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视传输技术

合集下载

浅谈有线数字电视传输技术

浅谈有线数字电视传输技术
节目。
5、数字传输技术有利于多种多功能有线综合新业务的开展,并能高水平高效益的管理 好有线电视用户,达到科学有效的收费管理,建立起来的有线电视数字平台有一个先进的 加密系统,它能随时跟踪数字用户的收视情况,还能进行加密控制收看状态,及收费管理 情况,实现对用户的良好管理。 6、采用数字技术,与计算机配合可实现设备的自动控制和调整,能避免系统的非线性 失真的影响,数字设备输出信号稳定可靠,压缩后的数字信号经数字调制后,可进行开路 广播,在设计的服务区(地面广播)观众将以极大差错接收,收看到的图像和伴音信号非 常接近演播室信号的质量,能与计算机“融合”而构成一类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成为未来 “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容易实现信号的存储,而且储存时间与信号特性无关。
中国电视传媒与网络发展高蜂会议b'艺N¥2004
201

5如何实现模数平移工作
有线电视系统网络要由模拟传输整体平移到数字传输,从技术上首先考虑需涉及到网 络的改造,技术平台设备的更新等项系统工程才能过渡到数字化传输系统。目前国内各大 台网的带宽均在550M14z、750MHz、862MHz三种,网络约传送40套左右节目和部分数 据节目,从国家广电规定的—U下行频点分割情况看,除去过渡频段,如果考虑到个别干扰
200
CCNS2004中国电视传媒与网络发展高峰会议
B技术与应用口
质量的模拟图像信号和具有环绕立体声或丽音效果的模拟声音信号。 4.4数字电视的几种传输方式 目前数字电视有三种传输方式,它们是地面传输、有线电视传输和卫星三大传输方式。
有线数字电视下行频道的五个频段:
频段

包括频道
Z1一Z7 DS6一DSl2
4数字电视的传输技术:
4.1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 4.1.1模拟信号(Analog Signal)是用信号的某一参量(连续波的振幅、频率、相位,脉冲波 的振幅、宽度、位置)的连续变化来表示消息,而且直接与消息相对应的信号。其特点之

IPTV主要技术及解决方案

IPTV主要技术及解决方案

IPTV主要技术及解决方案引言概述:IPTV(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是一种基于IP网络的数字电视传输技术,它通过将电视信号转换为IP数据进行传输,使用户能够通过互联网接收和观看电视节目。

