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简单的动画补间动画》教案

第7课《简单的动画补间动画》教案
第7课《简单的动画补间动画》教案

音乐第一册第七课《小蜻蜓》教案设计

音乐第一册第七课《小蜻蜓》教案设计 1、通过学习歌曲《小蜻蜓》,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2、引导学生用优美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 3、充分发挥学生的的模仿力和创造力。 4、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用身体的动作感受、表现抒情优美的音乐情绪;用不同的速度来表现不同的音乐想象,对学生进行保护益虫的思想教育。 综合课 体验歌曲,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和歌曲思想。 多媒体课件、头饰等。 听唱法、律动法、体验法、直观感受法、情景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 组织教学调节情绪

跟随《口哨与小狗》和《拉勾勾》剪辑而成的音乐律动进教室让学生掌握二拍子的基础上,感受三拍子的韵律,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运用谜语激发兴趣 用谜语引出“小蜻蜓” 细细身体长又长,身后背着四面旗,斗大眼睛照前方,专除害虫有助益。 简介小蜻蜓激发学生兴趣,了解有关小蜻蜓的知识,初步渗透保护益虫教育。 身体语言感受音高 当音乐弹出“3- 5 2 -- 6- 1 5- - ”和“ 3-3 2- 3 1 1 2 6- -”的时候,学生身体模仿蜻蜓往低处飞;当学生听到“5 - 3 2-1 6-1 2--”和“5-1 235 2-3 1-- ”的时候,身体模仿蜻蜓往高处飞。

利用身体语言,形象地体现出音的高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解决音高的学习. 巧用媒体感受节拍 1、观看媒体:哪只蜻蜓飞舞的动作最适合这段音乐?(课件中有两只小蜻蜓,一只随着音乐节拍飞舞,另一只则胡乱飞舞。) 2、通过大屏幕随三拍子音乐模仿小蜻蜓飞舞、捉虫。(反复) 3、启发学生用奥尔夫声势为歌曲旋律伴奏,并根据学生的动作分组进行合作。鼓励学生创作不同的身体节奏。 巧用媒体,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视听结合,声像一体,使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三拍子地强弱规律,巧妙地解决了教学难点。 声情并茂渲染气氛 《小蜻蜓》 小蜻蜓,是益虫,飞到西来飞到东,

(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公开课教案_0

评价方案与设计思路解析(第三层次) 根据2011版课标要求,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促进学生的学业进步和全面发展,以及改善教师的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 根据本班的学情,本课中将采用以下的评价方法: 一、绘制本课时间轴。 【设计意图】对于本班的学生来说,想要完整绘制出时间轴可能较为困难,能够绘制出部分,经过老师的修改和补充,能够完成时间轴的绘制。通过此方式,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了解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以及事件之间的联系。 二、纸笔测验 通过本课的学习后,完成5道选择题和一道非选择题的训练。 (一)选择题 1.右图所示为罗马帝国疆域。基督教产生的地 点大致应位于图中 A.① B.② C.③ D.④ 2.5世纪,日耳曼人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 了许多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是 A.法兰克王国 B.古代埃及 C.古巴比伦王国 D.马其顿王国 3.“墨洛温王朝最杰出的国王是克洛维,他……把大片领土统一到一起……墨洛温王朝似乎很有可能重建西罗马帝国。”造成以上历史现象的原因包括 ① 实行发展基督教的政策 ②封君封臣关系的确立 ③大片土地的无偿赏赐 ④“什一税”的征收 A.①② B. ①③ C.③④ D.①④ 4.下列对于西欧中世纪封君封臣制度解读正确的是 A.土地的分封是无偿的 B.开始于克洛维统治时期 C.有利于王权的增强 D.从属关系只存在于上下相邻的等级之间 5.《圣经》中说:“农牧产品的1/10“属于上帝。”最早利用这一说法向民众征收税收的国王是 A.屋大维 B.克洛维 C.查理曼 D.查士丁尼 8世纪末 公元 1世纪 公元 4世纪 481年 克洛维 建立法兰克王国 8世纪 查理曼 查理曼帝国 843年 11世纪 查理·马特 改革 基督教定为罗马国教 基督教诞生 帝国三分 西欧封建制度普遍存在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第七课教案

Lesson7Toolate为时太晚本课重点:过去进行时,一般过去时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1. detectiven.侦探 detective story/novel侦探小说 detective film侦探片 After a while he was tired of reading detective stories.过了一会儿,他对看侦探小说也感到厌倦了。 2. airportn.机场 airfieldn.飞机起落的场地 port港口;airport航空港 fieldxx;airfield停机坪 at the airport on the airfield The plane circled the airport before landing.飞机着陆以前在机场上空盘旋。 We are to meet him at the airport.我们要到飞机场去接他。 An airfield is a place where aircraft can take off or land.飞机场是飞机可以起飞或降落的地方。 The firm decided to bid on the new airfield.该公司决定投标争取承建新机场。 3. expect:/ik'spekt/ v.期待,等待/except除……之外 expectdo sth.期待某人做某事: I expect you to write back. We expect him to carry out his promises.我们期待他履行诺言。

