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简介范本-村情简介优秀范文

村情简介范本-村情简介优秀范文

村情简介范本|村情简介优秀范文

化处镇张家寨村村情简介一、基本慨况张家寨村位于化处镇东面,距镇政府驻地2.3公里。辖区面积为3.2平方公里,含白坟、张家寨、院塘、米聋4个自然村寨,3个村民组,总户数469户,人口1830人,居住有汉、布依族等。张家村特困14户,46人。耕地面积1010亩,其中田494亩,地516亩,用材林300亩。人均耕地面积约0.6亩。人均吃粮为230公斤,人均纯收入为900元。劳动力为557个,其中,男劳动力285个,女劳动力272个。外出务工人员300人。森林覆盖率7%。

二、基础设施建设优势:交通便利,光照充足,土壤肥沃,适宜于大棚蔬菜种植,人畜饮水、通讯都较为方便,广播电视覆盖面广。

劣势:农村实用技术推广面较窄,科技兴农步伐缓慢。

三、基层组织建设张家寨村村级建制撤并建后,张家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组成人员逐步配全配强,为进一步做好农业及农村工作奠定了扎实的组织基础。张家寨村村党支部由4人组成,张华刚同志任支部书记,孙凤娇同志任副支书,黄本荣、刘明龙二同志任支部委员,全村共有18名中共党员,占全村总人口的0.98%。

/

感谢您的阅读!

乡镇情况介绍

乡镇情况介绍 xx镇地处闽东北结合部,东与xx乡相连,东南与xx县xx 乡接壤,南与xx乡毗邻,北与xx乡相邻,处在xx区中心区位,素有“闽北东大门”和“旱地码头”之称。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是xx区经济、教育、文化活动中心。省道302、202线贯穿全线。集镇所在地距县城xx公里,境内总面积234.4平方公里,平均海拔936米,年降雨量1726毫米,年平均气温13.9℃,夏季气温25.6℃,昼夜温差大,具有独特的“二元”地理气候;全镇下辖xx个行政村,xx个自然村,xx个村民小组,6630户,30352人。2010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7203.4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2040.5万元,工业总产值5162.9万元;县级工商税78.29万元;粮食总产量17014吨;农民人均纯收入2650元。xx镇特点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千年文化古镇。xx在后晋天福六年(公元941年)立为关隶镇。北宋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升关隶镇为xx,县治移于今城关,属关隶县管辖。清时,xx是xxx县的十七、十八都。民国时,xx为xx二区的一个联保。一九五八年成立xx人民公社,一九五九年由南平专区划福安专区,一九七零年划到建阳地区,八九年改社为乡,九三年撤乡立镇。xx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鲤鱼溪文化民俗,有地方的古民居、高山新娘茶、本地方言快板等众多地方特色浓郁的民俗文化,独具魅力。 2、老区革命重镇。xx镇是闽北重点老区乡镇,全镇xx个行政村有xx个老区村。革命战争时期创立的xx革命根据地,曾

是闽浙边特委、中共xx委所在地,先后爆发过xx农联暴动、角坂刀子会抗丁、天柱战斗、宝岩战斗等革命历史事件。境内有闽浙边地委纪念碑、半林岗游击队集结地等红色遗址。当年,陈贵芳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xx进行长期的革命斗争,创造了“红旗不倒”的奇迹。 3、绿色农业大镇。xx镇地处高山平原区,具有独特的“二元”地理气候优势,造就了林业、毛竹、银杏、药材等丰富的自然资源。全镇现有林地面积19.2万亩,木材蓄积量60万立方米,耕地面积2.68万亩,生态茶园9000亩,毛竹4万亩,锥栗2万亩,百年野生银杏近百棵,反季节蔬菜1.2万亩,“红花大金元”特色烟叶2300亩,山油茶8000亩,食用菌50万袋。 4、区域优势集镇。xx镇是闽东北的“桥头堡”,与两县四乡接壤,又处于高山区中心位置,区域优势明显,省道302、202线贯穿全线,34.5公里的二级公路将于年底全面贯通。镇区主街有1.5公里,沿街店面200多家,是辐射周边乡镇商贸中心,被省经贸委授予“商业重镇”荣誉称号。“十一五”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中,是县域城镇体系次中心,从交通、卫生、教育、居民小区建设、产业发展等多方面进行了规划布局,集镇中心地位进一步突显。 5、旅游魅力乡镇。xx处于xx国家级风景区、xx国家地质公园和xx省级风景区三点一线的中间位置,发展旅游产业区位优势突出。境内民俗文化底蕴深厚,蕴藏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有xx的红色革命历史遗迹、古民居、鲤鱼乡村民俗文化、

村基本情况简介

村基本情况简介 ---------------------------------------------------------------精品范文 ------------------------------------------------------------- 村基本情况简介 村基本情况简介 1、基本村情:文家坝村位于镇西南约5公里,有8个村民小组,共554户,全村总人口2328人,其中党员51人,劳动力人数1127人,村干部4人。 土地资源:有耕地面积4677亩,其中农作物(水稻、小麦)面积1460亩,经济作物(大豆、玉米等)面积500余亩,林业(杨树)资源约1645亩。土地流转面积1056亩,可开发利用资源有奇喷黄泥的黄泥洞和具有传奇色彩的土匪寨岩。产业情况:产业主要以农业为主。无村办集体企业,有上规模水果苗圃基地150亩,经果林300亩,科技示范大棚一个,茶叶苗圃基地320亩,烤烟基地1070亩,本村从业人数约1031人。有个体工商户12户。 村级集体经济:无经营性集体资产,村所在地占地面积约434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村级集体固定资产总额100万元左右。村级无负债。村级可支配收入主要来源于镇政府各项工作考核奖金,2012年约6.3万元。 农民经济收入:农民经济收入以产业务工。外出打工收入为主,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300元。 1 / 3 ---------------------------------------------------------------精品范文 ------------------------------------------------------------- 弱势群体:有五保户13户,低保户316户705人,孤儿1人,残疾126人。人均纯收入低于2500元的有175户563人。

