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赛项方案

合集下载

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竞赛计算机网络应用项目方案范文申报书详

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竞赛计算机网络应用项目方案范文申报书详

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竞赛计算机网络应用项目方案范文申报书详附件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竞赛项目方案申报书方案申报单位(盖章):工业和信息化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竞赛项目方案一、赛项名称(一)赛项名称计算机网络应用(二)压题彩照(三)赛项归属产业类型电子信息产业(四)赛项归属专业大类电子信息大类—计算机类—计算机网络技术(110202)二、赛项申报专家组通过竞赛,考核学生对智慧园区网络的拓扑规划能力、IP地址规划能力、有线无线网络融合能力、IP通信网部署能力、数据中心搭建与实施能力、云计算网络的规划及实施能力、出口规划与实施能力、设备配置与连接能力、服务的搭建与调试能力、应用的接入与测试能力、工程现场问题的分析和处理能力、组织管理与团队协调能力、工程现场问题的分析和处理能力、组织管理与团队协调能力,推进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对接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紧贴网络工程前沿技术和生产实际,调整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有效开展实践性教学,促进产教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四、赛项设计原则(一)确保公开、公平、公正是赛项设计的第一准则严格遵守大赛制度文件,规范赛项设计、组织、实施各环节流程,确保赛项公开、公平、公正。

(二)赛项关联专业覆盖面广全国1327所高职高专院校中开设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院校超过1000所,专业覆盖率超过75%。

赛项覆盖院校多,具有较好的带动和引领作用。

(三)赛项关联技术是实施“互联网+”行动、“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需要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支撑;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应用,构建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产业新生态体系,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基础。

(四)赛项关联岗位群人才需求量大赛项主要关联计算机网络行业3个核心岗位群:网络组建项目实施与技术服务岗位(建网)、网络安全与管理项目实施与技术服务岗位(管网)、软硬件及网络应用系统实施与维护技术服务岗位(用网)。

信息化教学大赛评判要点及对策(2)

信息化教学大赛评判要点及对策(2)

按照教学设计组织课堂教学,环节衔接自然,过程调控合理;学习情境创
设恰当,教学组织与方法得当,学生活动参与面广、交互性强,突出学生
教学
主体地位,体现“做中教、做中学”;教学内容呈现恰当,教学手段灵活
实施
45
多样,能够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与数字资源, 满足职业教育教学需求;针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方法
而加深对礼仪的认识和了解。” 例9:《学会感恩》(心理健康):重点——培养感恩的能力;
难点——理解感恩。“回馈他人,感恩他人”“对全社会感 恩”“践行感恩”“引导学生主动感恩”等。
三、关于教案
(5)教学方法要得当、有效 例10:《<论语>中的交友之道》(中华传统文化
概论):随机点名法、快乐游戏法、搜狐影音 播放法、网络音频链接法、讨论探究法、联想 对比法、游戏表演法、演讲总结法、视频录像 法、多媒体共享法。(教法泛滥,计10种) 例11:《英语谈判》:情景教学+任务驱动教学 +听说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配合=教学做一 体化。
创新
际教学,有较大推广价值。
二、评判工作要点及对策
(一)评分指标与评比要素(信息化课堂教学)
评分 分 指标 值
评比要素
教学目标明确、有据,教学内容安排合理,符合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要求;
教学 25 教学策略得当,符合职业院校学生认知特点;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数字资
设计
源和信息化教学设施,系统优化教学过程;教案完整、规范。
(一)评分指标与评比要素(信息化实训教学) 根据赛项要求,要针对给定的实训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 巧妙利用现场提供的设施、设备;完成现场操作任务并进 行适度讲解和说明。 根据评审指标,紧扣教学内容,但可根据本校教学实际作 适度调整;赛前完成教学设计,实施过课堂教学;主讲教 师要展示良好的职业技能和教学基本功。

