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煤柱内沿空掘巷窄煤柱合理宽度的确定_张科学 (1)
沿空留巷巷旁充填体宽度的确定

曹王建:综采工作面沿空留巷巷旁充填体合理宽度研究
较高的支撑力,又能够减少巷道围岩的变形,因此最 终确定 N2105 工作面沿空留巷充填体宽度为 1.5m。
4 结论 本文以山西某矿 N2105 工作面沿空留巷地质 条件为基础,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巷 旁充填体对顶板的作用机理以及合理宽度进行了研 究,确定工作面沿空留巷巷旁充填体采用水灰比为 1.5颐1 的高水材料,材料与水比例为 1颐1.5。通过对比 5 种充填体宽度下巷道围岩应力与变形情况,得到 当充填体宽度为 1.5m 时,其既可以提供较高的支撑 力,又能够减少巷道围岩的变形,因此最终确定 N2105 工作面沿空留巷充填体宽度为 1.5m。
【参考文献】 [1]朱珍,张科学,何满潮,等.无煤柱无掘巷开采自成巷道 围岩结构控制及工程应用[J].煤炭学报,2018,43(S1):52-60.
[2]何满潮,高玉兵,杨军,等.厚煤层快速回采切顶卸压 无煤柱自成巷工程试验[J].岩土力学,2018(1):254-264.
本文以山西吕梁离石金晖荣泰矿 10106 工作面 沿空留巷为研究背景,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宽度 的巷旁充填体对留巷稳定性的影响进行研究,并对 巷道表面位移进行现场观测,留巷围岩稳定性较好。
1 工程概况 山西吕梁离石金晖荣泰矿 10106 工作面回采 10# 煤层,埋深 230m,煤层倾角 2耀7毅,厚度为 1.6耀 3.8m,平均厚 3.0m,普氏系数 f=2。10106 工作面回 采后进行沿空留巷,作为下一工作面 10110 工作面 的回风巷使用。工作面走向长度 900m,倾斜长度 180m,工作面巷道布置示意图如图 1 所示。 2 不同宽度巷旁充填体对留巷稳定的影响 该矿煤层厚度为 3m,选择巷旁充填体宽高比 0.5、0.8、1.0 和 1.5,对应充填体宽度 d 分别为 1.5m、 2.4m、3.0m 和 4.5m。采用 FLAC3D 数值模拟,分析不 同宽度巷旁充填体对留巷围岩稳定性的影响。
沿空掘巷区段煤柱尺寸留设研究

沿空掘巷区段煤柱尺寸留设研究摘要:针对某矿1726工作面回采期间巷道变形量大,矿压显现剧烈等问题,采用理论分析与FALC3D对不同煤柱尺寸应力场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得出了1726面与1728工作面区段煤柱的合理尺寸,为矿井煤层开采沿空掘巷窄小煤柱合理留设提供了理论和数据支持。
关键词:沿空掘巷区段煤柱合理尺寸煤柱留设一直是煤矿中传统的护巷方法,为使下区段平巷避开固定支承压力峰值区,在上区段运输平巷和下区段回风平巷之间留设一定宽度的煤柱,是传统的留煤柱护巷方法.大量实践表明,煤柱尺寸的大小关系到回采巷道受动压破坏的程度。
合理的煤柱尺寸不仅减小巷道的变形,而且可以减小巷道维护工程量,同时还可以节约煤炭资源。
国内外学者对煤柱合理尺寸确定的方法进行了很多研究,主要集中在:1)通过运用经验公式结合矿山压力特点,对煤柱合理的尺寸留设煤柱尺寸的方进行研究;2)运用现场实测煤柱支承压力分布规律确定区段煤柱合理宽度;3)根据煤岩体的极限平衡理论,推导出护巷煤柱保持稳定状态时的宽度计算公式4)用有限元计算软件对煤柱护巷的围岩变形进行计算分析,确定煤柱合理尺寸;5)从采用极限平衡理论和弹塑性力学手段估算推导煤柱塑性区宽度的公式。
本文以某矿1726工作面与1728工作面沿空掘巷区段煤柱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与理论分析得出区段合理煤柱尺寸。
1工作面概况某矿1728工作面上方地表位于井田北部,工业广场东南侧约600m 。
该工作面为36采区第3个回采工作面,上部为正在回采的1726工作面,下部为17210工作面(正在准备)该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开采方法,一次采全高综采开采工艺。
