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学题库_(第六章)

质量管理学题库_(第六章)
质量管理学题库_(第六章)

《质量管理学》题库(第六章)

第六章质量检验与抽样检验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 对实体的质量特性进行检验,并将结果与规定的质量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质量特性的复合性活动称为()。

A 质量控制

B 质量审核

C 质量检验

D 质量评审

答案:C 较易

2. 按照加工过程的阶段划分,质量检验可划分为()。

A 全数检验:

B 进货检验、工序检验和完工检验

C 抽样检验

D 计数检验和计量检验

答案:B 较难

3. 通过测量和记录质量特性的数值,并根据数值和标准对比,判断其是否合格的检验是()。

A 过程检验

B 阶段检验

C 计数检验

D 计量检验

答案:D 较难

4. 抽样检验具有节约检验工作量和检验费用,缩短检验周期,减少检验人员和设备的优点。但其不足表现在()。

A 选取样本困难

B 选取抽样方法困难

C 具有一定错判的风险

D 检验过程要求严格

答案:C 较难

5. 全数检验具有结果可靠,能够提供完整的质量数据的优点。但其()是这种检验方法的缺点。

A 存在漏检和错检的可能

B 检验技术要求高

C 检验环境要求高

D 检验时间要求高

答案:A 较难

6. 在对全数检验和抽样检验进行选择时,一个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 检验环境

B 检验技术

C 检验成本

D 检验难易

答案:C 较难

7. 抽样方案中预先规定判定批产品不合格的样本中最小不合格数称为()。

A最小样本容量B基准检验标准

C合格判定基准D不合格判定数

答案:D较易

8.在抽样检验中,消费者所承担的不合格批被判定为合格批的风险称为()。

A 消费者风险

B 检验性风险

C 误差性风险

D 随机抽检风险

答案:A 较易

9. 计数型抽样方案的优点表现为()。

A 可获取完整的产品信息

B 检验误差较小

C 所需样本量相对较小

D 测量简单

答案:D 较难

10. 在最简单的计数型抽检方案中通常需要确定两个参数,一个是抽取的样本量,另一个是()。

A 生产者风险系数

B 消费者风险系数

C 合格判定数

D 不合格判定数

答案:C 较易

11. 对给定的抽样方案,表示批接受概率与不合格率的函数关系曲线称为()。

A 检验特性曲线

B 抽样特性曲线

C 质量特性曲线

D 风险特性曲线

答案:B 较易

12. 当样本量n和合格判定数A一定时,批量N对OC曲线的影响表现为()。

A N越大,OC 曲线越靠近原点,抽样方案越严格

B N越小,O

C 曲线越靠近原点,抽样方案越宽松

C N相当大时,批量N对OC曲线的影响变得越大

D N越小,OC 曲线越靠近原点,抽样方案越严格

答案:D 较难

A=的抽样方案所表现出的是()。

13. 对于0

A 对生产者有力

B 对消费者有理

C 对生产者消费者都有利

D 对生产者消费者都不利

答案:D 较难

14. 调整型抽样方案的优点表现在()。

A 检验误差较小

B 供需双方风险较小

C 可较多利用历史抽检资料

D 抽检方式简单易行

答案:C 难

15. 调整型抽样方案设计体系的基础,确定合格质量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是()。

A 生产者风险α的确定

B 消费者风险β的确定

C 缺陷和不合格品的分类

D 样本容量n 的确定

答案:C 难

16.计量型一次抽检方案的理论基础是()。

A小概率事件原理B中心极限定理

C切比雪夫定理D产品的质量特性X服从正态分布

答案:D难

17. MIL-STD-105E实施程序的使用前提是()。

A 生产方的产品生产稳定

B 检测工作量小

n> D 检测技术先进

C 样本容量100

答案:A 较难

18. 在抽检过程中,关系到抽样方案对检验批实际质量的鉴别能力,还关系到检验成本及可能的错判损失的是()。

A 抽检环境的优劣

B 样本大小的确定

C 检测技术的选择

D 检验时间的确定

答案:B 较难

二、判断改错题

1. 工序检验主要是对工序进行检验。【×】较难

改:工序检验包括对产品和工序做出判定。

2. 批允许不合格率:等同于极限质量,用户能够接受的产品批的最低不合格率。【×】较难

改:批允许不合格率:等同于极限质量,用户能够接受的产品批的极限不合格率。

即用户能够接受的产品批的最高不合格率。

3. 对于百分比抽样检验方案,载不合格率相同的情况下,批量N越大,方案越松,批量N越小,方案越严。【×】较难

改:对于百分比抽样检验方案,载不合格率相同的情况下,批量N越大,方案越严,批量N越小,方案越松。

4. 当批量N和合格判定数A一定时,样本量n对OC 曲线影响是n越小,接受概率越低,抽样方案越严格,OC曲线越靠近原点。【×】较难

改:当批量N和合格判定数A一定时,样本量n对OC 曲线影响是n越大,接受概率越低,抽样方案越严格,OC曲线越靠近原点。

5. 一般规定,致命缺陷的AQL=2.5%。【×】较难

改:一般规定,致命缺陷的AQL=0.1%。

6. 进行正常检查时,若5批中有三批经初检被拒收,则从下一批开始执行加严检查。【×】较难

改:进行正常检查时,若5批中有二批经初检被拒收,则从下一批开始执行加严检查。

7. 进行加严检查时,若连续5批中有三批经初检被接受,则从下一批开始执行正常检查。【×】较难

改:进行加严检查时,若连续5批经初检被接受,则从下一批开始执行正常检查。

8. 越重要的检查项目或不合格品,在使用中造成的损失越大,规定的AQL值也就越宽松。【×】较难

改:越重要的检查项目或不合格品,在使用中造成的损失越大,规定的AQL值也就越严格。

三、综合题

1. 简述全数检验的适用情况(较易内容简单)

?运用全数检验应用的情况:

?检验是非破坏性的

?单个个体单项检验费用较少

?检验的特性项目是产品质量的关键项目或重要项目

?能用自动化方法检验的产品

2. 试述质量检验的基本职能(较难内容较多、繁琐)

?质量检验的基本职能

?把关的职能

?预防的职能

?通过工序能力的测定和控制图的使用起预防作用

?通过工序生产时的首检与巡检起预防作用

?报告的职能

报告的内容:

?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进场验收情况和合格率指标

?成品出厂检验的合格率、返修率、报废率、降级率以及相应的金

额损失

?按车间和分小组的平均合格率、返修率、报废率、相应的金额损

失及排列图分析

?产品报废原因的排列图分析

?不合格品的处理情况报告

?重大质量问题的调查、分析和处理报告

?提高产品质量的建议报告

?改进的职能

3. 简述缺陷的处理(较易内容简单)

?重点关注常见问题

?把类似的可能缺陷归成一类

?保证所列举的缺陷对顾客来说是重要的

?保持一致性

?只在必要时才改变描述缺陷机会的标准

4. 选择评估统计量需要的信息(较易内容简单)

?选择评估统计量所需要的信息

?这个评估统计量是连续的还是离散的?

