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活血化瘀类方药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讲活血化瘀类方药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传统中医理论

•血瘀证,是指体内血液停滞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瘀血,导致疼痛、肿块、出血、皮肤及舌质青紫或瘀斑等一系列病理改变的概括,是中风、痹证、肿瘤等多种疾病的病理基础。

血瘀证的病理生理学变化:

1、血液流变学异常:血液有浓、粘、凝、聚倾向。

2、微循环障碍:微动脉与静脉间的微血管血循环障碍。

包括:微血流缓慢和淤滞;微血管内凝血;微血管变形;微血管缩窄和闭塞;微血管周围水肿、瘀血和出血。

3、血小板功能亢进

4、血流动力学异常:器官或组织的血流↓、血管阻力↑、血流循环障碍。

5、生化代谢异常、免疫功能异常

一、活血化瘀方药的研究思路

1.改善高黏滞血症

•高黏滞血症:血液流变学异常,微循环障碍。

•表现:血沉,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变形能力,纤维蛋白原含量,血小板特性、血栓等。

•高黏滞血症,是机体血瘀的的病理表现。

•与高黏滞血症相关的疾病:冠心病、缺血性脑血管病、糖尿病、肾病综合征、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

2.改善组织器官缺血

•途径:扩张动脉;改善血液流变性;改善微循环;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清除氧自由基,减轻组织过氧化损伤等。

•最常见的组织器官缺血是:心肌缺血;缺血性脑卒中

3.对慢性器官功能减退性疾病的影响

•血液循环不良:组织功能障碍

•活血化瘀药:改善血液循环。

例如:慢性肾衰患者:

•常伴有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浓度升高。血浆黏度的提高导致血流缓慢、肾脏血流减少。•慢性肾衰由于尿毒症对红细胞膜的损害,使红细胞的变形能力降低,聚集性增强,难以通过微血管造成微循环障碍。

•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肝循环障碍,肝脾淤血。

•中医认为“老年多瘀”。老年往往存在动脉粥样硬化等退行性病变。

•老年糖尿病患者:胰腺功能减退,动脉粥样硬化。

•降血糖+活血化瘀药

4.对血管痉挛性疾病的影响

•偏头痛:与脑血管痉挛有关。发现偏头痛发作期患者血液粘度和血小板聚集率均增加。活血化瘀中药如川芎:治疗偏头痛常用药物之一。

•雷诺氏病:表现为肢端微循环障碍。活血化瘀治法,症状可缓解。

5.对慢性炎症的影响

•上呼吸道慢性炎症、慢性胃炎、慢性阑尾炎、盆腔炎等。

•始发因素虽不一定是血液循环障碍,因病程长,机体正气衰减,经脉气血瘀阻。

•以活血化瘀为主,有利于促进炎症感染过程的终止。

6.对组织纤维化的影响

•组织纤维化往往是慢性炎症反应的结果。

•血管内皮细胞和炎症细胞的激活可分泌大量的氧自由基以及炎症因子,并引起病灶内结缔组织细胞增殖,胶原大量产生。

•活血化瘀药可以对抗以上异常。

二、研究药物活血化瘀的常用方法

(一)实验动物的选择

•以大鼠和家兔较为常用,其他如猫、犬也可。

(二)动物模型的制备

(一)现代医学病理模型模拟血瘀证病变较常用。

(二)根据中医病因建立血瘀证动物模型。

•常见的病因有外伤血瘀、寒凝血瘀、离经之血血瘀、肝郁血瘀、污秽之血血瘀、老年血瘀。•如:

<一>血液流变学改变和微循环障碍的血瘀证模型

1、高分子右旋糖酐静脉注射造模法

【原理】静脉注射后被红细胞吸附,在红细胞间起桥梁作用,致红细胞聚集,血流阻力增加,循环不畅,造成微循环障碍。

【造模材料】高分子右旋糖酐,平均分子量20~40万;家兔或大鼠。

【操作举例】高分子右旋糖酐,经加热,使完全溶解于生理盐水中成10%溶液。家兔耳缘静脉注射15ml/kg,应在3min内推注完毕。

【症状】模型出现口唇紫绀、舌质暗红、微血管血流缓慢、红细胞聚集、血管周围有渗出和出血,血粘度升高,红细胞电泳时间延长。持续12-24小时。(李仪奎主编,中药药理实验方法学,第二版,138)

