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阅读指导课课件

合集下载

《水浒传》古典小说的阅读指导PPT课件

《水浒传》古典小说的阅读指导PPT课件

金圣叹认为读《水浒传》“即得读一切书之法也”。 那么,我们在阅读《水浒传》这类古代白话小说时,可 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接下来,我们就以《水浒传》为 例,学习古典小说阅读鉴赏的一般方法。
(四)古典小说阅读的方法
1.把握题材特点 通过《水浒传》整本书的阅读,同学们一定被小说 中的英雄气质所吸引。那么,书中哪一位英雄的故事令 你印象最深刻呢?请同学们概述这位英雄的主要事迹, 注意小说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示例:武松路过阳谷县的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一 只猛虎,被阳谷县令聘作都头,与哥哥武大郎异地重逢。 后来,武松为了给其兄长报仇,杀了潘金莲和西门庆, 到县府自首,被发配到孟州。在孟州结识施恩,为施恩 夺回被蒋门神抢去的快活林。蒋门神买通张都监,设计 陷害武松,借刺配恩州之机,命公差途中杀掉武松。武 松早有防备,反而杀了两公差,返回孟州,血溅鸳鸯楼, 杀了蒋门神和张都监全家,改扮为行者,上了二龙山。 后来与鲁智深等一同投奔梁山。
《水浒传》所写的英雄人物,个性虽然比较单纯, 却并非写得简单粗糙。
李逵,从反面着墨,通过似乎是“奸猾”的言行 来刻画他的纯朴。
鲁智深性格暴烈,却常在关键时刻显出机智。 林冲性格的前后变化,忍让妥协 愤怒爆发。
下面,我们结合“黑旋风斗浪里白条”“梁山 泊好汉劫法场”“黑旋风扯诏谤徽宗”等情节,以 及其中对李逵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拟一份好 汉李逵的小档案。
专题三:分析章回体小说的艺术特点 通读小说,看看这部古典小说在结构、人物刻画、 语言等方面具有哪些特点,选择一个角度,写一段赏析 文字。
请同学们在课后自主阅读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运用这节课我们所学的古典小说阅读鉴赏方法,结合 一段情节或选取一个鉴赏角度,写一段赏析的文字。
《水浒传》载“忠义”之道,达警戒之心。它谱写了 一曲忠义的赞歌,表达了人民期盼明君的共同愿望。它还 给我们展示了宋代的社会面貌,让我们了解到当时的经济 政治、世态人情以及多种文化,提高了我们审美鉴别的能 力。希望同学们今后可以大量阅读中国古典文学,从中汲 取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水浒传》古典小说的阅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水浒传》古典小说的阅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水浒传》古典小说的阅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材分析《水浒传》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名著推荐与阅读对象。

《水浒传》是我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之一,属于长篇白话章回体小说。

作品以“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梁山农民起义"为素材加工而成。

通过对农民起义经过的描写,表现宋朝末年政治的腐败和社会的黑暗,揭示“官逼民反”的主题。

《水浒传》以其复杂的情节,个性化的人物描写而著称。

阅读这部作品,对于初学写作的人会有很重要的影响。

学情分析十五六岁的初三学生,对《水浒传》并不陌生,但学生的阅读状况不容乐观。

他们学习压力很大、因此喜欢网络文章、漫画等读物,以获得放松。

对于“课标"要求阅读的名著,他们普遍感到乏味,没有主动阅读的欲望。

这种对文学名著的漠视和疏远,不利于增强他们的人文底蕴。

名著内涵精深,学生只有真正喜欢,才会愿意阅读,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人生。

所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就成了教师教学名著的重要事情。

基于此,我县教育局制定了课外阅读指导课的篇目、课外阅读指导的课的几种形式。

领会教育局的指导精神,我们魏县第八中学举办了“名著阅读指导课”的公开课活动,我从重温经典,致敬英雄的角度,采用希沃白板的新的教学手段,作了一次初浅的尝试——上了一节《水浒传》阅读指导课。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理清水浒情节。

