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临时便道建筑施工组织设计

公路工程临时便道建筑施工组织设计
公路工程临时便道建筑施工组织设计

.

临时便道总体施工方案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原则

1.1编制依据

1.1.1 定水至升钟湖至思依公路工程(一期)施工二标段设计图;

1.1.2 现场考察和勘察所取得的资料;

1.2编制原则

1.2.1在充分理解设计图纸的基础上,采用先进、合理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以满足施工车辆通行为第一要素,并符合相关的规要求。

1.2.2以“予人方便,自己方便”的原则,处理好与当地居民的关系,搞好交通疏导工作。

1.2.3 减少对农田的占有和环境破坏,保持原有河流、道路的畅通。

1.2.4 施工前把各方面手续落实到位、避免和当地村民发生冲突。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工程概述

我部所施工的南部县定水至升钟湖至思依公路工程(一期)二标段,途径万年镇、升钟镇,涉及8个乡村。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及材料利用G212、S101、G75高速等高速公路、国道、省道无法直接到达施工现场,还需利用乡道、村道以及修建的施工便道,才能最终到达施工区域。

由于施工进场道路地处山区,乡道、村道蜿蜒崎岖而且狭窄,乡村道路均为3~4.5m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和土石路面,机械、设备以及材料进场必须对其乡村道进行拓宽、增设错车道以及新建临时施工便道以满足施工需求。结合施工图设计,经过现场踏勘,机械、设备进场道路拟定2条(南部县→大河镇→大桥镇→雄狮乡→万年镇,接入主线K13+285位置、南部县→柏垭镇→升钟镇→

永红乡三合村→进入主线K21+233位置);材料进场道路拟定2条(南部县→大河镇→大桥镇→雄狮乡→万年镇→341乡道→凤仪村,接入主线K16+300拌合站位置、南部县→大河镇→大桥镇→永红乡→永红乡三合村→341乡道→进入主线K19+500拌合站位置)。预计新修施工便道6条,全长1.25km。需要拓宽、新建错车道的进场道路9条,全长7.49km。其中8条以永久性改道为基础。

临时便道直线段路宽4.5米,不足路段进行拓宽;转弯地段路宽6.5米,长度不小于15米;土质地段路基基层为不小于20㎝厚的片(碎)石垫层,面层为10㎝厚的泥结碎石或20cm厚C25水泥混凝土;路面设置2%的排水横坡,并设置排水边沟;新增便道需要跨越河流、沟渠,埋设预制管涵,管涵长度、管径大小结合便道宽度及过水量决定。

2.2主要工程数量

三、施工方案

3.1 直接利用宽度

4.5m水泥混凝土路面乡道

对于宽度达到4.5m宽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乡道,可直接进行利用,在直线段乡道上每100米增设一个错车道。利用期间做好道路养护和维修工作,以满足施工及村民出行的需要。

3.2拓宽利用不足

4.5m宽水泥混凝土路面村道

经过现场踏勘,大多数道路均为3m宽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村道,对于此类村道需要进行急弯减缓的道路,现将3m宽的道路拓宽至4.5m,将急弯处按6.5m拓宽,拓宽部分置于原路一侧。利用拓宽的在直线段村道上每隔100m新建一错车道,错车道宽度6.5m,长12m。道路用挖掘机将需要拓宽的位置进行清表,并挖除软基,采用碎石混合料进行换填,打夯机进行夯实,以满足承载力,路面采用泥结碎石作为面层。

拓宽路面,采用泥结碎石或混凝土路面

泥结碎石或混凝土路面

拓宽路面,采用泥结碎石或混凝土路面

新建错车道

急弯拓宽示意图

3.3新建施工便道

对于既有乡道、村道不能到达红线施工区域,需要新建施工便道。新建施工便道尽量沿着红线边线施工,宽4.5m 。修建在路基坡脚外侧,利用护坡道和水

沟及水沟外侧1.5m位置,尽量少的占用红线用地,同时以不影响以后的永久性路基土石方施工为宜。新建施工便道首先进行清表和软基处理,再进行土石方开挖、填筑和碾压工作。

3.4施工工艺

3.4.1 测量

施工测量以实际使用为准则,严格控制线路走向、坡度及线路加宽带,以方便重型车辆、机械设备通行;并严格控制线路的横向坡度,以利于排水。

临时施工便道测量采用莱卡TS06全站仪(测量精度2″)和一光DSZ2水准仪(精度1.5mm)。

3.4.2 清表

施工便道的路基施工前,首先清除施工围的树木及原地坪面的草皮和表土。对妨碍视线、影响行车的树木等,在施工前进行砍伐或移植及清理。清除下来的垃圾、废土、废料以及不适用材料和树木等,堆放在指定地点。

3.4.3 填前碾压及基底处理

填筑路堤不应含有腐殖土、树根、草泥或其他有机物质;路堤施工填筑采用分层填筑,装载机或推土机整平摊铺,人工洒水,压路机碾压密实。对于机械不能到达或使用的地方,使用打夯机进行基地夯实。

3.4.4 土方开挖

根据路堑深度、长度以及地形、土质、土方调配情况和开挖设备条件确定开挖方式。当路堑较浅时,采用单层横向全宽挖掘;当路堑较深时,横向分层进行开挖。新建道路涉及跨农田的,路槽开挖后的软基层或淤泥质土,需清淤换

填或采用抛石挤淤,换填或抛石挤淤厚度不低于100cm。

开挖过程中要采取有效措施,以保护周围环境,防止破坏;如有弃放,必须弃在指定的弃土场。

3.4.5 石方开挖

临时施工便道石方需要爆破开挖时(火工品暂不能供应),采用挖掘机破碎锤进行拓宽。破碎完成后,挖掘机装碴,自卸汽车运输,人工配合机械刷坡,修整路面。

若有危岩落石处,为有效防止大量新形成的落石,在路堑坡脚适当位置挡石墙,挡墙断面结构按现场实际要求施工。

3.4.6 填方处理

填方作业采取分层平行摊铺,最大松铺厚度不得大于30cm,最小松铺厚度不小于10cm。推土摊平洒水,压路机进行碾压,保证路基压实度。填料铺设按照1:1.5坡度进行铺设,以保证修整道路路基压实度满足要求,达到足够的承载能力。不同土质的填料应分层填筑,且尽量减少层数,每种填料层总厚度不得小于50cm。土方路堤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压实厚度不应小于10cm。对机械设备无法进入的地方,采用人工铺设和打夯机夯实的方法。

3.4.7 基层

基层采用片碎石进行填筑,填筑厚度不小于20cm。摊铺好后,采用22T振动压路机碾压密实。

3.4.8 面层

便道路面采用泥结碎石或C25水泥混凝土作为面层,泥结碎石厚度10cm、水泥混凝土路面厚度20cm。

3.4.8.1 泥结碎石采用路拌法施工,根据路面宽度和厚度计算好布料间距,用装载机或推土机配合人工摊铺均匀,在碎石上均匀洒布泥浆,采用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密实。

3.4.8.2 混凝土拌和采用人工控制搅拌机械搅拌,以确保按试验室出具的混凝土配合比要求,保证混凝土的拌和质量,每一班组至少应检查两次材料量配的精确度,严格控制好混凝土坍落度。搅拌时间应根据搅拌机的性能和拌和物的和易性确定。但不低于最少搅拌时间的3倍时间。

