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纯诗

论纯诗
论纯诗

在这个混乱的时代,来讨论“纯诗”这样的问题,似乎显的不合时宜。关于诗的曾有的神圣理念,连同那个曾有的“上帝”一般,都已土崩瓦解,灰尘乱飞。然而,我们如果有足够的耐心,再等待一会儿,待尘埃落定,喧噪平息——所有的喧噪无例外地都是暂时的,短命的,惟一种诗性的宁静永恒——我们将会遇见自己失落在草叶上的影子,露水的心跳,并且再一次听到了诗的神圣的脉动——它一直宁静地守候着我们,在世界或我们体内的某处遗忘的角落。因此,我想把我的“纯诗”定义为:以精湛的有着呼吸的语言组织,唤醒并呈现了生命、大自然或世界的一种脉动。我之所以在这个混乱的当下,就试图来“唤醒”这种脉动,是因为它是一种诊治,在伟大的诗歌面前的“那种精神状态”“那种情绪”及“精神振荡”(瓦雷里)所引发的“脉动”,曾经是衡量一个人类精神健康的标志。而现在,它可悲地衰微了,濒临死亡。当今诗人义不容辞的职责,就是要以他的诗的脉动,来再次起搏、唤醒这濒临死亡的人的脉动——它是一次“救亡运动”,而不仅仅是拯救诗人自己。

虽然,我的“脉动”或许在潜意识中,曾受到中国文学传统中的曹丕的“文以气为主”、刘勰的“养气”的启发,但我的这篇文章并不准备在这方面花一番力气梳理,因为“纯诗”概念主要还是一种现代意识的产物,它的始作俑者,是法国二十世纪初的大诗人瓦雷里。他在给朋友诗集的序中,信笔或妙手偶得之地提出了这两个字,没想到竟引发了热烈的反响,并且使得自己也不得不对这个概念重视起来,深究下去。由此,关于纯诗的探索与论争,百年之来,一直回响不绝,甚至我们今天动辄挂于嘴边的“纯文学”之说,很大程度上亦可归于它的延伸。

然而,瓦雷里的纯诗理论,在某种意义上,似乎更象一种美妙的哲学思维。他这样阐述到:纯诗的概念是一种不能接受的概念……它是一个难以企及的目标,诗永远是企图向着这一纯理想状态接近的努力。在瓦雷里的这一思维中,人类迄今为止的全部诗歌似乎都没有或不可能产生他所说的“纯诗”,都只是为“纯诗”预备的矿石。我们惟有不断地冶炼这种矿石,清除其杂质,使之无穷尽地接近,但却不可能进入那一首“终结之诗”——纯诗。

作为一种哲学思维,瓦雷里的这一论述无疑是成立的,美妙的,如果试图在这一逻辑中反驳瓦雷里,就如同在芝诺的逻辑中反驳其兔子永远无法追上乌龟一般,只能束手无策。然而,在真实的经验或感觉中,大家其实又都明白,兔子无疑会赶上并超越乌龟,就像在我们的常识与经验中,那种“纯诗”实际上早已存在,钻石一般琳琅满目地闪烁在时间的长河之中。如果说它们只是一堆堆为某首“终结之诗”预备的矿石,我们实在想象不出凭什么诗与诗人会在历史上拥有星空一般的尊荣,更想象不出,孟浩然、王维、李白、杜甫那些钻石般的诗篇有什么继续冶炼的必要——那只会糟蹋了它们——它们已经到达了一种极致。

因而,在面向现实的意义上,瓦雷里的理论实有着调整与发展的必要。而瓦雷里之所以在他的诗学上产生这样的偏颇,是因为他过于将目光专注于为到达纯诗而纯粹语言的手段上,就如同一个人,要燃烧起一种纯粹的火焰,就将所有的目光都投放到寻找这样一个与之相配的纯粹的木材上。当他寻找不到这样纯粹的木材时,干脆就否定了纯粹火焰的纯在。然而,在实际的经验中,我们知道,不只是木材,无论什么样的可燃物,在一定的条件下,都可以燃烧出一种明亮且纯粹的火焰,至少在我们的视觉效果上可达到这样的境地。但撇开瓦雷里的偏颇,他的有一段关于纯诗的产生状态的描述,却十分精彩,它与中国古典诗论家钟嵘《诗品》中的“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有着某些叠印之处,可谓我的“脉动”的先声:

在第一种情况下……谁都遇到过这种与被某种境遇所激发、所魅惑而引起的精神状态相

比拟的特殊的精神振荡,这种精神状态是完全独立于任何已确定了的作品之外,它是我们内心的运筹、身体及精神的把握和引起我们深刻印象的(现实及理想的)环境的某种和谐整一的自发而自然的结果。但另一方面,当我们提及诗艺或者一首诗时,问题则显然在于引起一种与前些那种状态相似的那种精神状态,人为地创造出这种情绪。

这“第一种情况下”所描述的“精神振荡”,在某种意义上,可看作我的纯诗的“脉动”状态的某种程度的描述。但我却不能认可瓦雷里对他的“精神振荡”的“两种情况”的割裂,不能认可他的“但另一方面”认为一首诗是为了创造出与另一种情况相似的那种“精神状态”、那种“情绪”。“创造”与“相似”这样的字眼,显然使得那种“精神状态”、那种“情绪”的“振荡”,与第一种情况下的“振荡”,有了不可弥补的差异,仿佛是一种被动的模拟,仿佛是来自一个世界的“振荡”试图去到另一个世界中去寻求和鸣。事情并非这样,我认为瓦雷里所述的两种情况中的“精神状态”“情绪”的“振荡”,其实是一个“振荡”——只是在第二种情况中,诗人以一首诗唤醒了第一种情况中曾有的,但后来又陷入茫茫无期的沉睡的“精神状态”“情绪”的“振荡”。而我所说的纯诗的“脉动”,不仅存在于一首诗的文本中,还存在于它对另一个生命世界的唤醒过程之中——这个脉动过程本身就是一切。

瓦雷里的“振荡”,有着我的纯诗“脉动”的先声的意味,但还远非“脉动”。在物理学的意义上,“振荡”往往令人联想到一粒石子投入水中或某种物体上,一声响亮之后的扩散,渐弱,消失,联想到某些政治诗、宣传诗的效果。而我的“脉动”,是沿着某个方位的延伸,持续,或加入,如水平坐标轴上起伏着指向无限的一种波状线。我之所以为我的“脉动”在延伸、持续后,还使用了加入这样的词,是因为基于这样一种复杂状态的思考:这种“脉动”在它的行进过程中,并非始终保持着单纯的波形线的起伏,往往还渐行渐远,渐行渐深,有时竟为我们的感觉不能知——但并非消失。我所说的脉动的这种暂时的消隐,就如同一个打动了我们心魄的心爱的人的回眸一笑,有些时间我们似乎不再惦记这笑靥,但并不意味着我们丢失了这笑靥,而是这笑靥暂时转入了我们生命的另一种层次——就如同进入了岩层的地下水,并随时会返回到光线之中来。而且,在这种脉动的持续的过程中,它还有可能加入另一种“脉动”,如一条溪水与另一条溪水相汇,似乎又消隐不见了,但其实它仍在另一种脉动中脉动,并有益地改善了各自的“脉动”。

与我的纯诗的脉动试图嫁接入生命,嫁接入人生不同,瓦雷里的纯诗更像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乌托邦:“对于诗人来说,关键在于创造一个与实际秩序毫无关系的世界的、事物的秩序和关系体系。”并由此,瓦雷里对纯诗的语言的要求,是要达到一种“物理学家所说的纯水的纯”的要求,就如同欲砌一座天堂的白玉楼,就一定要先选到没有一丝尘杂的玉石,亦因此,他有理由抱怨,诗人远没有音乐家幸运,他所面对的首先是一堆杂乱无章的语言材料,比音乐家多了一道纯粹语言的工序。而这纯粹语言的工序,是为了纯诗的作品中,“任何散文的东西都不再与之沾边,音乐的延续性,永无定止的意义间的关系永远保持着和谐,彼此间思想的转换与交流似乎比思想本身更为重要,线条艺术便包含了主题的现实……”于是,仿佛一种惯性,瓦雷里走向了他的纯诗极端,最终,他只能叹息:“纯诗概念是一种不能接受的概念。”显然,如我前面所说,瓦雷里的问题是在于他过份将目光狭隘在语言组织上,手法上,而导致他最终在某种程度上又否定了自己的纯诗。

但我们如果脱身出瓦雷里的逻辑与洁癖,将目光向天平的另一端——效果上再偏移一些,那么,在纯诗——一种脉动的理论中,我们就可以这样说到:物理学家所提炼的纯水可以形成一种纯粹的脉动;含有各种微生物矿物质的溪水也可以形成一种纯粹的脉动;甚至饱含了泥沙的黄河之水同样可以形成一种纯粹的脉动——当你将目光关注在脉动的效果上,你根本无法说这些脉动谁不纯,谁更纯。李白的《将进酒》就是一种黄河的脉动,“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这样饱含散文元素的诗语言,无疑是为瓦雷里的纯诗所不能接受的,然而,它们却是李白的黄河脉动的必要组成部分,少了它们,《将进酒》的脉动便会窒息。

无疑,瓦雷里的“纯诗”,马拉美的“绝对的诗”,都曾受到爱伦•坡的启发。在著名的《诗的原理》一文中,爱伦•坡历史性地否定了史诗、乃至长诗继续存在的理由,他认为:一首诗必须刺激,才配称为一首诗。而这一刺激,在任何的长篇制作里,都是难以持久的。这一段话,可以说对法国象征派在形式上的发展及短诗的繁荣,有着开拓性的贡献;但这一段话,也同样有着它的偏狭,并似乎无形中成为了人们选寻纯诗的一个框子。实际上,纯诗的始作蛹者瓦雷里的代表作《年轻命运的女神》《海滨墓园》等,以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就都应属于长诗。一首长诗能否存在的理由,同样应看它有没有在诗中形成一种脉动。当然,由于长度的关系,这种脉动亦必然会显得更为巨大,我们必须站在合适的距离,位置,这种脉动才能清晰地呈现出来,并吸引着我们其中愉悦地浮沉。

其实,关于长诗,短诗,不合适的短诗,爱伦•坡自己也没有真正地划分清楚。他把短诗的范围限于100行之内,但这100行之内的许多数字,实际上已是我们今天所感觉的长诗的范围了。同时,他定义的“不适当的简短的诗”,更不能令东方读者满意。爱伦•坡认为:“(诗)不适当地简短,会沦为仅含一些警句的实体。一首很短的诗,不时产生一个鲜明或生动的效果,但决不会产生一个深刻持久的效果。”这样似是而非的话,或许能迷惑部分西方读者,而对于东方读者来说,显然是荒谬的。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绝句,日本的俳句,在爱伦•坡的眼中,无疑都是属于“不适当的简短”,然而,就是这“不适当的简短”的诗,不仅产生了鲜明生动的效果,而且产生了爱伦•坡所渴望的“一个深刻或经久的效果”。王维的五绝《辋川集》,松尾芭蕉的俳句,谁能争锋其深刻持久的效果。而导致这一效果的,就是这些伟大的东方短诗的“脉动”。一首诗,无论其长短,只要它拥有了一种脉动,那它就拥有了一种持久的、指向永恒的魅力与力量。这里,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王维的五绝《鹿柴》的脉动构成。五绝,是中国古典诗中最为短小的一种形式,但王维却使它获得了不逊色于任何一首长诗的魅力与穿透力。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王维《鹿柴》