We expect you to finish it in time.我们希望你及时把它完成。 expect sb. / sth.及物动词:I expect your letter. Do not expect me.不要期待我来。 I expect so.我希望如此[口语]/ I think so. expect to do sth.预料,预期,估计,预计 We expect to have a supply this Friday.估计本星期五就会到货。 She expects to fail the exam.她预料无法通过考试。 比较:wait for sth./wait for sb.不及物动词 expect:心理上的等待 wait for:动作上的等待 I am waiting for my mother. I expect my mother to come back. 习惯用语: as one might expect正如人们所预料的 be expecting怀孕了 expect sb. to be期望某人成为... expect sth. of sb.对...的期望[要求] 4.valuable: adj. (1)贵重的,珍贵的,值钱的,名贵的,指“由于有价值很值钱而价格高的”He has a valuable collection of stamps.他收藏了很有价值的邮票。 (2)xx的,有价值的,极有用的

第七课 启蒙运动教案

第七课启蒙运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识记: 理性、启蒙运动;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及其主张;康德及启蒙运动的影响;理解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分析启蒙思想的巨大影响;认识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的巨大反作用。 1. 指导学生用表格法掌握启蒙运动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主张; 2.运用比较法加深对启蒙思想家观点共性与个性的认识; 3. 运用比较法对比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异同,说明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上和形态上的反映”。 2. 学习启蒙思想家追求真理的精神,培养学生远大的理想与抱负。 3. 通过法国启蒙思想产生的巨大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意识形态对社会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从而提高学习理论的自觉性。 重点与难点 重点:启蒙思想家的主张以及启蒙运动的影响。 难点: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问题讲述、比较法和应用史料分析法进行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通过历史史实的比较,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以及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的能力。注重通过指导学生研习史料,运用史料为证据,培养学生的分析、评价和辨伪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 教具准备 教师课前收集好相关资料,完成多媒体课件;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做好预习工作。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1分钟)(由旧知识导入新知识)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17—18世纪,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资产阶级不断壮大,但是封建制度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发展。当时,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反对教权主义的斗争已经成为了时代的要求,一些思想家崇尚理性,号召人们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于是一场思想上的启蒙运动兴起。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新课

九年级上第7课教案

第7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城关二中张雅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以下知识:古代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商路;阿拉伯数字的发展和传播;马可·波罗在元朝的生活与工作经历;《马可·波罗行纪》及其影响;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 通过讲解本课中的插图和地图,培养学生识读历史图表的基本技能;通过对“数字发明的作用”、“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等问题的探讨,提高学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自学回答问题来初步理解本课内容;引导学生正确地提取、整理课文中的有效信息,培养独立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读图片和地图掌握方法,逐渐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通过堂清内容,巩固本课知识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世界各民族各地区之间虽然会发生冲突与战争,但和平共处和友好往来是相互关系的主流;通过介绍阿拉伯数字的由来与发展,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源于生活;同时充分认识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对外国商人、使者频繁往来元朝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阿拉伯数字的由来、马可·波罗在元朝的生活经历与工作经历。 教学难点: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对于古代世界的战争,你的认识怎样?那么古代文化的传播仅仅靠战争吗?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主要方式是什么?通过课前的朗读你认为是什么? 学生根据课前朗读自行解决以下问题 (一)、“阿拉伯数字”的由来 1、在古丝绸之路上,成为东西方交流的友好使者的是哪里人?他们在文化交流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他们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做出了哪些重大贡献? 2、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是哪国人?又是哪国人进行了发展和传播才被世界人民所应用? (二)、元朝宫廷中的意大利人 1、简述马可·波罗的生活经历。 2、《马可·波罗行纪》一书的内容及影响? 二、组织学生讨论 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和平交往有哪些历史意义? 教师引导 我们可以从对各地区人民的了解、文化与生产、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考虑。 学生试着回答 教师总结 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加深了彼此间的联系与友谊;传播了先进的文化与生产力,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 三、堂清 1、学生完成练一练 2、判断 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创造并传播的。 马可·波罗将自己在东方的经历和见闻写成了《马可·波罗行纪》。 3、识记 (1)、在古丝绸之路上,成为东西方交流的友好使者的是哪里人?他们在文化交流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他们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做出了哪些重大贡献?(2)、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是哪国人?又是哪国人进行了发展和传播才被世界人民所应用?

第7课_启蒙运动_教案正式

第7课启蒙运动 昌都一高姜新科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理性、启蒙运动;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及其主张;康德及启蒙运动的影响; (2)理解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分析启蒙思想的巨大影响; (3)认识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的巨大反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用表格法掌握启蒙运动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2)运用比较法加深对启蒙思想家观点共性和个性的认识。 (3)运用比较法对比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异同,说明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上和形态上的反映”; (2)学习启蒙思想家追求真理的精神,培养学生远大的理想与抱负; (3)通过法国启蒙思想产生的巨大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意识形态对社会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从而提高学习理论的自觉性。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①17~18世纪,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但是封建制度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发展;同时自然科学的发展使得人们认识到人类是可以征服自然的,于是反对封建专制和反对教权主义的斗争成为了时代的要求,一场思想上的资产阶级启蒙运动首先在英国兴起。 ②18世纪的法国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出现了如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一大批启蒙思想家,他们崇尚理性,号召人们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 ③在法国的影响下,欧洲大陆很多国家都兴起了启蒙运动。启蒙运动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并成为世界各国各地区人民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武器,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及启蒙运动的影响。 难点: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区别与联系。 ★课时:1课时 ★学情分析:

口才星教案第一册-7第七课《小猴穿鞋》

口才星教案第一册-7第七课《小猴穿鞋》第七课故事《小猴穿鞋》 课时安排:2课时 课时分配:第一课时:一、二、三 第二课时:四、五、六 第一课时 一、活动目标:1.学习基本功:绕唇的运动。 2.学习故事,并能够独立完成讲诉故事。 3.通过简单的提问,开拓孩子的思维能力,让孩子有想象的空间。 二、活动重点:学习故事,并能够独立、声情并茂的讲述故事。 三、活动难点:学习基本功:绕唇的运动。 四、活动准备:头饰:猴子(人手一个);金币(若干)光盘、魔法棒。 五、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们好,上次老师留给你们的作业,都完成了吗,请举手让我看看你们完成的怎么样, 2、教师边巡视边说:有的小朋友完成的很好,可是有的小朋友没有很好地完成,完成的小朋友一会都可以来老师这里领一枚金币,其他的小朋友也要认真完成自己的任务才行,知道吗,——知道 3、上节课小朋友在口才星认识了很多的朋友,今天老师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二)基本功训练 1、小朋友知道口部操是什么意思吗,——用嘴巴来做操。

2、你们知道我们为什么让小嘴巴做操吗,——通过嘴巴的运动,能让小嘴巴越来越能干,声音越来越好听。 3、、今天老师带来新的口部操,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4、小朋友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你会嘟起自己的小嘴呢,----(幼儿自由回答) 5、小朋友刚才说的都对,你们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老师有个秘密,我的嘴巴会转圈,你们相信吗, 请出,我的魔法棒,他能告诉小朋友,我的嘴巴是怎么转圈的。小小魔法棒说啦,谁坐的端正,我就给交 给谁这个神奇的口号:“咕噜咕噜咕噜咕噜,嘴巴转。咕噜咕噜开始,(老师先做展示,在请小朋友转)咕 噜咕噜开始(指某个幼儿,让孩子转嘴巴)。 6、小小魔法棒又说了,让我们再来学习神奇的口号吧。咕噜咕噜咕噜咕噜,嘴巴转,小嘴嘟嘟要有力,嘴巴, 嘴巴,转一圈。嘴巴、嘴巴、转两圈………….反复喊口令,或者可以请小朋友上台,拿着魔法棒,来喊 出口令。 总结:小朋友表现的不错,我们学会了转嘴巴的神奇口号,还学会了怎么转嘴巴,这样我们说起话来会更好听。 (三)学习儿歌——《小猴穿鞋》 过渡语:宝贝们,为了表扬你们,老师给你们带来好听的故事,想听吗, 1、采用不同的语音和语调。以及不同表情,讲故事,请听《小猴子穿鞋》。 2、提问:刚才的故事名字叫什么,——《小猴穿鞋》。 3、让我们一起学吧,老师带幼儿学习(2-3遍)。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上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教案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上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教案 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1.了解基督教兴起的时间、原因、创始人及传播情况。 2.了解法兰克王国的建立和发展及分裂的基本史实。 3.了解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知道封君和封臣的关系,能准确简述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 4.通过基督教在法兰克王国的发展壮大,初步认识西欧封建王权与教权的关系。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封君与封臣的关系 情景导入法、讲授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展示欧洲地图,找出法、德、意三个国家。法国、德国和意大利是欧洲三个重要的国家,你知道这三个国家的由来吗?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 知识点一基督教的兴起 1.兴起时间、地点及创始人 时间:__1世纪时__;地点:罗马帝国统治下的__巴勒斯坦地区__;创始人:__耶稣__。 2.4世纪末,罗马皇帝确定基督教为__国教__,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 知识点二法兰克王国 3.建立时间:__481年__。 4.建立者:__克洛维__。 知识点三封君与封臣 5.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11世纪时,这种以__土地的封赐__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 6.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__等级性__,而且__权利__、__义务__交织在一起,带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知识点四查理曼帝国 7.查理命令每个教区的人民把每年收入的1,10贡献给教会,称为“__什一税__”。 8.800年的圣诞节,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了加冕礼,称查理为“__罗马人

