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及高程布置

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及高程布置
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及高程布置

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及高程布置

一、污水处理厂的平面布置

污水处理厂的平面布置应包括:

处理构筑物的布置污水处理厂的主体是各种处理构筑物。作平面布置时,要根据各构筑物(及其附属辅助建筑物,如泵房、鼓风机房等)的功能要求和流程的水力要求,结合厂址地形、地质条件,确定它们在平面图上的位置。在这一工作中,应使:联系各构筑物的管、渠简单而便捷,避免迁回曲折,运行时工人的巡回路线简短和方便;在作高程布置时土方量能基本平衡;并使构筑物避开劣质土壤。布置应尽量紧凑,缩短管线,以节约用地,但也必须有一定间距,这一间距主要考虑管、渠敷设的要求,施工时地基的相互影响,以及远期发展的可能性。构筑物之间如需布置管道时,其间距一般可取5-8m,某些有特殊要求的构筑物(如消化池、消化气罐等)的间距则按有关规定确定。

厂内管线的布置污水处理厂中有各种管线,最主要的是联系各处理构筑物的污水、污泥管、渠。管、渠的布置应使各处理构筑物或各处理单元能独立运行,当某一处理构筑物或某处理单元因故停止运行时,也不致影响其他构筑物的正常运行,若构筑物分期施工,则管、渠在布置上也应满足分期施工的要求;必须敷设接连人厂污水管和出流尾渠的超越管,在不得已情况下可通过此超越管将污水直接排人水体,但有毒废水不得任意排放。厂内尚有给水管、输电线、空气管、消化气管和蒸气管等。所有管线的安排,既要有一定的施工位置,又要紧凑,并应尽可能平行布置和不穿越空地,以节约用地。这些管线都要易于检查和维修。

污水处理厂内应有完善的雨水管道系统,以免积水而影响处理厂的运行。

辅助建筑物的布置辅助建筑物包括泵房、鼓风机房、办公室、集中控制室、化验室、变电所、机修、仓库、食堂等。它们是污水处理厂设计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建筑面积大小应按具体情况与条件而定。有可能时,可设立试验车间,以不断研究与改进污水处理方法。辅助建筑物的位置应根据方便、安全等原则确定。如鼓风机房应设于曝气池附近以节省管道与动力;变电所宜设于耗电量大的构筑物附近等。化验室应远离机器间和污泥干化场,以保证良好的工作条件。办公室、化验室等均应与处理构筑物保持适当距离,并应位于处理构筑物的夏季主风向的上风向处。操作工人的值班室应尽量布置在使工人能够便于观察各处理构筑物运行情况的位置。

此外,处理厂内的道路应合理布置以方便运输;并应大力植树绿化以改善卫生条件。

应当指出:在工艺设计计算时,就应考虑它和平面布置的关系,而在进行平面布置时,也可根据情况调整构筑物的数目,修改工艺设计。

总平面布置图可根据污水厂的规模采用1∶200~1∶1000比例尺的地形图绘制,常用的比例尺为l:500。

图1为某甲市污水处理厂总平面布置图、主要处理构筑物有:机械除污物格栅井、曝气沉砂池、初次沉淀池与二次沉淀池(均设斜板)、鼓风式深水中层曝气池、消化池等及若干辅助建筑物。

该厂平面布置特点为:流线清楚,布置紧凑。鼓风机房和回流污泥泵房位于暖气池和二次沉淀池一侧,节约了管道与动力费用,便于操作管理。污泥消化系统构筑物靠近四氯化碳制造厂(即在处理厂西侧),使消化气、蒸气输送管较短。节约了基建投资。办公室。生活住房与处理构筑物、鼓风机房、泵房、消化池等保持一定距离,卫生条件与工作条件均较好。在管线布置上,尽量一管多用,如超越管、处理水出厂管都借道雨水管泄入附近水体,而剩余污泥、污泥水、各构筑物放空管等,又都与厂内污水管合并流人泵房集水井。但因受用地限制(厂东西两恻均为河浜),远期发展余地尚感不足。

图2为乙市污水厂的平面布置图,泵站设于厂外。主要构筑物有:格栅、曝气沉砂池、初次沉淀池、曝气池、二次沉淀池及回流污泥泵房等一些辅助建筑物。湿污泥池设于厂外便于农民运输之处。

该厂平面布置的特点是:布置整齐、紧凑。两期工程各自成系统,对设计与运行相互干扰较

少。办公室等建筑物均位于常年主风向的上风向,且与处理构筑物有一定距离,卫生、工作条件较好。在污水流人初次沉淀池、曝气池与二次沉淀池时,先后经三次计量,为分析构筑物的运行情况创造了条件。利用构筑物本身的管渠设立超越管线,既节省了管道,运行又较灵活。

第二期工程预留地设在一期工程与厂前区之间,若二期工程改用别的工艺流程或另选池型时,在平面布置上将受一定限制。泵站与湿污泥池均设于厂外,管理不甚方便。此外,三次计量增加了水头损失。

二、污水处理厂的高程布置

污水处理厂高程布置的任务是:确定各处理构筑物和泵房等的标高,选定各连接管渠的尺寸并决定其标高。计算决定各部分的水面标高,以使污水能按处理流程在处理构筑物之间通畅地流动,保证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

污水处理厂的水流常依靠重力流动,以减少运行费用。为此,必须精确计算其水头损失(初步设计或扩初设计时,精度要求可较低)。水头损失包括:

(1)水流流过各处理构筑物的水头损失,包括从进池到出池的所有水头损失在内;在作初步设计时可按表1估算。

表1 处理构筑物的水头水损失

构筑物名称水头损失(cm) 构筑物名称水头损失(cm)

格栅10~25 生物滤池(工作高度为2m时):

沉砂池10~25

沉淀池:平流

竖流

辐流20~40 1)装有旋转式布水器270~280

40~50 2)装有固定喷洒布水器450~475

50~60 混合池或接触池10~30

双层沉淀池10~20 污泥干化场200~350

曝气池:污水潜流入池25~50

污水跌水入池50~150

(2)水流流过连接前后两构筑物的管道(包括配水设备)的水头损失,包括沿程与局部水头损失。

(3)水流流过量水设备的水头损失。

水力计算时,应选择一条距离最长、水头损失最大的流程进行计算,并应适当留有余地;以使实际运行时能有一定的灵活性。

计算水头损失时,一般应以近期最大流量(或泵的最大出水量)作为构筑物和管渠的设计流量,计算涉及远期流量的管渠和设备时,应以远期最大流量为设计流量,并酌加扩建时的备用水头。

设置终点泵站的污水处理厂,水力计算常以接受处理后污水水体的最高水位作为起点,逆污水处理流程向上倒推计算,以使处理后污水在洪水季节也能自流排出,而水泵需要的扬程则较小,运行费用也较低。但同时应考虑到构筑物的挖土深度不宜过大,以免土建投资过大和增加施工上的困难。还应考虑到因维修等原因需将池水放空而在高程上提出的要求。

