、工程特点,对施工上所存在的异议之处及时询问车间,做到提前到达旁站位置,检查施工准备工作,并旁站施工全过

维修电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图文稿

维修电工国家职业资格 标准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维修电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2009年修订) 1.职业概况 1.1职业名称 维修电工 1.2职业定义 从事机械设备和电气系统线路及器件等的安装、调试、维护、修理的人员。 1.3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职业环境 室内、外,常温。 1.5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一定的学习、理解、观察、判断、推理和计算能力,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 1.6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 1.7培训要求

1.7.1培训要求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40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4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40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30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300标准学时。 1.7.2培训教师 培训初级、中级、高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培训场地设备 理论知识培训场地应具有可容纳30名以上学员的标准教室(配多媒体设备),实训操作培训场地应具备能满足实训要求的实训室,且有相应的维修电工实训设施和必要的仪器仪表、工具。 1.8鉴定要求 1.8.1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3)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国家维修电工职业资格标准

国家维修电工职业资格 标准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一、职业概况 1.职业名称 维修电工。 2.职业定义 从事机械设备和电气系统线路及器件等安装、调试与维护、修理的人员。 3.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4.职业环境 室内,室外。 5.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一定的学习、理解、观察、判断、推理和计算能力,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并能高空作业。 6.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 7.培训要求 ⑴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50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4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30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200标准学时。 ⑵培训教师

培训初、中、高级维修电工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⑶培训场地设备 标准教室及具备必要实验设备的实践场所和所需的测试仪表及工具。 8.鉴定要求 ⑴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⑵申报条件 ①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a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b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3年以上。 c本职业学徒期满。 ②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a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b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c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d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③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设备管理体系标准

格力电器(合肥)有限公司 电子分厂管理标准 DZFC-013.01 电子分厂管理标准 设备管理 2011-7-7发布 2011-07-17实施 设备管理 电子分厂设备使用、维修保养、上岗要求、交接班制度、操作规程、设备TPM活动的开展、设备点检及检查考核办法等。 一、管理职能 1、分厂设备科主管负责管理分厂所有设备;负责设备班组对各班组所负责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保养进行实施监督,由分厂设备科主管和保全班共同负责所有设备保养的检查和考评工作。 2、设备科主管负责监督分厂保全班人员和操作工人严格执行设备使用和维护保养规程及其考核评比工作,负责督促保全班人员编制分厂相应年度,月度维修计划,并监督检查维修工作质量及进度。 3、设备保全班人员负责指导工人日常维修、保养工作,并考核岗位操作工人,保全班人员需同时作好设备故障时各项维修工作。

4、设备科主管负责对设备的保全班人员进行相应的管理、监督与考核。 三、内容: 1、上岗要求 1.1新工人在独立使用设备前,必须经过技术教育。其中包括设备技术性能、安全操作规程、维护保养知识等方面的技术教育和实际操作训练。经过相应技术训练的操作工人,经实际操作技能考核合格后,方可独立使用设备。——设备科主管和保全班班长负责 1.2对操作工人的教育要经常化,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以提高其对设备使用维护的能力。——班组长协助保全班组完成 2、使用、维修保养操作规定 2.1凡投入使用的重要生产设备,必须实行定人定机和操作证制度,由设备制造部统一签发“设备上岗操作证”。 (1)主要生产设备操作工人,设定定人定机责任制,报设备制造部备案,定人定机名单审核后,人员应保持相对稳定,确需变动时,仍按前款规定的程序进行。 (2)多人操作的设备,谁当班谁负责和协调设备的使用与维护。多设备操作工应保证每台设备都有专人负责维护保养。 2.2维护保养制度的作法和要求。 (1)日常维修保养(日保),?要求操作工人在每班生产中必须做到:班前对设备检查润滑;班中严格按设备操作保养作业指导书使用设备,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下班前15分钟到20分钟,对设备认真进行清扫擦拭,并将设备状况记录在“设备交接班记录本”。 (2)设备维修班组每天对设备日常维护保养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记录在“设备日常保养检查记录表”, (3)设备管理员每月对设备日常维护保养情况进行监督抽查,并记录在“设备日常保养抽查记录表”。 2.3设备的日常检查。 (1)操作工人根据设备操作保养作业指导书对设备进行日常检查。严谨在设备上随意张贴、堆放与设备无关的东西, (2)在检查中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一般经简单调整即可消除的,由操作工