3.4.8.3 混凝土拌和物采用自卸机动车运输。混凝土拌和物从搅拌机出料后,送至铺筑地点进行摊铺、振捣、做面,直至浇筑完毕的允许最长时间,由试验室根据水泥初凝时间及施工气温确定。

3.4.9 排水设施

在新建临时便道两侧设置临时排水沟,在拓宽路段需要对原有排水沟进行恢复。结合实际地形,确保便道不积水,排水沟不存水。排水沟采用土沟形式,宽20cm,深30cm。

3.4.10 过水涵管设置

对施工沿线不能断流的沟渠、水渠,采用埋设过水涵管方式修建临时施工便道,管径大小根据其水流量确定。先根据水渠的深度,首先浆砌石涵管基础,然后在基础上采用挖掘机安装混凝土涵管,对于埋深70cm时需用混凝土进行包裹封闭,埋深大于70cm时按一般排水施工(埋深除机构层)。即在混凝土涵管层间或其上铺土、压实(打夯机夯实),利用路基填料填筑至路基顶层。基层采用30cm厚级配碎石,面层采用10cm厚泥结碎石,铺平采用装载机或推土机,采用振动压路机压实,保证路面平整和承载力。

3.4.11 道路维修及养护

便道修好和拓建好以后,每天安排人员对其进行巡视,需要维修、保养得必须立即进行处理。安排人员对施工便道进行洒水、清理和修葺,做到晴天不扬尘、雨天不积水、不泥泞,路面及排水沟排水通畅,无垃圾杂物等。若遇雨天,则需要全天安排人守候养护,及时排水、及时清理,以防施工便道被水冲洗而影响施工,保证施工期路况良好。同时,积极配合相邻各乡、村、组,共同做好便道的走向、维修和保养工作,为本工程的顺利实施做好交通保障工作。

3.4.12 安全标志标牌的设置

平交道口:临时施工便道与乡道、村道平交道口宽度设置为10米,并在平交道口设置【减速】、【有重型车辆出入】等醒目标志。

便道转弯、陡坡地段:临时施工便道在转弯及陡坡地段设置安全牢固的护栏,设置【减速】、【限速】、【方向指向】、【变窄】、【注意来车】等醒目的警示标志。

便道标志牌:各施工便道自起点位置依次按排序编号,设便道标示牌于便道路口处。标志牌标明便道序号、方向、注意安全驾驶等容。

3.4.13 道路恢复

施工后恢复道路采用C25水泥混凝土路面,厚度22cm。将搅拌好的混凝土铺抹到原混凝土面上,原混凝土路面作为基层,紧接着用2.5m长刮杠纵向刮平,然后用滚筒往返、纵横滚压,如有凹处用同配合比混凝土填平,直到面层出现泌水现象。路面恢复分幅施工,避免对村民出行造成影响。

四、施工组织

4.1主要人员及职责

4.2 机械、设备组织

4.3 人员组织

五、质量控制措施

5.1 工程材料和物资采购控制

按照技术规格书和图纸及规要求的标准,采购原材料、半成品、构件和零部件,按实物进行验收并按要求进行存放。

5.2 文件和资料控制

文件和资料是工程施工的依据,也是质量体系运行的验证资料,保持质量体系文件完整性和准确性,是实施项目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

5.3 施工过程控制

5.3.1 施工前控制:1)根据合同要求,对工程进行质量策划,就质量体系、组织机构、质量目标、人员配置和培训、主要施工工艺等方面予以确定,并对保证实现质量目标的环境、设备、工艺、资金及主要施工程序制定计划和有效措施。2)项目部认真研究设计文件,使施工人员充分了解施工方案。3)编制施工技术方案和作业指导书。

5.3.2 施工过程控制

施工过程中,对严重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工序,如原材料检验等进行控制;

也可根据工序的难易程度确定关键工序并进行重点控制。对重要和关键工序的主要控制方法是设立控制点,进行工序分析和连续监控,必须严格按指定的工艺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和质检员做好现场监督工作,检查工艺执行情况。

六、安全保证措施

6.1 便道与地方公路相交处提前与当地政府部门联系,按照要求设置相应的安全警示标志和限速标牌、减速带,在公路衔接前后提前设立明显标志牌,保证道路通畅和交通安全。

6.2 便道与相邻道路相接处,便道转弯处应设安全提示及警示标志。在下坡急弯、道路交叉的地方设置安全警示牌;在坡度较大的瓦房段设置安全警示桩;在边坡较高,或位于陡峭悬臂端,便道上设置安全防护桩;在行人走动地方,设置安全警示线。

6.3 对施工作业人员和进入便道区的驾驶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提高警惕性,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机械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不得违规操作,听从现场指挥人员的指挥。严禁酒后驾车、超速行车。定期检查和维修保养机具设备,保证使用安全。

6.4 高度重视雨、雪、雾、高温等恶劣天气及各类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确保在极端恶劣天气及各种突发事件中便道畅通及施工顺利。

6.5 夜间施工时,限制车速在一定围行使,并打开应急灯,禁止开远光灯,以免影响对面车辆视线发生事故。

6.6 发生交通安全事故及交通堵塞后,便道维护人员及时将信息报项目部主管领导,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恢复正常交通。

6.7 涵管要稳固、可靠,要设专人进行维修、保养工作。要派人员进行经常

性观察基础下沉及位移,发现隐患立即整修。

6.8 严禁机械车辆在涵管上方刹车、停留,严禁牙路基在涵管上开振动通过。严禁超速行驶。

七、环境保护措施

7.1 遵守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控制环境污染的规定,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施工中的燃料、油、污水、废料和垃圾等有害物质对河流造成污染,防止扬尘、柴油、汽油等物质对环境空气的污染,防止噪声对环境的污染,把施工队环境、空气和村民生活的影响减少到允许的围。

7.2 在施工期间始终保持便道周围的良好排水状态,增加一些临时排水设施,使其与永久排水系统相连,且不得引起淤积和冲刷。

7.3 施工中的临时排水系统,应能最大限度的减少水土流失及对当前水文状态的改变,不得干扰河道、水道或现有排灌系统或排水系统的自然流动。

7.4 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防止施工场所占用的土地或临时使用的土地受到冲刷。防止本工程施工中开挖的土料,对河流、水道或排水系统产生淤积或堵塞。

7.5 为减少施工作业产生的灰尘,随时进行洒水或其它抑尘措施。

7.6 便道施工要加强管理,弃土不得随意弃置,必须运至制定地点,运土汽车不得落土掉泥、掉块,污染道路。运土时严禁超高,并采取遮挡铺盖措施。

7.7 指定专人负责出场车辆的冲洗工作,防止将场泥沙带出,造成乡道和村道的污染。

八、文明施工措施

8.1 严格按照规定进行便道施工。

8.2 加强文明生产管理力度。遵守村规村约,尊重当地的民风、民俗和宗教信仰,搞好地方群众关系,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8.3 加强施工人员的教育工作,做到施工不扰民,不破坏地方现行的道路和桥涵。

8.4 保持施工现场有条不絮,做到工完场清。

8.5 对本工程项目通过而造成的水、路不畅的情况,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善后工作。对施工中发现的文物、古迹等及时上报,并保护好。

