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税负转嫁

第三节、税负转嫁
第三节、税负转嫁

第三节、税负转嫁

【本节考点】

1.税负转嫁的方式;

2.影响税负转嫁的因素;

【本节内容】

【知识点一】税负转嫁的方式

1、税负转嫁的含义:

税负转嫁是指纳税人在缴纳税款后,通过各种途径将税收负担全部或部分转移给他人的过程。也就是说最初缴纳税款的法定纳税人不一定是该税收的最后负担者。税收负担转嫁的最后结果形成税负归宿(补:税负归宿表明全部税收负担最后是由谁来承担的)。

2、税负转嫁的方式

【例题13:2011年单选题】厂商通过提高其所提供商品价格的方法,将其所纳税款转移给商品购买者或最终消费者负担。根据税负转嫁理论,这种行为属于典型的()行为。

A后转

B前转

C消转

D旁转

【答案】B

【例题14:2009年单选题】企业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措施来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从而抵消税负。这种税负转嫁方式是().

A.税收资本化

B.混转

C.旁转

D.消转

【答案】D

【例题15:2012年单选题】政府征收土地税时,土地购买者将预期应缴纳的土地税折入资本,将税负转嫁给土地的出售者,使其购买的土地价格下降,这种税负转嫁行为称为()。

A.税收销转

B.税收资本化

C.税收前转

D.税收后转

【答案】B

【知识点二】影响税负转嫁的因素

1.应税商品供给与需求的弹性

商品的供给与需求弹性是决定税负转嫁状况的关键因素。

(1)如果需求弹性较大,供给弹性较小,则税负将主要由纳税人自己承担,商品不容易转嫁。

(2)如果需求弹性较小,供给弹性较大,税负将主要由他人负担,商品较易转嫁。

2.课税商品的性质

一般情况下:

(1)对生活必需品的课税,因对其消费是必不可少的,需求弹性小,税负容易转嫁。

(2)对非生活必需品课税,因对其消费不是必不可少的,需求弹性大,税负不易转嫁

3.课税与经济交易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

(1)与经济交易无关而直接对纳税人课征的税,是不容易转嫁的(如对企业征收所得税和对个人征收个人所得税)。

(2)通过经济交易过程而间接对纳税人征收的税,是比较容易转嫁的(如对商品征收的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

4.课税范围的大小

一般情况下:

(1)课税范围越广泛,越不容易对商品的购买者产生替代效应,使需求缺乏弹性,课税商品价格的提高变得比较容易,税负容易转嫁;

(2)课税范围越狭窄,越容易对商品的购买者产生替代效应,使需求具有弹性,课税商品价格的提高变得艰难,税负难以转嫁。

此外,税负转嫁情况如何还与商品的竞争程度有关。

【例题16:2007年多选题】下列各类商品中,税负不容易转嫁的有()。

A.需求弹性较大、供给弹性较小的应税商品

B.非生活必需品

C.生活必需品

D.征收消费税的商品

E.课税范围狭窄的商品

【答案】ABE

第四节、国债

【本节考点】

1.国债的特征

2.国债的种类

3.国债的政策功能

4.国债的负担与限度

5.李嘉图等价定理

6.国债市场的功能(2014年新增)

7.国债的制度

8.政府性债务管理

【本节内容】

【知识点一】国债的含义及特征

1、国债含义:

国债即国家债务,通常是指一国中央政府作为主体,依据有借有还的信用原则取得的资金来源,是一种有偿形式的、非经常性的财政收入。

国债具有自愿性、有偿性和灵活性的特征。

与私债务相比,国债由于有政府信用的担保、风险小、又被称为“金边债券”。

【知识点二】国债的种类

(1)按照国债发行地域不同,可将国债分为内债和外债。

(2)按借入债务到偿还债务的时间长短划分:

短期国债――――1年以内的,最典型的短期国债形式是国库券。

中期国债――――1~10年的

长期国债――――10年以上

(3)根据利率的变动情况可将国债分为固定利率国债与浮动利率国债。

(4)根据国债能否在证券市场流通,可将国债分为上市(流通)国债与非上市(非流通)国债。

一般情况下,能够上市流通的国债多为中短期国债,不能上市流通国债多为长期国债。

(5)根据国债债务本位的不同,可将国债分为货币国债与实物国债。

①货币国债是指以货币为债务本位发行的国债。政府举借的是货币,归还的也是货币。

②实物国债以实物作为债务本位发行的国债。可以避免因货币贬值给债权人带来损失,一般是在存在高通货膨胀时采用。我国1950年发行的“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就属于实物国债。

【例题17:单选题】根据国债债务本位的不同,我国1950年发行的“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属于()。

