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皇俄国的对外政策分析——以地缘政治学为视角
透视地处欧洲东部边缘和亚洲北部的沙皇俄国对黑海海峡的争夺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Journal o fUn i v ersity of I nternati o na lRe lations,2009N o 4透视沙皇俄国对黑海海峡的争夺王冰冰(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北京100081)[摘要]沙皇俄国自诞生之日起就推行对外扩张的政策,从最初对陆地领土的蚕食鲸吞,到彼得大帝开始 打开朝向欧洲的窗户 ,沙俄的对外战略经历了从单纯争夺陆权优势到争夺海权优势的转变。
奥斯曼帝国控制下的黑海海峡位于巴尔干半岛和小亚细亚半岛之间,是沟通三大洲的战略要地。
为了得到这把进出大洋的钥匙,历代沙皇都 坚定不移 地把扩张目标指向黑海海峡和君士坦丁堡。
由于自身实力所限和其他欧洲大国的掣肘,沙俄始终在黑海海峡问题上没有取得根本性的突破,势力被局限在黑海海峡范围之内。
但是,沙皇俄国对黑海海峡的争夺却对当时的地区和欧洲局势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沙皇俄国;黑海海峡;俄土战争;海权[中图分类号]D851 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3489(2009)04 0015 06俄罗斯是东部斯拉夫人建立的国家,自1547年伊凡四世自称沙皇起到1917年罗曼诺夫最后一任沙皇尼古拉二世被推翻为止,这一阶段的俄国被称为沙皇俄国。
沙皇俄国对外政策的基调是对外扩张,这在最初是为确保国家生存的安全考虑,基于东欧平原没有任何地理上的屏障并且俄国历史上屡次遭受外来侵略(罗斯公国亡于蒙古鞑靼人的入侵),这种政策被沙皇政府认为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
庞大、浑然一体的俄罗斯帝国横亘整个欧亚大陆,它既是一个大陆国家,也是一个海洋国家。
然而,俄罗斯虽然濒临海洋,却无法直接面向三大洋,且缺乏优良的出海口。
因此,寻找出海口成为俄罗斯一成不变的目标。
历代沙皇都力争实现寻求尽可能宽阔、开放的通向海洋的出口的梦想,彼得大帝北上与瑞典争夺波罗的海出海口,基本上解决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问题。
沙俄帝国南下与奥斯曼帝国争夺黑海出海口,终极目标乃是要控制黑海海峡进而自由进出地中海,这个目标却由于受到其他欧洲列强的干涉始终没有完全实现。
地缘政治下的俄罗斯国家战略以及应对恐怖主义的措施_徐静(PDF)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 1 期地缘政治下的俄罗斯国家战略以及应对恐怖主义的措施徐 静,王前锋(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上海201620)摘 要:随着苏联解体和东欧巨变,世界地缘政治的格局发生了深刻转变。
新格局也使得俄罗斯周边的地缘政治极不稳定,其活动空间被大大压缩,国内动荡和恐怖主义活动频频发生。
面对这些挑战,普京当政时期及时调整了俄罗斯的战略和内外政策,针对国内的恐怖组织尤其时车臣的恐怖活动给予严厉打击,并出台了相关措施。
俄罗斯的反恐措施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俄罗斯地缘政治;车臣恐怖主义;反恐措施中图分类号:D81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1217(2013)01-0111-07收稿日期:2012-11-28作者简介:徐 静(1980-),女,山东临沂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讲师,法学博士。
王前锋(1980-),男,山东济南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讲师,管理学硕士。