从贴近物理学的意义上来说,我所阐述的纯诗的“脉动”,包含着诗歌文本中初始的振荡,以及这种振荡在读者心灵或生命中的持续的传播。因此,这初始的振荡,无论诗的长短,都必须至少形成一个完整的脉动,在水平轴上描绘出来,就是要有一段完整的波形线,这样才能形成指向某个方向的脉冲,以及由波动的波幅与波长形成的诗的基本节律。《鹿柴》起首的“空山”句,说明这座山于人类而言,什么也没有,只是一种虚无。因此,这首短诗脉动的波形线的起点,可定在水平轴上。而第二句的“但闻人语响”,立即对这虚无作了否定,或发

展。在诗境上,它由虚到实,由静入响,因而对于第一句所形成的,是一段由水平轴向上的波形线:。第三句首的“返景”——一缕金色的夕晖,在色彩的亮度上,可承接、呼应上一句尾“响”所形成的波形线的高度。而这缕金色的夕晖,无疑是从大自然的某个高度向下倾泻的,并与句中的“入”——一个仄音字,一同将波形线从它的最高峰拉下来,而且这一拉就不停息,幅度一直拉到水平轴下面的“深林”及诗境的最低点。这水平轴下方的“深林”,代表了大自然的另一面,神秘,莫测,幽暗,且有着吞噬的暗示,它的低,与“返景”的高,它的暗,与“返景”的亮,完美地形成了一段大幅度下滑的波形线。然而,随着时间的无声流逝,金色的夕晖透过“深林”的林隙,洒落在地面的一斑青苔上,使得幽暗的深林一角明艳起来,变的可视,可居。这最后一句诗境的色彩复由暗到亮,并与平音字“上”、诗句中转折性的字眼“复”一道,将脉动的波形线引领向上升,又回到水平轴上,这首五绝亦到此嘎然而止——但作为一段完整的原始脉动,它已经完成。并且由于这原始脉动的纯粹,清晰,完美,它的振荡在承继者中的唤醒,持续,具有了一种指向永恒的性质,而达到了爱伦•坡所追求的“深刻”“持久”的效果。

但我们必须承认,爱伦•坡的理论的影响是巨大的,象征派的鼻祖波德莱尔,及麾下三员大将马拉美、兰波、魏尔伦,无不受其启发,且都以短诗见长,而他们同时也在发展着爱伦•坡的洁癖,至瓦雷里的“纯诗”理论而达到一个极端。爱伦•坡在他的《诗的原理》这篇文章中,为了进一步纯粹诗歌,将精神世界分成纯粹智力、趣味和道德感三个部分,而他将纯粹智力、道德感从诗中放逐出去,认为诗人应独取中间的“趣味”——因为“趣味”使我们知道“美”。爱伦•坡与他的信徒们均反对理念入诗,无论理由是须剔除理念,是因为理念损害了诗;还是之所以剔除理念,是因为诗损害了理念。并进而发展到试图在诗中省略去散文结构、偶然陈述、逻辑叙事过渡等。自然,这一切都是为了那个“趣味”,那个“纯诗”的“美”,其追求也不无道理。作为一个东方读者,我接受这一切也没有什么困难,因为中国古典诗中的孟浩然、王维、部分的李白、韦应物、马致远等,均具有着这“纯诗”的趣味美。然而,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热爱者,我同时还清楚,如果完全接受这一洁癖的要求,我们将会失去杜甫的那些道德感强烈的诗篇,甚至大量地驱遣“散文”入诗的李白的歌行、辛弃疾的长调。我不知道中国的读者——无论什么时代的中国读者阅读这些伟人的诗作时,会有什么“不纯”的感觉,甚至会认为真正的纯诗就应该是这样的,一种波澜壮阔的伟大的“脉动”。

实际上,也正是爱伦•坡的这种对于诗的近乎“洁癖”的要求,使得他反而在自己的国度——美国、自己的语种——英语中反而影响不大的原因之一。二十世纪的艾略特的《荒原》、庞德的《诗章》、克莱恩的《桥》,均是不符合爱伦•坡的“短诗”要求的巨作,而他们在诗中的那种试图拯救一个时代,或审判一个时代的道德感,显然更是与爱伦•坡的美学原则对立的。因此,在开阔的视野的比较中,我的纯诗——一种脉动的说法,显然更具有着普遍的意义。

当然,爱伦•坡的理论自有它的历史,他的理论中有益的枝丫,也仍可以给后人不断地提供嫁接。瓦雷里所探讨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振荡”,我以为就可以看作是爱伦•坡所论述的与一首诗的价值成正比的“升华的刺激”的发展,延伸。瓦雷里之所以推出“振荡”一词,显然是在某种程度上意识到了爱伦•坡的“刺激”一词的局限性——它过于侧重于一种瞬间的生理的反应,而忽略了一首诗对于持久的魅力的要求。我们都知道,生理性的不断刺激,迟早会把人引向一种麻木,直至对这种刺激不再有任何的反应。但我们同时还知道,我们在阅读那些伟大的诗歌,如李白的“窗前明月光”等时,在时间的流程中,我们从未感觉过麻木,直至垂垂老矣,吟诵这些诗的时候,仍会生发无限的感

慨。自然,我们也不能说爱伦•坡的“刺激”就完全错了,它只是说出了一部分,就如同瓦雷里的“振荡”只是说出了更多的一部分。对此,我打个有启示性的,或有不妥帖处的比方,爱伦•坡的这种“刺激”,对于沉睡的,或已濒临死亡的心灵而言,就如同医生对业已停止了跳动的心脏实施的电击治疗,促使其瞬间醒来,回转人间。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我们仍要进一步地追问,医生,或诗人,尤其那些非凡的诗人,是否可以就此撒手了?不是的,还应负责任地继续努力一下,因为此时病人的心跳仍是脆弱的,甚至可能再次停止跳动,因此,医生,或诗人,还必须设法使这心脏进入一个正常的、持久的搏动,或脉动,才算真正完成了任务——一首诗的“刺激”才能算真正地唤醒了读者,并长久地伴随着读者的生命,才是真正地获得了“深刻”“经久”的效果。

对于爱伦•坡的“刺激”说,以及瓦雷里的“振荡”说的进一步突破,发展,还是纯诗这一概念引入到东方之后。中国当代诗歌艺术大师洛夫在他的1965年出版的《石室之死亡》的自序中指出:“纯诗乃在于发掘不可言说的内心经验。故诗发展到最后即成为禅的境界,真正达到不落言诠、不着纤尘的空灵境界。”随后,洛夫在他的诗学理论的发展与诗歌的创作中,将西方的超现实主义与东方的“禅”融合起来,发展出一种现代“禅诗”。关于这种“禅诗”,洛夫是这样阐述的,即是“一种生命的觉醒”。将这“觉醒”的“禅诗”,看作是瓦雷里的“纯诗”在东方发展的别一种称呼,想来洛夫先生不会有本质上的不同意见。而在对纯诗效果的关注上,由爱伦•坡的“刺激”,瓦雷里的“振荡”,至洛夫的“觉醒”,诗学上的进步是显著的,“刺激”“振荡”这样的词语,均有着机械被动的意味,而至洛夫的“觉醒”,终于有了人的生命的参与,使得我们可以把一首诗作为一种生命的现象来对待。

“觉醒”虽然进了一大步,但还不能等同于我的“脉动”,它仍偏重于时间的一刹那,脉动的初始阶段。然而,理论是一回事,创作又是另一回事,洛夫所创作的为数众多的脍炙人口的禅诗,在其诗思中实际上都是可以寻找到一种脉动的。为了使文章探讨的脉动的波形线多样化一些,我且选出洛夫的一首禅诗名作《金龙禅寺》:

晚钟

是游客下山的小路

羊齿植物

沿着白色的石阶

一路嚼了下去

如果此处降雪

而只见

一只惊起的灰蝉

把山中的灯火

一盏盏地

点燃

——洛夫《金龙禅寺》

与王维《鹿柴》脉动的波形线的起始方向刚好相反,洛夫的“晚钟”,没有象一般预感的那样,它的波形线随钟声向上飞扬,而是与夕阳一同下沉——由一条“下山的小路”向下牵引,“一路嚼了下去”,延伸向一种世界的内部,深处。而就当这波形线在世界的深处游移探寻的时候,突然凭空的一问“如果此处降雪”,以一种画外音的响亮,以及雪的意象本身的明净,明澈,将波形线从世界的幽深处提升上来,并由地平线或水平轴上的一只“惊起的灰蝉”——仿佛雪的磷面擦亮的一根火焰继续承接,飞升,直至达到灯火燃亮的顶点,诗篇于此嘎然而止。但问题亦随之出现,这波形线似乎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原始脉动,还缺了最后的四分之一。然而,且慢,这四分之一脉动是存在的,只不过是隐形着的。洛夫曾阐述他的禅诗是一种生命意识的“觉醒”,这“觉醒”在我的“脉动”的关注中,绝非一种说明性的文字,而是指向一种诗思的动态过程。那么,这最后一节诗中的动态过程,就是空旷的山谷,觉醒的生命点燃着一盏盏的灯火……显然,这动态的过程是没有止息的,那一盏盏不断亮下去的灯火,最终将会使山谷完全为灯火所覆盖,成了一个表里俱澄澈的“雪”的世界,而终于回应了“如果此处降雪”的一问——并将波形线从高处的“灯火”,拉回到大地的“雪”的水平轴上,完成了一个完整的原始脉动。这最后四分之一隐形的波形线,我且用虚线标之:。

爱伦•坡,以及他的追随者,为了纯粹诗歌而进行的近乎“洁癖”的努力,尤其是认为“纯诗”中不能容纳散文的因素,并非没有反对的声音。二十世纪的另一位纯诗创导者弗勒德里克•波托在他的《诗之风格》一书中,就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散文可以为诗所接受:

散文元素,以下列形式出现在诗中是无害的,甚至是有益的:意象投射的背景,或者意

象展示的框架,或者意象串联的丝线——这三个比喻任你选择。简言之,当散文为结构的目标服务时,可为诗接受。而当散文句式或显得明显,浅露,怪异,以及与意象并列之时,诗中的散文便令我不快。