方城县情简介

生态·活力·和谐 ———方城 方城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阳市东北隅。全县辖16个乡镇,557个行政村(街),总面积25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0万亩,总人口103万。 方城迄今已有7000年的文明史,因境内有中国最早的长城——楚方城而得名,古有“汉水以为池,方城以为城”的著名战争策论,是丝绸之路源头、古缯国遗址、中华曾氏祖根地、使圣张骞封侯地、陈胜故里、法圣张释之故里和空军战斗英雄杜凤瑞故里,也是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粮食生产先进县、体育工作先进县和河南省扶贫开发重点县、农综开发重点县。 方城素有“五界一口”之称,境内山岗平各占三分之一。人文自然资源丰厚,有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65处,其中佛沟摩崖造像、古缯国遗址为国保单位;有博望坡古战场、望花湖、炼真宫、七十二潭、南水北调垭口等人文自然风景名胜80多处。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矿种29种120余处,探明储量的有世界级特大金红石矿等10余种。特色产业巩固发展,“方城金叶”牌烟叶为上海中华等名牌香烟重点原料之一,“方娇”牌小辣椒为国家优质品种,“裕丹神”牌裕丹参获国家原产地域保护认证。新兴工业茁壮成长,新能源产业集聚区初具规模,多晶硅、人造金刚石、太阳能电池、风力发展等重点项目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中等宜居城市已具雏型。交通便利,距南阳机场50公里,距新郑机场180公里,焦柳铁路、兰南高速、S103线纵贯全境。能源充沛,北临平顶山煤海,西有鸭河口火电厂,全国首个1000千伏特高压开关站座落境内。

方城县县情简介 中共方城县委方城县人民政府 (2010年9月16日)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在这丰收的金秋时节,各位闽南商风尘仆仆莅临方城考察洽谈项目,这是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极大的支持和鼓励。在此,我谨代表方城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和全县百万人民,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把方城县情向各位嘉宾作以简要介绍。 方城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阳盆地东北缘,辖16个乡镇557个行政村,县域总面积2542平方公里,山岗平各占三分之一,耕地面积153万亩,总人口103万,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全国油料生产百强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科普工作示范县、全国绿色能源示范县创建县和全省扶贫开发重点县、全省农综开发重点县,也是国家重点项目倾斜区。 方城历史悠久。这里处于中原文化和荆楚文化的交接地带,迄今已有7000多年的文明史。“方城”之名,因春秋时期的楚长城而得名。夏商周时即有建制,古称“缯国”、“裕州”,是西汉外交家、博望侯张骞的封地和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西汉廷尉张释之、空军战斗英雄杜凤瑞的故里。 方城地理位置特殊。这里地处北亚热带与南暖温带、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南阳盆地与黄淮海平原、伏牛山脉与桐柏山脉、华北地台与秦岭地槽五条分界线上,东北部是全国九大隘

乡村基本情况简介范文五篇

乡村基本情况简介范文五篇 【乡镇街道范文】一 各村民委员会,乡属各单位: 2013年,科技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 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中、省、市、区科协要求,大力实施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着力培育提升学会能力,着力增强科普惠农益民实效,着力提高决策咨询服务水平,着力密切与科技工作者的联系,切实履行好“三服务 一加强”的工作职能,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支持邓小平诞辰110周年献礼工程和纪念活动,为推进三次创业和建设经济富裕、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新龙 安做贡献。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动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 人才强镇、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型升级为主线,把工作重 点放在推进自主创新、增强发展动力、争创发展优势上,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加强创新载体建设和项目、人才引进,培育壮大创新主体,优化配置创新要素,营造 改善创新环境,努力形成以自主创新为基础的经济增长新亮点和竞争新优势,为全乡 经济社会健康提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人才支持。 二、工作重点 (一)大力实施纲要,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履行好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 室指责,充分发挥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作用,按照大联合、大协作工作方针,全面 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以未成年人、农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五大人群为重点,协调 做好“十二五”时期《全民科学素质纲要》的组织实施工作。坚持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 行动,推进科普宣传群众化、社会化、常态化。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主题,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大型科普活动,推进科普进农村、进学校。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工作。举办身边科学应用 展示、科普讲座等科普宣传活动,大力普及节约资源、健康生活、防灾减灾、低碳环 保等知识,提升村民科学素质,促进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加强项目工作,发展农民专合组织。依托农业产业,新发展一批农技指导员,着力提高农民的市场组织化程度,实现农业规模效益。全年力争培育示范性农民专业