该工作面回风顺槽与上区段1726工作面间的区段煤柱宽度为5m。
两巷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变形量非常大,给回采和巷道维护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2沿空掘巷煤柱理论分析地下工程的开挖,煤柱周边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塑性破坏。
对于区段平巷的护巷煤柱,采空区侧和回采巷道在煤柱两侧分别形成一个宽度为R0与R的塑性变形区,当煤柱两侧形成的塑性区宽度R0与R之和大于煤柱宽度B时,也就是煤柱两侧形成的塑性区相贯通时,煤柱将失稳并发生破坏。
窄煤柱沿空巷道合理宽度及支护技术研究

㊀㊀收稿日期:2019-05-08㊀㊀作者简介:马平原(1987-)ꎬ男ꎬ工程师ꎬ现在六盘水市应急管理局工作ꎮ窄煤柱沿空巷道合理宽度及支护技术研究马平原1㊀张帅2(1.六盘水市应急管理局ꎬ贵州六盘水553000ꎻ2.六盘水市民族中学ꎬ贵州六盘水553000)㊀㊀摘㊀要:无煤柱或窄煤柱沿空掘巷技术能够提高煤炭回采率ꎬ改善巷道维护ꎬ降低巷道返修率ꎬ实现安全生产ꎮ通过理论计算ꎬ确定东怀煤矿3I01进风巷护巷窄煤柱宽度为5mꎬ同时ꎬ通过布置 锚索+锚杆+钢带+钢筋网 的综合支护技术ꎬ保证了工作面回采期间的巷道稳定性ꎮ关键词:窄煤柱ꎻ支护技术ꎻ回采ꎻ巷道稳定中图分类号:F406.3ꎻTD822.3㊀㊀文献标志码:B㊀㊀文章编号:1008-0155(2019)10-0119-02柏建彪等人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得出沿空掘巷窄煤柱内存在零位移点ꎬ软煤的煤柱宽度对零水平位移点影响较大ꎬ而中硬煤对其影响不大ꎬ对于软煤必须加强支护使窄煤柱支承应力增大ꎬ如果支护应力不足容易造成巷道失稳难以维护[1]ꎮ杨科等人认为ꎬ窄煤柱的宽度应小于回采工作面内应力向窄煤柱转移的宽度ꎬ当窄煤柱宽度由小变大时ꎬ巷道内煤体的支承应力从实体煤帮向窄煤柱上转移ꎬ容易使中等宽度煤柱承受较大的支承应力[2]ꎮ钱鸣高等认为ꎬ采完的巷道上覆岩层垮塌在靠近煤帮处形成地应力区ꎬ在该地应力区布置巷道ꎬ支护体所受应力较小ꎬ将沿空巷道布置在该地应力区容易支护ꎬ通过理论分析了巷道老顶的断裂位置处ꎬ确定沿空掘巷的位置[3]ꎮ韩承强等人用现场实测的方法求取了工作面老顶的侧向断裂位置ꎬ并确定沿空巷道的合理位置[4]ꎮ1工程概况广西百色市矿务局东怀煤矿设计生产能力1.50Mt/aꎬ工作面回采过程中沿用35m~40m的宽煤柱进行护巷ꎬ造成大量的宽煤柱无法回收ꎬ煤炭资源浪费严重ꎮ为了提高采出率ꎬ实现该矿的安全高效生产ꎬ在该矿3I01回采工作面进风巷试验窄煤柱护巷ꎮ3I01工作面煤层赋存情况如表1ꎬ顶底板岩性如表2ꎮ三采区地表标高平均225mꎬ拟布置窄煤柱的3I01回采工作面进风巷平均标高25mꎮ表1㊀I煤层情况描述表表2㊀煤层顶底板情况描述表2窄煤柱宽度确定2.1东怀煤矿3I01工作面老顶断裂位置计算相关研究表明ꎬ直接顶断裂后ꎬ老顶由于空顶距离大从而断裂在岩层的弹性与塑性交界处ꎬ破断后的老顶向采空区下沉ꎮ老顶断裂位置距上区段采空区侧煤体的距离可以用下式计算[5]:式中:m-工作面采高ꎬmꎻK-集中应力比例ꎻγ-岩层平均应力ꎬMN/m3ꎻH-工作面埋深ꎬmꎻ911pz-沿空巷道煤帮支护力ꎬMPaꎻA-测压系数ꎻφ0-煤体内摩擦角ꎬʎꎻC0-煤体内聚力ꎬMPaꎮ东怀煤矿的实测资料显示ꎬm=3mꎬφ0=20ʎꎬH=200mꎬpz=0ꎬA=1.5ꎬK=3ꎬC0=3MPaꎬγ=0.025MN/m3ꎮ得出:㊀㊀㊀=5.8m所以ꎬ拟布置3I01工作面窄煤柱宽度在5m左右ꎬ处于应力降低区ꎬ便于巷道支护与后期维护ꎮ2.23I01工作面煤柱宽度计算由摩尔-库伦准则可以得出ꎬ煤柱的合理宽度为:B=Z1+Z2+Z3式中:Z1-应用摩尔-库伦破坏准则得出屈服区宽度ꎬmꎻZ2-窄煤柱帮锚杆的有效长度ꎬmꎮ就东怀煤矿来说ꎬZ1=1.7mꎬZ2=2.3mꎬZ3=1.4mꎬ3I01进风巷的合理护巷窄煤柱宽度为B=1.7m+2.3m+1.4m=5.4mꎬ所以3I01工作面进风巷的窄煤柱护巷宽度为5mꎮ3现场工业性试验3.13I01工作面进风巷支护布置通过YTJ20型岩层探测记录仪对3I01回采工作面断面顶板和顶板岩层进行窥视ꎬ从而设置合理的支护参数ꎬ得到以下结果:3I01工作面进风巷窄煤柱顶板在0.5m~1.5m出现了少量裂纹ꎬ在2.5m~3.5m岩层中出现了较多裂隙ꎬ且裂纹较大ꎬ在5m~6m以上的岩层相对比较完整ꎮ由窥视仪得到的数据分析ꎬ锚固时要先利用锚杆的局部锚固能力将顶板破碎带锚固成承载能力相对较高的整体ꎬ然后将整个锚固体用长锚索打入岩层内部完整的岩石中ꎬ利用相对完整岩石强度大的特点强力悬吊起锚杆锚固的浅部相对破碎锚固体[6]ꎮ通过窥视数据得到距离3m~4m出现破碎裂隙岩层以及5m~6m处存在稳定岩层的情况下ꎬ锚索设置长度应>6mꎬ由于直接顶厚度5.4mꎬ因此将锚索长度设定为7mꎮ为加强锚固ꎬ同时保证回采岩层稳定ꎬ在3I01回采工作面进风巷实行 锚索+锚杆+钢带+钢筋网 的综合支护ꎬ支护参数如表3ꎮ表3㊀3I01工作面进风巷加强支护方案的支护参数3.2支护效果检验沿巷道走向在6个断面安设监测点ꎬ观测回采过程中顶底板位移量ꎬ在巷道顶板安装两个顶板观测仪ꎬ测量巷道顶板的离层量ꎮ得到以下结果:在回采过程中距离观测点越近ꎬ变形量越大ꎬ顶底板最大变形量约500mmꎬ巷道两帮变形300mmꎬ巷道顶板的离层量最大约10mmꎬ满足施工需要ꎬ能够正常回采ꎮ4结论(1)通过理论计算ꎬ确定3I01工作面进风巷留设5m的护巷煤柱ꎬ使巷道处于老顶断裂形成的应力降低区ꎬ小煤柱上受力较小ꎬ通过支护能够满足回采需要ꎮ(2)通过该进风巷实行 锚索+锚杆+钢带+钢筋网 的综合支护ꎬ回采期间变形小ꎬ能够正常回采ꎮ(3)东怀煤矿3I01工作面小煤柱护巷试验的成功ꎬ提高了采区的回采率ꎬ确保了矿井的持续㊁均衡发展ꎮ参考文献:[1]柏建彪ꎬ侯朝炯.沿空掘巷窄煤柱稳定性数值模拟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ꎬ2004ꎬ(20):3475-3479.[2]杨科ꎬ等.煤柱宽度对巷道围岩稳定性影响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ꎬ2009ꎬ(5):991-995.[3]钱鸣高ꎬ等.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ꎬ2010.[4]韩承强ꎬ等.区段小煤柱破坏规律及合理尺寸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ꎬ2007ꎬ(3):370-373.[5]毛久海ꎬ等.综放沿空巷道围岩控制及其支护技术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ꎬ2008.[6]马平原.东怀煤矿沿空掘巷小煤柱合理宽度及支护技术研究[D].湘潭:湖南科技大学ꎬ2014.(责任编辑:陈文明)021。
沿空掘巷煤柱宽度及支护参数模拟确定

58科技资讯 SC I EN C E & TE C HN O LO G Y I NF O R MA T IO N工 业 技 术1 区段煤柱留设合理宽度预设的数值分析一般而言,煤柱的宽度在综采工作面巷道布置系统里是很重要的,对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煤柱的宽度确定了巷道布置,它决定了整体的巷道应力状态分布;二是煤柱宽度影响煤柱稳定性并对巷道围岩的整体稳定性有直接影响。
我们根据关键的技术条件和已有的地质数值模拟研究结论,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模拟结果的边界效应值,关键层控制层理论和开采沉陷模型的基础上的理论,边界值是根据开采沉陷规律的角度,造成地层确定左,右边界模型应形成采全采工作面角的影响范围。
该模型首先覆岩关键层的上边界,水平方向和底边界模型应力边界。
根据在2206工作面煤柱合理宽度沿槽带的仿真分析数据与锚杆支护巷道支护方案优化的数值模拟结论。
我们得出,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数值模拟模型的大小:在水平方向310m,垂直方向145m时,模型分为540000个离散元模型,与煤岩物理力学参数的对应层岩体表示。