本文将详细介绍IPTV的主要技术及解决方案。

一、IPTV的主要技术1.1 IP协议IPTV的核心技术是使用IP协议进行数据传输。

IP协议是一种互联网通信协议,它通过将数据包分割成小块,并在网络中进行传输和重新组装,实现了高效的数据传输和分发。

在IPTV中,IP协议被用于将电视信号转换为数据包并进行传输。

1.2 流媒体传输流媒体传输是IPTV的另一个重要技术。

它通过将视频和音频数据分割成小的数据包,并实时传输到用户设备上进行播放。

流媒体传输具有较低的延迟和高的可靠性,能够在网络环境不稳定的情况下提供流畅的观看体验。

1.3 多播技术为了实现大规模的视频分发,IPTV采用了多播技术。

多播技术允许一台服务器同时向多个用户发送相同的数据流,减少了网络带宽的占用,并提高了视频分发的效率。

通过多播技术,IPTV可以实现高质量的视频服务,满足大规模用户的需求。

二、IPTV的解决方案2.1 CDN(内容分发网络)CDN是一种用于加速内容分发的解决方案,它通过将内容分发到离用户最近的服务器上,减少了数据传输的距离和延迟。

在IPTV中,CDN可以用来提供高质量的视频服务,确保用户能够流畅地观看电视节目。

2.2 DRM(数字版权管理)为了保护内容提供商的权益,IPTV采用了数字版权管理技术。

DRM技术可以对视频内容进行加密和解密,只有经过授权的用户才能解密并观看内容。

通过DRM技术,IPTV能够有效地防止盗版和非法传播。

2.3 交互式电视与传统的电视节目不同,IPTV还支持交互式电视功能。

用户可以通过遥控器或其他交互设备与电视节目进行互动,例如点播、回放、订购等。

交互式电视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个性化和丰富的观看体验。

地面数字电视传输配套标准介绍

地面数字电视传输配套标准介绍

配套标准对用户的影响
地面数字电视传输配套标准的实施,提高了数字电视信号的传输质量和稳定性,为 用户提供了更加清晰、稳定的画面和音质。
配套标准的实施还推动了数字电视业务的多样化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频道选择和内 容服务,满足了用户的不同需求。
配套标准的实施还提高了数字电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了用户的信息安全和隐 私保护。
我国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
• DTMB:这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具有高传输效率、高图像质量、高抗干扰能力等特点。它采用 OFDM调制方式,支持多种传输模式。
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的比较
DVB-T与DTMB
两者都采用OFDM调制方式,具有 较高的抗干扰能力和传输效率。主要 区别在于频谱利用率和调制参数等方 面。
地面数字电视传输采用了高效的信道编码 和调制技术,可以在同一频道内传输更多 的节目和数据,提高了频谱利用率。
促进多媒体业务发展
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
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支持多种多媒体业务, 如高清电视、互动电视、视频点播等,满 足了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地面数字电视传输的发展推动了相关产业 的技术升级和创新,促进了产业链的发展 和完善。
ATSC与DTMB
ATSC采用单载波方式,而DTMB采用 OFDM调制方式。两者在调制方式和 抗干扰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03
地面数字电视传输配套标准
发射机标准
01
02
03
发射机功率
规定发射机的功率范围, 确保信号覆盖范围和信号 质量。
发射频率
规定发射机的频率范围, 确保与接收机匹配,避免 干扰。
影响
配套标准的实施情况
地面数字电视传输配套标准是国家为了 规范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技术而制定的一 系列标准,包括信道编码与调制技术、 传输帧结构、信道传输速率等方面的规

数字化时代下的广播电视传输技术应用

数字化时代下的广播电视传输技术应用

数字化时代下的广播电视传输技术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化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广播电视行业中,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促使了传输方式的革新和升级。

本文将探讨数字化时代下广播电视传输技术的应用,以及对行业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一、数字化技术对广播电视传输方式的改变在传统模拟时代,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主要依靠模拟信号和模拟信道。

然而,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引入,传输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数字化技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通过数字通信网络进行传输。

这种数字传输方式具有以下优势:1.高质量传输:数字信号能够更准确地传输音视频内容,避免了模拟信号传输过程中的失真和干扰。

因此,数字化技术能够提供更高质量的广播电视传输体验。

2.多路复用能力强:数字化技术能够将多个信号通过同一个信道进行传输,实现了多路复用。

这样一来,广播电视传输的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可以同时传输更多的频道和内容。

3.灵活性和可扩展性:由于数字信号的灵活性,广播电视传输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调整和扩展。

通过数字化技术,传输系统能够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与观众喜好。

二、数字化技术在广播电视传输中的应用1.卫星传输技术: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使得卫星传输成为广播电视领域中最主要的传输方式之一。

卫星传输技术通过将数字信号编码后发送至卫星并在接收端解码播放,实现了广范围的信号传输。

2.有线传输技术:数字化技术也广泛应用于有线传输领域,使得有线电视成为了家庭观众收看广播电视的重要途径。

数字化有线传输技术能够通过光纤或同轴电缆将数字信号传输至家庭中的电视机。

3.IPTV技术:随着宽带网络的普及,IPTV(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技术逐渐兴起。

这种基于互联网协议的广播电视传输方式能够提供更多样化、个性化的内容,并实现与其他网络服务的融合。

4.移动传输技术: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使得广播电视传输能够更好地适应移动终端设备的需求。

无论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实现的流媒体传输,还是通过移动应用实现的点播和直播服务,都展示了数字化时代下广播电视向移动方向发展的趋势。

数字电视的信号传输方式

数字电视的信号传输方式

数字电视的信号传输方式数字电视是指通过数字技术传输和接收电视信号的一种电视方式。

与传统的模拟电视相比,数字电视具有更高的画面和声音质量,更多的电视频道选择以及更多的增值业务。

数字电视信号的传输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 地面数字电视传输(DTT)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是指通过地面传输网络传输信号的方式。