?如果评估统计量是连续变量,那么标准差是多少?

?如果评估统计量是离散变量,那么我们检测的对象发生的频率是多少?

?每天通过流程的事件是多少?每周呢?总体容量多大?

?我们评估希望达到的置信度是多少?

对于连续变量来说,我们所期望的评估值的精确度是多少?

质量管理学参考复习资料

质量管理学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更新) 第一章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固有特性要求 2. 产品过程固有特性 3. 寿命安全性 4. 功能性安全性舒适性 5. 规定功能总时间 6.时间内条件下能力 7.设计成本 8.输入输出活动 9.顾客全部活动 10.产生实现 二.选择题 1.D 2.A 3.B 4.D 5.C 三.判断题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第二章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定性数据定量数据 2.计量值计数值 3.定娄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 4.总体样本 5.均值u 总体方差σ2(或总体标准差σ)总体方差σ2(或总体标准差σ) 6.假设检验 7.参数估计区间估计 二、选择题 1.D 2.A 3. C 4. A 5.D

三、简答题 1.答:总体是某一次统计分析中要研究的对象的全体;样本是从整体中随机抽取出并要对其进行详细分析的一部分个体,其中个体的数量称为样本量: 2.答:假设检验是指应用有限的样本数据对总体未知的重要信息(如均值、方差和标准差)进行合理的判断。假设检验的第一类错误是指原假设本来是正确的,但是,利用样本数据却做出了拒绝零假设的结论。这类错误发生的概率通常用表示。第二类错误是指原假设本来是错误的,但是,利用样本数据却做出了接收零假设的结论。这类错误发生的概率通常用表示。第三章统计过程控制与休哈特控制图 第三章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2.人机料法环测 3.技术标准 4.偶然原因异常原因 5.统计技术监控产品质量 二、判断题 1.( × )2.( √ )3.( × ) 4. ( × ) 5.( × ) 6.( × ) 7.( √ ) 8.( √ ) 9.( × )10. ( × ) 三、选择题 1.B 1.D 3.A 4.C 5. A 第四章参考答案

质量管理学自考第六章

第六章过程管理与系统管理 过程、过程管理得含义 过程:就是指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得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得活动。过程由活动或者任务构成,经过策划,在受控得条件下,将输入得要求经过加工转化成输出得结果,同时带来价值得增值。组织得所有工作都就是通过活动过程完成得。 过程管理:就是指过程得设计、控制与改进等活动。具体说来,过程管理就就是通过对组织关键业务过程得设计、控制与改进,识别改进质量与运营绩效得机会,达到高水平得过程绩效,最终达到顾客满意。 过程衡量尺度 过程质量衡量有三个主要尺度,即效果、效率与适应性。 过程得类型 组织得业务过程一般分为以下四类; (1)设计过程。就是指把顾客需要、新技术与过去得知识整合起来形成产品规范(即提供实物产品与服务)得活动过程。 (2)生产提供过程。就是指生产或提供实际得产品得活动过程,该过程应确保经济而有效率地生产出符合规范得产品。 (3)支持过程。就是指给核心过程提供了基础保证得活动过程,包括技术信息系统、人力资源、行政服务、法律、业务服务如质量保证、财务等。 (4)供应与合作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供应合作者不仅指提供零部件得公司,而且还包括分销商、运输公司以及信息、保健与教育提供者。 过程管理得要求 (1)在过程设计早期把顾客需要转换成产品与服务设计需要,把产品设计需要与生产过程需要、供应商能力、法律与环境因素等综合起来考虑; (2)确保质量融入到产品与服务中,在开发过程中使用适当得工具与方法; (3)产品开发过程要确保跨职能沟通,减少产品开发时间,避免产品与服务存在缺陷; (4)确定重要得生产提供过程并使之文件化,把它们作为重要业务过程加以管理; (5)与主要供应商与合作伙伴建立合作关系; (6)控制主要过程得质量与运营绩效,使用系统方法识别运营绩效与质量得重大偏差,确定根本原因、采取纠正措施,并且验证结果; (7)不断对过程进行改进,使得质量更好、周期更短以及运营绩效更好; (8)通过标高分析与业务流程再造(BPR)等创新方法实现突破性绩效。 系统管理得含义 系统管理就就是要运用系统得观点与方法,把组织各部门与各项工作作为一个整体来管理,确保组织各项活动协调一致,通过共同努力实现组织目标,并不断实现组织得绩效改进。 ISO9000中得系统管理模式 根据ISO9000标准得内容,在把顾客或相关方得需要转化为产品与服务得过程中,在两个叠加在一起得过程:一个就是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测量、分析与改进得循环过程;另一个就是从市场开发、设计控制、采购、生产与服务提供包括交付及监视与测量装置得过程。这里设计、采购、生产与服务提供三个过程就是影响产品质量得关键过程。 戴明对系统得认识 戴明关于系统得认识对现代管理理论有着深远得影响。她曾指出,在出现得产品或服务问题中,85%以上得问题归结为管理体系本身所致,只有15%就是由产品与服务得生产提供者造成得。戴明将其根据为系统驱动行为。换句话说产品与服务得好坏与否主要由所在得活动过程或系统决定得。戴明关于系统得认识导致现代管理理论关注于管理体系得有效性与持

食品工艺学考试题库附答案

食品工艺学复试题库 《食品工艺学》复试题库-罐藏部分 (1) 《食品工艺学》复试题库-干制部分 (15) 《食品工艺学》复试题库-冷藏部分 (19) 《食品工艺学》复试题库-气调贮藏部分 (25) 《食品工艺学》复试题库-辐射与化学保藏 (29) 《食品工艺学》复试题库-腌渍题库部分 (37) 食品工艺学-综合试卷一 (43) 食品工艺学-综合试卷二 (45) 食品工艺学-综合试卷三 (49)