的皇帝__”。因此,查理被称为“__查理大帝__”或“__查理曼__”。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史称“__查理曼帝国__”。 9.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__德意志__、__法兰西__和__意大利__三个国家的雏形。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探究一基督教的兴起 1.阅读教材,说说基督教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生活在罗马帝国的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长期遭受苦难,渴望“救世主”的到来。人民把希望寄托宗教,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基督教应运而生。 2.查阅资料,比较一下佛教和基督教,完成表格。 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克洛维,是当时很有远见和才干的国王。他为稳固自己的统治,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什么作用? 措施:①皈依了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②保留了原来罗马大地主的土地,把原属罗马国有的土地和无主土地赐给自己的亲兵和官吏。作用:①在他的带动下,整个法兰克王国都信仰了基督教;②取得了罗马教会、信基督教的高卢罗马人和部下的广泛支持;③法兰克王国的版图不断扩张,实力强大。 探究三封君与封臣 多媒体展示西欧封建社会等级示意图,探究下列问题。

《汉语教程》_第7课教案

课程作业:《你吃什么》教案课程名称:汉语语言要素技能教学授课教师:梁云 学生姓名:朱萌 学号:107622012210658 年级:2013级 专业:汉语国际教育

第7课你吃什么? 一、教学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该教材(《汉语教程》上)的十五课,以语音、语法、词语、汉字等语言要素的教学为基础,通过课堂讲练,逐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言语技能,培养他们用汉语进行社会交际的能力。学完该本教材,学生应能熟练掌握语音部分,掌握2900左右的生词,能够日常交际。(二)分析教材:《汉语教材》共分为三册,每册又分为上下两册,而该本《汉语教程》上是第一册的上册,共十五课,针对对象是零起点的汉语初学者。教材建议每课应2学时完成,但由于学生学习能力偏低和班级人数多,应每课分4学时完成,让学生在初级阶段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本课目标 1、掌握“一”的变调,熟练运用基本交际语“你吃什么?我吃……”“你喝什么?我喝……” 2、能够听辨生词正确发音;能够应用本科生词及句型点餐;流利朗读课文对话;能够书写本课重点生字。 3、对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有一点了解。 4、学会将对话内容转变成段落表达。 二、教学对象 1.学生学习汉语时间短,年龄在18-28岁之间。学生汉语程度较低, 自控力不强,应注意说话语速,变换教学方法,避免一成不变;

2.学生大部分来自中亚,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均与汉族有一定差异, 在理解课文时应关注这方面信息 3.学生大部分有俄语背景,生词释义及语法讲解时应多注意进行俄 汉对比分析,一定会对教学有帮助。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语音 1、“一”的变调 2、特指疑问句语调 (二)词汇 1、动词:吃、喝、要 2、名词:馒头、鸡蛋汤、饺子、包子、面条儿 3、量词:碗、些 (三)语法 1、句型“你吃什么?我吃馒头。” (四)汉字 1、独体字:午、头 2、合体字:要、些、喝、酒 (五)课文 1、中国人的主食有哪些; 2、大学食堂不供应啤酒,课文中出现只为扩展生词量; 四、教学方法 1、听说法:语音部分 2、图片展示法、举例法:生词部分

