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埋厚煤层分层开采保护煤柱合理宽度研究

合集下载

厚松散层超薄基岩煤层开采防砂煤岩柱留设研究

厚松散层超薄基岩煤层开采防砂煤岩柱留设研究

厚松散层超薄基岩煤层开采防砂煤岩柱留设研究王福清【摘要】为了解放皖北百善煤矿浅部压煤,合理留设煤层安全保护煤岩柱,采用理论计算和相似材料模拟实验,对厚松散层超薄基岩浅部煤层开采引起覆岩破裂特征及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覆岩活动与裂隙发育主要受基本顶关键层控制,采动裂隙呈“马鞍形”分布,垮落带高度保持在9m左右,防砂煤岩柱高度应不小于13.5m。

现场通过窥视孔实测得到基本顶位于8.0~13.0m层位,冒落带高度大约为6.0~8.0m,防砂煤岩柱的高度应不小于14m。

根据研究和实测,最终将40~60m的安全煤岩柱改设为15m的防砂煤岩柱,可解放9.5Mt左右压煤量,延长矿井的服务年限8~10a。

【期刊名称】《煤矿开采》【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3页(P24-26)【关键词】厚松散层;超薄基岩;风化基岩;防砂煤岩柱【作者】王福清【作者单位】皖北煤电集团公司百善煤矿,安徽淮北2351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822.3[引用格式]王福清.厚松散层超薄基岩煤层开采防砂煤岩柱留设研究[J].煤矿开采,2015,20 (2) : 24-26.皖北百善煤矿煤层上覆有巨厚松散层沉积,在勘探和设计开采时,为安全生产,在浅部留设了40~60m安全煤岩柱,形成了14.0Mt呆滞煤炭,长期得不到及时开发利用,严重制约着矿井生产[1]。

随着矿井进入后期开采,解决浅部超薄基岩段煤层开采面临的溃砂问题,合理留设防砂煤岩柱,成为矿井面临的首要技术难题[2]。

本文根据百善矿基岩风化带特性,在分析64采区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采用经验公式计算、相似模拟以及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厚松散层超薄基岩浅部煤层开采引起上覆岩层破裂特征及规律,完成了防砂煤岩柱的合理留设,为相似条件下矿井防砂煤岩柱的留设提供参考和依据。

百善煤矿64采区上覆基岩厚度为18.0~50.7m,新生界松散覆盖层厚平均为140m,开采已逼近浅部基岩风化带,6415工作面位于64采区浅部,该面为提高上限试采工作面,距离基岩风化带最近处为25m。

特厚煤层动压巷道护巷煤柱合理宽度研究

特厚煤层动压巷道护巷煤柱合理宽度研究

特厚煤层动压巷道护巷煤柱合理宽度研究雷银豹;晋智毅【摘要】针对某矿9#煤特厚煤层9-704综放工作面动压巷道在本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出现变形量过大难以控制的问题,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现场变形实测等手段对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区段动压煤柱应力分布和动压巷道变形进行研究。

极限平衡法表明在该条件下动压巷道护巷煤柱宽度不应小于24.5 m.数值分析表明,煤柱宽度大于26 m时能够较好地控制煤柱的应力及变形,最终确定该动压巷道护巷煤柱宽度为26 m.现场实测表明,动压巷道变形过大的原因在于护巷煤柱留设宽度过窄。

