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历史文化

合集下载

张家口介绍-张家口简介PPT(经典版)

张家口介绍-张家口简介PPT(经典版)

谢谢大家
张家口城市介绍
素有“长城博物馆”的美称
姓名:
日期:
目录/contents
1 历史渊源 2 城市概况 3 旅游景点 4 美食文化
1
历史渊源
1、历史渊源
嘉 靖 八 年 ( 1529 年 ) 守 备 张珍在北城墙开一小门, 曰“小北门”,因门小如口, 又由张珍开筑,所以称“张 家口”。 春秋战国时北为匈奴与东 胡居住地,南部分属燕国、 代国。1983年11月,张家 口市改为河北省省辖市。
2、城市概况
张家口市城市概况
别 名:塞外明珠、塞外山城、“张垣”、“武城”;下辖地区:6区、10县;面 积:3.68万平方公 里 ;人 口:443.4万人;地区生产总值:1536.6亿元。
2、城市概况
张家口市
张家口市是现行长城最多的地区,素有“长城博物 馆”的美称。崇礼、赤城是华北地区最大的天然滑 雪场,被誉为东方达沃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
旅游景点
3、旅游景点
草原天路
位于张家口市张北县和崇礼县的交界处,西起 张北县城南侧的野狐岭,东至崇礼县桦皮岭处。 这条地处坝上草原的公路两旁景色十分优美, 有草原、风车、梯田、村落、岩壁和桦树林等 多种美景,每到夏秋两季非常漂亮。因其景色 丰富多样,也被称为“中国的66号公路”。而且 草原天路距离北京不远,是京津地带自驾出游、 观光摄影的绝佳选择。
八大碗
“八大碗”是蔚县的传统名肴,顾名思义,八大 碗即指席上的主要菜肴数量,一般为丝子杂烩、 炒肉、酌蒸肉、虎皮丸子、块子杂烩、浑煎鸡、 清蒸丸子、银丝肚等八类。
宣化油面窝窝
宣化油面窝窝是宣化的一种传统小吃,滋补健 脾养中气。油面窝窝,蘸着蘑菇卤汁,吃到嘴 中,脆、爽、鲜香、筋道。

民族融合与张家口历史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民族融合与张家口历史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民族融合与张家口历史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张牧迪张家口历史文化是华夏文化色彩斑斓、精彩纷呈的重要一支,前文化部长孙家正在张家口历史文化丛书序中讲到“融合是张家口历史文化最显著的特色,历史上,这里不但是仰韶文化、红山文化、龙山文化的‘三叉口’,又是北方草原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双向通路’,还是汉、蒙古、契丹、女真、柔然、鲜卑等民族文化的交流汇聚之地。

”一、张家口地区历史上活跃的各民族历史上张家口地区活跃的少数民族主要有:戎族、狄族、东胡、楼烦、肃慎、鲜卑、契丹、女真、蒙古、回族、满族等。

这些民族大部分生活在我国东北、西北地区,以游牧为主。

比如,戎族、狄族是春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分支较多,其中一支或几支如山戎(又称北戎)活动在张家口地区。

他们中的大部或一支放马张家口地区,以不同形式与汉族和其他民族不断交往与融合。

夏商时期,戎族、狄族活动在张垣大地,戎族的一支在今蔚县一带建立奴隶制政权,国号代。

春秋时期,张家口坝下大部分地区为古代国属地,坝上北部地区为匈奴人游牧之地。

战国时期,燕国强大后在北部边境修筑长城,设置了上谷、渔阳等五郡,上谷郡治今怀来县大古城村北,燕国的东北部居住的是强大的东胡,古燕国与东胡多次争战;赵国国君赵武灵王巡行到张家口一带,说:“胡地,中山我必有之!”并推行“胡服骑射”,在云中、雁门、代分别设郡,认为代地是一处可以成霸的地方,死后葬于代郡。

秦汉时期,张家口设上谷、代两郡,并在燕赵长城的基础上重新修筑长城。

南北朝时期鲜卑族拓跋部建立北魏,定都平城,张家口成为近都地区,实行汉化政策。

辽金蒙元时期,张家口成为少数民族政权统治的腹里之地,各民族在张垣地区融合交汇。

明清时期,张家口地区成为与北地少数民族地区军事斗争、贸易往来的前沿地区。

二、张家口历史上民族融合的主要事件1、合符釜山——中华民族首次大融合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了发生在大约5000年前张家口涿鹿境内的阪泉大战、涿鹿大战,阪泉大战后黄帝部落与炎帝部落融合形成新的黄炎部落,涿鹿大战后九黎族的一部分融合华夏部落,一部分渡河南下,占据洞庭湖、鄱阳湖一带,后又形成新的部落。

