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检测论文
微生物检测论文

微生物实训论文张志新(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10生物技术 20100005032)实训题目游泳池水质微生物指标检测与评价摘要由于学校的游泳池经常开放,学生也开了泳课,所以游泳池水质的好坏直接会影响到游泳者的身体安全。
因此我们对游泳池中的水进行了采样,稀释,对水中的微生物进行了培养,观察。
看是否有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
关键词游泳池水质微生物前言微生物广泛分布于大自然界中,绝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和动植物是有益的,有些甚至是必须的:但另一方面,微生物也是造成环境污染、水源变质的主要原因,甚至会引起接触者或饮用者患病。
水体是微生物生存的重要场所。
无论是天然水体还是人工水体,水中溶解或悬浮着多种无机或有机物质,能供给微生物营养而使其生长繁殖,所以在各种水体中都有大量的与其环境相适应的各种微生物生存。
游泳池水与人的皮肤、头部等直接接触,水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游泳者的健康。
游泳池水质达不到标准会传播流行性角膜炎、中耳炎、痢疾、伤寒等疾病。
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对游泳池水质的管理与检测。
目前,世界各地对游泳池的水质标准都有严格的规定,我国目前已制定颁发了《游泳场所卫生标准》和《游泳池给水排水设备规范》两个技术法规。
一实验方案国标规定:游泳池中细菌总数≤1000个/L,大肠杆菌≤18个/L游泳池水质的检测选用“平板菌落计数”方法进行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通过制备培养基进行取样培养,测出水体中大肠杆菌及其他菌落总数,进而对水体质量进行评价。
二试验方法2.1 实验材料2.1.1 实验器材2.1.1.1 三角瓶。
2.1.1.2 量筒。
2.1.1.3 pH计或精密pH试纸.2.1.1.4 高压消毒锅.2.1.1.5 试管。
2.1.1.6 灭菌平皿:直径9 cm .2.1.1.7 灭菌刻度吸管:10mL、2mL、1mL .2.1.1.8 酒精灯。
2.1.1.9 恒沮培养箱。
2.1.1.10显微镜2.1.2培养基和试剂2.1.2.1 营养琼脂培养基见GB/T18204.1一2000中第4章。
水质环境监测论文微生物检测论文

水质环境监测论文微生物检测论文【摘要】近年来水质环境监测已经取得一定成绩,常规监测日趋成熟,水质自动监测正有计划地逐步开展。
我国水环境监测方法可以归为三类:自动监测,常规监测,应急监测,而水质环境监测中水中微生物的检测是其重要内容,因此对其检测质量控制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水质监测微生物样品采集的质量控制1.1水质监测微生物实验室先备齐采集微生物样品的无菌采样玻璃瓶许多水体随时间和空间会发生很大变化,必须制定出合理的采样规划。
为保证采集的水样必须有代表性,采样时固定取水点,同一时间;采水量应为瓶容量的80%,以便在检验时充分混匀;采样时应直接采集,不得用水样刷洗已灭菌的采样瓶,并避免手指和其他物品对瓶口的玷污;采样时不可搅动水底的沉积物;采集管网水的样品前应对水龙头进行消毒,方法为用火焰在龙头表面烧灼片刻(3~5秒),而后放水5~10分钟。
农村生活用水部分水样为蓄水池,需要备一个干净的水桶,放入水池中数分钟,尽量不取表面水,提水后将水灌入无菌瓶中,手注意不要接触到无菌瓶口和瓶塞。
1.2水样的保存达到减缓微生物繁殖的作用采用低温冷藏箱来保存水样,水样全部采集后立即送回实验室;在运输中,玻璃容器要防止破裂,须有固定措施,防止样品容器倾倒和样品溢出。
2、实验室检测系统的质量控制2.1主要实验设备控制(1)、温度计或其它温度计量一起每半年校对一次,以保证培养箱、冰箱、冷冻箱和干燥箱都能连续准确的反映操作温度。
(2)、天平的使用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定期进行检定。
(3)、使用PH计,至少要配制两种标准缓冲液(PH4.0,PH7.0或PH10)来校准PH计。
(4)、分析用水最好采用去离子水或蒸馏水,反对使用渗透水。
(5)、电热灭菌箱应定期(三个月)采用孢子试条或孢子悬浮液来测试其性能,确保操作准确显在160℃~180℃之间,己灭菌的器皿应有标志区分(6)、高压灭菌器也应定期采用孢子试跳或孢予悬浮液检验其灭菌效果,每次使用要记录好温度、气压和灭菌时间。
微生物检查方法验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