动压巷道护巷煤柱宽度的计算必须考虑煤柱沿相邻工作面采空区方向及本工作面方向塑性区的宽度。

该研究对类似条件下动压巷道护巷煤柱的留设宽度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Limit equilibrium method shows that pillar width for roadway maintenance in dynamic pressure road -way should't be less than 24.5 m.Numer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it can better control the stress and deformation of coal pillar when the coal pillar width is greater than 26m.Ultimately determines the pillar width for roadway maintenance in dynamic pressure roadway is 26 m.The field measurement shows that the deformation of dynamic pressure roadway is too large because of the coal pillars width is too narrow .For the similar condition , the width of coal pillar has cer-tain reference significance .The calculation of pillar width for roadway maintenance in dynamic pressure roadway must consider the width of plastic zone along the direction of nearby working face goaf and the working face .The study has a certain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unexploited coal width for roadway maintenance in dynamic pressure roadway under the similar condition .【期刊名称】《山西焦煤科技》【年(卷),期】2016(040)002【总页数】4页(P23-26)【关键词】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动压巷道;采动变形;煤柱宽度;极限平衡法;数值模拟;现场变形实测【作者】雷银豹;晋智毅【作者单位】霍州煤电集团庞庞塔煤矿,山西临县 033200;霍州煤电集团庞庞塔煤矿,山西临县 033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353·试验研究·回采巷道护巷煤柱的留设宽度是采矿工程中一项重要的课题,留设宽度过大,容易造成资源浪费;留设宽度过小,容易造成巷道失稳,进而影响安全以及高产高效开采。

不整合地层下开采防水煤柱合理宽度的研究

不整合地层下开采防水煤柱合理宽度的研究
m i i g u d r t e u c n o m iy sr t n n n e h n o f r t t a a
CAO uj ,WANG i— n IHo gg a g Qi—u Jn a ,J n - u n ( c o l fC vla d En i n n a gn e ig,Unv ri fS in ea d Te h oo yBe ig,Be ig 1 0 8 ,C n ) S h o ii n vr me tl o o En ie rn iest o ce c n c n lg in y j in 0 0 3 hia j
Ab ta t sr c :Th e m n u t r a y a e a g lr u c n o mi . I r e o p e e t wa e l wig f a — esa a dq a en r r n ua n o fr t y n o d rt r v n trf o n r c t r d z n fo e l i g s r t o n c e u t r a y ti n c s a y t e e t i d h o h a e a — u e o e o v ryn t a a c n e t d q a e n r ,i s e e s r o s ta c r an wi t f t e lt r lwa
。 中图 分 类 号 :T 3 5 D 2 文献 标 识 码 :B 文章 编 号 :10 —4 5 (0 2 3 0 6 4 0 4 0 1 2 1 )0 —0 6 —0
Re e r h o e s na l d h o t r o fc a il r wh n s a c n r a o b e wi t fwa e pr o o lp l e a

138-浅埋中厚煤层护巷煤柱合理宽度研究

138-浅埋中厚煤层护巷煤柱合理宽度研究

度、密实程度直接相关,因此煤体的波速就可以间
接反映煤块抗压强度以及内部破坏情况,通过回采
巷道两帮不同深度处声时和波速的变化规律,可以
确定巷道周围围岩的松动圈大小。
槡 Vp =
E( 1 - μ) ρ( 1 - μ) ( 1 - 2μ)
( 1)
槡 Vs =
E 2ρ( 1 + μ)
( 2)
106
3 煤柱塑性破坏区及应力分布情况研究
1 工程地质条件
神东集团昌汉沟煤矿地处鄂尔多斯地区,可采 煤层为 9 层,除 5 -1 煤层外,其余煤层厚度大部 分在 2. 2m 以下,约占井田储量的 69. 4% 。四煤组 的 4-1上,4-1,4 -2中 三个煤层均为中厚煤层,可 采厚度分别为 0. 80 ~ 5. 05m,0. 80 ~ 5. 23m,0. 89
JIANG Li-shuai,LIU Hong-tao,LIAN Xiao-yong,ZHANG wei-wei
( Faculty of Resources and Safety Engineering,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 ( Beijing) ,Beijing 100083)
标,松动圈测试实质上是应用超声波在不同介质中
传播速度的不同来预测围岩的破坏情况,当煤体的
尺寸较小、作用外力较小时,相应变形也较小。根
据超声波纵波波速与介质的弹性参数之间的关系式
( 1) 和式 ( 2) 可以看出超声波在煤体中的传播速
度与煤体的弹性模量、泊松比以及密度有关,而煤
体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和密度与煤块自身抗压强
模拟能够较好地反映煤柱的力学状态。
面上的煤柱区的应力分布如图 4,图 5 所示。