张家口市堡子里历史文化回眸

张家口市堡子里历史文化回眸

张家口市堡子里历史文化回眸感人的堡城建造防卫轶闻《明史·成祖本纪》载,1415年(永乐十二年),明成祖朱棣率六军50万众第二次亲征漠北,皇太孙朱瞻基从征。

大军经宣府张家庄(今张家口下堡堡子里)、来远堡(今张家口上堡圈儿里),至兴和(今河北张北县),大阅兵,瓦刺头领马哈木战败,与鞑靼先后向明王朝朝贡称臣。

朱瞻基登基后,即明宣宗皇帝,于1429年(宣德四年),诏宣府指挥张文营建了张家口城堡,驻军1000人(相当团)。

城堡开东、南两门,后来增开小北门。

城堡经五次“展筑”、“砖包”、“加修城堞阙楼”,张家口堡以坚固易守,较难攻破的“武城”雄冠宣化府镇。

所以,张家口“武城”在近代有这样一件真实传奇故事:1924年12月15日(农历11月19日)晚,北京贿选总统曹锟的亲信、察哈尔特区防务总司令张锡元,其部第四混成旅三营,因长期断绝军饷发生哗变,首先在张家口上堡牌坊一带焚烧店铺,抢劫民财。

张家口下堡的堡子里人闻讯,紧关东门、南门、小北门,全城戒严。

北京联合政府命冯玉祥西北军第一师师长张之江率部弹压,骑四旅哗变才得以平息。

这次哗变平息后,张家口各商行、店铺、居民财产损失达百万元大洋。

然而,在堡子里的各商行、店铺、民众的财产未受丝毫损失。

事后张锡元司令引咎辞职、调离。

事实证明,著名民主斗土冯玉祥联合诸国民军将领,发动“北京政变”,推翻贿选腐败的曹锟总统是正确的。

这样,张家口“武城”,为中国的民主革命谱写了浓重一笔,一幅精彩的插页。

垂直的行政机构在行政上,张家口堡子里曾先后为县(区)、市、省、大区一批政府机关的所在地。

上世纪初,万全县政府治此堡(东门大街22号)。

抗战胜利后,以成仿吾为议长的晋察冀边区参议会暨各委员会治此堡(鼓楼西街5号定将军府院)。

解放后,以张苏为省长的察哈尔省人民政府治此堡(地址同前)及一些厅(局)治鼓楼西街的院落。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徐纯信为主席的政协张家口市委员会各分会也治此地(地址同前)。

历史名城的前世今生系列之:“大好河山”张家口

历史名城的前世今生系列之:“大好河山”张家口

历史名城的前世今生系列之:“大好河山”张家口张家口,在河北省西北部,距离北京大约二百公里。

它三面环山,古长城就蜿蜒在城北的山头上。

城门上刻有“大好河山”匾额的大境门跟长城连在一起。

张家口,是一座古老的名城。

据历史记载,明朝宣德四年建筑城堡,嘉靖八年建筑城门。

这里层峦叠峰,形势险要,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张家口张家口是一座美丽的山城,鱼儿山、太平山、赐儿山环绕三面;滔滔清水河从北向南,贯穿而过,象一条彩带把山城分成两半,五座大桥又把它紧紧地联成一体。

