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3白杨课文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白杨》

2019/1/4
“白杨”又叫打叶杨,是西北地区 最普通的一种树,树干笔直,生命 力强。能防风固沙。本文以事物的 名称为题,初读文题,你一定会以 为作者要向我们介绍白杨的相关知 识,其实,这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 章,借白杨赞美扎根边疆的建设者。 细细品读,相信你会对白杨、对人 生有更深的认识与理解。
• 小资料 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旧中国留
2019/1/4
思考:白杨树生长在怎样的环境中?
• 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 没有人烟。天和地的界限也并不那么分得 清晰,都是浑黄一体。
艰苦的环境、恶劣的环境
2019/1/4
2019/1/4
2019/1/4
2019/1/4
2019/1/4
2019/1/4
2019/1/4
2019/1/4
写了白杨树的哪些特点。
你看那树多高! 高
不,那不是树, 那是大伞。
大
你看它多直!
直(挺)
2019/1/4
你看那树多高! 高
不,那不是树, 那是大伞。
袁鹰:
原名田钟洛,江苏淮安县人,是当 代著名的作家、诗人、儿童文学家、散文 家。参加工作以后改名袁鹰。1924年生于 一个破败的地主家庭。之江大学毕业后, 在上海集英中学等校任教。1945年加入中 国共产党,长期在报社当记者、编辑。1954年加入中国作 家协会。四十多年来,写了大量散文、诗歌、报告文学和 儿童文学作等。另有同名人士大理州文联秘书长,青岛大 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医生和《在那遥远的地方》角色。作品 有《白杨》《莘莘》《新生代》《联声》《世界晨报》 《联合晚报》《解放日报》《人民日报》《散文世界》 《第一个火花》《红河南北》《第十个春天》《江湖集》 《花环》《丁丁游历北京城》《篝火燃烧的时候》等。
【309教育网优选】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学课件《白杨》

309教育网
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天和地的界 限并不那么清晰,都是浑黄一体。 从哪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 那就是沿着铁路线的一行白杨树。每隔几秒钟,窗外就飞快地闪过一 个高大挺秀的身影。
309教育网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
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 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他总是 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Hale Waihona Puke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309教育网
理解表白的心 析句悟情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 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
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
他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他们不知道—— 这么远,为什么爸爸、妈妈还要来?
309教育网
理解表白的心 析句悟情
赞扬白杨 赞扬建设者
爸爸借介绍白杨表白自己的心。作者借爸爸的表白赞美建设者。 这种写法就是借物喻人、托物言志。
309教育网
总结全文 升华情感
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 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2.阅读课后“阅读链接”的诗歌《帐篷》。
309教育网
了解白杨特点 学习析词悟情
1、为什么爸爸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 2、爸爸介绍的白杨树到底有什么特点? 3、爸爸明明是在说树,为什么用了“坚强”、“不 软弱”、“不动摇”这些写人的词呢?
(人教版)五年级课文《白杨》优秀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课文《白杨》优秀教案(人教版)五班级课文《白杨》优秀教案导语:《白杨》是六年制小学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第十册第一单元的课文,这是一篇精读课文。
下面是为您整理的教案,欢迎阅读。
《白杨》优秀教案一教学要求:1、理解生字新词,会用"哪儿哪儿'和"不管不管总是'造句。
2、能读通课文,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爸爸'建设边疆,扎根边疆的崇高品质。
4、学会自主学习的一些方法,养成自于学习的习惯。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一、学习准备,导入新课。
昨天我们初步学习了著名作家袁鹰写的《白杨》一文,(板书:白杨)学习了生字和新词,初步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检查预习,揭示目标。
昨天老师布置了一道预习题、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根据先后顺序划出描写爸爸神情变化的词语。
大家完成了没有?好,下面我们沟通一下。
学生边回答老师上依次出示:出神小结:爸爸先是出神,接着是微笑,再接着是变得严肃起来,然后是陷入沉思,最后又浮起微笑,这就是爸爸的神情变化。
三、细读课文,体会含义。
l、首先我们来讨论,爸爸为什么出神。
先看屏幕,然后再自由读课文的第14节,想想看,能回答吗?同桌的同学可以互相讨论讨论。
2、爸爸为什么微笑呢?请每个学习小组用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课文4至12节,然后我们互相沟通。
每个学习小组练该对话.(一人读哥哥的话,一人读妹妹的话,一人读爸爸的话,一人读叙述人的话、)指名读。
3、爸爸的神情为什么又变得严肃起来呢?请同学们快读课文的第14节,然后回答,好吗?是因为爸爸要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品格,所以他显得严肃起来。
爸爸用三句话向孩子们介绍了白杨的品格。
试试看,能不能把爸爸的话读通。
指名试读。
还有谁能读得更好吗?你为什么要这样读?讨论:这三句话应该怎样读?自由练读。
齐读。
看屏幕。
老师叙述:在风沙面前,白杨像城墙一样巍然屹立,在雨雪面前,白杨像青松一样挺拔高洁;在干旱面前,白杨像骆驼一样耐渴;在洪水面前,白杨像中流砥柱一样牢固坚定。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白杨》PPT、优质教学课件