毫无疑问,波托比以往的纯诗探讨者的视野开阔了许多,也更符合人们的阅读中许多“好诗”的实际情况。但显然,它仍存在着不能服众的地方,如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等,就是很醒目的、与诗后面的意象并列的散文性质的句式,但它并未使我们在对整首诗的阅读中感到有丝毫的不快。当代的另一位美国诗歌大家罗伯特•佩思•沃伦,对波托的如何安置散文在诗中位置的这一似乎已成为焦点的论述,进行了认真的研究,思考:它(指散文元素)意指某种非常机械的东西——背景,框架,串线。这个结构是一个陈列柜,比如说,珠宝陈列柜,其中陈列着诗的珠宝,亦即意象。这个陈列柜不应过分装饰(“明显,浅露,怪异”),如果这样,它便会分散我们对珠宝的注意;它应该装饰得简洁,朴实,而珠宝则应该放置在黑丝绒上面,而不是放在图案华丽的擦光印花布上。

就在上面的阐述显得似乎认同波托时,沃伦却突然笔锋一转,指出波托诗学的薄弱处,或难以自圆其说处:

然而,波托没有提及珠宝之间应具有什么样的关系,不仅陈列柜与珠宝之间毫无关系,而且显而易见珠宝与珠宝之间也没有任何联系。每个珠宝都是一个闪光的小焦点,全部珠宝结合起来,仅构成一个图案。也许这图案仅使人们更为容易地将视线从一颗游移向另一颗,结构在此成为一种推销方式,一种摆设考究的陈列柜。

在阅读的经验上,我们显然应承认波托的散文入诗的合理性,但沃伦的挑剔,同样不能忽略。然而,我想,如果把波托的说法再进化一下,沃伦的挑剔便会化解:诗中的散文句式,无论它是否显得明显,浅露,怪异,以及与意象并列,但只要它们参与,甚至增强了一首诗的脉动,那它们就是可以接受的。往往地,散文句式的波谷,与诗的意象的波峰,能完美地对接,形成一种互动的关系,推涌着诗的脉动的前进,并使得诗的脉动更加波澜壮阔,气势非凡。这样的例子,取李白的乐府歌行,显然再合适不过——李白的这些惊风雨、泣鬼神的伟大诗篇,如果离开了散文元素的大量参与,其脉动便难以成就。

现在,我就以我的观点来分析一下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蜀道难》的脉动构成。由于其脉动之波跨度宏大,起伏壮观,且文本中远不止一个完整的原始波动线,所以,我试着用一种更为粗犷的方式来描绘之。《蜀道难》的一开篇“噫吁嘘,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就以一种晴天霹雳般的激情,几乎是呼喊出了一个群峰连绵、直插青天的诗的中心意象——这意象无疑是诗篇脉动的一个波峰,在水平轴之上,以图示之:。而随后的“蚕丛及鱼鳬,开国何茫然”至“可以横绝峨眉巅”一段,是对遥远的历史及神话传说的展现,虽不时有着诗性的夸张,但其基本元素显然是属于散文的陈述,叙事——这便形成了诗篇的波谷,在水平轴之下,并承接前面的波峰,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脉动。然而,我们如果细心剖析,还会发现,这一段脉动的波形线,除了由诗的意象与散文的元素构成,高亢激情的波峰与松弛入遥想情绪中的波谷,亦是构成的不可忽略的因素。因此,这一脉动实际上有着两条波形线的重叠,共振,双倍地增强了脉动的强度。这里,我想插入对爱伦•坡的“一首诗必须刺激”的几句自己延伸的看法,像李白《蜀道难》这样的长篇乐府,要使之整篇都处于一种刺激状态,不仅不现实,而且亦无必要,因为一种不断的刺激状态,最终只是使人的生理反应趋向麻木。由于篇幅的优势,《蜀道难》这样的长篇,脉动的波长、波幅更大,且拥有着不止一个完整的波形线,从而不仅使诗境的起伏运行具有了一种非凡的气势,而且在一种接受的效果上,亦适应着读者的心理、生理的反应。由“上有九龙回日之高标”至“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诗篇仍一直不断地在意象意境的的波峰与散文性质的波谷之间起伏,并使波幅适当地有所平缓,读者波动着的神经亦随之有所放松,直至诗篇赋格式的第二个惊叹“蜀

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再现,使波幅回到初始的高度、强度,而气象峥嵘,宕人心魄。《蜀道难》的下半部分,承接着上半部分的强大脉冲,继续在意象意境的的波峰与散文性质的波谷之间起伏波动,直至最后一句的复又强力呼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使整首诗篇在不断的呼应承接中形成了一种波澜壮阔、大江奔涌的脉动,其强度与震撼力都可谓达到了一种诗的极致。当然,我的对《蜀道难》脉动的解读方式,并不一定适用于李白其它的乐府歌行,实际上,在李白的有些诗篇中,散文元素与散文元素之间也能形成脉动,它们为一种情感的起伏涨落所控制。

在上一节,我们讨论了散文元素入诗的问题。我们如果将之再适当地延伸一下,关于口语、俚语入诗,或引用前人的诗句、文字入诗,都可以由此找到答案:就是看它们能否加入、融合到一首诗的脉动中去。或者,我们还可以从一首诗的脉动反推回来,就是以脉动的是否形成,及其纯粹程度,来判断一首诗是否站立,成立,来诊断一些诗人、或诗篇中的病况,同样是有效的。现在,我想就古典诗人中的李贺与现代新诗中的郭沫若为案例,来稍加一番探讨。无疑,这两个人都是有着非凡天才的诗人,同时也都是有着显著病情的诗人。

在评价李贺时,《麓堂诗话》曾有这样著名的说法:“李长吉诗,字字句句欲传世。顾过刿鉥,无天真自然之趣。通篇读之,有山节藻棁,无梁栋,知非大厦也。”依我看,这一段话中指责李长吉诗的“无天真自然之趣”,在美学的要求上显得过于偏狭,莫若说长吉的部分诗没有形成一种清晰完整的脉动来的准确;“有山节藻棁,无梁栋”的批评,莫若换成这样一种说法,即长吉没有能够在他的部分诗篇中,将他的那些惊人的意象编织进诗的完整的脉动中去,而如随地滚动的闪亮的铜片。至于有些批评家指责长吉诗的晦涩,对于这个问题,我想应该这样来理解,如果是在一首具有清晰完整脉动的诗中,适当的晦涩往往反而能增添一首诗的神秘感,诱惑读者反复地咀嚼之。反之,则可称为毛病。显然,李贺诗这两方面的情况都有,不可一概而论。

脉动在抒情诗中出现的问题,现代新诗奠基人郭沫若似乎显得比李贺的问题还严重些,《女神》中的相当数量的诗篇,今天已不再具有当初的魅力。但郭沫若抒情诗脉动上的病情,与李贺又有所不同,郭沫若诗的音域很宽,音量音调亦很高,但问题就在于郭沫若的许多诗篇始终都试图将音量音调维持在一个很高的位置上,而没有形成跌宕起伏的波形线,失去了一种诗的脉动的持久魅力。其诗篇不算短小,但其结局倒是如爱伦•坡对“不适当的简短的诗”的警告,能在当时“产生一个鲜明或生动的效果,但绝不会产生一个深刻或经久的效果”。

当然,《麓堂诗话》评定李贺的“知非大厦也”,与郭沫若在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的位置的跌落,也都过份了一些。李贺在《金铜仙人辞汉歌》《李凭箜篌吟》等数十首的诗篇中,是具有了一种伟大的脉动的,并达到了一种诗境的巅峰;郭沫若在他的《凤凰涅槃》及多部诗剧中——由于不同角色的多声部的交织,而形成的脉动,亦呈现出一种伟大的气象。李贺与郭沫若都是有着明显缺陷的大诗人。

我之所以在这一节花如许笔墨来探讨李贺与郭沫若的缺陷,是还基于这样的一个忧虑,是想对当今正发展中的新诗有所提醒,警示。因为新诗的脉动问题的忽视,已给新诗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大部分的新诗作者,都还在纠缠于一些次要问题的争论,争执;或走向另一极端,试图为新诗建立起一种格律形式——这当然是一条与时代相悖的死胡同,可以这么说,以格律形式形成的脉动,在古典诗中已到达了一个顶峰,无法,亦无须去模仿,超越——形成诗的脉动的方式多的很。可以毫无愧色地说,相当部分新诗的诗质都不比古典诗差,而去为新诗寻找到自己的脉动,亦并非是什么艰难之事,只要对此有所意识。而在这方面,《诗经》仍是我们的圣典与有力的启示,那些淳朴的民间的脉动,至今仍在激动着我们的情

怀。

在某种意义上,不仅诗,还包括其它形式的艺术,如一首乐曲,一幅绘画或书法等,如欲获得一种深刻持久的魅力,都必须努力地形成一种脉动。然而,对于诗的脉动的要求,我们还要更苛刻一些,因为比较其它形式的艺术,诗无疑是最为纯粹,世俗负担最小,最适宜向着人类的边缘世界进行伟大探索、开拓的精锐艺术。虽然,在旋律或节奏上,诗歌不能与音乐比美;在色彩、线条的运用上,诗歌不能与绘画、书法争长——然而,它却能综合它们的特色,并依凭文字的无可替代的坚固性,潜入到人类精神世界的最深层去。对此,我打个比方,人愈是潜入水的深处,向上的浮力便愈大,便愈难以在那儿持久,而文字,此时,就仿佛深水区的一块块礁石,让诗人有所把握地在这片深水区探索,并运行着一种深层次的脉动。当然,我并非是说其它形式的艺术就不能到达这深层的世界,而是说它们的艺术形式的特点往往决定了它们难以在这深层的世界久留——诗具有着一种无与伦比的在寂寞的深层世界屏息的能力。

为了把这个问题再梳理的明晰一些,我且把流行歌曲拉上,与纯诗作一番对照,来阐述纯诗的这种深层次的脉动,以及它对于当今愈来愈处于悬浮状态的社会的价值与意义。无论诗人们如何地不屑于流行歌曲,我们也不应忽视它确实有着某种魅力,它已与影视一般,成为当今最广泛地影响人类日常的一种艺术,况在古代,它亦曾以游吟诗人、词人等身份,与诗人在某种程度上走在一条路上。然而,至某个路口后,仿佛一种神秘的沉淀现象,它们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上下两层。自然,流行歌曲愈来愈浮向上层,并显得愈来愈热闹非凡——它必须与世俗的世界进行着及时的交流,否则便失去了意义。当今流行歌曲特有的魅力,就在于它不惜一切代价,一切手段,以词与旋律的结合,来迎合大众的一种浅层次的心理脉动,那剧场里成千上万的舞动着的、像一片成熟的玉米风中摇摆的荧光棒棒,就是这种迎合效果的最佳写照。这种浮浅层次的脉动是比较好估摸,也比较程式化的,我们不必鄙视之,如果这种流行歌曲确实取代了诗歌曾有的一种社会化的效果,而不是遍施滥情。需要警惕的是另一种的异化,就是商家为了商业目的,将一些劣质的流行歌曲,运用如今人类空前强大的商业手段,不断强行地灌输入大众的身心,就如同曾经的中国文革中的八个样板戏一般,将一种假脉动或塑料制品脉动,强行地植入大众体内,最终使大众误以为这就是自己的脉动。这后一种情况无疑是人类的耻辱,但对于前一种的情况——人类的一种表层脉动,我们还是要尊重其存在的合理性,尽管表层往往同时意味着一种变幻莫测,一种短命。