通常使用的传输技术是地面数字电视(DTT)和地面数字音频广播(DAB)技术。

在地面数字电视传输中,数字电视信号通过地面广播站点发射,用户通过数字电视接收器接收信号并解码播放。

2. 卫星数字电视传输卫星数字电视传输是指通过卫星发射器传输信号的方式。

数字电视信号经由地面站点通过卫星传输到用户的卫星接收器,用户通过接收器接收信号并解码播放。

卫星传输方式在信号覆盖范围广阔的地区特别受欢迎,如偏远地区或海洋等。

3. 有线数字电视传输有线数字电视传输是指通过有线电视网络传输信号的方式。

信号通过电缆网络传输到用户的有线数字电视接收器,用户通过接收器接收信号并解码播放。

有线数字电视传输方式提供更稳定的信号质量和更多的频道选择,常见于家庭和商业场所。

4. IP网络数字电视传输IP网络数字电视传输是指通过互联网协议(IP)网络传输信号的方式。

数字电视信号经由IP网络传输到用户的终端设备,如电视机、电脑、手机等。

用户通过终端设备接收信号并解码播放。

IP网络数字电视传输方式具有灵活性和可扩展性,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收看数字电视节目。

总结起来,数字电视的信号传输方式包括地面数字电视传输、卫星数字电视传输、有线数字电视传输和IP网络数字电视传输。

不同的传输方式有不同的优点和适用范围,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和地理位置选择合适的传输方式。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电视的信号传输方式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观看体验。

数字电视传输DVB标准

数字电视传输DVB标准

数字电视传输DVB标准数字电视传输(DVB)标准是一种用于在数字电视传输中传送音频、视频和数据的国际标准。

DVB标准定义了一系列技术规范和协议,用于数字电视信号的传输、编解码和接收。

DVB标准是由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项目组组织制定的,并得到了全球范围内广播电视行业的广泛认可。

DVB项目组的成员包括广播电视运营商、电视设备制造商、技术提供商和政府机构等各方利益相关者。

DVB标准涵盖了多种传输媒介,包括卫星、有线、无线和互联网等。

它提供了一种灵活的、适用于不同传输网络的解决方案,使得数字电视节目可以以高质量和高效的方式进行传输和接收。

DVB标准定义了数字电视信号的编码和解码规范。

它支持多种视频编码格式,如MPEG-2、MPEG-4和H.264等,以及多种音频编码格式,如MPEG-1 Audio Layer II和Advanced Audio Coding等。

DVB标准还规定了数字电视传输中的其他关键技术,如程序指南、数据广播、互动电视和高清电视等。

它提供了一种统一的平台,可以支持多种电视服务和应用,如电视直播、点播、录制和互动等。

DVB标准的实施需要各种接收设备的支持,包括数字电视机、机顶盒和电视卡等。

这些设备需要符合DVB标准的硬件和软件要求,以确保能够正常解码和显示数字电视信号。

通过采用DVB标准,数字电视传输可以更加高效和可靠。

它提供了更高的压缩比率和更好的图像质量,使用户可以享受到更多的电视节目和服务。

总之,DVB标准是数字电视传输的国际标准,定义了数字电视信号的传输、编解码和接收规范。

通过采用DVB标准,数字电视传输可以更加高效和可靠,用户可以享受到更多的电视节目和服务。

DVB标准的实施对数字电视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它为电视广播行业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使得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可以进行数字电视节目的交流和互通。

同时,DVB标准也为用户提供了更好的观看体验和更多的选择。

数字电视工作原理

数字电视工作原理

数字电视工作原理数字电视是一种通过数字信号传输音视频内容的电视系统。

与传统模拟电视相比,数字电视具有更高的图像和声音质量,更丰富的频道选择和交互功能。

而数字电视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一系列的数字处理和传输技术来实现的。

数字电视的基本原理是将音视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通过数字传输方式传送到用户设备,然后再由用户设备解码和显示。

下面将从信号传输、编码与解码以及显示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数字电视的工作原理。

