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相矛盾》PPT课件
合集下载
《自相矛盾》PPT优秀课件

当然不能再做下 去了。
他错在什么地方?
这个人说话、做 事前后不一致,做生 意要实事求是,讲诚 信。
从那之后,商人不再卖弄小聪明,而是老老 实实,本本分分地做生意,他的生意很快就红火了 起来,全家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通过学习课文,你认为卖矛又卖盾的人可笑在哪里?
那个楚人卖东西时说话前后矛盾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通过假借的故事情节告 诫人们:_说__话__做__事__要_实__事__求__是__,__不_要__夸__大__其__词_。
正当他忙的手忙脚乱的准备收钱的时候,有一个老年 人站了出来,大声说:“等等!”大家都回过头来望着 那个老年人,那个商人也吃惊地望着老人。那个老人捋 着胡须慢吞吞地说:“你不是说你的矛最锐利,你的盾 最坚固吗?那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呢”人们先是 一愣,接着哄堂大笑,一哄而散,只留下那人满脸羞愧 的商人和他的矛和盾。
其人弗能应也。
说话办事必须实事求是,前 后一致。
课后作业
下课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思考时间
卖东西的人到底说了什么呢? 他说:“我的矛最锋利,无论什么盾
都抵挡不住它,一刺就穿。我的盾十分坚 固,不管多么锋利的矛,也刺不穿它!”
想一想
此时此刻,你能用什么词语来 表现卖东西的人呢?
得意洋洋 心花怒放 得意忘形
兴高采烈
眉飞色舞
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不可同世而立。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古代一个卖矛与盾的人,他先夸他的盾 好,什么也戳不破;又夸他的矛好,什么都 能戳破。旁人问他:拿你的矛戳你的盾会怎 么样?那人哑口无言。
思维导图
自 相 矛 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 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 于物莫不陷也。”
他错在什么地方?
这个人说话、做 事前后不一致,做生 意要实事求是,讲诚 信。
从那之后,商人不再卖弄小聪明,而是老老 实实,本本分分地做生意,他的生意很快就红火了 起来,全家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通过学习课文,你认为卖矛又卖盾的人可笑在哪里?
那个楚人卖东西时说话前后矛盾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通过假借的故事情节告 诫人们:_说__话__做__事__要_实__事__求__是__,__不_要__夸__大__其__词_。
正当他忙的手忙脚乱的准备收钱的时候,有一个老年 人站了出来,大声说:“等等!”大家都回过头来望着 那个老年人,那个商人也吃惊地望着老人。那个老人捋 着胡须慢吞吞地说:“你不是说你的矛最锐利,你的盾 最坚固吗?那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呢”人们先是 一愣,接着哄堂大笑,一哄而散,只留下那人满脸羞愧 的商人和他的矛和盾。
其人弗能应也。
说话办事必须实事求是,前 后一致。
课后作业
下课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思考时间
卖东西的人到底说了什么呢? 他说:“我的矛最锋利,无论什么盾
都抵挡不住它,一刺就穿。我的盾十分坚 固,不管多么锋利的矛,也刺不穿它!”
想一想
此时此刻,你能用什么词语来 表现卖东西的人呢?
得意洋洋 心花怒放 得意忘形
兴高采烈
眉飞色舞
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不可同世而立。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古代一个卖矛与盾的人,他先夸他的盾 好,什么也戳不破;又夸他的矛好,什么都 能戳破。旁人问他:拿你的矛戳你的盾会怎 么样?那人哑口无言。
思维导图
自 相 矛 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 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 于物莫不陷也。”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自相矛盾》精品课件

二、如何理解最后一句话。
议论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不可同世而立。
这句话 有什么 作用?
这一句是议论,揭 示课文寓意,点明楚国 人自夸海口将自己陷入 自相矛盾、尴尬的境地。
பைடு நூலகம்
三、展开充分的想象, 续写《自相矛盾》。
用下面的开头: 那个楚国人什么也没有卖出去, 回到家后
对家里人说……
1.注意正确使用冒号和引号。 2.把句子写通顺, 注意语言
其实猫就是猫,白天睡大觉,晚上捉老 鼠,没事东跑西跑,根本谈不上什么古 怪呀。可作者为什么这么写呢?
