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药化学成分表(修)
生药化学成分表

生药的化学成份分类表生药的中药功效分类表•炮制可以转变药物的“四气五味”生首乌性微温,味涩苦,能润肠通便。
制首乌(酒蒸制)性温,味甘,滋补强壮。
生地黄甘、苦、寒,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熟地黄(蒸制)味甘,微温,补血,滋阴。
生甘草甘、平,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
炙甘草甘、温,主补脾和胃,益气复脉。
大黄为苦寒药,主沉降,作用下行而泻下;酒大黄(酒蒸)借酒之力,作用上行,能清头目之火。
黄柏生品主清下焦湿热,酒炙后原作用上行,兼清上焦之热。
砂仁生品行气开胃消食,作用于中焦,盐炙后能下行,治疗小便频数之症。
•炮制影响药物的归经•“五味所入”的理论(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心入肺,咸入肾)在炮制理论中引申为“醋制入肝,入盐走肾,甘缓益元”等理论。
生姜主入肺,发散力强,主用于发汗解表;干姜主入心,燥湿力强,主用于回阳救逆;煨姜主入胃,止呕力强,主用于和中止呕;姜炭主入脾,止血力强,主用于温经止血。
柴胡生品能升能散,解表退热力强,醋制柴胡能引要入肝,发挥疏肝解郁作用生麻黄辛散力强,解表力强,主用于外感风寒的表实症;炙麻黄可以缓和生麻黄的辛散之力,可用于老人及小儿的风寒表症,同时又兼有止咳平喘作用。
•炮制可以增强药物的疗效蜜炙款冬花可以提高润肺止咳作用;油炙淫阳藿可以提高壮阳作用;盐制杜仲可以提高补肝肾和降压作用。
天然药物化学一、糖类单糖、低聚糖、多聚糖D-木糖D-葡萄糖D-甘露糖D-半乳糖D-果糖L-鼠李糖D-洋地黄毒糖鉴别方法:1、Fehling 试验:试剂:Fehling 试液(碱性酒石酸酮试液甲、乙,临用时等量混合); 结果:产生砖红色沉淀;检测化合物类型:还原性糖类,非还原性多糖需水 解后呈阳性反应。
2、Molish 试验:试剂:a-萘酚试液,沿管壁滴加浓硫酸;结果:二液层交界处成紫 色环;检测化合物类型:所有糖类、苷类。
3、色谱法:纸色谱、薄层色谱;展开剂:正丁醇-醋酸-水(4:1:5 上层);显色剂: 氨基硝酸银;结果:还原糖显黑色斑点。
生药学课件:第二章 生药的分类与生药的记载大纲

2、按化学成分分类
根据生药的有效成分或活性成分的类别分类。
有效成分(effective constituent) : 有药理作用的成分。
活性成分(active constituent): 有生物活性的成分。
有效成分和活性成分两者常通用。 成分类别(类型):生物碱、皂苷、挥发油等。
生药的化学成分分类
会议达成的道地药材定义如下: 道地药材指: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
选出来的,在特定地域,通过特定生产过程 所产的,较在其他地区所产的同种药材品质 佳、疗效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药材。 道地药材的英文:Dao-di Herbs
六、采制、贮藏、炮制、销售
简述生药的采收(collection)、产地加工(processing in the producing area)、干燥(drying)、贮藏(storage) 和炮制(special processing)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② 有利于从同科同属植物中寻找类似成分、类似 功效的植物,以扩大药物资源。
5、按生药的字母顺序或笔划顺序编排
这不是生药分类法,只是一种编排法, 它便于查阅,但不反映生药之间的联系。
第二节 生药的记载大纲
要学习和研究生药,首先要了解、认识生药。 一个生药需要用哪些要素来描述或记载 掌握一个生药,需要了解哪些内容
十三、附注
类同品(allied drug)、代用品(substitute) 掺杂品(adulterant)、 伪品(假药)(counterfeit drug)
我们的教学按教学大纲的内容进行,请认真阅 读教学大纲相关内容。
大纲中要求同学们学习的生药共有130种,均 要求会辨认药材外形,其中35种为重点药(课 堂讲21种,自学14种),要求按生药记载大纲 内容全面掌握,其余的为非重点生药。