但流行歌曲的性质,以及它的当今完全为商业的控制,决定了它的无法纯粹,无法无畏地潜入人类生命的深层次脉动。这种深层次脉动,就如同隐在泥土下的大树的根脉,在人的生命的深处潜伏着,或似乎昏睡着。它虽不引人注目,然而,正是它的存在,决定了人之所以为人,以及人类在这个世界继续生存下去的理由。因此,当今的诗歌,无须去与流行歌曲争夺挥舞着荧光棒棒的大众,它自有着更重要的、更具决定性的使命,它应以它的全部努力,追求一种深层的诗思脉动,一种思想思维的脉动,这种脉动穿越并引领着人类生命最精锐、最敏感、最深刻的部分,并趋向永恒。自然,这一切也决定了诗人的寂寞,他们的寂寞就如同夜幕上闪烁的星辰,它们自在的发光,似乎并不想影响什么,获取什么,但它们在夜幕上的永恒的发光,实际上已改观了黑暗,命名了世界。

诗的脉动,是诗的深刻持久的魅力的来源。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诗的脉动,就是一种生命的现象,而生命的本能,就是渴望持续与永恒。或者,我们还可以这样说,这种诗的脉动,无论是媒介于大自然的风景,还是媒介于人自身的一次事件,一件物体,它都具有着生

命呼吸的特征。我们每时每刻都在重复着我们的呼吸,但我们决不会厌倦我们的呼吸,而只会渴望这种呼吸的持续,永恒。并且,我们还会竭尽一切努力,来保卫这种呼吸的纯粹。在本质上,诗的脉动同人的呼吸一般,不愿意,亦不可能为外部的力量所改造,异化,它为每一个真正的诗人所坚守。你可以把自己的黑头发染成金黄色,可以把自己的单眼皮割成双眼皮,但绝不会有人想到来改造自己纯真的呼吸。反之,若有外人有此企图,他一定会如保护自己的生命一般来保护自己这一自由纯真的呼吸——一个诗人对于他的诗的脉动亦是如此。在这一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这样断言,在诗的创作中,技巧可以借鉴,文字可以抄袭,但一首诗的脉动是永远无法盗窃的。

以“脉动”来划分诗与其它的文体,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曹丕《典论•论文》的“文以气为主”,刘勰《文心雕龙》的“养气”,他们的“气”适合着所有的文体,而“脉动”显然只适用于诗。我们所面对的文字,无论它们使用什么样的文体形式,或分不分行,但只要我们从中诊听到了一种清晰而深层的脉动,就可以称之为诗。

一般而言,诗的脉动,可以有以下的几种形成方式:

1. 韵律、节奏形成的脉动。

2. 文字、语言形成的脉动。

3. 情感、情绪形成的脉动。

4. 诗思、思想形成的脉动。

第一种脉动,显然见盛于古典诗词的格律,并已臻于顶峰,无可亦无须再继续超越;第二种脉动与第一种脉动有交叠之处,我之所以将它单列出来,是因为它不仅是现代诗学所关注的,还因为它在现代诗人面前正呈现着广阔的有待开拓的疆域,空间,那种由文字本身的音响、色彩所唤起的联想,联想的联想……在它们的运动中,甚至能达到一种文字的交响乐境界。当然,我并非是说古典诗中就没有这样的效果,而是强调这种主观为之的深入努力,是属于现代意识的;第三种情感、情绪形成的脉动,读者应再熟悉不过了,李白的《将进酒》《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辛弃疾的长调《贺新郎》(老大犹堪说),都是属于这类脉动的名篇,英诗中的济慈、雪莱、拜伦的许多抒情诗,亦可归入此类。第四种脉动,是最难成就的,亦是一种最为深层、深刻的脉动,王维、歌德、叶芝、艾略特的许多诗篇,都是此类脉动中的佼佼者。

当然,我上面粗线条划分的脉动,在实际中并非就是如此泾渭分明,一首诗中,各种脉动往往还相互交织,替换。并且,更绝妙的是,在一首诗的大的脉动中,还包蕴着小的脉动,而小的脉动又浑然地随着大的脉动起伏行进。我们在李白、杜甫的乐府歌行,以及当代大诗人昌耀、洛夫的诗篇中,都可以寻到这种诗的巅峰绝境。但文章的最后,我还必须承认,一篇文章要把诗的“脉动”这样的大题目梳理透彻是不可能的,况且还有漫步时的脉动,奔跑时脉动,跳跃时的脉动,以及诗的脉动唤醒了读者生命的脉动后,在其中继续延伸的状态的研究。因此,或许可以这样说,纯诗——一种诗的脉动,是永远也不可能说尽,说透的,就如同我们的生命本身以及它的神秘。

文中波形线图案无法随文贴上,遗憾!

咏物诗词专题(教师版)

咏物诗词专题 班级姓名学号 教学目标 1.了解咏物诗词常见的情感。 2.掌握咏物诗词的表达技巧。 3.熟悉咏物诗词常考题型和答题规范。 第一课时 【预习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1、熟读成诵:《卜算子?咏梅》 2、诗句解释。 《卜算子?咏梅》 3、走近诗人。 (1)关于陆游: 陆游(1125—1210),(北宋宣和七年十月十七(1125)-南宋嘉定二年十二月廿九(1210),公元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南宋诗人、词人。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其一生笔耕不辍,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与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并称“宋代四大诗人”,又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合称“中兴四大诗人”。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他的诗集中现存诗9300余首。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期是从少年到中年(46岁)入蜀以前。这一时期存诗仅200首左右,作品主要偏于文字形式,尚未得到生活的充实。 第二期是入蜀以后,到他64岁罢官东归,前后近20年,存诗2400余首。这一时期是他充满战斗气息及爱国激情的时期,也是其诗歌创作的成熟期。 第三期是长期蛰居故乡山阴一直到逝世,亦有20年,现存诗约近6500首。诗中表现了一种清旷淡远的田园风味,并不时流露着苍凉的人生感慨。“诗到无人爱处工”,可算是道出了他此时的心情和所向往的艺术境界。另外,在这一时期的诗中,也表现出趋向质朴而沉实的创作风格。 在陆游三个时期的诗中,始终贯穿着炽热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年入蜀以后表现尤为明显,不仅在同时代的诗人中显得很突出,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是罕见的。陆游的诗可谓各体兼备,无论是古体、律诗、绝句都有出色之作,其中尤以七律写得又多又好。在这方面,陆游继承了前人的经验,同时又富有自己的创作,所以有人称他和杜甫、李商隐完成七律创作上的“三变”(舒位《瓶水斋诗活》),又称他的七律当时无与伦比。在陆游的七律中,确是名章俊句层见叠出,每为人所传诵,如“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黄州》);“万里关河孤枕梦,五更风雨四山秋”(《枕上作》)等。这些佳作佳句,或壮阔雄浑,或清新如画,不仅对仗工稳,而且流走生动,不落纤巧。除七律外,陆游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当推绝句。陆游的诗虽然呈现着多彩多姿的风格,但从总的创作倾向看,还是以现实主义为主。他继承了屈原等前代诗人忧国忧民的优良传统,并立足于自己的时代而作了出色的发挥。 陆游不仅工诗,还兼长词。由于他对这种诗体不甚注重,所以词作不多,现存词共有130首。他的词也风格多样并有自己的特色。有不少词写得清丽缠绵,与宋词中的婉约派比较接近,如有名的《钗头凤》即属此类。而有些词常常抒发着深沉的人生感受,或寄寓着高超的襟怀,如《卜算子》“驿外断桥边”、《双头莲》“华鬓星星”等,或苍远,或寓意深

现代诗歌导读

[转载]诗歌导读教案第三讲诗歌欣赏的任务和方法 (2011-03-23 21:38:39) 转载▼ 分类:诗歌理论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诗歌导读教案第三讲诗歌欣赏的任务和方法作者:王珂 诗歌导读教案第三讲诗歌欣赏的任务和方法 课堂讨论与课堂作业: 如何欣赏或解读一首诗(100字) 在还原和创造诗美中获得欣赏诗的乐趣 ——论诗歌欣赏的任务和方法 诗是可以解读的,正是因为诗可以解读,欣赏诗才有乐趣,诗才能够给读者美的享受。但是诗歌欣赏活动是一种需要欣赏者的创造力的特殊的艺术鉴赏活动,它比欣赏小说、散文等其他文学文体更需要欣赏者参与发现和创造诗美的工作。诗歌欣赏的主要任务是寻找诗美。诗美包括诗的抒情的美和形式的美。在欣赏诗时,不要把诗的内容与形式截然分开,特别要重视诗的形式的美。诗的形式的美主要指诗的音乐形式的美和视觉形式的美。诗的抒情美、音乐美和视觉美融为一体,才构成诗美。诗的视觉美在现代诗歌中十分重要。 由于诗歌文体的特殊性,很多人都不知道如何欣赏诗,甚至古人也发出无奈的感叹:诗无达诂。诗真的不可解读吗?既然不可解读,为什么诗又能够在人类文明史上存在数千年,直到今天,诗也有大量读者。人们通常认为,因为诗是抒情的文学,人们读诗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情感共鸣。抒情美确实是诗最大的内容美之一。但是,因为“诗无达诂”,要弄清一首诗的抒情主旨是很难的,如果只是为了获得诗的抒情美,这样的欣赏是单一的,甚至在解读一些写得很朦胧很晦涩