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后,国际的两极格局已经瓦解,世界的地缘政治格局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在新的世界地缘政治结构中,俄罗斯的地缘政治格局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且处于相对不稳定的状态。
这不仅导致了俄国内车臣恐怖主义组织的活动频繁和周边地区的动荡,也影响着俄罗斯内外政策的走向和国家战略的制定。
“9·11”后,面对国际国内恐怖主义的猖獗,俄罗斯特别是普京上台以后如何应对国内的车臣恐怖主义组织,制定有效的反恐措施和组建协调作战的反恐体系,这不仅对俄罗斯能否有效打击恐怖主义起很大的作用,而且对目前恐怖活动频增的中国也有很多的借鉴意义。
一、对俄罗斯地缘政治和内外政策的分析地缘政治格局对一个国家的政策制定、军事战略及国防和外交战略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
俄罗斯著名思想家别尔嘉耶夫曾指出“有一个事实,它凌驾在我们的历史动之上,它像一根红线贯穿着我们全部的历史,它包含着历史之所有的哲学,它体现在我们社会生活的每一个时代,并确定着各个时代的特征,它同时是我们政治伟大之重要的因素和我们精神软弱之真正原因,这一事实,就是地理的事实。
简论当代俄罗斯地缘政治对外交战略的影响

S c 科 i e n c e & 技 T e c h 视 n o l o g y 界 V i s i o n
简论当代俄罗斯地缘政治对外交战略的影响
罗 文迪
( 四川外 国语大 学 成都 学 院 , 四川 战结束后俄 罗斯外交战略形成过程 中, 地缘政 治因素起 了尤为突出的作用。 国家的外交战略与其所具有的不可更改的地缘政
义者主张通过建立统一的斯拉夫 民族 国家实现俄罗斯的复兴 : 而新欧 亚 主义者则着眼于整个 原苏联 的空 间. 希望通过迂 回道路最终实现独 联体 国家 的重新统一和一体化 。体现在外交政策上 , 则是欧洲一大西 洋 主义主 张在地缘政治上西方化 : 而现代斯拉夫主义反对地缘政治上 的“ 欧洲化 ” 道路 . 坚持走有俄 国特色 的民族 主义道路 : 新 欧亚主义基 本上是疏远欧洲倾向亚洲 . 要求俄在地缘政治上搞东方和西方之间的 平衡 。三种地缘政治理论通过激烈 的辩论交锋 , 各 自在俄罗斯 国家不 同时期 的对外政策中都产生了不 同程度 的影响 虽然强 国意识 和爱 国 主义是 三种理论 的交 汇点 .但实践证 明欧洲大西洋派让人感 到 了失 望. 现代斯拉夫的民族主义情绪又可能为俄罗斯带来较大的风险和代 价. 所 以. 新 欧亚主义地 缘政治理论在俄 罗斯对外政策 中逐 步 占据 了
治因素 密切相关 , 地缘政治理论分析往往是一 个国家制定外交战略时重要 的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俄罗斯地缘政 治色彩 强烈的全方位外交取 得 了一定程度的积极效果 , 促进 和保障 了国内经济建设 , 增强 了民族 自信心和凝聚 力, 提升地缘政 治大国地位 , 抑制民族分裂主义和 宗教极端 主 义的泛 滥, 在一定程度上维护 了地 区乃 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俄罗斯帝国的崛起与沙皇统治东欧的霸权与反抗

俄罗斯帝国的崛起与沙皇统治东欧的霸权与反抗俄罗斯帝国的崛起标志着一个庞大的国家开始在东欧地区扩张其势力。
自16世纪起,沙皇统治下的俄罗斯开始对周边国家展开扩张,试图建立一个由俄罗斯统治的强大帝国。
然而,这种霸权扩张也引发了东欧地区其他国家的反抗。
本文将探讨俄罗斯帝国的崛起以及沙皇统治下东欧地区的霸权与反抗。
一、俄罗斯帝国的崛起1. 土地扩张与资源掠夺俄罗斯帝国的崛起离不开其土地扩张和资源掠夺的策略。
沙皇通过战争和外交手段,不断吞并邻国的领土,扩大其疆域。
这种扩张对俄罗斯来说,意味着更多的资源和权力。
2. 国家建设与军事力量增强崛起的俄罗斯帝国通过国家建设和军事力量的增强,成为一个强大的帝国。
沙皇推进工业化进程,建立起现代化的工业基础。
同时,俄罗斯军队也逐渐成为欧洲强大的军事力量之一,使其具备了实现霸权的能力。
二、沙皇统治下的东欧霸权1. 政治控制与行政管理沙皇统治下,俄罗斯对东欧地区实施政治控制和行政管理。
通过颁布政策、设立官僚机构和军事力量驻扎等手段,沙皇确保了对东欧各国的统治。
俄罗斯帝国的官方语言和宗教也被强制推行,加强了对东欧地区的影响力。
2. 经济统合与贸易控制俄罗斯帝国通过经济统合和贸易控制进一步巩固了对东欧地区的霸权。