生药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合成

组成皂苷的糖常见的有葡萄糖、半乳糖、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及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等,常与皂苷元 C 3 enoid saponins )
01
三萜皂苷元的结构可分为五环三萜 (pentacyclic triterpenoids) 及四环三萜 (tetracyclic triterpenoids) 。
三糖
龙胆三糖(gentianose) 棉子糖(raffinose) 甘露三糖(manneotriose) 鼠李三糖(rhamninose)
果糖,2分子葡糖 半乳,葡糖、果糖 葡糖,2分子半乳糖 乳糖,2分子鼠李糖
龙胆属某些植物 棉籽 木蜜 鼠李属某些植物
四糖
水苏糖(stachyose)
果糖,葡萄糖,2分子半乳糖
氨基糖(amino sugar) 单糖的一个或几个醇羟基置换成氨基。如庆大霉素的结构:
糖醛酸 (uronic acid) 单糖分子中的伯醇基氧化成羧基,常结合成苷类或多糖存在,常见的如葡萄糖醛酸(glucuronic acid)和半乳糖醛酸(galactocuronic acid)。
低聚糖(oligosaccharides,寡糖):由2~9个单糖通过苷键键合而成的直链或支链的聚糖称低聚糖。
02
Fehling试验:
结果:产生砖红色沉淀;
01
03
试剂:Fehling试液(碱性酒石酸酮试液甲、乙,临用时等量混合);
02
检测化合物类型:还原性糖类,非还原性多糖需水解后呈阳性反应。
04
2.鉴别
试剂:a-萘酚试液,沿管壁滴加浓硫酸
01
结果:二液层交界处成紫色环;
02
检测化合物类型:所有糖类、苷类。
生药的分类与记载,生药的化学成分及生物合成

植物药(vegetable drugs) 动物药(animal drugs) 矿物药(mineral drugs)
植物药再依不同的药用部位分为: ●根类、根茎类 ●茎木类、皮类 ●叶类、花类 ●果实类、种子类 ●全草类
---便于学习和研究生药的外形和内部构造, 掌握各类生药的外形和显微特征及其鉴 定方法;
一、记载项目: 1.名称 2.基源 3.植(动)物形态和生物学特征 4.采制 5.产地 6.性状 7.显微特征 8.化学成分 9.理化鉴定 10.药理作用 11.功效 12.附注
二、 生药的拉丁名
生药的拉丁名:国际上通用的名称,具 有国际意义,便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研究。
生药的拉丁名由两部分组成:
当收载不同属的植物作同一生药使用时, 以两个属命名,以seu连接。
如:老鹳草 Erodii seu Geranii Herba 。
--矿物类生药的拉丁名,一般采用原矿物拉丁 名,如:朱砂Cinnabaris、雄黄Realgar等。
※ 生药拉丁名中的名词和形容词的第 一个字母必须大写,连词和前置词一般 小写。
--菌藻类生药:海藻Sargassum(属名)、 茯苓Poria(属名)。
--完整动物生药:斑蝥Mylabras(属名)、蛤蚧 Gecko(种名)。
--动植物的干燥分泌物、汁液等生药:麝香 Moschus(属名)。
--有些生药的拉丁名采用原产地的土名或俗 名,如:阿片Opium。
第十章 生药的化学成分及其分析方法
川芎、丹参、红花、桃仁、乳香、没药、三棱、益母草、川牛膝、穿山甲、五灵 子、鸡血藤、王不留行 凉血止血药:白茅根、侧柏叶、槐花、小蓟、大蓟 化瘀止血药:三七、茜草、蒲黄、血余炭、藕节 收敛止血药:仙鹤草、白芨、棕榈炭
生药学:生药的化学组成及其分类

2、按物质的功能分类 组织物质——纤维素、木(质)素 (生药显微鉴定会涉及到) 贮藏物质——淀粉、脂肪油 (生药显微鉴定会涉及到) 生活物质——蛋白质、叶绿素 新陈代谢产物——初生代谢产物、次生代谢产物
初生代谢产物(primary metabolites):糖、氨基 酸、蛋白质、脂肪油、核酸 次生代谢产物(secondary metabolites):生物 碱、黄酮、挥发油、皂苷等等
1结构特征及理化性质、 2提取分离方法(溶剂提取法、萃取法) 3掌握结构鉴定方法(化学法、光谱法、色谱法)