2.运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认识主要人物形象。

3.体会梁山英雄的智慧勇敢,激发学生阅读《水浒传》的兴趣,培养阅读能力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了解《水浒传》的内容.2.理清故事情节,认识主要人物形象.3.能够读懂故事、了解故事内容,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阅读《水浒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一群英雄豪杰,一个理想社会,一种反抗精神,一部英雄传奇,为我们塑造了一大批的英雄形象,那么,今天,让我们一起重温经典,致敬英雄!学生齐唱《水浒》的主题曲《好汉歌》。

《水浒传》阅读推荐课指导课欣赏课汇报课教案

《水浒传》阅读推荐课指导课欣赏课汇报课教案

《水浒传》阅读推荐课指导课欣赏课汇报课教案XXX《水浒传》读书推荐课教案教学目的:1、通过对《水浒传》的课外阅读指导,让学生学会课外阅读的方法。

2、读《水浒传》,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帮助学生理清楚书中脉络,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对中国文学的热爱。

课前准备:1、《水浒传》的阅读指导课件。

2、准备好《水浒传》。

教学设计:一、歌曲激趣,导入文本。

同学们,你们现在听到这首歌是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的主题曲《好汉歌》,听着这激昂的旋律,真叫人心潮澎湃,我们随着歌声仿佛跨越了千年时空,梁山好汉的铮铮铁骨好像在眼前,天罡地煞的英雄壮举仿佛就在身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部伟大的著作,去感受那些侠义之士的精神气概吧。

二、简介作者XXX和写作背景1、要读好一本名著,首先要了解作者。

作家作品补充引见:(多媒体显示。

)XXX,元末明初人,一般认为是长篇小说《水浒传》最早的创作者。

祖籍苏州。

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5岁中进士。

曾在钱塘一带做过几年官,其余时间一直以教书为业,著名小说家XXX,即为他的门生。

2、写作背景:(多媒体显示。

)《水浒传》的故事发生在北宋末年。

当时的社会非常的黑暗,在位皇帝XXX只知道吃喝玩乐,终日不理朝政。

XXX、XXX、XXX、XXX等奸臣把持朝政,他们与地方官吏勾结、狼狈为奸,贪污受贿、横征暴敛,再加上地主恶霸与豪强劣绅的无法无天、横行霸道,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被迫起来进行武装反抗。

因此,整个北宋时期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接连不断。

小说中描写的XXX、方腊等起义,就是以北宋末年的农民起义为依据的。

举荐来由:《水浒传》是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它先写个人复仇和小股暴动,末了开展陋模好大的农民起义,解释了农民起义发生的根本缘故原由是“官逼民反”,揭发了封建社会的腐败和黑暗。

本书偏重塑造了一些如1XXX、XXX、XXX等堆积江湖、仗义行侠的绿林英雄形象。

三、借助前言和目录,理清全书脉络当我们要读一本书时,首先要对这本书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前言和目录可以帮助我们快速了解书本主要内容。

名著阅读水浒传指导课 获奖课件

名著阅读水浒传指导课 获奖课件

民出生
《水浒》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小 说
作者在刻画这些人物时,非常注意他们之间共 性和个性,试以鲁智深、李逵、武松为例说一 说。

共性:武艺高强、不畏强暴、性格刚烈、 坚决反对接受招安

个性:
鲁智深粗中有细,豁达明理
李逵头脑简单,天真坦诚、毫无心计
武松光明磊落、干练果断、复仇不留情

节 结果:被迫无地容身、只好
出家当和尚。

2. 作者对鲁达的“三拳”,不是简笔勾

勒,而是淋漓尽致地详细描写,主要用
意是:

答:①痛快淋漓地写出了横行霸道。欺

压良民的郑屠的可悲下场 。②体现了鲁达疾恶如仇,见义勇为的
个性。③表达了被压迫人民伸张正义的
的愿望。

3、鲁达为什么要三次消遣郑屠?
说 为了激怒郑屠,使其主
梁山好汉总特点:嫉恶如仇 有勇有谋

打抱不平 行侠仗义 仗义疏财 扶危济困

仗义英雄 擎天好汉


三打祝家庄

大闹五台山

误入白虎堂
醉打蒋门神
情 节
大闹清风寨
扯诏骂钦差
智取生辰纲
吴用 武松 宋江 李逵 花荣 鲁智深 林冲
小 把握情节的方法
说 1、理清事件的前因后果,才能完
整的突显人物完整形象。