《食品工艺学》复试试题库-罐藏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罐头食品(Canned Food/Tinned Food):就是指将符合标准要求的原料经处理、调味后装入金属罐、玻璃罐、 软包装材料等容器,再经排气密封、高温杀菌、冷却等过程制成的一类食品。 2.商业无菌: 罐头食品经过适度的热杀菌后,不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致病性微生物(包括休眠体),也不含 有在通常温度条件下能在罐头中繁殖的非致病性微生物。 3.铁溶出值(ISV): 指一定面积的镀锡薄板在一定温度的酸液中保持一定时间浸出的铁的数量。 4.酸浸时滞值:指镀锡板的钢基在保持一定温度的酸液中达到一定的溶解速度时为止所需要的时间。 5.真空膨胀:食品放在真空环境中,食品组织间隙内的空气膨胀导致的食品体积膨胀现象。 6.真空吸收:真空密封好的罐头静置20-30min后,其真空度下降(比刚封好时的真空度低)的现象。 7.平盖酸坏:指罐头外观正常而内容物却在平酸菌活动下发生腐败,呈现轻微或严重酸味的变质现象。 8.平酸菌:导致罐头食品出现平盖酸坏变质腐败的细菌。即该类细菌代谢有机物质产酸而不产气。 9.D值:指在一定的条件与热力致死温度下,杀死原有菌数的90%所需要的杀菌时间。 10.Z值:在一定条件下,热力致死时间呈10倍变化时,所对应的热力致死温度的变化值。 11.TDT值:(Thermal Death Time,TDT)热力致死时间,就是指热力致死温度保持不变,将处于一定条件下的食 品(或基质)中的某一对象菌(或芽孢)全部杀死所必须的最短的热处理时间。 12.TRT值:热力指数递减时间(Thermal Reduction Time,TRT)在任何热力致死温度条件下将细菌或芽孢数减 少到某一程度(如10-n)时所需的热处理时间(min)。 13.顶隙:罐头食品上表面表与罐盖之间的垂直距离。 14.叠接率:指卷边内身钩与盖钩重叠的程度。 15.二重卷边:用两个具有不同形状的槽沟的卷边滚轮依次将罐身翻边与罐盖沟边同时弯曲、相互卷合,最后 构成两者紧密重叠的卷边,达到密封的目的。 16.临界压力差:杀菌时开始形成铁罐变形或玻璃罐跳盖时罐内与杀菌锅间的压力差。 17.假封:就是指盖钩自行折迭并紧压在折迭的身钩上,但两者并没有相互钩合起来形成二重卷边。 18.暴溢:就是采用高速真空封罐机进行罐头食品的排气密封时,因罐内顶隙的空气压力瞬间降低,罐内汤汁突 然沸腾,汁液外溢的现象。 19.反压冷却:为防止玻璃罐跳盖或铁罐变形,而需增加杀菌锅内的压力,即利用空气或杀菌锅内水所形成的补 充压力来抵消罐内的空气压力,这种压力称为反压力。 20.硫臭腐败:就是由致黒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nigrificans)分解含硫蛋白质并产生唯一的H2S气体,H2S 与罐内壁铁质反应生成黑色的FeS,沉积于罐内壁或食品上,使食品发黑并呈有臭味,此现象称黒变或硫臭腐败。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分) 1.根据原料类型,可将罐头食品分为肉类、禽类、水产品、水果、蔬菜等五种主要类型。 2.对罐藏容器的要求有对人体无害、良好的密封性、良好的耐腐蚀性能、适合工业化生产。 3.镀锡薄钢板的抗腐蚀性能包括:铁溶出值、酸浸时滞值、合金-锡电偶值、锡层晶粒度、锡层与合金层厚度等五项指标。 4.罐头内壁涂料中最重要的组分就是树脂与溶剂。 5.杀菌锅上排气阀的作用主要就是排除空气,它应在升温灭菌时关闭;泄气阀的作用就是促进蒸汽对流,它可在降温时关闭。 6.二重卷边的外部技术指标包括卷边顶部、卷边下缘、卷边轮廓;其内部技术指标中的“三率”就是指叠接率、紧密度(皱纹度)、接缝卷边完整率。 7.低酸性食品常以pH值4、6 来划分,低酸性罐头食品常用高压方式进行杀菌处理,并以肉毒梭菌

食品质量管理学_第二阶段练习 √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二阶段练习题 考试科目:《食品质量管理学》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总分100分) 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对食品企业而言,设计贮藏设施卫生条件的决定因素是( C ) A、温度 B、空间 C、原辅料的性质 D、通风情况 2、1、SSM方案(支持性安全措施)是指控制已确定危害发生的安全支持性措施的实施和有效运行的方案。包括(但不限于)( C )以及其他影响食品安全的标准操作程序。 A、工艺规程、 B、作业技术、 C、SSOP D、设备维护保养规程 3、( D )是产品制造过程的基本环节,也是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单位。 A、操作手则 B、质量规程 C、流水线 D、工序 4、SSOP具有最重要的( D )个卫生方面的内容。 A、2 B、 3 C、5 D、8 5、按照GMP要求,食品工厂生产车间的地面应高于厂区道路并有( B )的斜度,以利于排水。 A、0.5-1.0% B、1.0-1.5% C、2.0-2.5% D、1.5-2.0% 6、SSOP是食品加工企业为达到( C )的要求而制定的卫生标准操作程序。 A、QS B、HACCP C、GMP D、ISO9000 7、常用于消毒食品接触面的消毒水,其有效氯含量通常需保持在( A)mg/kg的浓度。 A、100-200 B、200-250 C、250-300 D、300-350 8、目前我国已建立了( C )个食品企业卫生规范和良好生产规范。 A、8 B、 10 C、19 D、20 9、食品工厂应布局合理,生活区(宿舍、食堂等)应位于生产区的( B )。 A、远离 B、上风向 C、下风向 D、无所谓 10、食品企业生产车间的墙壁与地面的交界面要设计成( B ),便于清洗,防止积垢。 A、斜面 B、弯型 C、直角 D、无所谓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SSOP计划通常因涵盖以下( ABCD )等八个方面的内容。 A、用于接触食品或食品接触面的水的安全 B、与食品接触的表面的卫生状况和清洁程度 C、防止交叉污染 D、设施的清洁与维护