的诗(这种诗古代现代都有)时,很难达到这种知道诗的“写什么”的目的。在高度重视技巧的现代诗出现后,特别是宣扬为艺术而艺术(art for art’sake)的口号出现后,世界诗歌都出现了追求“纯诗”的潮流,诗人写诗的重在“怎么写”而非“写什么”,现代诗歌大师奥登甚至说:一个青年诗人的前途不在于他情绪的力量中,也不在于他的观念的独创性中,而在于他的语言技巧中。面对这样的“纯诗”,欣赏者又应该怎么办呢?是否只重“怎么写”?可以做出这样的结论:诗歌欣赏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艺术鉴赏活动,它比欣赏小说、散文等其他文学文本更需要欣赏者的参与,是一种更富有创造性的欣赏活动,在欣赏活动中偏重“诗意”(写什么)和“诗艺”(怎么写)都是不对的,它需要两者的有机结合,欣赏者只有在还原和创造诗美中,才能获得欣赏诗的乐趣,创造性地获得诗美,是诗歌欣赏的主要任务。 即诗歌欣赏是通过欣赏主体与文本、世界的有机融合的审美活动。欣赏者的首要任务是通过欣赏诗歌文本,结合自己的审美经验,构建诗美,不仅要还原诗人想表述的诗美,而且还要重建诗美。欣赏诗最后获得的诗美指诗歌文本指称的内容美、诗歌文体呈现的语言形式的美两大部分,两者美感的多少取决于欣赏者对诗歌文本和客观世界的感受性的强弱。好的欣赏者不仅需要诗歌知识,还需要自然、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知识。欣赏者正是在重构诗美的创造性活动中才获得了美的享受。 在人类诗歌批评史上,主要有两类诗歌阐释方法。一种是重视“写什么”,即探讨诗的内容(意蕴)和诗人的创造心态的“灵魂的探险”;另一种是重视“怎么写”,即纯粹的语言分析和文本结构解析的“语言的探险”。两者都常常使用诗化语言,导致阐释方法在信息模式面前苍白无力,因为它只是用形象的诗化甚至诗歌语言来阐释富有弹性的诗歌语言和相对稳定的文体,如同用一个旧谜诠释一个新谜,虽然有挑战自我的语言智力游戏般的快感,却无法准确地解开其中的奥秘,才有“诗无达诂”的无奈喟叹。最重要的原因是诗美具有模糊性,印象主义式的批评更会加剧诗的模糊性。 以卞之琳《断章》为例: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简论冯至爱情诗的艺术特色

简论冯至爱情诗的艺术特色* 陶忠娣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摘 要:冯至在早期诗集 昨日之歌 、 北游及其他 中创作了大量的爱情诗,如 小艇 、 春的歌 、 我是一条小河 、 在郊原 、 蛇 、 迟迟 、 我只能 、 南方的夜 等等。诗人谱写的爱情诗以其深沉感伤的抒情底蕴、对人生哲理性的沉思和新颖奇巧的意象等鲜明的艺术特色,彰显了 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独特的艺术个性。 关键词:冯至爱情诗;感伤;哲理性的沉思;意象 中图分类号:I207 22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406(2005)04-0009-02 一 鲁迅在 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 导言 中,论及冯至及浅草社时说: 他们的季刊每一期都显示着努力:向外,在摄取异域的营养,向内,在挖掘自己的魂灵,要发现心灵的眼睛和喉舌,来凝视这世界,将真和美歌唱给寂寞的人们。 连后来是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冯至,也曾发表他幽婉的名篇 那时觉醒起来的知识青年的心情,是大抵热烈,然而悲凉的,即使寻到一点光明, 经一周三 ,却是分明看见了周围的无涯际的黑暗。摄取来的异域的营养又是 世纪末 的果汁 ,鲁迅先生道出了冯至以及那个时代诗人的心境,那就是孤独、苦闷。 在冯至的爱情诗里也弥漫着浓郁的感伤孤寂的情感基调,如 秋千架上 、 风夜 ,渗透其间的有一种冷清的伤感: 我的姑娘,你看那落日,/它又在暮蔼里销沉 /只剩下红云几抹,/冷清清,四顾无人 ; 我今宵静息在秋星下,/如船板漂聚到海湾 /它们再也挡不起那海上的汹涛/我也怕那风中的星焰,/一闪,两闪,三闪 ,从这些诗行中,可以读出一个情满心胸的少年温柔而感伤的情怀。 心湖的/芦苇深处/一个采菱的/小艇停泊;//它的主人/一去无音信 风风雨雨,/小小的船篷将折 ,诗人把心爱的人比做一去无音信的采菱人,以 小小的船篷将折 来喻孤独寂寞的心,氤氲着感伤凄清的情绪; 迟迟 中,夕阳西下,暮色四阖,诗人三番几次地叩问姑娘,姑娘却只是 迟迟地,不肯开口 ,使他不知在 歧路上 是 分开呢 还是 一同走去 ,诗仅三节,每节结句的 我问你 /你却总是迟迟地,不肯开口 的复沓,表现出诗人失望无助又无可奈何的心情。在 暮春的花园 里,诗人 攀着残了的花枝 向心上的姑娘诉说他度过的 寂寞的春天 ,走在姑娘的身边,诗人仿佛感到母亲陪伴在身旁,心灵上阴郁已久的烟云已然飘散,表达了诗人获得爱情后的欣慰、惆怅和不无感伤的复杂情绪。 这些诗作是诗人经过苦闷的心灵冲击而结出的苦涩的果实。 [1] 诗人真挚浓烈的爱始终只在心中、感觉中、想象中猛烈地燃烧着,从未有过真正的爆发,这火一样的热情总在嘴唇边化为沉默,所以诗人常尝到的,是没有爱的寂寞和无法获得爱情的苦恼。诗中的感伤情绪虽然很浓烈,但诗人没有任其直流而下、肆意蔓延,而是波澜起伏、委婉含蓄且有节制, 诗人欲超脱世俗的荣华和浮浅的感情倾泻,与同时代同类诗比较,有着独创性,它不似郭沫若的爱情诗歌坦率、热情似火;不似湖畔诗人天真烂漫;不似刘梦苇杜鹃般啼血;也不似李金发的流于颓废伤感 ,[2]所以,他的倾诉不是多愁善感的痛苦,也不是春风秋月般的无病呻吟,而是感受孤独苦闷后的情绪承担,是思想的而非幻想的,是深沉的而非激情的。他用深沉含蓄的笔墨织成了一幅幅爱的美锦,呈露了一个诚实正直、痛恨邪恶、向往光明、追求自由爱情的知识分子的魂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冯至爱情诗中的感伤苦闷不单纯是爱情的苦恼和寂寞,也应包含诗人对时代所感到的苦闷,对现实所感到的无可奈何。 二 冯至是位沉思型的诗人,他的爱情诗有个重要的特征,那就是爱情与哲理的结合,将爱情的种种思绪注入一种富于哲理性的思考。在哲理性的思考中,诗人的人生体验和生命意识得到升华,诗歌的情感也更加含蓄深沉、意味深长。 被誉为经典的爱情诗 我是一条小河 ,先以三节诗写出 我 与 你 欢快的调子和和谐 9 第二十卷第四期 楚 雄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Vo l 20 N o 4 2005年8月 J OURNAL OF CHUX I ONG NORMAL UN I V ERSI TY Aug 2005 *收稿日期:2005-02-28 作者简介:陶忠娣(1982 ),女,安徽六安人,安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代诗歌。

书法创作常用的古诗词名句.

书法创作常用古诗词名句 五字联 一生勤为本;万代诚作基。 一亭俯流水;万竹引清风。(集兰亭序字)一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 人无信不立;天有日方明。 三月桃花雨;一张风雪图。 三思方举步;百折不回头。 大慈念一切;慧光照十方。(释弘一) 丈夫志四海;古人惜寸荫。(集陶渊明句)万山排紫绿;一室贮清虚。 与世为依怙;如日处虚空。(释弘一) 山公惜美景;小谢有新诗。(集唐诗句)山吞残日暮;水夹断云流。 山深春自永;海静日尤高。 千流归大海;高路入云端。 己过勿惮改;未然当先思。 井灶有余处;林园无俗情。(集陶渊明句)天长落日远;意重泰山轻。(集李白句)天意怜幽草;人间爱晚晴。 无言先立意;未啸已生风。 无极原有极;欲仁存至仁。 无事此静坐;有福方读书。 云霞生异彩;山水有清音。(集怀仁圣教序字) 云卷千峰色;泉和万籁色。 云卷千峰集;风驰万壑开。 不雨山常润;无云水自阴。 不矜威益重;无私功自高。 甘从千日醉;耻与万人同。(集杜甫句)日气含春雨;石阴散秋光。 日丽千芳闹;风和百鸟鸣。 书中乾坤大;笔下天地宽。 书存金石气;室有蕙兰香。(于右任) 长笑对高柳;贞心比古松。(集唐诗句)从来多古意;可以赋新诗。(集杜甫句)月行疑读画;花生当蓑衣。 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 月斜诗梦瘦;风散墨花香。(邓子龙) 风云三尺剑;花鸟一床书。 风竹引天乐;林亭集古春。(集兰亭序字)风逆花迎面;山深云湔衣。(集杜甫句)风波即大道;尘土有至情。 风轻一楼月;室静半枕书。 文章负奇色;事业富清机。 文章辉五色;心迹喜双清。(集唐诗句)心源无风雨;浩气养乾坤。 心悬万里外;兴在一杯中。(集李白句)以文常会友;惟德自成邻。 水清鱼读月;山静鸟谈天。 去草寻怪石;留云补断山。。 平生怀直道;大化扬仁风。 (集古乐府句)。 由来意气合;直取性情真。 白眼观天下;丹心报国家。 (宋教仁)。 兰风载芳润;谷性多温纯。 半窗知我月;千卷鉴人书。 年酒迎新绿;梅花送暗香。 地回云偏白;亭香草木凡。 (集唐诗句) 共知心是水;安见我非鱼。 有山皆园画;无水不文章。 有竹人不俗;无兰室自馨。 有雨云生石;无风叶满山。 (集怀仁圣教序字) 有容德乃大;无欺心自安。 曲径踏花影,明轩赏月华。 虫书叶字古;风织浪纹轻。 (于右任) 竹外山初曙;藤荫水更凉。 竹送清溪月;松摇古谷风。 (董其昌) 行修而名立;理得则心安。 (于右任) 会心今古远;放眼天地宽。 心与古佛闲。江山千古意; 时序百年心。 江山开眼界;风雪炼精神。 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 异石归海岳;高士标云林。 声华满冰雪;述作凌江山。 声华满冰雪;节操方松筠。 (集唐诗句) 芳野留胜事;艺苑重高文。 把酒时看剑;焚香夜读书。 我思铭陋室;谁为记闲轩。 伴我书千卷;可人竹一丛。 闲中有富贵;寿外更康宁。 闲吟步竹石;长醉歌芳菲。 穷愁但有骨;诗兴不无神。 (集杜甫句) 良辰入奇怀;虚室绝尘想。 即事已可悦;赏心还自怡。 (集唐诗句) 青山吟意远;红树寄归迟。 苦读千年史;笑吟万家诗。 苔石随人古;山花拂面香。(集唐诗句) 事可对人语;福向俭中求。 松风清耳目;蕙气袭认襟。(集唐诗句) 石寿太古;好花开四时。 画前原有易;删后更无诗。(龚晴皋) 雨匀万木翠;日暖百花舒。 雨过琴山润;风来花木香。(乾隆) 雨过琴书润;风来翰墨香。 雨润千山秀;风和万物荣。 披云炼琼液;坐月观宝书。(集唐诗句) 披襟对清朗;推分得天和。 到为诗书重;心缘启沃留。(集唐诗句) 知音在霄汉;高步蹑华嵩。(集唐诗句) 畅怀年大有;极目世同春。(集兰亭序字) 佳气生朝夕;清言见古今。径隐千重石; 园开四季花。(集唐诗句) 采菊东篱下;种桑长江边。(集陶渊明句) 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 卷帘花雨滴;扫石竹荫移。(查士标) 波涛良史笔;讽兴诗家流。(祁隽藻) 绿生春早;云归注雨迟。(集怀仁圣教序 字) 诗从肺腑出;心与水月心。 诗思竹间得;道心尘外逢。(集唐诗句) 春归花不落;风静月长明。(集鲁峻碑字) 春来千岭翠;花落两衿香。 春秋多佳日;山水有清音。 草色和云暖;梅花带月寒。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要求真学问;莫做假文章。 看人用白眼;当户有青山。(夏丏尊) 秋菊有佳色;幽兰生前庭。(集陶渊明句) 剑气非关月;书香不是花。 闻说江山好;终嗟风趣频。(集杜甫句) 美花多映竹;乔木自成林。(集唐诗句) 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 举头望明月;荡胸生层云。(集唐诗句) 室有山林乐;人同天地春。(集兰亭序字) 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险艰自得力;金石不随波。 幽林听鸟语;深谷看云飞。 素襟不可易;清琴时以思。(阮元) 素襟不可易;蜀酒且百陶。 栽培心上地;涵养性中天。(郑燮)