见表1。
模型计算采用莫尔-库仑(M o h r -Coulomb)屈服准则:131sin 21sin s f j s s j +=-+-式中: 1 ,3 分别为最大和最小主应力,是材料和粘聚力和内摩擦角。
在 0s f <时候,材料的剪切破坏。
在一般情况下,低应力条件下,岩石(煤)是一种脆性材料,它①作者简介:王素民(1965,10—),男,河北赞皇人,本科学历,毕业于河北工程学院,现任安阳大众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工程师。
沿空掘巷煤柱宽度及支护参数模拟确定①王素民(安阳大众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河南安阳 455141)摘 要:在上区段工作面回采后,由于顶板岩层的冒落及上覆岩层的移动,引起了围岩应力的重新分布,在采空区两侧产生侧向支承压力,并且由采空区边缘向煤体深处形成了应力降低区、应力升高区和原岩应力区在高产高效矿井建设及生产中,由于推进速度较快,普通支护已经不能满足机械化大生产的要求,为解决快速掘进与支护滞后的矛盾,尽量减少砌碹支护,锚杆、锚索联合支护已经作为主要支护方式被推广应用。
综放工作面留设煤柱合理宽度的确定

数值模拟。实践证明,巷道煤柱宽度 20m 时,可以保障窄煤柱沿空巷道围岩稳定,对同类工程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综放 沿空留巷 煤柱 数值模拟
中图分类号
TD822+.3 文献标识码 B doi:10.3969/j.issn.1005-2801.2018.05.004
Determination of Reasonable Width of Coal Pillar in Fully Mechanized Caving Face Yang Meng
2018 年第 5 期
7
综放工作面留设煤柱合理宽度的确定
杨猛
(霍州煤电集团公司薛虎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山西 临汾 041000)
摘 要 综放工作面煤柱留设宽度过大,会造成资源损失。综放工作面煤柱留巷及围岩控制技术的应用,缓解了这一突
出矛盾,既提高了巷道的维护力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依据薛虎沟矿 21015 工作面的实际情况,使用 FLAC3D 软件进行
γ
8
2018 年第 5 期
式中: P- 煤柱上所承载的总载荷,kN; B- 煤柱宽度,m; D- 采空区宽度,m; H- 巷道埋深,m; δ- 采空区上覆岩层垮落角,°; γ- 上覆岩层平均体积力,kN/m³。 (2)煤柱单位面积的平均应力: δ=P/B 式中: B- 煤柱宽度,m; P- 煤柱上覆岩层的总载荷,kN。 (3)煤柱宽度必须保证煤柱的极限载荷 σ 不 超过极限强度 R,其中 R 为: R=0.778+0.222B/h 式中: B- 煤柱宽度 ,m; h- 煤柱高度 ,m。 开采区和巷道煤柱在边缘上的应力相对于原始 煤层上的应力呈倍数的集中,煤柱边缘抗压强度低, 所以煤柱边缘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开采空间和 煤柱巷道之间有塑性区,此区可以变形,当煤柱两 侧的这个塑性区互相贯通,煤柱就不再稳定,会出 现崩塌等安全问题 [2]。 21015 工作面采用上述公式的载荷估算法,代 入参数值 D=200m,H=400m,M=6.25m,h=3.5m, 煤的单轴抗压强度为 11MPa,采空区上覆盖层垮落 角为 30°,上覆岩层平均体积力为 24kN/m3。代入 理论方程式,得 B=17.9m。根据极限平衡理论,求 得 L0 为 5.3m,B0 为 15.91m,B 为 19.6m。综合以 上,护巷煤柱合理宽度为 20m。
沿空掘进窄煤柱合理宽度留设及支护分析