首先是信号传输。

数字电视采用的主要信号传输方式有地面传播、卫星传输和有线传输等。

地面传播指的是通过地面传播网络将数字电视信号传输到用户家中,这是最常见的数字电视信号传输方式。

卫星传输是通过卫星将数字电视信号传输到用户家中,具有较大的传输范围和覆盖面积。

有线传输是指通过有线电视网络将数字电视信号传输到用户家中,通常需要用户安装有线电视接收设备。

其次是编码与解码。

数字电视信号的编码与解码是实现数字电视的关键技术。

在信号传输过程中,音频和视频信号会经过压缩编码处理,以便更高效地传输和存储。

常用的音频编码方式有MP2、AC-3和AAC等,而视频编码方式则有MPEG-2、H.264和H.265等。

这些编码方式都通过对音视频信号进行压缩、编码和解码等处理,以实现高质量的音视频传输。

再次是显示。

数字电视信号在用户设备上显示时,需要进行解码和处理。

用户设备通常包括数字电视机、机顶盒、电视卡等。

这些设备会将接收到的数字电视信号经过解码和处理后,将音视频信号转换为可供显示的形式。

数字电视机通过内置的解码器和显示屏,直接将信号进行解码和显示。

机顶盒和电视卡则需要将信号传输到电视机上,然后由电视机进行解码和显示。

总结起来,数字电视工作的整个过程可以概括为信号传输、编码与解码、显示几个关键步骤。

通过数字信号的传输和处理,数字电视实现了音视频内容的高质量传输与显示。

数字电视除了提供更高的图像和声音质量外,还具有更多的频道选择和交互功能,如电子导视、点播和互动游戏等,大大提升了用户的观看体验。

数字电视信号传输技术分析

数字电视信号传输技术分析

数字电视信号传输技术分析
数字电视信号传输技术是指将电视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然后通过网络或有线/无线电波传输到电视接收设备中的一种技术。

与传统的模拟电视信号相比,数字电视信号能够提供更高的画质和更多的信号传输选项。

下面将对数字电视信号传输技术进行分析。

数字电视信号的传输可以通过有线网络。

在这种方式下,数字电视信号可以通过有线电缆传输到用户家中的电视机或者电视接收盒。

这种方式具有稳定的信号传输质量,同时可以传输高清的电视信号。

这种传输方式适用于大多数家庭用户,因为家庭中已经存在有线电视线路。

由于数字电视信号经过压缩编码处理,因此可以在同样的带宽下传输更多的频道,提供更多的节目选择。

数字电视信号传输技术通过数字化处理电视信号,可以提供更高的画质和更多的信号传输选项。

不论是通过有线网络、无线网络还是互联网,数字电视信号的传输方式都能够为用户带来更加丰富的电视观看体验。

不同的传输方式也存在一些优缺点,用户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数字电视信号传输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电视传输技术- 1 -- 1 -- 1 -- 1 -- 1 -QPSK调制方式。

他的特点是:频谱效率高、功率峰均比低的特点。

但它由于采用单载波调制技术,所以移动效果不好。

日本的数字电视标准是:ISDB-T标准(Intergrated Services DigitalNetwork-Terrestrial.综合业务地面数字网)。

采用频宽分段传输正交频分复用调制方式(OFDM),提供几种调制方式的组合(DQPSK, QPSK, 16QAM, 64QAM)和内编码编码率(1/2, 2/3, 3/4, 5/6, 7/8)。

这些参数对每个OFDM段可以独立选择。

欧洲成立了由30多个国家230多个成员组成的国际机构,即数字电视广播(DVB)联盟,共同制定了数字卫星广播(DVB-S)、数字有线广播(DVB-C)数字地面广(DVB-T). 1996年4月,法国第一个开始数字电视商业广播。

DVB的全称是Digital Video Broadcast,意思是数字视频广播。

DVB标准视频采用MPEG-2标准,音频采用MPEG-2第二层(MUSICAM)标准。

DVB-S卫星广播采用QPSK调制方式,DVB-C有线电视广播采用QAM方式,DVB-T地面广播采用COMM方式。

就DVB-T而言,在6MHz频带内传输速率为3.7-23.8Mb/s.8MHz带宽内,传输速率为4.9-31.7Mb/s。

目前卫星(DVB-S)有线电视数字(DVB-C)视频广播从播出到接收的全部系统技术己经成熟。

但地面广(DVB-T)由于受众多因素的影响,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在提高固定接收的稳定性和移动接收性能等方面需进一步改善。