A货币国债

B实物国债

C外债

D短期国债

【答案】B

【知识点三】国债功能

1.弥补财政赤字

财政赤字可以通过向中央银行借款;增加税收;发行国债方式弥补。

(1)向中央银行借款弥补赤字会造成中央银行货币供给增加,诱发或加剧通货膨胀。

(2)税收是按税法规定征收的,如果通过提高税率或增加新税种弥补赤字,会对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3)通过发行国债弥补赤字,产生的副作用较小。实质是将属于社会支配的资金在一定时期内让渡给国家使用,是社会资金使用权的单方面、暂时性转移;认购国债的资金基本是社会运动中游离出来的闲置资金,一般不会导致通货膨胀。

2.筹集建设资金

现代社会中,以国债资金来扩大建设规模是发行国债的重要目的之一。

3.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

国债是一种收入稳定,无风险或风险较低的投资工具,因此有“金边国债”之称。

政府发行的短期国债,流动性强,被称为“有利息的钞票”,短期国债的发行及买入和卖出,在不少国家中央银行通过在证券市场上买卖国债调节货币供应数量和调节利率。

4.调控宏观经济

【例题18:2010年单选题】在政府发行的国债中,流动性强、被称为“有利息的钞票”的是()。

A.中期国债

B.长期国债

C.短期国债

D.特别国债

【答案】C

【例题19:2009年单选题】对经济产生不良影响较小的财政赤字弥补方式是().

A.向中央银行借款

B.增加税收

C.发行国债

D.增加收费

【答案】C

【例题20:2014年多选题】一般来说,国债的政策功能包括()

A.弥补财政赤字

B.筹集建设基金

C.调控宏观经济

D.调节货币供应量

E.缩小外贸顺差

【答案】ABCD

【知识点四】国债的负担与限度

(一)国债负担:

所谓国债负担,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分析:

(1)认购者负担。国债发行应考虑债权人的应债能力。

(2)债务人负担(政府负担)。政府借债应考虑政府的偿债能力,量力而行。

(3)纳税人负担。不论国债资金的使用方向和使用效益如何,最终还要依赖税收来还债,成为纳税人的负担。

(4)代际负担。如果国债资金运用不善,或者仅用于弥补财政赤字,留给后人的就只是净债务,严重影响后代人的生产与生活。

(二)国债限度

1、衡量国债绝对规模有三个指标:一是国债余额,即历年累积债务的总规模;

二是当年发行的国债总额;

三是当年到期需还本付息的国债总额。

2、衡量国债相对规模有两大指标:

(1)国债负担率:

又称国民经济承受能力,是指国债累计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

这个指标着眼于国债存量,反映国家累积债务的总规模和整个国民经济对国债的承受能力,是研究控制债务问题和防止出现债务危机的重要依据。一国的GDP值越大,国债负担率越小,则国债的发行空间越大。

国际公认的国债负担率的警戒线为发达国家不超过60%,发展中国家不超过45%。

(2)债务依存度:

即指当年的债务收入与财政支出的比例关系(当年债务收入/当年财政支出)。

该指标反映了一个国家的财政支出有多少是依靠发行国债来实现的。

我国债务依存度的计算有两种口径:

一是用当年债务收入额除以当年的全国财政支出额,即“全国财政的债务依存度”;

二是用当年债务收入额除以当年的中央财政支出,即“中央财政的债务依存度”。

国际公认的债务依存度警戒线在15%~20%之间。此外,在“以旧债还新债”机制下,还有一个用来反映政府偿债能力的指标,即当年付息额占当年中央财政经常性收入的比重。

【例题21:2013年单选】2012年某国国债收入为0.6万亿元,国债累计余额为8万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为40万亿元,财政支出为10万亿元,则该国2012年国债负担率为()。

A.20%

B.1.5%

C.6%

D.25%

【答案】A【解析】国债负担率又称国民经济承受能力,是指国债累计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本题中,国债负担率=8/40=20%。

【例题22:2014年单选】债务依存度是指()。

A.当年国债累计余额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B.当年债务收入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C.当年债务收入占当年财政支出的比例关系

D.当年债务收入占当年财政收入的比例关系

【答案】C【解析】债务依存度是指当年的债务收入与财政支出的比例关系。

【例题23:单选】根据国际通用的控制标准,债务依存度应控制在()。

A.5%~6%

B.5%~8%

C.10%~15%

D.15%~20%

【答案】D

【知识点五】李嘉图等价理论

李嘉图等价定理认为,在某些条件下,政府无论用债券还是税收筹资,其效果都是相同的或者等价的。即税收和债务等价。

李嘉图认为发行国债会助长政府的浪费心理,认为国债是有害的,反对发行国债。

【知识点六】国债市场功能(2015年新增)

国债市场有两方面功能:

1.实现国债的发行和偿还

国家采用固定收益出售方式和公募拍卖方式在国债市场的交易中完成发行和偿还国债的任务。

2.调节社会资金的运行

在国债市场中,国债承销机构和国债认购者以及国债持有者与证券经纪人从事的直接交易,国债持有者和国债认购者从事的间接交易,都是社会资金的再分配过程。

【知识点七】国债制度

国债制度一般由发行制度、偿还制度和市场交易制度构成。

1.国债发行制度

国债发行制度由国债发行条件和国债发行方式构成。

(1)国债发行条件包括国债种类、发行日期、发行权限、发行对象等。

决定发行条件的关键是国债的发行方式。

(2)国债发行方式主要有公募招标方式、承购包销方式、直接发售方式和“随买”方式。

①公募招标方式:一种在金融市场上通过公开投标、招标确定发行条件来进行国债推销的一种方式。

特点:发行对象是多数投资者。谁是最终投资者事先是不确定的,是一种市场机制发行方式。

②承购包销方式:通过和一组银行或金融机构签订承销合同所体现的权利义务关系,实现国债销售任务的方式。

特点:发行人和承销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通过承销合同确立的;

承销人向投资人分销不出去的部分,由承销人自己认购,一旦签订了承销合同,发行过程就结束了。

③直接发行方式:国债发行人不委托专门的证券发行机构而是亲自向投资者推销国债。

特点:债券发行人直接与发行对象见面,有特定的发行对象(商业银行、储蓄银行、保险工程、养老基金、信托公司等),个人投资者不得以此方式认购国债。优点是可以降低举债成本,便于了解投资者的投资要求和投资意向;缺点是给发行单位带来相当大工作量。

④随买发行方式:是政府债务管理者用来向小投资人发行不可上市国债的一种方式

【例题24:2007、2008年单选题】在国债发行制度中,决定国债发行条件的关键是国债的()。

A.发行数额

B.票面金额

C.流动性

D.发行方式

【答案】D

2.国债偿还制度

我国选用的偿还方式主要有抽签分次偿还、到期一次偿还、转期偿还、提前偿还和市场购销法等方式。

①抽签分次偿还,是指在国债偿还期内分年度确定一定的偿还比例,由政府按国债券号码抽签对号,如约偿还本息,直至偿还期结束,全部国债券中签偿清为止的一种方式。

②到期一次偿还法:到期后按票面额一次全部对付本息

③转期偿还法:以新发行的国债来偿还原有到期国债本息的方法

④提前偿还法:由政府提前偿还尚未到期的国债

⑤市场购销法:政府在市场上按照国债行市,适时购进国债,以此在该债券到期前逐步清偿的一种方式

【例题25:单选题】以新发行的国债来偿还原有到期国债本息的国债偿还方式称为()

A提前偿还法

B市场购销法

C抽签分次偿还

D转期偿还法

【答案】D

3.国债市场制度

国债市场制度是指以国债为交易对象而形成的供求关系的总和。根据国债交易的层次,国债市场分为国债发行市场和国债流通市场两大部分。

(1)国债发行市场又称国债一级市场,主要参与者包括作为国债发行者的中央政府、发行中介机构和投资购买者。

(2)国债流通市场又称国债二级市场,是指已经发行的国债的交易场所,其基本职能是为国债投资者提供转让变现的机会。

在证券交易所内进行的国债交易按国债交易成交订约和清算的期限划分,可以分为现货交易方式、回购交易方式、期货交易方式和期权交易方式。

①现货交易方式:证券交易中最古老的交易方式,也是国债交易方式中最普通、最常用的交易方式。

②回购交易方式:是指国债的持有人在卖出一笔国债的同时,与买方签订协议,约定一定期限和价格,将同笔国债再购回的交易活动。

③期货交易方式:以国债期货合约为交易对象的交易方式。

国债期货合约是买卖双方就将来某一特定时刻、按照某一特定价格、购买或出售某一特定数量的某一特定国债产品作的承诺。

期限、价格、数量和标的国债是国债期货合约中必不可少的四项基本要素。

④期权交易方式:交易双方为限制损失或保障利益而订约,同意在约定时间内,按照协定价格买进或卖出契约中指定的债券,也可以放弃买进或卖出这种债券的交易方式。

【例题26:2008年单选题】在国债交易方式中最普通和常用的是:()

A.回购交易

B.期货交易

C.期权交易

D.现货交易

【答案】D

【例题27:2006年多选题】国债流通转让可以采取()等具体方式。

A.期权交易

B.现货交易

C.期货交易

D.回购业务

E.到期偿还

【答案】ABCD

【知识点八】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2015年调整)

1.我国政府债务的分类和规模

政府或有负债

目前,我国政府性债务风险总体来看是可控的,但有的地方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

【例题28:多选题】应由债务人自身收入偿还,正常情况下无需政府承担偿债责任的政府债务包括()。

A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

B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

C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

D政府从国外银行借入的债务

E政府从中央银行借入的债务

【答案】BC

【解析】通过本题掌握政府债务的类型并掌握政府或有负债的含义及包括的内容。

2、中央政府债务管理制度(2015年新增)

中央政府实行余额管理。

中央国债余额累计限额根据累计赤字和应对当年短收需发行的债务等因素合理确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委会审批。