最新-乡镇基本情况简介范文 精品

乡镇基本情况简介范文 位于县城东部,东北界伍家湾乡、田湾镇,东南邻柿溪乡、火马冲镇,西南接锦滨乡,北连城郊乡,素有辰溪东大门之称,是伍家湾、谭家场、柿溪三乡的必经之地,也是片一区四乡的文化、经济、物流、商贸中心。 1956年改称人民公社,1984年恢复乡名。 地域面积939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800亩,辖13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15691人,财政总收入71765万元,被评为怀化市经济发展十快乡镇。 全乡地域轮廓呈芭蕉扇状,沅水贯穿全境。 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全乡森林植被保存良好,森林覆盖率达649,林木蓄积量1054万立方米。 境内山岭起伏,层峦迭嶂,溪河如织,空气清新,山川秀美。 全乡基础设施完好。 交通便利,县道辰----斧、辰----柿公路,乡道木----黄、征----八公路贯穿全境,全乡公路通达率达100,通畅率达92。 有小一型水库座,小二型水库座,骨干山塘口,电排1座,主要农作物为水稻、玉米、柑橘、西瓜等,其中以木洲甜橙最为有名,曾远销世界各地。 特色产业主要有网箱养鱼目前已发展有700余口;葛根种植目前全乡种植面积余亩;楠竹生产有面积约800亩的乡属楠竹场一个;石煤生产是目前全县生产量最大、品位最高的唯一供应基地;耐火矿、铝钒矿生产目前已有两家企业进入实质性开采阶段。 城镇建设初具规模。 新集镇位于木洲村清波浪沅水河畔,依山傍水,风光秀美,距县城8公里,距省道223线5公里,集镇规划用地面积200亩,共有25家机关单位入驻,人口容纳量5000人。 镇内配套设施完善,自来水厂、中心医院、车站、市场、学校、文化楼、敬老院等一应俱全。 旅游资源丰富。 乡历史悠久,早在旧时,木洲春涨便被列为辰溪古八景之一,境内有征溪口新石器时代遗址及龚家湾村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两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村村情简介

毛家沟村村情简介 呼家岔为清涧县宽州镇贫困村,位于清涧县城西南部11公里处,毗邻延安市子长县和延川县,原属宽州镇行政村,2016年并入四合队行政村。 全村总土地面积为794亩,其中农耕地600亩、林果地63亩,草地40亩。户籍总人口73户226人,村内常住人口21户31人,常住人口占全村人口比例为%;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2户67人,其中2017年在册贫困户8户20人,其中,低保户2户6人,五保户1户1人,贫困户占全村户籍人数比例为30%。 本村位置偏僻,经济发展较为单一,农民收入较低。本村地处两市三县交界处,位置相对偏僻,交通不便,以小农经济为主,收入来源主要有土豆、玉米等杂粮种植业和牛羊猪等养殖业。全村现有养羊专业合作社1个,养羊大户3户,共有羊子450只;有养牛户7户,牛40头。目前,全村有80亩集体土地(坝地)对外承包经营,年收入万元。同时正在建设200千瓦的光伏发电站,今年9月份建成投运后,本村年收入可增加12万元以上。据统计,2016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为3521元。 本村组织机构相对完善,村情较好,贫困帮扶力量大。

村子三委会班子健全,其中村委会干部5人,党支部党员12人(60岁以上5人),村民监督委员会委员3人。2017年,市政府办选派4名干部驻村开展扶贫工作,其中副县级领导一名,兼任本村党组第一书记,科级干部3名。经过驻村工作队牵线搭桥,确定了榆林市政府16名副县级以上干部与本村16户贫困户“一对一”联户结对帮扶,所有干部都与帮扶贫困户建立了良好的联系并逐户制定了扶贫计划。 本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大,村容村貌得到全面改善。经过四年帮扶,驻村工作队共积极争取各类资金万元,完成了本村若干基础设施建设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一是投资45万元建成5公里通村道路,投资23万元新建成一条环山生产道路,投资41万完成村内入户道路硬化工程建设;二是投资18万元修建淤地坝一个,扩大了优质基本农田,增加了本村粮食产量;三是42万元建成120平方米标准化的村级阵地,争取专项资金15万元新建村级卫生室,加强和改善了工作和医疗卫生条件;四是投资23万元建成125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安装了篮球架、乒乓球案等相关体育健身配套器材;五是花费万元购买红白理事等用品, 充实了农村文化生活;六是投资万修建人饮工程,新打五口井,解决了村民喝水难问题;七是投资35万元解决了村内道路照明情况,目前该项目已经进入政府采购程序,近期将全面启动实施;八是通过积极争取,总投资140万元的呼家岔光伏项目建设成功列入

朱王堡镇镇情简介

朱王堡镇简介 朱王堡镇位于永昌县的最东部,东邻民勤县蔡旗乡、南靠凉州区双城镇、北毗金川区双湾镇、西接永昌县水源镇。下辖13个行政村,13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9476人;镇域土地总面积407.1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74万亩。2008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408元。2000年被列为全国第二批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2008年被列为全国第二批发展改革试点镇。2009年被确定为金昌市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试点镇。自2000年以来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镇”、“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七项国家级殊荣和十余项省级荣誉。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以国列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和发展改革试点镇为契机,立足区位和资源优势,依托新农村建设,按照“关键抓发展、重点抓基础、核心抓民生”和“农民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总体要求,突出特色农业、小城镇、工业园区三个重点,强化产业支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提高小城镇聚集和承载能力,努力建设特色农业强镇,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以啤酒大麦、硬质小麦、玉米制种、露地蔬菜、日光温室等为主的特色产业和设施农业不断做强做大。发展各类中小型企业479家,建成三洋啤酒原料面业有限公司、清河麦芽公司、金鲜美食品有限公司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9个。小城镇建