赐儿山是古城张家口的风景区。

赐儿山半山腰的云泉寺,是明朝洪武年间兴建的,寺内的宫殿楼阁是根据山城的地势,象梯子一样,一步一步向上建筑的。

山顶上有小亭一座,高耸人云。

在云泉寺的庭院里,我看到两棵古老的大树。

一棵榆树,一棵柳树。

据说榆树是元朝种植的,柳树是明朝种植的,所以有“元榆明柳”的称号。

云泉寺西边的断崖底下,排列着两个天然的石洞,相距不到两米,可是气温却完全不同。

一个是终年有水,一个是终年结冰,所以一个叫水洞,一个叫冰洞。

赐儿山云泉寺鸡鸣山位于张家口市下花园区,鸡鸣驿的北侧约10公里处。

鸡鸣山鸡鸣山的海拔约1128米,是附近地区内最高的山,而且山的周围都是开阔的平原,只有这一座山在平原中独立,景观十分特别,被称为“参天一柱”。

鸡鸣山间有寺院等人文建筑,山体也秀丽壮观,在张家口旅游的很多人都会来此登山观景。

鸡鸣山张家口靠近内蒙古大草原,早在明末清初时期,就是毛皮的集散地。

这里生产的毛皮,叫作口皮,具有皮板柔软、丰厚平齐、毛色洁白、耐水洗、防虫蛀、弹力强等特点,畅销国内外。

张家口也是个英雄辈出的地方,战斗英雄董存瑞,就是张家口人。

战斗英雄董存瑞张家口特产种类很多,有蔚州贡米、宣化牛奶葡萄、石洞彩苹果等特产。

其中以蔚州贡米最为出名,蔚州贡米是中国历代进贡朝廷的”四大贡米“之一。

该米是在河北省蔚县特殊的土壤、水质、气温下种植生产并经传统工艺加工而成的。

它是产妇、老、弱、婴幼儿的良好滋补食品,深受消费者欢迎。

关于张家口的民间传说历史故事

关于张家口的民间传说历史故事

关于张家口的民间传说历史故事张家口是位于我国河北省的一个地级市,在春秋战国时期是匈奴和东胡的居住地;张家口也算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了,你们想知道它有哪些故事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张家口的历史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历史故事:薄暮中的康熙旅店堡子里鼓楼西街4号民居被叫做康熙旅店,传说康熙到张家口微服私访时就住在这里。

被历史洗刷得有些褪色的外墙,摸上去仍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所谓物是人非,我们有幸还能在薄暮之中仰视这座古老的建筑,透视当年的情景。

康熙微服到张家口,不愿张扬,就扮成商人住在一家车马大店,这家店就是当时的堡子里鼓楼西街大兴栈。

店主王掌柜热情好客,很快和康熙交往多起来。

康熙白天私访,晚上就在店里和王掌柜聊天,住了十余天。

康熙临走时让王掌柜帮忙买些张家口的土特产,写了一张单子,但没留银子。

康熙给王掌柜留了一封信,写明交货地点,盖上了个人的手戳。

王掌柜办齐了货就送到了交货地点,康熙得知后就宣他上殿。

王掌柜见昔日老友竟是皇上,吃惊不小。

王掌柜执意不要皇上的银子,康熙就赐给他一双自己在张家口曾经穿过的靴子。

王掌柜回到家中不久,康熙就颁了一道圣旨,念王掌柜照顾圣上有功,赐银万两。

王掌柜把土房翻新成了瓦房,将圣旨和靴子供奉起来。

后来,这个客栈就被叫做“康熙旅店”。

历史小故事:大气的定将军府今天我们还可见到当年的定将军府:石狮守门,红柱傲立,双开的大门,镂空的雕饰,屋檐高耸,气势逼人。

看得出来,这是豪门大户的门第。

这样大气的建筑,它的主人该是何等的春风得意,充满霸气?定将军叫定安,满清贵族,汉姓黄,生卒年代不详。

年轻时随曾格林沁征讨捻军,升为一品顶戴。

后来皇上派他到关外训练八旗子弟,他就开始在张家口居住,成为中国北方训练八旗子弟的总司令。

传说定将军在堡子里有13个姨太太,13处房子,现在的定将军府址一共是7个宅院连起来,说明曾经有7个姨太太住在一起。

7个宅院每院至少有30间房子。

传说定将军在张家口有99个店铺,多数在堡子里以外,都由姨太太及她们的亲属、子女经营。

张家口的历史

张家口的历史

张家口的历史张家口旧名张垣,曾名喀拉干(蒙古语),张家口市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北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保定市,东邻北京市,东北与承德市相连,西与山西省接壤,是京包线上重要的城市之一,也是京张高速公路的终点,境内也有丹拉高速公路,是河北与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要冲,是连通中国西北、蒙古和北京的重要通道和货物集散地、军事要地与陆路商埠。