3、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提出建立“借、用、还”相统一的地方政府性债务管

【本章主要考点总结】

1、财政收入的分类

2、税收的特征

3、税制要素

4、税收分类

5、拉弗曲线与征税的限度

6、税负转嫁的方式及影响因素

7、国债的特征及功能

8、国债的负担与限度

9、国债市场的功能

10、国债发行制度、偿还制度与国债市场制度

11、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中央政府债务、

税收负担与税负转嫁习题

第五章税收负担与税负转嫁 本章重点难点 1、税收负担与税负转嫁的概念 2、税收负担的衡量指标及影响税收负担的因素 3、税负转嫁的方式及税负转嫁的制约因素 学习目的 1、了解税收负担和税负转嫁的涵义 2、认识税收负担的衡量指标和影响税收负担的因素 3、掌握税负转嫁的制约因素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税负转嫁情况。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按税负是否转嫁分类,所得税属于() A、流转税 B、财产税 C、直接税 D、间接税 2、在税收活动中,从征税到税负的最终落实要经过若干环节,其中关键环节是() A、税收冲击 B、税负转嫁 C、税负归宿 D、税收分配 3、国际经济组织对各国税收水平的比较,主要使用的指标是() A、国内生产总值税收率 B、国民生产总值税收率 C、企业税收负担率 D、个人税收负担率 4、一般来说,从商品供给弹性与税负转嫁的关系上,供给弹性越大,越容易发生税收负担的() A、后转 B、消转 C、前转 D、税收资本化 5、通过市场买卖,由卖方向买方转嫁的税负转嫁方式是() A、前转 B、后转 C、混转 D、消转 6、一般来说,从商品供给弹性与税负转嫁的关系上,供给弹性越小,越不容易() A、前转 B、后转 C、混转 D、消转 7、下列各项中,在税负转嫁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课税商品的供给弹性 B、课税商品的成本形态 C、课税商品的垄断程度 D、课税对像的性质 8、下列不属于微观税负的衡量指标的是() A、企业税收负担率 B、农业户税收负担率 C、个人税收负担率 D、国民收入税收负担率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宏观税率就越低 B、国家职能越大,该国的宏观税负就越低 C、一般来说单一制国家的宏观税负低于联邦制的国家税负 D、衡量一个国家宏观税负是否合理,首先要看该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均国民收入的多少 10、()是制定税收政策的核心。 A、税收负担问题 B、税率确定问题 C、税种选择问题 D、国家税收收入问题 单项选择题参考答案

第三章 税收转嫁和归宿(07财政课)

第七章税收转嫁与归宿 第一节税收转嫁与归宿的概念 一、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含义 税收转嫁是指税收负担的转嫁。纳税人缴纳的税款并不一定都由纳税人自己承担,纳税人在纳税后,可通过调整经济活动的方式,将税款转嫁给他人承担,最终承担税款的人被称之为负税人,纳税人和负税人不一致,就意味着存在税收的负担转嫁。因此,所谓税收转嫁是指纳税人将缴纳的税款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转由他人负担的过程。从税收转嫁的过程来看,纳税人的税收转嫁可以是一次完成,称之为一次转嫁;也可能需要多次完成,称之为多次转嫁或辗转转嫁。从税收转嫁的结果看,纳税人把税收负担若全部转嫁出去,称之为全部转嫁;若只是部分地转嫁出去,则称之为部分转嫁。 税收归宿是指税负运动的终点或最终归着点。税收归宿与税收转嫁存在内在的联系。税收转嫁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若税收转嫁不发生,那么税收负担的归宿是纳税人自己,这就是税收的直接归宿,又称法定归宿。如果税收转嫁发生,那么,税收归宿是税收转嫁的结果,此时税收的归宿是间接归宿,又称经济归宿。从政府征税至税收归宿的全过程来看,政府向纳税人征税,是税收负担运动的起点;纳税人把缴纳的税款转由他人负担,是税收负担的转嫁;税负由负税人最终承担,不再转嫁,称之为税收归宿。税收转嫁是从税收的运动过程来研究税收负担问题,而税收归宿则是从税收的运动结果来研究。因此,税收的转嫁与归宿,实际上是税收负担的分解、转移、归着的过程。研究这一过程的目的在于确定税收负担的归着点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而这一研究的核心在于税收的转嫁。 二、税收转嫁的方式 税收负担转嫁按纳税人转移税收负担的方向,可以分为前转、后转、消转和税收资本化等四种方式。 (一)前转 前转亦称“顺转”,是指当征税发生时,纳税人按照商品流通的方向,通过提高商品价格的方式,将税款向前转嫁给购买者或消费者负担。这种前转可能是

税收的分类

税收的分类 一、按课税对象 1、流转税:以商品生产流转额和非生产流转额为课税对象,是我国税制结构中的主体税类。 2、所得税:以各种所得额为课税对象,包括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税种。 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率统一为25%。另外,国家给予了两档优惠税率:一是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按20%的税率征收;二是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按15%的税率征收。 3、财产税:以纳税人所拥有或支配的财产为课税对象。 4、行为税:以纳税人的某些特定行为为课税对象税。 我国现行税制中的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印花税、屠宰税和筵席税都属于行为税。 5、资源税:对在我国境内从事资源开发的单位和个人征收。 我国现行税制中资源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都属于资源税。 二、按计税依据 1、从量税:以课税对象的数量(重量、面积、件数)为依据,按固定税额计征。 从量税实行定额税率,具有计算简便等优点。如我国现行的资源税、车船使用税和土地使用税等。 2、从价税:以课税对象的价格为依据,按一定比例计征的一类