沙皇政府通过制定经济政策和贸易规定,控制了东欧地区的资源和市场。
这使得东欧国家被迫依赖俄罗斯,加深了其统治的程度。
三、东欧国家的反抗1. 民族主义运动兴起沙皇统治下,东欧地区的国家和民众逐渐觉醒,开始开展民族主义运动,寻求独立和自主。
民族主义者积极传播民族文化和历史,同时组织抗议活动和武装起义,反抗俄罗斯的霸权统治。
2. 外部支持与国际干预东欧国家的反抗得到了一些外部力量的支持与干预。
其他国家和组织,如欧洲列强和民主运动,对东欧国家的独立斗争给予了关注和支持。
这种外部干预和支持使得东欧国家更有信心抗争俄罗斯的霸权统治。
四、霸权统治与反抗的影响1. 地缘政治格局的改变俄罗斯帝国的崛起和沙皇统治下的霸权统治对东欧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地缘政治视角下的俄罗斯外交

上 对 抗与竞 赛 的通 俗术 语 ; 在 学 术界 , 地缘 政 治学 重 新 成为 一个 热 门领域 ; 欧 美大 国的政党 、 议 会 和 各种 政治 势力 集 团对影 响 自己国家 利益 的各 种 国 际事 件 、 变革 和关 系 、 格 局 十分 敏感 。
那 种认 为 国家 内在 地被 赋予 了其 在太 阳底 下
陆权 论 、 空权论 、 德 国地缘 政 治 学 、 新 型 地 缘政 治 学、 环带论 、 中心论 、 多 元论 等 。 结合 当今 时代 背 景 , 笔 者更 赞 同把 地 缘 政 治 学定 义 为对 在地理 环境 为 一端 和 以政治 过程 为 另
一
政 治行 为 。地缘 政 治学 源 自于两 个 词 : G c o p o l i t i c s
对外政 策时需要 考虑诸 多因素 。在 外部环境 中, 独联体是俄 罗斯 的利益核 心 区, 被 其视 为 自己的势 力范围 ; 欧 洲是 其传统的战略方 向, 被 列为战略重点 ; 亚洲太平洋地 区也是 其战略 考虑 的重要 部 分; 美国由于其在 世界 安 全战略格 局 中的特殊地位 , 被 俄视 作安全合作 的对象。
・
3 6-
地 缘政 治视 角下 的俄 罗斯 外交
关 系基 础 和 影 响 政 治 互 动 的 地 理 因素 的学 术 分 析。 ” 它 虽不 能完 全 限定 国策 的制 定 , 但 确 实 为
中 国作 为毗 邻 俄 罗斯 的领 土 较 大 、 综 合 国力 较 强 的国家 , 自然 成 为 俄 罗 斯 外 交在 亚洲 首 先 要 考 虑 的 目标 。 同中 国关 系 的好坏 直接 关 系到俄 罗
的位置 的信 念 ” 【 2 J 。二 战 以后 , 地 缘 政 治 学 被 打 人 冷宫 。大学 取 消 了 地 缘政 治 学 学 科 , 甚 至波 及
俄罗斯的外交政策与地缘战略

俄罗斯的外交政策与地缘战略俄罗斯作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其外交政策和地缘战略具有重要的全球影响力。
本文将探讨俄罗斯的外交政策和地缘战略,并分析其背后的驱动因素。
一、俄罗斯的外交政策1.1 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俄罗斯的外交政策基于一些基本原则,其中包括维护国家利益、坚持多边主义、保护自主外交决策权、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等。
这些原则是俄罗斯外交政策的基石,为俄罗斯在国际事务中的行动提供了指导。
1.2 区域外交政策俄罗斯的区域外交政策包括对邻国和临近地区的关系。
在这方面,俄罗斯的政策既是通过谈判和订立协议寻求和平解决争端,也包括通过保护自身利益和展示实力等方式来维护地区安全和稳定。
1.3 大国外交作为一个拥有庞大领土和资源的大国,俄罗斯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与其他大国的关系对于维护其地位和利益至关重要。
俄罗斯的外交政策力求与其他大国建立平等、相互尊重和互利的关系。
1.4 多边主义和国际组织俄罗斯坚持多边主义和国际组织的重要性,同时努力在国际社会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它积极参与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独联体以及东盟等国际组织,并通过参与国际事务来维护自身利益。
1.5 宣传外交俄罗斯通过使用媒体和宣传手段来传播自己的观点和政策。