浅埋煤层大采高护巷煤柱尺寸优化设计研究

浅埋煤层大采高护巷煤柱尺寸优化设计研究

浅埋煤层大采高护巷煤柱尺寸优化设计研究
赵保贵
【期刊名称】《河北化工》
【年(卷),期】2018(041)008
【摘要】针对台头前湾矿浅埋煤层煤柱留设过大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矿井煤炭采出率,通过理论分析确定了矿井煤柱留设尺寸合理范围,利用UDEC数值模拟软件,最终确定煤柱尺寸为12 m,并进行工业性试验.实验结果表明:巷道顶板最大离层量达到105 mm,底鼓最大值达到294 m,两帮最大移近量达到348 mm,能够满足安全生产需求,说明煤柱宽度是合理的.
【总页数】4页(P44-47)
【作者】赵保贵
【作者单位】山西乡宁焦煤集团台头前湾煤业有限公司,山西乡宁042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353
【相关文献】
1.浅埋大采高煤层群开采覆岩结构及矿压特征分析 [J], 黄克军;黄庆享;赵萌烨;廖敬龙;张元振
2.浅埋大采高煤层过空巷矿压规律研究 [J], 刘吉存
3.浅埋大采高煤层过空巷矿压规律研究 [J], 贾长东
4.浅埋大采高煤层过空巷矿压规律研究 [J], 贾长东;
5.大采高浅埋煤层工作面矿压显现特征模拟及试验分析 [J], 杨登峰;张拥军;徐文协;王观群;高祥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埋煤层大采高工作面区段煤柱尺寸优化研究

浅埋煤层大采高工作面区段煤柱尺寸优化研究

浅埋煤层大采高工作面区段煤柱尺寸优化研究商铁林;索永录;魏迎春【摘要】以榆林地区浅埋煤层大采高工作面区段煤柱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上覆岩层的垮落结构和区段煤柱的受力状态,推出了区段煤柱合理宽度的理论计算公式,指出计算机FLAC3D数值模拟优化区段煤柱尺寸的研究方法,阐明实验室相似材料模拟实验内容与方式以及监测煤柱应力与回采巷道变形监测点的具体布置方法,研究结论对榆林地区煤矿区段煤柱尺寸优化设计和安全高效生产以及促进矿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期刊名称】《榆林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28)006【总页数】4页(P6-9)【关键词】区段煤柱;尺寸优化;理论计算;数值模拟【作者】商铁林;索永录;魏迎春【作者单位】榆林学院能源工程学院,陕西榆林 719000;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陕西西安 710054;榆林学院能源工程学院,陕西榆林 719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353陕北侏罗纪煤田位于榆林市境内,包括神府、榆神、榆横三个国家规划矿区,累计探明及预测煤炭资源量2111.73亿吨,区内构造简单,煤系总体呈由东南向北西缓倾的单斜,倾角1~3°,煤层埋藏较浅,各主要可采煤层结构均为简单至较简单,煤层稳定性及连续性好,是世界上少有的内陆三角洲成因巨大型煤田[1-2]。

煤炭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回采巷道的布置方式主要有4种,分别是留较大煤柱护巷、沿空掘巷(留窄煤柱)、沿空留巷[3]和沿空成巷(何满朝院士提出的110和N00工法,其核心是切顶卸压自动成巷技术)。

榆林地区煤炭开采应用留设较大煤柱护巷,大采高工作面的区段平巷大多采用双巷掘进方式,即在工作面回采之前,利用掘进机或连续采煤机掘出胶带运输平巷和辅助运输平巷,如图1所示。