作者爱猫, 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表达了爱猫的感情。
小声读第2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 猫的什么特点? 哪几句能概括全段内容 ? 把有关的语句画下来,自己讲一讲。
学法提示:学习这一自然段可以读 读、想想、讲讲。如, 层次的划分, 详略的分配, 运用的表现手法, 用词 和造句, 甚至标点符号的作用等都可 以挖掘。
改写句子。不改变句子意思, 给这个句子 换个说法。
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 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用“非……不可……”说一句话。
作者是怎么把猫的不同特点连起来 的呢? 自由读一读第1自然段,注 意起连接作用的词句。 说它老实吧, 它的确有时候很乖。
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 成天睡大觉, 无 忧无虑, 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 它决 定要出去玩玩, 就会出走一天一夜, 任
yù
yù
奏读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
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
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不可/同世而立。
《自相矛盾》课件完美版

2024/9/20
编写一个借事喻理的小故事。 从前有一个农夫,因为他非常勤劳节约,所以大家送给
他一块匾,上面写着“勤劳节约”四个大字。 二十年后,老农夫死了。他的家产让两个儿子平分了,
就连那块儿匾也被分成了两半,大儿子拿的是“勤劳”, 小儿子拿的是“节约”。大儿子非常勤劳,每天能挣很多 钱,但他花掉的钱永远比挣到的钱多。小儿子十分节
2024/9/20
明“自相矛盾”意 1.《自相矛盾》选自《___韩__非__子__·难__一___》,讲的是
__一__个__楚__国__人__卖__矛__和__盾__的__故__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相矛盾”是个成语,意思是_用__自__己__的__矛__刺__自__己__的__盾__牌___
2024/9/20
初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注意把握 好停顿。再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猜测字词的意思, 并结合注释,理解文章内容。重点品读楚国人的语 言,了解他的思维过程,体会故事的寓意。熟读成 诵,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2024/9/20
楚人错在哪儿?从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2024/9/20
2024/9/20
朗读视频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不会读的字查字典解 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没把握的地方做批注。
2.听范读,注意自己标注的地方,看自己哪些地方读 的不准确。
3.再读一遍,把课文读通读顺,然后读给爸爸妈妈听。
2024/9/20
我会读
wú
吾盾之坚
fú
其人弗能应也
fú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比喻__一__个__人__说__话__做__事__前__后__抵__触__,__不__一__致_______________
编写一个借事喻理的小故事。 从前有一个农夫,因为他非常勤劳节约,所以大家送给
他一块匾,上面写着“勤劳节约”四个大字。 二十年后,老农夫死了。他的家产让两个儿子平分了,
就连那块儿匾也被分成了两半,大儿子拿的是“勤劳”, 小儿子拿的是“节约”。大儿子非常勤劳,每天能挣很多 钱,但他花掉的钱永远比挣到的钱多。小儿子十分节
2024/9/20
明“自相矛盾”意 1.《自相矛盾》选自《___韩__非__子__·难__一___》,讲的是
__一__个__楚__国__人__卖__矛__和__盾__的__故__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相矛盾”是个成语,意思是_用__自__己__的__矛__刺__自__己__的__盾__牌___
2024/9/20
初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注意把握 好停顿。再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猜测字词的意思, 并结合注释,理解文章内容。重点品读楚国人的语 言,了解他的思维过程,体会故事的寓意。熟读成 诵,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2024/9/20
楚人错在哪儿?从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2024/9/20
2024/9/20
朗读视频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不会读的字查字典解 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没把握的地方做批注。