链式结构,前四十回先讲单个英雄 人物的故事,然后百川归海。首尾
术 成
完整的总体与局部有机结合。全书 起义的全过程构成总体,使读者清 晰地看到梁山泊的来龙去脉;同时
就Hale Waihona Puke 又把108位好汉各自走上梁山当作 独立局部,使每个人的局部反抗成

《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能力目标1、了解本书的作者和时代背景。

2、了解本书的体裁及主要内容。

3、赏析文中的精彩片断,感悟人物的个性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快速浏览、精读片段、观看视频、品析交流,点评引导,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深入理解文中对人物的表现手法,达到有方法、有目标阅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水浒传》的传奇魅力,激发学生阅读我国古典名著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结合名著的故事情节深入理解人物形象。

三、教学难点了解《水浒传》社会背景,探究阅读方法,进行有效阅读。

四、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孩子非常喜爱课外阅读,尤其喜欢看一些情节曲折、生动有趣的故事,但是由于他们的年龄相对还小,阅历尚浅,深度理解能力不足,尤其是对中国和世界古典名著的阅读,他们很难完全读懂,这就需要老师适当的引导和点拨,以帮助帮助学生更全面、准确地读好更多的作品。

【五、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准备人手一本《水浒传》,课前阅读《水浒传》,观看电视剧《水浒传》,了解故事内容。

2、制作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播放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的主题曲《好汉歌》,通过歌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师:这高亢激越的歌声,相信一定给同学们带来了强大的震撼!听着听着我们好像被带进了那个英雄辈出,战火纷飞的年代,是吗听到“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这一句歌词,我们的眼前好像浮现出一个个武功高强、行侠仗义梁山好汉。

那么,你们会想到了其中的哪些好汉预设:学生可能回答:豹子头林冲、黑旋风李逵、花和尚鲁智深、打虎英雄武松、智多星吴用等。

(师:众多的水浒英雄演绎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景阳冈武松打虎、吴用智劫生辰纲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部经典的著作,去感受那些侠义之士的英雄风采吧。

(板书:水浒传)【设计意图】通过高亢激越的《好汉歌》,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有利于营造良好的阅读心境,从而激发他们读好该书的欲望。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学期 阅读指导与规划——水浒传 教学课件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学期 阅读指导与规划——水浒传 教学课件

⑧白虎节堂是什么地方?林冲明知道这个地方不能擅自进
入,为什么还执刀而入?
⑨鲁智深在哪里救了林冲?他是如何保护林冲的?这体现二
人什么个性?
日期 u阅读进 度
阅读任务
七月二十 二日
第九至十二 回
①摘抄第九、十回回目。 ②林冲与鲁智深分别后,来到柴进庄上,受到厚待。林冲 与洪教头比武取胜,哪些细节看出林冲武艺高? ③陆虞候再次设了什么计谋陷害林冲? ④细读林冲进入山神庙后 “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就 将杯中牛肉下酒”一段,圈画文中的动词,思考,从这一 系列动词可以看出林冲的什么个性? ⑤摘抄第十一、第十二回回目。 ⑥柴进举荐走投无路的林冲去哪里安身?从林冲被逼上梁 山的过程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社会? ⑦王伦为何刁难林冲?杨志为何不愿在梁山落草? ⑧杨志杀了泼皮牛二后被充军大名府,被谁留在身边并受 到抬举? ⑨整理第十一、十二回出现的人物及绰号。
阅读指导
初读目录,整体感知章回体特征zzzzz
(一)每回两句n'g'ju,形式
(二)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对仗
第一回 张天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 第三回 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第九回 柴进门招天下客 林冲棒打洪教头 第二回 王教头私走延安府 九纹龙大闹史家村
每一回的回目都是由两句组成,回 目中人物往往两两相生,或对比或 陪衬,趣味横生,同时也揭示了相 应的主题。《水浒传》的回目体现 了它是比较成熟的章回体小说。
古 典 名 著 名著导读《水浒传》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施耐庵的生平和《水浒传》的成书过程;了解《水浒 传》的巨大影响及其基本思想;思维发展与提升: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学习积累名著阅读方法。 过程与方法: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 阅读鉴赏能力。 情感与态度:初步了解《水浒传》中反映的社会生活之广、之深。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水浒传》阅读方法指导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水浒传》阅读方法指导