设初具规模。累计完成投资2.4亿元,硬化镇区道路2.96公里;建成商业、住宅、办公等各类楼房103栋,建筑面积达22.26万平方米;供水、供热、排污、供电、通讯等设施也日臻完善。小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1.06平方公里,镇区常住人口达到6800多人。村镇建设成效明显。在全县率先实现了村村通油路,其中四个村实现了社社通油路;全镇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6%,照明入户率达到100%。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着力打造集小康住宅、沼气能源、卫生厕所、养殖小区、设施农业“五位一体”的生态家园,农村环境面貌和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整合教育资源,乡村中学已全部并入永昌三中,小学合并工作正在开展,办学质量稳步提高,城乡教育资源逐步向均等化迈进。朱王堡中心卫生院硬件设施达到国家一级甲等医院标准,医疗救助能力进一步增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稳定在99%以上。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不断完善,促进了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积极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村村配备了文化室、图书室。创新基层民主管理形式,农村“一事一议”和村务、财务、党务公开制度不断完善。

xxx镇工作情况简介

xxx镇工作情况简介 xx镇位于华蓥山中段西麓,幅员面积25.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万亩,全镇10个行政村,1个街道社区居民委员会,总人口2.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3万人。今年来,在各级党政领导下,在社会各界支持下,全镇围绕“粮油生产稳镇、劳务输出富镇、三大支柱强镇、改革开放活镇”的发展思路,精心培育三大产业(畜牧业、林果业、加工业),努力建设三个大镇(畜牧业大镇、林果业大镇、加工业大镇),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全镇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一、发展思路清晰,工作重点突出。 立足镇情,分析新的形势,因地制宜地制订全镇的发展思路、工作重点和奋斗目标。在发展思路上,做活三篇文章。即坚持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支撑,以旅游为补充,做特农业,做强工业,做靓旅游业,把禄市这个纯农业镇,发展成为工业、农业齐头并进的经济强镇。在奋斗目标上,建设三个大镇。即依托产

业建支部,大力发展畜牧业;依托公司带农户,大力发展林果业,依托基地建工厂,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通过三年努力,将禄市建设成为林果业大镇、畜牧业大镇、农产品加工业大镇,建设成为全市的农业综合开发基地、农产品集散中心,建设成为丘陵地区的农业典范。在工作重点上,办好三件大事,即“开发一座山、利用一个园、建好一个场镇”。开发一座山就是挖掘资源,调优结构,建成华蓥山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区核心区,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利用一个园就是招商引资,兴办企业,建成全省最大的实木套装门生产基地,解决政府增税问题。建好一个场镇就是搬迁政府,完善设施,形成“工”字型小场镇,解决禄市对外开放形象问题。实践证明,上述思路、目标、重点切合禄市镇情,为禄市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措施得力,镇域经济上新台阶 充分利用黄花梨公司和大川集团落户红光工业园的优势,努力建设三个大镇(畜牧业大镇、林果业大镇、加工业大镇),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壮大镇域经济。(一)畜牧业发展创新高。构建种草、养畜、加工产业链,建设畜牧业大镇。把种草养畜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发展镇域经济的重点,在六水沟等村建优质牧草基地3000亩,以种草促养畜,以养畜促发展。筹集资金

龚坊镇基本情况简介

龚坊镇基本情况简介 乐安县龚坊镇位于江西省中部,抚州市西南部,乐安县北部,地处新干、丰城、崇仁三县(市)交界处,辖区面积157.07平方公里,属低丘陵半平原地貌,辖10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109个村小组,总人口2.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万人。 龚坊镇交通、通信便利。省道抚八线穿境而过。南距乐安县城38公里;北离省会南昌160公里,向乐铁路乐安北部江边站15公里;东北距抚州市84公里;西南距永丰80公里、吉安140公里,京九铁路八都站50公里。通信宽带网已经开通,通信光缆延伸至各村,无线通信信号覆盖全镇。一座35KV的变电站,供全镇日常工业、生活用电。库容150立方米的水塔,确保生活和工业用水。 龚坊镇资源丰富,有耕地面积29378亩,便于机械化操作的千亩园田化场所三个,是全县的产粮大镇,占全县粮食总产的1/10。国家粮食储备库建在该镇抚八线路边,是粮食储备加工的理想场所。现有山林面积15.4万亩,坡度低于15°的荒山一万多亩有待开发。全镇水资源丰富,平均宽度50米的龚坊镇河穿境而过。水域面积4500亩,宜养水面3000多亩,目前用于发展特种养殖水面200亩,尚有2000亩宜养水面有待开发。此外,还有丰富的花岗岩、稀土等矿产资源。 龚坊投资环境优越,加上各项具体、实惠、宽松的优惠措施,优

质的全程跟踪服务体系,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现已吸引台大农业科技园有限公司、手套厂、彩灯厂、圣仁建材厂和永恒米业有限公司等多家外地客商前来投资兴业。 龚坊镇坚持科学发展观,经济持续发展。农业方面已形成烤烟、蚕桑、无公害蔬菜、优质肉猪、水蜜桃、板栗、柑桔等高效产业。工业方面,初步形成了以建材、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制造业为主的民营企业工业体系。三产方面,市场体现健全,城镇市场活跃,商品零售额年交易总量达3000万元。 龚坊镇本着“开明开放、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以“硬环境更好、软环境更优”的招商理念,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竭诚欢迎各界朋友前来洽谈协商,投资开发,兴办实业,真诚合作,共谋发展。

格咱乡格咱村村情简介

格咱乡格咱村村情简介 一、格咱村基本情况简介 1、格咱村是全乡国土面积最广、生态资源丰富、矿产资源最多的行政村之一,近年来,格咱丰富的自然资源吸引了诸多开发商的眼光,格咱已逐步成为一片投资热土、开发乐园、工矿企业在逐步取代传统而成为我村的支柱产业。从2003年的一家红山铜矿企业发展到目前的七家矿山企业。这些企业的发展有力地推进和带动了格咱经济社会各项事业 的发展。格咱村下辖12村民小组,共有433户,2278人,全村共有1个党总支部、4个党支部、111名党员。其中:正式党员74名,预备党员44名;年龄最大的90岁,最小的20岁。全村共有3所学校,1所卫生室,6家企业;全村土地耕地面积4226.412亩;主要农作物以青稞、小麦、马铃薯、油菜为主;农村经济收入主要以松茸为主。工商业(现在村里还没有集贸市场,有家饭店,有一家移动电话话费代销点);村中有两家鱼塘,一所小学,硬件设施尚可。 2、村中现任领导班子于今年4月完成选举,村党总支部书记袁润才由上级党委政府任命,然后再在村中进行了实质性的选举。村主任:知史七林、村副主任:张长寿,均是在二O一O年四月份的民主选举中选任,2011年1月16日,我村在村里开展了年终总结,全村每户均有一人参加(共计