质量管理学第1-2测试题答案1

第一章 质量与质量管理导论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费用中属于内部故障成本的是() A.降价费 B.工序控制费 C.不合格品处理费 D.进货测试费 2.根据质量特性的分类,机械零件的耐磨性、汽车的耗油量等属于() A.理化方面的特性 B.时间方面的特性 C.安全方面的特性 D.社会方面的特性3.质量特性有很多种,例如手表的防水性是属于() A.理化特性 B.心理特性 C.安全特性 D.社会特性 4.在质量成本构成中,保修费用属于() A.内部故障成本 B.外部故障成本 C.鉴定成本D.预防成本 5.全面质量管理阶段的主要特点是() A.事后把关 B.统计控制 C.三全管理D.抽样检验 6.在质量成本中,预防成本与内部故障成本() A.成正比 B.成反比 C.没关系 D.同一概念 7.“一项固有特征满足要求的程度”是以下哪一概念的叙述?() A.质量 B.质量管理 C.质量控制 D.质量策划 8.商场售货员的服务态度、餐馆菜肴的味道属于() A.魅力特性 B.必须特性 D.非线性特性 9.企业的“治理”主要解决的是() A.企业管理人员的激励与约束问题B.企业技术人员的激励与约束问题 C.企业一般员工的激励与约束问题D.企业经理层的激励与约束问题 10.下列特性中属于汽车产品固有特性的是() A.汽车的价格 B.汽车交付的及时性 C.汽车百公里耗油量 D.汽车交付的方式 11.质量管理中最基本的概念是() A.过程 B.产品 C.质量D.不良 12.根据质量特性的分类,服装的式样、食品的味道等属于() A.技术方面的特性B.社会方面的特性 C.心理方面的特性 D.安全方面的特性 13.下列质量观念中,属于“大质量”观的是() A.制造有形产品 B.质量被视为经营问题 C.直接与产品的制造相关的过程 D.质量管理培训集中在质量部门 14.下列属于外部故障成本的是()A.退货费 B.返工费 C.质量评审费 D.质量信息费 15.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对产品的分类,法律事务所、咨询机构和培训机构等所生产的产品一般都可以看做()A.服务B.硬件 C.软件 D.流程性材料 16.日本质量管理专家狩野纪昭研究了不同类型的质量特性与顾客满意之间的关系后发现,一旦不满足就会引起顾客强烈不满的质量特性是() A.魅力特性 B.必须特性 C.线性特性 D.赋予特性 17.“大质量”观把质量视为() A.技术问题 B.经济问题 C.经营问题D.管理问题 18.下列费用中属于预防成本的是() A.进货测试费 B.质量等级的评审费 C.对测试设备的评价费 D.试 21.根据质量特性的分类,属于心理方面的特性是() A.手表的防水 B.耐用品的可维修性 C.服装的式样 D.汽车的牵引力

自考质量管理学章节重点完整版

自考质量管理学章节重点 完整版 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

一、质量与质量管理导论 1、当代管理环境:a. 日益剧烈的变化 b.掌握主导权的顾客 c.无所不在的竞争 2、变化的领域:a.政 治领域 b.经济领域 c. 技术领域 d.社会文化领域 3、质量:一组固有特 性满足要求的程度。4、质量特性的分类:a.技术或理化方面的特性b.心理方面的特性 c.时间方面的特性d.安全方面的特性 e.社会方面的特性 5、过程:是指一组将 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6、产品:即过程的结果。 7、产品的类型:a.服 务 b.软件 c.硬件 d.流 程性材料 8、顾客:是接受产品 的组织或个人。 9、供方:是提供产品 的组织或个人。 10、不良:是指损害产 品适用性的任何缺陷或 差错。 11、顾客满意:是指顾 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 程度的感受。 12、顾客不满:是指顾 客因产品的不良而产生 烦恼、抱怨、投诉的这 样一种状态。 13、狩野纪昭三种主要 类型的质量特性:a.魅 力特性:指如果充足的 话会使人产生满足,但 不充足也不会使人产生 不满的那些特性。b.必 须特性:是即使充分提 供也不会使顾客感到特 别的兴奋和满意,但一 旦不足却会引起强烈不 满的那些质量特性。c. 线性特性:是指那些提 供得越充分就越能导致 满意,而越不充分就越 使人产生不满的那些特 性。 14、朱兰质量概念的两 种理解:a.“质量”意味 着能够满足顾客的需要 从而使顾客满意的那些 产品特征。 b.“质量” 意味着免于不良,即没 有那些需要返工或会导 致现场失效、顾客不 满、顾客投诉等的差 错。 15、促使重视质量的主 要原因:a.各国政府对 质量的管制 b.消费者权 益运动日益高涨c.在质 量方面的国际竞争日益 增强 16、管理:是指一定组 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 施计划、组织、领导和 控制来协调他人的活 动,带领人们实现组织 目标的过程。 17、质量管理:就是为 了实现组织的质量目标 而进行的计划、组织、 领导与控制的活动。 18、质量管理三部曲 (朱兰三部曲):a.质量 计划 b.质量控制 c.质 量改进 19、质量计划、质量控 制、质量改进的关系: 质量计划、质量控制和 质量改进这三个管理过 程构成了质量管理的主 要内容。质量计划旨在 明确组织的质量方针和 质量目标,并对实现这 些目标所必需的各种行 动进行规划和部署的过 程。质量控制也就是实 现质量目标、落实质量 措施的过程。质量改进 是指实现前所未有的质 量水平的过程。