上区段辅运平巷作为本区段回风平巷使用,本区段辅运平巷作为下区段回风平巷使用。

位于双巷之间的区段煤柱在煤炭开采过程中经历了掘进(A—A断面)、一次回采(B—B和C—C断面)、二次回采(D—D和E—E断面)的扰动影响。

浅谈深部开采保护煤柱的设计方法

浅谈深部开采保护煤柱的设计方法
深部开采保护煤柱的设计方法
杜长在 ( 开滦集 团钱 家营矿 业分公 司, 河北 唐 山 0 6 3 3 0 1 )
摘 要: 煤柱的利用 , 主要是 为了保证在煤炭开采的过程 中, 工作人 员的生命 财产安全得到保障 , 从 而在 煤矿 开采 区留下一部分不被 开采的 区域 , 这一段 区域叫做煤柱。煤柱的作 用不单单是 用来保护煤炭 开采人 员的生命 安全 , 还 可以用来衡 量煤炭开发 区的开采量的 多 少。因此 , 合理设计煤柱是煤炭开采行业 中的重点 , 也是诸 多地理与测量工程 学者们 着重考虑 的问题 。 伴 随着我 国采矿行 业的发展 , 在保 护煤柱的设计上逐 渐找到 了核心处。其 中, 在煤柱尺寸的确 定上 , 发现 了以开发深度与开发厚度 为核心决定条件 , 以及凭借地表的移动和 变形进行合理设计 。本文所论述的重点, 便是从开发深度 , 开发厚度 以及煤炭开采地 区的地表移动 与变形进行分析 , 然后对这三方面具体 实 施 方法提 出建设性的建议 , 使得 我 国煤炭开采 工程 中的煤柱设计合理 , 有效 的保 障煤 炭开采人 员与 工作人 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 促进我 国采矿 事业的发展 。
关键 词: 深部开采; 煤柱 ; 设 计
煤炭 的开采一般是 在地下进行 的 , 但是其 开采 活动确是 能够影 如何设计 出合 理的保护煤柱 , 缓解地 表移动与变形 , 阻止 岩层 断裂 响到地表 , 通过地表 的变化反应 出来 。这往往会波及 到煤炭开采区 现象的恶化 , 是煤柱合理设计的重点与难点所在 。 通常在开采前 , 要 周围的一些建 筑设施 , 对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会产生影 响。因 依据地质状况估算地表 的各种移动情况和变性可能 , 进行简单的预 此, 保证煤炭开采 区的稳定 , 不对周边建筑设施 造成 影响 , 煤柱 的搭 测 , 经 过公 式计算后 , 计算 结果 与实际发生 的结果 之间通 常存 在这 建便是极其重要 的。所谓煤柱 , 便是在煤炭开采时故意不去开采 的 百分之 十到百分之三十左右的偏差。 部分煤矿 , 起到支撑 的作 用 , 用来保护开采 区上地表部分 的地基 与 2 深部开采保 护煤柱 的设计注意 问题的解决方案 建筑设施 。 2 . 1 开发深度的解决方案 然而, 随着 一个矿 区煤炭 开采 量的不断增 多 , 开采深度 的不断 随着矿石层开采深 度的不断加深 , 煤柱 的尺寸规格宽度有所增 加大 , 不经过计算 的煤 柱设计 已经不 能够保证煤炭开采 区的稳定 与 加 , 但在大部分 的地质 中 , 当开发深 度达到 1 6 0 0 — 1 7 0 0 m时 , 煤柱 的 煤柱 的稳定 , 易造 成煤 柱的损坏 以及 开采 区的坍塌 , 造成灾 害 , 对煤 宽大会达到最大值 , 这个最大值理论存在于 2 5 0 — 2 6 0 m之间 。此后 , 炭开采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 胁。因此 , 对 于煤柱设计人员来 随着开采深度的进一步增加 , 煤柱 的设计宽度却逐步 的减少 。大多 说, 根据 开采 深度 , 开采厚度 以及 开采区地表 的移 动与变形 进行合 数地 质情况 当中 , 当开发深 度达 到 2 6 0 0 — 2 7 0 0 m时 , 已经达 到 了大 理计算 , 开发 出保 护煤柱设计 的新 的方法 。这 也是本文所主要论述 多数地质 的安全开采深 度 ,基础岩石覆盖层 的位移 角度达到 了 9 O 与分析的重点 , 以求为我 国煤炭开采事业提供一份 有力 的煤柱设 计 度 , 此时 的煤矿开采 区已经不需要煤柱 的留设 了。这是 以平地 区域 依据与方案。 矿质开采为例。假 如矿质存在与倾斜度较 大的区域 时 , 则是另一种 1深部开采保护煤柱的设计注意的三个问题 情况 。当煤矿的倾斜角度达 到 6 0度左右的时候 ,比之水平 的煤矿 1 . 1 开发深度 层, 其安全开采深度会减小 1 2 0 0 — 1 4 0 0 m左右 。 由于煤炭 资源通常存在 于地 表以下 的土壤 层 中, 因此 , 开采 煤 2 . 