《水浒传》阅读方法指导教学目标:1、通过对《水浒传》的课外阅读方法指导,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2、结合作品故事情节来理解人物形象。

阅读准备:1、学生自备《水浒传》。

2、课件一套。

教学设计:一、激发情趣、导入文本。

1,走进四大名著,介绍四大名著。

2,具体讲《水浒传》的阅读方法。

(1).出示醒木和扇子让同学们来猜。

(2).导语(说评书):“今天这回书,说的是北宋年间,内有奸臣当道,外有盗贼横行,是天下大乱,民不聊生。

却说那山东境内水泊梁山,方圆八百里,中间一处高地唤作宛子城,又叫蓼(liǎo)儿洼,端是块好地方。

其聚集了一伙儿热血汉子,他们上应天象,下顺民意,替天行道,结义梁山。

奸臣们叫他们为贼寇,百姓们称他们为好汉,秀才们唤他们为水浒英雄,实在是了不得啊!且让我们抬起头,昂起胸,大话水浒,走近英雄!(拍醒木)二、呼唤旧知、指导文本。

1.师:“同学们,《水浒传》是我国古典名著中刻画英雄人物形象最多的一部小说,通过阅读这部小说,我们既可以领略英雄的风采,了解的英雄事迹,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和人物描写的方法。

”“课前,同学们都或多或少地读过水浒故事,有的可能读得是删改版,有的可能读得是少年版,还有的可能读得是原著,现在老师想来考考大家,请看大屏幕,屏幕上出现的是什么?”生:(是《水浒传》中的一个个故事)师:“这些故事你们都看过吗?”叫什么?生:“看过,叫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师:“是啊!要想读懂《水浒传》这个就必须首先读懂其中的故事!”(板书:读懂小说就要读懂故事)师:“请大家接着往下看,他们是谁?”生:(水浒英雄)师:“大家都认识,谁能将这些水浒英雄与这些故事联起来?”生:(学生做题)师:“这些人物是这一故事中的人物之一。

我们要想读懂故事就要读懂这些人物”(板书:读懂故事就要读懂人物)大闹五台山鲁智深误入白虎堂林冲醉打蒋门神武松大闹清风寨花荣斗浪里白条李逵浔阳楼题反诗宋江2.师:“那么如何读懂人物呢?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名著课外阅读指导课:《水浒传》PPT