440人),村民对村领导班子满意度为100%,对村务公开满意度为100%。 3、村中房屋、道路都进行了科学规划,村庄日常管理文明民主;农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水利设施均达到农村基本水平,农村安全水普及率为100%,农村通电情况为100%。 二、格咱村各个社简介 1、东风大社 宗都组,38户,181人,社长王建华; 格丁水组,34户,188人,社长孙建忠; 格丛组,35户,194人,社长扎拉; 贝木古组,27户,132人,社长孙诺。 2、红星大社 南从组,22户,112人,社长高建华; 古瓦组,21户,115人,社长张跃进; 古打组,24户,133人,社长杨新华; 木叉组,33户,173人,社长孙诺; 3、红旗大社 阿更组,34户,183人,社长孙建国; 拉嘎组,67户,352人,社长杨金华; 4、红跃大社 宗巴组,61户,308人,社长小农布; 初古组,37户,207人,社长农永生。

崇义县情简介

崇义县情简介 崇义县地处江西西南边陲,与湖南、广东交界,国土总面积2207.7平方公里,人口21万,辖16个乡(镇),124个行政村,8个社区(居委会),是中国竹子之乡、中国南酸枣之乡、中国鹭鸟之乡,被评为全国重点林业县、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卫生县城、国家森林城市。 崇义历史文化厚重。1517年,王阳明以“崇尚礼义”之意上奏取名设县。崇义是王阳明以“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等为主体的心学体系的形成地、实践地和成熟地,是王阳明“立德、立功、立言”体现最为完整的地方。县内保存有完好的“平茶寮碑”石刻等阳明文化遗迹,打造了以“一山(阳明山)一湖(阳明湖)一园(知行公园)一馆(阳明展览馆)一院(阳明书院)一碑(平茶寮碑)”“六个一”为主体的阳明文化景观。崇义也是革命老区,毛泽东、邓小平、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崇义留下了光辉足迹,保存有毛泽东、彭德怀、朱德、陈毅旧居,上堡整训旧址、红三军团总部旧址和红军后方医院遗址,建党初期名将王尔琢烈士墓等许多革命史迹。同时,境内蕴育了中国南方特有的客家文化、竹乡文化和乡土文化,有三节龙、民间灯彩、舞春牛等特色鲜明的客家民俗风情,崇义客家梯田被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崇义生态环境优美。崇义位于赣湘边界罗霄山脉东麓,

是赣西—赣西北山地森林生态屏障主体分布地区,也是罗霄山脉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的核心区域,是一个“九分山半分田,半分道路、水面和庄园”的典型山区县,森林覆盖率88.3%,位居全国县级第一。境内有“中国空气负离子含量最高的旅游风景区”阳明山,有“华东户外运动第一山”齐云山,有“地下宫殿”聂都溶洞群,以及“中国最大客家梯田”上堡梯田,“不是漓江胜似漓江”的阳明湖等。目前,全县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1个,省级生态乡镇10个,省级生态村10个,市级生态村83个,市级以上生态村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75%。2015年,崇义被列为全省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县。2018年,被评为全国首批国家级森林城市创建县。 崇义自然资源富集。以林业、钨矿、高岭土资源最为丰富。全县林地面积269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89.3%,其中生态公益林94万亩、商品林175万亩。活立木蓄积量1400万立方米、毛竹1亿根,位居全省首位。崇义属于诸广山脉南端丹霞地貌,成矿条件好,品种多,储量大,分布广。全县已探明矿种有27种,查明有资源储量的矿种16种,以钨、煤、锡最为丰富,全县钨保有储量15.2万吨,约占赣州市钨资源保有储量的三分之一;锡储量为3.5万吨,煤储量为1000万吨,硅储量为230万吨,高岭土1000万吨,硅石900万吨。 崇义区位优势显现。东与赣州市南康区接壤,南与大余县和广东省仁化县相交,西与湖南省汝城县、桂东县毗邻,北与上犹县交界。厦蓉高速公路贯穿东西,距离赣州中心城

巢湖市柘皋镇镇情简介

巢湖市柘皋镇镇情简介 古镇柘皋,安徽省综合改革试点镇,2004年四月份被国家确定为全国重点中心镇,副县级建制。该镇南距巢湖市2 4KM,西离合肥市48 KM,东至南京137 KM。全镇总面积14 8平方公里,辖16个村委会,2个居委会,363个自然村,总人口79921人。镇建成区面积4.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 2万。 柘皋,古称橐皋,西周初期群舒一支在此建立宗国,春秋时先属楚后属吴。周敬王三十年(公元483年),鲁哀公会吴于橐皋,故史称“会吴城”。西汉置橐皋县,属九江郡。唐置橐皋镇,属巢县。南宋时改称柘皋,清末曾为安徽三大重镇之一。 柘皋,地处吴楚,人杰地灵。历代人文荟萃,精英辈出。明代有武臣荣禄大夫、沂国公金朝兴等;清代有户部员外郎、刑部郎中汤懋纲、进士杨欲仁等;现代有国民政府考试院副院长“总统府”资政杨功亮;当代有北京军区中将司令员周依冰、中央党校教授马素兵、国防大学教授程国采、美籍华人科学家阚家冥等。现代文人高植是我国第一位翻译托尔斯泰长篇巨著《复活》、《安娜〃卡列宁娜》的译者,郭沫若同志曾为其处女译本《战争与和平》作序,并与之共同出版发行。