微生物检查方法验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摘要】微生物检查是药品或食品安全性基本组成部分之一,而对微生物检查方法的验证是一项极其冗繁、复杂的工作,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之一。
本文结合日常工作的实际,对微生物检查方法的验证过程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相关的建议,以期能够对微生物检查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提高药品或食品中的微生物检出率,保证人民的食品药品安全和品质。
【关键词】微生物检查;方法验证;影响因素所谓的药品是能够对人类疾病起到预防、诊断以及治疗功能的物质,其能够对人类的生理功能进行调节,以使人类恢复正常的生理机能,但是药品都具有一定的适应症和相关功能以及用料、用法。
药品具有对人类各种疾病的治疗效能,是患者解除病痛和康复的重要保证,因此药品的安全性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而作为药品检查中的重要项目微生物检查自然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微生物对药品造成的污染,主要是指微生物体以及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便可能会对患者的机体带来感染、过敏甚至中毒等病症,给患者生命带来威胁。
微生物检查是保证药品质量的重要指标,现对微生物检查方法验证以及影响因素分析的内容概括如下:1 微生物检查方法验证的难题1.1 微生物的不稳定状态微生物一种只有在适宜环境条件下才进行生长繁殖等生命活动,而当环境不适宜则会进行一定程度的休眠,因此,不同环境和时间下的检测极可能会显示不同的检查结果[1]。
尤其对一些混于抑菌药品中的微生物,仅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抑菌药品的抑制而未被杀死,当随药品进入人体后,条件若适宜就可重新生长繁殖,从未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危害。
而有些抑菌药物还会对待检测菌种的检查带来一定的影响,使实验条件下漏检的实例发生,最终进入患者体内,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
1.2 微生物的不确定性微生物对药品的污染是一种不确定事件,造成污染的程序多种多样,包括制药环境、设备、运输、包装等多个环节,无法预测药品的污染路径和来源,同时由于药品的数量基数大,而多采取抽样式检查,对于微生物污染这个随机变量而言增加了检测难度。
食品微生物检验论文

食品微生物检验论文摘要:食品微生物检测项目主要包括反映食品污染程度的指示菌和致病菌,分子生物学技术、免疫学方法和仪器分析法为主要检测技术。
要从不断提高检测人员素质、设施设备的配置和正确使用、采集有代表性的检测标本和运输保存过程中避免污染等方面,做好质量控制工作,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食品微生物检测项目检测技术质量控制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1]。
食品微生物检验是食品监测必不可少的构成部分,是判断被检食品是否可被食用、衡量食品卫生状况的重要指标和重要判定依据之一。
食品微生物检测结果反映出食品卫生环境和食品加工环境的具体现状,能评价食品为微生物污染的状况,为食品安全监督和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为了提高食品卫生质量,保障饮食安全,笔者对食品微生物检验的主要项目、检验技术和质量控制进行分析。
1 食品微生物检验项目1.1 食品污染程度指示菌在食品加工、运输、储存一直到食用前的任何环节,微生物均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进入食品中造成污染。
检测食品中的大肠菌群和菌落总数,可以评定食品污染的程度。
大肠菌群是指载7 ℃的条件下,能分解乳糖、产气、产酸的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
大肠菌群与粪便污染有关,一般认为该菌群细菌可包括大肠埃希氏菌、柠檬酸杆菌、产气克雷白氏菌和阴沟肠杆菌等。
因此将其作为粪便污染指标菌提出,表明食品是否存在粪便污染。
食品中的大肠菌群数是指在100 g或100 mL样本中,大肠菌群数的最近似数(MNP)表示。
大肠菌群数的高低,直接表明了粪便污染的程度,也间接反映了对人体健康危害性的大小。
食品中有粪便污染,则可以推测该食品中存在着肠道致病菌污染的可能性,可能出现食物中毒和流行病,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的危险性。