长城在此有一道关口,著名的大境门是长城的主要关口。

张家口市是河北省辖市,原辖4区(桥东、桥西、宣化、下花园)13县(万全、怀安、宣化、阳原、蔚县、涿鹿、康保、沽源、张北、崇礼、赤城、尚义、怀来)。

现为六区十三县。

张家口人类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宣化县王家窑遗址可将其追溯到原始社会。

历史上有名的“涿鹿之战”和“阪泉之战”,就发生在张家口的涿鹿和怀来一带。

黄帝部落的发祥地大约在今陕西的北部,后来向东迁徙,沿着北洛水南下,到现今陕西的大荔、朝邑一带,再东渡黄河,顺着中条山和太行山边,向东北走,最后定居在涿鹿附近。

炎帝部落的发祥地约在今陕西的渭水上游一带。

其东迁路线是沿着渭水东下,顺着黄河南岸向东,到达今山东一带。

蚩尤部落,史书上又称九黎族,是原来居住在我国东部的夷人部落。

他的活动范围大致是北自山东南部,西至河南东部,西南至河南南部,南至安徽中部,东达海边。

炎帝部落东迁的结果,在山东、河南一带与原居住在这一地区的蚩尤部落发生了冲突。

经过长期的斗争,炎帝部落被打败,逃往涿鹿投靠黄帝部落。

这两个部落联合起来与蚩尤部落在涿鹿进行了战争,结果蚩尤被打败后逃到冀州一带,被杀死。

这就是史书上有名的“涿鹿之战”。

不久,因炎帝部落要争做霸主,于是炎、黄部落又发生冲突,大战于阪泉(今怀来一带)。

结果炎帝被打败。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阪泉之战”。

战后,炎帝部落归顺了黄帝部落,加上蚩尤部落留在北方的成员,进一步结合。

以后,又向南发展,进展到黄河流域一带定居下来。

春秋以来,这些中原地区的居民自称“华夏族”和“炎黄子孙”。

描写张家口的诗句

描写张家口的诗句

描写张家口的诗句
【最新版】
目录
一、张家口的地理位置与历史背景
二、张家口的自然风光
三、张家口的文化底蕴
四、张家口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规划
正文
张家口,位于我国河北省西北部,地处内蒙古高原和华北平原的交汇处,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这里自古以来就是交通要道,兵家必争之地。

让我们一起通过诗句来领略张家口的魅力。

首先,让我们关注张家口的地理位置与历史背景。

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张家口见证了多个朝代的兴衰更迭。

诗句“古道西风瘦马骑,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描绘了张家口在历史长河中的沧桑与壮美。

其次,张家口拥有丰富的自然风光。

这里的山川河流、草原森林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诗句“千里江山,绿色张家口”,展现了张家口自然风光的美丽与独特。

再者,张家口的文化底蕴深厚。

这里孕育了浓厚的民俗文化和历史遗迹。

诗句“古城墙下,岁月流转,千年文化,熠熠生辉”,表达了张家口文化底蕴的深厚与悠久。

最后,张家口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注重保护生态环境。

诗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表现了张家口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坚守生态底线,推进绿色发展。