专题1 咏物诗 总结

咏物言志诗总结 【知识链接】 一、概念阐释:咏物诗是指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借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格和理想,或表达喜爱之情,或托物言志、托物咏怀。 如王安石的《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洁白如雪,长在墙角但毫不自卑,远远地散发着清香。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这首小诗意味深远,而语句又十分朴素自然,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 二.咏物诗的特点: 1、标题:①以物象为题;②咏(题、赠、赞)+物象 2、咏物诗常见的类别及相关的主题 ①单纯咏物。仅状物之形貌,言物之神态,仅求其形似,不赋予个人的感情,最多表达诗人健康而高雅的审美情趣。如贺知章的《咏柳》赞美春柳的轻盈姿态,仅透露一点对自然之物的喜爱之情。 ②托物言志(寓意)。即诗歌所描绘的物象只是作者抒情的载体,作者借以表达人生态度,生活的理想,或者批判丑恶的现象,或表达作者的观点。名为咏物,实则为了咏人与抒情。往往通过描摹物象写其特征与精神,融入个人的情感,或借物抒怀,或以物自喻,或感己伤时。如宋代名相李纲的诗《病牛》(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借牛任劳任怨,志在众生,唯有奉献、别无他求的性格特点,表达自己不忘抗金报国,为社稷苍生甘愿劳苦的心志。 咏柳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这首诗歌讽刺、揭露得势便猖狂的小人,警告他们必定无好下场。 ③托物喻理。通过咏物来表达一定的社会道理。如苏轼的《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道出只有主体与客体密切配合才能演奏出美妙的音乐这样的道理。 ④托物讽世。通过咏物来揭示或批判社会的不公平现象。如罗隐的《蜂》(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赞颂勤劳无私者的同时,更讽刺那些不劳而获者。 ⑤咏物抒怀:这类诗歌所吟咏的物象往往是诗人自己的化身或是与世人有某种相似。 A、借助赞美诗歌中物象的高尚品格,表达诗人自己的人生态度、追求。例如: 菊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诗歌首句,告诫那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公子王孙莫要把菊同蓬蒿相提并论,并透露出对王孙公子的鄙夷之情。作为首句,有提挈全篇的作用。“九日枝枝近鬓毛”,紧承首句点题。每年阴历九月九日,是人所共知的重阳节。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和赏菊的习惯,饮菊花酒,还采撷菊花插戴于鬓上。诗人提起这古老的传统风习,就是暗点一个“菊”字,同时照应首句,说明人们与王孙公子不一样,对于菊是非常喜爱尊重的。这两句,从不同的人对菊的不同态度,初步点出菊的高洁。 三、四两句是全诗的着重处,集中地写了菊的高洁气质和高尚品格。“露湿秋香满池岸”,写秋天早晨景象:太阳初升,丛丛秀菊,饱含露水,湿润晶莹,明艳可爱;缕缕幽香,飘满池岸,令人心旷神怡,菊花独具的神韵风采,跃然纸上。“满”字形象贴切,表现出那清香是如何沁人心脾,不绝如缕。诗人在描写了菊的气质以后,很自然地归结到咏菊的主旨:“由来不羡瓦松高”。作者以池岸边的菊花与高屋上的瓦松作对比,意在说明菊花虽生长在沼泽低洼之地,却高洁、清幽,毫不吝惜地把它的芳香献给人们;而瓦松虽踞高位,实际上“在人无用,在物无成”。在这里,菊花被人格化了,作者赋予它以不求高位、不慕荣利的思想品质。“由来”与“不羡”相应,更加重了语气,突出了菊花的高尚气节。 这首诗歌中的“菊”,实际上是诗人自我写照,表达了诗人清高自守,不图高官厚禄,不慕荣华富贵的高尚品格。 B、以诗歌所咏之物自喻,反映自己不幸的遭遇,表达自己的感慨、愤懑或理想愿望。例如:

通向感悟_梁宗岱对西方纯诗理论的醇化

通向感悟:梁宗岱对西方纯诗理论的醇化※ 欧阳文风 内容提要:西方的纯诗理论非常注重感悟,和中国传统感悟诗学颇有相 通之处。梁宗岱准确地把握到纯诗理论的这一特点,从创作主体、创作 过程、文本、批评等几个维度,努力阐发纯诗理论的感悟特质,很好地 醇化了这一生成于西方的诗歌理论,以此为契合点实现了中西诗学思想 的对接和融通。梁宗岱对纯诗理论的倡导,主要是针对“五四”以来新 诗日趋严重的散文化和白话化,试图以纯诗来促成新诗诗性的复活。 关键词: 梁宗岱 纯诗理论 感悟 新诗 一 “纯诗”理论是梁宗岱诗学中最具特色的理论。温儒敏先生曾经说:“从批评史上考察,与其把梁宗岱视为象征主义诗论的译介者,不如说他是‘纯诗’理论的探求者。” 1即是准确地把握到了“纯诗”理论在梁宗岱诗学中的突出地位。 “纯诗”这一概念是后期象征主义理论家们提出来的。马拉美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过“纯诗”,但他认为应该通过语言的魔力,使诗歌具有一种神秘色彩,诗不能叫世俗人理解,真正美的诗只能动人心弦,引人共鸣,供人推测,而不可理解,诗若指出对象,一览无余,就降低了价值,就不能成其为诗歌,诗歌应该一点一点地把对象暗示出来,用以表现一种心灵状态,“诗应当永远是个谜”,要“叫人一点一点去猜想” 2。在马拉美的影响下,瓦雷里明确提出了“纯诗”概念。1920年他在为吕西安·法布尔的诗集《认识女神》所作的序言中提出,诗歌应该通过语言的魅力表现那种纯粹的诗情,他反对在诗中夹杂任何非艺术的成份。在1928年所作的《纯诗》的演讲中,他进一步阐发了这一思想,他认为诗的 ※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感悟诗学的现代转型研究》(08CZW002)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古典诗词的朦胧与翻译

收稿日期:2008-11-28 作者简介:徐定喜(1977-),男,云南宣威人,文学硕士,云南红河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翻译。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汉语言、文化高度艺术化的结晶。其显著特点是用词高度精炼、意蕴深刻、用典丰富、包藏细密,不仅极具词章之美,也极具思维之美,常常是在狭小的文字空间给人以无穷的想象和回味,极富朦胧含蓄之美。周方珠[1]将文学模糊分为5种主要类型:语义模糊(semantic fuzziness )、意象模糊(image fuzziness )、句法模糊(syntactic fuzziness )、语用模糊(pragmatic fuzziness )、主题模糊(thematic fuzziness )。由于语言的、文化的、文学传统的原因,中国古典诗词在人称指示、形象意境和主题情调上表现出独特的朦胧。 一、中国古典诗词的朦胧 古典诗词将汉语意会的特点和优势发挥到极致。刘宓庆[2]将文艺作品中极富“朦胧美”的“模糊性词语”(“虚化”词语)和开放的,非规范型的词语联立关系称为“模糊性审美构成”要素。古典诗词则穷尽汉语言文字组合之奇妙,将汉语的表意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常常达到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程度。如,“人比黄花瘦”、“烟笼寒水月笼沙”、“江柳摇村”、“山色空濛”等。 周汝昌[3]在《唐宋词鉴赏辞典》中指出:“我国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汉字文学的高级形式,它们的一切特色,都必须溯源于汉语文的极大的特点特色。忘记了这一点,诗词的很多艺术欣赏问题都将无法理解,也无从谈起。……还须深明它的‘组连法则’的很多独特之处”。 汉语本身不太讲究语法结构,句子常常没有主语和谓语动词。古典诗词中尤其如此。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余光中[4]先生曾举例说,賈岛的《寻隐者不遇》四句都没有主语,若将它们补全,则不但成了打油诗,而且变得死板落实,毫无回味:“我来松下问童子,童子言师采药去。师行只在此山中,云深童子不知处”。 “诗贵含蓄”是汉诗的一大特色。中国古代诗人往往”兴发于此,而义归于彼”(白居易《与元九书》)。清代沈德潜《说诗啐语》说诗要“藏而不露”,做到“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味外味,使人神远”。赋比兴是汉诗一贯常用的手法.比,即比喻,以一个中心形象作比喻,如《诗经·硕鼠》。兴辞多为隐喻或借喻,常常比兴连用,“关关雎鸠,君子好逑”是兴而比。“比兴”的使用是造成汉诗朦胧含蓄的一个重要因素。 用以作“比”的形象和兴辞中的隐喻,很多包含浓厚的文化色彩。如张籍《节妇吟》,以夫妇比喻君臣是中国古代的传统,汉诗中大量使用隐喻和典故。很多典故本身就是隐喻,如“丝竹”、“烟尘”、“春宵”等等典故往往包含极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些词语直译显然不能传达意义。诗歌如果镶嵌典故、包藏细密的话,往往使诗极其含蓄,朦胧,甚至晦涩。 二、“达诂”与翻译 “诗无达诂”是我国古代诗论的一种解释诗与鉴赏诗的传统观念。但笼统地说“诗无达诂”是没有意义的,且有破绽。袁行霈[5]先生说得很中肯:“‘诗无 中国古典诗词的朦胧与翻译 徐定喜 (云南红河学院外国语学院,云南蒙自661100) 摘 要:由于语言的、文化的、文学传统的原因,中国古典诗词在人称指示、形象意境、主题情调几个方面表现出独 特的“朦胧美”。英译中国古典诗词重在传达原诗之“意”。诗词的朦胧要求我们在翻译时要更深入,更准确地理解其隐含或潜在的意思。诗词的“达诂”,译者要利用语篇、背景和常识性的知识以及借助“想象”去深入理解。关键词:中国古典诗词;朦胧;达诂;翻译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558(2009)02-0079-04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Jiangxi Science &Technology Normal University Apr.,2009No.2 2009年4月第2期