2开发厚度的解决方案 炭 资源不可避免 的会进行地下工作 。随着 开采深度的加深 , 煤柱 的 当开采 的深度保持在一定的程度时 , 随着矿质开采 的厚 度不断 尺寸也要进行相应 的规律性变化 。 要 以煤炭开采区域的地表层为考 增加 , 煤柱 尺寸也有所 变化 , 表 现为随着厚度 的增 加呈现非 线性的 虑基点 ,充 分的考虑 到地表层上 的建筑设施 对其施加的力的作用 , 增长状态 。 由于其 曲线 的坡度逐渐平缓 , 因此是三次 函数的关 系 , 而 计 算其变形值 以及 临界变形值 , 然后继 续进行反演算 分析 , 这都是 并非 是简单线性关 系。而 当矿产 区开采 时开发厚度保 持在一定 程 煤柱设计 的前提基础 。影响开发深度 的因素有很 多 , 不 同地 区的地 度 , 开发深度有所 差异时 , 比之较浅层 区域 的开采 , 在深层区域开采 质结构特点 以及土壤性质 的差异也会造成开发深度 的差异。因此 , 的保护煤柱增加 的幅度要更大 , 另外 , 当开采厚度达到一定程度时 , 设计保护煤柱时要考虑到实际地质所能承受 的最大开发深 度 , 在利 可 以不设 计煤柱 , 这里存在一个 最小开采厚度 的概念 , 随着开采 深 用微积分 的计算方式 , 计算 出不 同深度下 的煤柱不 同规格 。煤柱 的 度 的加深 , 最小开采厚度也在不断 的增加 。 2 . 3地表移动 与变形 的解决方案 尺 寸与开发深度之 间呈第一象 限抛物线性关 系 , 随着开发深度 的增 加, 煤柱 的尺寸也会增加 , 当达到一个峰值的时候 , 此时的煤柱尺寸 在 当前 煤炭资 源开采过程 中 , 预先计算 地表移动 与变形 , 运用 最大 。 之后随着开发深度的增加 , 煤柱 的尺寸逐渐减小 , 直至到一定 最多 的方法 , 便是概率积分法 。通过对于矿质 区的实际测量得 到预 深度后为止 。 计参数。 对于一个煤 矿开采 区来说 , 参数 的变化遵循 的一定 的规律 。 1 . 2开发厚度 该方法可以适 用于任何地形 ,任何形态 的体地 表移 动与形变估计 。 由于煤 炭开发 区上层地表 的岩石覆盖 层 以及地 表 的沉 陷过程 运用起来 方便 , 适应性强 , 预测精度高 。 且依据参数电脑绘画出来 的 的影响 , 使得开发厚度对煤柱的影响很大。 其 具体表现 为 , 随着开发 立体图像 可以更好 的反 映出地表 的移动情况与后 续的形变估测 。 这 厚度的增加 , 会使得地表的形变程度增加 , 进而促进地表进行移动 。 个方法在 当前我 国的矿质开采工作 中得到 了广泛 的应用 , 成为 目前 例如 , 地表上岩石层 的移动角度会随着开发厚度 的增加 而具 有减 小 使用 次数最多 , 范 围最广的预计 方法 。 的趋势。煤柱 的设计规格与开发厚度也存在线性关 系 , 不过是上 凸 结束 语 性 线性关 系。 随着开发厚度 的增加 , 煤柱 的尺 寸也有所增加 , 但 曲线 矿 山的开采 过程 中 , 内部矿物质 的开发会使得 山体 中空 , 极 易 却 是随着 开发厚度 的增加而逐渐趋 于平缓 , 斜率逐渐减小 。其方程 发生危 险的坍塌事故 。 保护煤柱的设计与应用可以有效 的增加开矿 式最终表现为 以开采厚度为 自变量 , 煤 柱宽度为因变量 的一元二次 区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 保护开矿工人 的生命财 产安 全。通过对开发 方程 , 这便是开发厚度与煤柱设计规格之 间的规律 。 深度 , 开发厚度以及地表的位移与变形进行分析与解决 , 设计合理 1 _ 3地表移动与变形 的保 护煤 柱 , 使得我 国各 大矿区保持 自身稳 定 , 促 进我 国煤矿 事业 地表 的移动与变形大 多数是 由于地下 矿物质 的开采从 而引起 的发展 。 的周 围岩石层 的位移与变形 。随着地下矿物质开采量 的不 断增 加 , 参考文献 1 ] 邹友峰 , 胡友健 , 郭增长. 采动损 害与防护【 M ] . 徐 州: 中 国矿 业 大学 开采 区被逐渐 的放 空放大 ,从而使 开采区顶层岩 石部发生 弯曲形 [ 出版 社 . 1 9 9 6 . 变, 层次分离 , 裂痕 四布甚至岩层断裂坠落的现象发生 。 而这些 由于 2 1 姚顽 强 , 汤伏全, 用影响椭 圆法确定建 筑物保 护煤 柱[ J 】 . 西安矿业 开 采导致 的地表 移动与形变 的恶性 结果会进一 步的促使 地表进行 『 学院学报 , 1 9 9 7 , 1 7 ( 3 ) : 2 3 7 — 2 4 1 . 进一步 的变形与位移 。这种位移与变形会直接影 响到煤柱 的设 计 ,