在作高程布置时还应注意污水流程与污泥流程的配合,尽量减少需抽升的污泥量。污泥干化场、污泥浓缩池(湿污泥池),消化池等构筑物高程的决定,应注意它们的污泥水能自动排人污水人流干管或其他构筑物的可能性。

在绘制总平面图的同时,应绘制污水与污泥的纵断面图或工艺流程图。绘制纵断面图时采用的比例尺:横向与总平面图同,纵向为1∶50-1∶100。

现以图2所示的乙市污水处理厂为例说明高程计算过程。该厂初次沉淀池和二次沉淀池均为方形,周边均匀出水,曝气池为四座方形池,表面机械曝气器充氧,完全混合型,也可按推

流式吸附再生法运行。污水在入初沉池、曝气池和二沉池之前;分别设立了薄壁计量堰(、为矩形堰,堰宽0.7m,为梯形堰,底宽0.5m)。该厂设计流量如下:

近期=174L/s 远期=348L/s

=300L/s =600L/s

回流污泥量以污水量的100%计算。

污水处理站施工总平面布置

污水处理站施工总平面布置 施工场地应遵守“先生产用地,后临建用地”,按照布局紧凑、合理、高效、短距离,规划一个比较合理的施工布局,为节约人力、物力和文明施工创造一个有利条件。充分利用现有的水、电、道路的布置原则,作出布置。 施工现场场地比较宽敞,在平面布置时,主要考虑施工人员办公、钢筋、周转材以及沙石红砖等材料的制作、堆放场地的分区措施: a.宿舍、食堂、澡堂、厕所等生活设在厂区外的出租民房中,其具体布置另定。 b.工地办公室以及保卫室采用组合活动板房,场地周围用 1.8米绿色塑料网围墙。 c. 钢筋、模板等部分生产加工场地以及沙石、红砖、水泥的堆放场地详见平面布置图。 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运输采用输送泵,更直接、快速、效率更高。 5.1.垂直运输机械布置 5.1.1安装1台快速提升机以满足钢筋、模板、架管、屋面彩钢板等材料的运输。 5.1.2为缩短混凝土施工工期,满足浇灌砼工程量大的施工

要求,采用泵送砼满足需求量。并在拟建四周修建临时道.路,以方便汽车泵的行走。 5.1.3吊装过程中,对于型钢的堆放原则是:不影响其他材料堆放场地,不影响施工道路,采用今天吊装完毕多少,就进场多少的原则。汽车吊的行走路线设计在厂房中部以及四周。 5.2.临建设施布置 5.2.1施工现场办公用临时设施 5.2.1.1施工场地外围四面设1.8米高围墙围护,并要设立出入大门。在出入口设栅栏、门口设临时门岗,保证人员和材料的安全,门岗24小时值班。 5.2.1.2现场办公用房采用组合板房。设4间办公室、1间会议室、1间材料仓库、1间保安人员住宿房。 5.2.1.3 施工现场设2个活动板房厕所,派专人每天进行及时的清理。 5.2.2施工现场生产用临时设施 5.2.2.1 钢筋加工区占地8×25=200m2,分为原材料堆放、加工车间、成品堆放场,加工车间内布置钢筋切段机、弯曲机、调直机等加工设备。 5.2.2.2木工场:占地8×10=80m2,木制产品采用小型电锯2台,平刨、压刨机各1台,小规模半机械化生产。 5.2.2.3现场另设置机具维修场、架管等周转材料临时堆

污水处理厂高程设计参考

1处理流程高程设计 为使污水能在各处理构筑物之间通畅流动,以保证处理厂的正常运行,需进行高程布置,以确定各构筑物及连接管高程。为降低运行费用和便于维护管理,污水在处理构筑物之间的流动已按重力流考虑为宜;污泥也最好利用重力流动,若需提升时,应尽量减少抽升次数。为保证污泥的顺利自流,应精确计算处理构筑物之间的水头损失,并考虑扩建时预留的储备水头,高程图的比例与水平方向的比例尺一般不相同,一般垂直比例大,水平的比例小些[12]。 主要任务 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流程高程布置的主要任务是: (1) 确定各处理构筑物和泵房的标高; (2) 确定处理构筑物之间连接管渠的尺寸及其标高; (3) 通过计算确定各部分的水面标高,从而能够使污水沿处理流程在处理构筑物之间畅通地流动,保证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 高程布置的一般原则 (1) 计算各处理构筑物的水头损失时,应选择一条距离最长、水头损失最大的流程进行较准确的计算,考虑最大流量、雨天流量和事故时流量的增加。并应适当留有余地,以防止淤积时水头不够而造成的涌水现象,影响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 (2) 计算水头损失时,以最大流量(设计远期流量的管渠与设备,按远期最大流量考虑)作为构筑物与管渠的设计流量。还应当考虑当某座构筑物停止运行时,与其并联运行的其余构筑物与有关的连接管渠能通过全部流量。 (3) 高程计算时,常以受纳水体的最高水位作为起点,逆废水处理流程向上倒推计算,以使处理后废水在洪水季节也能自流排出,并且水泵需要的扬程较小。如果最高水位较高,应在废水厂处理水排入水体前设置泵站,水体水位高时抽水排放。如果水体最高水位很低时,可在处理水排入水体前设跌水井,处理构筑物可按最适宜的埋深来确定标高。 (4) 在做高程布置时,还应注意污水流程与污泥流程的配合,尽量减少需要提升的污泥量。 污水高程计算 在污水处理工程中,为简化计算一般认为水流是均匀流。管渠水头损失主要有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出水排至长江,最高水位为。总损失=构筑物的损失+沿程损失+局部损失,沿程水头损失按下式计算:

污水处理厂的优秀设计

污水处理厂的设计方案 一、工程概述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工作一般分为两个阶段,即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工作内容包括确定厂址、选择合理的工艺流程、确定污水处理厂平面与高程的布置、计算建(构)筑物等。 1、设计资料的收集与调查 (1)建设单位的设计任务书 包括设计规模(处理水量)、处理程度要求、占地要求、投资情况等。 (2)收集相关资料 包括原水水质资料、当地气象资料(温度、风向、日照情况等)、水文地质资料(地下水位、土壤承载力、受纳水体流量、最高水位等)、地形资料、城市规划情况等。 (3)必要的现场调查 当缺乏某些重要的设计资料时,则现场的调查是必需的。 2、厂址选择 城市污水处理厂厂址选择是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的前提,应根据选址条件和要求综合考虑,选出适用的、系统优化、工程造价低、施工及管理方便的厂址。 二、处理流程选择: 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是指在达到所要求的处理程度的前提下,污水处理各单元的有机组合,以满足污水处理的要求。 1、污水处理流程的选择原则: 经济节省性原则; 运行可靠性原则; 技术先进性原则。 2、应考虑的其他一些重要因素:

充分考虑业主的需求; 考虑实际操作管理人员的水平。 本次设计采用生物好氧处理法。好氧生物处理5去除率高,可达9095%,稳定性较强,系统启动时间短,一般为2~4周,很少产生臭气,不产生沼气,对污水的碱度要求低。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如下: 平面图: 三、污水处理工程设计计算: (一)、设计水量,水质及处理程度: 平均流量:5万吨/天,变化系数1.4; 进水::400 ,:300 ,:350 ; 出水:: 60 ,: 20 ,: 20 ; 处理程度计算::(400-60)/400=85% ; :(300-20)/300=93.3% ; :(350-20)/350=94.3% 。 (二)、格栅及其设计: 格栅是由一组平行的金属栅条制成,斜置在污水流经的渠道上或水泵前集水井处,用以截留污水中的大块悬浮杂质,以免后续处理单元的水泵或构筑物造成损害。 设计中取二组格栅,2组,安装角度α=60° Q 设计水量=平均流量×变化系数=0.810 m3 2、格栅槽宽度:

某城市污水处理厂毕业设计 完整版含图纸

设计说明书 一、环境条件 见设计任务书的设计资料一栏。 二、处理工艺的选择 该城镇污水处理厂主要是用于处理城区生活污水和部分工业废水,且对氮磷的去除有一定要求。按《城市污水处理和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要求推荐,对脱磷脱氮有要求的城市,应采用二级强化处理,如A2 /O 工艺,A/O工艺,SBR 及其改良工艺,氧化沟工艺,以及水解好氧工艺,生物滤池工艺等。故该设计应选取二级强化处理。 鉴于SBR 工艺具有以下特点: (1) 工艺流程简单、管理方便、造价低。SBR 工艺只有一个反应器,不需要二沉池,不需要污泥回流设备,一般情况下也不需要调节池,因此要比传统活性污泥工艺节省基建投资30%以上,而且布置紧凑,节省用地。由于科技进步,目前自动控制已相当成熟、配套。这就使得运行管理变得十分方便、灵活,很适合小城市采用。 (2) 处理效果好。SBR 工艺反应过程是不连续的,是典型的非稳态过程,但在曝气阶段其底物和微生物浓度变化是连续的(尽管是处于完全混合状态中),随时间的延续而逐渐降低。反应器内活性污泥处于一种交替的吸附、吸收及生物降解和活化的变化过程之中,因此

处理效果好。 (3) 有较好的除磷脱氮效果。SBR 工艺可以很容易地交替实现好氧、缺氧、厌氧的环境,并可以通过改变曝气量、反应时间等方面来创造条件提高除磷脱氮效率。 (4) 污泥沉降性能好。SBR 工艺具有的特殊运行环境抑制了污泥中丝状菌的生长,减少了污泥膨胀的可能。同时由于SBR 工艺的沉淀阶段是在静止的状态下进行的,因此沉淀效果更好。 (5) SBR 工艺独特的运行工况决定了它能很好的适应进水水量、水质波动。 均适用于本设计,故选取SBR工艺作为本设计的水处理工艺。 三、污水厂的主要工艺流程

污水处理厂平面及高程布置的设计

污水处理厂 平面布置及高程布置 黎松强编 嘉应学院 环境工程与监测专业教研室 2001年6月29日

一污水处理厂的平面布置 污水处理厂的平面布置应包括: 处理构筑物的布置污水处理厂的主体是各种处理构筑物。作平面布置时,要根据各构筑物(及其附属辅助建筑物,如泵房、鼓风机房等)的功能要求和流程的水力要求,结合厂址地形、地质条件,确定它们在平面图上的位置。在这一工作中,应使:联系各构筑物的管、渠简单而便捷,避免迁回曲折,运行时工人的巡回路线简短和方便;在作高程布置时土方量能基本平衡;并使构筑物避开劣质土壤。布置应尽量紧凑,缩短管线,以节约用地,但也必须有一定间距,这一间距主要考虑管、渠敷设的要求,施工时地基的相互影响,以及远期发展的可能性。构筑物之间如需布置管道时,其间距一般可取5—8m,某些有特殊要求的构筑物(如消化池、消化气罐等)的间距则按有关规定确定。 厂内管线的布置污水处理厂中有各种管线,最主要的是联系各处理构筑物的污水、污泥管、渠。管、渠的布置应使各处理构筑物或各处理单元能独立运行,当某一处理构筑物或某处理单元因故停止运行时,也不致影响其他构筑物的正常运行,若构筑物分期施工,则管、渠在布置上也应满足分期施工的要求;必须敷设接连人厂污水管和出流尾渠的超越管,在不得已情况下可通过此超越管将污水直接排人水体,但有毒废水不得任意排放。厂内尚有给水管、输电线、空气管、消化气管和蒸气管等。所有管线的安排,既要有一定的施工位置,又要紧凑,并应尽可能平行布置和不穿越空地,以节约用地。这些管线都要易于检查和维修。 污水处理厂内应有完善的雨水管道系统,以免积水而影响处理厂的运行。 辅助建筑物的布置辅助建筑物包括泵房、鼓风机房、办公室、集中控制室、化验室、变电所、机修、仓库、食堂等。它们是污水处理厂设计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建筑面积大小应按具体情况与条件而定。有可能时,可设立试验车间,以不断研究与改进污水处理方法。辅助建筑物的位置应根据方便、安全等原则确定。如鼓风机房应设于曝气池附近以节省管道与动力;变电所宜设于耗电量大的构筑物附近等。化验室应远离机器间和污泥干化场,以保证良好的工作条件。办公室、化验室等均应与处理构筑物保持适当距离,并应位于处理构筑物的夏季主风向的上风向处。操作工人的值班室应尽量布置在使工人能够便于观察各处理构筑物运行情况的位置。 此外,处理厂内的道路应合理布置以方便运输;并应大力植树绿化以改善卫生条件。 应当指出:在工艺设计计算时,就应考虑它和平面布置的关系,而在进行平面布置时,也可根据情况调整构筑物的数目,修改工艺设计。 总平面布置图可根据污水厂的规模采用1∶200~1∶1000比例尺的地形图绘制,常用的比例尺为l:500。 图1为某甲市污水处理厂总平面布置图、主要处理构筑物有:机械除污物格栅井、曝气沉砂池、初次沉淀池与二次沉淀池(均设斜板)、鼓风式深水中层曝气

污水处理厂施工准备平面布置及临时设施

污水处理厂施工准备平面布置及临时设施 1、施工准备 1.1、技术准备 开工前项目部组织有关施工管理人员进行详细的图纸会审与分析,摸清设计意图和设计要求。同时取得相关的技术资料、规范、规程和标准等,结合现场施工条件和工程中的实际情况,对工程项目做有针对性的研究,特别是施工排水方案,了解结构及装修做法,以便组织好各分项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工作。 配合业主、设计单位做好图纸会审工作。 现场勘查地形地貌,检查水准点及红线桩。根据工程需要,落实测量仪器、工具的数量。 编制相应的特殊工序、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并报有关部门审批、认可。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和难点,施工前安排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对技术工人做详细的技术交底、工程内容交底、工艺流