Hale Waihona Puke 2.描写心理活动的句子: 1桑娜沉思…… 桑娜在继续等待丈夫的时候想到了哪些? 2她忐忑不安地想:…… 为什么会想到这些?这里如此多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呢?(由于 桑娜家 庭的贫穷,由于桑娜热爱丈夫、同情孤儿,所以才会有如此复 杂的心理 活动。虽然桑娜的内心活动十分复杂,但是收养孤儿的决心 没有动摇。 )
板书: 穷人
勤劳、善良、有同情心、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 (环境、人物对话、心理活动的描写)
10*.别饿坏了那匹马
一、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写了酷爱读书的“我”在失去看 书机会时,
摆书摊的残疾青年谎称家中有马,买下“我”的马草, 让“我”继续看
书的事。赞扬了残疾青年不计一己得失、想方设 法让“我”读书的良苦
1分角色朗读桑娜和渔夫的对话。 2说说自己体会到了什么? (读了人物对话的句子,我们被桑娜和她丈夫的善良,乐于助人 的品质 所感动。自己都过得不容易,还要领养别人家的孩子,这种宁 可自己受 苦也要帮助别人的品质实在让人感动。)
3 同桌分角色读。 读完后,你有什么疑问?两个“沉默”各有什么含义? (第一次,当丈夫走进屋时,本来焦急盼着丈夫归来的桑娜,现 在却不
三、自读课文,理解文意。穷人(物质上的贫穷) 1.穷人是什么意思?(物质上的贫穷)课文中写了哪些穷人? (桑娜渔夫西蒙)课文哪些内容描写了他们的穷? 同学们读课文,完成 填空练习。
小学语文课本《白杨》教学设计(精选10篇)

小学语文课本《白杨》教学设计(10篇)在工作和生活中,少不了要写各种各样的文档,不论是写制度、写总结、写计划、写方案、写教案还是写其它的材料,能写出一篇好的文档,体现了一个人的文笔,也体现着一个人的能力,下面是我整理的《小学语文课本《白杨》教学设计(10篇)》,快快拿去用吧!小学语文课本《白杨》教学设计(10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课本《白杨》教学设计(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课本《白杨》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读懂句子含着意思的方法,初步培养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含着意思的能力。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3、了解问句的三种类型。
4、初步培养学生热爱边疆,建设边疆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重点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含着意思的能力。
教学难点同教学重点。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提示课题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自学生字新词,学习第1段。
教学过程一、审题。
1、揭题读题。
你见过的白杨是长在什么地方的?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中的白杨是长在戈壁滩的(简介大戈壁)2、设置悬念。
课文围绕白杨写了一件怎样的事呢?我们通过学习课文来搞清它。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按要求自学课文。
(1)一边读课文,一边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联系上下文或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
(3)划出不懂的地方。
2、检查自学情况。
(1)先指名几个同学说说写了一件什么事。
再进行归纳:爸爸和他的孩子们在去*的列车上谈论白杨的事。
(2)生字新词的检查,重点放在是用什么方法学懂的。
如“浑黄一体”,可联系前面的“天和地的界限也并不那么清晰”来理解。
(3)指名读课文,及时进行讲评。
(4)质疑问难。
三、学习第一段。
1、第1自然段:这一段描写了一个怎样的环境?你是从哪些句子里看出来的?2、第2、3自然段:这是一个“自问自答”从哪儿可以看出白杨树很多?“一个高大挺拔的身影”指的是什么?3、用“虽然--但是--”来说说这三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白杨课文的主要内容

白杨课文的主要内容白杨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青年白杨在家乡的一次回忆之旅中,回忆起了自己曾经的遭遇和家乡的变化。
这篇小说通过白杨的回忆,展现了青年一代在旧社会的挣扎和追求自由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农村的封建习俗和社会的黑暗现实。
白杨这个人物形象是作者鲁迅通过小说来塑造的,他是一个在封建社会中受尽压迫的青年,他的一生充满了苦难和坎坷。
在小说中,白杨的父亲是一个顽固的封建势力代表,对待儿子非常苛刻,甚至可以说是残酷。
白杨的母亲则是一个软弱无助的妇女,她在家庭中没有地位,被父亲和兄长们压制得很惨。
白杨的家庭是一个典型的封建家庭,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张,充满了矛盾和冲突。
在小说中,白杨的一生也是充满了坎坷和磨难。
他从小就受到父亲的虐待和欺凌,没有受到应有的关爱和呵护。
在家庭和社会的双重压力下,白杨的内心充满了痛苦和挣扎。
他渴望自由,渴望摆脱封建家庭的束缚,但是却无法实现。
最终,白杨选择了逃离家乡,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和自由。
白杨的故事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村的封建习俗和社会的黑暗现实。
在封建社会中,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张,充满了矛盾和冲突。
尤其是对待妇女和青年的态度,更是令人深感不平。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青年一代的成长和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阻碍,他们渴望自由,却又无法摆脱束缚。
通过白杨这个形象,鲁迅先生向人们展现了当时中国农村的现实,呼吁人们要关注农村的变革和青年的命运。
白杨的故事告诉我们,封建习俗和社会的黑暗现实是需要改变的,青年一代应该有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权利。
只有改变社会的现状,才能让每个人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总的来说,白杨是一部反映封建社会黑暗现实的小说,通过白杨的故事,鲁迅先生向人们展现了农村的封建习俗和社会的黑暗现实,呼吁人们要关注农村的变革和青年的命运。
希望每个人都能够追求自由和幸福,改变社会的现状,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五年级语文下册3白杨