菌落总数是指载37 ℃的普通琼脂培养基上,1 g或1 mL样品在培养24 h后所生长的菌落总数,是评定生活饮用水和食品污染程度的一个指标。
药用微生物论文2200字_药用微生物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药用微生物论文2200字_药用微生物毕业论文范文模板药用微生物论文2200字(一):面向药企质检岗位之药用微生物学课程实践教学的思考论文摘要:在制药企业中,药品微生物检测是关系到药品质量及患者用药安全的重要岗位之一,要求从业者掌握基本的微生物学理论知识及必要的实践操作技能。
作者根据在药企质检岗位三个月的实践锻炼及对相关药企的调研,对高职院校《药用微生物学》课程实验项目的设置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为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药用微生物学;微生物检测;实践教学《药用微生物学》是面向高职药品生产技术、生物制药、药物制剂、药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等制药专业群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着重掌握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微生物的营养、微生物的生长及控制等理论知识及其相关的形态观察、培养、消毒与灭菌、检测等实践操作,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及从事药企相关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在药企中,微生物学相关的实验技术、实验方法、实验手段已广泛渗透到相关岗位中,但是各岗位所要求的微生物实践操作技术不尽相同,甚至差异较大。
因此,对于制药技术专业群的不同专业,药用微生物学实验项目应该按岗位需要进行分别设置。
根据本人在药企微生物检测岗位的实践及对相关企业的调研,对药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药用微生物学实验项目要求及设置进行初步探讨。
一、微生物基础性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观察显微镜为人类做出了重大贡献,无论在科学研究还是在工农业生产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且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药物微生物检测过程中,常常需要通过观察微生物的形态初步确定微生物类别,这就要求熟练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微生物细胞的染色方法。
通过实践训练,使学生掌握显微镜的使用程序,能够正确操作、妥善保管并维护显微镜,并能通过观察各类微生物的标本,对微生物的形态具有初步的理性认识。
(二)培养基的配制培养基是微生物检测和鉴别必不可少的载体,培养基的配制必然是微生物检测人员重要的基本功之一。
微生物实验大论文

土壤淀粉酶产生菌的筛选、分离纯化与活力测定1201306230406 冯夏艳23浙江工业大学生环学院生技1302班456摘要: 【目的】了解与掌握土壤淀粉酶产生菌的分离纯化、筛选、活力测定与生理生化反应测定。
【方7法】从土壤中分离产淀粉酶的微生物,对初步筛选到的淀粉酶产生菌进行复筛,对其进行摇瓶好氧培养,8并用透明圈法测定微生物淀粉酶活性,最后进行简单的生理生化反应测定。
【结果】经筛选并培养后的土壤淀粉酶产生菌有一定的活性,可根据淀粉酶透明圈的大小来判定,而且可通过简单的生理生化反应9测定其基本性质。
【结论】通过土壤中淀粉酶产生菌的筛选,淀粉酶产生菌的分离纯化及产淀粉酶的摇10瓶发酵培养,一步步分离纯化,从而获得了纯化程度极高的淀粉酶产生菌,并根据标准曲线测出了酶11活力的大小。
并通过细菌鉴定中的生理生化反应来了解细菌生理代谢情况,试验了细菌分解糖类物12质产酸产气的情况,并用V.P试验和M.R试验检测的该菌呈阳性。
1314关键词:土壤淀粉酶,划线分离,透明圈法,生理生化反应1 材料与方法151.1材料16171.1.1土壤淀粉酶产生菌的分离18土壤样品;培养基及试剂: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淀粉培养基、PDA培养基、99ml无菌水1瓶(带玻璃珠)、6支9ml无19菌水试管等;仪器及用具:无菌培养皿、无菌吸管、无菌水,酒精灯、无菌涂布棒(又名扩散棒、三角棒)、接种环、20生物洁净工作台、生化培养箱、人工智能培养箱、手动菌落计数器(sc6)、移液器、移液枪等。