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_“信息安全管理与评估”项目竞赛规程完整

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_“信息安全管理与评估”项目竞赛规程完整

心之所向,所向披靡竞赛项目设计应适应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与社会发展需要 ,展示知识经济时代高技能人材培养的特点,聚焦信息安全技术应用领域岗位的主要技能。

在《中华人民 XX 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已明确指出:✓推动并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就业的技能和本领✓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完善信息安全标准体系和认证认可体系✓实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风险评估等制度✓加强信息网络监测、管控能力建设,确保基础信息网络和重点信息系统安全✓加强互联网管理,确保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因此,信息安全将成为我国信息化发展战略中重要的组成部份 ,而安全评估又是该部份中的重要内容。

信息安全管理与评估通过竞赛,展示信息安全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学生面向应用的实践能力,同时检验学生从网络组建、网络配置与应用到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的关键技能和职业素质,进一步促进信息安全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教学内容与教育方法改革 ,深化校企合作,引导教学改革和专业方向调整 ,具体内容体现如下:✓使学生了解并学习我国安全等级保护标准✓通过多学科、跨专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协同工作能力✓通过笔试考察选手职业道德,促进教学在道德文化方面的建设✓使学生在进入岗位前就建立正确客观的信息安全意识✓提高学生在信息安全管理方面的能力与技巧✓推动工学结合,提高学生对网络进行安全评估的能力✓促进院校对信息安全专业建设✓提高老师在信息安全专业的技能✓促进信息安全专业教材的编写✓促进我国信息安全高技能人材培养和储备✓保障我国信息化快速、持续、健康和安全发展高职信息安全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培养目标是能从事网络安全管理、信息安全监查、安全评估、等级保护评测等核心职业能力,毕业生的主要工作岗位包括公安局信息监查、网站安全、病毒查杀机构等单位、运营商、企业的技术安全维护员、各个重要政府部门的网络安全监测等。

按照20XX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的指导思想和竞赛原则,本赛项重点考核参赛选手进行网络组建、网络系统安全策略部署、信息保护、按照等级保护标准进行网络安全评估的综合实践能力, 具体包括:1.参赛选手通过网络评估技术对信息网络中常见的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 VPN、负载均衡等各类网络设备实施安全管理与评估;2.参赛选手通过主机评估技术对信息系统中常见的 Windows 主机、 Unix 主机、 Linux 主机等各类主机系统实施安全管理与评估;3.参赛选手通过数据库评估技术对目前常见的文档型数据库和关系型数据库等各类数据库实施安全管理与评估;4.参赛选手通过应用系统评估技术对 web 应用、文件应用、音视频应用、邮件应用等各类应用系统实施安全管理与评估。

2024版年河北省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方案

2024版年河北省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方案

01大赛背景与目的Chapter河北省职业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1 2 3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信息化教学在职业教育中作用大赛目的和意义推动河北省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的发展01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02促进职业院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0302参赛对象与条件Chapter河北省内各高等职业院校、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在职教师。

河北省内各高等职业院校、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在校学生。

其他符合条件的个人或团队。

参赛作品应紧密结合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体现信息化教学的特点。

参赛学生应为本校在籍学生,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参赛作品应为原创,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参赛教师应具有相应教师资格,并在职业教育教学一线工作。

参赛团队应指定一名负责人,负责团队的组织和协调工作。

报名方式及截止时间报名方式截止时间2024年XX月XX日。

逾期将无法报名参加本次大赛。

03比赛内容与形式Chapter信息化教学设计参赛者需提交一份完整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设计。

信息化教学实施参赛者需展示一节信息化教学实践课,展示其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

信息化教学说课参赛者需进行说课,阐述其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思路、特点、创新点及实施效果等。