食品工艺学题库

《食品工艺学》复习题库 河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食品工艺学》课程组

一、名词解释16分 1.软饮料; 2. 果味型碳酸饮料; 3. 原糖浆; 4. 调味糖浆; 5. 碳酸化; 6.果肉饮料; 7. 混合果肉饮料; 8.果蔬汁饮料; 9. 乳饮料;10. 配制型含乳饮料;11. 发酵型含乳饮料; 12. 植物蛋白饮料; 15. 酪蛋白;16.酸乳;17. 异常乳;18. 乳粉;19.乳清;20.配制乳粉;21.灭菌纯牛乳;22.酸奶发酵剂;23.纯酸牛乳;24. 乳清蛋白;25.牛乳的滴定酸度; 26.巴氏杀菌乳;27.纯酸脱脂牛乳;28.灭菌脱脂纯牛乳; 29.焙烤食品;30中种发酵法; 31. 湿面筋;32.面包陈化;33. 面团醒发;34. 酶促褐变; 二、填空题20 分 1. 按软饮料的加工工艺,可以将其分为采集型、提取型、_____和_____四类。 2.天然水中的杂质主要包括_____、胶体物质和_____和_____三部分。 3.水的硬度分为____、____和非碳酸盐硬度。 4.总硬度是____硬度和___硬度之和。 5.水处理中最常用的混凝剂是___和___。 6.离子交换膜按透过性能分为_____和_____。 7.目前常用的阳离子交换膜为_____型,阴离子交换膜为_____。 8.按所带功能基团的性质,一般将离子交换树脂分为_____和_____交换树脂两类。 9.常用的水消毒的方法有____、____和____。 10. 可乐型汽水使用的着色剂是____,酸味剂主要是____。 11.我国将含乳饮料分为____和____二类。 12.乳成分中受其它因素影响变化最大的是___,其次为,不易变化的为和。 13.速溶乳粉加工的两个特殊工艺是___和___。 14.全脂牛乳进行均质处理时,常需控制___和___两个条件。 15.乳清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无机盐和水溶性维生素。 16.制备母发酵剂培养基所用的灭菌方法是____或___。 17.正常牛乳的酸度为 _o T,密度(20℃)为。 18.脱脂乳加酸或凝乳酶处理可得到和 2部分。 19.脱脂速溶乳粉一般采用方法加工,全脂速溶乳粉一般采用方法加工。 20.乳房炎乳的值升高,降低。 21.加工巴氏杀菌乳时,当原料乳脂肪不足时要添加或分离。 22. 加工巴氏杀菌乳是时,当原料乳脂肪过高时要添加或分离。 23.当使用75%的酒精判断牛乳的新鲜度时,若呈阴性,则说明牛乳的酸度低于o T,牛乳的酸度与牛乳的和有关。 24.酸奶发酵剂按其制备过程分类,可将其分为、、中间发酵剂和。25果蔬取汁的方式有____和___。 26.果蔬浸提取汁的方法可以采用____法和___法。 27.粗滤的方式主要有____和___两种。 28. 导致果蔬汁混浊的因素主要包括两类____和___二类。 29 面筋含量在35%以上的面粉适合加工;面筋含量在26~35%以上的面粉适合加工;面筋含量在26%以下的面粉适合加工。 30.为使面包膨松柔软,可在面包中加入、、碳酸氢氨及。 31. 小麦面粉中的蛋白质主要包括面筋性蛋白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非面筋性蛋白质主要是清蛋白、球蛋白、糖类蛋白及核蛋白。

最新食品质量管理期末考试试卷1及答案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玉溪师范学院2012至2013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课程名称:《食品质量管理》(编号:01)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试方式:□考试 □考查 (□闭卷 □开卷 □理论部分 □其他) 系(院):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 食品药品监督与管理 年级: 2011 学号: 姓名: 考试时间: 月 日 时 分 一、写出下面缩写的中文名称(本大题共5题,每题2分,共 10分) 1、HACCP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 2、PDCA 计划、执行、检查、处理。 3、GMP 良好操作规范(规程)。 4、CIP 就地清洗。 5、SSOP 标准卫生操作程序(规范); 或者卫生标准操作程序(规范)。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题,每空0.5分,共 15分) 1、食品中常见的生物性危害有( 细菌 )、( 病毒 ) 、( 寄生虫 )。 2、质量的特点包括( 经济性 )、( 广义性 ) 、( 相对性 )、( 时效性 )。 3、管理的基本功能( 计划 )、( 组织 )、( 领导 )、( 控制 )。 4、质量波动分为( 正常波动 )和( 异常波动 ),前者是由( 偶然性 )原因引起的,后者是由( 系统性 )原因引起的。 5、食品企业常用的消毒剂是( 次氯酸钠 ),在消毒手时其浓度是( 50PPM ),消毒工器具时其浓度是( 100PPM )。 6、食品企业常见的虫害有( 苍蝇 )、( 蚊子 )、( 蟑螂 )、( 老鼠 )。 7、HACCP 体系建立的前提条件是( GMP )和( SSOP )。 8、PDCA 循环又叫( 戴明循环 ),它的特点是( 周而复始 )、( 阶梯式上升 )和 ( 大环套小环 )。 9、动物的( 健康状况 )和( 兽药 )的使用都影响到动物性食品的质量,如奶牛乳腺炎可以导致牛奶成分和物理性质的改变。 三、单项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下面对应的方框内,本大题共 20题,每小题 1 分,共 20分) 1、最早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概念的是( C )通用电气公司质量总经理菲根堡姆。 A.中国 B .日本 C.美国 D .德国 2、全面质量管理要求以( C )为中心。 A.产量 B .利润 C .质量 D .效益 3、“始于教育,终于教育”是对( A )的质量管理的概括。 A.全员 B .全过程 C .全企业 D .多方法 4、质量原始记录来源于( A )。 A.班组 B .车间 C .管理层 D .决策层 5、产品在各道工序加工完毕和成品入库时的检验和试验费用称为( C )。 A.鉴定成本 B .内部故障成本 C.工序和成品检验费 D .工序控制费 6、据国外企业统计,质量成本一般占企业总销售额的( C )。 A.5% B .10% C5%-10% D .15% 请 考生注意:答题时不要超过“装订线”,否则后果自负。