1.1.2土壤淀粉酶产生菌的纯化2122淀粉培养基;前期筛选所得淀粉酶产生菌231.1.3 土壤淀粉酶产生菌的发酵培养24菌种:前期实验分离得到的菌种,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仪器:超净工作台、恒温培养箱、摇床、发酵罐、发酵尾25气分析仪、移液器、接种环、酒精灯、记号笔等;培养基:液体发酵培养基。
261.1.4淀粉酶的活性测定27菌种:产淀粉酶微生物;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培养供试菌培养使用;仪器和其它用具:摇床、恒温培养箱、28纸片、移液管、淀粉酶标准品、尺、小试管、容量瓶、离心机291.1.5淀粉酶产生菌的生理生化反应30菌种: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藤黄八叠球菌(Saracina lutea)、前期实验分离到的31产淀粉酶菌株;培养基:糖发酵培养基(葡萄糖、乳糖或蔗糖)、葡萄糖蛋白胨培养基、胰蛋白胨水培养基;试剂:甲基32红指示剂、40%KOH,5%α-萘酚等。
应用微生物论文1200字_应用微生物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应用微生物论文1200字_应用微生物毕业论文范文模板应用微生物论文1200字(一):应用快速检测方法准确测定食品中的微生物论文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有很多,病原微生物是其中一个比较大的安全隐患。
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出现了很多应用广泛的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并具有检测速度快、检测准确性高等优点。
一、分子生物学快速检测方法1.PCR快速检测方法。
PCR技术是一种能够检测已知核酸序列的微生物检测技术,其通过大量复制微生物菌种的部分特异性强的DNA,如果食品中存在微生物菌种,能够复制出相关的特异性DNA片段,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出微生物菌种,从而快速地检测出病原微生物。
该方法能够实现对很多微生物菌种的精确检测,包括乳酸菌、双歧杆菌、定分酵母、啤酒酵母、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肉毒梭菌等非常多种类的病原微生物。
2.核酸探针快速检测方法。
核酸探针快速检测方法具有快捷、直接、准确度高等特点,其核心原理是碱基配对,主要过程如下:首先,选择一段DNA片段,对其进行标记;其次,提供一个可以使目的菌种的DNA和所标记的DNA片段进行杂交的环境;最后,根据杂交的结果,检测出食品中是否含有目标微生物。
二、免疫学快速检测方法1.荧光抗体快速检测法。
荧光抗体快速检测法利用荧光物质来标注抗血清抗体,从而使之形成抗抗体,然后用荧光显微镜对样品进行观察,通过对比来确定食品中是否存在微生物菌种,并且确定微生物的类别。
2.免疫酶快速检测法。
免疫酶快速检测法的检测原理是利用酶对抗体进行标记,通过使酶标记的抗体与抗原、酶标记的抗抗体与抗原结合物发生反应,从而形成特殊的组,而酶反应能够显色,从而检测出抗原抗体的存在,并计算出具体的浓度。
3.免疫磁珠快速检测法。
免疫磁珠快速检测法的原理是通过连接抗体的磁珠对目标菌种进行跟踪和捕捉,从而发现目标菌种,然后将发现的目标菌种样品放置到选择性平板之上,通过这样的方式对微生物菌种的情况进行仔细观察。
除此之外,这种方法还能够利用荧光标记抗体或者是酶标记抗体来对微生物菌种进行检测,再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来确定菌种的浓度等详细信息,在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细菌的检测中有很好的效果。
微生物技术论文2000字

微生物技术论文微生物技术论文2000字微生物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中的一种,是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微生物技术论文2000字,大家快来跟小编一起欣赏吧。
论文摘要:目的验证氨金黄敏颗粒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是否适用于该供试品的检查。
方法细菌计数采用低速离心―培养基稀释法,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按常规检查法,控制菌按常规检查法。
结果稀释剂对照组的菌回收率大于70%,试验组的菌回收率大于70%;阴性对照组未检出阴性对照菌,试验组检出阳性试验菌。