有效成分
具有生物活性或能起防病治病作用的化 学成分
不具有生物活性或不能起防病治病作用 无效成分 的化学成分
有效部位 含有一种主要有效成分或一组结构相近的 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部位
在中医药现代化中的作用
我国学者80年代研制的新药,1992年国内上市 石杉碱甲(huperzine A)(抗老年痴呆) 乙酰胆碱酯抑制剂
中药的化学:
中药化学是一门结合中医药基本理论和临床用药经验, 主要运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及其它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等研 究中药化学成分的学科。
研究 内容
掌握
化学结构、物理化学性质、提取、分离、检识、结构 鉴定、修饰和改造及结构与药效的关系等。
阐明药效的物质基础 探索防治疾病的原理
如麻黄、人参
促进药效理论研究
如辛味药、行气药 如麻黄
阐明炮制原理
如 何首乌、 延胡索、黄芩
阐明配伍原理
如 溶解度 柴胡与人参 甘草与甘遂
麻黄 入肺、膀胱经
α-松油醇
发汗散寒
麻黄碱和去甲麻黄碱 平喘 解痉作用
伪麻黄碱 利水 升压、利尿
肺 膀胱
在中药产业化中的作用
《生药学基础》PPT课件

生药学

名词解释:生药:来源于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类、动物类和矿物类药材。
从广义上说,生药包括一切来源于天然的中药材、草药、民族药材和提制化学药物的原料药材,兼有生货原药之意。
草药:一般指局部地区民间草医用以治病或地区性口碑相传的民间药,其中也有本草书上记载的药。
中药:是指依据中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应用于医疗保健的药物,如各种中药饮片、中药材、中药汤剂和中成药。
道地药材:来源于特定产区的货真质优的生药,是中药材质量控制的一项独具特色的综合判别标准的体现。
初生代谢产物:是合成的对生命必需的物质,包括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类、普通的脂肪酸类及其脂类、核酸类等成分次生代谢产物:利用初生代谢产物会产生对生物体本身常常无明显作用的化合物。
生药的性状鉴定:通过感官,对生药进行包括形状、大小、色泽、表面、质地、气、味等特征进行鉴定的方法。
基源:(来源,origin,source):包括原植(动)物的科名、植(动)物名称、学名和药用部分菌核:由许多菌丝组成一种坚固能抵挡不良环境的休眠体,当外界环境对他有利时,萌发产生子实体。
菌丝:组成真菌的每一根细丝或一个分枝,形状一般圆管状(有隔菌丝、无隔菌丝、有色菌丝、无色菌丝)菌丝体:组成一个真菌菌体所有菌丝的总称。
子座:一种紧密的营养结构。
菌索:许多菌丝平行结合在一起成绳索状,一般有鞘发汗:鲜药材加热或半干燥后,停止加热,密闭堆置起来使之发热,内部水分向外蒸发,当堆内空气达到饱和,遇堆外低温,水就凝结成水珠附于药材的表面,似人出汗,故将药材处理的此过程称为“发汗”。
制霜:霜是指药物体轻成粉而色白的意思。
飞:使药材成为细粉,多用于矿物类药材。
气调贮藏:生药贮藏技术的一种,原理是调节仓库内气体成分,充氮或二氧化碳降氧,使库内充满98%以上的氮或二氧化碳,使氧气留存不到2%,使害虫窒息而死,以保证库内贮存物不发霉、不腐烂、不变质的目的。
对抗贮藏:利用含有香气的生药与易生虫生药共贮,以达到驱虫、防蛀的目的。
生药中各类成分及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挥发油类成分
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有
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
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有
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其他类成分
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有