税。 从价税实行比例税率和累进税率,税收负担比较合理。如我国现行的增值税、营业税、关税和各种所得税等税种。 三、按与价格的关系 1、价内税:税款在应税商品价格内,作为商品价格一个组成部分。如我国现行的消费税、营业税和关税等税种。 2、价外税:税款不在商品价格之内,不作为商品价格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我国现行的增值税。 四、按是否独立征收 1、正税:与其他税种没有连带关系,有特定的课税对象,并按照规定税率独立征收的税。征收附加税或地方附加,要以正税为依据。我国现行各个税种,如增值税、营业税、农业税等都是正税。 2、附加税:是指随某种税收按一定比例加征的税。例如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规定,企业在按照规定的企业所得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同时,应当另按应纳税所得额的3%缴纳地方所得税。该项缴纳的地方所得税,就是附加税。 五、按管理和使用权限 1、中央税:由中央政府征收和管理使用或由地方政府征收后全部划解中央政府所有并支配使用。如我国现行的关税和消费税等。这类税一般收入较大,征收范围广泛。 2、地方税:由地方政府征收和管理使用。如我国现行的个人所

智慧树知到《税收与百姓生活》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税收与百姓生活》章节测试答案 绪论 1、我国的纳税服务热线电话是() A:12123 B:12345 C:12366 D:12368 正确答案: 12366 2、富兰克林说:“在这个世上,只有()和()是逃不掉的!” A:死亡 B:疾病 C:税 D:工作 正确答案:死亡,税 3、一手房除了按房款总价的0.05%交纳印花税外,住宅类房屋标准按房款总价的1%,或1.5%,或()交纳契税。 A:2% B:5% C:3% D:4% 正确答案: 3% 4、我们平时并没有到纳税部门去交过税,所以我们不是纳税人。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5、立足于百姓生活,税负越低越好。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第一章 1、助法就是指借助农户的力役共同耕种公田,公田的收获全部归王室所有。这句话中的“力役”是指劳动力。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2、始于公元前594年(鲁宣公十五年)鲁国实行了“初税亩”,按土地面积对土地征税。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3、马克思曾说:“增值税只能随着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的确定才得到充分发展。”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4、关税和船舶吨税由海关部门征收,进口货物的增值税、消费税由税务机关征收。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5、按税收负担能否转嫁为标准分类,分为()。 A:直接税 B:价内税 C:间接税 D:价外税 正确答案:直接税,间接税 6、我国的流转税包括()。 A:增值税 B:关税 C:城市维护建设税 D:消费税 正确答案:增值税,关税,消费税 第二章 1、购物的过程中,会向商家索要发票,往往是出于以下原因()A:商品质保的凭证 B:财务报销的依据 C:确保商家纳税 D:为国家保证税收 正确答案:商品质保的凭证,财务报销的依据,为国家保证税收2、房价的构成因素主要包括()

西安交通大学《财政学》期末考试拓展学习(六)4

西交《财政学》(六) 第七章税收原理与税收制度 一、税收的形式特征有哪些? 1、强制性。所谓强制性是指税收的征收所依据的是国家的政治权力,或者说是法律所赋予的权力。因此,政府征税与生产资料占有没有直接关系,政府征税对任何性质的所有制都是可行的。税收的强制性主要表现在:国家以法律、法规的形式予以确定,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违反者要受到法律制裁。 2、无偿性。税收的无偿性是指政府对取得的税收收入,既不需要偿还,也不需要对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税收的无偿性是就具体纳税人而言的。政府从纳税人手中取得的税款与纳税人之间不具有直接返还的关系,这是税收与政府其他财政收入形势的根本区别。 3、固定性。税收的固定性是指国家对税收的课征对象、课征比例或课征额等均预先以法律的形式予以规定, 任何部门、任何级别的政府机构 , 未经国家法律授权与批准, 不能随意更改。税收的固定性主要表现在作为课税对象的各种收入、财产或有关行为是经常、普遍存在的,且一经法律确定为课征对象, 就持续有效;税收的固定性还表现在课税对象和征收额度之间的量的关系具有固定性的限度。从这个角度讲,税收的固定性还包括在时间上征收的连续性和征收比例上的限度性。 二、税收的分类有哪些? 1. 按税收缴纳形式分类 力役税:纳税人以直接提供无偿劳动的形式缴纳的税种。 实物税:纳税人以实物形式缴纳的税种。 货币税:纳税人以货币形式缴纳的税种。 2. 按税收计征标准分类 从价税:以课税对象的实物形态为计税单位。 从量税:以课税对象的价值形态为计税单位。 3. 按税收管理和受益权限分类 中央税:属于中央财政的固定收入,归中央政府支配和使用的税种。 地方税:属于地方财政的固定收入,归地方政府支配和使用的税种。 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属于中央、地方政府共同享有,按一定比例分成的税种。

