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白杨(用)
描写白杨树的作文范文300字(通用3篇)

描写白杨树的作文范文300字(通用3篇)描写白杨树的作文范文300字(通用3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构造完好,一定要防止无结尾作文的出现。
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精心的描写白杨树的作文范文300字(通用3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我喜欢校园里的白杨树。
春天,鸟语花香,万物复苏,杨树长出了花生米大的嫩芽,过了几天,就变成了洁白、毛茸茸的杨絮,像轻盈的雪花一样,飘来飘去,纷纷扬扬。
过了几天,刚长出来的嫩叶变成了嫩绿色。
长大了的'叶子绿油油的,那么鲜艳,看着非常舒适。
夏天,烈日炎炎、暑气逼人,杨树却像一把绿色的大伞,有许多孩子在这里乘凉、嬉戏。
秋天,天高云淡,秋高气爽。
风一吹,树叶便飘飘荡荡地飞起来,像一只只蝴蝶随风起舞。
杨树当初繁茂的叶子如今被风快吹掉完了,变得稀稀拉拉,看起来好可怜。
冬天,寒风刺骨,白杨树的叶子已经掉得光秃秃的,但它的枝干看起来仍然高大挺拔,像一位坚强的战士。
树枝上积满了皑皑白雪,像一朵朵棉花粘在树枝上。
校园里的白杨树,变化多端,非常美丽。
白杨树,你是平凡的,也是高尚的,更是坚强的,我要向你学习,英勇地向前进。
春天,白杨树抽出了嫩绿的新芽,呈现出一片新绿,比往常更加精神抖擞啦!一场蒙蒙的春雨过后,树叶上闪着晶莹透明的露珠,好似有无数的精灵在跳舞。
那树叶绿绿的,在阳光的照耀下,像用水冲洗了一般,绿得发亮,美丽极了!夏天,正是白杨树生长的时期。
这时的白杨树枝叶茂盛,郁郁葱葱。
这茂密的树叶挡住了炙热的阳光,让我们可以在树阴下读书、玩耍……夏日的夜晚,老人们常常在树下下棋,而小孩子总爱在树下做游戏。
秋天,白杨树落叶了。
人们把叶子扫回家去生火;小朋友们在树叶上踩来踩去,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顽皮的孩子那么爱用树叶玩“过家家”的游戏,用树叶包饺子,做小盘菜。
这一切,都充满了童趣。
冬天,当白雪覆盖大地的时候,谁不想在这杨树林里扔雪球,打雪仗呢?当你要躲避雪弹的时候,白杨树会用它坚实的树干来掩护你。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3 白杨 同步练习题、四下语文期中测试卷

3白杨一、组词晰()蜥()析()抚()扶()绍()招()诏()貂()招()僵()缰()疆()陷()馅()二、在文中划出下列词语,并解释带点的。
陷入、戈壁....、浑黄一体..、高大挺秀..、表白三、多音字ó() qiáng()模强mú() jiàng()四、近义词软弱——深思——辩解——五、反义词清晰——坚强——粗壮——七、课文中白杨的三个特点分别是高大挺秀、茂盛和。
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大树象征,小树象征。
八、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的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这句话是课文(借物喻人、借景抒情)的典型句子。
句中的关联词语有、。
句子表面赞扬白杨树,实际上是赞扬(边疆建设者、作者)。
九、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反问、设问)修辞手法。
爸爸勉励自己要像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
十、综合练习1、课文在表达上的最大特点是。
2、小小的争论打断了爸爸的思路。
(缩句)3、哪有这么大的伞。
(换种说法,意思不变)4、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换种说法,意思不变)5、在国歌声中,五星红旗缓缓地徐徐升起。
(改病句)6、操场上打篮球、排球、足球的人真多。
(改病句)【精品】四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卷(含解析)北师大版(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四一、看拼音,写词语。
(10分)qū fú shuāi jié zhàn lán bēng kùi píng zhàng ( ) ( ) ( ) ( ) ( )jiāng yìng zūn yán pān dēng bá shè jiāo zào ( ) ( ) ( ) ( ) ( )二、选择正确的读音(8分)积蓄(xùchŭ)教诲(huì huĭ)拮据(jū jù)中(zhōng zhòng)彩画卷(juǎn juàn)摩.擦(mé mó)援.助(yuān yuán)给予(gěi jǐ)三、比一比,再组词。
白杨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语文优秀教学案例

4.反思与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同伴评价,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给予肯定和鼓励。这种反思与评价的教学策略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还能够促进他们的自主学习和持续进步。
(二)问题导向
1.设计问题:教师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为什么作者要写白杨树?”“白杨树在课文中象征着什么?”等。
2.问题解答:教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自主解答问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问题拓展:教师可以结学生的回答,进行拓展提问,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设计上,我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原则,将课文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的正确读音和书写。
1.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2.感受白杨树坚强、勇敢、无私的品质,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培养学生珍惜亲情、友情,懂得感恩、关爱他人的美好品质。
4.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自己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同时,我将注重课堂实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语文的魅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白杨》

2019/1/4
“白杨”又叫打叶杨,是西北地区 最普通的一种树,树干笔直,生命 力强。能防风固沙。本文以事物的 名称为题,初读文题,你一定会以 为作者要向我们介绍白杨的相关知 识,其实,这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 章,借白杨赞美扎根边疆的建设者。 细细品读,相信你会对白杨、对人 生有更深的认识与理解。
• 小资料 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旧中国留
2019/1/4
思考:白杨树生长在怎样的环境中?