【精品】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7课 启蒙运动 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7课《启蒙运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欧洲启蒙运动的背景和特点,掌握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主要观点。 通过阅读启蒙运动思想家的言论材料,培养学生对历史资料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评价问题的能力,通过比较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的异同,培养学生归纳和比较的能力。 通过对启蒙运动兴起的历史条件和重大影响的探究,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主要观点及启蒙运动的影响 难点: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区别与联系。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情境导入:展示先贤祠图片。 巴黎,一座闻名于世的繁华大都市,也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而去巴黎的游客无不被一座纪念法国历史名人的圣殿——先贤祠所震撼。古朴的建筑,浓厚的文化氛围,非凡的事迹,涤荡着来这里参观的每一个人。至2002年11月,共有70位对法兰西作出非凡贡献的人享有这一殊荣。而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卢梭则位列其中。在卢梭的墓碑上刻着他自撰的铭文:“睡在这里的是一个爱自然与真理的人。”而在安葬伏尔泰的灵柩车上,人们写着这么一句话:“他是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他使人类理性迅速发展,他教导我们走向自由!”然而,两人生前命运坎坷,为捍卫真理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他们高举着理性主义的大旗,在专制主义、教权主义、特权主义盛行的西欧,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主权在民,给尚处在黑暗中的人们带来光明和希望,这就是欧洲伟大的启蒙运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聆听那些反封建斗士的呐喊吧。 [讲述新课] 一、探源启蒙运动(课件1—6) 什么是启蒙? “启蒙”在法文中即为光明、智慧之意。启蒙思想家认为:过去的时代在天主教会和世俗封建主的统治下是迷信和无知的黑暗时代,而启蒙运动就是要从黑暗进入到智慧和光明的时代。

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学习目标】 1.了解基督教兴起的时间、原因、创始人及传播情况。 2.了解法兰克王国的建立和发展及分裂的基本史实。 3.了解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知道封君和封臣的关系,能准确简述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 4.通过基督教在法兰克王国的发展壮大,初步认识西欧封建王权与教权的关系。 【教学重点】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教学难点】封君与封臣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展示欧洲地图,找出法、德、意三个国家。法国、德国和意大利是欧洲三个重要的国家,你知道这三个国家的由来吗?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 知识点一基督教的兴起 1.兴起时间、地点及创始人 时间:1世纪时;地点: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创始人:耶稣。 2.4世纪末,罗马皇帝确定基督教为国教,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 知识点二法兰克王国 3.建立时间:481年。 4.建立者:克洛维。 知识点三封君与封臣 5.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11世纪时,这种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 6.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带有一定的契约意义。知识点四查理曼帝国 7.查理命令每个教区的人民把每年收入的1,10贡献给教会,称为“什一税”。 8.800年的圣诞节,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了加冕礼,称查理为“罗马人的皇帝”。因此,查理被称为“查理大帝”或“查理曼”。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 9.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探究一基督教的兴起 1.阅读教材,说说基督教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生活在罗马帝国的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长期遭受苦难,渴望“救世主”的到来。人民把希望寄托宗教,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基督教应运而生。 名称产生时间诞生地创造人经典教义主要节日 佛教公元前6 世纪 古印度 乔达摩· 悉达多 《大藏经》 “众生平等”“忍 耐顺从” 浴佛节 基督教1世纪巴勒斯坦耶稣《圣经》忍受苦难,死后 可以升入“天堂” 圣诞节 复活节 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克洛维,是当时很有远见和才干的国王。他为稳固自己的统治,采取了

英语三年级上册第七课教案

Lesson 7: My Friend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生掌握下列词汇A a 、B b、 C c、 D d 、book。练习并能认识下列词汇apple、cat、dog。 2、情感态度目标: 营造英语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能够准确地发音,喜欢英语并愉快上课。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 二、教学重难点: Aa Bb Cc Dd的正确发音及说、认识、口头运用apple, book, cat, door 并且能够记忆这些单词。 三、教学用具、学具: 单词卡片或实物、字母卡片、录音机、FLASH动画。 四、教学资源: 26个英文字母的Flash 动画: 在线学习26个英文字母儿歌 五、教学过程: Step1: Class opening Greeting : T: Hello, boys and girls! S: Hello teacher! T: How are you ?

S: I’m fine, thanks. S: How are you ? T: I’m fine, thanks. Step2: New concepts 1. T: Now, let’s listen to a song“A B C”. 英语FLASH童谣----the alphabet song- There are 26 letters in English. Today we’ll learn 4 letters “A B C D” 2. T: Look, this letter is A. Read after me, please. S:A T: It’s big letter “A”. This is small letter “a ”. Read after me. S: a T: Who can read it?(找几名自告奋勇的学生读) T: let’s look, h ow to write it?(板书)show me your finger, let’s write it together. S: Aa(学生用手书空) T: look at me, this is A.(do action) can you ? S: Yes. T:(出示apple的卡片)What’s this? S: apple 在线学习26个英文字母儿歌