汽车修理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

汽车修理工国家职业标准 1.职业概况 1.1职业名称 汽车修理工。 1.2职业定义 使用工、夹、量具,仪器仪表及检修设备进行汽车的维护、修理和调试的人员。 1.3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室内、外,常温。 1.5职业能力特征

1.6基本文化程度 高中毕业(含同等学历)。 1.7培训要求 1.7.1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60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5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32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20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120标准学时。 1.7.2培训教师 理论培训教师应具有本职业(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实际操作教师:培训初、中级人员的教师应具有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培训高级人员的教师应具有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培训技师、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且在本岗位工作3年以上。 1.7.3培训场地设备 理论培训场地应具有可容纳20名以上学员的标准教室,并配备投影仪、电视机及播放设备。实际操作培训场所应具有600m2以上能满足培训要求的场地,且有相应的设备、仪器仪表和必要的工具、夹具、量具,通风条件良好、光线充足、安全设施完善。 1.8鉴定要求 1.8.1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3)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4)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3)取得高级技工学校或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4)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经本职业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8年以上。

建筑项目设备管理员岗位工作标准参考文本

建筑项目设备管理员岗位工作标准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建筑项目设备管理员岗位工作标准参考 文本 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编制目的 本工作标准规定项目设备管理员工作职责、内容,应 保存的资料和应熟悉的法律、法规和制度。 2、工作职责 (1)贯彻执行政府和企业颁发的建筑机械设备管理的 方针、政策和规程、规范。 (2)负责在授权范围内对机械设备的分供方进行考 察、评审和管理。 (3)负责机械设备原始记录、技术资料、报表的填 写、汇总、收集和上报。 (4)负责进行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并将自检自查情况

上报上级部门。 (5)参与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提供机械设备安装使用的技术措施。 (6)负责项目机械设备的安装、调试、验收、使用、维修、保养工作,确保设备状态良好,满足施工生产需要。 (7)负责公司授权范围内的机械设备的采购租赁,并负责办理设备采购租赁手续。 (8)负责对项目设备的使用进行核算,协助人事部门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和取证工作,确保特种工作人员持证上岗。 (9)定期检查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确保使用安全,协助重大设备事故的调查处理,对事故处理提出参考意见,并做好相关记录。 (10)做好机械设备的技术档案,确保施工现场机械

化工仪表维修工国家职业标准全

化工仪表维修工国家职 业标准全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化工仪表维修工》国家职业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 1.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化工仪表维修工。 1.2职业定义 从事化工仪表、分析仪器维护、检修、校验、安装、调试和投入运行的人员。 1.3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职业环境 室内、室外,常温,存在一定的有毒有害物质、噪声和烟尘。 1.5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一定的学习、理解、分析判断和表达能力;四肢灵活,动作协调;嗅觉、听觉、视觉及形体知觉正常;能高空作业。 1.6基本文化程度 高中毕业(含同等学历)。 1.7培训要求 1.7.1 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36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240标准学时;技师、高级技师不少于200标准学时。 1.7.2培训教师 培训初级、中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培训高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3年以上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3年以上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3年 以上。 1.7.3培训场地设备 理论知识培训场所应为可容纳20名以上学员的标准教室。实际操作培训场所应为具有本职业必备设备的场所。 1.8鉴定要求

设备管理员岗位规范

编号:SY-GW-03307 ( 岗位职责)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设备管理员岗位规范 Post specification of equipment manager

设备管理员岗位规范 备注:持证上岗,主动组织排查各类有关安全隐患,并制定合理方案或填写排查记录。研究本部门主要安全 问题,在思想上统一安全责任,认真研究落实公司各项安全规章管理制度的可行性,确保本部门顺利实行安 全生产工作。 一、工作范围 1、贯彻执行上级有关设备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制定本企业设备的操作、管理、维修、维护、检查等规程的制定。 2、负责全公司内的设备的安全使用及技术管理,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所需的各项工作的落实。 3、负责机械设备的配件及备品的采购与外协加工制作。 4、建立各种设备的档案管理及技术改造、设备更新的方案设计与制定。 5、定期编制设备的大、中、小修计划及四项费用的管理与分配。 6、对国家规定的年检设备进行定期检验,并配合检验部门作好年检工作。 7、监督检查维修人员的巡检、维修、维护及设备保养工作的执行情况。