2.听范读,注意自己标注的地方,看自己哪些地方读 的不准确。
3.再读一遍,把课文读通读顺,然后读给爸爸妈妈听。
2024/9/20
我会读
wú
吾盾之坚
fú
其人弗能应也
fú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比喻__一__个__人__说__话__做__事__前__后__抵__触__,__不__一__致_______________
自相矛盾公开课课件ppt

感谢观看
详细描述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习俗中,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和态度可能存在差异,这可能导致自相矛盾的情况出现。例 如,在某些文化中,人们认为谦虚是一种美德,而在另一些文化中,人们则认为自信是一种美德,这可能导致自 相矛盾的情况出现。
03
CATALOGUE
如何解决自相矛盾
逻辑分析
01
02
03
识别矛盾点
首先需要识别出课件中的 自相矛盾之处,明确问题 的核心。
自相矛盾公开课课 件
contents
目录
• 自相矛盾的定义 • 自相矛盾的来源 • 如何解决自相矛盾 • 自相矛盾的应用 • 自相矛盾的启示
01
CATALOGUE
自相矛盾的定义
什么是自相矛盾
01
自我矛盾是指一个陈述或观点内 部存在相互冲突或不一致的元素 ,导致无法同时成立或被接受。
02
自我矛盾通常表现为逻辑上的不 一致性,即一个陈述与其自身或 与其他相关陈述存在逻辑上的冲 突。
04
CATALOGUE
自相矛盾的应用
哲学思考
悖论探究
自相矛盾的概念在哲学中常常被 用来探究悖论问题,例如著名的 “罗素悖论”,引发对自我参照
和无限回溯问题的思考。
辩证法
自相矛盾是辩证法中的一个重要 概念,用于揭示事物内在的矛盾 和冲突,推动事物的发展和变革
。
形而上学
在探讨存在与非存在、真理与假 象等形而上学问题时,自相矛盾 的概念常常被用来分析这些概念
对人类认知的探索
认知偏差
自相矛盾公开课课件揭示了人类在认知世界时可能存在的认知偏 差,如过度自信、证实偏误等。
认知发展
通过分析自相矛盾的案例,促进学习者对认知发展过程的理解, 帮助他们认识到自身认知的局限性。
详细描述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习俗中,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和态度可能存在差异,这可能导致自相矛盾的情况出现。例 如,在某些文化中,人们认为谦虚是一种美德,而在另一些文化中,人们则认为自信是一种美德,这可能导致自 相矛盾的情况出现。
03
CATALOGUE
如何解决自相矛盾
逻辑分析
01
02
03
识别矛盾点
首先需要识别出课件中的 自相矛盾之处,明确问题 的核心。
自相矛盾公开课课 件
contents
目录
• 自相矛盾的定义 • 自相矛盾的来源 • 如何解决自相矛盾 • 自相矛盾的应用 • 自相矛盾的启示
01
CATALOGUE
自相矛盾的定义
什么是自相矛盾
01
自我矛盾是指一个陈述或观点内 部存在相互冲突或不一致的元素 ,导致无法同时成立或被接受。
02
自我矛盾通常表现为逻辑上的不 一致性,即一个陈述与其自身或 与其他相关陈述存在逻辑上的冲 突。
04
CATALOGUE
自相矛盾的应用
哲学思考
悖论探究
自相矛盾的概念在哲学中常常被 用来探究悖论问题,例如著名的 “罗素悖论”,引发对自我参照
和无限回溯问题的思考。
辩证法
自相矛盾是辩证法中的一个重要 概念,用于揭示事物内在的矛盾 和冲突,推动事物的发展和变革
。
形而上学
在探讨存在与非存在、真理与假 象等形而上学问题时,自相矛盾 的概念常常被用来分析这些概念
对人类认知的探索
认知偏差
自相矛盾公开课课件揭示了人类在认知世界时可能存在的认知偏 差,如过度自信、证实偏误等。
认知发展
通过分析自相矛盾的案例,促进学习者对认知发展过程的理解, 帮助他们认识到自身认知的局限性。
小学成语故事ppt课件-自相矛盾(1)

自相矛盾
成语故事
zì
xiāng
máo
dùn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 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班级:XXX
讲师:XXX
目录 Contents
01 成语出处
02 成语故事
03 成语寓意
04 成语运用
成语故事
01
成语出处
Idiom Source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 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 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成语故事
• 楚国有一个卖兵器的人,到市场上去卖矛和盾。 • 好多人都来看,他就举起他的盾,向大家夸口说:“我的盾,
是世界上最最坚固的,无论怎样锋利尖锐的东西也不能刺穿 它!” • 接着,这个卖兵器的人又拿起一支矛,大言不惭地夸起来: “我的矛,是世界上最尖利的,无论怎样牢固坚实的东西也挡 不住它一戳,只要一碰上,马上就会被它刺穿!”
成语故事
03
成语寓意
Idiom Meaning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 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成语寓意
• 该成语揭露了儒家文士“以文乱法”的思维矛盾。 • 世上不可能共同存在牢不可破的盾和无坚不摧的矛,这个楚国人
片面地夸大了矛与盾的作用,结果出现无法自圆其说的局面。 • 自相矛盾的故事告诫人们要讲求实际,恰如其份,切不可有市侩
成语故事
• 他十分得意,便又大声吆喝起来:“快来看呀,快来买呀,世界 上最坚固的盾和最最锋利的矛!”