程交底,并对施工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使所有人员在施工前做到心中有数。 1.2、临建准备 按施工总体平面布置图安排临建设施及监理办公设施,机械设备,材料堆放场地,布置并硬化施工道路,布置临水及临电线路。 积极协调有关市政、规划、市容、环保、卫生、交通、治安等部门的关系,办理相关手续。 1.3、现场准备 接收业主提供的场地红线桩及标准水准点,并及时组织人员、材料及机械设备进场。为了满足消防要求及施工的便利,现场道路必须做到畅通。 1.4、办公用品准备 为了对工程资料进行有效管理,我们将实行计算机管理。分别负责进度控制、技术质量、经济成本、安全记录、现场监控等内业工作,以有利于整理工程资料,优化管理,降低成本,促进工程质量,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2、临时设施及平面布置 在现场西北角搭设临建,作为监理和我方的办公用房及生活区,在西南角的空地上搭设职工宿舍、仓库及养护室。现场内设钢筋加工、模板堆放、木工棚等场地,周转工具设在拟建物附近。 附图:施工布置平面图 3、现场用电、用水方案 3.1、临时用水方案 临时用水计划应包含三个方面,一是施工期间生活用

某城市污水处理厂毕业设计-完整版含图纸

设计说明书 环境条件 见设计任务书的设计资料一栏。 二、处理工艺的选择该城镇污水处理厂主要是用于处理城区生活污水和部分工业废水,且对氮磷的去除有一定要求。按《城市污水处理和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要求推荐,对脱磷脱氮有要求的城市,应采用二级强化处理,如AIO工艺,A/0工艺,SBR及其改良工艺,氧化沟工艺,以及水解好氧工艺,生物滤池工艺等。故该设计应选取二级强化处理。 鉴于SBR工艺具有以下特点: (1) 工艺流程简单、管理方便、造价低。SBR工艺只有一个反应器,不需要二沉池,不需要污泥回流设备,一般情况下也不需要调节池,因此要比传统活性污泥工艺节省基建投资30%以上,而且布置紧凑,节省用地。由于科技进步,目前自动控制已相当成熟、配套。这就使得运行管理变得十分方便、灵活,很适合小城市采用。 (2) 处理效果好。SBR工艺反应过程是不连续的,是典型的非稳态过程,但在曝气阶段其底物和微生物浓度变化是连续的( 尽管是处于完全混合状态中),随时间的延续而逐渐降低。反应器内活性污泥处于一种交替的吸附、吸收及生物降解和活化的变化过程之中,因此处理效果好。 (3) 有较好的除磷脱氮效果。SBR工艺可以很容易地交替实现好氧、缺

氧、厌氧的环境,并可以通过改变曝气量、反应时间等方面来创造条件提高除磷脱氮效率。 (4) 污泥沉降性能好。SBR工艺具有的特殊运行环境抑制了污泥中丝状菌的生长,减少了污泥膨胀的可能。同时由于SBR工艺的沉淀阶段是在静止的状态下进行的,因此沉淀效果更好。 (5) SBR工艺独特的运行工况决定了它能很好的适应进水水量、水质波动。 均适用于本设计,故选取SB工艺作为本设计的水处理工艺。 三、污水厂的主要工艺流程 四、设计说明 1、格栅和提升泵房 设置方式:粗格栅T泵房T细格栅 格栅的主要作用是将污水中的大块污物拦截,以免其对后续处理单元的机

污水处理厂设计高程计算教程文件

污水处理厂设计高程 计算

第三章高程计算 一、水头损失计算 计算厂区内污水在处理流程中的水头损失,选最长的流程计算,结果见下表: 污水厂水头损失计算表 名称 设计 流量 (L/s) 管径 (mm) I (‰) V (m/s) 管长 (m) IL (m) Σξ Σξ g v 2 2 (m) Σh (m) 出厂管231.5 600 1.48 0.84 80 0.118 1.00 0.036 0.154 接触池0.3 出水控 制井 0.2 出水控 制井至 二沉池 115.8 400 3.08 0.92 100 0.308 6.18 0.267 0.575 二沉池0.5 二沉池 至流量 计井 115.8 400 3.08 0.92 10 0.031 3.84 0.166 0.197 流量计 井 0.2 氧化沟0.5 氧化沟 至厌氧 池 115.8 400 3.08 0.92 12 0.037 4.22 0.182 0.219 厌氧池0.3 厌氧池 至配水 井 151 450 2.82 0.95 15 0.042 5.00 0.230 0.272 配水井0.2 配水井 至沉砂 池 301 600 2.41 1.07 60 0.145 7.26 0.424 0.569 沉砂池0.33 细格栅0.26 提升泵房 2.0 Σ=6.776 中格栅0.1 进水井0.2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ΣΣ=7.076 二、高程确定 1.计算污水厂处神仙沟的设计水面标高 根据式设计资料,神仙沟自本镇西南方向流向东北方向,神仙沟沟底标高 为-1.5m,河床水位控制在0.5-1.0m。 而污水厂厂址处的地坪标高基本上在2.25m左右(2.10-2.40),大于神 仙沟最高水位1.0m(相对污水厂地面标高为-1.25)。污水经提升泵后自流排 出,由于不设污水厂终点泵站,从而布置高程时,确保接触池的水面标高大于 0.8m【即神仙沟最高水位(-1.25+0.154+0.3)=-0.796≈0.8m】,同时考虑挖 土埋深。 2.各处理构筑物的高程确定 设计氧化沟处的地坪标高为2.25m(并作为相对标高±0.00),按结构稳 定的原则确定池底埋深-2.0m,再计算出设计水面标高为3.5-2.0=1.5m,然后 根据各处理构筑物的之间的水头损失,推求其它构筑物的设计水面标高。经过 计算各污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水面标高见下表。再根据各处理构筑物的水面标 高、结构稳定的原理推求各构筑物地面标高及池底标高。具体结果见污水、污 泥处理流程图。 各污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水面标高及池底标高 构筑物名称水面标高 (m) 池底标高 (m) 构筑物名称水面标高 (m) 池底标高 (m) 进水管-3.93 -4.41 沉砂池 3.26 2.10 中格栅-4.23 -4.70 厌氧池 2.02 -1.98 泵房吸水井-5.23 -7.00 氧化沟 1.5 -2.00 细格栅前 3.65 3.18 二沉池0.60 -4.53 细格栅后 3.39 2.92 接触池-0.67 -2.97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