综采工作面煤柱合理留设宽度的确定

综采工作面煤柱合理留设宽度的确定
2 数值模型建立及研究方案 2.1 数值模型建立 以某工作面为研究对象,该采区工作面煤柱宽 度为 18m,巷道宽为 5m,高为 4m,模型尺寸 500m× 120m×100m,上覆岩层厚度为 100m、侧压力系数为 1.2,容重为 22.54kN/m3。模型四周为固定边界,底 面固定,模型上面为自由面。煤矿岩体物理力学参 数如表 1 所示。 2.2 研究内容 通过采用 FLAC3D 数值模拟分析软件进行数值
煤柱水平应力/MPa
煤柱水平应力/MPa
-15m -10m -5m 5m 10m 15m 20m
5
10
15
20
距离采空区域距离/m
(d)20m
图 2 不同煤柱宽度下的垂直应力曲线图
由图 2 可知,不同煤柱下的垂直应力是随着回
采长度的变化进行动态变化的一个过程,当采掘工
作面距监测点 20m 至-15m 时,垂直应力增长速度加
收稿日期:2021-01-22 作者简介:高飞(1994—),男,山西临县人,西山煤电西曲矿。
以某矿为研究背景,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工作面开采过程中煤柱垂直应力、水平应力进行研究,得出煤柱留设的
合理宽度。研究表明:煤柱垂直应力变化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特征,即随着煤柱宽度的增加应力呈现双峰变化;
水平应力随着煤柱宽度的增加而增大,呈现单峰变化;煤柱宽度范围在 14-16m。本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地质条件下
(c)16m
煤柱水平应力/MPa
2.0 1.8 1.6 1.4 1.2 1.0 0.8 0.6 0.4 0.2 0.0
0
-15m -10m -5m 5m 10m 15m 20m
5
10
15
20
距离采空区距离/m
(d)20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 K′, K″—不同应力集中系数 图 1 煤柱的弹塑性变形区及应力分布
应用弹塑性极限平衡理论求得采空区上侧煤柱 (即巷道的上侧方是采空区 ) 屈服宽度为 [ 11 ]
2008年第 11期
x0
=