柘皋名胜古迹众多,柘皋八景斐声方圆数百里,其中“而山白龙洞有着神话般的传说。据说很久以前有一条白蛇在而山主峰─龙洞内修炼。久之,白蛇得道变成白龙飞天后留此白龙洞,洞口宽约10平方米,洞深数里,其间布满石乳、石笋,且闻泉水叮咚响。“玉栏古桥”更有其不同寻常的历史渊源。相传元末朱元璋起义,遇元兵追杀,至柘皋河边,进退维谷,危难之际,一老丈从苇丛中推出一只小船,轻点竹篙,将朱元璋渡过河去。后明朝立,朱元璋在柘皋河上修一石桥,取名“遇难桥”,以报老丈当日救命之恩。后人见“遇难”二字不祥,遂改为谐音“玉栏桥”,相传至今。 柘皋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捷。331省道与合巢芜高速公路交叉穿境而过并在镇区交汇。柘皋河连巢湖通长江,可常年通航,系一天然黄金水道。柘皋港位于镇区,岸线长182.5m,港口水深5m以上,可供100吨级船舶停泊。 柘皋素来商贸发达,为巢北最大商品集散地。改革开放以来,商贸业得到蓬勃发展,各类专业市场布局日趋合理,服务功能逐步增强,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现已建有农贸、商贸、竹木、粮油、牲畜、蔬菜批发六大专业市场,辅之以华联、苏果、泽华三大超市及临街2000多个商业门面和各类摊点。各类商品品种齐全,琳琅满目,日客流量达4─5万人,年商品成交额达1.8亿元。 农业产业化格局纷呈。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麦类等,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油菜、花生、西瓜、蔬菜等。其中蔬

村基本情况简介

桃沟乡大秦村基本情况简介 基本情况:桃沟乡大秦村距离乡政府驻地5公里,京沪高铁和302省道穿境而过,交通便利。2008年由原大秦,大曹、后楼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至2017年初,全村1456户,共5507人,其中外出约1350人。有低收入家庭214户、400人,参加养老保险3466人,农村合作医疗4663人,2016年人均纯收入6800元。 本村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约10472亩,有商贸市场一个,拥有家庭农场四个,其中省级家庭农场1个,流转土地共1080亩,无公害明星优绿果商标成功注册。村容村貌相对整洁,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相对健全。 发展制约因素及有利条件:本村发展的有利因素是劳动力充足、土壤肥沃,农业基础设施完善。不利因素是传统种植小麦、大豆,在增产增收上效果不明显;村民思想相对保守、落后,合作创新意识不强;年轻一代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在做大做强新型农业发展项目上,缺人才、缺技术,缺资金。 发展方向及需要通过包扶解决的问题:面对本村发展的有利条件的实际情况,本村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通过光伏发电、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多种方式创造性地发展本村经济,干群共同努力,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桃沟乡戴夏村基本情况简介 基本情况:桃沟乡戴夏村距离乡政府驻地8公里,302省道穿境而过,交通便利。2008年由原戴夏、吴尹、吴马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至2017年初,全村861户,共3556人,其中外出约1000余人。有低收入家庭119户、238人,低保户36户,81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3300人,2016年人均纯收入3600元。 本村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约7500亩,拥有金穗面业、博德尔环保项目等3家企业。村容村貌相对整洁,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村级班子健全,扶贫工作2016年度顺利出列,2016、2017被评为桃沟乡先进基层党组织。 发展制约因素及有利条件:本村发展的有利因素是劳动力充足、土壤肥沃,农业基础设施完善。不利因素是传统种植小麦、大豆,在增产增收上效果不明显;集体经济薄弱;村民思想相对保守、落后,合作创新意识不强;年轻一代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在做大做强新型农业发展项目上,缺人才、缺技术,缺资金。 发展方向及需要通过包扶解决的问题:面对本村发展的有利条件的实际情况,本村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主动作为,通过光伏发电、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多种方式创造性地发展本村经济,干群共同努力,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村情简介

***村村情简介 一、基本情况 (一)自然条件 ***镇***村位于***东北部,南面与**村、***村毗邻,海拔**m,无霜期***天,干旱多风沙,降水少,蒸发量大,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6.90C,年平均降雨量***mm,年平均蒸发量***mm,最大沙尘暴日数**天,属典型沙漠气候,耕地严重沙化,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二)社会经济条件 全村有*8个村民小组,**户,***人,耕地***亩,人均***亩,平均亩产***公斤,2011年粮食总产量***吨,人均有粮***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元,有贫困户***户,**人。现有小学*所,在校学生**人,教职工***人,入学率100%,有农家书屋1个,图书**8册。 二、近年来扶贫开发取得的成效及采取的措施 2010年,***村在发展农村经济方面以葵花、养殖、制种玉米、特色经济林为主导产业,以种植洋芋为辅的农业生产体系。并计划在2012年发展养殖暖棚***座,积极调整种植结构,按照“设施农业+特色林果业”的主体生产模式,2011年栽植枸杞***亩,计划2012年栽种皇冠梨***亩,粮经草比例为40:56:4,夏秋比例为3:7,种植结构更趋合理。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该村以交通、教育为重点,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新修村级公路**公里,计划2012年新修小学一所,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扶贫开发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水利设施年久失修,灌区水井损坏程度严重,村组道路网络布局不完善,群众行路难的问题依然存在。二农民文化程度低,