税收负担与税负转嫁练习题

税收负担与税负转嫁 本章重点难点 1、税收负担与税负转嫁的概念 2、税收负担的衡量指标及影响税收负担的因素 3、税负转嫁的方式及税负转嫁的制约因素 学习目的 1、了解税收负担和税负转嫁的涵义 2、认识税收负担的衡量指标和影响税收负担的因素 3、掌握税负转嫁的制约因素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税负转嫁情况。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按税负是否转嫁分类,所得税属于() A、流转税 B、财产税 C、直接税 D、间接税 2、在税收活动中,从征税到税负的最终落实要经过若干环节,其中关键环节是() A、税收冲击 B、税负转嫁 C、税负归宿 D、税收分配 3、国际经济组织对各国税收水平的比较,主要使用的指标是() A、国内生产总值税收率 B、国民生产总值税收率 C、企业税收负担率 D、个人税收负担率 4、一般来说,从商品供给弹性与税负转嫁的关系上,供给弹性越大,越容易发生税收负担的() A、后转 B、消转 C、前转 D、税收资本化 5、通过市场买卖,由卖方向买方转嫁的税负转嫁方式是() A、前转 B、后转 C、混转 D、消转 6、一般来说,从商品供给弹性与税负转嫁的关系上,供给弹性越小,越不容易() A、前转 B、后转 C、混转 D、消转 7、下列各项中,在税负转嫁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课税商品的供给弹性 B、课税商品的成本形态 C、课税商品的垄断程度 D、课税对像的性质 8、下列不属于微观税负的衡量指标的是() A、企业税收负担率 B、农业户税收负担率 C、个人税收负担率 D、国民收入税收负担率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宏观税率就越低 B、国家职能越大,该国的宏观税负就越低 C、一般来说单一制国家的宏观税负低于联邦制的国家税负 D、衡量一个国家宏观税负是否合理,首先要看该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均国民收入的多少 10、()是制定税收政策的核心。 A、税收负担问题 B、税率确定问题 C、税种选择问题 D、国家税收收入问题 单项选择题参考答案

第五章税收负担与税负转嫁习题

第五章税收负担与税负转嫁本章重点难点 1、税收负担与税负转嫁的概念 2、税收负担的衡量指标及影响税收负担的因素 3、税负转嫁的方式及税负转嫁的制约因素 学习目的 1、了解税收负担和税负转嫁的涵义 2、认识税收负担的衡量指标和影响税收负担的因素 3、掌握税负转嫁的制约因素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税负转嫁情况。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按税负是否转嫁分类,所得税属于() A、流转税 B、财产税 C、直接税 D、间接税 2、在税收活动中,从征税到税负的最终落实要经过若干环节,其中关键环节是() A、税收冲击 B、税负转嫁 C、税负归宿 D、税收分配 3、国际经济组织对各国税收水平的比较,主要使用的指标是() A、国内生产总值税收率 B、国民生产总值税收率 C、企业税收负担率 D、个人税收负担率 4、一般来说,从商品供给弹性与税负转嫁的关系上,供给弹性越大,越容易发生税收负担的() A、后转 B、消转 C、前转 D、税收资本化 5、通过市场买卖,由卖方向买方转嫁的税负转嫁方式是() A、前转 B、后转 C、混转 D、消转 6、一般来说,从商品供给弹性与税负转嫁的关系上,供给弹性越小,越不容易() A、前转 B、后转 C、混转 D、消转 7、下列各项中,在税负转嫁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课税商品的供给弹性 B、课税商品的成本形态 C、课税商品的垄断程度 D、课税对像的性质 8、下列不属于微观税负的衡量指标的是() A、企业税收负担率 B、农业户税收负担率 C、个人税收负担率 D、国民收入税收负担率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宏观税率就越低 B、国家职能越大,该国的宏观税负就越低 C、一般来说单一制国家的宏观税负低于联邦制的国家税负 D、衡量一个国家宏观税负是否合理,首先要看该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均国民收入的多少 10、()是制定税收政策的核心。 A、税收负担问题 B、税率确定问题 C、税种选择问题 D、国家税收收入问题 单项选择题参考答案

税收负担及其评价

第三章税收负担及其评价 第一节税收负担的含义及税负评价指标 一、税收负担的含义 税收负担:国家征税减少纳税人的经济利益,从而使其承受的经济负担。 二、税收负担分类及税负评价指标 1、按衡量税收负担水平的方式 绝对税负:一定时期内的税款总额(称为“负担额”) 相对税负:一定时期内的税额占实际收入或收益之比(称为“负担率”)2、以纳税人承受税收负担的实际程度 名义税负:纳税人依税法缴纳的税额占其收入或收益的比 实际税负:纳税人实际缴纳的税额占其收入或收益的比 (将减免优惠、附加和加成、税负转嫁、计量口径差异等考虑在内)3、从税负能否转嫁 直接税负:缴纳的税款不能转嫁给他人,由纳税人自己承担的税负 间接税负:由纳税人通过各种方式转嫁而来的税负 ★分析直接税负和间接税负的意义在于: (1)正确评价某些重要的税种及现行税制对经济运行的实际影响,为改革税制提供科学依据; (2)公正评价社会经济活动中各经济主体实际税收负担情况。 4、从总量与增量的关系角度