8.6 对施工便道的定期维护,尤其在雨季加强养护整修,杜绝交通事故。

临时便道施工方案完整版本

临时便道总体施工方案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原则 1.1编制依据 1.1.1 定水至升钟湖至思依公路工程(一期)施工二标段设计图; 1.1.2 现场考察和勘察所取得的资料; 1.2编制原则 1.2.1在充分理解设计图纸的基础上,采用先进、合理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以满足施工车辆通行为第一要素,并符合相关的规范要求。 1.2.2以“予人方便,自己方便”的原则,处理好与当地居民的关系,搞好交通疏导工作。 1.2.3 减少对农田的占有和环境破坏,保持原有河流、道路的畅通。 1.2.4 施工前把各方面手续落实到位、避免和当地村民发生冲突。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工程概述 我部所施工的南部县定水至升钟湖至思依公路工程(一期)二标段,途径万年镇、升钟镇,涉及8个乡村。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及材料利用G212、S101、G75高速等高速公路、国道、省道无法直接到达施工现场,还需利用乡道、村道以及修建的施工便道,才能最终到达施工区域。 由于施工进场道路地处山区,乡道、村道蜿蜒崎岖而且狭窄,乡村道路均为3~4.5m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和土石路面,机械、设备以及材料进场必须对其乡村道进行拓宽、增设错车道以及新建临时施工便道以满足施工需求。结合施工图设计,经过现场踏勘,机械、设备进场道路拟定2条(南部县→大河镇→大桥镇→雄狮乡→万年镇,接入主线K13+285位置、南部县→柏垭镇→升钟镇→永红乡三合村→进入主线K21+233位置);材料进场道路拟定2条(南部县→大

河镇→大桥镇→雄狮乡→万年镇→341乡道→凤仪村,接入主线K16+300拌合站位置、南部县→大河镇→大桥镇→永红乡→永红乡三合村→341乡道→进入主线K19+500拌合站位置)。预计新修施工便道6条,全长1.25km。需要拓宽、新建错车道的进场道路9条,全长7.49km。其中8条以永久性改道为基础。 临时便道直线段路宽4.5米,不足路段进行拓宽;转弯地段路宽6.5米,长度不小于15米;土质地段路基基层为不小于20㎝厚的片(碎)石垫层,面层为10㎝厚的泥结碎石或20cm厚C25水泥混凝土;路面设置2%的排水横坡,并设置排水边沟;新增便道需要跨越河流、沟渠,埋设预制管涵,管涵长度、管径大小结合便道宽度及过水量决定。 2.2主要工程数量 主要工程数量表 三、施工方案 3.1 直接利用宽度 4.5m水泥混凝土路面乡道 对于宽度达到4.5m宽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乡道,可直接进行利用,在直线段乡道上每100米增设一个错车道。利用期间做好道路养护和维修工作,以满足施工及村民出行的需要。

临时便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临时便道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及规范标准 1、编制依据 (1)现行施工设计标准 (2)现行施工安全技术标准 (3)现行施工调查资料 2、规范标准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金堂县三星镇赖宝沱村,为满足本工程施工要求,需修临时便道约1.5千米。本工程采用挖除表层松土,回填建渣,压路机压实的施工方法进行修筑。 三、施工原则 (1)施工前把各方面手续落实到位, (2)尽量做到挖填平衡, (3)施工便道槛车“安全适用、经济合理、便于维护”的原则。 四、施工措施: 我们根据设计图纸并结合现场实际与现场具体情况,为确保安全和工期、质量控制,注重环保工作等有效开展,制定以下施工方案。 1、机械、设备、劳力组织 根据该工程的工程内容、实际情况和施工进度要求,拟定机械、设备与现场劳动力安排见下表:

拟投入劳动力数量表 2、技术措施: 2.1本便道线路大多穿过耕地,修筑便道前,应先清除表层种植土,清除厚度根据现场情况实际而定,原则是清除后基地密实,无树枝杂物及弹簧现象即停止清除。 2.2路基施工前,清除施工范围内垃圾、有机物残渣及原地面以下100-300mm内的草皮和表土。在施工前进行清理。清除下来的垃圾、堆放在监理工程师指定的地点。 2.3碾压与基底处理:填筑路堤不应含有腐殖土、树根、草泥或其它有机物质;路堤施工填筑采用分层填筑。 流程:施工准备→施工放线→基底处理→填土→整平→碾压→边坡整型。 2.4土方开挖 根据路堑深度、长度以及地形、土质、土方调配情况和开挖设备条件确定开挖方式,当路堑较浅时,采用单层横向全宽挖掘法;使土道路和临时排水设施;为保证施工中边坡的稳定和边坡防护的施工,土方开挖采用挖掘机施工现场要求自上而下的进行。开挖过程中要采取有效措施,如有弃方,必须弃在指定的弃土场。 2.5土方回填 回填土:回填土内不得含有有机杂质,粒径符合设计要求,含水量应符合压实要求。 2.6填土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碎石、土石混合材料和爆破石渣,可作为临时道路材料。 (2)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的粘性土,可做各层地填料。 (3)草皮、淤泥质土及不稳定材料,不能用于填筑路基。 2.7作业条件 (1)土方回填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料种类、设计压实系数、施工条件和压实工艺等合理确定填料含水量、每层填土厚度和压实工艺等合理确定填料含水量、每层填土厚度和压实遍数等施工参数。每层碾压压实厚度不超过设计厚度,碾压后土方压实系数为满足设计要求。(2)填土前,应做好水平高层的测设。施工现场上按需要的间距打入水平桩,室内和散水的墙边应有水平标记。

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

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太平桥东区B区6#楼工程。本工程为二类高层住宅,地上十八层,全部为住宅,地下两层,地下一层为自行车库和设备,地下二层为人防工程。建筑面积为27OOOFT12。该工程临时用电设备主要有塔吊、栓输送泵、电焊机、钢筋加工机械、木工机械、水电机械、小型电动工具、照明用电等,总用电量为 445KVA。 供配电方式: 由甲方现场提供变压器处配电室引一路电源(W22—4x185+1x95)至施工现场总配电柜。再山总配电柜分配给各分配电箱,总配电柜处设电度表,以计量施工总电量。供电方式采用三相五线制TN-S系统。在总配电箱及末端箱,以及超过20E的箱内做重复接地,并与保护零线可靠联接。工作零线和保护零线要严格区分,不得混用。所有机电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与保护零线做可靠联接。根据现场情况总配电柜岀线采用放射式和树干式相结合的配电方式。对负荷比较大的塔吊、磴输送泵、现场消防水泵采用单独回路配电,对负荷较远且较小的木工机械、钢筋机械及楼内装修电源可采用树干式配电方式。 施工现场配电线路: 施工现场主要干线采用YC橡套电缆埋地敷设,木工机械、钢筋加工机械电源采用橡套电缆埋地穿管敷设,办公室照明采用做PVC管穿线或塑料线槽配线。移动式配电箱和开关箱的进、出线必须用橡皮绝缘电缆。结构施匸时,在每栋单元楼电梯竖井内放置一铁房子,内装一台分配电箱,供给电焊机、栓振动器电源,此铁房子随结构施工高度而提高。装修施工时侮栋单元楼山首层往上每隔两层放置一台分配电箱,供装修用电设备电源。 施工现场配电箱和开关箱: 现场临时配电箱采用统一铁制配电箱加工定做,固定式配电箱、开关箱的下底与地面的距离大于1.3m,小于i.5m,其设置地点平坦并高出地面20cm, 并且周圉设置圉栏及搭设防雨防砸棚。并在II栏上悬挂安全标志。配电箱内设置两级漏电保护,考虑到在总配箱装设总漏电保护器,容易产生误动作,所以在总配电箱处不在设置总漏电保护器,在分配电箱的负荷侧装设漏电保护器,再在开关箱的负荷侧装设漏电保护器,以便实现两级漏电保护。 现场照明:

临时施工便道施工方案

2、规范标准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303-2004) 1 工程概况 施工便道起讫里程,便道修建主要形式为沿实际地势新建,路线所经过地有沼泽淤泥地和养殖塘,并多次跨越灌溉沟渠。路面宽6m,占地约232.46亩,土方约1.3万方,山皮石约8.1万方。本工程堤线西起新华农场与振兴堤分界碑处,终点为汤原县振兴堤与梧桐河农场西堤分界碑处,为满足本工程施工要求,需修临时便道约19.8千米。本工程采用挖除表层松土,回填建渣,压路机压实的施工方法进行修筑。 2 便道结构及线路布置 2.1便道结构 施工便道面层设中心线向两边1.5%坡度,道路两侧设置排水沟; (2)便道基础采用山皮石分层填筑,山皮土填筑厚度暂定500~800(具体见附图1-便道结构断面图)。 山皮石质量要求:土的用量(包括碎石粒径小于35的含量)不得大于山皮石混合料总重的15%,土内不得含有有机质、淤泥质土及软石。石块粒径为60~200,不得含有粒径大于300的块石。 (3)便道面层采用细集料压实,厚度按100。 (4)便道穿越沟渠处设置圆管涵,采用φ500~φ1000圆管涵,圆管涵顶填筑厚度不得少于50。

附图2-1 普通便道结构图 10cm厚细集料路面普通便道结构图 附图2-2 过沟渠便道结构图 10cm厚细集料路面原泥面 过沟渠便道横断面图

附图2-3 跨鱼塘跨便道结构图 跨鱼塘便道结构图 2.2线路布置 临时便道用地原则上尽量利用红线内用地,但考虑到桥梁段承台基坑开挖安全和路基段大型运输车辆错车等要求,按以下原则进行临时便道干线用地征用: (1)路基段便道干线用地利用红线内6m宽; (2)桥梁段便道干线用地利用红线内4.5m宽; (3)桥梁段便道干线需要贯通,遇沟渠时埋设管涵。 (4)路基段便道干线需要贯通,且必须与外界既有干道连通,在有遇沟渠时埋设管涵,引入便道形式同新建便道。 (5)路基段便道沿线每400米设会车道,桥梁段沿线便道每200米设会车道。 (6)临时便道干线总体平面布置:K270+000~K288+150便道

施工便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施工便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一、工程概况 工程区海岸地貌属于钦州湾潮间带,海岸地形均向大海倾斜,倾角2°~5°,海坡稳定。地表为沙滩和岩滩,由细沙和沙砾覆盖,下伏为粘土层。 为了不影响施工计划正常进展,加快我部施工顺利进展,拟定于施工护岸后方铺设临时施工便道,便道起点海工材料进场道路场内接口,延伸至我部施工护岸,全线长度3086m。 二、施工措施: 该便道是确保施工任务能否按时完工的关键,我们根据设计图纸、设计地质资料并结合现场实际与现场具体情况,为确保安全和工期、质量控制,注重环保工作等有效开展,制定以下施工方案。 2.1、施工准备 ①施工前首先依据原地形用白灰画出施工便道边界线,并对于铺设用管线位置做出明显标示,便于施工。 ②作业主要人员按时进场,施工机械检查,并监理完整的质保体系,责任已细化到人。 ③所有机械操作人员要持证上岗,岗位职责、权限明确到位。 ④施工所需材料准备充分。 2.2、人员配备 施工总指挥1人,技术总指挥1人,协调1人,现场技术指挥1人,各种机车司机视具体1人,机械调度1人,现场质量及安全管理.

情况而定。、机械配备2.3 3辆。1台,压路机2台,自卸汽车挖掘机、施工方案:2.4便道施工前先进行清表,然后进行路面施工。路面施工时,应先碎石10cm行对原地面碾压密实,开挖临时边沟,然后在土基上铺筑碎石、石粉层。路基截面如下:垫层,面层为20cm20碎石、石粉层cm10碎石垫层cm压实基土原地面 2.4.1、施工工艺流程图:

截、排水施 2.4.2、便道位置布置大样图:接海工进

2.4.3、施工方案 1、地表清理及平整 便道施工前,应清除原地面植物根系和腐殖质土。清表厚度约10cm 后进行地表整平,因道路需进行大量的土石方运输,故坡度不应大于15°。 2、挖填方路基 施工便道作为临时施工通道,原则不进行土方挖填,但如不能保证施工便道坡度要求,需进行小范围的土方开挖及回填。 土方开挖采用机械开挖,机械开挖不到的边角采用人工开挖。边坡坡面机械开挖人工配合修整。 3、基土碾压 回填土方分层回填碾压,回填土方厚度不宜大于80cm,碾压后密实度不小于0.85。 4、临时排水 为保护便道、保证施工行车畅通,在便道近岸侧设置砖砌临时排水沟,两侧及底部砂浆抹面,以利于雨期排水。排水沟截面如下: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

重庆市綦江区中医院整体迁建工程 临时用电组织设计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 施工单位:重庆建工第三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日期:二O一六年一月一日 目录 一、工程建设概况 (3) 二、现场电源情况 (3) 三、临时施工用电方案编制依据 (3) 四、临时用电管理小组人员、组织机构及职责 (4) 五、现场勘察及临时用电布置方案 (6) 六、负荷计算 (10) 七、施工现场用电备用回路电线选择 (12) 八、线路敷设 (13) 九、施工安全用电保障措施 (14) 十、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及电气防火措施 (16) 十一、防雷、接地保护系统 (18) 十二、临时施工用电安全管理制度 (19) 十三、各种操作规程 (21) 十四、施工用电安全应急预案 (24)

临时用电组织设计 一、工程建设概况 现场安装1台630KVA变压器,作为施工用电源。施工用电主要设备塔吊、电焊机、钢筋设备、与抽水泵,在于登瀛大道左侧,项目部旁。 三、临时施工用电方案编制依据 1、《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502-2009) 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3、《重庆市市政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标准》DB29-89-2010 4、《重庆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程》DB29-113-2011 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7、《重庆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配电箱安全技术标准》DB-29-2008 8、《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 9、《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10、《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11、《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标准化手册》(建工三建) 12、施工现场总平面勘验情况 13、施工现场主要用电设备负荷与布置情况