科技素质不高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不强,应用新技术、新品种的范围不广。三是村集体经济薄弱,缺乏自我发展的能力。村上没有集体经济积累,村内公用事业发展基本靠上级部门的支持缺乏自我发展的能力。四是公共服务设施缺乏,村内没有文化娱乐设施,没有专门的科技培训阵地。五是村容村貌不够整洁,农户庭院环境卫生较差,垃圾没有没有固定的倾倒点和处理设施。 四、今后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一是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以舍饲养殖为重点的设施农业,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是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采取农户自筹、项目扶持、部门帮扶等形式,进一步改善水、电、渠、路等基础设施。 三是抓好中低产田改造,通过改良土壤、测土配方、科学施肥等综合措施,培肥地力,提高土地投入产出比。 四是抓好劳务经济,通过多种形式的劳务输出,增加农户收入。

乡镇基本情况简介范文

乡镇基本情况简介范文 乡镇基本情况简介范文 位于县城东部,东北界伍家湾乡、田湾镇,东南邻柿溪乡、火马冲镇,西南接锦滨乡,北连城郊乡,素有辰溪东大门之称,是伍家湾、谭家场、柿溪三乡的必经之地,也是xx片一区四乡的文化、经济、物流、商贸中心,乡镇基本情况简介范文。1956年改称xx人民公社,1984年恢复乡名。地域面积9 3.9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800亩,辖13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15691人,财政总收入71 7.65万元,被评为怀化市经济发展十快乡镇。 全乡地域轮廓呈芭蕉扇状,沅水贯穿全境。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全乡森林植被保存良好,森林覆盖率达6 4 .9%,林木蓄积量 10.54万立方米。境内山岭起伏,层峦迭嶂,溪河如织,空气清新,山川秀美。 全乡基础设施完好。交通便利,县道辰----斧、辰----柿公路,乡道木----黄、征----八公路贯穿全境,全乡公路通达率达100%,通畅率达92%。有小(一)型水库座,小(二)型水库座,骨干山塘口,电排1座,主要农作物为水稻、玉米、柑橘、西瓜等,其中以木洲甜橙最为有名,曾远销世界各地。特色产业主要有网箱养鱼:目前已发展有700余口;葛根种植: 目前全乡种植面积XX余亩;楠竹生产: 有面积约800亩的乡属楠竹场一个;石煤生产:

是目前全县生产量最大、品位最高的唯一供应基地;耐火矿、铝钒矿生产: 目前已有两家企业进入实质性开采阶段。 城镇建设初具规模。xx新集镇位于木洲村清波浪沅水河畔,依山傍水,风光秀美,距县城8公里,距省道223线5公里,集镇规划用地面积200亩,共有25家机关单位入驻,人口容纳量5000人,范文《乡镇基本情况简介范文》。镇内配套设施完善,自来水厂、中心医院、车站、市场、学校、文化楼、敬老院等一应俱全。 旅游资源丰富。xx乡历史悠久,早在旧时,木洲春涨便被列为辰溪古八景之一,境内有征溪口新石器时代遗址及龚家湾村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两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是红军长征期间贺龙所部的途经之地。而今,作为投资总额达26亿元的省重点工程大伏潭水电站坝区所在,总长570米的大坝大桥横跨沅水,宝岛木洲在沅水河中平坦如镜,洲上绿树成荫,景色迷人,上游库区常年蓄水位129米,是旅游观光、假日休闲垂钓的绝佳场所。 范文提供的乡镇基本情况简介范文 附送: 乡镇学习吴大观活动事迹活动总结 乡镇学习吴大观活动事迹活动总结 根据中组部、中宣部、中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国资委党委等四机构《关于开展向吴大观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中组发〔201N〕11号)和中共**县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皇路店镇镇情简介1

皇路店镇镇情简介 皇路店镇位于南召县东南部,镇域面积96平方公里,因当年汉光武帝刘秀征战路过而得名。全镇辖25个行政村,289个村民小组,5.6万人,耕地4.8万亩,是南召县唯一平原乡镇。 近年来,皇路店镇各项工作突飞猛进,成绩卓著。先后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科普示范乡镇”和“省科普示范基地”,被南阳市委、市政府授予企业发展、计划生育和信访稳定工作“先进乡镇”、“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五好乡镇党委”、“城乡规划与实施优秀乡镇”、“市级卫生先进乡镇”和“市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乡镇”、“南阳市三星级小城镇”、“南阳市50强镇”、“南阳市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等多项荣誉。连续多年荣获南召县目标管理一等奖。 一、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皇路店镇地处南召、方城、卧龙三县区交界,是南召县南大门;南距南阳30公里,西到县城40公里,北临古城云阳30公里,东依汉江支流白河;距许平南高速30公里、太澳高速15公里、南阳国际机场40公里;省道豫02线纵贯南北,豫联14线跨越东西,焦枝铁路穿境而过;建有客流量30000余人、货运量10000吨以上的大型火车站一座;境内鸭河口水库库容量13.5亿立方米;鸭河口一期、二期火

力发电厂年发电量超100亿度,正在筹建的孟山核电站距镇区12公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已成为吸引全国各地有识之士前来投资兴业和观光旅游的一片热土。 二、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倾全镇之力狠抓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2.8亿元,实现了新政府搬迁,新建办公、后勤、站所及住宅楼5幢;新修豫联14线新街、电信南大街2条,改造黄石大街、老街、黄河南路、文化路、温泉路5条,安装路灯1000余盏,新建花坛21座,栽植绿化树木10万余棵;新建尹店蔬菜市场、鸭河电厂西大门蔬菜市场2处;设立鸭河工业园区、豫02线工业园区和魏庄花生米加工园区3处;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修村村通道路72公里,建设文化广场、文化大院、文化长廊30余处,农村改厕改厨改圈500余户,基本实现“六通五有六化”标准,形成市级文明新村3个、县级文明新村6个。农村生产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改善和提高。 三、招商引资硕果盈枝 近年来,通过政策激励、网络构架、真诚服务等多策并举,全镇落户非公有制企业56家,总投资额达4亿多元,规模较大的有天瑞集团投资1.5亿元兴建的鸭河粉磨站,年可产水泥200万吨;南阳市上野忠德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6000万元建造的碧水山庄,占地200亩,拥有24幢别