质量管理学试题答案(1)知识讲解

质量管理学 一、理解卓越绩效模式要点 卓越绩效模式指的是:通过综合的组织绩效管理方法,使组织和个人得到进步和发展,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和能力,为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创造价值,并使组织持续获得成功 卓越:方方面面无短板,持续保持竞争力,管理成熟,方法多样,理念先进。绩效:在公司战略领导下,进行绩效计划,绩效辅导,绩效评估,绩效激励,并不断循环。 模式=理念+系统+方法。 理解卓越绩效模式一:大质量,强调持续改进和满足顾客要求。 卓越绩效的实质,卓越绩效准则是全面质量管理(TQM)的一种实施框架,是对以往全面质量管理实践的标准化、条理化、和具体化;是经营质量的管理标准的成功途径,事实上的企业管理国际标准。 理解卓越绩效模式二:利益相关方、长短期利益的平衡。 五大利益相关方指的是:股东,顾客,员工,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社会。卓越绩效模式要求均衡地考虑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利益,卓越绩效是一种卓越经营的哲学和方法,旨在使五大利益相关方综合满意,为五大利益相关方创造平衡的价值,追求利益相关方的和谐共赢。 理解卓越绩效模式三:非规定性、开放性和发展的管理框架 卓越绩效模式为组织提供了一种构建企业TQM、追求卓越的有效的系统管理框架,对于框架的要求是非规定性的,企业应该采取适合自己的管理方法,并不断创新。 理解卓越绩效模式四:诊断式的评价旨在发现组织之最强和最需要的改进;而管理体系审核是对一般过程的合格评定,重在发现与规定要求的偏差。 卓越绩效模式为测评组织TQM的实施,测评组织经营管理的成熟度提出了一个测量诊断仪。管理就是不断地把成功的经验与方法固化的过程,固化成文件、制度、程序、标准等,使之可以重复持续地进行。 理解卓越绩效模式五:学习循环,突破自我,超越对手和标杆,追求卓越。理解卓越绩效模式之六:组织成功的路线图:以卓越的过程创取卓越的结果 绩效管理是主线。 领导是关键,战略作导向,关注两个面:外面市场、里面顾客,资源是基础,测量分析与改进不间断,以卓越的过程使得卓越的结果得实现。 理解卓越绩效模式之六:组织成功的路线图:以卓越的过程创取卓越的结果

《质量管理学》题库(第六章)

《质量管理学》题库(第六章) 第六章质量检验与抽样检验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 对实体的质量特性进行检验,并将结果与规定的质量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质量特 性的复合性活动称为()。 A 质量控制B质量审核 C 质量检验D质量评审 答案:C较易 2.按照加工过程的阶段划分,质量检验可划分为()。 A 全数检验:B进货检验、工序检验和完工检验 C 抽样检验D计数检验和计量检验 答案:B 较难 3. 通过测量和记录质量特性的数值,并根据数值和标准对比,判断其是否合格的检验 是()。 A 过程检验 B 阶段检验 C 计数检验 D 计量检验 答案:D 较难 4. 抽样检验具有节约检验工作量和检验费用,缩短检验周期,减少检验人员和设备的 优点。但其不足表现在()。 A 选取样本困难 B 选取抽样方法困难 C 具有一定错判的风险 D 检验过程要求严格 答案:C 较难 5. 全数检验具有结果可靠,能够提供完整的质量数据的优点。但其()是这种检验方法的缺点。

《质量管理学》题库(第六章) A 存在漏检和错检的可能 B 检验技术要求高

C 检验环境要求咼 D 检验时间要求高 答案:A 较难 6. 在对全数检验和抽样检验进行选择时,一个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检验环境B检验技术 C检验成本D检验难易 答案:C较难 7.抽样方案中预先规定判定批产品不合格的样本中最小不合格数称为( A最小样本容量B基准检验标准 C合格判定基准D不合格判定数 答案:D较易 8.在抽样检验中,消费者所承担的不合格批被判定为合格批的风险称为( A 消费者风险 B 检验性风险 C 误差性风险 D 随机抽检风险 答案:A 较易 9?计数型抽样方案的优点表现为()。 A 可获取完整的产品信息 B 检验误差较小 C所需样本量相对较小 D 测量简单 答案:D 较难 10.在最简单的计数型抽检方案中通常需要 确疋两个参数,一个是抽取的样本量 个是()。 A 生产者风险系数 B 消费者风险系数 C合格判定数 D 不合格判定数 答案:C较易 11.对给定的抽样方案,表示批接受概率与不合格率的函数关系曲线称为( A 检验特性曲线 B 抽样特性曲线 C 质量特性曲线 D 风险特性曲线 答案:B 较易 12.当样本量n和合格判定数A 一定时,批量N对0C曲线的影响表现为( A N越大,0C曲线越靠近原点,抽样方案越严格 B N越小,0C曲线越靠近原点,抽样方案越宽松

质量管理学自考真题及答案

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质量管理(一) 试卷 (课程代码 00153)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自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l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小质量”观把质量视为 A.技术问题 B.经济问题 C.经营问题 D.管理问题 2.构成现代质量管理的各种模式的精神实质是 A.全面质量管理 B. 卓越绩效模式 C.IS09000族标准 D.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3.表示组织未来期望达到的一种状态的是 A.组织的使命 B.组织的宗旨 C.组织的核心价值观 D.组织的愿景 4.通过“排除故障”或采取“纠正行动”使过程恢复到原有的水平,这样的行动是 A.质量策划 B.质量保证 C.质量控制 D.质量改进 5.在传统的生产和服务领域,尤其是在高竞争的市场上,主要的组织绩效测量指标是 A.质量 B.成本 C.产量 D.时间

6.为设备加润滑油、定期检查、日常维护等,属于 A.预防性维修 B.纠正性维修 C.强制保养 D.生产性维修 7.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认证标志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日本8.商场售货员的服务态度、餐饮菜肴的味道属于 A.魅力特性 B.必须特性 C.线性特性 D.非线性特性 9.欧洲质量奖的逻辑模型中的第一要素是 A.过程 B.领导 C.战略 D.资源10.在顾客关系管理的重要环节中,确定组织与顾客关系的前提是 A.明确顾客接触要求 B.有效的投诉管理 C.全面分析顾客关系价值 D. 寻求战略伙伴与联盟11.在对顾客满意度数据进行分析时,主要用于高级分析的技术是 A.边际分析 B.方差分析 C.数据语义分析 D. 频数分析