冯至的十四行诗赏析

冯至de十四行诗赏析 内容摘要:冯至的《十四行集》并不是哲理诗,而是诗人对生命存在本质的深刻体认。冯至受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比较深,这使他能够比较深入地认识到生命存在的悲剧意义。具体来说,冯至体验到的生命存在悲剧性包括:生命的渺小和短暂、生命的孤独和无助、生命的无法把定和虚无、生命的必死性。但是,冯至对生命存在悲剧性的体认并没有使自己走入悲观主义的泥淖。 关键词:生命;存在;悲剧 有的论者在论及冯至的《十四行集》时,认为冯至此时已经成了一个人情练达的哲理诗人,笔者对此不以为然。冯至并不是哲理诗人,他的诗都是关于生命的体验。其实冯至先生本人就否认他是哲理诗人,他说:“其实我是最不哲学的人,我的思想不大逻辑。”他还说:“沉思不等于哲学,说是沉思还比较接近,说是哲理,我总觉得我还够不上。”[1] 也有不少学者探讨了存在主义哲学在他的诗歌中的反映。诚然,存在主义给冯至带来一些“积极”的影响:1,在思想方面,这使他摆脱了浪漫主义的伤感、忧郁,克服了对人生的逃避与抗争,而是从容、深邃地理解人生和宇宙的变化,理解人在现实面前应该做出自己的选择。2,在文学方面,存在主义帮冯至完成了由浪漫主义抒情诗人向现代主义作家的转变,他作品中的现代性,以及深沉、凝重、沉思的风格,得益于存在主义的影响。3,在性格方面,存在主义使他养成了不事喧哗、静默守持、认真执著的秉性[2]。 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存在主义对冯至影响的另一方面,因此很少有人探讨过冯至《十四行集》的悲剧意识。其实,存在主义更深切地认识到生命存在的悲剧。存在主义哲学恰是一种与人的忧虑感相结合的形而上学经验论,注重探讨忧虑、不安、恐惧、死亡等情绪[3]。存在主义是用一颗热切而悲悯的心来关注这个世界、关注人们的生存状态。一般意义上的存在主义,认为整个世界从根本上是荒诞的,不可理解的,因而,悲观主义色彩较重。 笔者通过对《十四行集》的反复解读,感受到其中潜藏的悲剧意识。不过要体味这些诗歌中的悲剧色彩,必须“从相反的方向看”。何谓“从相反的方向看”?因为冯至这时尽力想摆脱他早年诗歌的悲剧意识[4],转向对自我生命的承担。但透过他的诗歌的表面,我们仍然能够解读出其中潜藏的悲剧意识。也就是说,冯至此时对生命的观照充满着悲剧意识。所谓生命的悲剧意识,就是一种人类所特有的精神现象,来源于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理想与现实的落差、生存与毁灭的矛

书法创作常用的古诗词名句

书法创作常用的古诗词名句 人有不为斯有品;己无所得可无言。(集兰亭序字) 人多瑶草琪花气;家有兰台石室书。 人间清品如荷极;学者虚怀与竹同。 人到万难须放胆;事当两可要平心。(张大千) 人品若山极崇峻;情怀与水同清幽。(集兰亭序字) 人品清于在山水;天怀畅若当风兰。(集兰亭序字) 人得交游是风月;天开图画即江山。 八体六书生奥妙;五山十水见精神。集怀仁圣教序字)九万里风斯在下;八千年木自为春。(集怀仁圣教序字)几枝疏影千秋色;一缕东风万户春。 三春花满香如海;八月涛来水作山。(集圣教序字) 三春陌上沾时雨;四野田间看庆成。 于人何不可容者;凡事当思所以然。(集争坐位帖字)大文间世有述作;至乐在人无古今。(集兰亭序字) 大贤自合为九列;清风可以流万年。(集兰亭序字)

大胆文章拚命酒;坎坷生涯断肠诗。 大惧与众人同数;须知保晚节尤难。(集争坐位帖字)万花深处松千尺;群鸟喧时鹤一声。 万里山川皆入画;一庭花木又催诗。 万里秋风吹锦水;九重春色醉仙桃。(集杜甫句) 万里波涛归海国;一山花木作香城。(集怀仁圣教序字)万顷洪波闲眉界;九秋鹤举健精神。 万岫烟云迷岭外;千重紫气锁山头。 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 万卷图书天禄上;四时云物月华中。(集唐诗句) 万类静观咸自得;一春幽兴少人知。(集兰亭序字) 万树苍颜千里翠;一楼新色满城辉。 万象函归方丈室;四围环列自家山。 万壑泉声云外去;数点秋色雁边来。 与世不言人所短;临文期集古之长。(集兰亭序字) 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与贤者游信足乐;集古人文亦大观。(集兰亭序字)与弦作契风生竹;列坐为情水抱山。(集兰亭序字)才大古来难适用;人生何处不相逢。(集苏轼句) 才名挺出如东野;佛理清深是子瞻。(集争坐位帖字)才名震溢李供奉;画理清深王右丞。(集争坐位帖字)才高自觉风云阔;情重反疑华岳轻。 才能济变何须位;学不宜民枉有官。 山水之间有清契;林亭以外无世情。(集兰亭序字)山外斜阳湖外雪;窗前流水枕前书。 山有此生未能至;竹为一日不可无。(集兰亭序字)山含暖气千林翠;园啭莺声万花荣。 山势盘陀真是画;泉流宛委遂成书。(何绍基) 山河兴废人搔首;风雨纵横乱入楼。(集陆游句) 山泽高下理所着;金石刻作臣能为。(集绎山碑字)山静日长仁者寿;荷风香善圣之清。(集玄秘塔字)山溪—曲泉千曲;竹径三分屋二分。

咏物诗的类型

咏物诗的类型 所谓咏物诗,就是那些以大自然中的景物、器物、动物或植物等为描写歌咏对象,抒发作者思想感情,寄寓作者襟怀抱负等为主要内容的诗歌。千百年来,咏物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感染和倾倒了无数文人墨客、仁人志士和普通百姓。咏物诗的类型主要有以下五种。 一、描摹情态类 这类咏物诗只是对物象情态进行生动的描摹,从而抒发作者对物象的喜爱之情。如骆宾王的《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苏轼《海棠》“东风嫋嫋泛崇光,香雾空濛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头两句,描绘海棠所生长的富丽环境,表明海棠的珍贵,后两句写深夜也点燃蜡烛去欣赏海棠花,诗人爱花、爱美之情极为深切,这样做也够浪漫了,描写精致,用海棠比拟美人,更为生动。 二、托物言志类 这类咏物诗表面上看好像写的都是具体的物象,仔细品味就会发现,作者是运用象征手法通过写具体的“物”,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与抱负。让我们先来看看白居易的《白云泉》: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本诗抒情主人公是一个胸怀淡泊、精神闲适、渴望摆脱俗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仕人。运用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在比喻恬淡的胸怀和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风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意深,理趣盎然。 再来看看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于谦的这首《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乍一看,这首诗写的是石灰从采掘、冶炼到被使用的整个过程。再细细体会,诗中每一句既是在写“物(石灰)”,实际上也是在写人,写作者自己不怕“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甚至“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的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气概。诗中流露出的凛然正气和豪迈情怀,不知鼓舞和激励了多少后人为真理和正义事业奋斗不息。 再来看看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的《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

早期中国现代诗各流派

早期中国现代诗各流派 (1917----1949) 早期的中国现代诗形成了许多流派,各流派都有自己的社团或诗社,并发行各自的刊物。各个流派都有自己的不同创作主张,许多流派都在当时的中国诗坛上占有重要的席位,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诗歌,对当代中国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选择了其中的六个重要流派,进行简要的叙述。 一.现代诗的先驱——尝试派 胡适在1920年3月出版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尝试集》,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个人新诗集,受到读者的欢迎,这是历史上首次出现的现代诗歌个人专集。此后,更多的诗人开始尝试白话诗的创作,形成了中国的文学史上的第一个流派“尝试派”。因为该诗歌流派的成熟标志是胡适《尝试集》的出版,所以一般被称为中国现代诗歌的尝试派。该流派的其他代表人物还有刘半农,康白情等人。 典例: 梦与诗 胡适 都是平常经验 都是平常影象, 偶然涌到梦中来, 变幻出多少新奇花样! 都是平常情感, 都是平常言语, 偶然碰着个诗人, 变幻出多少新奇诗句! 醉过才知酒浓, 爱过才知情重。 你不能做我的诗, 正如我不能做你的梦。

二.现实主义的流派——人生派 文学研究会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最早成立的文学社团,1921年成立,代表诗人主要有鲁迅、冰心、朱自清、周作人等。文学研究会的诗人以“为人生”为核心的诗歌价值观念,因此常被称为“人生派”或“为人生”派。 他们的文学态度和创作实践均倾向于现实主义。主张“文学是一种工作,而且又是于人生很切要的一种工作。”文学研究会的主要成员朱自清、叶绍钧(叶圣陶)、刘延陵、俞平伯等。之后在上海成立了现代文坛上第一个新诗社团──中国新诗社,并于次年1月创办了第一个新诗专刊《诗》。会员人数曾一度多达170多名。 小诗 王统照 多年的秋灯之前, 一夕的温软之语, 如今随著飞尘散去, 不知那时的余音, 又落在谁的心里? 三.早期浪漫主义--------创造社 创造社是1921年6月至7月间在中国上海成立的现代文学社团,由从日本留学归来的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共同创建。 创造社在成立后编辑出版《创造社丛书》,编有郭沫若的诗歌《女神》等。第二年开始发行《创造季刊》,1923年编辑出版《创造周报》以及《中华新报》的文学副刊《创造日》。 前期的创造社主张自我表现和个性解放,具有浓重的唯美抒情倾向,对中国的新文学运动起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以创造社为核心所形成的诗歌流派也称为早期浪漫主义。后期创造社有冯乃超等思想激进的年轻一代参加,其中,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后来加入了现代派阵营。天狗 郭沫若 我把月来吞了,