村基本情况简介审批稿

村基本情况简介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桃沟乡大秦村基本情况简介 基本情况:桃沟乡大秦村距离乡政府驻地5公里,京沪高铁和302省道穿境而过,交通便利。2008年由原大秦,大曹、后楼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至2017年初,全村1456户,共5507人,其中外出约1350人。有低收入家庭214户、400人,参加养老保险3466人,农村合作医疗4663人,2016年人均纯收入6800元。 本村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约10472亩,有商贸市场一个,拥有家庭农场四个,其中省级家庭农场1个,流转土地共1080亩,无公害明星优绿果商标成功注册。村容村貌相对整洁,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相对健全。 发展制约因素及有利条件:本村发展的有利因素是劳动力充足、土壤肥沃,农业基础设施完善。不利因素是传统种植小麦、大豆,在增产增收上效果不明显;村民思想相对保守、落后,合作创新意识不强;年轻一代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在做大做强新型农业发展项目上,缺人才、缺技术,缺资金。 发展方向及需要通过包扶解决的问题:面对本村发展的有利条件的实际情况,本村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通过光伏发电、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多种方式创造性地发展本村经济,干群共同努力,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桃沟乡戴夏村基本情况简介 基本情况:桃沟乡戴夏村距离乡政府驻地8公里,302省道穿境而过,交通便利。2008年由原戴夏、吴尹、吴马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至2017年初,全村861户,共3556人,其中外出约1000余人。有低收入家庭119户、238人,低保户36户,81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3300人,2016年人均纯收入3600元。 本村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约7500亩,拥有金穗面业、博德尔环保项目等3家企业。村容村貌相对整洁,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村级班子健全,扶贫工作2016年度顺利出列,2016、2017被评为桃沟乡先进基层党组织。 发展制约因素及有利条件:本村发展的有利因素是劳动力充足、土壤肥沃,农业基础设施完善。不利因素是传统种植小麦、大豆,在增产增收上效果不明显;集体经济薄弱;村民思想相对保守、落后,合作创新意识不强;年轻一代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在做大做强新型农业发展项目上,缺人才、缺技术,缺资金。 发展方向及需要通过包扶解决的问题:面对本村发展的有利条件的实际情况,本村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主

村情简介

城关镇碾盘村情况简介 一、基本情况 碾盘村位于商南县城关镇,地处城关镇西北方向。全村共有239户,958口人,耕地面积620亩,党员26名。人均粮食产量800斤,2011年人均纯收入3500元。目前,该村以茶叶、畜牧、中药材为主导产业。 二、近几年党建工作成效 1、碾盘村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努力加强党建工作,不断强化基础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促进支村两委班子成员提高综合素质,切实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党建、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绩。 2、在发展农村经济方面,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确立以茶叶、畜牧为主、中药材为辅的农业生产体系,并向上级有关部门提出产业项目申请,计划在2011年至2012年,再发展大棚30至50个,采取品种选择、土壤施肥、技术培训、专家现场指导等措施,采用“基地+合作社”的模式,逐步把我村建设成为优质茶叶、蔬菜生产和销售基地。 3、建立茶叶加工厂一座,实行种植和加工一体化生产,实现效益最大化。新建大棚蔬菜28个,面积达14亩。发展养殖大户5户,养殖业不断壮大。修复小学校舍12间,占地6亩,极大地方便了当地学生教学工作。修建通组水泥路1500米,现在全村通村水泥路覆盖率达70%。这些基础设施极大地满足了村民的物质文化需求。 4、在生态绿化方面,对通村路和国道进行种植绿化,目前共种植国槐200株,柳树300株,杨树80株,并设有专人管护,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环境。

5、在发展公益事业与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碾盘村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教育干部和群众,提高农民意识,转变集体观念。大力实施农村“三位一体”改造工程,共有30余户获益。鼓励和支持村民建设沼气池50户。每年开展评选、“致富能手”、“和谐文明家庭”等活动,通过典型引导,榜样带动,全体村民的文明意识得到了很大提高。 7、改革开放30年来,我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民主政治、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文化、卫生事业快速发展,生产环境显著改善,各项补贴落实到位,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欠帐较大。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山区无自流灌渠系统;电力设施容量小、费用高;村组道路网络布局不完善,有多条出境路、断头路没有修通,群众行路难的问题依然存在;有线电视没有进村入户。 2.农民文化程度低,科技素质不高。全村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农民仅占全村村民的30%,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不强,应用新技术、新品种的范围不广。 4.村集体经济薄弱,缺乏自我发展的能力。村上没有村办企业,没有集体经济积累,村内公用事业发展基本依靠上级部门的支持,缺乏自我发展的能力。村级民主管理组织不健全,制度不完善。 5.公共服务设施缺乏。村内没有文化娱乐设施,没有公共休憩活动场所,没有专门的科技培训阵地。 6.村容村貌不够整洁。农户庭院环境卫生较差,部分房屋属七八十年代修建的砖土木结构,年久失修。清洁节能能源使用率低,垃圾没有固定的倾倒点和处理设施。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