• 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 没有人烟。天和地的界限也并不那么分得 清晰,都是浑黄一体。
艰苦的环境、恶劣的环境
2019/1/4
2019/1/4
2019/1/4
2019/1/4
2019/1/4
2019/1/4
2019/1/4
2019/1/4
写了白杨树的哪些特点。
你看那树多高! 高
不,那不是树, 那是大伞。
大
你看它多直!
直(挺)
2019/1/4
你看那树多高! 高
不,那不是树, 那是大伞。
袁鹰:
原名田钟洛,江苏淮安县人,是当 代著名的作家、诗人、儿童文学家、散文 家。参加工作以后改名袁鹰。1924年生于 一个破败的地主家庭。之江大学毕业后, 在上海集英中学等校任教。1945年加入中 国共产党,长期在报社当记者、编辑。1954年加入中国作 家协会。四十多年来,写了大量散文、诗歌、报告文学和 儿童文学作等。另有同名人士大理州文联秘书长,青岛大 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医生和《在那遥远的地方》角色。作品 有《白杨》《莘莘》《新生代》《联声》《世界晨报》 《联合晚报》《解放日报》《人民日报》《散文世界》 《第一个火花》《红河南北》《第十个春天》《江湖集》 《花环》《丁丁游历北京城》《篝火燃烧的时候》等。
小学语文课本《白杨》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小学语文课本《白杨》教学设计6【素质教育目标】1、知识教学点:⑴学会本课4个生字,掌握“戈壁”“清晰”“介绍”“边疆”等词语;⑵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⑶了解白杨的特点。
2、能力训练点:⑴训练学生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⑵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能背诵指定的段落。
3、德育渗透点: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边疆建设者哪儿需要就在哪儿扎根做贡献的高尚品质。
4、美育渗透点:感受白杨树的形象美和精神美,理解白杨树与建设者形象美的实质,在感受美、欣赏美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能重建与再现课文中的语言美,即能通过口头或书面的形式把自己的审美感受准确地表达出来。
【学法引导】1、教师教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认真阅读课文,有所理解,有所感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2、学生学法:自读自悟,小组合作学习,全班汇报交流。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⑴理解爸爸介绍白杨的话;⑵训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2、难点:体会爸爸借白杨来表白什么?3、疑点:⑴爸爸为什么接孩子到新疆来念书?⑵爸爸为什么要借白杨来表白自己的心?爸爸在表白什么?4、解决办法:⑴图文结合,让学生感知白杨的形象美,重点品读爸爸介绍白杨树的三句话,进而感悟白杨的品格美,并说一说爸爸与白杨树有什么共同点。
⑵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加深理解和体会。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让学生自读、自悟、自己发现问题,在读书、思考、讨论中自己解决问题。
当学生的思路阻滞时给予疏通,认识模糊时给予点拨,表达不畅时给予帮助,鼓励学生在讨论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启发谈话:谁见过白杨树?它是什么样子的?它有什么特点呢?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随现代著名作家袁鹰一起到荒无人烟的沙漠,去看一看白杨在那里是怎样生长的?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个别不理解的新词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
2020年小学五年级语文《3白杨》同步练习(含答案)

白杨一、词语天地1、比一比,再组词。
脸()辫()陷()晰()睑()辩()掐()浙()2、我会写反义词。
清晰——()坚强——()严肃——()高大——()前进——()二、句子万花筒1、改变句式。
哪有这么大的伞!改为陈述句: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改为陈述句:2、读下面的句子,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不管..那么直,那么坚..洪水,它总是..遇到风沙还是..遇到干旱还是..雨雪,不管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三、课内阅读现在呢,孩子们多了一点知识。
在通向新疆的路上,有许许多多白杨树。
这儿需要它们..生根了。
..,它们就在这儿爸爸搂着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
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裸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1、填空。
“它们”是指,“这儿”是指。
2、文中写到“孩子们多了一点知识”,联系课文,你认为孩子们多了哪些知识?3、爸爸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徽笑”,你认为他此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四、拓展阅读白杨树白杨树是西北最普通的一种树,只要有草的地方,就有白杨树的影子。
白杨树是不太讲究生存条件的,大路边,田埂旁,哪里有黄土的地方,哪里就有她的生存。
她不追逐雨水,不贪恋阳光,只要能够在哪怕板结的土地上,给一点水分,白杨树的一截枝条就会生根,抽芽。
只要挪动一点杂草生存的空间,她就会把黄土地装点,撑起一片绿色。
她不需要人去施肥,也不需要像娇嫩的草坪那样去浇灌。
只要不挥刀斧去砍伐,给她一点宽松的环境,让她吸收自由的空气,她就会挺拔向上,她从来不对生长的土地说不。
她不枝不蔓,扎根在贫瘠的土壤中,随遇而安,与世无争,因为她属于草根族。