我国采用欧洲现有的成熟的DVB数字电视标准,而且已经掌握了数字电视的关键技术,特别是在卫星广播和有线广播。

1.2.2 地面广播技术的比较目前世界上地面广播具有很大影响的有:欧洲的DVB-T标准、日本的ISDB-T标准和美国的ATSC标准。

表1-1是三种常用的地面广播一些技术的比较:表1- 1数字地面广播技术的比较- 1 -- 2 -- 3 -- 4 -如图1-1所示,为数字电视系统的结构图。

在数字电视系统中,主要的技术有:电视信号的数字化和压缩编码;信号的信道编码和调制。

数字电视系统主要由信源编解码、多路复用/解多路复用、信道编解码和调制解调等部分组成。

图1-1数字电视的结构图信源编码主要包括:视频编码、音频编码和数据编码,信源编码目的是为了降低信息码率。

视频信号编码的依据有:利用图像信号的时间和空间性相关性;利用人类视觉系统的特性和图像的统计特性。

音频信号压缩编码主要是利用人耳的听觉特性。

复用设备是将信源编码器送来的视频、音频和辅助数据的数据比特流,处理复合成单路的串行比特流,送给信道编码系统,解复用端正好与此相反。

信道编码是为了保证信号传输的可靠性,通过纠错编码、均衡等技术提高信号的抗干扰性能。

随后送给调制设备,把调制的信号发送出去。

信号的传输通道有三种:分别是卫星传输、地面开路传输和有线传输。

接收端正好是发送端的逆过程.1.4 PDA的简介和结构1.4.1 PDA的特点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即所谓的“个人数字助理”,实际上是一种比笔记本电脑还要小得多的“电脑”,可以用作电子笔记本处理简单日常业务,或传递电子信息。

体积轻薄、操作简便,可以说是特殊功能性的小型电脑.而且一般都不配备键盘,而用手写输入或语音输入。

当前PDA所使用操作系统主要有Palm OS. Windows CE, Linux, PPSM和EPOC等.广义所谓的PDA即通常所说的掌上电脑,兼有计算、网络、传真、电话等多种功能,网上冲浪、收发电子邮件都可以通过无线方式解决。

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已将GPS, BLOOTH, MP3和数码照相等新技术也逐渐融入PDA的设计中。

狭义PDA 可以称作电子记事本,功能比较单一,主要是管理个人信息,如通讯录、记事备忘、日程安排、便笺、计算器、录音和辞典等功能,而且这些功能都是固化的,不能根据用户的要求增加新的功能。

1.4.2 PDA的结构设计者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Processor,如不同的CPU或DSP,根据自己的需要,裁剪相关的功能块、采用合适的操作系统,就可以得到许多种不同的应用方案,从电子词典到高端的应用,都可以实现的产品。

1.4.3PDA的发展趋势PDA经过近些年的发展,技术更加先进,产品更加丰富,功能更加强大,仅有简单的记事本功能、使用简单、没有操作系统的PDA产品将很快退出市场。

而未来的PDA市场将呈现以下特点:带有通信能力的智能化PDA将成为PDA产品市场上一个新的亮点。

所以将数字电视在PDA上实现,也是目前许多厂家研究的方向。

以前的PDA功能相对简单,厂商可以自己完成软硬件开发和生产销售。

但如今随着行业PDA时常和无线通讯PDA时常的启动,需要众多软件开发商、系统集成商、各种网站的介入。

这也是PDA产业逐步走向成熟形成一个巨大产业的标志。

因此,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软硬件厂商、集成商、服务商纷纷进入PDA市场。

1.4.4课题设计及内容介绍本次课题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分析和研究DVB-T数字电视在智能化产品PDA上接收实现的研究。

分析了数字电视传输实现的原理;研究数字电视基于PDA前端接收的技术及实现,和智能化产品PDA系统硬件及软件的设计。

本论文包括六章:第一章,前言,主要介绍数字电视发展的趋势、主要技术和本次课题设计的总体结构;第二章,DVB-T数字标准和信源编码技术,简单论述了DVB-T数字电视的标准,以及采用系统复用技术形成MPEG-2的TS传输码流。

第三章,讲述DVB-T的信道编码和调制技术。

编码与调制目的是为了提高信号传输的可靠性。

DVB-T采用所特有的COFDM调制方式,提高了信号的抗干扰性,更有利于信号的移动接收。

第四章,PDA前端接收数字电视的设计研究,由调谐器MC44DC02和信道解调器DIB7000所组成的前端接收部分,它们对信号进行选择并解调和信道解码,输出MPEG-2 TS流。

给出了它们之间的硬件设计和控制方法;第五章,端对端DVB系统仿真电路图;第六章,目前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及展望。

第二章DVB-T标准及其信源编码技术2.1 引言DVB标准是一套完整的数字电视方案,现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它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信源编码、信道编码和信号的调制发射。