总的来说,张家口是一座具有独特魅力的城市。

第1页共1页。

张家口历史文化概述

张家口历史文化概述

家乡----张家口历史文化高一年级27班康惠敏我的家乡是一座塞外古城,具有悠久历史,历为北方各民族杂居之地。

张家口市历史悠久,最早可上溯到远古传说时代。

就像是在张家口市的阳原"泥河湾遗址",发掘出大量石器、哺乳类化石、鱼化石、爬行类化石和软体化石等,据专家考证距今有200-300万年。

在张家口市的涿鹿县,保存着5000年前黄帝、炎帝、蚩尤中华三祖战斗、生活的古遗迹。

这些都真实的反映了张家口文化的魅力。

下面就让我介绍它的魅力之处。

【历史文化发展】它的文化要追溯到春秋时期。

那时北为匈奴与东胡居住地,南部分属燕国、代国。

秦时南部改属代郡、上谷郡。

汉时分属乌桓、匈奴、鲜卑。

隋时东为涿郡,西属雁门郡。

唐时多属河北道妫州、新州,少属河东道蔚州。

北宋时为武州、蔚州、奉圣州、归化州、儒州、妫州地。

南宋时皆属辽。

元属中书省上都路宣德府,西北部置兴和路(治今张北)。

明为延庆州、保安州、云州、蔚州及万全都指挥使司十二卫、所地。

清时北属口北三厅(多伦诺尔厅、独石口厅、张家口厅),南属宣化府(治今宣化)。

民国二年(1913年)属直隶省察哈尔特别区口北道。

民国十七年(1928年)设察哈尔省,张家口为省会。

民国二十八年(19 39年)初设立张家口特别市。

1952年12月察哈尔省建制撤销,察南、察北两专区合并后称张家口专区,划归河北省,张家口市为河北省直辖,并为专区治所。

1958年5月张家口市改属张家口专区。

1959年5月撤销张家口专区,所辖各县划归张家口市。

1961年5月复置张家口专区,张家口市及所属各县隶属之。

1967年12月,张家口专区改称张家口地区,辖张家口市,县属不变。

1983年11月,张家口市改为河北省直辖市。

1993年7月1日,张家口地、市合并,称张家口市。

张家口曾为内蒙古自治区的省会所在地。

1995年5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张家口市正式对外开放。

【地理环境】张家口地域文化脱胎于晋、冀、蒙的交界地带,衍生在高寒干燥的塞外赵北之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述张家口市,地处河北西北部,位于东经113°50′~116°30′,北纬39°30′~42°10′。

东靠承德市,东南毗连北京市,南邻保定市,西、西南与山西省接壤,北、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全市南北长289.2公里,东西宽216.2公里,总面积3.6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60万。

截至到2010年,张家口市辖13县(宣化、张北、康保、沽源、尚义、蔚县、阳原、怀安、万全、怀来、涿鹿、赤城、崇礼)、4区(桥东、桥西、宣化、下花园)、2管理区(察北、塞北)和高新区、产业集聚区。

张家口市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北方名城,这里曾经是东方人类故乡,是奠定中华民族融合统一的重要圣地,是中国北方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对欧贸易的重要陆路商埠,是华北地区重要工业基地。

当前,张家口市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市委,市政府立足市情实际,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方式为主线,围绕科学发展、跨越赶超的总体要求,坚持“开放创新、全民创业、特色创优、富民强市”的发展总思路,把握“把劣势转化为优势,把优势发挥到极致的理念”,全力发展“4+3”现代产业,打造“京冀晋蒙交界区域中心城市”。

如今“塞外明珠”张家口正以其与日俱增的独特魅力和迅猛的发展势头,再现经济强市、文化名城的雄风。

地理位置张家口市地处河北省西北部,跨东经113°50′至116°30′、北纬39°30′至42°10′,南北最大距离近300km、东西最大距离约228km,总面积36873平方公里。

全市总面积3686155公顷,现有耕地面积898751公顷、牧草地475873公顷、林地面积679060公顷、水面积78955公顷。

全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阴山山脉横贯中部,将全市划分为坝上坝下两个自然地理区域。

坝上高原区,自尚义县套里庄、张北县狼窝沟,到赤城县独石口一线以北的沽源、康保、张北、尚义4县为坝上张北高原,属内蒙古高原南缘。

该区域面积为12480平方公里,海拔1300-1600米,南高北低,地势较平坦,草原广阔,多内陆湖泊(淖),岗梁、湖泊、滩地和草坡、草滩相间分布,是典型的波状高原景观。

南部坝下4区9县,地处华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带,海拔500~1200米,该区域地形复杂,山峦起伏,丘陵与河谷盆地相间分布,面积24467平方公里,河川占24.5%,丘陵占18.7%,山区占56.8%。

河流,坝上多数为内陆季节性河,一般流程短、河床宽、河槽浅,由南向北注入内陆湖泊,较大的内陆河有安固里河、大青河、五台河。

坝下河流属永定河水系主要有洋河、清水河、桑干河。

自然气候张家口市属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夏季凉爽。

张家口市地域日照时数2800—3100小时,太阳总辐射为每平方米1500—1700千瓦小时。

“坝上”西部全年有效风能贮量大于1000千瓦小时/平方米,年有效风能时数大于5000小时,而冬春两季风能贮量占全年的50%—70%。

旅游景区概况全市现已查明的不可移动文物遗存点有2910处,其中属于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5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处,一般文物遗存点2619处。

这其中,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古城址、摩崖石刻、碑碣、经幢等以及近、现代革命纪念遗址。