白杨树虽然出身寒微,却是最讲究生存质量的。
土坡里还透着冰碴,春风中还夹着寒意,她的枝头已经冒出翠绿的嫩芽,在沉重的压力下,她的每一片嫩芽,每一片叶子都是努力向上的,绝不弯腰乞求,更没有媚俗的面孔。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白杨生字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白杨》生字1 【伞】读音:sǎn巧记:全上边,平下边;雨天热天,人在下面。
字义:①挡雨或遮太阳的用具,可张可收②像伞的东西组词:①雨伞遮阳伞②灯伞降落伞造字:象形法造句:太阳火辣辣的,你出门要带一把遮阳伞。
笔顺:上部撇捺伸展,角度协调;下部点、撇呼应,横略长。
2 【抚】读音:fǔ巧记:“无”前有手(扌),安慰在心。
字义:①轻轻地按着②慰问组词:①抚摸②抚恤百般抚慰造字:形声法造句:母亲用温柔的手抚摸着孩子稚嫩的脸庞。
笔顺:左窄右宽。
左部略高;右部竖弯钩圆润有力。
字歌:用手去抚摸有草真荒芜有女真妩媚有广是堂庑3 【晰】读音:xī巧记:分“析”一“日”万事明。
字义:明白,清楚组词:清晰明晰造字:形声法造句:我们家电视的图像很清晰。
笔顺:“日”窄短;“”撇、点协调,“斤”横短竖长。
字歌:雨水淅沥沥有虫是蜥蜴日出看清晰皮肤很白皙4 【疆】读音:jiāng巧记:“土”“弓”射“三”箭,落在二“田”边。
字义:①指新疆②边界,疆界组词:①新疆②边疆疆域疆土疆场造字:会意法造句:解放军战士日夜守卫着祖国的边疆。
笔顺:左窄右宽。
“”的第一笔横不宜长,中间横稍长。
5 【绍】读音:shào巧记:绝(纟)招(召)前后。
字义:①接续,继续②指浙江绍兴组词:①介绍绍介②绍酒绍兴酒造字:会意法造句:通过他的介绍,我知道了这款手机的功能。
笔顺:“召”的“刀”取斜势,“口”形扁,呈倒梯形。
6 【陷】读音:xiàn巧记:阶前(阝)放焰火(臽)。
字义:①掉进,坠入,沉下②凹进③设计害人组词:①陷入②两眼深陷③诬陷造字:形声法造句:读完这个故事,我陷入了沉思。
笔顺:左窄右宽。
“臼”撇短,两横居中略分开。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白杨》生字词解释浑黄一体:都是浑浊的黄色,分不出界限。
文中指戈壁自然环境恶劣,没山没水没人烟,只有漫天黄沙,连天和地的界限也无法分清。
高大挺秀:高大笔直,挺拔秀丽超出一般。
五年级下语文同步阅读及答案-3.白杨-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下语文同步阅读及答案3.白杨松树的风格(节选)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
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 )需要它,它就在( )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 )遇到风沙还是雨雪,( )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1.在文中空格内填上适当的词语2.根据爸爸的表情,写一写他的内心。
微笑时,心里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严肃时,心里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文中划线的句子,展开想象,补充下面的句子。
爸爸妈妈他们这样的祖国建设者,也像白杨树一样,遥远的边疆需要他们,就到______________来工作;____________需要他们,就到_________________来工作;________________需要他们,就到_______________来工作。
松树的风格(节选)我对松树怀有敬畏之心从不自今日始。
自古以来,多少人就歌颂过它,赞美过它,把它作为崇高的品质的象征。
你看它不管是在悬崖的缝隙间也好,不管是在贫瘠的土地上也好,只要有一粒种子――这粒种子也不管是你有意种植的,还是随意丢落的;也不管是风吹来的,还是从飞鸟的嘴里跌落的,总之,只要有一粒种子,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热,随处随处茁壮地生长起来了。
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
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
它只是一味地无忧无虑地生长。
松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松树要求于人的可谓少矣!这是我每看到松树油然而生敬意的原因之一。
我对松树怀有敬意的更重要的原因却是它那种自我牺牲的精神。
你看,松树的叶子可以榨油;松树的干是用途极广的木材,并是很好的造纸原料;松树的脂液可制松香、松节油,是很重要的工业原料;松树的根与枝又是很好的燃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时
共学活动一:理解白杨的品格特征
学习单: 1.大声朗读第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自然段,从这三句话中,你分别体 会到了白杨树的什么品格特点? 2.作者是怎么把白杨树的品格特点写出来的?圈出 关键词。 3.先自读自悟,做做旁注,再小组交流。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 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 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 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 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 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爸爸搂着孩子,望着窗外闪过 去的白杨树,又陷入了沉思。
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
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 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 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爸爸搂着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 陷入了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