某城市道路施工组织设计

某城市道路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施工方案 三、施工工期、进度控制措施(含管线配套) 四、工程质量、安全、文明生产措施 五、季节性施工措施 六、主要机具使用计划 七、劳动力需用计划 八、主要材料使用计划表 九、施工平面布置及交通组织 十、建议与要求 一、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述 -----路是---市总体路网规划中的一条东西主干道,西起---路,东至---路,是----地区的主干道之一,全长约10.5km。该路规划路幅一般路段红线宽度为86.0m,其路幅组成为:8.0m(绿化带)+6.5m(人行道)+7.5m(非机动车+公交车混合车道)+3.0m(绿化带)+13.0m(机动车道)+10.0m(绿化带)+13.0m(机动车道)+3.0m(绿化带)+7.5m(非机动车道+公交车混合车道)+6.5m(人行道)+8.0m(绿化带)=86.0m。 本项目工程起点---路(桩号K1+706.69),终点为---前路(桩号为K3+431.53),全长为1724.84m。 ---路由---市建筑设计院设计,---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公司委托---投资有限公司承建,由----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进行全程监理。该路设计功能齐全,设施完善,道路、排水、地下信道、绿化、亮化、交通等设施一应俱全。 ---路的建设为二环线以南地区的东西向交通快速疏散创造了较好的条件,且将对---市南部地区的整体开发建设发挥重大的促进作用。 (二)工程设计 ---路按城市Ⅰ级主干道设计,设计车速为KM/h,设计荷载—构筑物:城—A级;路面BZZ-100。本工程段位于---新趾和---大院南侧,从西至东分别与---路、---、---路相交,纵断面坡度较缓,分别为1.01%和0.00%。 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其结构为:表面层为4CM 厚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中面层为5CM厚中粒式混凝土[AC-20(Ι)],下面层为6CM厚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Ι)],上基层为20cm 厚水泥稳定碎石,下基层为20cm 厚水泥稳定砂砾,面层与基层之间设透层。其中表面层和中面层采用SBS改性沥青,下面层采用重交沥青AH-70。 侧平石及锁石除中央绿化带部位为混凝土材质外,均为麻石,人行道铺彩砖。 排水采用雨污合流体制,自上游西向下游东排放。管材采用钢筋混凝土Ι级管,最小管径为300mm,最大管径为2400mm。 (三)主要工程量 主要工程量表 序号分项工程名称规格单位数量 1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4cm m 2 74168.12 2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5cm m2 74168.12 3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6cm m2 74168.12 4 水泥稳定碎石20cm m2 77876.53

人行道水泥花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简介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XXXXXXX,位于XXXXXXX,由我公司承建的修筑围为次干路四道路、排水及照明工程。 次干路四规划为园区东西向城市次干道。道路工程修筑围东起规划支路一(起点桩号为K0+041.106),西至规划支路六(终点桩号为K1+982.198),路线全长1941.092m。 本工程设计人行道面砖尺寸为200*100*60cm,盲道砖尺寸为200*200*60cm,预制花砖的平均抗压强度不得小于30Mpa,单块最小抗压强度不得小于25Mpa.我项目人行道面砖采用外购石材,运到现场后我项目安排专人验收合格方可卸料,并及时送检复试合格后进行现场铺砌施工,严格按规要求施工,确保质量符合规要求。 (二)首件施工工期及桩号: 计划施工工期:2009年6月15日-2009年6月20日; 人行道面砖桩号为:K0+750-K0+950左侧长200m,面积600m2. (三)编制依据 1、国家颁布及市有关施工规程、设计规、质量检验及验收标准和 法规性文件及业主制定的有关规定。 2、招标文件和设计图纸及勘察资料。 3、《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JTJ034-2000);

《市工程建设标准设计》(DBJT29-175-2007);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城市道路工程质量检验标准》(DB 29-50-2003); 《市市政工程施工技术规(道路工程)》(J 10405-2004);(四)首件目的: (1)、摸索并总结如何依据招标文件的技术、质量标准以及颁布的质量标准进行规的程序管理方法和质量控制手段。 (2)、通过本首件施工,收集相关数据(石材的材质要求、施工工艺流程、各项质量指标的检测要求等),以便指导全线人行道面砖施工并达到技术质量标准。 (五)面砖工期目标: 我部计划从2009年6月15日——2009年7月25日完成人行道面砖施工。 (六)质量目标: 严格执行合同条款,按照招标文件的有关规规程、设计图纸和业主以及监理工程师的指令施工,制定落实各项质量管理和保证措施,确保分项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90%以上,力争95%以上;分部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90%以上,力争95%以上;单位工程优良率100%;质量评分90分以上;达到优质。 (七)合同管理目标: 严格合同管理,全面履行招标文件中承包人的权力和义务,精心组织,科学安排;加强成本管理及控制,配合业主做好投资的成效控制。(八)环保目标:

施工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施工临时用电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 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实施指南》; 4、本工程实际设备用电量; 5、甲方提供的供电情况及工地实际场地情况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工程,地址位于******。由****公司开发建设,由******公司设计,监理单位:*****监理咨询公司,施工单位:***工程公司 该工程楼层为地上***层,地下**层。地下负三层为车库、消防控制室、低高压配电室、消防水池、生活水池、泵房、发电房等组成,负一层为车库和商业用房,一层为商业用房,2-?层为住宅。建筑总高**m,该建筑物建筑等级为**级,防火等级为**级,抗震设防列度为**度,本工程总建筑面积为***m2。全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为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地下负三层标高为***m。桩孔直径为****米,桩深约为***米左右,共计桩***个。桩基础持力层设计为****。单轴天然抗强度为****Mpa 三、现场勘察

本工程施工场地已进行了场平施工,场地内无地下管线和高压线路,不需做任何防护设计。小区场内设立了总配电室,设计总容量满足项目施工要求。 从现场勘察情况看,将从场内总配电室接入本项目部配电室。本方案将设计总配电室到本项目部配电室及以后线路的走向、线径、电器开关等装置的选择 四、用电初步设计 1、施工用电设备情况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为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及工程进度,选用施工用电设备情况见下表 2、本工程现场用电由小区总配电室接入,在现场设立项目部总配电室,位置为二栋建筑物南边空地处,再由项目部配电箱引至各用电设备的开关箱。焊机及手持电动工具等设备因工作地点不固定,因此设计为移动开关箱,在配电平面图中不反应其具体位置。现场照明用电设置专用照明配电箱 3、根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本供电系统采用TN—S(三相五线制)系统供电 4、施工现场总用电量计算 施工主要需用机械量统计表

临时便道施工组织设计

临时便道施工组织设计 13182怦,合计118.64亩,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朧。 、地形与地质构造 然坡度20°~50°o 地表多为旱地,线路左侧沟谷下游 便道相通,交通便利。测区地表覆盖第四系全新统( 党组(Pt1m )板岩、炭质板岩、灰岩。在环境作用类别为化学侵蚀环境及氯盐环境时,水对 混凝土结构无侵蚀性。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測樅。 三、施工原则: 1、 尽量少征土地、坚持不破坏就是最大环保的原则; 2、 施工前把各方面手续落实到位、避免和当地百姓发生冲突; 3、 尽量做到挖填平衡; 4、 施工便道坚持 安全适用、经济合理、便于维护 ”的原则。 四、施工措施: 便道处于既有**铁路线路右侧约 30m ,该便道是确保**铁路线路能否按时完工的关键, 我们根 据设计图纸、设计地质资料并结合现场实际与现场具体情况,为确保安全和工期、质量控制, 注重环保工作等有效开展,制定以下施工方案。 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婭骤東。 1、主要人员及职责 2、机械、设备、劳力组织 根据该工程的工程内容、实际情况和施工进度要求,拟定机械、设备与现场劳动力安排见下表: 施工机械 测区属剥蚀低xx 坡麓地貌,地形起伏较大,地表标高 1720m~1790m ,相对高差约为 70m ,自 200m 出为既有**铁路莲池车站,区内有 Q4d1+pl )粉质黏土;下伏前地震旦系美