它致力于提高国际社会对俄罗斯的了解和认同,并通过这种方式塑造对外形象。
二、俄罗斯的地缘战略2.1 地缘战略的意义地缘战略是指一个国家基于其地理位置和资源分布等因素所采取的战略行动。
对于俄罗斯而言,地缘战略至关重要,因为其地理位置和资源储备对其安全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2 重塑俄罗斯的地缘政治俄罗斯试图通过改变其地缘政治来重塑其地缘战略。
以克里米亚的合并为例,俄罗斯试图通过这一行动重新塑造其在黑海地区的地缘政治,并确保对该地区的安全和影响力。
2.3 区域影响力的追求俄罗斯试图通过扩大自身的区域影响力来增强其地缘战略。
这包括通过支持与其利益相符的政权、扩大军事存在以及提供经济援助等方式来增强其在邻国和临近地区的影响力。
俄罗斯在当下国际形势中的地缘政治角色

俄罗斯在当下国际形势中的地缘政治角色随着世界的变化和国际形势的演变,各个国家的地缘政治角色也在不断调整和重新定义。
而在当下的国际形势中,俄罗斯作为一个重要的大国,在地缘政治方面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详细探讨俄罗斯在当下国际形势中的地缘政治角色。
一、地理位置带来的优势俄罗斯地处欧亚大陆的中心,形成了它独特的地理优势。
东部濒临太平洋,西部与欧洲诸国接壤,北部与北冰洋相接,南部与中东和中亚相连。
这种地理位置使得俄罗斯在欧亚大陆上具有极强的影响力。
俄罗斯通过其广阔的领土和丰富的资源,成为了重要的能源输出国和地区安全的稳定因素。
同时,俄罗斯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有效维护了其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
二、经济实力增强的影响力随着俄罗斯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其在国际事务中的地缘政治角色也逐渐上升。
俄罗斯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国和原油出口国之一,其能源资源的控制和供应对全球经济具有重要影响。
同时,俄罗斯拥有庞大的市场和消费者群体,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俄罗斯的经济实力增强,为其在地缘政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维护地区安全和平衡俄罗斯作为一个拥有广阔领土的大国,其维护地区安全和维持地缘政治平衡的责任重大。
在乌克兰危机中,俄罗斯发挥了关键的角色,为其在乌克兰的利益进行捍卫。
俄罗斯通过军事干预和政治外交手段,成功改变了乌克兰的地缘政治格局,并对其周边地区产生了重要影响。
此外,俄罗斯还积极参与叙利亚、伊朗等地区的事务,为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与大国的博弈与合作在当下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俄罗斯与其他大国之间的博弈与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俄罗斯与美国、中国等大国之间保持着复杂的关系,并在一些国际事务中达成合作共识。
例如,俄罗斯在与中国的能源合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双方的互利共赢做出贡献。
而与美国的关系则更加复杂,既有竞争又有合作。
俄罗斯与大国的博弈与合作将直接影响到其在国际事务中的地缘政治角色。
浅析俄罗斯的地缘政治

2016年第12期 昆明民族干部学院学报浅析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张宇【摘要】地缘政治是一国综合实力构成因素中的固定因素,一个地缘政治的优良直接涉及到国家的安全与发展,也是国家制定外交关系的重要依据。
在俄罗斯的历史长河中,能够清晰地发现地理对于俄罗斯的重要性要超过许多国家,也正是因为这种特殊的地理让俄罗斯在世界上不可忽视。
【关键词】地缘政治;俄罗斯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一、幅员辽阔,战略纵深大国土是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根基,如果没有国土就谈不上一个国家的存在。