沿空掘进窄煤柱合理宽度留设及支护分析摘要:本文以淮北矿业集团许疃煤矿72316风巷掘进施工为背景,通过理论计算得出沿空掘进小煤柱的合理宽度,并通过对锚带网索支护巷道的矿压观测来进一步验证沿空掘进煤柱宽度的合理性。
关键词:沿空掘进;小煤柱;宽度;支护引言:沿空掘进的主要作用是封闭上区段采空区,防止采空区瓦斯泄漏和老空水溃入,并有效阻止采空区矸石窜入,并且沿空掘进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煤炭资源的采出率,但是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沿空掘进煤柱宽度过小,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煤柱不能有效支撑上区段的侧向应力,导致煤柱被压裂破坏严重,煤柱宽度过大,则难以维护,会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开展煤矿沿空掘进煤柱宽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地质条件简介许疃煤矿72316工作面位于83下采区下山右翼第三阶段,北到工广保安煤柱,南到采区下山保安煤柱,西邻72314工作面(已回采),东邻72318工作面(尚未准备),72煤煤层厚度3.80~8.60m,平均4.80m,煤层倾角7°~27°,平均15°,黑色,粉沫状及粒状,金刚光泽,条带状结构,内生裂隙发育,阶梯状断口,属半亮型煤,煤类为肥煤。
72煤顶底板岩性具体见表1所列。
2.窄煤柱合理宽度的确定许疃煤矿72316工作面沿空掘巷,窄煤柱两侧分别是72314工作面采空区和72316风巷,根据极限平衡理论,窄煤柱合理宽度计算公式如下:B=X1+X2+X3。
式中:B为煤柱宽度;X1为工作面开采后采空侧煤体中产生的塑性区宽度,其值按下式计算;X2为考虑煤层厚度较大而增加的煤层稳定系系数;按(X1+X3)(30%~50%)计算;X3为锚杆有效长度,取1.2m。
其中X1可按下式计算(见图1(1)):式中:m为煤层厚度,取4.8m;A为侧压系数,A=μ/(1-μ),泊松比μ=0.17,A=0.21;φ0为煤层界面内摩擦角;取18°;C为煤层界面黏结力,取2MPa;K为应力集中系数,一般取3;γ为岩层平均容重25KN/m3;H为巷道平均埋深,600m;PZ为锚杆对帮部的支护阻力,因上区段采空区处支护已拆除,可取PZ=0。
倾斜厚煤层沿空掘巷合理煤柱宽度确定

2 1 9 0 3 N回风 巷 合 理 煤柱 宽 度的理 论 计算
福城煤矿l 90 3 N回风 巷 为 留小 煤 柱 掘 巷 , l 9 0 3 N回风 巷 道 的 布
置 及巷 道 引起 的 煤 柱 变形 如 图l 所示。 根 据 围 岩 的岩 石力 学性 质, 在 力的 作用下 围岩 会发 生弹 性 变 形
6 m 、8 啦 、1 0 m 、l 2 m 。
模 拟 观 测 点 设 置 如 图3 所示, l 、 2 观 测 点位于 巷 道 顶 底 板 中
图3观测点设 置
心, 记录 巷 道 顶 底 板 移 近 量 , 3 、 4 观 测 点位于 巷 道两 帮 中心 , 记录
巷 道两 帮 位移 变化 。
设 不 同 煤柱 宽 度 在 相 同巷 道支 护 方 式 条件 下, 应 力的 变化 趋 势及 巷
道 围岩 变 形 破 坏情 况 。 l 9 0 2 N采 空 区与 1 9 0 3 N回 风 巷 巷 道 位 置 关 系模 拟 图 见 图2 , 模 型 各 岩 层 物 理 力学 参 数 见 表 l 。 掘 巷 模 拟 护 巷 煤 柱 宽 度 分 别 取
表4 支护方式更 改前后围岩变形比对表
—\
位移量
苎
、—\
更 改 前
3 1 7 . 4 2 9 3 . 4
更改 后
8 2 . 6 6 4 . 6