2
ta
n
φ 0
ln
β(σyl
co
sαta
n
φ 0
+
2C0
+Mγ0
sinα)
β( 2C0 +Mγ0 sinα) + 2Px tanφ0
Research on ra tiona l w idth of protective coa l p illar for slic ing
m in ing in th ick seam w ith sha llow depth
PENG W en2qing1, 2 , WANG W ei2jun1, 2
( 1. Hunan P rovincia l Key L ab of S afety Coa l M in ing Technology, X iang tan 411201, China; 2. S chool of Energy and Safety Engineering, Hunan U n iversity of S cience and Technology, X iang tan 411201, Ch ina)
公式中引入开采扰动系数 , 故煤体屈服区宽度的通
用公式如下 :
x0
= 2
dMβ
tan
φ 0
ln
β(σyl
co
sαtan
φ 0
+
2C0
±Mγ0
sinα)
β( 2C0 ±Mγ0 sinα) + 2Px tanφ0
(3)
式中 d———开采扰动系数 , d = 115~310;
+ ———煤柱上侧 ;
- ———煤柱下侧 。
Abstract: In order to set the rational width of the p rotective coal p illar for the slicing m ining in thick seam w ith a shallow m ining dep th and to hav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ed to the coal p illar w idth, the elastic2p lastic lim it equilibrium theory was app lied to analyze the seam dep th, seam thickness, seam inclination angle, coal hardness, gateway cross section, support resistance and other affected to the rational width set for the p rotective coal p illar. The simulation experiment with the sim ilar material was app lied to set the final rational w idth of the p rotective coal p illar for the No. 1 - 2 seam of Huojitu M in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asic conditions of the coal p illar stability should have“the elastic core”w idth not tw ice less than the height of the coal p illar (or the m ining height). The rational set coal p illar and the effective support role of the coal p illar at the side of the goaf and gateway were the key to ensure the stability of the coal p illar and gateway surrounding rocks. W hen the width of the p rotective coal p illar in the top slicing of the first m ining block of Huojitu M ine was 20 m and the w idth of the coal p illar in the down slicing was 12 m , the total deformation of the coal p illar could be effectively controlled. Key words: stability of coal p illar; thick seam with shallow dep th; rational w idth; sim ilar simulation
,
kN /m3 ;
Px ———冒落岩石 、支护设施等对煤柱的侧向
约束力 , M Pa。
由式 (1) 可得下侧煤柱的煤体屈服区宽度计
算公式为 :
x0
=