线上评审线上提交作品专家评委将对提交的作品进行线上评审,评选出优秀作品进入下一轮比赛。

现场决赛评分标准及权重分配信息化教学设计(占比40%)信息化教学实践(占比30%)信息化教学说课(占比20%)答辩环节(占比10%)04组织架构与分工协作Chapter组织架构设置及职责划分大赛组委会秘书处专家组承办单位定期会议机制联络员制度信息共享平台030201各单位协作配合机制建立确保比赛顺利进行措施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加强技术支持和保障A B C D建立应急预案加强人员培训和指导05宣传推广与氛围营造Chapter宣传推广计划制定和执行情况回顾制定全面宣传推广计划多元化传播渠道利用定期回顾与调整互动体验增强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互动体验,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激发学生对信息化教学的兴趣。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获奖特征分析——以高职院校获奖数据为例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获奖特征分析——以高职院校获奖数据为例

第20卷第5期2021年5月职业技术V o c a t i o n a l Te c h n ol o g yV〇1.20 No. 5May, 2021DOI:10.19552/ki.issnl672 -0601.2021.05.016“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获奖特征分析—以高职院校获奖数据为例李淨(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芜湖241002)摘要:20丨9年作为职业教育大改革大发展的一年,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也适时做出了新的调整。

通过对2012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中的高职院校教学能力比赛获奖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比赛呈现出获奖数量稳步增长、获奖分布覆盖面广、获奖区域分布不均和比赛赛项不断优化的特征。

为促进信息化教学改革发展,文章提出建议:应用重视程度有待提高,资源开发建设有待加强、教学管理普及有待完善和省域均衡发展有待细化。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教育;教学能力比赛;信息化教学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1672 -0601 (2021)05 -0083 -06Analysis on the Winning Characteristics of u Teaching Ability Competition in Skills Competition of National Vocational Schools"------Taking the Winning Data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s an ExampleL I Cheng(A nhui Technical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W uhu 241002, China)Abstract:In 2019, as a year of great refonn and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teaching ability competition in national vocational schools has also been duly adjusted in that year. Through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winning data of teaching ability competition in national vocational schools from 2012 to 2019, it is found that ihe competition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eady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winners, wide coverage of w inners, uneven distribution of winning areas and continuous optimization of the competition item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zation teaching refom i,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application importance degree needs to be raised;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resources needs to be strengthened;the popularization of teaching management needs to be perfected;and the provincial balanced development needs to be refined.Key w 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vocational education;teaching ability com petition;informatization teaching〇引言2019年国家密集出台关于职业教育发展的 政策,将改变我国职业教育和数千所职业院校的 发展轨迹,2019年成为全面推进我国职业教育大改革大发展的一年。

2024教学能力比赛备赛选题和教学实施报告指引

2024教学能力比赛备赛选题和教学实施报告指引

2024教学能力比赛备赛选题和教学实施报告指引2023年教学能力比赛已经结束,2024年的备赛已经紧锣密鼓地进行了。

在教学能力比赛中,选题是至关重要的一环,选题直接关系到比赛作品的水平和质量,所以参赛者应该慎重对待。

本文通过对2023年国赛获奖作品的分析,总结出4点选题技巧,一起来看!一、注重融入时代热点在产教融合大背景下,职业教育课堂教学需要及时反映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

因此,比赛所选择的教学内容也要适当地融入时代热点。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时代热点:(1)国家、社会等方面的政策;(2)学校所在地区特色;(3)行业发展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规范;(4)职业教育的发展和特色。

比如乡村振兴、环保、党史教育、冬奥会、红色党建、文化自信、航空航天、直播带货、康养产业、智能制造、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

如2022年的高职公共基础课程组一等奖作品《奋进新征程共筑强国梦》和高职专业课程一组一等奖作品《航天文创插画设计与制作》就体现了红色党建和航空航天的时代热点。

二、注重融入信息化手段一直以来,教学能力比赛都非常注重教师信息化技术手段的运用。

这不仅是因为教学能力比赛的前身是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更是因为从2018年起就有许多国家机构的文件中明确表对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和信息素养的重视。

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必须注重信息化手段的融入。

教师所选择的内容应该能较好地与信息化手段相结合,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解决教学重点难点、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等方面。