美国著名国际政治学家汉斯.摩根索曾在出版的《国家间政治》一书说到:“领土广阔是巨大立领的永久源泉。
”这一点对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很重要。
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1700多万平方千米的国土面积,东西约9000公里长,南北约为4000公里宽,辽阔的国土面积为俄罗斯的发展提供最基本与最好的条件,为国家建设提供了根基。
一个国家不仅要有广阔的国土资源,国土形状对于国家的发展也十分重要。
如果说一国的国土面积大小能够通过战争来扩张,那么国土形状则是无法改变的。
“从国土形状来看,主要可以分为巨大均衡板块性、狭长型和零散性三种不同类型。
巨大均衡板块型是指国土复原辽阔、浑然一体、相对规则的板块形状。
”而俄罗斯就是典型的这种巨大均衡板块型,其优势体现在:根据形势的变化做出适时的调整,当俄罗斯遭受强敌攻击时可以利用其幅员辽阔,战略纵深长的优点,先退居后方安全地带,稳住阵脚,为反攻做充足准备,赢得时间,以空间换取时间。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苏俄政府与同盟国签订的《布列斯特和约》就是以空间换时间的成功案例。
该和约“把波兰、立陶宛、爱沙尼亚的局部与拉脱维亚、白俄罗斯的全部割让给德国并赔款30亿卢布。
”虽然条件苛刻,但条约签订后令苏俄成功的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刚刚新生的苏俄政府有了巩固政权的时间。
列宁依据国土面积辽阔,有可回旋余地的特点,同意以空间换时间的外交战略,虽然损失了部分领土,但却得到了国家调整的机会,这一外交策略的成功也为苏俄日后发展带来了积极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3卷第3期2008年6月天中学刊JournalofTianzhong、,01.23No.3Jun.2008沙皇俄国的对外政策分析——以地缘政治学为视角黄兴华(周口师范学院。
河南周口466000)摘要:鉴于俄国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在地缘政治学理论中,关于俄国的论述从未间断。
自彼得一世以来.沙俄便自觉开始依据其特殊地理条件来制定其对外政策。
整个沙俄时期的地缘战略和外交政策,包括维持在欧亚大陆心脏地带的关键地位、控制边缘地带国家和寻找通向暖海的出口这三大方面。
冷战之后,俄罗斯的外交政策中仍然带有明显的地缘政治色彩。
关键词:沙皇俄国;地缘政治;地缘战略;对外政策中圈分类号:D8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261(2008)03-0118-04任何一国的外交政策都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产物。
从体系层次来看,国际体系的结构和过程对一国的对外政策形成制约;从国家层次来看,一国地理条件、政治制度和文化、经济发展程度对其对外政策有着重大的影响;从个人层次而言,领导人本身的素质及其思想方式是决定对外政策的一个重要因素。
但是,每个国家各不相同,这些因素的作用也不可能干篇一律,不分轻重。
鉴于地缘因素在影响沙俄外交诸因素中的至关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以地缘政治学为视角,来剖析沙皇俄国时期的外交政策。
一、地缘政治理论与俄国的重要战略地位有关地缘政治学的理论内涵,说法不一,美国地缘政治学家索尔·科恩认为,“地缘政治分析的本质在于国际政治权力与地理环境的关系”DI(P23、。
法国著名政治学家雷蒙·阿隆则认为,地缘政治学的主要内容乃是“把外交——战略关系与对资源做出的地理——经济分析以及由于生活方式和环境而引起的对外交态度的解释,从地理的角度加以系统化”【2】(P19n。
概括地说,地缘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地理环境对于世界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影响。