第7课启蒙运动学案打印

第'课 启蒑运动学案 【臢主学习】 一.理性时?的到来 1、晡件:思惣:错误!W_S____运动的推动。 禐孆:错误!____O 叔得很大菛展,科奦家们揭示了许多自焲界的奥秘?人们有了晔多的自信。 繏济2?? eq \g\!c(?,3(U_W___的发展。 阶级:斐兴错误!______要求摆脱封廲丑制统治和教会压迫的愻望日益弸烈。 2、性质?襾欧襄产将阶纣以理性主三串楤器屑帀的双对○ 5[__]L 和错误!__]___束缚的斗争。 3、辇程:?l 7_S[_[W_,英国出现了早期启蒙怍想。18丒纪中叶,在错误!_______皀错误!^_____囱 家法国,日盈崛起的新兴资?阶级对封建专刴糟治和○ 10__W^___展开了激烈斗争。 4、核心2理怇主义——人自己思考?运用臠己的智劚去认识、判断和理裣事剩的胝劚 启蒙思想家 们不满足于对○ 11__W___的尊重,要求获得错误!_]___]_的解搾,进一步勑屔了错误!_W ____W 。他们吢妚一倇外在权威,认为値断昭非的唫一标准只有人膪己的○ 14______Y ―。 5、内容:启蒑思想家们呼唤用○1 __^_WW_的阳光驱散现妞的黐暖,劂力枀建一上民主丆 ??(eq \ \ c(╊,06)_W]__瘄美好时?。他仌猛瀈抨凳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厍对?制咈愘昧,提倡秐学 错误!_____和错误!____。 5、内容:启蒑思想家们呼唤用○1 __^_WW_的阳光驱散现妞的黐暖,劂力枀建一上民主丆 ??(eq \ \ c(╊,06)_W]__瘄美好时?。他仌猛瀈抨凳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厍对?制咈愘昧,提倡秐学 错误! _____和○ 18____。 二、法国的启蒙思想 1、伏尔泰——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猛烈抨击○ 19_______;反对君主专制,提倡○20_______;提倡○21“_______”,认为人生来就是平等和自由的;相信法律应以人性为出发点,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孟德斯鸠 : 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了○ 22“_______”学说。认为国家的权力应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国王只能行使○ 23_______,立法权和○24_______应当分属于议会和法院;三权分立,彼此制衡。认为国家的法律不能违背人的理性,法律应当是○ 25_______的体现。他的学说否定了○26______________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 3、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阐述了○ 27“________”和○28“________”思想。他认为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他同人民签订的契约,如果他违背了民意,人民就有权推翻他。 三.启蒙运动的扩展 1、德国康德的思想:认为启蒙运动的核心就是人应该独立思考,○ 29_______。强调人的重要性,提出人就是人,而不是达到任何目的的工具。相信主权属于人民,○ 30_______是人生来就有的权利。坚持人要○31_______,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自由和平等只能在○32______范围之内。 2、影响:是一次空前的○33_______运动,它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着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 法国爆发了大革命,传播了○ 34_______思想。 极大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在人类发展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重难突破】 一、比较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 1.不同点(1)时代背景不同:文艺复兴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物,启蒙运动是17~18世纪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产物。 (2)基本思想不同:文艺复兴把斗争矛头主要指向天主教会,针对天主教会以神为中心,主张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的利益的思想,强调“人性”,主要反对的是天主教神学思想,歌颂人生的价值和提倡人的尊严,所追求的是以“人性”为中心的现世幸福。启蒙运动把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天主教会,又全面指向封建制度,强调“理性”,主张的核心是反对封建制度,斗争的目的既要消灭专制王

第7课:启蒙运动教案 人教课标版

第7课启蒙运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理性、启蒙运动;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及其主张;康德及启蒙运动的影响; (2)理解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分析启蒙思想的巨大影响; (3)认识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的巨大反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用表格法掌握启蒙运动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2)运用比较法加深对启蒙思想家观点共性和个性的认识。 (3)运用比较法对比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异同,说明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上和形态上的反映”; (2)学习启蒙思想家追求真理的精神,培养学生远大的理想与抱负; (3)通过法国启蒙思想产生的巨大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意识形态对社会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从而提高学习理论的自觉性。 【基础解读】 一、理性时代的到来 1,原因: (1)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 (2)自然科学取得重大进展。 (3)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的愿望日益强烈。 2、代表人物: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一大批启蒙思想家。 3、思想主张: (1)启蒙思想家们不满足于对人性的尊重,要求获得人本身的解放,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 (2)他们否定一切外在权威,认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只有人自己的“理性”。“理性”是启蒙运动的核心。 4、影响: 启蒙思想家们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努力构建一个民主和科学的美好时代。他们以生动的文笔,通过戏剧、小说等形式,猛烈抨击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科学、自由和平,促进了思想的解放。 二、法国的启蒙思想家 1、伏尔泰,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 2、思想主张: (1)猛烈抨击天主教会,称教皇为“两足禽兽”,号召人民粉碎教会这个邪恶势力。 (2)他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 (3)他提倡“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平等和自由的。 (4)他相信法律应以人性为出发点,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孟德斯鸠:(1)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