境内还存有建于8个历史时期的长城绵延达1471公里,占河北长城总里程的2/3,全国的1/6。

[1]张家口十分美丽,有很多景点:大境门、清远楼、堡子里建筑群、鸡鸣驿、鸡鸣山、五郭台长城、张家口市区段长城、冰山梁长城(长城最高点2211米)、蔚县古城、怀来古城、黄帝祠(中华三祖堂)、中华合符坛、小五台山、蔚县空中草原、镇朔楼、崇礼长城岭滑雪场、翠云山滑雪场、云泉寺、赐儿山、安家沟生态旅游、水母宫、赤城朝阳观、野狐岭古战场、元中都遗址、素葬楼、坝上草原、爱吾庐-冯玉祥将军故居(桥东区德胜街45号)、赤城温泉、黑龙山国家森林公园、蔚州暖泉书院、桥西抡才书院、蔚县南安寺塔、金阁山(丘处机修炼地)、蔚县代王城遗址、天漠、官厅湖(新中国第一座水库)、蔚州灵岩寺、水母宫地下长城等。

大境门—长城第一门大境门位于张家口市区北端,高耸入云的东、西太平山之间,是有一座闻名遐迩的长城关隘,扼边关之锁钥,形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建于清顺治元年(1644年)具有350多年历史。

它是一座条石基础的砖砌拱门,门墙高12米,底长13米,宽9米,有木质铁皮大门两扇。

顶部为一平台,长12米,宽7.5米。

外有1.7米高的垛口,内有0.8米高的女儿墙。

门楣有察哈尔都统高维岳——当时的地方军政首脑于1927年书写的“大好河山”四个大字,苍劲壮观。

相传,清康熙皇帝远征回归京都,夜经此地,曾露宿大境门外,后建卧龙亭和将军大境门是中国万里长城中四大关口之一,在历史上曾有重要地位。

张家口市区长城是明成化二十一年(公元1485年)修建的,全长450公里。

其中属于桥西境内长城全长3700米,皆沿山势修建,就地取材,以石垒筑,灰浆勾缝而成。

大境门外东、西太平山巍然对峙,地势十分险要,历史上这一带是兵家的必争之地,是扼守京都的北大门,连接边塞与内地的交通要道。

同时,大境门也是蒙、汉、回、藏等多元文化友好交流的场所,在清代(1644-1911),是北方十分重要的商业都市,被称为“路陆商埠”、“皮都”。

大境门,自古作为扼守京都的北大门,连接边塞与内地的交通要道,素为兵家必争之地,同时也是蒙汉两族人民交通和贸易边口,为发展蒙汉两族人民的友好关系,沟通内地与边塞贸易,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于张家口经济的繁荣,1909年清朝政府把中国第一条实用铁路“京张铁路”从北京修至张家口。

清远楼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北端,建筑艺术价值极高,有第二黄鹤楼之美称,又名钟楼,始建于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是一座重搪多角十字脊歇山顶的高大建筑。

楼建在高8米的十字券洞上,南与昌平、北与广灵、东与安定、西与大新四门通衡。

与城内镇朔楼、拱极楼成一轴线。

券洞内500年前的铁轮车辙明显可见。

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宣化区位于张家口东南,为张家口主城区之一)楼内悬有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铸造的“宣府镇城钟”一口,高2.5米,口径1.7米,重约万斤,用四根通天柱架于楼体上层中央。

钟声悠扬宏亮,可传40余里,颇负盛名。

该楼造型别致,结构精巧严谨。

可与武汉黄鹤楼媚美,在国内同属罕见。

该楼建筑独具一格,为中国古代精美艺术建筑之一。

明朱元璋第十九子曾在清远楼西侧建上谷王府,屯兵以御外夷。

1744年,乾隆皇帝北巡路过宣化府,投白银10万两重修清远楼。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宣化,义和团首领大阿吾曾在清远楼鸣钟聚义,率众设伏于城北烟筒山处,痛击联军,杀死德军指挥官约克上校。

1956年和1982年,河北省人民政府两次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仕。

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堡子里堡子里是张家口堡的俗称。

张家口堡是张家口市区最早的城堡,是张家口市区的“原点”与“根”。

据史籍记载,张家口堡始建于明宣德四年(1429年),距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

据张家口市桥西区普查,堡子里现存文物古迹达700余处,其中极具价值的重点院落93处,是全国大中城市中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建筑城堡之一,堪称北方民居博物馆。