污水处理厂高程布置

6.2 污水厂的高程布置 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高程布置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各构筑物和泵房的标高确定处理构筑物之间连接管(渠)的尺寸及其标高,通过计算确定各部位的水位标高,从而能够使污水沿处理流程在处理构筑物之间通畅的流动,保证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2]。 6.2.1 污水处理厂高程布置应考虑事项 考虑事项[2]: (1)选择一条最长、水头损失最大的流程进行水力计算,并应适当留有余地,以保证任何情况下,处理系统都能够运行正常; (2)计算水头损失时一般以近期最大的流程作为构筑物和管渠的设计流量;计算涉及远期流量的管渠和设备时,应以远期最大流量为设计流量,并酌加扩建时的备用水头; (3)在做高程布置时应注意污水流程与污泥流程的配合,尽量减少需抽升的污泥量。 6.2.2 污水厂的高程布置 为了降低运行费用和便于管理,污水在处理构筑物之间的流动按重力流考虑为宜(污泥流动不在此例)。为此,必须精确地计算污水流动中的水头损失。 水头损失包括[2]: (1)污水经各处理构筑物的内部水头损失; (2)污水经连接前后两构筑物管渠的水头损失,包括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 (3)局部水头损失按沿程水头损失的0.3倍计。 6.2.3 高程计算 沿程水头损失按:h = iL计算,i 为管渠的坡度; 局部水头损失按:h = ξv2/ 2g计算,ξ为局部水头损失系数 1.污水水头损失[1,4]

构筑物水头损失表 管道的设计包括管材的选择,管径及其流速确定.为了便于维修,本设计除泵房(提升泵房,污泥泵房)内及相关压力管道选择铸铁管和气体管道选择钢管外,其余管道均选择钢筋混凝土管. 表6-2 污水管渠水力计算表 2. 污泥管道水头损失[1,7] 表6-3 污泥管渠水力计算表

污水处理厂的施工设计方案(含平面布置及网络图)

污水处理厂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依据及原则 一、编制依据 1、招标文件、答疑及招标图纸; 2、某某污水处理厂工程《工程量清单》及《招标控制价》; 3、武汉中科水生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设计的施工图纸; 4、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二)工程建设标准。 国家、省、市或行业现行的建设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施工技术标准、程序,《建设工程施工操作规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标准》、《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以及有关建筑质量、安全施工等有关文件、规定、施工图纸、技术交底、地质勘察等有关技术说明和《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 有关国家、行业施工技术及验收规范: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93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GB 50203-2002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10-2001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2003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 JGJ/T27-2001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55-2000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98-2000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99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01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 《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 《建设工程施工管理规范》GB/T50326-2001 …… (三)部分参考资料: 1、《建筑工程施工手册》; 2、《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3、《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冶手册》。 二、编制原则 我们以招标文件为依据,本着方案科学合理、技术先进可行、工艺简捷适用、措施保障得力、组织管理严密、计划详细实用、处处精

污水处理厂高程设计参考

污水处理厂高程设计参考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1处理流程高程设计为使污水能在各处理构筑物之间通畅流动,以保证处理厂的正常运行,需进行高程布置,以确定各构筑物及连接管高程。为降低运行费用和便于维护管理,污水在处理构筑物之间的流动已按重力流考虑为宜;污泥也最好利用重力流动,若需提升时,应尽量减少抽升次数。为保证污泥的顺利自流,应精确计算处理构筑物之间的水头损失,并考虑扩建时预留的储备水头,高程图的比例与水平方向的比例尺一般不相同,一般垂直比例大,水平的比例小些[12]。 主要任务 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流程高程布置的主要任务是: (1) 确定各处理构筑物和泵房的标高; (2)确定处理构筑物之间连接管渠的尺寸及其标高; (3)通过计算确定各部分的水面标高,从而能够使污水沿处理流程在处理构筑物之间畅通地流动,保证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 高程布置的一般原则 (1)计算各处理构筑物的水头损失时,应选择一条距离最长、水头损失最大的流程进行较准确的计算,考虑最大流量、雨天流量和事故时流量的增加。并应适当留有余地,以防止淤积时水头不够而造成的涌水现象,影响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 (2) 计算水头损失时,以最大流量(设计远期流量的管渠与设备,按远期最大流量考虑)作为构筑物与管渠的设计流量。还应当考虑当某座构筑物停止运行时,与其并联运行的其余构筑物与有关的连接管渠能通过全部流量。 (3)高程计算时,常以受纳水体的最高水位作为起点,逆废水处理流程向上倒推计算,以使处理后废水在洪水季节也能自流排出,并且水泵需要的扬程较小。如果最高水位较高,应在废水厂处理水排入水体前设置泵站,水体水位高时抽水排放。如果水体最

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及高程布置

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及高程布置 一、污水处理厂的平面布置 污水处理厂的平面布置应包括: 处理构筑物的布置污水处理厂的主体是各种处理构筑物。作平面布置时,要根据各构筑物(及其附属辅助建筑物,如泵房、鼓风机房等)的功能要求和流程的水力要求,结合厂址地形、地质条件,确定它们在平面图上的位置。在这一工作中,应使:联系各构筑物的管、渠简单而便捷,避免迁回曲折,运行时工人的巡回路线简短和方便;在作高程布置时土方量能基本平衡;并使构筑物避开劣质土壤。布置应尽量紧凑,缩短管线,以节约用地,但也必须有一定间距,这一间距主要考虑管、渠敷设的要求,施工时地基的相互影响,以及远期发展的可能性。构筑物之间如需布置管道时,其间距一般可取5-8m,某些有特殊要求的构筑物(如消化池、消化气罐等)的间距则按有关规定确定。 厂内管线的布置污水处理厂中有各种管线,最主要的是联系各处理构筑物的污水、污泥管、渠。管、渠的布置应使各处理构筑物或各处理单元能独立运行,当某一处理构筑物或某处理单元因故停止运行时,也不致影响其他构筑物的正常运行,若构筑物分期施工,则管、渠在布置上也应满足分期施工的要求;必须敷设接连人厂污水管和出流尾渠的超越管,在不得已情况下可通过此超越管将污水直接排人水体,但有毒废水不得任意排放。厂内尚有给水管、输电线、空气管、消化气管和蒸气管等。所有管线的安排,既要有一定的施工位置,又要紧凑,并应尽可能平行布置和不穿越空地,以节约用地。这些管线都要易于检查和维修。 污水处理厂内应有完善的雨水管道系统,以免积水而影响处理厂的运行。 辅助建筑物的布置辅助建筑物包括泵房、鼓风机房、办公室、集中控制室、化验室、变电所、机修、仓库、食堂等。它们是污水处理厂设计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建筑面积大小应按具体情况与条件而定。有可能时,可设立试验车间,以不断研究与改进污水处理方法。辅助建筑物的位置应根据方便、安全等原则确定。如鼓风机房应设于曝气池附近以节省管道与动力;变电所宜设于耗电量大的构筑物附近等。化验室应远离机器间和污泥干化场,以保证良好的工作条件。办公室、化验室等均应与处理构筑物保持适当距离,并应位于处理构筑物的夏季主风向的上风向处。操作工人的值班室应尽量布置在使工人能够便于观察各处理构筑物运行情况的位置。 此外,处理厂内的道路应合理布置以方便运输;并应大力植树绿化以改善卫生条件。 应当指出:在工艺设计计算时,就应考虑它和平面布置的关系,而在进行平面布置时,也可根据情况调整构筑物的数目,修改工艺设计。 总平面布置图可根据污水厂的规模采用1∶200~1∶1000比例尺的地形图绘制,常用的比例尺为l:500。 图1为某甲市污水处理厂总平面布置图、主要处理构筑物有:机械除污物格栅井、曝气沉砂池、初次沉淀池与二次沉淀池(均设斜板)、鼓风式深水中层曝气池、消化池等及若干辅助建筑物。 该厂平面布置特点为:流线清楚,布置紧凑。鼓风机房和回流污泥泵房位于暖气池和二次沉淀池一侧,节约了管道与动力费用,便于操作管理。污泥消化系统构筑物靠近四氯化碳制造厂(即在处理厂西侧),使消化气、蒸气输送管较短。节约了基建投资。办公室。生活住房与处理构筑物、鼓风机房、泵房、消化池等保持一定距离,卫生条件与工作条件均较好。在管线布置上,尽量一管多用,如超越管、处理水出厂管都借道雨水管泄入附近水体,而剩余污泥、污泥水、各构筑物放空管等,又都与厂内污水管合并流人泵房集水井。但因受用地限制(厂东西两恻均为河浜),远期发展余地尚感不足。 图2为乙市污水厂的平面布置图,泵站设于厂外。主要构筑物有:格栅、曝气沉砂池、初次沉淀池、曝气池、二次沉淀池及回流污泥泵房等一些辅助建筑物。湿污泥池设于厂外便于农民运输之处。 该厂平面布置的特点是:布置整齐、紧凑。两期工程各自成系统,对设计与运行相互干扰较