颜色反应、紫外可见光谱法等。
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有
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生药的主要成分
生物碱
生药中常见的生物碱包括喹啉生物碱、异喹 啉生物碱、苯丙素生物碱等。
苷类
生药中的苷类成分包括强心苷、皂苷、黄酮 苷等。
有机酸
生药中的有机酸包括没食子酸、柠檬酸等。
挥发油
生药中的挥发油成分具有浓郁的香气和挥发 性,主要存在于植物的油囊中。
02 生药的定性分析
外,初步判断其品种和质量。
物理常数测定
01
测定生药的比重、硬度、折射率等物理常数,与标准值进行 比较,以确定其真伪和品种。
02
通过测定生药的熔点、沸点等参数,评估其纯度和质量。
03
借助物理常数测定,可以初步判断生药中可能含有的成分类 型。
03 生药的定量分析
化学分析法
滴定法
通过滴定剂与被测组分的化学反应, 根据反应终点所消耗的滴定剂的浓度
02
注意生药是否有霉变、虫蛀、杂质等情况,以评估其保存状况。
通过观察生药的断面、气味等特征,进一步鉴别其品种和真伪。
03
显微鉴别
利用显微镜观察生药的细胞组织 结构,如细胞形状、排列方式等,
进行鉴别。
观察生药的粉末制片,鉴别其细 胞壁、细胞内含物等特征,以确
定其来源和品种。
通过显微镜观察生药的表面特征, 如皮孔、毛茸等,进行鉴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药的化学成份分类表天然药物化学生药各化学成分的鉴别方法一、糖类•Fehling试验:试剂:Fehling试液(碱性酒石酸酮试液甲、乙,临用时等量混合);⏹结果:产生砖红色沉淀;(检测化合物类型:还原性糖类,非还原性多糖需水解后呈阳性反应。
)•Molish试验:试剂:a-萘酚试液,沿管壁滴加浓硫酸;⏹结果:二液层交界处成紫色环(检测化合物类型:所有糖类、苷类。
)•色谱法:纸色谱、薄层色谱;展开剂:正丁醇-醋酸-水(4:1:5 上层);显色剂:⏹氨基硝酸银;结果:还原糖显黑色斑点。
•GC、GC-MS分析:糖类化合物可以制成甲醚、乙酰化、三甲基硅烷化衍生物采用GC、GC-MS方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二、苷类•Liebermann反应:皂苷在无水条件下与leweis酸作用产生颜色变化或荧光。
•生药的70%乙醇提取液,加浓硫酸-醋酐(1:20),三萜皂苷产生黄-红-紫-兰等颜色变化;甾体皂苷最后呈绿色。
•Kedde反应Kedde试剂:3,5-二硝基苯甲酸1g溶于50ml甲醇,加1mol/L KOH溶液50ml;⏹结果:甲型强心苷由于C17侧链含有五元不饱和内酯环,在碱性条件下,双键转位形成活性次甲基,与3,5-二硝基苯甲酸反应生成红色。
乙型强心苷在碱性条件下不能产生活性次甲基,因而不能显色(五元不饱和内酯环)。
•Keller-Kiliani反应强心苷溶于含0.5%FeCl3的冰醋酸,沿试管壁滴加浓硫酸,观察界面和醋酸颜色变化。
如含有2-去氧糖存在,醋酸层渐呈蓝色或绿色。
⏹结果:界面的呈色,由于浓硫酸对苷元所起的作用逐渐扩散向下层,其颜色随苷元而异呈不同颜色。
如毛地黄毒苷呈草绿色,羟基毛地黄毒苷呈洋红色,异羟基毛地黄毒苷呈黄棕色(a-去氧糖)生药的中药功效分类表•炮制可以转变药物的“四气五味”生首乌性微温,味涩苦,能润肠通便。
制首乌(酒蒸制)性温,味甘,滋补强壮。
生地黄甘、苦、寒,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熟地黄(蒸制)味甘,微温,补血,滋阴。
生甘草甘、平,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
炙甘草甘、温,主补脾和胃,益气复脉。
大黄为苦寒药,主沉降,作用下行而泻下;酒大黄(酒蒸)借酒之力,作用上行,能清头目之火。
黄柏生品主清下焦湿热,酒炙后原作用上行,兼清上焦之热。
砂仁生品行气开胃消食,作用于中焦,盐炙后能下行,治疗小便频数之症。
•炮制影响药物的归经•“五味所入”的理论(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心入肺,咸入肾)在炮制理论中引申为“醋制入肝,入盐走肾,甘缓益元”等理论。