新概念第一册第7课教案

Lesson 7 Are you a teacher? [词汇] 1.I pron. 我 (I做主语【我】,只能够大写,小写没有意义) 2.am v. be动词现在时的第一人称单数 (am是与I搭配使用的be动词) e.g. I am a girl/boy. I am ten. 3.are v. be动词现在时复数 (are是与you搭配使用的be动词) e.g. You are French. https://www.360docs.net/doc/779173166.html, n. 名字 e.g.My name is Sunny. Her name is Sophie. His name is Tom. I don’t know their names. 5.what adj.&pron. 什么 e.g What's your name? 你叫什么名字? My name is Lucy? What's her name? 她叫什么名字? Her name is… What's his name?他叫什么名字? His name is… What make is it? 它是什么牌子? What color is it? 它是什么颜色的? 6.nationality n. 国籍 national adj. 国家的,民族的 (nation n. 国家,富有人文色彩的,national+ity这个名词后缀,表示国家的另一个名词形式,国籍。) e.g What nationality are you? I am Chinese.

What nationality is she? What nationality is he? He/She is Italian. country n. 国家How many countries are there in the world? land n. 国家,多用于文学作品 state n. 国家,表示政治的概念 homeland, motherland 祖国 7.job n. 工作 e.g What's your job? I am a doctor. What's his job? He is an engineer. work n. 工作,广义的概念 task n. 工作,任务 job n. 工作,有报酬的工作,既可以是体力的,也可以是脑力的 8.keyboard n. 电脑键盘 (key :钢琴,打字机等的键+board木板;板) 9.operator n. 操作人员 e.g. operate操作机器+or/er(行为者)=操作人员 invite发明+or=inventor(发明者) I am a keyboard operator. 10.engineer n. 工程师 e.g. engine发动机,引擎+er(行为者)=工程师 [课文] A:I am a new students. (I am,He is,She is,They are 简单的陈述句表明身份,职业) My name's Robert. B:Nice to meet you. (当别人向你主动介绍自己后,可以说“很高兴认识你“,表示友好)My name's Sophie. A:Are you French? 你是法国人吗? (这是询问国籍的固定说法,e.g.Is she/he Japanese?)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优秀教案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1 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教学难点:封君与封臣的关系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欧洲地图,找出法、德、意三个国家。法国、德国和意大利是欧洲三个重要的国家,你知道这三个国家的由来吗?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基督教的兴起 1.图片展示:《耶稣》 2.教师提问:为什么在公元1世纪的巴勒斯坦地区产生了基督教? 提示:犹太人不满罗马帝国的残暴统治,在屡次反抗斗争失败后,才将希望转向宗教,期盼上帝派“救世主”来拯救他们。 3.教师提问:信仰上帝的人是富人还是穷人? 提示:在基督教产生之初,它是下层人民的精神寄托和借以斗争的手段。 4.教学补充:可以让学生阅读有关《圣经》的知识,如关于上帝创造天地万物、诺亚方舟、大洪水的

故事等,这些故事不仅是基督教的教义,也是古代流传下来的神话。比如,在大洪水的故事中,就反映出古代两河流域的部分历史史实,以此消除学生对宗教的神秘感,形成对基督教的正确认识。 5.学生自主学习:查阅资料,比较一下佛教和基督教,完成表格。 提示: 目标导学二:法兰克王国 1.教师讲述:476年,日耳曼人入侵,西罗马帝国灭亡,相继在西欧建立起一系列的日耳曼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是法兰克王国,是最典型的西欧封建国家。 法兰克(意为勇敢的、自由的)人是日耳曼人的一支,散居在莱茵河下游,其中,居住在三角洲的称萨利克(海滨)法兰克人,居住在两岸平原的称里普阿尔(河畔)法兰克人。3世纪,法兰克人越过莱茵河进入高卢。4世纪,以罗马同盟者的资格定居在高卢东北部。5世纪下半期到6世纪初,在克洛维(465—511)统率下,经过不断地武力扩张,建立法兰克王国,占有了罗马在高卢的绝大部分领土。 2.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根据教材地图《5—6世纪的法兰克王国》,指出法兰克王国在不断扩张过程中的版图范围。 3.教师提问: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克洛维是当时很有远见和才干的国王。他为稳固自己的统治,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什么作用? 措施:①皈依了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②保留了原来罗马大地主的土地,把原属罗马国有的土地和无主土地赐给自己的亲兵和官吏。 作用:①在他的带动下,整个法兰克王国都信仰了基督教;②取得了罗马教会、信基督教的高卢罗马人和部下的广泛支持;③法兰克王国的版图不断扩张,实力强大起来。 目标导学三:封君与封臣 (1)西欧封建制度以什么为纽带而形成的? 提示: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 (2)在西欧曾流传这样一句话:“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提示:由于封建等级制度是因土地的层层分封而形成的,各级封君与封臣之间都互有义务。所以,封臣即附庸只承认自己直接受封的领主为封主,而对自己封主的封主却没有臣属关系。所以,中世纪的西欧出现了“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现象。这种复杂的关系,在封建主之间“造成一团乱麻般的权利和义务”,使封建主之间不断发生争夺和混战。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七课