例如2022年高职专业课程一组一等奖的作品《重疾防控中心数字化生产与施工》和《香云纱汉服数字设计与制作》,都是在标题上就表明了自己对信息化技术的使用。

三、注重培养学生能力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选题比较侧重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2023年教学能力比赛国赛一等奖作品中关于理工实操类的选题也比比皆是。

如中职专业课程一组一等奖的作品《电池管理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和高职专业课程一组一等奖的作品《视觉传感小车设计与装调》。

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赛项方案

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赛项方案

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赛
项方案
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赛项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竞赛项目:包括中等职业教育组和高等职业教育组,涵盖了多个专业领域,如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等。

参赛对象:全国职业院校的教师和学生均可参加。

竞赛形式:采用线上或线下形式进行,具体形式根据疫情等因素确定。

竞赛内容:包括信息化教学设计、教学资源制作、教学过程实施、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重点考察教师和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和信息化教学环境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的能力。

赛项安排:根据不同专业领域和参赛对象,设置不同的赛项和分组,确保竞赛的公平性和专业性。

奖励机制:根据竞赛成绩,对优秀选手和优秀指导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同时将优秀成果进行展示和推广。

总体来说,该方案旨在推动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促进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发展。

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信息化教学设计赛项ppt课件

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信息化教学设计赛项ppt课件

直接考核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课堂应用情况
精选ppt课件
26
26
2. 信息化课堂教学赛项 设计基础 信息化教学设计赛项为基础支撑
精选ppt课件
27
27
3. 信息化课堂教学赛项 设计原则 通过课视频直接评价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应用能力
精选ppt课件
28
28
(三)信息化实训教学赛项 设计原理
1. 信息化实训教学赛项 设计目的 直接考核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实施实训教学的能力
(二)经验法
(三)类比法
新 理 念
新新 技方 术法
先适 创 进应 新 性性 性
类 类类 比 比比 类 类类 改 新异
精选ppt课件
49
49
六、说说信息化教
学设计必要环节