研究生复试《食品工艺学》罐藏部分试题库

《食品工艺学》复试试题库-罐藏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罐头食品(Canned Food/Tinned Food):是指将符合标准要求的原料经处理、调味后装入金属罐、玻璃 罐、软包装材料等容器,再经排气密封、高温杀菌、冷却等过程制成的一类食品。 2.商业无菌: 罐头食品经过适度的热杀菌后,不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致病性微生物(包括休眠体),也不 含有在通常温度条件下能在罐头中繁殖的非致病性微生物。 3.铁溶出值(ISV): 指一定面积的镀锡薄板在一定温度的酸液中保持一定时间浸出的铁的数量。 4.酸浸时滞值:指镀锡板的钢基在保持一定温度的酸液中达到一定的溶解速度时为止所需要的时间。 5.真空膨胀:食品放在真空环境中,食品组织间隙内的空气膨胀导致的食品体积膨胀现象。 6.真空吸收:真空密封好的罐头静置20-30min后,其真空度下降(比刚封好时的真空度低)的现象。 7.平盖酸坏:指罐头外观正常而内容物却在平酸菌活动下发生腐败,呈现轻微或严重酸味的变质现象。 8.平酸菌:导致罐头食品出现平盖酸坏变质腐败的细菌。即该类细菌代谢有机物质产酸而不产气。 9.D值:指在一定的条件和热力致死温度下,杀死原有菌数的90%所需要的杀菌时间。 10.Z值:在一定条件下,热力致死时间呈10倍变化时,所对应的热力致死温度的变化值。 11.TDT值:(Thermal Death Time,TDT)热力致死时间,是指热力致死温度保持不变,将处于一定条件下 的食品(或基质)中的某一对象菌(或芽孢)全部杀死所必须的最短的热处理时间。 12.TRT值:热力指数递减时间(Thermal Reduction Time,TRT)在任何热力致死温度条件下将细菌或芽孢数 减少到某一程度(如10-n)时所需的热处理时间(min)。 13.顶隙:罐头食品上表面表与罐盖之间的垂直距离。 14.叠接率:指卷边内身钩与盖钩重叠的程度。 15.二重卷边:用两个具有不同形状的槽沟的卷边滚轮依次将罐身翻边和罐盖沟边同时弯曲、相互卷合, 最后构成两者紧密重叠的卷边,达到密封的目的。 16.临界压力差:杀菌时开始形成铁罐变形或玻璃罐跳盖时罐内和杀菌锅间的压力差。 17.假封:是指盖钩自行折迭并紧压在折迭的身钩上,但两者并没有相互钩合起来形成二重卷边。 18.暴溢:是采用高速真空封罐机进行罐头食品的排气密封时,因罐内顶隙的空气压力瞬间降低,罐内汤 汁突然沸腾,汁液外溢的现象。 19.反压冷却:为防止玻璃罐跳盖或铁罐变形,而需增加杀菌锅内的压力,即利用空气或杀菌锅内水所形 成的补充压力来抵消罐内的空气压力,这种压力称为反压力。 20.硫臭腐败:是由致黒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nigrificans)分解含硫蛋白质并产生唯一的H2S气体, H2S与罐内壁铁质反应生成黑色的FeS,沉积于罐内壁或食品上,使食品发黑并呈有臭味,此现象称黒变或硫臭腐败。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分) 1.根据原料类型,可将罐头食品分为肉类、禽类、水产品、水果、蔬菜等五种主要类型。 2.对罐藏容器的要求有对人体无害、良好的密封性、良好的耐腐蚀性能、适合工业化生产。 3.镀锡薄钢板的抗腐蚀性能包括:铁溶出值、酸浸时滞值、合金-锡电偶值、锡层晶粒度、锡层与合金层厚度等五项指标。 4.罐头内壁涂料中最重要的组分是树脂和溶剂。 5.杀菌锅上排气阀的作用主要是排除空气,它应在升温灭菌时关闭;泄气阀的作用是促进蒸汽对流,它可在降温时关闭。 6.二重卷边的外部技术指标包括卷边顶部、卷边下缘、卷边轮廓;其内部技术指标中的“三率”是指叠接率、紧密度(皱纹度)、接缝卷边完整率。

食品高质量管理系统学复习题

单项选择题: 1. 确定和完善产品满足市场需要的质量称为( C )。 A.检验质量 B.设计质量 C.市场调研质量 D.制造质量 2. 确保为顾客所提供的产品与所设计的特性相一致的质量称为( B )。 A.使用质量 B.制造质量 C.设计质量 D.检验质量 3. 古代的原始质量管理,基本上都属于( A. )。 A.经验式管理 B.统计质量管理 C.全面质量管理 D.操作者质量管理 4.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质量管理处于( A. )阶段。 A.质量检验 B.统计质量控制 C.全面质量管理 D.全面质量保证 5. 中国自( B )年开始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活动。 A.。1956 B.1978 C.1982 D.1985 6. 统计质量管理阶段,由( D )承担质量管理工作。 A.操作者本人 B.工长 C.专职检验人员 D.工程师和技术人员 7. 最早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概念的是( C )通用电气公司质量总经理菲根堡姆。 A.中国 B.日本 C.美国 D.德国 8. 能够代表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是 ( B )。 A.综合国力 B.质量 C.产量 D.效益 9. 全面质量管理的英文缩写为( B )。 A.TQM B.TQC C.CWOC O.ISO 10. 全面质量管理要求以( C )为中心。 A.产量 B.利润 C.质量 D.效益 11. “始于教育,终于教育”是对( A )的质量管理的概括, A.全员 B.全过程 C.全企业 D.多方法 12. “始于识别顾客的需要,终于满足顾客的需要”是对( B )的质量管理的概括。

A.全员 B.全过程 C.全企业 D.多方法 13. “以质量为中心,领导重视,组织落实,体系完善”是对( C )的质量管理的概括。 A.全员 B.全过程 C.全企业 D.多方法 14. “程序科学,方法灵活,实事,讲效”是对( D )的质量管理的概括。 A.全员 B.全过程 C.全企业 D.多方法 15. 全面质量管理的指导思想是( D )。 A.质量第一 B.安全第一 C.用户第一 D.质量第一、顾客至上 16. 衡量产品质量和各项工作的尺度是( B )。 A.计量 B.标准 C.质量 D.技术监督 17. 企业的标准化工作是以提供( C )为中心,以企业的生产、技术、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为容来制定标准和贯彻标准的一种有组织的活动。 A.质量 B.产量 C.经济效益 D.利税 18. 目前国际标准化组织所颁布的国际标准中,有( B )以上是与质量管理直接有关的。 A.25% B.50% C.75% D.100% 19. 双编号国家标准“GB/T1 9000——ISO 9000”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国家系列标准,是我国第( D )个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系列标准。 A. 二 B.五 C.十 D.一 20. 企业开展标准化工作,必须以“( D )”的思想为指导。 A.质量第一 B.安全第一 C.生产第一 D.顾客第一 21. 质量原始记录来源于( A )。 A.班组 B.车间 C.管理层 D.决策层 22. ISO 9000系列《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我国( B )采用。 A.参照 B.等同 C.部分 D.没有 23. 质量成本的分析研究工作应由( D )组织领导。 A.总经理 B.总工程师 C.总会计师 D.总工程师和总会计师