8、负责对全公司的设备操作者及维修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 9、负责公司的安措技改项目的实施。 10、对各种设备安全事故的善后处理鉴定与认证。 11、负责各种备品配件及外协加工件的结算工作。 二、工作内容 1、建立健全设备的管理明细,做到物、卡、帐相一致,并做好各种设备的档案记录。 2、对各种设备的备品备件,要分门别类地统一划分,并对特殊设备的改造所用的备品配件做好统一记录。 3、全面掌握各种设备的使用性能,认真做好各种设备的检修记录,编制机械设备的检修计划。 4、汇总全公司的每月备品配件的统一计划的提出,并按各车间审批后的备品配件计划进行统一购买和分配。 5、对全公司的生产用所消耗的备品配件的费用进行考核。 6、定期进行对机械设备巡检和鉴定,并对维修人员检修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和认定。

国家维修电工职业资格标准

一、职业概况 1.职业名称 维修电工。 2.职业定义 从事机械设备和电气系统线路及器件等安装、调试与维护、修理的人员。 3.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4.职业环境 室内,室外。 5.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一定的学习、理解、观察、判断、推理和计算能力,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并能高空作业。 6.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 7.培训要求 ⑴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50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4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30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200标准学时。 ⑵培训教师

培训初、中、高级维修电工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⑶培训场地设备 标准教室及具备必要实验设备的实践场所和所需的测试仪表及工具。 8.鉴定要求 ⑴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⑵申报条件 ①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a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b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3年以上。 c本职业学徒期满。 ②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a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b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c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d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③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设备管理的工作要求和范围

设备管理的工作要求和范围 设备管理是对设备寿命周期全过程的管理,包括选择设备、正确使用设备、维护修理设备以及更新改造设备全过程的管理工作。 设备运动过程从物资、资本两个基本面来看,可分为两种基本运动形态,即设备的物资运动形态和资本运动形态。设备的物资运动形态,是从设备的物质形态的基本面来看,指设备从研究、设计、制造或从选购进厂验收投入生产领域开始,经使用、维护、修理、更新、改造直至报废退出生产领域的全过程,这个层面过程的管理称为设备的技术管理;设备的资本运动形态,是从设备资本价值形态来看,包括设备的最初投资、运行费用、折旧、收益以及更新改造自己的措施和运用等,这个层面过程的管理称为设备的经济管理。设备管理既包括设备的技术管理,又包括设备的经济管理,是两方面管理的综合和统一,偏重于任何一个层面的管理都不是现代设备管理的最终要求。 (二)设备维护规程应包括的内容: 1.设备传动示意图和电气原理图; 2.设备润滑“五定”图表和要求; 3.定时清扫的规定; 4.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各项检查要求,包括路线、部位、内容、标准状况参数、周期(时间)、检查人等; 5.运行中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 6.设备主要易损件的报废标准; 7.安全注意事项。 设备缺陷的处理 1.设备发生缺陷,岗位操作和维护人员能排除的应立即排除,并在日志中详细记录。 2.岗位操作人员无力排除的设备缺陷要详细记录并逐级上报,同时精心操作,加强观察,注意缺陷发展。 3.未能及时排除的设备缺陷,必须在每天生产调度会上研究决定如何处理。 4.在安排处理每项缺陷前,必须有相应的措施,明确专人负责,防止 缺陷扩大。 主要设备包机制度 一、主要设备包机制度的内容是:操作人员及维修人员,共同对

设备管理员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

设备管理员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 1. 岗位(工作)职责 1.1负责编制完善设备使用维护的技术标准和设备的管理制度。1.2负责建立健全设备档案,做好设备的调拨、移交、启用、报废等管理工作。 1.3负责设备运行管理,制订大中修方案,组织协调和实施调试安装。 1.4负责指导车间正确使用设备,并进行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 1.5负责设备改造,新技术的应用,设备技术培训及体系运行工。 1.6完成领导交办的临时性工作任务。 2.岗位工作标准要求: 2.1 设备技术准备 2.1.1 在主管厂长、科长的指导下,依据行业规定,结合企业实际和设备技术进步,管理要求,修订完善设备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以及维护保养规定办法;作好技术培训工作。 2.1.2 根据设备使用状况和生命周期,制定科学合理的维修方案,并作好立项申报、审批、相关前期各项准备工作。 2.1.3 重大技术更新、推广项目及修理应作好技术咨询、论证、选择与招标方案制定、审议工作。 2.2 设备管理 2.2.1 按照设备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维修方案,抓好组织实施和过程各环节的运行管理、日常检查、指导、督办、考核;做到记录齐全,月末有小结。 2.2.2 经常深入生产现场,指导车间设备员工作,指导设备操作人员、维修人员正确操作、维修设备,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技术难题,确保设备完好、性能稳定,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2.2.3 发现重大设备技术问题,立即向主管厂长、科长汇报,并提出应急措施;暂不能解决的问题,应申报纳入计划组织攻关,同时采取临时性措施,以保证正常生产。 2.2.4 及时收集整理新购设备、大修设备、技术改造设备、设施的技术资料和调拨、报废、移交、启用、封存设备设施,以及报废设备申报、审批手续、文件、资料等,移交档案管理部门,不得有缺项、丢失现象。