• 这时,一个看客上前拿起一支矛,又拿起一面盾牌问道:“如果 用这矛去戳这盾,会怎样呢?”
成语故事
zì
xiāng
máo
dùn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 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班级:XXX
讲师:XXX
目录 Contents
01 成语出处
02 成语故事
03 成语寓意
04 成语运用
成语故事
01
成语出处
Idiom Source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 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 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成语故事
• 楚国有一个卖兵器的人,到市场上去卖矛和盾。 • 好多人都来看,他就举起他的盾,向大家夸口说:“我的盾,
是世界上最最坚固的,无论怎样锋利尖锐的东西也不能刺穿 它!” • 接着,这个卖兵器的人又拿起一支矛,大言不惭地夸起来: “我的矛,是世界上最尖利的,无论怎样牢固坚实的东西也挡 不住它一戳,只要一碰上,马上就会被它刺穿!”
成语故事
03
成语寓意
Idiom Meaning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 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成语寓意
• 该成语揭露了儒家文士“以文乱法”的思维矛盾。 • 世上不可能共同存在牢不可破的盾和无坚不摧的矛,这个楚国人
片面地夸大了矛与盾的作用,结果出现无法自圆其说的局面。 • 自相矛盾的故事告诫人们要讲求实际,恰如其份,切不可有市侩
成语故事
• 他十分得意,便又大声吆喝起来:“快来看呀,快来买呀,世界 上最坚固的盾和最最锋利的矛!”
• 这时,一个看客上前拿起一支矛,又拿起一面盾牌问道:“如果 用这矛去戳这盾,会怎样呢?”
自相矛盾ppt课件

辩证矛盾的实例
一个常见的辩证矛盾例子是“战争与和平”。
战争与和平是对立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但是,在一定条件下,战争和和平又可以相互转化,例如通过谈 判和协商实现和平。这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推动着历史不断向前发展。
03
矛盾在哲学、社会学等 领域的应用
矛盾在哲学中的应用
辩证法
矛盾是哲学中一个重要概念,是 辩证法的基础。它反映了事物的 对立统一关系,揭示了事物的本
当双方无法自行解决问题时,可以寻求第三方的协助或调解。
05
避免矛盾的策略和原则
提高思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1 2
掌握基本逻辑知识
了解逻辑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如命题、推理、归 纳、演绎等。
培养批判性思维
学会分析问题,评估信息的可信度和合理性。
3
学习论证和说服技巧
如何提出观点、支持结论、反驳对手,提高论证 能力。
个人内心的矛盾
每个人内心都可能存在不 同的想法和情感,它们之 间可能会产生冲突和矛盾 。
02
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
逻辑矛盾的定义
01
逻辑矛盾指的是在推理或论证过 程中,由于前提或推理规则的错 误,导致推出的结论与前提或推 理规则之间存在矛盾或不一致。
02
逻辑矛盾的产生通常是由于逻辑 错误或逻辑悖论所导致。
培养全面分析和看待问题的能力
了解问题的多方面
01
不要只看到问题的某一面,要全面了解问题的背景、相关因素
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避免片面和极端观点
02
不要过于偏执或极端,要保持开放和来自观的态度。培养多角度思考
03
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了解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
学会妥协和折中处理问题的方法
【2024版】《自相矛盾》优秀PPT——部编版自相矛盾PPT优秀课件15

古文学习
自读提示: 独立读文,借助文中注释和联系上下文,逐句理解,将不懂的地方用笔标出来。
古文学习
学生互相交流,说出各句的意思。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古文学习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 誉 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卖
和
……的人
楚国人
夸耀
代词,指他的矛和盾
我
结构助词,取消句子之间独立性。
没有什么
刺穿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 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楚国有个卖盾和矛的人,他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非常坚固,什么东西都刺不进去。”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锋利极了,什么东西都能刺进去。”
15.自相矛盾
统编版 ·五年级下册
课时目标
1.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 2.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明白做事说话要实事求是,不能夸大其词。(难点)
第二课时
1. 复习生字“矛”“盾”“誉”“吾”,读准字音。
复习导入
2.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1)结合注释。(2)反复朗读。(3)联系上下文。
板书设计
自相矛盾 矛(利)——于物无不陷 盾(坚)——物莫能陷 道理:说话做事如果言过其实,自相矛盾,就不能自圆其说
课时作业
一、解释下列句中画横线的字。 1.吾矛之利:( )2.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________________“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何如?”