自考质量管理学复习资料单项选择题

自考质量管理学复习资料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1. 确定和完善产品满足市场需要的质量称为( C )。 A.检验质量 B.设计质量 C.市场调研质量 D.制造质量 2. 确保为顾客所提供的产品与所设计的特性相一致的质量称为( B )。 A.使用质量 B.制造质量 C.设计质量 D.检验质量 3. 古代的原始质量管理,基本上都属于( A )。 A.经验式管理 B.统计质量管理 C.全面质量管理 D.操作者质量管理 4.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质量管理处于( A )阶段。 A.质量检验 B.统计质量控制 C.全面质量管理 D.全面质量保证 5. 中国自( B )年开始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活动。 A.。1956 B.1978 C.1982 D.1985 6. 统计质量管理阶段,由( D )承担质量管理工作。 A.操作者本人 B.工长 C.专职检验人员 D.工程师和技术人员 7. 最早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概念的是( C )通用电气公司质量总经理菲根堡姆。 A.中国 B.日本 C.美国 D.德国 8. 能够代表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是( B )。 A.综合国力 B.质量 C.产量 D.效益 9. 全面质量管理的英文缩写为( B )。 A.TQM B.TQC C.CWOC D.ISO 10. 全面质量管理要求以( C )为中心。 A.产量 B.利润 C.质量 D.效益 11. “始于教育,终于教育”是对( A )的质量管理的概括, A.全员 B.全过程 C.全企业 D.多方法 12. “始于识别顾客的需要,终于满足顾客的需要”是对( B )的质量管理的概括。 A.全员 B.全过程 C.全企业 D.多方法 13. “以质量为中心,领导重视,组织落实,体系完善”是对( C )的质量管理的概括。 A.全员 B.全过程 C.全企业 D.多方法

食品质量管理学第2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二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食品质量管理学》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 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统计就是有目的地收集数据,并使用相应的方法进行()、列表及数据分析的过程。 A、制图 B、计算 C、规划 D、发布 2、()现在已经被列入许多国家的标准和法规当中,成为食品质量保证体系的一项内容。 A、卫生设计 B、设备设计 C、质量设计 D、感观设计 3、质量控制是“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作业技术”包括(),也是质量控制的主要手段和方法的总称。“活动”是运用作业技术开展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质量职能活动。 A、专业程序 B、卫生操作 C、程序文件 D、专业技术和管理技术 4、()开始于组织内部提出对原材料、设备、服务或其他需要由外部机构提供的一切需求。 A、成本控制 B、生产控制 C、采购控制 D、设计控制 5、质量管理委员会,或者叫做质量议会,是企业质量管理的决策组织,通常由企业的()组成。 A、各部门负责人 B、最高管理成员 C、全体员工代表 D、核心技术人员 6、内部质量保证是质量管理职能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向组织内()提供信任,使其相信本组织提供给顾客的产品满足质量要求。 A、全体员工 B、有关部门 C、各层管理者 D、最高管理者 7、数据具有波动性,这种波动性是()的,因而增加了人们认识事物的难度。 A、客观存在 B、失误造成 C、随机 D、不可预知

8、“从农田到餐桌”体现的是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A、所有部门 B、所有过程 C、所有人员 D、都不对 9、感官评价技术常用于()中,评价产品的感官性状。 A、食品开发 B、中试 C、小试 D、配方设计 10、()指按规定的试验方法对产品的样品进行试验,以证明样品符合指定标准或技术规范的全部要求。 A、抽样试验 B、百分之百检验 C、型式试验 D、标准试验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质量检验是指借助特定的检验测试手段和检查方法,对整个生产过程的()的质量特性进行测定,把测定的结果与规定的质量标准作比较,从而作出合格或不合格的判断。 A、工艺参数 B、原料 C、中间品 D、成品 2、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是() A、所有部门 B、所有人员 C、所有过程 D、都不对 3、在每次抽取样本时,总体中所有的个体都有被抽取的同等机会的抽样方法叫随机抽样。随机抽样的方式很多,有()、整群随机抽样和系统随机抽样。 A、简单随机抽样 B、分层随机取样 C、四分法 D、检样 4、在质量、()、顾客满意度、激励和环境等方面的质量改进活动中不合格品率降为零或经一个循环的改进即能达到甚至超过国际先进水平往往是不可能的。因此,质量改进活动应长期持久地开展下去。 A、成本 B、体系管理 C、交货期 D、安全 5、指出以下食品中可能违规使用的非食用物质。() A、大米增香剂 B、罂粟壳 C、皮革水解物 D、吊白块 6、由于影响质量的因素往往是多方面的,从大的方面来看,可以有()、操作与工艺方法以及环境条件等方面的影响因素。 A、操作者 B、机器设备 C、检测工具 D、原材料 7、食品企业应当具备产品出厂检验能力,检验、检测仪器必须()后方可使用。

自考00153质量管理学复习资料1111

自考“质量管理学” 名词解释题汇总(1) 1、质量: 根据国家标准GB/T6583—94,质量被定义为“反映实体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 2、实体: 可单独描述和研究的事物,它可以是活动和过程,也可以是产品,也可以是组织、体系、人以及上述各项的任何组合。 3、产品: 某一活动和过程的结果。 4、产品质量: 反映产品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 5、真正质量特性: 直接反映顾客对产品期望和要求的质量特性。 6、代用质量特性: 企业为了满足顾客期望和要求,相应地制定产品标准、确定产品参数来间接地反映真正质量特性。 7、过程: 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组彼此相关的资源和活动。 8、质量环: 从最初识别需要到最终满足要求和期望的各阶段中影响质量的相互作用活动的概念模式。又称为质量螺旋或产品寿命周期。 9、质量管理: 国家标准GB/T6583—94给质量管理下的定义是:“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 10、质量管理学: 关于质量的一般规律、理论和方法的知识体系。通俗地说,就是研究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实现过程客观规律的学科,既涉及经济学、管理学等社会科学,又涉及数学、数理统计等自然科学,并且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属于“边缘学科”。 11、五方受益者: 顾客、职工、所有者、供方、社会。 12、全面质量管理: 国家标准(CB/T6583—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中对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是:“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加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具体地说,全面质量管理就是以质量为中心,全体职工以及有关部门积极参与,把专业技术、经营管理、数理统计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建立起产品的研究、设计、生产、服务等全过程的质量体系,从而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以最经济的手段生产出顾客满意的产品,使组织、全体成员和社会均能受益,从而使组织获得长期成功和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