生姜主入肺,发散力强,主用于发汗解表;干姜主入心,燥湿力强,主用于回阳救逆;煨姜主入胃,止呕力强,主用于和中止呕;姜炭主入脾,止血力强,主用于温经止血。
柴胡生品能升能散,解表退热力强,醋制柴胡能引要入肝,发挥疏肝解郁作用生麻黄辛散力强,解表力强,主用于外感风寒的表实症;炙麻黄可以缓和生麻黄的辛散之力,可用于老人及小儿的风寒表症,同时又兼有止咳平喘作用。
•炮制可以增强药物的疗效蜜炙款冬花可以提高润肺止咳作用;油炙淫阳藿可以提高壮阳作用;盐制杜仲可以提高补肝肾和降压作用。
一、糖类单糖、低聚糖、多聚糖D-木糖D-葡萄糖D-甘露糖D-半乳糖D-果糖L-鼠李糖D-洋地黄毒糖鉴别方法:1、Fehling试验:试剂:Fehling试液(碱性酒石酸酮试液甲、乙,临用时等量混合);结果:产生砖红色沉淀;检测化合物类型:还原性糖类,非还原性多糖需水解后呈阳性反应。
2、Molish试验:试剂:a-萘酚试液,沿管壁滴加浓硫酸;结果:二液层交界处成紫色环;检测化合物类型:所有糖类、苷类。
3、色谱法:纸色谱、薄层色谱;展开剂:正丁醇-醋酸-水(4:1:5 上层);显色剂:氨基硝酸银;结果:还原糖显黑色斑点。
4、GC、GC-MS分析:糖类化合物可以制成甲醚、乙酰化、三甲基硅烷化衍生物,采用GC、GC-MS方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低聚糖类由2~9个单糖基通过苷键键合而成的直糖链或支糖链的聚糖称为低聚糖(oligosaccharide)。
常见的低聚糖见下表多聚糖类(1)肝素(heparin) 肝素是分子量约5000~15000的高度硫酸酯化的右旋酸性粘多糖。
由A 、B 两种二糖单元组成。
此外肝素的糖链上常接有丝氨酸或小分子肽。
肝素具有很强的抗凝血作用,临床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的形成。
A B 硫酸软骨素(chondroitin sulfate(2)硫酸软骨素(chondroitin sulfate) 硫酸软骨素是保持动物组织水分和弹性的一类酸性粘多糖,是鱼类和哺乳动物软骨的主要成分,主要有软骨素A、B、C等数种。
硫酸软骨素C是由D-葡萄糖醛酸1b→3和D-半乳糖1b→4相间连接而成的直链分子,在半乳糖羟基的C6-羟基上有硫酸酯化。
一般在生物体内与蛋白质结合成粘多糖-蛋白复合体(proteoglycan)而存在。
硫酸软骨素临床上用于治疗神经痛、风湿痛,并具有降低血脂,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症状的作用。
(3)甲壳素(chitin) 甲壳素主要存在于昆虫、甲壳类动物的外壳和大多数真菌的细胞壁中。
由N-乙酰葡萄糖胺以1b→4反向连接的直链结构多糖。
甲壳素对酸、碱稳定。
甲壳素的水解产物葡萄糖胺是重要的合成原料。
(4)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 为一类存在于动物结合组织、眼球和皮肤的酸性粘多糖,具有润滑剂和防止微生物侵害作用。
由D-葡萄糖醛酸1b →3连接N-乙酰氨基葡萄糖形成的重复二糖单位,每一个重复二糖单位彼此以1b→4键结合而成。
现在作为化妆品的基质使用。
二、苷类糖或糖的衍生物(如氨基糖、糖醛酸)与非糖部分即苷元(aglycone)通过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化合物。
根据苷键原子不同分为氧苷、硫苷、氮苷和碳苷,天然界中氧苷最为常见。
组成苷类的糖最常见的是葡萄糖和鼠李糖,强心苷中还有a-去氧糖。
根据苷元的结构类型分为氰苷、酚苷、醇苷、蒽苷、黄酮苷、皂苷、强心苷、香豆素苷、环烯醚萜苷等。
红景天苷天麻苷毛茛苷(rhodioloside) (gastrodin) (ranunculin)二、皂苷类(一)三萜皂苷1、五环三萜皂苷2、四环三萜皂苷3、甾体皂苷•鉴别•Liebermann反应:皂苷在无水条件下与leweis酸作用产生颜色变化或荧光。
•生药的70%乙醇提取液,加浓硫酸-醋酐(1:20),三萜皂苷产生黄-红-紫-兰等颜色变化;甾体皂苷最后呈绿色。
三、强心苷类强心苷类是生药中具有强心作用的甾体苷类化合物。
地高辛、西地兰、毛地黄毒苷等化合物的制剂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于用于治疗充血型心力衰竭及节律障碍等心脏病。