污水处理厂课程设计

模板也可以 1.处理水量:6万m3/d ;CODcr=370mg/L;BOD5=270mg/L;SS=300mg/L 2.处理要求 要求污水经二级处理后应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一级标准:CODcr≤100mg/L;BOD5≤30mg/L;SS≤于70mg/L 3.处理工艺流程 污水拟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处理,具体流程如下:污水→格栅间→污水泵房→出水井→沉砂池→初沉池→曝气池→二沉池→出水井→出水 4.气象与人文资料 风向:主导风向为北风 气温: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热,四季分明,具明显的盆地气候特征。年平均温度18.1℃,极端最高温度33.4℃,极端最低温度2℃,最高平均温度24.6℃,最低平均温度8.9℃,无霜期260余天。 水文:年平均降水量1427MM,主要降水期5月初至6月底和8月下旬至9月末 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 5.厂区地形 平均地面标高60m,根据自己设计的建筑物的尺寸设计所需占=占地面积 6.设计内容 ①.对工艺建筑物选型作说明:(说明选择构建物型式的理由) ②.主要处理设施(沉砂池、初沉池、曝气池、二沉池)的工艺计算 ③污水处理厂平面和高程布置 其他回答共5条 B/C够高的了,毕业设计吧?虽然对大家来说很简单,但还是劝好好学习。这样锻炼的机会不多 回答者:京城狗少|五级| 2011-6-22 01:13 我也在做这个设计。。只有10天时间。。不过不是很难。就是计算有点麻烦。。回答者:热心网友| 2011-6-22 13:54 只有15分啊,没有很大意思,做出来大概需要一天时间。 回答者:sndwftf|三级| 2011-6-22 14:13 好好努力慢慢来吧快的很呀 回答者:热心网友| 2011-6-24 17:07 模板 第一节设计任务和内容

水污染课程设计----污水处理厂AAO工艺设计(含全套图纸)

《水污染控制工程》 课程设计 学院: 专业: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目录 引言 (4) 1设计任务及设计资料 (5) 1.1设计任务与内容 (5) 1.2设计原始资料 (5) 1.2.1城市气象资料 (5) 1.2.2地质资料 (5) 1.2.3设计规模 (5) 1.2.4进出水水质 (6) 2、设计说明书 (6) 2.1去除率的计算 (6) 2.1.1溶解性BOD 的去除率 (6) 5 的去除率: (7) 2.1.2 COD r 2.1.3.SS的去除率: (7) 2.1.4.总氮的去除率: (7) 2.1.5.磷酸盐的去除率 (8) 2.2城市污水处理工艺选择 (8) 2.3、污水厂总平面图的布置 (9) 2.4、处理构筑物设计流量(二级) (9) 2.5、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 (9) 2.5.1.中格栅和提升泵房(两者合建在一起) (9) 2.5.2、沉沙池 (10) 2.5.3、厌氧池 (11) 2.5.4、缺氧池 (11) 2.5.5、好氧曝气池 (11) 2.5.6、二沉池 (12) 2.6、污泥处理构筑物的设计计算 (12) 2.6.1污泥泵房 (12) 2.6.2污泥浓缩池 (12) 2.7、污水厂平面,高程布置 (13) 2.7.1平面布置 (13) 2.7.2管线布置 (13) 2.7.3 高程布置 (14) 3 污水厂设计计算书 (14) 3.1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计算 (14) 3.1.1泵前中格栅 (14) 3.1.2污水提升泵房 (16)

3.1.3、泵后细格栅 (17) 3.1.3、沉砂池 (18) 3.1.4、厌氧池 (20) 3.1.5、缺氧池计算 (20) 3.1.6、好氧曝气池的设计计算 (21) 3.1.8、二沉池 (28) 3.2 污泥处理部分构筑物计算 (31) 3.2.1污泥浓缩池设计计算: (31) 3.3、高程计算 (36) 3.3.1污水处理部分高程计算: (36) 3.3.2高程图见CAD图 (36) 3.3.3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图与总平面布置图 (36) 参考文献 (37)

污水处理厂毕业设计。带CAD图纸及相关资料。

辽宁省WF市排水工程规划及污水处理厂设计 第一章设计任务与内容 1.1 前言 在我国城市和工业飞速发展的今天,污水排放量与日俱增。据统计,我国城市污水年排放量达400多亿立方米,现已有一批城市兴建了污水处理厂,一大批工业企业建设了工业废水处理厂,更多的城市和工业企业在规划、筹划和设计污水处理厂。但这些污水处理厂几乎全在近100个大城市中。 近几十年来,污水处理技术无论在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应用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新工艺、新技术大量涌现,氧化沟系统和高效低耗的污水处理技术,如各种类型的稳定塘,AB法工艺,间歇式(序列式)活性污泥法,脱氮、脱磷的A-O系统,湿地系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应用。这些新工艺、新技术已成为水污染防治领域的热门研究课题。在国家科委、建设部、国家环境保护局的组织和领导下,广泛、深入地开展了这些课题的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一批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 不应回避,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我国人均水资源为世界人均水资源的四分之一,在我国北方一些城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已受到水资源不足的制约。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回用,以城市污水作为第二水源的趋势,不久将成为必然。这就是我国污水事业面临的现实。 作为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学生,就更应该深刻地了解这种形势,掌握并发展污水处理的新工艺、新技术,成为跨世纪的工程技术人才,将我国的污水处理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1.2 设计说明 1.2.1 设计题目 辽宁省WF市排水工程规划及污水处理厂设计 1.2.2 设计任务与内容 (1) 排水管网规划设计,含两个以上的方案比较; (2) 污水泵站工艺设计,含部分工艺施工图设计; (3) 污水处理工艺设计,含部分单体构筑物的工艺施工图设计; (4) 污泥水处理工艺设计,含部分单体构筑物的工艺施工图设计;