有人
用
的
古代对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
有人说 :“用您的矛,刺穿您的盾,结果会怎样呢?”
15《自相矛盾》课件(共15张PPT)

自相矛盾》《守株待兔》《老马识途》等。
作业:
1.背诵课文(必做) 2.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加入想象,丰富人物性格,将课文改写 成一篇300字左右的小故事。(选做) 3.阅读《韩非子》中其它感兴趣的寓言故事。(选做)
15.自相矛盾
什么是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是文 学体裁的一种。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 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古时候,有个楚国人卖矛又卖盾。他拿起自己 的盾夸口说:“我的盾坚固得很,随你用什么矛都 戳不穿它。”又举起自己的矛夸口说:“我的矛锐 利得很,随你什么盾它都能戳穿。”有个围观的人 问他:“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会怎么样呢?”那 个楚国人张口结舌,回答不出来了。
yù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 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 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fú
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 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楚人有鬻(yù)盾与矛者,誉之曰: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 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 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卖
楚人有鬻(yù)盾与矛者,誉之曰:
坚固
刺破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
有的人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
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
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指当权者出卖官职、 爵位以聚敛财富。
鬻:卖
卖
称赞
楚人有鬻(yù)盾与矛者,誉之曰:
坚固
作业:
1.背诵课文(必做) 2.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加入想象,丰富人物性格,将课文改写 成一篇300字左右的小故事。(选做) 3.阅读《韩非子》中其它感兴趣的寓言故事。(选做)
15.自相矛盾
什么是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是文 学体裁的一种。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 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古时候,有个楚国人卖矛又卖盾。他拿起自己 的盾夸口说:“我的盾坚固得很,随你用什么矛都 戳不穿它。”又举起自己的矛夸口说:“我的矛锐 利得很,随你什么盾它都能戳穿。”有个围观的人 问他:“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会怎么样呢?”那 个楚国人张口结舌,回答不出来了。
yù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 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 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fú
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 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楚人有鬻(yù)盾与矛者,誉之曰: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 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 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卖
楚人有鬻(yù)盾与矛者,誉之曰:
坚固
刺破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
有的人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
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
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指当权者出卖官职、 爵位以聚敛财富。
鬻:卖
卖
称赞
楚人有鬻(yù)盾与矛者,誉之曰:
坚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相矛盾》说的是一个人同时夸耀自己所卖的 矛和盾,因自相抵触而不能自圆其说。告诫人们 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 盾。
2.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事情?请举例说说。
总结:
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说话、办事不实事求是,言过 其实,自相矛盾的人。
学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呢?试着写一写。
作业:
(一)读一读,说说句子的意思。 1.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2.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3.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二)填空 这个故事告诫人们:坚,物莫能陷也。 (我的盾坚固得很,什么东西都穿不透。) 2.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我的矛锋利得很,什么东西都穿得透。) 3.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用您自己的矛戳您自己的盾,会怎么样?)
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
不
能应也。
谁来复述一下课文呢?
有一个卖盾和矛的人,赞美他盾说:“我的盾坚固得很,什么 东西都穿不透。”又赞美他的矛说:“我的矛锋利得很,什么东西 都穿得透。”有人说:“用你自己的矛戳你自己的盾,怎么样 呢?”这个人不能回答了。
讨论:
1.卖矛又卖盾的人可笑在哪里?帮那个人总结一下教训。
自相矛盾
本文选自《韩非子》一书,作者是
韩非,他是战国末期的哲学家、法家的
作 者 简 介
代表人物。他死后,后人搜集其遗著,
并加入别人评论韩非学说的文章而编成
《韩非子》一书。韩非善于用寓言故事
来阐述观点,说明问题。在他的著作
里,留下了许多情节简单,含义深刻的 小故事。
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 2.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句子,弄 懂课文内容,讲讲这个寓言故事。
3.弄懂寓言故事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字和词 yù má o dù n 鬻
yù wú
誉 吾
矛
盾
鬻 :卖。誉:赞美。 吾:我。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yù )盾与矛者,
指他的矛和盾
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
没有
表示语气,可不译
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
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
于,介词,可不译。物,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