咏物诗鉴赏

咏物诗鉴赏 编辑段跃举 木芙蓉(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窗前木芙蓉(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⑴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 ⑵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5分) 【参考答案】 (1)描述了木芙蓉开花的自然属性。运用了拟人手法。 (2)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作愁苦。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 【解析】 吕本中的《木芙蓉》诗中,明确点出歌颂对对象是小池南岸的木芙蓉。借“南”暗示为金兵南渡后的河山。木芙蓉就成为广大人世、爱国志士的象征了。诗中第二句指出木芙蓉开放在严霜袭来的秋季,其鲜艳的色泽显示出它不畏强暴的精神。诗中后句,诗人将“无言”和“一生开落任春风”来比喻桃李怯懦软弱,听任春风摆布而自已无言,用宋高宗和秦桧以及对女真贵族俯首贴耳、没有骨气和勇气的主和派,来衬托木芙蓉霜后“着红”的英勇气慨。将两种花比喻成对立的两种不同品格的代表,寓意极为深刻。 《窗前木芙蓉》是诗人早期作品,写秋天盛开的木芙蓉花不怕寒霜,傲然怒放,没有一般的花那样纤弱,动不动就是“愁红怨绿”的可怜样子。作者借木芙蓉表现了自己少年时的意气风发、昂扬不凡的气度。 木芙蓉 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散译: 小池塘的南岸盛开着美丽的木芙蓉,它们在雨后或霜前(意为在摧毁花木的天气到来之前)都会有意开得更红艳。这种精神应当胜过以前人们一直称颂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吧,因为它们的性情淡定而洒脱,一生中花开花落都随春风来去潇洒。 赏析: 首句点明木芙蓉生长的地方,就是在小池的南边。第二句“雨后霜前着意红”,用了拟人的手法,写木芙蓉风吹雨打之后,在寒霜的侵扰之下,用心努力地开放出美丽的花朵,突出了木芙蓉不畏艰难、无惧风霜的特性。“犹胜无言旧桃李”借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典故:西汉时候,有一位勇猛善战的将军,名叫李广,一生跟匈奴打过七十多次仗,战功卓著,深受官兵和百姓的爱戴。李广虽然身居高位,统领千军万马,而且是保卫国家的功臣,但他一点也不居功自傲。他不仅待人和气,还能和士兵同甘共苦。每次朝廷给他的赏赐,他首先想到的是他的部下,就把那些赏赐统统分给官兵们;行军打仗时,遇到粮食或水供应不上的情况,他自己也同士兵们一样忍饥挨饿;打起仗来,他身先士卒,英勇顽强,只要他一声令下,大家个个奋勇杀敌,不怕牺牲。这是一位多么让人崇敬的大将军啊!后来,当李广将军去世的噩耗传到军营时,全军将士无不痛哭流涕,连许多与大将军平时并不熟悉的百姓也纷纷悼念他。在人们心目中,李广将军就是他们崇拜的大英雄。汉朝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为李广立传时称赞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意思是说,桃李有着芬芳的花朵,甜美的果实,虽然它们不会说话,但仍然会吸引人们到树下赏花尝果,以至树下都走出一条小路.李广将军就是以他的真诚和高尚的品质赢得了人们的崇敬。诗人在这里说木芙蓉“犹胜无言旧桃李”,就是说它的品格比桃李更让人敬佩。“一生开落任东风”写出了木芙蓉的从容与淡定,不管风吹雨打,不管环境多么的恶劣,也按自己的本性,自开自落。这是一种潇洒,从容自在的形象,诗人好像是在写木芙蓉的品格,实际上是托物言志。抒发自己也要像木芙蓉那样,不管环境有多恶

诗无达诂

何谓“诗无达诂” 摘要: 何谓诗无达诂:无论从哪个角度上来讲,诗必须应该是具有审美观点的,确切的说;它必须具有教育意义与陶冶情操的作用。从这个方面上再进行更深层次的凝练、蕴藉、流畅;在优美的语言上的创新,从含蓄艺术的意境空间上,进行各种意象的利用与开发,这就是诗的张力;与之才是诗无达诂的最终含义。但绝不能使其诗句晦涩与含糊不清,让读者感到既清新透澈而不迷惘,这就是诗歌创作原则。 关键词:诗无达诂、出处、译解、原因 一、出处 “诗无达诂”,原作“《诗》无达诂”,最早见于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精华》篇。“达”,明白、晓畅之意;“诂”,以今言释古语。它原是汉代的经生儒者,根据春秋时代“赋《诗》言志”、断章取义的情况,而提出的阅读与应用古《诗》(即《诗经》)的一个方法或原则。鉴于这些经生儒者的唯心倾向与实用目的,他们认为古《诗》的时代已逝,事过境迁,难以解释,因此根本不必忠于原作,而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随心曲说,加以引用。如《诗经·魏风·伐檀》明是一首愤怒抨击不劳而获的剥削者的“刺”诗,但董仲舒据其“《诗》无达诂”之说,割裂局部与整体的有机联系,化“刺”为“美”,认为“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这样冷嘲热讽的话,歌颂了统治阶级的“君子”“先其事,后其食”,是不会尸位素餐的。这样理解和运用“《诗》无达诂”,就把一部古《诗》肢解得面目全非了。

二、译解 “诗无达诂”确切的说有两种译解: (一)是诗歌创作必须应该是具有审美观点的,必须具有其意境、意象的凝练。简言之就是用你的联想、想象去发现诗歌、理解诗歌、创造诗歌、完美诗歌。 (二)是将诗歌引申为审美鉴赏中的差异性。在艺术鉴赏中,又由于诗的含义常常不并显露,甚至于“兴发于此,而义归于彼”,加上鉴赏者的心理、情感状态不同,对同一首诗,常常因鉴赏者的不同而会不同的解释。所以,“诗无达诂”在后世又被引申为审美鉴赏中的差异性。 “诗无达诂”意指对同一文学文本的理解,不同的读者可以见仁见智。换言之,文学作品并没有一个确定不变的意义,也没有一种确定不变的理解和解释。因为“诗无达诂”,对诗文意境、意义、寓意的理解是没有止境,亦没有最完美答案的。 诗无达诂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传统鉴赏命题之一,有着很强的生命力。“达”就是通达、明白、晓畅的意思,“诂”就是训诂,用今言释古义,“达诂”就是通达的解释。诗无达诂的意思就是,诗歌是不能用语言来解释的,是要靠意会而不是言传的,诗歌没有确切的解释。这些与我们诗歌是靠意象来传情有着亲密的联系。 三、原因 (一)因为阅读者的人生阅历不同。 文学鉴赏是一种审美性的精神活动,读者在鉴赏中所获得的,可以是作者所表达的,也可以与作者的意图相径庭,这主要是在鉴赏中,对于作者所创造的审美意象要进行再创造,而不同的读者因为阅历的不同,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即使欣赏同一作品,所创造的审美意象也是不同的,达观时,万物皆好,悲伤时,

冯至的诗

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直隶涿州(今河北涿县)人。1923年加入林如稷的文学团体浅草社。1925年和杨晦陈翔鹤陈炜谟等成立沉钟社,出版《沉钟》周刊,半月刊和《沉钟丛刊》。著有诗集《昨日之歌》(1927),《北游及其他》(1929),《十四行集》(1942)等。并有散文集《东欧杂记》(1951),传记《杜甫传》(1952),译作集《海涅诗选》(1956),诗集《西郊集》(1958),诗集《十年诗抄》(1959),论文集《诗与遗产》(1963),译海涅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1978)等。 -------------------------------------------------------------------------------- 〖十四行集(节选)〗 1 我们准备着深深地领受 那些意想不到的奇迹, 在漫长的岁月里忽然有 彗星的出现,狂风乍起; 我们的生命在这一瞬间,

仿佛在第一次的拥抱里过去的悲欢忽然在眼前凝结成屹然不动的形体。我们赞颂那些小昆虫,它们经过了一次交媾 或是抵御了一次危险,便结束它们美妙的一生。我们整个的生命在承受狂风乍起,彗星的出现。4 我常常想到人的一生,便不由得要向你祈祷。你一丛白茸茸的小草 不曾辜负了一个名称;但你躲进着一切名称,

过一个渺小的生活, 不辜负高贵和洁白, 默默地成就你的死生。 一切的形容、一切喧嚣 到你身边,有的就凋落,有的化成了你的静默∶ 这是你伟大的骄傲 却在你的否定里完成. 我向你祈祷,为了人生。9 你长年在生死的中间生长,一旦你回到这堕落的城中,听着这市上的愚蠢的歌唱,你会象是一个古代的英雄在千百年后他忽然回来,

书法作品常用的古诗

书法作品常用得古诗 书法作品常用得古诗 汉武帝刘彻【天马歌】 太一贡兮天马下,沾赤汗兮沫流赭。骋容与兮跇万里,今安匹兮龙为友。 陈琳(汉魏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宴会诗】 凯风飘阴云,白日扬素晖。良友扫我游,高会宴中闱.玄鹤浮清泉,绮树焕青蕤。 崔駰【安封侯诗】 戎马鸣兮金鼓震,壮士激兮忘身命。被兕甲兮跨良马,挥长戟兮彀强弩。 孔融 坐上客恒满。樽中饮不空 繁钦【赠梅公明诗】 瞻我北园。有条者桑。遘此春景。既茂且长。氤氲吐叶。柔润有光。黄条蔓衍。青鸟来翔。日月其迈.时不可忘。公子瞻旃。勋名乃彰。 繁钦【生茨诗】 有茨生兰圃。布叶医芙蕖.寄根膏壤隈。春泽以养躯。太阳曝真色。翔风发其旉。甘液润其中。华实与气俱。族类日夜滋。被我中堂隅。 繁钦【槐树诗】

嘉树吐翠页。列在双阙涯。旖旎随风动。柔色纷陆离。 班固论功歌诗 后土化育兮四时行。修灵液养兮元气覆.冬同云兮春霡霂.膏泽洽兮殖嘉谷。 班固诗 宝剑值千金。指之干树枝。 陶渊明劝农其一 悠悠上古,厥初生民。傲然自足,抱朴含真.智巧既萌,资待靡因。谁其赡之,实赖哲人。 陶渊明劝农其二 哲人伊何?时维后稷。赡之伊何?实曰播殖。舜既躬耕,禹亦稼穑。远若周典,八政始食. 陶渊明劝农其三 熙熙令德,猗猗原陆。卉木繁荣,与风清穆。纷纷士女,趋时竞逐.桑妇宵兴,农夫野宿。 陶渊明劝农其四 气节易过,与泽难久。冀缺携俪,沮溺结耦.相彼贤达,犹勤陇亩。矧兹众庶,曳裾拱手! 陶渊明时运其二 洋洋平潭,乃漱乃濯。邈邈遐景,载欣载瞩。人亦有言,称心易足.挥兹一觞,陶然自乐。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抱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陶渊明移居其一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陶渊明移居其二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陶渊明止酒 居止次城邑,逍遥自闲止。坐止高荫下,步止荜门里。好味止园葵,大懽止稚子. 平生不止酒,止酒情无喜。暮止不安寝,晨止不能起。日日欲止之,营卫止不理.徒知止不乐,未知止利己。始觉止为善,今朝真止矣。从此一止去,将止扶桑涘。清颜止宿容,奚止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