2、凝血酶-氨基己酸造模法

【原理】凝血酶+6-氨基己酸,引起全身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特别是肾小球内出现大量微血栓。【操作举例】大鼠,颈外静脉插管,滴注10 u/ml凝血酶生理盐水溶液,每小时10u左右,共输4小时。同时皮下注射6-氨基己酸100mg/kg,4小时后采血测量各项指标。

3、放射损伤型血瘀造模法

【原理】动物经γ射线照射后,可出现符合血瘀证的血液流变学和微循环障碍。

【操作举例】以家兔为实验对象,用60Co γ射线照射,照射率69.9~78.8 R/min,总量400 rad。于照射前及照射后固定时间进行微循环指标检查。

<二>局部血流动力学障碍的血瘀模型

1、实验性心肌缺血造模法

•冠脉结扎法,气囊压迫冠状动脉法

•异丙肾上腺素或垂体后叶素注射。

2、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局部滴注造模法

3、血栓性造模法

动脉血栓形成造型法、静脉血栓形成造型法

静脉血栓形成造模法举例:p247

•【原理】:静脉结扎引起血流淤滞,局部血管内皮损伤,暴露内皮下的胶原纤维,从而激活凝血因子XII,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凝聚的血小板与局部形成的凝血因子致使局部血栓形成,活血化瘀药物对此有抑制作用。

•【方法】:大鼠麻醉后,仰位固定,沿腹正中线切开皮肤3cm左右,打开腹腔,找到下腔静脉,于左肾静脉下方用丝线结扎静脉后,缝合腹壁。

•【观察内容】: 2h后,打开腹腔,在结扎下方2cm处用止血夹夹住血管,取注射器将该段血管内血液吸尽,然后纵向剪开管腔,观察有无血栓形成,如有,取出血栓在滤纸上吸干表面血液,称取湿重,干燥后称血栓干重。

<三>根据中医的病因病机理论建立动物模型

1、肝郁血瘀模型

【原理】肝气郁结,疏泄不利,血的运行可因之阻塞。在暴怒时机体分泌大量的肾上腺素,使红细胞聚集指数增加,故给予大量肾上腺素模拟暴怒肝郁时血瘀。

【方法举例】大鼠,皮下注射肾上腺素,每周一次,造模时间30d。血管收缩,血液停滞等改变,适用于抗血管痉挛性药物研究。

2、寒凝血瘀(阳虚)动物模型

【原理】中医认为气血寒凝,使血流受阻,造成血行不畅,形成血瘀之证。故用寒冷的方法模拟病因,可造(阳虚)寒凝血瘀证模型。

【方法举例】成年大鼠,冰浴,直至动物出现寒战停止(兴奋减弱期,阴盛阳衰,寒凝血瘀,机体失代偿能力)。

3、肝气郁结和寒凝型血瘀证模型

【原理】寒入经脉造成经脉挛缩拘急,血液凝涩不能通畅而瘀滞。情绪暴怒时,机体分泌大量肾上腺素,使红细胞聚集指数增加。

【方法举例】大鼠,0.1%肾上腺素皮下注射0.2ml,每日2次,每日1次冰水浸泡5min,1~2日后及形成血瘀模型。

4、气虚型血瘀证模型

【原理】气为血帅,气行血行,气虚则不能推动血的运行而造成血液流变性的改变。

【方法举例】大鼠;

脾气虚模型:以200%大黄灌服2ml/100g;

肾虚模型:用泼尼松水溶液灌胃给予4 mg/100g;

游泳劳损气虚模型:大鼠,水温43±0.5℃水槽中游泳,以出现自然沉降的时间为大鼠游泳耐疲劳时间,全组50%大鼠出现自然沉降时,全组动物停止游泳,连续14日。

5、气虚+血瘀模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