19世纪,美国的海军将领马汉从俄国需要而且决心在远东获得不冻港的观点出发,看到了俄国控制的欧亚大陆腹地是未来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关键,因此他极力鼓吹利用一支强大的海军来遏制俄国的扩张主义政策【31。
到了20世纪初,另外一位地缘政治学的代表性人物麦金德在其理论中更是花了相当大的篇幅来描述俄国至关重要的地缘地位。
他将欧亚大陆称为“世界岛”,将“世界岛”中的关键地区即北部为冰雪覆盖、其他三面都是陆地的东欧平原地区称为“心脏地带”,而俄国则正是这一“心脏地带”中的关键国家。
他有一段著名的三段式名言:谁控制了东欧,谁就控制了“心脏地带”;谁控制了“心脏地带”,谁就控制了世界岛;谁控制了世界岛,谁就控制了整个世界【4】。
斯皮克曼也认为,地处心脏地带的俄国是陆权的中心国家,其目标是要获得一个不冻港。
对于沙俄对外扩张的行为,他做了十分精辟的解释:在过去的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旧世纪的一个基本特征是,控制着沿海地带的英国海权与试图撕开一条通过环形带的通道的俄国陆权之间的对抗【5】(P61埘)。
可见,自地缘政治学诞生以来,在几乎所有的地缘政治学学者和代表性著作中,关于俄国的论述都是必不可少的,这也说明,俄国在世界政治中所处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
二、彼得即位时沙皇俄国的地缘形势俄国发端于欧亚腹地的低平的草原上,其最初的领土周边,没有高山大川或者其他的天然屏障,因此有人比喻说:“俄罗斯刚刚诞生就被放在了一个没有扶手的婴儿车上,没有任何安全感和可依赖感”。
从自然地理条件来看,俄罗斯发源于欧亚大陆腹地的平原。
正是这种没有自然屏障的地理位置一直影响了俄国自16世纪以来的一系列外交活动。
一方面,广阔的草原及其毫无屏障的边界使它极易遭受别国的攻击,蒙古、波兰、瑞典和法国等均曾侵入这片土地。
俄国后来的扩张行为很大程收稿日期:2007.11.22作者简介:黄兴华(1981-),女,江西铜鼓人,周口师范学院社会科学部助教,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系硕士研究生。
黄兴华:沙皇俄国的对外政策分析——以地缘政治学为视角·1l9·度上包含着尽量扩充边界不让其敌人接近本国的考虑。
另外一方面,由于平原地带都已划定边界,其纵横交错的河流也助长了它向外扩张的强烈愿望。
从政治地理条件看,由于地处欧亚结合部,俄国面临了来自亚洲和欧洲的双重威胁。
正如布热津斯基所说。
“俄国横跨欧亚大陆的地理位置,早就预先决定了其精英从地缘政治角度考虑问题”[610"129)。
在西部,沙俄没有天然的高山大川作为屏障,可谓门户洞开,强邻环伺。
邻国波兰已经日益衰弱,成为各列强争夺和瓜分的对象,西部的强国法国、奥地利和普鲁士更是对它虎视眈眈,一旦他国征服或者侵占了波兰,则沙俄的西部将受到极大的威胁。
在北方,丹麦和瑞典控制着波罗的海的出口,西欧的英国对波罗的海也是严加防范,沙俄仍然是一个易攻难守的纯内陆国家,海上商道被阻断。
南部的大国土耳其经过长期的战争,已经极度衰弱,成为各大国的角斗场。
奥地利和土耳其争夺匈牙利,英国希望打通经由黑海通往印度的商路,法国则致力于打击哈布斯堡的势力。
对于沙俄来说,土耳其一旦被其他列强所控制,则意味着它的南部出海口彻底被断绝,沙俄仍然将面临只能做内陆强国的命运。
在东方,沙俄面临的地缘环境则要好得多。
沙俄的东方邻国大部分是一些小国家,实力不强,很少对沙俄构成地缘安全上的威胁。
总的来说,沙俄的自然地理条件使得它不得不经常担心自己的边界安全,从而采取一种防御性的进攻和扩张战略;而鉴于政治地理上西强东弱的现实,它的这种扩张型战略又是以西方为重点的。
由于西强东弱,俄罗斯外交在西方往往表现为合纵连横、利用矛盾、维持多极均势;在东方则更多地表现为强权、扩张、掠夺和控制。
三、沙俄的扩张型地缘战略和对外政策彼得一世为俄国制定的计划是:北上打败瑞典,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南下进攻土耳其,夺取黑海出海口;西进兼并波兰,占领德意志诸侯领地,控制普鲁士和奥地利【7】(P28)。
因此,彼得一世被马克思称为“近代俄罗斯政策的发明者”。
此后,历代沙皇均以彼得的方针为指导,来制定其对外政策。
通过研究自彼得大帝以来的整个沙俄时期的对外政策和对外行为,我们可以看到,为了避免遭受侵略、保证国家安全和争霸欧亚,沙俄的对外政策已经将地缘政治当作了核心,“领土”成为当权者们最为关注的问题。