计算机维修工职业资格考试要求

计算机(微机)维修工国家职业标准 1. 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计算机(微机)维修工。 1.2 职业定义 对计算机(微机)及外部设备进行检测、调试和维护修理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三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1.4 职业环境 室内,常温。 1.5 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一定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 1.6 基本文化程度 高中毕业。 1.7 培训要求 1.7.1 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18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18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180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 应具有较为丰富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实际操作经验以及教学能力。培训初、中级人员的教师应具有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或具有本专业中级技术职称;培训高级人员的教师应取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具有本专业高级技术职称。

1.7.3 培训场地设备 有可容纳20名以上学员的教室,应有满足一人一机原则的微型计算机房和相关教学实验设备。 1.8 鉴定要求 1.8.1 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计算机维修工作人员。 1.8.2 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3)取得高级技工学校或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毕业证书。 (4)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电子计算机类专业大专及以上毕业生,且连续从事电子计算机维修工作2年以上。

设备管理 标准

前言 目次 设备与基础设施管理标准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定义 第一章设备的管理方针目标 1、设备管理的方针 科技进步、规范管理、合理使用为公司设备管理的基本方针。公司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设备管理条例》和国家局《设备管理办法》,紧紧围绕重庆市局《重庆市烟草专卖局(公司)打叶复烤企业设备管理达标考核项目》及《打叶复烤企业设备管理达标考核细则》,依靠强化管理、预防为主、先维修后生产的原则,努力提高设备管理和维修保养水平,切实完成市局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做好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工作,更好地为生产经营服务。 2、设备管理主要目标: 1.主要生产设备完好率>95%。(职业健康安全、环保设备完好率 100%) 2.生产设备故障率<5%。 3.生产设备有效作业率≥90%。

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制定年度设备管理目标。 3、设备管理的具体任务是:在重庆市烟草专卖局的领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按规定选购设备;搞好设备的安装、调试、验收、登记、建档、保管及迁移、调拨、封存、报废工作,合理使用设备,搞好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规范管理,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制度,并监督贯彻执行。 第二章设备与基础设施的全过程管理 一设备与基础设施的立项、审批按《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办法》执行。二设备与基础设施的购置 1、职责 1.1综合部负责单纯设备设施的购置和基础建设项目的实施。 1.2生产部负责设备技术改造项目的实施。 1.3安保部负责安全环保设备技术改造项目的实施。 2、固定资产设备与设施的概念 同时具备下列两种条件者,均列入设备固定资产: 1、单台设备设施购价满2000元以上者。 2、属生产经营用设备使用寿命一年以上者,属非生产经营设备及物品使用寿命在两年以上者。 3、自制设备经使用满一个月,效果良好,制造成本在2000元以上者。 4、与主机一同购入的附件(包括部件)随主机一并列入固定资产,随机配件不列入固定资产。

设备管理员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编号:SM-ZD-96389 设备管理员安全生产岗位 责任制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设备管理员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简介:该制度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约定,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从而协调行动,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应认真遵守国家及行业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相关规定,认真履行工作职责。 2、根据规定,认真做好各种机械设备的验收工作,整理好验收资料。 3、按照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的具体要求,做好各种机械设备的选址工作。 4、参与有关机械设备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工作。 5、认真审查有关机械设备安装、拆卸专业队伍资质和人员资格,参与实施过程中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工作。 6、对各种机械设备组织定期检查并做好记录,对查出的安全隐患应立即组织整改,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7、协助相关人员做好特殊工种的安全教育和送培取证工作。 8、建立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制度,并监督落实,做好日常检查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