课文内容梳理
描述白杨树的外貌特征
高大挺拔、枝繁叶茂、生命力顽强。
描述白杨树的用途
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改善环境。
介绍白杨树的生长环境
戈壁沙漠、气候条件恶劣、生活条件艰苦。
介绍白杨树的精神品质
不畏艰难、顽强拼搏、无私奉献。
课文主题思想分析
01
02
03
赞美白杨树
通过对白杨树的描述和赞 美,表达了对边疆建设者 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生长环境
白杨树适应性强,生长在平原、 丘陵、山坡和沙土地区,耐寒、 耐旱、耐盐碱。
白杨的外形特征与特点
外形特征
白杨树高大挺拔,树皮光滑灰绿,叶片宽大,叶形优美。
特点
白杨树具有很强的适应力,生长迅速,抗风能力强,能够抵 御风沙侵蚀。
白杨的生态价值与意义
生态价值
白杨树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能够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善环境。
环保意识
在当代文学中,白杨树被用来象征环保意识,因为白杨树是一种对环境有利的植物,能够净化空气、保持水土。
生命力量
白杨树在当代文学中也被用来象征生命力量,因为白杨树的生命力非常顽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能够茁壮成 长。
04
白杨的文化内涵与传承价值
白杨的文化内涵解析
坚韧不拔
白杨树在恶劣环境下依然 能够顽强生长,这种精神 被赋予了坚韧不拔的文化 内涵。
对白杨意义的思考与感悟
1 2
坚韧不拔的精神
白杨树在恶劣环境下生长,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精 神,这种精神可以激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勇 气和毅力。
积极向上的态度
白杨树总是向上生长,追求阳光和雨露,这种积 极向上的态度可以激励人们追求进步和发展。
3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 白杨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2.默读课文,讨论: (1)从爸爸介绍白杨的话里可以看出白杨有哪些特点?
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爸爸“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参考答案:白杨的特点:直;适应性强;生长迅速,高 大挺秀,生命力顽强。从爸爸的语言和神情变化中可以体会 到:听到兄妹谈论白杨树时,爸爸微笑地听着;回答儿子的 问题时,爸爸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看到小白杨树时,嘴角 又浮起一丝微笑。
生字学习
xī 清晰
shào 介绍
sǎn fǔ 大伞 抚摸
jiānɡ xiàn 新疆 陷入
戈壁 人烟 界限 清晰 出神 沉思 插嘴 分辩 思路 抚摸 软弱 介绍 表白 陷入 新疆 浑黄一体 高大挺秀
多音字
yāo (要求) 要
yào (重要)
运用 这是一条很重要( yào)的要( yāo)求,你
一定要清楚地转告给厂家。
【软弱】
指地面几乎被粗沙、砾石所覆盖,植物稀少的 【戈壁】 荒漠地带。
卫兵,泛指担任保卫工作的人。文中指白杨树。 【卫士】
小组合作清单: 各组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 1)作者按事情发展顺序,围绕白杨,写了一件什 么事?父亲的神情随之发生些什么变化? 2)课文可以分几段?每段写什么?用一句话概括。
②危险在哪儿,消防官兵就在哪儿出现,他们不管是 火灾还是洪水,不管遇到地震还是塌陷,他们总是 坚强不屈,挺身而出,挽回无数人的生命。
从父亲的话中我们进一步了解到白杨树的顽强、无私。 那么,父亲只是向孩子介绍白杨树吗?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 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有感情地朗读爸爸的话,从爸爸介绍白杨树的话里可 以看出白杨树有哪些特点?
① 高、直、大的外形特点; ② 坚强、不软弱、不动摇的性格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杨
袁鹰
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
天和地的界限并不那么
清晰,都是浑黄一体。
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
那就是沿着铁路线的一行白杨树。
每隔几秒钟,窗外就飞快地闪过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
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
“爸爸,”大孩子摇着他的腿,“你看那树多高!”爸爸并没有从沉思中回过头来,倒是旁边的妹妹插嘴了:“不,那不是树,那是大伞。
”
“哪有这么大的伞!”
“你看它多直!”妹妹分辩着。
“它是树,不是伞!”哥哥肯定地说。
小小的争论打断了爸爸的思路,他微笑着,慢慢地抚摸孩子们的头,说:“这不是伞,是白杨树。
”
哥哥还不满足:“为什么它这么直,长得这么大?”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
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不
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
也不动摇。
”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
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
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
现在呢,孩子们多了一点知识。
在通向新疆的路上,有许许多多白杨树。
这儿
需要它们,它们就在这儿生根了。
爸爸搂着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
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了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
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