3、计划工期: 20**年12月10?20**年12月20日 4、施工措施: 4.1路基施工前,清除施工范围内的树木、灌木、垃圾、有机物残渣及原地面以下100-300mm 内的草皮和表土。对妨碍视线、影响行车的树木、灌木丛等,在施工前进行砍伐或移植及清理。清除下来的垃圾、废料及不适用材料和树木等,堆放在监理工程师指定的地点。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顧荭钯。 4.2填前碾压与基底处理:填筑路堤不应含有腐殖土、树根、草泥或其它有机物质;路堤施工填筑采用分层填筑,装机整平摊铺,洒水车洒水,压路机碾压密实,按照四区段、八流程”法施工。四区段:填铺区、整平区、碾压区和检测区;八流程:施工准备T施工放线T基底处理 T填土T整平T碾压T检测T边坡整型。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诒尔肤。 4.3 土方开挖 根据路堑深度、长度以及地形、土质、土方调配情况和开挖设备条件确定开挖方式,当路堑较浅时,采用单层横向全宽挖掘法;当路堑较深时,横向分成几个台阶进行开挖;路堑既长又深时,纵向分段分层开挖,每层先挖出一通道,然后开挖两侧,使各层有独立的出土道路和临时排水设施;对风化破碎岩体,为保证施工中边坡的稳定和边坡防护的施工,采用阶梯式进行开挖,按图纸要求设置平台,形成阶梯式的边坡。土方开挖采用挖掘机按设计图纸要求自上而下的进行。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點鉍杂。 开挖过程中要采取有效措施,以保护周围环境,防止破坏;如有弃方,必须弃在指定的弃土场。 4.4石方开挖

人行道施工组织设计

人行道施工组织设计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人行道施工组织方案 一、工程概况 人行道结构层为:12 cm级配碎石+15cm C20混凝土垫层+3cm水泥砂浆+8cm厚人行道砖。 二、人行道施工方法 1、人行道人行道路基施工 (1)人行道人行道路基放样 人行道路基开工前,先根据路线中桩,定出人行道具体位置。 (2)填料的选择 土方填料要事先及时做好土样液、塑限、颗粒大小分析,干密度、含水量的检测,要在接近最佳含水量(不得超过±2%)的情况下分层填筑与压实,否则要凉晒或洒水。 (3)填筑方法 人行道路基填筑采用水平分层填筑,即按照横断面全宽分层水平向上填筑,每填一层经过压实符合规定要求后,再填上一层。采用自行式压路机压实填土路堤每层松铺厚度,根据试验段采集的技术数据来确定,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挖土、装土、运土、卸土,然后平地机初平,自行式压路机静压,平地机再次整平,接着进行振动压路机压实达到设计要求,并注意用压路机微振收光清除轮迹(即称一推二平三碾压)。压实后,人行道路基面不得有松散、软弹、翻浆及不平整现象,如不合格,必须重新处理。

为保证人行道路基“五度”(即压实度、宽度、纵横坡度、平整度、厚度)符合《技术规范》要求,施工中必须注意做到:1)从人行道路基填筑最底一层开始,路堤放坡,要进行超填,两侧超填宽度为50cm,压路机碾压到边,以保证人行道路基边缘能达到压实标准。 2)每层填筑前要采用灰点控制法以控制卸料密度和平整度。 (6)人行道路基整修 土质人行道路基的整修,用人工配合机械整修,边坡的整修,要按照设计要求坡度,自上而下进行刷坡,做到人行道路基边缘平顺,边坡坡度比例正确。 2、 12cm级配碎石垫层施工 a、材料准备:选择适宜的料场,根据级配配合比进行拌合混合料; 根据路段宽度、厚度及预定的压实密度计算干混合料重量:根据混合料的配合比、材料的含水量以及所用运料车辆的吨位计算各种材料的堆放距离和数量。 b、主要施工机械:推土机,平地机,自卸汽车,洒水车,压路机,装载机。 c、准备下承层:准备下承层,检查下承层的压实度、平整度、横坡度、高程、宽度等,对土基必须用12—15T三轮压路机或等效的压路机进行碾压检查(3~4遍),如果表面松散、弹簧等现象必须进行处理。 d、施工放样:恢复路中线每10m设一中桩并放出该层边线桩,进行水平测量,并在边桩上准确标出实施层顶标高,有明显标记。

临时设施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第一章编制说明 一、编制依据 (1)本工程招标文件及签疑会纪要; (2)本工程临时设施平面布置图; (3)根据招标文件中第四章工程规标准技术规格,IHUB临设技术要求 (4)根据本公司安全文明要求,工作现场安全,安全健康管理操作手册; 二、编制围 即招标的围:IHUB临时设施招标项目实施围。 第二章工程概况 该场地占地约为5100平米。临设区域,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及《市文明工地检查(验收)表》具体要求,结合本工程实际施工现场,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布置。使用时间按照两年开发周期考虑。项目实施期,自项目签订后,具备进场施工条件,总进度工期为30天,即2012年6月1日开工,2012年7月1日竣工验收及移交; 三、工程进度表及施工方法说明书 1、工程进度表(附后) 2、施工方法 (一)临时道路及场地: 1、定位放线后对围道路及场地进行土方整平; 2、铺设300厚道渣,采用16吨压路机碾压平整; 3、铺设50厚碎石; 4、浇筑150厚C25商品砼,按要求设置伸缩缝,道路表面刻痕处理,排水坡道设备合理,不得有积水现象。 (二)临时围墙: 1、实心砖基础,每隔4m设置一个混凝土构造柱(配钢筋4?12,