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 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提示:边读书边思考边在文中做适当的批注,解决不了的问题做个记号。
预学交流1:
课文按(
)顺序,围绕
白杨,先从列车窗外的白杨引出两个
孩子(
),然后写爸爸(
),最后写爸爸看到
(
)。
预学交流1:
课文按( 事情发展 )顺序,围绕 白杨,先从列车窗外的白杨引出两个 孩子的( 争论),然后写爸爸(介绍 白杨树的特点),最后写爸爸看到( 白杨茁壮成长而露出笑脸 )。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例:(堤岸阻挡洪水)需要它,它就在(堤 岸)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 它总是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风沙四起,白杨树( );雨雪压来,白杨树( );
数月干旱,白杨树( );洪水肆虐,白杨树( ) 。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 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 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 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哪儿需要它,它就很快地在哪儿生根、发芽, 长出粗壮的枝干。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
)需要它,它就在( )
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 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 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 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 也不动摇。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
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共学活动二:领会爸爸的心愿
学习单: 爸爸的心愿是什么呢?请同学们默读
14——16自然段,然后小组讨论。
白杨
—— 袁 鹰
预学交流1:
戈壁
清晰
浑黄一体
高大挺秀 沉思 插嘴
大伞 分辩 抚摸 介绍
陷入 新疆 边疆
共同研究:白杨树长得怎么样?有什么特点?
共学活动一: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习单:
1.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文中所出现的三个问句 并用波浪线标出。 2.再默读课文,小组合作,在文中找到三个问题 的答案。 3.用答案串联的方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为什么它这么直,长得这么大?
这是(
)的白杨树。
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 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天和地的界限 并不那么清晰,都是浑黄一体。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 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 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 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爸爸自己已经扎根边疆,献身边疆,他相 信自己的孩子也一定会像小白杨那样经受锻 炼,成为建设边疆的栋梁之才。
借物喻人
延学活动:
寻找身边的“白杨树”,用上“哪 儿……哪儿……” “不管……不管…… 总是……”等词语,写几句话夸夸他们。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
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扎根边疆 ,建设边疆
爸爸搂着孩子,望着窗外闪过 去的白杨树,又陷入了沉思。
爸爸搂着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 的白杨树,又陷入了沉思。
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
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 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 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共学活动二:了解白杨树的外形特点
学习单: 自读课文1—11:
1.用“——”划出描写大戈壁环境的句子,说说你 体会到了什么?
2.用“﹏”划出描写白杨树的句子,从中你感受到 了白杨树怎么样的特点?做好旁注。
“每隔几秒钟,窗外就飞快地闪过一个 高大挺秀的身影。”
“你看那树多高!”
“不,那不是树,那是大伞。”
他们只知道 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
可是他们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去新疆工作?做 什么工作? 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 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
可是他们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要把他们接到新疆 念书?
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 车还要坐几天汽车。
可是他们不知道新疆是个什么样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