3 . 2 模 拟 结果分 析 3 . 2 . 1未 掘 巷 前倾 向方 向上 的 变形 规律 1 9 0 2 N工 作面 开 采 结 束后 , 模 拟 在 采 空 区侧未 掘 进 1 9 0 3 N回风 巷 时 受 采空 区顶 板 压 力 的 变形 规 律 。 模拟 在倾 向方 向上 分别 选 择 距 采 空 区侧6 m、 8 m、 1 0 m、 1 2 m处 为监 测 点 进行 监 测 。 监 测结 果 表 明 在 距采 空 区6 m处 的 监测 点位 移最 大 , 1 、 2 测 点 竖 直 位移 最 大可 达 1 7 0 mm , 3 、 4 测点 水平 位 移 最 大 可达 7 0 mm, 而 且 模 拟 测 点随 着 距 采 空 区 宽 度 加 大 , 应 力 单 元 检 测 点位 移 值 有递 减 趋 势; 当距采 空 区宽 度 达 到1 2 m时 , 监 测 点 竖直 位 移增加 到1 7 0 mm, 说 明侧 向距采 空 区1 2 m处 的 位 置 为1 9 0 2 N3 2 作面 基 本顶 断 裂 的 位 置, 即侧 向内 外应 力场 分 界 线 位置 。 所 以 将 巷 道布 置在 内应 力场 范
沿空留巷巷旁支护体合理宽度的确定

342020年第10期沿空留巷巷旁支护体合理宽度的确定栗芃鹏(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常村煤矿,山西 长治 046000)摘 要为解决常村矿2206工作面沿空留巷巷旁支护体不稳定的问题,采用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合理的巷旁支护体宽度。
结果表明:巷旁支护体宽度为3 m 时,巷旁支护体纵向变形量最大值为92.56 mm ,横向变形量最大值为62.17 mm ,巷道顶底板移近量最大值为156.83 mm ,两帮内移量最大值为102.64 mm ,可较好控制巷道围岩变形。
关键词沿空留巷 充填 宽度中图分类号 TD353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5-2801.202.10.013Determination of Reasonable Width of Side Support Body in Gob Side Entry Retaining Li Pengpeng(Changcun Coal Mine, Lu '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Shanxi Changzhi 046000)Abstract: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instability of side support body of gob side entry retaining in 2206 working face of Changcun Coal Mine, the reasonable width of roadway side support body was determined by combining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with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width of roadside support body is 3 m, the maximum longitudinal deformation is 92.56 mm, the maximum lateral deformation is 62.17 mm, the maximum displacement of roof and floor is 156.83 mm, and the maximum displacement of two sides is 102.64 mm, the deformation of surrounding rock of roadway can be well controlled.Key words : gob-side entry retaining filling width收稿日期 2020-04-13作者简介 栗芃鹏(1990—),山西长治人,2013年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采矿工程专业,现从事安全生产技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