2
ta
n
φ 0
ln
β(σyl
co
sαta
n
φ 0
+
2C0
-
Mγ0
sinα)
β( 2C0 - Mγ0 sinα) + 2Px tanφ0
(2)
为考虑生产扰动对煤体屈服区宽度的影响 , 在
β( 2C0 ±Mγ0 sinα) + 2Px tanφ0Fra bibliotek+
2M + r0
γ 1
H
tan
φ 0
+ C0
Pi
tan
φ 0
+ C0
(1
-
sin
φ 0
)
1 - sinφ0 2 sinφ0
-1
(7) 因此 , 由公式 (7) 可知 , 影响保护煤柱宽度 留设的主要因素有煤层埋藏深度 、煤层厚度 、煤层 倾角 、煤的硬度 、巷道断面大小 、支护阻力等 。
摘 要 : 为了确定浅埋厚煤层分层开采保护煤柱的合理宽度以及获知影响煤柱宽度留设的主要因 素 , 采用弹塑性极限平衡理论分析煤层埋藏深度 、煤层厚度 、煤层倾角 、煤的硬度 、巷道断面大小 和支护阻力等对保护煤柱合理宽度留设的影响 ; 并利用相似材料模拟试验确定活鸡兔矿井 1 - 2煤层 的保护煤柱的最终合理宽度 。结果表明煤柱稳定的基本条件是弹性核的宽度应不小于煤柱高度 (即采高 ) 的 2倍 ; 煤柱宽度的合理留设及采空和巷道侧对煤柱实施有效的支撑作用是保证煤柱及 巷道围岩稳定的关键 ; 活鸡兔矿井首采区上分层保护煤柱的宽度为 20 m , 下分层保护煤柱的宽度 定为 12 m 时 , 能有效控制煤柱的总变形量 。 关键词 : 煤柱稳定性 ; 浅埋厚煤层 ; 合理宽度 ; 相似模拟 中图分类号 : TD3224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0253 - 2336 (2008) 11 - 00014 - 03
第 36卷第 11期
2008年 11月
煤炭科学技术
COAL SC IENCE AND TECHNOLOGY
Vo l136 No111 Nov. 2008
采矿与井巷工程
浅埋厚煤层分层开采保护煤柱合理宽度研究
彭文庆 1, 2 , 王卫军 1, 2
(1. 煤矿安全开采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湖南 湘潭 411201; 2. 湖南科技大学 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 湖南 湘潭 411201)
(1)
式中 M ———区段平巷高度 , m;
α———煤层倾角 , ( °) ;
β———屈服区与核区界面处的侧压系数 , β
=μ ( 1 - μ) , 其中 μ为泊松比 ;
φ 0
———煤体内摩擦角
,
( °) ;
C0 ———煤体黏聚力 , M Pa;
σ yl
———煤柱的极限强度
,
M Pa;
γ 0
———煤体平均体积力
煤矿地下开采活动引起的岩层与地表移动 , 造 成了地表上位于其影响范围内的建 (构 ) 筑物遭 受不同程度的破坏 。为了保护地表重要建 (构 ) 筑物 , 早在 19世纪初 , 人们就开始研究在地下开 采时留设保护煤柱以减小开采引起的地表变形对建 (构 ) 筑物的损害 。近百年来 , 各国学者都进行了 不懈的探索和研究 , 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 1 ] 。回
1 煤柱稳定的基本条件
留煤柱护巷必须保证巷道服务期内煤柱的稳定 性 , 才能使巷道易于维护 。煤柱越宽越稳定 , 但随 着对巷道围岩应力分布及其对围岩破坏特征和程度 的制约作用的进一步了解 , 发现护巷煤柱的宽度并 非与巷道维护效果成正比 [ 9 ] , 而且宽煤柱会降低 煤炭的采出率 。因而 , 对于一个矿井 , 任何一个开 采区域和开采煤层 , 都存在着合理确定煤柱尺寸的 问题 。回采或开掘巷道 , 在煤柱边缘会产生数倍于 原岩应力 (一般按自重应力 γH, γ为岩层容重 ; H 为采深 ) 的集中应力 , 且由于边缘应力状态从三 向转为双向或单向 , 煤柱的边缘部分必然遭到破 坏 , 使集中应力向煤柱内部转移 , 直到煤柱承载强 度与支承压力达到平衡时 , 煤柱才处于稳定状态 。 因此 , 开采空间和回采巷道在护巷煤柱的两侧会形 成各自的塑性变形区 , 宽度分别为 x0和 R。而在煤 柱中部处于弹性变形状态 , 起着实际上支撑顶板及 上覆岩层的作用 , 俗称弹性核 [ 10 ] (图 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