名著课外阅读指导课:《水浒传》PPT

3.文章本意是要突出武松的神武,但第一自 然段却具体描写老虎“一扑、一掀、一剪”, 把老虎“拿人”的本领写得十分生动。文章 为什么要这样写? 突出了老虎的凶猛厉害,衬托(或反衬)武松的 武艺高强,沉着机智。 4.面对气势汹汹的老虎,武松并不立即迎 上去捕杀,而是“一闪”“一闪”“又 闪”。这样写对表现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表现了武松的沉着机智,突出了他不但敢 于斗争,而且善于斗争
走进水浒
走近英雄
——长篇古典小说《水浒传》阅读方法指导课
教学目标
• 让学生学会运用课外阅读方法进行读《水浒传》养成良 好的阅读习惯,达到课内向课外延伸的目的。 • 通过研读典型片段,使学生认识到《水浒传》这部名著 百读不厌、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所在。
教学重点
• 增强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呼唤旧知、导读文本。
年及三旬,有养济万人度量;身躯六尺,怀扫除四海心机。 气宇轩昂,胸襟秀丽” ( )
宋江
二、呼唤旧知、导读文本。
☆读懂故事就要读懂人物
2、“黑熊般一身粗肉,铁牛似遍体顽
皮,交加一字赤黄眉,双眼赤丝乱系。 怒发浑如铁刷,狰狞好似狻猊,天蓬恶 煞 (李逵) 下云梯”
二、呼唤旧知、导读文本。
☆读懂故事就要读懂人物
鲁达的性格特点:“义”、“粗”、 “细”。
“义”是鲁提辖的灵魂,他之所 以“打”、“救”无不出于一个 “义”字。 “粗”与“细”的统一, 是鲁提
辖性格的特色。
嫉恶如仇,性情刚直,好打不平, 不畏强暴,不避危难
四、拓展总结、走近英雄
• 试看昔日水泊梁山,英雄几多风流,百 姓谁人不赞,千年史册传英雄
5.第二自然段写武松“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 联系上下文分析“打折哨棒”的原因和结果, 说说这个细节描写的作用。 1.使尽平生的力气打 原因: 2. “打急了” 3.“打在枯树上” 结果:武松手无寸铁,没有武器 推动情节向前发展 为下文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 作用: 更显英雄本色作铺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这一回带给你哪些启发?(可以从思想、 写法等多个角度考虑)
鲁智深是《水浒》英雄里唯一真正让我感到光明和温 暖的人物。他的正义率直,让我感受到中国草莽英雄所特 有的侠肝义胆;他的慷慨胸襟,让我感到一己小利的局促 (如李忠之卖药和悭吝);他磊落的行止,使我对世界生 出真纯的信赖。而更让我欣赏的,是鲁智深貌似粗莽的外 表下闪耀的温暖慈怜的佛光。在渭州为了等候金老父女安 全远去,火爆急躁的鲁智深竟能坐守两个时辰;在桃花村 痛打了逼婚的小霸王周通后,他劝周通不要坏了刘太公养 老送终、承继香火的事,“教他老人家失所”;在瓦官寺, 面对一群衣衫褴褛、可怜又自私可厌的老和尚,虽然饥肠 辘辘,但听说他们三天未食,就即刻撇下一锅热粥,再不 吃它——这对人类苦难情状真诚入微的体悟,这种幽微的 用心,像毫光一样映照着鲁智深巨大身影,这种隐而不显 的举动,才是真正的英雄之举,才能真正触动人心。
二是粗读法,即对所读的书报, 不是逐字逐句地读下去,而是快速地 观其概貌。
三是精读法,即对书报上的某些 重点文章,集中精力,精细地读。
四是摘读法,即用抄文章有关内 容或重要词句的方法去读。
关于目录:
“目”即篇目名 称
“录”即序言
清代学者王鸣 盛的《十七史商 榷》中所说: “目录之学,学 中第一紧要事, 必从此问途,方 能得其门而入”。
感情独深,爱书如命。有 一次,他的房间失火了, 他首先抱起的是书籍,其 它的任何东西他都不考虑。 为了抢救书籍,他险些被 烧死。他说:“书籍一面 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 一面帮助我在一片烂泥塘 里站起来,如果不是书籍 的话,我就沉没在这片泥 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 流淹死。”
1.清代文学评论家金圣叹将 和《西 游记》《庄子》《离骚》《史记》及杜甫诗 相提并论,合称“六才子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旋风李逵
花和尚鲁智深
相同点:爱憎分明,刚爽豪迈,见义勇为,扶危济困,
嫉恶如仇。
不同点:鲁智深粗中有细,做事前有思考,有分寸;李逵
比较莽撞,做事欠思考,常常因为鲁莽而做错事。
1.用简洁的话概括这一回的主要内容;
2.评论本回的某个细节;(随文批注)
3.作者借本回传达了哪些观点?你是否同 意作者的观点?
应从以下方面勾画目录: 1.作者信息 2.主要人物、内容及写作特色