但是,尽管如此,存在着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堡子里却一直难为外人所知。

直到2008年,堡子里才被评为省保单位。

明时“指挥张文主持营建张家口堡。

堡方四里有奇。

城高三丈二尺。

东南两面开有城门,东门曰‘永镇’,南门曰‘承恩’。

”因该堡以北有东、西太平山对峙如巨口,故名“张家口”。

张家口堡是长城防线宣府镇的要塞,在阻止蒙古军队进犯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战争中从未失守过,故以“武城”之誉而雄冠北疆。

明代隆庆、万历年间,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明廷与蒙古俺答部之间化干戈为玉帛,实现了“茶马互市”。

张家口堡的功能也相应发生变化,由单纯的军事城堡演变为兼有贸易功能的边境城市。

清朝末年,随着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张家口堡的经贸有了迅速发展,1909年京张铁路开通后,张家口成为通往西北的货流枢纽,张家口堡东关形成了武城商业街。

这条商业街至今依然是张家口市最繁华的地方。

辛亥革命后,张家口成为对外开放的商埠。

1918年张家口商业贸易出现鼎盛。

据《张库通商》记载,张家口对蒙古贸易的商号增加至1600多家,年贸易额达到1.5亿两白银。

张家口被称为“华北第二商埠”。

张家口堡成为中外商贾聚集之地。

民国十二年(1923年),张家口的票号、钱庄已多达42家。

张家口堡也是外国商人的聚集地。

张库大道的兴盛,吸引了为数众多的国外资本。

据记载,民国初年,在张家口的外国商行有英国的德隆、仁记、商业、平和商行,德国的礼和、地亚士商行,美国的茂盛、德泰商行,日本的三并、三菱商行以及法、俄、荷兰的立兴、恒丰商行,总数达44家。

这在当时是除天津口岸、上海洋场之外又一个外商聚集之地。

水母宫位于张家口市区西北3.5公里的卧云山下。

建于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

其四周榆柳环合,松青柏翠,草木繁茂,因此也称为森林公园。

水母宫背后的卧云山,山势巍峨,树木茏葱,山头白云缭绕,一派肃静幽静。

山下有一泉水出石洞而奔涌,水流清澈甘美,终年不涸,被称之为“大水泉”。

其水质为含锶硅酸的优质矿泉水,还因为水质较硬,含硫、铝等矿物质,有宜于浸泡、洗鞣毛皮,效果极佳。

水母宫就建在“大水泉”之上,依山就势,碧瓦朱门。

宫下幽深的隧洞,泉水淙淙。

宫前为青砖牌坊,上书“水母宫”三个金色大字,两侧“有求”“必应”。

宫前朱檐悬匾,笔力遒劲,气势如虹。

宫内塑水母娘娘和侍女塑像,两侧为大型壁画《出入回宫图》,其中《昭君出塞》、《文姬归汉》更表达了当时皮都人民蒙汉友好、贸易往来的热闹景象。

卧云山还留下了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的足迹。

卧云山主峰老虎头下边有一白龙洞,冯玉祥将军率部抗日时的指挥部就曾设于此。

水母宫南面,林木丛中建一馆舍,是冯玉祥将军当年居住和办公的地方。

距此不远处有冯将军的雕像。

水母宫西南角为抗日同盟军北路前敌总指挥吉鸿昌烈士纪念馆。

云泉寺云泉禅寺位于赐儿山中。

是一做罕见的上道下佛,佛道一体的寺院,云泉寺以其三绝洞(风、水、冰三洞)、喷玉、舍利佛光、元榆明柳、麒麟印等奇景著称于世。

古云泉寺,建于明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已有600余年。

所以叫云泉寺,是取“白云深处有清泉”之意。

它是佛、道建在一处的寺庙。

上部为道,下部为佛。

寺内有子孙娘娘殿,旧时每逢农历四月初八庙会,来此登山焚香祈求“赐儿” 的人络绎不绝。

故称此山为“赐儿山”。

赐儿山云泉寺的山水景观,吸引了众多的佳宾游客,令游览者惊叹不已。

鸡鸣驿城位于洋河北岸的鸡鸣山下,110国道145公里处的鸡鸣驿村,地理坐标东经115°18‘~20’北纬40°27‘,海拔550~540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