?6150)围墙下口采用实心砖水泥砂浆砌筑200高导墙; 2、柱间安装双面夹心岩棉彩钢板围墙,墙体采用深蓝色,高度2m; 3、基础及构造柱采用砂浆抹面,白色外墙涂料饰面。 (三)消火栓及雨污水管网设置 按照园区消防要求及临设场所安全文明的要求进行设置,波纹管品牌需符合清源水业备案要求,管径为DN300,化粪池按二级沉淀设置。 (四)活动板房 本工程活动板房采用轻钢组合房,组合房为标准型高档房,屋面形式为双坡型和单坡型,墙体及屋面板均需采用岩棉夹心彩钢板,达到A及防火材料的要求,食堂用房需按满足园区消防管理的要求进行施工。地面均需高出场地50mm,不得有雨水倒灌现象。投标时需提供详细的活动房施工专项方案,明确的平、立、剖图纸,及照明、插座、漏电开关的布置图;提供优化后的卫生间及食堂的布置图。地面采用60厚碎石,60厚C20细石砼浇筑,面层收光,二层楼面铺一层塑料薄膜上30厚水泥砂浆收光。硬化面浇筑完毕后应及时进行养护,防止裂缝、起砂等现象(其它硬化面同)。活动板房均需采取防台风加固措施,按地区20年重现周期考虑抗风的防要求进行构造设置。 (五)现场平面布置图深化 另行提供深化后的临时用电平面图,按三级配电、二级使用的要求设置;提供临时用水平面布置图(考虑消防用水要求)。 (六) 给水: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太原市I期市政东峰路道路工程,该路段北起于南内环东延南至龙城大街,全长约7.88公里。本次中标(山西安宇建设监理有限公司)路段为道路工程(K0+000—K3+392.687)段。计划施工工期为575日历天。 该道路红线宽度40m,两边再各预留5m绿化带,设双向六车道、两侧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按城市II级主干道设计,计算行车速度40Km/h。 二、施工总体部署 2.1、施工准备 与甲方协议签订之后,本公司根据现场工程实际情况,,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利用熟悉本地施工条件的优势,就近调集施工人员(中铁十七局)做好上场准备。 由项目经理带领施工技术部、安全质量部、物资设备部、计划部、中心试验室、综合办公室等在本地的人员10人进驻现场,进行前期准备,其余人员在10天内调集完毕,在最短时间内进驻现场。并组织精测人员根据施工图纸及业主提供的原始测量基准点、测量标志、基准线或水准点或其他书面资料,按国家测绘标准和本工程精度要求,对本工程测设施工加密控制网,并及时提交监理单位,直至获得认可,在此同时,施工单位将陆续组织工程所需的各种施工机械、各项设备进场,联系各种材料厂家准备供料计划,并做好开工前的其他工作,

按要求向监理单位(山西省安宇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提交开工申请报告。 2.2、各种临时工程及临时设施、施工措施 2.2.1、施工营地布置 项目经理部租用当地房屋,施工队住房、料库、值班室、保安室及其他施工用房均利用现有的房屋,材料进场及车辆出入均可以利用现有便道,周围场地较平整。 2.2.2、施工用水 施工用水采用老虎口水库里的水或打井取用地下水。 2.2.3、施工用电 工程施工用电,附近电力为工业用电,可就近利用,不考虑单独设置变压器。 2.2.4、工地排水 设置集水坑将水集中、沉淀、过滤后,利用水泵、临时排水通道排入沟渠,局部水位较高处采用井点降水,重点地段雨季施工采取临时覆盖。 2.2.5、环保及三废处理 本工程拟集中建立垃圾站,并于环保部门联系统一处理,施工中生活废水、施工污水经与有关部门联系征得同意后,排向指定地点,处理效果达到国家规定的三废处理标准后排放,并征得三废主管部门的同意。 三、现场恢复

临时施工便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东郊惠民工程川棉厂生活区A1、B1线道路 建设工程 施 工 现 场 社 会 通 道 实 施 方 案 编制人: 审核人: 编制单位:四川欣瑞利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编制日期:

一、工程概况 该工程位于成华区川棉厂生活区内,工程内容有A1线和B1线的道路、电力浅沟及排水工程,川棉厂生活区A1线道路全长约360.171米,宽度规划为16米,起点与现状小龙桥路相接,终点与现状二环路相接,路线中段与本次委托同期设计的川棉厂生活区B1线交点。B1线道路全长约539.171米,宽度规划为16米,起点与现状双林北支路相接,终点与现状新鸿路相接。因B1线K0+120-K0+270段左侧现有大量居民居住,居民出入口砼路面位于B1线红线范围内,B1线施工过程中将会阻断居民的出行通道,为保障居民的出行,需在B1线双林北路至K0+270段右侧内修筑一条社会通道(详附图)。 该通道采用压实原有表层松土,回填建筑垃圾,回填连砂石,压路机压实,面层浇筑商品混凝土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经现场实地勘察,为满足通行需要,要修建一条长272米,宽5.5米的临时社会通道。具体位置见附图。 二、施工方案 1、路基压实 铺筑建渣前在路基上放样,撒好道路边线,使路基施工范围一目了然。在K0+120~K0+180段范围内,有沿开发商堆积的土方,平均高度为3.5m(详附图),需挖弃。路床采用16t压路机进行碾压。 2、建筑垃圾施工 摊铺:将建筑垃圾用自卸汽车运到现场用挖掘机进行摊铺。从路口

依次往前推进,摊铺厚度控制在50cm。 整平:采用机械整平方法,用挖掘机初步整平,用振动压路机来回进行碾压,每层不少于五遍。 碾压:碾压采用16T振动压路机,碾压时由中心向两侧碾压。碾压过后,表面不平整处,及时用挖机将建筑垃圾补填平整。 3、连砂石层施工 摊铺:将连砂石用自卸汽车运到现场用装载机进行摊铺。 从路口依次往前推进,摊铺厚度控制在20cm。 整平:采用机械整平方法,用装载机初步整平,用振动压路机来回进行碾压,每层不少于五遍。 碾压:碾压采用16T振动压路机,碾压时由中心向两侧碾压。碾压过后,表面不平整处,及时用挖机将连砂石补填平整。 4、面层整平 基层的连砂石施工完成后,采用C30商品混凝土浇筑道路面层,面层厚度为25cm。 三、质量技术保证措施 1、不断完善和优化施工方案,使施工方案科学合理,措施详实、

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最新版

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及现场勘查 1、工程概况 鑫龙丽都住宅小区一期工程,由湘乡市鑫龙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位于湘乡市东山村、湘乡市社保局、书院路、起风路相交所围成的依山傍水的三角地块。此工程为一住宅小区包括公共地下一层,29332.M2,停车数量783台,两个出入口,地上:1#楼:8层,7138.88M2,2#楼:7层,3591.7M2,3#、5#楼:1+8层,8352.52M2,6#楼:8层,4820.66M2,7#楼:11层,5854.77M2,8#楼:11层,6009.3M2,9#楼:11层,8865.20M2,10#楼:11层,6023.12M2,21#楼:6层,7363.02M2,总建筑面积为87350M2,建筑物最高为35.78m(7、8、9、10#楼)。 住宅小区东西长150m,南北宽145.45m,建筑高度36.00。 2、现场勘查 本工程东侧紧邻10kv输电线路,在21#楼处,建设单位设有630kvA箱式变压器,作为施工现场总电源。 二、编制依据: 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电安全规范》GB50194-93 4、《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2011 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三、施工部署 本工程施工面积大,共安装5台塔吊,10台物料提升机,10台搅拌机,10台对焊机,10台电渣压力焊机以及8套钢筋加工机械,各种用电设备用电负荷较大。 现场电源:施工现场设配电室,配电室电源由箱式变压器低压室提供;配电室设现场总配电箱,控制现场固定配电箱电源。现场内临电设施严格按照规范要

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 案 Final revision by standardization team on December 10, 2020.