污水处理厂设计要求

一、工程设计(1)厂址选择应着重说明在选定厂址时,如何遵循从选址的原则、如何与长治的总体规划相配合。此外,还应说明所选厂址的地形、地质条件以及用地面积、卫生保护距离等。 (2)污水的水质、水量,包括污水水质各项指标的数值,污水的平均流量、高峰流量、现状流量、发展水量等水量资料。 (3)工艺流程的选择与计算,主要说明所选定工艺流程的合理性、先进性、优越性和安全性等。 (4)对工艺流程中各处理设施的计算、处理设施的主要尺寸、构造、材料与特征等;所选用的附加设备的型号、性能、台数。 (5)处理后污水和污泥的出路。 (6)扼要的对厂区辅助建筑物以及道路等情况加以说明。 (7)其他设计,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采暖通风设计、供电设计、仪表及自动控制设计、劳动卫生设计、人员编制设计等。 (8)污水处理工程的总体布置。 (9)存在的问题及对其解决途径的建议。 (10)列出本工程各建(构)筑物及厂区总图所涉及的混凝土量、挖运土方量、回填土方量、建筑面积等。 (11)列出本工程的设备和主要材料清单(名称、规格、材料、数量)。(12)说明概算编制的依据及设备和主要建筑材料市场供应的价格以及其他间接费用情况等,列出总概算表和各单元概算表,说明工程总概算投资及其构成。

二、图纸 (1)污水处理工艺系统图(1/5000~1/10000)。 (2)污水处理构筑物单体图(1/200~1/500)。 (3)污水处理构筑物布置图及污水工程总平面布置图。 (4)各专业总体设计图。 三、施工图设计 施工图设计是在初步设计批准之后进行的。其任务是以初步设计图纸和说明书为依据,根据土建施工、设备安装、组(构)件加工及管道安装所需要的程度,将初步设计精确具体化,设计图纸除了污水处理厂总平面布置图与高程布置、各处理构筑物的平面和竖向设计外,所有构筑物的各个节点构造、尺寸都用图纸表达出来,每张图均应按一定比例与标准图例精确绘制。施工图设计的深度,应满足土建施工、设备与管道安装、构件加工、施工预算编制的要求。施工图纸设计文件以图纸为主,还包括说明书、主要设备材料表、施工图预算。 1、设计说明书 (1)设计依据。初步设计或方案设计批准文件。设计进水、出水的水质和水量。 (2)设计方案。简要说明污水处理、污泥处理及废气处理的设计方案,与初步设计比较有何变更,并说明其理由、设计处理效果。 (3)图纸目录、应用标准图集号及页码。 (4)主要设备材料表。 (5)施工安装注意事项及质量、验收要求。

污水处理厂设计高程计算

第三章高程计算 一、水头损失计算 计算厂区内污水在处理流程中的水头损失,选最长的流程计算,结果见下表: 污水厂水头损失计算表 名称 设计 流量 (L/s) 管径 (mm) I (‰) V (m/s) 管长 (m) IL (m) ΣξΣξ g v 2 2 (m) Σh (m) 出厂管231.5 600 1.48 0.84 80 0.118 1.00 0.036 0.154 接触池0.3 出水控 制井 0.2 出水控 制井至 二沉池 115.8 400 3.08 0.92 100 0.308 6.18 0.267 0.575 二沉池0.5 二沉池 至流量 计井 115.8 400 3.08 0.92 10 0.031 3.84 0.166 0.197 流量计 井 0.2 氧化沟0.5 氧化沟 至厌氧 池 115.8 400 3.08 0.92 12 0.037 4.22 0.182 0.219 厌氧池0.3 厌氧池 至配水 井 151 450 2.82 0.95 15 0.042 5.00 0.230 0.272 配水井0.2 配水井 至沉砂 池 301 600 2.41 1.07 60 0.145 7.26 0.424 0.569 沉砂池0.33 细格栅0.26 提升泵房 2.0 Σ=6.776 中格栅0.1 进水井0.2 ΣΣ=7.076

二、高程确定 1.计算污水厂处神仙沟的设计水面标高 根据式设计资料,神仙沟自本镇西南方向流向东北方向,神仙沟沟底标高为-1.5m,河床水位控制在0.5-1.0m。 而污水厂厂址处的地坪标高基本上在2.25m左右(2.10-2.40),大于神仙沟最高水位 1.0m(相对污水厂地面标高为-1.25)。污水经提升泵后自流排出,由于不设污水厂终点泵站,从而布置高程时,确保接触池的水面标高大于0.8m 【即神仙沟最高水位(-1.25+0.154+0.3)=-0.796≈0.8m】,同时考虑挖土埋深。 2.各处理构筑物的高程确定 设计氧化沟处的地坪标高为 2.25m(并作为相对标高±0.00),按结构稳定的原则确定池底埋深-2.0m,再计算出设计水面标高为 3.5-2.0=1.5m,然后根据各处理构筑物的之间的水头损失,推求其它构筑物的设计水面标高。经过计算各污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水面标高见下表。再根据各处理构筑物的水面标高、结构稳定的原理推求各构筑物地面标高及池底标高。具体结果见污水、污泥处理流程图。 各污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水面标高及池底标高 构筑物名称水面标高 (m) 池底标高 (m) 构筑物名称水面标高 (m) 池底标高 (m) 进水管-3.93 -4.41 沉砂池 3.26 2.10 中格栅-4.23 -4.70 厌氧池 2.02 -1.98 泵房吸水井-5.23 -7.00 氧化沟 1.5 -2.00 细格栅前 3.65 3.18 二沉池0.60 -4.53 细格栅后 3.39 2.92 接触池-0.67 -2.97

某城市污水处理厂毕业设计 完整版含图纸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题目:某城镇二级污水处理厂设计 指导老师: 设计人: 班级: 时间:

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本课程设计是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掌握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理论知识。 1复习和消化所学课程内容,初步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了解并掌握污水处理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步骤和技术资料的运用; 3训练和培养污水处理的基本计算方法及绘图的基本技能; 4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了解国家环境保护和基本建设等方面的政策措施。 二、课程设计的任务 根据已知资料,确定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计算各处理构筑物的尺寸,绘制污水处理厂的总平面布置图和高程布置图,并附详细的设计说明书和计算书。 三、设计内容及要求 1 设计说明书:说明城市概况、设计任务、工程规模、水质水量、工艺流程、设计参数、主要构筑物的尺寸和个数、主要设备和辅助设