结论可以用该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进行氨金黄敏颗粒的检查。
主题词:氨金黄敏颗粒检验中图分类号:R122.1+2为了保证检验方法的科学性,现对某公司生产的氨金黄敏颗粒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
一、材料与仪器1 、试验样品药品名称:氨金黄敏颗粒,批号:090901、090902、090903。
2、验证用仪器电热恒温干燥箱、电冰箱、电热恒温培养箱、恒温水浴锅、离心机、蒸汽灭菌锅、集菌仪等。
玻璃器皿锥形瓶、培养皿、量筒、试管、吸管等。
3、验证用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
4 、验证用培养基及稀释剂营养琼脂培养基;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胆盐乳糖培养基;营养肉汤培养基;改良马丁培养基;曙红亚甲蓝琼脂培养基。
二、验证条件无菌室环境洁净度为10000级,局部洁净度为100级,净化消毒30min以上,供试品及灭菌的器具等经传递窗紫外杀菌灯照射30min 置无菌室内,试验人员手消毒后穿无菌服进入操作间。
三、方法与结果1 、菌液制备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新鲜斜面培养物接种于营养肉汤培养基中,于35℃培养18~24小时,分别取各菌种培养液1ml加入0.9%无菌氯化钠溶液9ml中,10倍依次稀释,金黄色葡萄球菌稀释至10-5,大肠埃希菌稀释至10-7,枯草芽孢杆菌稀释至10-5,约为50~100cfu/ml,备用。
接种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培养基中,于23~28℃培养23~48小时,取培养液1ml加入0.9%无菌氯化钠溶液9ml中,10倍依次稀释至10-5,约为50~100cfu/ml,备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名称:《微生物检测技术》
论文题目:罐头食品的商业无菌检测班级:10生物技术
姓名:苏欣
学号:201040700145
罐头食品的商业无菌检测
摘要:罐头食品经过适度的热杀菌以后,不含有致病的微生物,也不含有在通常温度下能在其中繁殖的非致病性微生物,这种状态称作商业无菌。
对罐头食品的密封包装以及商业无菌的检测是十分必要的且有利的食品检测技术。
罐头食品根据pH的不同可分为两种类型:低酸性罐头和酸性罐头。
除酒精饮料以外,凡杀菌后平均pH大于416,水活性大于0185的罐头称为低酸性罐头。
原本是低酸性的水果、蔬菜或蔬菜制品,为加热灭菌的需要而加酸降低pH的,属于酸化的低酸性罐头食品;杀菌后平衡pH等于或小于416的罐头食品, pH小于417的番茄、菠萝、梨以及由其制成的汁,以及pH小于419的无花果都属于酸性食品。
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常常采取不同性质的培养基以利于检出特定的污染菌[1]。
依据微生物的生长环境不同,分离出来的污染菌也不尽相同。
通常所见的低酸罐头的污染菌主要有嗜热性需氧芽孢菌、嗜热性厌氧芽孢菌、嗜温性需氧芽孢菌、嗜温性厌氧芽孢菌、非芽孢细菌、酵母及霉菌等等。
酸性罐头中常见的污染菌有产芽孢细菌、不产芽孢的细菌、抗热性霉菌及酵母等。
其中产芽孢细菌以凝结芽孢杆菌、丁酸厌氧菌为主,不产芽孢的细菌主要为乳酸菌。
这些微生物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罐头制品腐败变质[2]。
由于不同罐头制品营养环境各不相同,其污染菌也不尽相同,所以目前国内外对各种罐头食品微生物指标没有公开的具体的检测标准,在防止罐头食品污染问题上存在很大漏洞。
[3]
1.术语
1.1 罐头食品的商业无菌 commercial sterilization of canned food
罐头食品经过适度的热杀菌以后,不含有致病的微生物,也不含有在通常温度下能在其中繁殖的非致病性微生物,这种状态称作商业无菌。
1.2 密封 hermatical seal
是指食品容器经密闭后能阻止微生物进入的状态。
1.3 胖听 swell
是指由于罐头内微生物活动或化学作用产生气体,形成正压,使一端或两端外凸的现象。
1.4 泄漏 leakage
是指罐头密封结构有缺陷,或由于撞击而破坏密封,或罐壁腐蚀而穿孔致使微生物侵入的现象。
2.关于罐头包装的真空,国内外检测的发展概况
根据历年来专利文献分析,罐头等真空密封容器真空度的无损检测方法粗略地可分成十类。
即1).真空表直接测量法;2).人工敲打听音法;3).罐盖变形目测法,4).改变罐盖外部压力法;5).变形度检测法,6).光学法,7).超声波法,8).流体力学法;9).声一电转换检测法;10).漏泄检测法。
目前国内的方法主要是真空表法和人工敲打法。