课堂教学 五环节




精选ppt课件
50
50
七、说说信息化教 学设计一般程序


设设选






计计择





3.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设“水平角的测量”“简易数字电压表的装配与调试”两个教学内容组。
精选ppt课件
15
15
(三)军事职业教育组
具体方案由中央军委 训练管理部 院校局 另行通知。
精选ppt课件
16
16
二、2016年 “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
评分标准分析
(以信息化教学设计赛项为例进行分析)
8.教学管理软 件越来越发挥
更大效益
精选ppt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公共基础课程组
公共基础课程一组(职业素养与就业创业能力课程)
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礼仪、职业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与创业指导等课程人员待定(创业学院)
公共基础课程二组(数学)人员待定(人文学院)
专业课程三组(装备制造大类)数控技术 模具设计与制造 机电一体化 工业机器人技术 人员待定(机电学院)
2.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
本赛项重点考察教师依据信息化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达成教学目标的能力。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创设学习的情境,优化教与学的过程。所选的教学内容应相对独立、完整,能够是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内容,也能够是某个知识点或者技能点的学习(训练)内容,教学时长原则上控制在35-45分钟。
7.各参赛队报送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参赛作品,每个小组不超过2件;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参赛作品,不得有课程(公共基础课程)或专业类(大类)的重复;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参赛作品,每个教学内容限报1件。
5.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具体方案见附件。
四、比赛办法
1.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采取先初评后现场决赛的方式进行。参赛教师录制不超过10分钟的视频(具体要求见附件),讲解信息化教学设计。经初评公示入围决赛的作品,由参赛教师按现场抽签顺序进行比赛,讲解教学设计10分钟,答辩5分钟,换场3分钟。
2.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
五、参赛办法及要求
1.以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为单位组织参赛队参赛(计划单列市属地高等职业学校纳入所在省参赛队)。各参赛队参赛教师须经各省级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选拔产生。省级比赛原则上于 8月20日前完成。
2.各赛项均能够个人(在职教师)或教学团队(同一院校在职教师)的名义报名;以教学团队名义报名的,成员不超过3人,主讲教师为第一完成人;同一院校在同一赛项的同一组别中限报1件参赛作品,每位教师限报1件参赛作品。
“简易数字电压表的装配与调试”两个教学内容组。
机电学院负责人:张琦
成员:高婷婷,吕兴荣、靳路宁
二、赛项要求
1.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本赛项重点考察教师合理、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和信息化教学环境,解决教学难点,突出教学重点,系统优化教学过程,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教学设计应基于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遵循职业院校学生认知规律,科学、合理、巧妙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在教师角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互动方式、考核与评价等方面有所创新,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效果突出。教学设计可针对1-2课时、一个教学单元或一个任务模块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
人文学院 李剑霞(公共基础课程组)
纺织学院 张建辉(专业课程一组轻工纺织大类)
机电学院 张淑敏(专业课程一组交通运输大类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电子信息大类应用电子技术 计算机信息管理 动漫制作技术
商学院 曾奕(专业课程二组财经商贸大类)
艺术学院 杨卉(专业课程二组教育与体育大类舞蹈教育)?
(3)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
采取网络评审的方式进行,主讲教师根据提交的教案实施课堂教学,录制课堂教学视频(具体要求见附件)。视频应保证视频音轨信号完整、连贯,清晰反映师生课堂教学情况,画面可在不同机位间切换,不允许另行剪辑。
3.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
本赛项采取先初评后现场决赛的方式进行,参赛教师录制不超过20分钟的视频(具体要求见附件),讲解信息化实训教学,完成规定的操作。经初评公示入围决赛的作品,由参赛教师按现场抽签顺序进行比赛,讲解教学设计并完成现场操作20分钟,答辩5分钟,换场3分钟。
2.参赛作品为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礼仪、职业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与创业指导等课程教学内容的,可参加职业素养与就业创业能力课程组比赛。
3.参赛内容为高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的,应参照相关程“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版本不限)进行制作和设计。
4.参赛内容为专业技能课内容的,应依据教育部已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或《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的教学要求,参照相关课程“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版本不限)进行制作和设计。
3.已参加过往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并获得一、二等奖的作品不得参赛, 以来的一等奖作品第一完成人不得作为主讲人参赛。
4.参赛作品应为原创,资料引用应注明出处。作品如引起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责任由参赛者承担。
5.经作者同意,大赛组委会统一组织对大赛成果的公益性共享。
6.比赛采取匿名方式进行,禁止参赛教师进行省市、学校和个人情况介绍。
3.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
本赛项重点考察教师针对给定的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和完成规定操作的能力。参赛教师根据教学实际设定教学目标、创设学习的情境,完成信息化教学设计,并结合规定的设施设备完成实际操作,展现良好的实践教学能力和职业素养。教学设计应已用于实际教学,效果突出。
三、比赛内容
1.参赛内容为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和大类专业基础课程的,应依据教育部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教职成〔 〕3号)或大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教职成〔 〕8号)的教学要求,参照相关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版本不限)进行制作和设计。
专业课程四组(生物与化工大类)精细化工技术
纺织学院 郑志荣
专业课程五组(文化艺术大类)
信息学院张玉(动漫设计)
时装学院洪俞(服装与服饰设计)
(2)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
设公共基础课程组(除职业素养与就业创业能力课程、数学外的其它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一组(农林牧渔大类、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土木建筑大类、轻工纺织大类、食品药品与粮食大类、交通运输大类、电子信息大类、医药卫生大类)、专业课程二组(财经商贸大类、旅游大类、新闻传播大类、教育与体育大类、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
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赛项方案
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赛项方案
一、比赛项目
高等职业教育组
(1)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设公共基础课程一组(职业素养与就业创业能力课程)、公共基础课程二组(数学)、专业课程一组(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专业课程二组(水利大类)、专业课程三组(装备制造大类)、专业课程四组(生物与化工大类)、专业课程五组(文化艺术大类)、专业课程六组(公安与司法大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