平均税负:可从不同种税、不同纳税人、不同产业、不同地区等分析 平均税负=全部税款/课税对象数额 边际税负:边际税负(率)=税额增量/收入增量 可以从宏观、微观两方面分析 5、根据分析税收负担的范围 宏观税负:以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范围分析的税收负担 微观税负:以单个税种、单个企业为分析对象分析的税收负担 (1)宏观税负 宏观税负: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税收收入总额与宏观经济总量之比。 宏观税负水平的量度指标: 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负担率 国民收入负担率 (2)微观税负 微观税负:企业、个人在一定时期内所缴纳的税款与相关的个量经济指标比。 一般有: 企业利润的税收负担率 个人所得的税收负担率 个人财产税收负担率 人均税负水平 某种税税收负担率等。 某种税课税对象数额 某种税实际征收额 某种税税收负担率= 内生产总值)负担率 国民生产总值(或国% 100?= (或国内生产总值) 同期国民总收入一定时期国家税收总量 % 100?= 同期国民收入总值 一定时期国家税收总量 国民收入负担率

第三节、税负转嫁

第三节、税负转嫁 【本节考点】 1.税负转嫁的方式; 2.影响税负转嫁的因素; 【本节内容】 【知识点一】税负转嫁的方式 1、税负转嫁的含义: 税负转嫁是指纳税人在缴纳税款后,通过各种途径将税收负担全部或部分转移给他人的过程。也就是说最初缴纳税款的法定纳税人不一定是该税收的最后负担者。税收负担转嫁的最后结果形成税负归宿(补:税负归宿表明全部税收负担最后是由谁来承担的)。 2、税负转嫁的方式

【例题13:2011年单选题】厂商通过提高其所提供商品价格的方法,将其所纳税款转移给商品购买者或最终消费者负担。根据税负转嫁理论,这种行为属于典型的()行为。 A后转 B前转 C消转 D旁转 【答案】B 【例题14:2009年单选题】企业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措施来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从而抵消税负。这种税负转嫁方式是(). A.税收资本化 B.混转 C.旁转 D.消转 【答案】D 【例题15:2012年单选题】政府征收土地税时,土地购买者将预期应缴纳的土地税折入资本,将税负转嫁给土地的出售者,使其购买的土地价格下降,这种税负转嫁行为称为()。 A.税收销转 B.税收资本化 C.税收前转 D.税收后转 【答案】B 【知识点二】影响税负转嫁的因素 1.应税商品供给与需求的弹性 商品的供给与需求弹性是决定税负转嫁状况的关键因素。 (1)如果需求弹性较大,供给弹性较小,则税负将主要由纳税人自己承担,商品不容易转嫁。 (2)如果需求弹性较小,供给弹性较大,税负将主要由他人负担,商品较易转嫁。 2.课税商品的性质

一般情况下: (1)对生活必需品的课税,因对其消费是必不可少的,需求弹性小,税负容易转嫁。 (2)对非生活必需品课税,因对其消费不是必不可少的,需求弹性大,税负不易转嫁 3.课税与经济交易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 (1)与经济交易无关而直接对纳税人课征的税,是不容易转嫁的(如对企业征收所得税和对个人征收个人所得税)。 (2)通过经济交易过程而间接对纳税人征收的税,是比较容易转嫁的(如对商品征收的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 4.课税范围的大小 一般情况下: (1)课税范围越广泛,越不容易对商品的购买者产生替代效应,使需求缺乏弹性,课税商品价格的提高变得比较容易,税负容易转嫁; (2)课税范围越狭窄,越容易对商品的购买者产生替代效应,使需求具有弹性,课税商品价格的提高变得艰难,税负难以转嫁。 此外,税负转嫁情况如何还与商品的竞争程度有关。 【例题16:2007年多选题】下列各类商品中,税负不容易转嫁的有()。 A.需求弹性较大、供给弹性较小的应税商品 B.非生活必需品 C.生活必需品 D.征收消费税的商品 E.课税范围狭窄的商品 【答案】ABE 第四节、国债 【本节考点】 1.国债的特征 2.国债的种类 3.国债的政策功能 4.国债的负担与限度 5.李嘉图等价定理