真空表法是破坏性的检测方法,只宜于抽检,而人工敲打法不但劳动强度大,而且会因年龄、性别及周围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造成准确度差。
如何发展具有我国特色的罐头真空度检测设备,
是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4]
罐头食品的微生物学检验长期以来都用作罐头商业无菌检验,即通过将样品保温观察至少5-10天后,再做内容物感官检查、测定pH和显微镜检查,以确定罐头食品中有无细菌繁殖。
包括我国的GB/T 4789.26-2003《罐头食品商业无菌的检验》标准、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罐头食品商业无菌常规检验法》、美国FDA和AOAC的方法,对罐头食品的微生物学检验都采用这种商业无菌检验法。
但较长的保温时间以及需要大容量的保温设施使该方法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贸易需求。
鉴于此,有必要寻找一种快速的能与传统商业无菌检验等同效果的方法,在保证不影响检出率的条件下缩短检验时间。
菌悬液制备:将保存的产气荚膜梭菌和生孢梭菌接种硫乙醇酸盐液体培养基(其它实验菌株接种营养肉汤),36℃,厌氧培养24小时后备用。
将各培养物用生理盐水适当稀释后用于测试。
3.BacT/ALERT 3D系统检测原理简要步骤
微生物在生长时会产生CO2,CO2会使培养瓶底部的感应器从浅灰色变成浅黄色,并且这种颜色变化可以通过仪器检测到。
以培养瓶中初始CO2水平为基础,在指定的天数内,若CO2水平发生显著变化,说明样品中有细菌存在,则判定为阳性;在指定的天数之后,若CO2水平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则样品为阴性。
[5]
3.1菌悬液制备:将保存的产气荚膜梭菌和生孢梭菌接种硫乙醇酸盐液体培养基(其它实验菌株接种营养肉汤),36℃,厌氧培养24小时后备用。
将各培养物用生理盐水适当稀释后用于测试。
3.2接种:用一次性注射器分别吸取各种浓度产气荚膜梭菌和生孢梭菌菌悬液各1mL,以注射的方式接种到iNST培养瓶中(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有限期内使用),同时将各菌悬液接种1mL到一次性平皿,然后倾注硫乙醇酸盐固体培养基,36℃厌氧培养24小时后,进行平板菌落计数。
其它各种菌悬液则按同样方式接种到iAST培养瓶(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有限期内使用)中,同时进行平板菌落计数。
3.3BacT/ALERT 3D系统检测:按仪器说明书进行操作,将接种好的培养瓶加载到仪器的孵育箱中,温度设定为36℃,时间设定为3天。
3.4试样的处理:打开密封包装前,用温水擦净试样外包装,放入无菌室,以紫外光杀菌灯照30分钟。
用75%酒精棉球擦拭试样外包装(铁盒罐头擦拭后点燃灭菌),带汤汁的罐头应在开启前适当振摇,然后再用灭菌卫生开罐刀或罐头打孔器开启。
3.5加样:在使用培养瓶前,用75%酒精棉球擦拭瓶口。
开启包装后,用一次性注射器吸取内容物各10mL,分别注入iAST培养瓶和iNST培养瓶。
加完试样后,在培养瓶上做好试样标记。
加样后,应该留样,即用一次性注射器吸取内容物10-20mL,移入灭菌试管,保存于冰箱中。
3.6培养瓶结果分析:当仪器检测到阳性瓶后,电脑会报警提醒操作者,可进入仪器的浏览和打印界面,记录阳性瓶的读数和标记。
如果在继代培养中出现生长,那么,培养瓶视为“阳性”,记录阳性瓶的读数和标记;当孵育时间达到设定的最大检测时间,培养瓶中无微生物生长,则仪器会给出阴性的结果,记录阴性瓶的读数和标记。
3.7结果判定:仪器分析结果为阴性,经感官检查、pH测定,确认无微生物增殖现象,则为商业无菌;仪器分析结果为阳性,经过确认无微生物增殖现象,则判为商业无菌;仪器分析结果为阳性,经确认有微生物增殖现象,则为非商业无菌。
4.关于培养基的问题
由于本实验主要检测的是好氧或兼性厌氧的污染菌,所以采取了常规的增菌分离方式,未完全采用GB/4789126-2003分离菌的方法。
除了包括了国标中酸性和低酸性罐头商业无菌检验的诸多培养基,还有实验室常用的培养基,如察式培养基等,其目的是试图筛选出一种适合该品种罐头微生物分离的培养基体系。
参考文献
[1]赵晋府食品技术原理[M]1中国轻工业, 20071
[2]傅力,刘彤番茄酱中几种微生物指标检测方法的探讨[J]1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2002,
[3]华玉苍,王彩红1厌氧菌的检测方法[J]1酿酒科技, 2001(2): 69-701
[4]黄光周,蔡德全食品罐头内真空度的无损检测,华南工学院学报 1997
[5]郑晶.黄晓蓉 BacT/ALERT 3D罐头商业无菌检测中的应用,检验检测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