信源编码是为了去掉数字信号中冗余数据,尽可能地降低其传输码率。

它首先将输入的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经A/D转换变成适合数字系统处理的数字信号,接着对数字信号进行变换,以减少信号的冗余度,提高信号传输的效率,在保证传输质量的前提下,用尽可能少的数字信号来表示信息。

2.2 DVB标准简介DVB是一个系列的标准,所有标准在信源编码和多路复用方案一样,不同之处在于所采用的传输系统方案不同。

所以根据传输系统,DVB可分为三类:第一类适用于广播信道,有:DVB-S, DVB-C, DVB-T, DVB-CS, DVB-MC,DVB-MS等,此类系统要通过高频信道进行广播,所以传输系统有信道编码和调制两部分。

第二类适用于PDH 电信网络,有:DVB-PHD,此类通过基带传输,传输系统只有信道编解码部分。

第三类适用于SDH电信网络,它也需要通过基带传输,但不需要传输系统。

下面就列举DVB不同的传输标准:① DVB-S :是通过11/12GHz频段的数字卫星系统进行传输,包括信道编码和调制技术。

数据流调制采用QPSK方式,传输层的数码率最大为38.lMb/s。

DVB-S标准几乎全球所有的数字电视卫星广播系统采用,我国也采用。

②DVB-C :采用16QAM,3 2QAM和64QAM三种调制方式,工作频率在在IOGHz以下,用于8MHz数字有线电视系统,与DVB-S兼容,传输层的数码率最大为38.lMb/s。

③DVB-T :数字电视地面广播标准.用于6MHz,7 MHz,8MHz地面数字电视系统,传输层的数码率最大为24Mb/s。

调制方式采用COFDM,可在8MHz带宽内传送4套电视节目。

④DVB-C S:用于数字卫星共用天线电视(SMATV:Satellite Master Antenna Television)的标准,由DVB-C和DVB-S改变得出。

⑤ DVB- SI:服务信息系统。

⑥DVB- TXT:固定格式图文广播传送规范。

⑦DVB-M S:适用于基于DVB-S方式的高于IOGHz的数字广播多通道微波分配系统(MMDS:Multichannel Microwave Distribution System)标准.⑧DVB-M C:适用于基于DVB-C方式的低于IOGHz的数字广播多通道微波分配系统标准.⑨DVB-CI:用于条件接收及其他应用的DVB公共接口。

⑩DVB-DATA:用于数据广播的技术规范。

2.3 信源编码2.3.1 MPEG-2编码技术DVB-T采用的是MPEG-2编码技术,MPEG-2是MPEG制定的国际标准,于1994年11月正式发行。

它主要包括系统、视频、音频、一致性、参考软件、数字存储媒体的命令与控制、高级音频编码、lob视频编码和实时接口等9个部分组成。

由于图像信号中存在着大量的冗余,主要包括有空间相关冗余、时间相关冗余、结构相关冗余、人眼视觉冗余和熵冗余等,使得图像的压缩具有可能性。

MPEG-2采用预测编码、变换编码和统计编码技术等,减少传输信号的冗余。

MPEG-2系统编码是将视频、音频和其它数据基本流合成一个或多个适宜于存储或传输的数据流,MPEG-2系统层框图如图2-1所示。

在MPEG-2中定义了三种码流,基本码流ES (Elementary Stream)、节目码流PS (Program Stream)和传输码流TS( Transport Stream).图2-1 MPEG-2系统层框图节目码流(PS)由一个或多个PES包组成,是一组视频、音频和数据基本分量。

节目码流中的各个包具有相同的时间基准,具有长度可变的数据包和包头。

节目流通常用于基本无误码或误码比较小的环境下,用在光盘和硬盘间的数据传输。

基本码流ES是在MPEG-2中,按照像块层、宏块层、像条层、图像层、图像组层和图像序列层的顺序依次编码,并在除像块和宏块外的每一层的开始处加上起始码和头标志,就形成了ES。

其中打包的基本码流PES(Packetized Elementary Streams)是对压缩的基本码流ES进行打包后形成的码流。

传输码流(TS)是将具有共同时间基准或具有独立时间基准的一个或多个PES组合而成的单一的数据流,TS是节目码流或和基本码流的集合,他们可以以非特定关系复接在一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