A4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工程名称:安康今东物流园区室外工程

陕西省建设监理协会印刷 安康今东物流区室外道路工程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安康市康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2017年2月12日 (一)编制说明及编制原则 一、编制说明: 1、陕西安康今东物流园项目道路工程施工合同;

2、陕西安康今东物流园项目道路工程施工图纸; 3、《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44-91) 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 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7、《全国通用给水排水标准图集》(04S516) 8、《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6MS201) 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10、《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90) 二、编制原则 根据工程特点,确定编制原则为:精心组织、科学管理、合理安排、突出重点、重点环保、文明规范。 1、确保实现业主所要求的安全、质量目标 在充分理解业主意图的基础上,以施工设计图纸为主导,采用先进、合理、经济、可行的施工方案,并满足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优良。 2、确保实现业主要求的工期目标 依据我单位现有技术水平、施工管理经验和设备配套能力,施工进度安排合理、高效,施工区段划分协调、统一,资源配置合理、有效,做到均衡生产,以确保工程施工总

完整版临时施工便道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XXX路道路工程起讫里程KO+OOA K5+938.189,北起XXX国道, 终点为XXXX省道,道路全长5938.189m,此次主要修筑的厂区门口便道(以下简称便道)桩号为KO+OOLK0+940段,长度约940米。因为现状右幅主要存在十几家生产厂家,共11个路口,每天出入厂 区车辆多为半挂车、货车及混凝土罐车等,车辆载重重达150吨。因 该段道路施工不能中断交通,故需要分幅施工,因此便道修筑主要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左幅清表后米用50cm综合碎石修筑3m宽便道与现状水泥板衔接,便道修筑至K0+800位置为止,长度800m主要是利用现状混凝土面板行车;第二阶段是在右幅路床完成面上再铺筑50cm整体性较好的综合碎石修筑7m宽便道,便道修筑至K0+940 处污水处理厂门口,长度 940m,后期道路结构层施工时,对便道进行挖除外弃,并对路床进行整修后再进行下一道工程施工。 二、便道结构及线路布置 1、便道结构 (1)左幅便道 1)便道坡度向外按1.5%。 2)采用碎石分两层填筑,填筑长度800m填筑厚度为0.5m。 3)碎石质量要求:碎石粒径小于35mm 附图1:

左幅便道填筑断面图 (2)右幅便道 1 )施工便道面层设中心线向两边 1.5%坡度; 2)便道基础采用综合碎石分层填筑,填筑长度940m,填筑厚度50cm 3)综合碎石质量要求:综合碎石需要有一定的级配,不松散且 容易结板,不得含有黏土及其它杂质。如下图

附图2右幅便道结构图 考虑便道适用性及左右幅交换施工特殊性,左幅便道在清表后,采用50cm碎石分两层填筑;在左右幅交换施工时,在右幅已完路床顶再修筑一条便道,便道满足现状各厂区行车要求。 (1)左幅便道在清表30cm后再挖除20cm对基层进行碾压;然后分成填筑碎石,此左幅便道宽为3米,左幅施工时需对便道进行挖除外弃。 (2)右幅便道在右幅完成的路床顶后,为满足各厂区车辆运输要求,铺筑50cm碎石,此右幅便道上宽7米,下宽7.5米,待左右幅开始施工道路结构层时,需挖除外弃。 (3)考虑便道使用周期,后期便道维护任务繁重,此两段便道维修工程量需按实际发生的工程量现场签证。

人行道维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人行道维修工程(舞阳大道、天星西路、德善路)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方 案 人行道维修工程项目部 2015年月日 目录 第一章工程总概况与编制依据…………………………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二章施工准备…………………………………………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三章施工队伍组织情况………………………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四章各项工程施工方案 (5) 第五章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六章环保及防噪声措施………………………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七章工期保证措施……………………………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一章工程总概况与编制依据 1 工程总概况 我单位负责河西经开区天星西路、德善路、舞阳大道人行道改造: 1、天星西路:设计改造破损面积:㎡。 ⑴工程建设内容:将原损坏的人行道板重新铺设人行道结构层,在施工过程中与已建成的道路人行道顺接。人行道依据现有红线宽度进行满铺。 ⑵人行道结构:面层3cm麻石人行道板,基层采用8cm厚4%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cm厚1:2水泥砂浆找平。 2、德善路:设计改造破损面积㎡ ⑴工程建设内容:将破损和松动人行道板拆除重新铺设人行道结构层,在施工过程中与已建成的道路人行道顺接. ⑵人行道结构:面层3cm麻石人行道板,基层采用8cm厚4%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cm厚1:2水泥砂浆找平。 3、舞阳大道:天星西路:设计改造破损面积:㎡。 ⑴工程建设内容:将破损和松动人行道板拆除重新铺设,在施工过程中与已建成的道路人行道顺接. ⑵人行道结构:面层3cm麻石人行道板,5cm厚水泥稳定碎石,10cm 厚C15混凝土垫层,2cm厚1:2水泥砂浆找平。 4、舞阳大道从天庆宾馆到明珠大酒店全长米,两边人行道上安装隔离墩,以防止车辆进入人行道上。每米安装一个,共计÷×2=1590. 德善路从河西学校到神龙路全长米,两边人行道上安装隔离墩,以防止车辆进入人行道上。每米安装一个,共计÷×2=2425. 天星西路从电器大世界到神龙路全长米,两边人行道上安装隔离

场地平整及临时围墙施工组织设计

场地平整及临时围墙施 工组织设计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XXXX置业有限公司 XXXXXX号地块工地围挡、场地清理平整工程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编制单位:XXXXX集团有限公司 编制人:XX 审核人:XXXX 编制时间:XXXX.XX.XX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施工准备 三、场地平整施工方法及措施

四、临时围墙修建 五、施工管理措施 六、文明施工 XXXXXX号地块工地围挡、场地清理平整工程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XXXXX号地块工地围挡、场地清理平整工程。该工程包括场地平整、施工围挡等工程。 场地平整主要包括河塘及沟渠抽水清淤回填、耕植土及房基础的 挖除外运、绿化树木的迁移及场地土方的推平等,能满足现场施工的 要求。施工围挡主要包括施工围挡的位置及结构形式。 本工程建设单位:XXXX置业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对工程工期要求,工期较紧。为此在规定的日历天内本公司要采取积极的措施,保质、保量、按期完成本工程。 二、施工准备 1、根据现场施工平面图,测设场地平面和标高控制网,确定施工范围。 2、认真熟悉现场的地理位置、工地条件、认真布置贮存物料和施工用的工作面,修建临时设施,平整场地,使之满足现场施工的要求。

3、架设动力和照明线路,接通施工用水管路,确定材料、设备运输线路,组织工程机械设备和材料进场。 4、依据甲方提供的地下构筑物、线路、管道布置图,明确标记在场地平整施工图纸上,确切其位置、标高、范围,避免破坏地下构筑物等。 5、施工过程中发现影响施工的其他地下障碍物时,应以书面形式报告业主,共同协商处置方案。 三、场地平整施工方法及措施 1、采用挖掘机与推土机配合,清除场地内油菜、杂草及挖除树根,表层土清除30cm集中堆放,场地内房屋基础需挖除,和清表土方集中外运。施工范围的绿化树木必须迁移,拆除沿线未经确定或不允许保留的障碍物,必要时与当地部门联系共同商定,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2、工程场地如沟塘较多,沟塘抽水采用引水法及水泵抽水相结合,将几个比较靠近的水塘,通过临时放水沟联系起来,由远到近,一个一个传递。沟塘清淤采用挖掘机挖於,堆至塘边等沥水后,掺干石灰拌合再利用。设专人现场指挥,并协调调度机械,有条不紊的进行施工,前道清淤工序不彻底,不进行回填,避免挤淤。 4、由于本工程施工范围内利用1台推土机及1台挖掘机配合整平,河塘及沟渠范围应分层回填平整,场地整平必须满足现场施工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