(一)向欧亚内陆腹地不断进行扩张,以消除不安全感,增大领土面积从地理位置和战略角度看,沙俄是一个介于欧洲和亚洲、东方和西方之间,既不属于亚洲又不属于欧洲的欧亚陆权大国。
它处于欧亚大陆心脏地带,自视为欧亚大陆的力量轴心。
鉴于这个地区在战略上的重要性,各大国都争相在此展开争夺,确立自己的势力范围,沙俄因此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
经常担心大国经由弱小的邻国的入侵。
俄罗斯著名学者尼吉拉·波蒂阿耶夫曾经指出:俄罗斯“经常不得不扩张它的边界,不让它的敌人接近”的外交政策,已经使俄罗斯成了“为控制广阔的领域而斗争的产物”m…。
在南部,17世纪末开始,沙俄不断对土耳其进行征战,夺取原属于土耳其的大片领土。
19世纪初时。
沙俄占领了大部分高加索及里海北岸的大部分地区。
通过当时的“南下战略”,沙俄控制了中亚的波斯、阿富汗及高加索地区和远东中国的大片领土。
高加索地区恰好夹在黑海与里海之间。
北侧称前高加索(北高加索),南侧称外高加索(南高加索)。
这里地处欧亚两洲交界处,战略位置重要,占领它向西可以控制黑海,争霸巴尔干;向东可控制里海,并进而向中亚扩张;向南可威逼波斯和印度洋。
在19世纪前,此地为波斯所控制,土耳其也对这一地区怀有野心。
叶卡捷琳娜时期,俄国开始对北高加索各国进行渗透,至18世纪末,已经将北高加索置于其控制之下。
保罗时期,南高加索的东格鲁吉亚被并人俄国,虽然这个国家的统治者要求俄国给予保护以对付波斯和奥斯曼帝国,但是保罗决定将它完全合并。
经过19世纪初的两次俄波(斯)战争,俄国抢占了大部分高加索地区。
并控制了里海,将其疆界又向南推进了几百公里,而且在波斯获得了领事裁判权和对波斯王位继承的干涉权,使波斯一定程度上依附于俄国。
波斯对于英俄来说,各有其意义。
对于英国来说,它是英国从陆路通往印度的必由之路,而俄国是与波斯毗邻的邻国。
19世纪中期以来,俄国通过为波斯训练骑兵部队等,对波斯的政治、经济进行渗透,英国则凭借其经济力量对波斯施加影响。
双方围绕波斯的公路、铁路、石油开采、银行开设、烟草专卖等租让权展开激烈的竞争,最后,双方互相妥协,形成了俄国控制波斯北部、英国控制波斯南部的局面。
自19世纪60年代以来,俄国先后征服了布拉哈汗国、基发汗国和浩罕汗国这三个中亚汗国,将其边界推进到了阿富汗的北部,由此阿富汗也成为俄国下一个进攻的目标。
因为印度的关系,英国认为阿富汗对其利益至关重要,也试图将其据为已有。
由于俄国不断兼并阿富汗以北的地区,英国提出勘定边界的要求。
当时双方的主要分歧是原属阿富汗的平狄绿州的归属问题。
后来俄国在1885年以武力进攻并吞并了这一地区。
此后,俄国为了防止英国的报复,利用“三皇同盟”,敦促奥斯曼帝国不得让英国军舰通过黑海海峡,从而阻止英军进入黑海,英国被追与俄谈判,包括平狄绿州在内的有争议的广大地区被纳人俄国版图。
英俄在阿富汗的角逐结束。
总之,到20世纪时,通过巧取豪夺或战争,沙俄侵占了欧亚腹地的大片领土,成为一个地处欧亚大陆腹地、资源丰富、领域广阔的大帝国。
对于这种扩张政策中的地缘政治色彩,正像别尔加耶夫所说的:“辽阔的俄罗斯空间位置是俄罗斯历史的地理动因。
但从更深刻的更内在的观点来看。
这些空间本身就是俄罗斯命运的内在的精神事实。
”[910'156)·120·黄兴华:沙皇俄国的对外政策分析——以地缘政治学为视角(二)控制边缘地带的要害国家波兰和位于边缘地带的白俄罗斯、外蒙等,建立防御敌国进攻的缓冲地带由于本国处于地势平缓的欧亚大平原上,没有天然的屏障来保卫自己,沙俄统治者便将毗邻大国的地区或国家如波兰、乌克兰、土耳其、外蒙等视为欧亚大陆的“边缘力量”,非常重视在这些地区建立防守的“缓冲地带”。
在地缘战略层面上。
俄罗斯在处理与边缘国家的关系上坚持的原则是:在欧亚大陆排斥一切强大的外部势力,控制这些边缘国家,或者至少尽量争取这些国家在沙俄与西方对立时保持中立。
当然。
这个国家的外围地区对俄国的生存从来都不是最重要的。
西伯利亚、中亚、爱沙尼亚、甚至乌克兰,在战时都可以牺牲掉。
可是,·如果外国军队长期控制着中欧。
那么俄国本身的生存就要受到威胁。
因此在大部分时间里,俄国选择了与普鲁士结盟的“跳棋盘式的”地缘政策。
为了避免在西线和德国的直接对峙,控制波兰成为历代沙皇的首要任务。
对于俄国而言,波兰是它与中欧列强之间的缓冲地带,是俄国安全的要害地区,因此俄国奉行的政策就是竭力维持一个受到俄国控制的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