施耐庵,元末明
初人,一般认为是长 篇小说《水浒》最早 的创作者。祖籍苏州。 19岁中秀才,29岁中 举人,35岁中进士。 曾在钱塘一带做过几 年官,其余时间一直 以教书为业,著名小 说家罗贯中,即为他 的门生。
全书故事情节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 分为第一至第七十一回,写鲁智深、林冲、杨 志、宋江、吴用、武松、李逵、石秀、杨雄、 卢俊义等一百零八名英雄好汉被逼上梁山的经 过,是梁山好汉的个人英雄传奇故事;第二部 分从第七十二回至八十二回,写梁山起义军同 官军对抗作战,后来又合伙受招安的过程,是 梁山事业发展壮大的写照和梁山好汉的集体传 奇故事;第三部分从八十三回至一百回(一百 二十回至一百二十回)写梁山义军受招安后奉 命征辽、征方腊(一百二十回本包括征田虎、 王庆的内容)直至最后失败的经过,是梁山起 义的最终悲剧结局。
2.初步了解《水浒》这部名著的主要 内容和现实意义;
3. 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 课外阅读习惯,今后运用到平时的阅读当 中。
明初文学家宋濂自幼好学, 因家境贫困,买不起书,只好 向别人借,并一定按时送回, 决不拖延时日。他一借到书, 就抓紧时间抄写,即使是大冷 天,砚台结了冰,手指被冻得 麻木了,弯都弯不过来,也决 不怠慢,赶着抄写,决不敢超 过预约归还的日期。因此,大 家都愿意借书给他,宋濂才能 遍观群书。后因其学识渊博, 深得明太祖的宠信,曾奉命主 修《元史》。
“读书应该慢慢地读,一边读,一边动 脑筋想一想:这本书讲了哪些道理,是怎样 讲清楚这些道理的;书上有哪些好的语言、 好的描写,也要想一想……
另外,还要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可 以做摘抄,记提要,也要写心得,记体会,
这就是我常说的不动笔墨不读书。”
—— 徐特立
1.制卡片:将文章中精彩语段、重点 词句摘抄,分类整理,便于查问。
1.知识与能力:初步了解《水浒》这部名 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能结合作品故事情 节来分析理解主要人物形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片段的学习,掌握小 说阅读赏析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阅读《水 浒》及其他文学名著的兴趣,体验文学作品的 魅力,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力。
1.激发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兴趣;
2.作批注:用不同符号对内容、字句、 艺术特色等方面理解、体会、质疑等。
3.写心得:即读后感,就是读书或读 文章后写出的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 和启发。
人物:武 松 绰号:行 者 事件:景阳冈打虎
血刃潘金莲 斗杀西门庆 醉打蒋门神 血溅鸳鸯楼 独臂擒方腊
1.第十回写林冲感叹自己被高俅陷害得有家难奔,有 国难投,不得不上梁山落草。
闻一多读书成瘾,一
看就“醉”,就在他结婚 的那天,洞房里张灯结彩, 热闹非凡。大清早亲朋好 友都来登门贺喜,直到迎 亲的花轿快到家时,人们 还到处找不到新郎。急得 大家东寻西找,结果在书 房里找到了他。他仍穿着 旧袍,手里捧着一本书人 了迷。怪不得人家说他不 能看书,一看就要“醉”。
世界文豪高尔基对书
——“一字一哭,一哭一血,至今如闻其声。”
2.第十四回中阮小五说∶“如今那官司一处处动掸便 害百姓,但一声下乡村来,倒先把好百姓家养的猪羊鸡鹅 都吃尽了,又要盘缠打发他。”
——“千古同悼之言,《水浒》之所以作也。”
3.宋江被捕下狱,李逵说:“吟了反诗,打甚鸟紧, 万千谋反的,倒做了大官!”
——“骇人语!快绝,快绝!”
2.胡适认为:在5000年中,流行最广, 势力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书,并非四书五经, 也不是性理语录,乃是几部白话小说《红楼 梦》和 。
3.日本汉学家仓石武四郎称: 是中国 小说史无前例的杰作。
4.《苏联大百科全书》的评价是: 是 14世纪中国文学的纪念碑。
一是选读法,即根据自己在课内 外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 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 分,以便学以致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