该类化合物主要分布于夹竹桃科、玄参科、百合科、十字花科、毛茛科、萝摩科、卫茅科等植物中。
甲型(强心甾型)乙型(海葱甾型)强心苷结合的糖类苷中的2,6-二去氧糖,2,6-二去氧糖甲醚,其他糖类有六碳醛糖、6-去氧糖、6-去氧糖甲醚。
L-夹竹桃糖R=H D-地支糖R=H D-毛地黄毒糖R=H D-鸡纳糖L-黄花夹竹桃唐R=OH D-毛地黄糖R=OH D-加拿大麻塘R=CH3 强心苷的构效关系B/C环反式,C/D环顺式,A/B环有两种稠合方式,顺式稠合为多见。
C3-OH主要为b-构型,少数为a-构型。
C14-OH为b-构型。
C17位必须有五元或六元不饱和内酯环,多为b-构型,个别为a-构型。
C13位有b-甲基,C10多为b-甲基,也可能是醛基、羟甲基、羧基。
C3-OH与糖结合成苷键,可多至5个单元,以直链连接。
有仅存在于强心苷中的2,6-二去氧糖,2,6-二去氧糖甲醚,其他糖类有六碳醛糖、6-去氧糖、6-去氧糖甲醚。
强心苷类的鉴别1.Kedde反应Kedde试剂:3,5-二硝基苯甲酸1g溶于50ml甲醇,加1mol/L KOH溶液50ml;甲型强心苷由于C17侧链含有五元不饱和内酯环,在碱性条件下,双键转位形成活性次甲基,与3,5-二硝基苯甲酸反应生成红色。
乙型强心苷在碱性条件下不能产生活性次甲基,因而不能显色(五元不饱和内酯环)。
2.Keller-Kiliani反应强心苷溶于含0.5%FeCl3的冰醋酸,沿试管壁滴加浓硫酸,观察界面和醋酸颜色变化。
如含有2-去氧糖存在,醋酸层渐呈蓝色或绿色。
界面的呈色,由于浓硫酸对苷元所起的作用逐渐扩散向下层,其颜色随苷元而异呈不同颜色。
如毛地黄毒苷呈草绿色,羟基毛地黄毒苷呈洋红色,异羟基毛地黄毒苷呈黄棕色(a-去氧糖)四、生物碱生物碱(alkaloids)是一类存在于天然生物界中含氮原子的碱性有机化合物。
生物碱广泛分布于植物界约100余科的植物中,如粗榧科、毛茛科、小檗科、防己科、罂粟科、豆科、马钱科、夹竹桃科、茄科、菊科、百合科和石蒜科等植物多含有大量的生物碱。
生物碱在生物体中的存在形式,根据分子中氮原子所处的状态分为六类:游离碱、盐类、酰胺类、N-氧化物、氮杂缩醛类和其他类(亚胺、烯胺等)。
大多数生物碱一般与有机酸(草酸、柠檬酸、苹果酸、枸橼酸、酒石酸等)结合成盐的形式存在于液泡中,有的结合成苷。
在生物体内,除以酰胺形式存在的生物碱外,仅少数碱性极弱的生物碱以游离状态存在,如秋水仙碱、咖啡碱(caffeine)和那可丁(narcotine)。
生物碱是生药中一类重要的有效成分,已有80余种用于临床。
如麻黄中的麻黄碱(ephedrine)具有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血管,兴奋中枢神经作用,临床用于治疗哮喘小檗碱(berberine)分布于黄连、黄柏和十大功劳、三棵针中,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用于治疗肠道感染、菌痢、眼结膜炎、化脓性中耳炎等。
丽江山慈姑中的秋水仙碱(colchicine)临床用于抗肿瘤、抗痛风。
夹竹桃科植物长春花的长春碱(vinblastine)、长春新碱(vincristine)具有抗肿瘤作用。
芸香科植物毛果芸香中的毛果芸香碱(pilocapine)具有兴奋胆碱反应系统、缩瞳、收缩平滑肌作用,用于青光眼的治疗。
•2.生物碱的鉴别•生物碱的定性鉴别主要利用生物碱的沉淀反应和显色反应。
沉淀反应是生物碱在酸性条件下与沉淀试剂生成弱酸不溶性盐或络合物沉淀。
常用的沉淀试剂有碘化铋钾试剂(Dragedorff’s reagent)、改良碘化铋钾试剂、碘—碘化钾试剂(Wangeer’s reagent)、碘化汞钾试剂(Mayer’s reagent)等。
薄层色谱最常用的显色剂是改良的碘化铋钾试剂。
五、醌类化合物醌类化合物主要有苯醌、萘醌、菲醌、蒽醌四种类型基本母核。
鉴别1、Borntrager’s 反应取生药粉末约0.1g,加10%硫酸水溶液5ml,置水浴上加热2-10分钟,冷却后加2ml乙醚振摇,静置后分取乙醚溶液,加入1ml5%氢氧化钠水溶液,振摇。
如有羟基蒽醌存在,醚层由黄色褪为无色,水层显红色。
该反应主要鉴别羟基蒽醌及具有游离羟基的蒽醌苷类化合物,而蒽酚、蒽酮、二蒽酮类化合物需要氧化成羟基蒽醌后才能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