备的型号和数量、处理构筑物平面布置及高程计算、参考资料;说明书应简明扼要,力求多用草图、表格说明,要求文字通顺、段落分明、字迹工整。 2 设计计算书:各构筑物的计算、主要设备(如水泵、鼓风机等)的选取、污水处理厂的高程计算等(各构筑物内部的水头损失查阅课本或手册,构筑物之间的水头损失按管道长度计算); 3 设计图纸:污水处理厂总平面布置图和高程布置图各一张。总平面布置图中应表示各构筑物的确切位置、外形尺寸、相互距离;各构筑物之间的连接管道及场区内各种管道的平面位置、管径、长度、坡度;其它辅助建筑物的位置、厂区道路、绿化布置等;污水污泥处理高程中标出各种构筑物的顶、底、水面以及重要构件的设计标高、地面标高等。 四、设计资料 1 城市概况——江南某城镇位于长江冲击平原,占地约6.3 km2,呈椭圆形状,最宽处为2.4 km ,最长处为2.9 km 。 2 自然特征——该镇地形由南向北略有坡度,平均坡度为0.5 ‰,地面平整,海拔高度为黄海绝对标高3.9~5 .0 m,地坪平均绝对标高为4.80 m。属长江冲击粉质砂土区,承载强度7~11 t/m2,地震裂度6 度,处于地震波及区。全年最高气温40 ℃,最低-10 ℃。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极限冻土深度为17 cm。全年降雨量为1000

污水处理厂高程设计计算

污水处理厂平面及高程设计 平面布置及高程布置 一、污水处理厂的平面布置 污水处理厂的平面布置应包括: 处理构筑物的布置污水处理厂的主体是各种处理构筑物。作平面布置时,要根据各构筑物(及其附属辅助建筑物,如泵房、鼓风机房等)的功能要求和流程的水力要求,结合厂址地形、地质条件,确定它们在平面图上的位置。在这一工作中,应使:联系各构筑物的管、渠简单而便捷,避免迁回曲折,运行时工人的巡回路线简短和方便;在作高程布置时土方量能基本平衡;并使构筑物避开劣质土壤。布置应尽量紧凑,缩短管线,以节约用地,但也必须有一定间距,这一间距主要考虑管、渠敷设的要求,施工时地基的相互影响,以及远期发展的可能性。构筑物之间如需布置管道时,其间距一般可取5-8m,某些有特殊要求的构筑物(如消化池、消化气罐等)的间距则按有关规定确定。 厂内管线的布置污水处理厂中有各种管线,最主要的是联系各处理构筑物的污水、污泥管、渠。管、渠的布置应使各处理构筑物或各处理单元能独立运行,当某一处理构筑物或某处理单元因故停止运行时,也不致影响其他构筑物的正常运行,若构筑物分期施工,则管、渠在布置上也应满足分期施工的要求;必须敷设接连人厂污水管和出流尾渠的超越管,在不得已情况下可通过此超越管将污水直接排人水体,但有毒废水不得任意排放。厂内尚有给水管、输电线、空气管、消化气管和蒸气管等。所有管线的安排,既要有一定的施工位置,又要紧凑,并应尽可能平行布置和不穿越空地,以节约用地。这些管线都要易于检查和维修。 污水处理厂内应有完善的雨水管道系统,以免积水而影响处理厂的运行。 辅助建筑物的布置辅助建筑物包括泵房、鼓风机房、办公室、集中控制室、化验室、变电所、机修、仓库、食堂等。它们是污水处理厂设计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建筑面积大小应按具体情况与条件而定。有可能时,可设立试验车间,以不断研究与改进污水处理方法。辅助建筑物的位置应根据方便、安全等原则确定。如鼓风机房应设于曝气池附近以节省管道与动力;变电所宜设于耗电量大的构筑物附近等。化验室应远离机器间和污泥干化场,以保证良好的工作条件。办公室、化验室等均应与处理构筑物保持适当距离,并应位于处理构筑物的夏季主风向的上风向处。操作工人的值班室应尽量布置在使工人能够便于观察各处理构筑物运行情况的位置。 此外,处理厂内的道路应合理布置以方便运输;并应大力植树绿化以改善卫生条件。 应当指出:在工艺设计计算时,就应考虑它和平面布置的关系,而在进行平面布置时,也可根据情况调整构筑物的数目,修改工艺设计。总平面布置图可根据污水厂的规模采用1∶200~1∶1000比例尺的地形图绘制,常用的比例尺为l:500。 图1为某甲市污水处理厂总平面布置图、主要处理构筑物有:机械除污物格栅井、曝气沉砂池、初次沉淀池与二次沉淀池(均设斜板)、鼓风式深水中层曝气池、消化池等及若干辅助建筑物。 该厂平面布置特点为:流线清楚,布置紧凑。鼓风机房和回流污泥泵房位于暖气池和二次沉淀池一侧,节约了管道与动力费用,便于操作管理。污泥消化系统构筑物靠近四氯化碳制造厂(即在处理厂西侧),使消化气、蒸气输送管较短。节约了基建投资。办公室。生活住房与处理构筑物、鼓风机房、泵房、消化池等保持一定距离,卫生条件与工作条件均较好。在管线布置上,尽量一管多用,如超越管、处理水出厂管都借道雨水管泄入附近水体,而剩余污泥、污泥水、各构筑物放空管等,又都与厂内污水管合并流人泵房集水井。但因受用地限制(厂东西两恻均为河浜),远期发展余地尚感不足。 图2为乙市污水厂的平面布置图,泵站设于厂外。主要构筑物有:格栅、曝气沉砂池、初次沉淀池、曝气池、二次沉淀池及回流污泥泵房等一些辅助建筑物。湿污泥池设于厂外便于农民运输之处。 该厂平面布置的特点是:布置整齐、紧凑。两期工程各自成系统,对设计与运行相互干扰较少。办公室等建筑物均位于常年主风向的上风向,且与处理构筑物有一定距离,卫生、工作条件较好。在污水流人初次沉淀池、曝气池与二次沉淀池时,先后经三次计量,为分析构筑物的运行情况创造了条件。利用构筑物本身的管渠设立超越管线,既节省了管道,运行又较灵活。 第二期工程预留地设在一期工程与厂前区之间,若二期工程改用别的工艺流程或另选池型时,在平面布置上将受一定限制。泵站与湿污泥池均设于厂外,管理不甚方便。此外,三次计量增加了水头损失。 二、污水处理厂的高程布置 污水处理厂高程布置的任务是:确定各处理构筑物和泵房等的标高,选定各连接管渠的尺寸并决定其标高。计算决定各部分的水面标高,以使污水能按处理流程在处理构筑物之间通畅地流动,保证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 污水处理厂的水流常依靠重力流动,以减少运行费用。为此,必须精确计算其水头损失(初步设计或扩初设计时,精度要求可较低)。水头损失包括: (1)水流流过各处理构筑物的水头损失,包括从进池到出池的所有水头损失在内;在作初步设计时可按表1估算。 表1 处理构筑物的水头水损失 构筑物名称水头损失(cm) 构筑物名称水头损失(cm) 格栅10~25 生物滤池(工作高度为2m时): 沉砂池10~25 沉淀池:平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