第七课《大海的歌》第三课时课型:唱歌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学活动的意识。 2、知识技能:聆听音乐、感受音乐,并学会用优美的歌声表现因音乐。 3、过程方法:聆听、听唱、动作表现、演奏 、教学重点难点:聆听音乐、感受音乐,并学会用优美的歌声表现因音 乐。 三、教学设计思路:设计多次聆听环节,让学生在每次聆听后,多获得更进一步的收获。学会歌曲以后,让学生创编,用打击乐器敲击节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四、教学准备:教师:磁带《云》、录音机、琴、打击乐器 五、板书设计: 七、大海的歌 三角铁 3 /4II 铃鼓 3 /4O XX X II 双响筒3/4 X X X || 六、教学资料剪贴、摘抄: 《云》是一首抒情儿童歌曲。3\4拍,五声D宫调式,四句一段体。 七、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活动设计: (一)、复习:《海》 1、说说这首歌是几拍子的? 2、边拍边唱。 (二)、新课。

1、播放《云》的录音伴奏作为背景,学生有感情的读歌词。 2、听录音范唱,初步感受音乐。 3、师生一起说说云和雨的关系。 4、再听。随音乐做“拍手、拍肩、拍肩”的动作,感受三拍子的韵律。 5、再听。边听边看书上歌词。 问:歌中唱到了什么?“帆船”指的是什么? 6、随录音唱歌。 问:你观察过云吗?你知道的云有多少种?歌中的云是怎样的? 7、教师纠正字音。 8、分组表演。 9、给各组分发乐器:铃鼓、三角铁、双响筒等,各组选择乐器为歌曲创编节奏,为歌曲伴奏。 10、分组演奏。 11、小组评议。 (三)、小结。 这几堂课我们学习了和海有关的音乐作品。音乐家根据大海不同的变化,潜心构思,用不同的节拍、不同的力度、不同的速度、不同的配器手法、不同的演奏演唱形式,表现了不同的大海。我们利用了几堂课欣赏了音乐大海中的“一滴水”。音乐的创作是无止境的,音乐的表现手法也在不断的创新着,同学们不要局限于课堂上的这几首作品,要了解和欣赏更多的音乐作品,拓宽我们的音乐视野。 一年级下册音乐第七课《幸福生活》第一课时课型:欣赏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了解各少数民族的民俗、民风,及他们的生活变化。 2、知识技能:(1)、通过欣赏,感受音乐欢快的情绪。 (2)、初步了解彝族音乐的特点。

第7课启蒙运动课件

第7课启蒙运动 ⑴理性时代的到来; ⑵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 ⑶启蒙运动的历史作用。 ⑴知道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 ⑵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⑶认同启蒙思想家的进步主张,认识到进步思想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启蒙运动的兴起 1.背景: ⑴政治:随着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封建专制统 治日益加强; ⑵经济: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新兴资产阶 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的愿望日益强烈⑶思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开始打破人类理性的枷锁; 近代科学的兴起证明了人类理性的力量。 2.过程:兴起:17世纪英国 高潮:18世纪法国 扩展:欧洲大陆 3.内容:教材P30

专制王权民主 反宗教神权追自由 对贵族特权求平等 愚昧迷信科学 一“用”用理性主义批判封建主义(旗帜) 二“批”批判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对象) 三“追”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个人自由 (目标-资产阶级的理想社会) 四“灭”消灭封建王权、贵族特权、等级制度和教会权威 (任务) 二、主要启蒙思想家 (见学案)

主要启蒙思想家的核心主张 三、历史作用:(见学案)

【小结】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是什么? 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内涵,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的高度,从而比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更为彻底,更具鲜明政治革命性质。 图文解读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发展 (1)从批判对象上看,由天主教会的神学世界观扩展为将矛头直接对准封建专制制度。 (2)从涉及的领域看,由文学、艺术领域扩展到宗教、哲学、经济、科学、史学、文学、美学等领域的各个方面。 (3)从批判形式上看,摆脱了文艺复兴的宗教外衣,提倡理性的思考和判断。 (4)从指导思想上看,从人性发展到理性。 (5)从内容主张看,从追求个性解放到追求自由、平等,进而主张建立民主与法制社会。 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与内在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