税负转嫁的方式范文

税负转嫁的方式范文 创业网讯 税负转嫁的方式税负转嫁方式主要有前转、后转、混转、旁转、消转、税收资本化等方式。 一、前转 前转指纳税人将其所纳税款顺着商品流转方向,通过提高商品价格的办法,转嫁给商品的购买者或最终消费者负担。前面所举卖酒的例子,就是这一形式的转嫁。前转是卖方将税负转嫁给买方负担,通常通过提高商品售价的办法来实现。在这里,卖方可能是制造商、批发商或零售商,买方也可能是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但税负最终主要转嫁给消费者负担。由于前转是顺着商品流转顺序从生产到零售再到消费的,因而也叫顺转。前转的过程可能是一次,也可能经过多次,例如对棉纱制造商征收的棉纱税,棉纱制造商通过提高棉纱出厂价格将所缴纳的税款转嫁给棉布制造商,棉布制造商又以同样的方式把税负转嫁给批发商,批发商再以同样方式把税负转嫁给零售商,零售商也以同样方式把税负转嫁于消费者身上。前转顺利与否要受到商品供求弹性的制约。税负前转实现的基本前提条件是课税商品的需求弹性小于供给弹性。当需求弹性大时,转嫁较难进行;供给弹性大时,转嫁容易进行。 二、后转 后转即纳税人将其所纳税款逆商品流转的方向,以压低购进商品价格的办法,向后转移给商品的提供者。例如对某种商品在零售环

节征税,零售商将所纳税款通过压低进货价格,把税负逆转给批发商,批发商又以同样的方式把税负逆转给制造商,制造商再以同样方式压低生产要素价格把税负逆转于生产要素供应者负担。税负后转实现的前提条件是供给方提供的商品需求弹性较大,而供给弹性较小。在有些情况下,尽管巳实现了税负前转,但也仍会再发生后转的现象。 三、混转 混转又叫散转,是指纳税人将自己缴纳的税款分散转嫁给多方负担。混转是在税款不能完全向前顺转,又不能完全向后逆转时采用。例如织布厂将税负一部分用提高布匹价格的办法转嫁给印染厂,一部分用压低棉纱购进价格的办法转嫁给纱厂,一部分则用降低工资的办法转嫁给本厂职工等。严格地说,混转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税负转嫁方式,而是前转与后转等的结合。 四、旁转 旁转是指纳税人将税负转嫁给商品购买者和供应者以外的其他人负担。例如纳税人用压低运输价格的办法将某课税对象的税负转嫁给运输者负担。 五、消转 消转是指纳税人用降低课税品成本的办法使税负在新增利润中求得抵补的转嫁方式。即纳税人在不提高售价的前提下,以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原材料、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将所缴纳的税款在所增利润中求得补偿。因为它既不是提高价格的前转,也不是压低价格的后转,而是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措施降

税负转嫁方式

税负转嫁方式 1.前转方式 2.后转方式 3.其他转嫁方式 税收资本化 所谓税收资本化,指对某些能够增值的商品(如:土地、房屋、股票)的课税,预先从商品价格中扣除,然后再从事交易的方式 税收的经济效应 所谓的税收的经济效应,指国家课税对消费者的选择以及生产者决策的影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税收的调节作用。 拉弗曲线是说明税率与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函数关系的一条曲线 税收制度是国家各种税收法令和征收管理办法的总称。其核心是主体税种的选择和各税种的搭配问题。 所得课税的特点(分析),它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和优点: 1.税负相对公平 2.一般不存在重复征税问题,不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 3.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经济权益 4.课税有弹性 所得税是国家筹措资金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社会公平分配和稳定经济的杠杆。 国债指中央政府在国内外发行债券或向外国政府和银行借款所形成的国家债务 国债的经济效应 (一)国债的资产效应 国债发行量的变化,不仅影响国民收入,而且影响居民所持有资产的变化, 这就是所谓的资产效应 (二)国债的需求效应 (三)国债的供给效应 国债的政策功能: (一)弥补财政赤字 (二)筹集建设资金 (三)调节经济 公债偿债率 =当年的还本付息额/当年的中央财政收入 国家预算时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是国家的重要立法文件。

国家预算分类 (一)以预算形式的差别为依据,国家预算可分为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 (二) 以预算分项支出安排方式的差别为依据,国家预算可分为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 国家预算原则: (一)公开性 (二)可靠性 (三)完整性 (四)统一性 (五)年度性 政府采购制度是以公开招标、投标为主要方式选择供货商(厂商),从国内外市场为政府部门或所属团体购买商品或劳务的一种制度 “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含义 从收入方面看,主要是收缴分离。从支出方面看,主要是收支脱钩。 支大于收,有逆差,即财政赤字。 赤字政策是指国际有意识的运用赤字来调节经济的一种政策,即通过财政赤字扩大政府支出,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社会有效需求的增长。 财政政策目标: (一)经济的速度增长 (二)物价水平的基本稳定 (三)提供更多的就业和再就业机会 (四)收入的合理分配 (五)社会生活质量逐步提高 财政政策的类型 (一)根据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来划分,财政政策可分为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是指这种政策本身具有内在的调节功能,能够根据经济波动情况,无需借助外力而自动地发挥稳定作用 一是税收的自动稳定作用 二是公共支出的自动稳定效应 (二)根据调节国民经济总量的不同功能,财政政策可分为扩张性政策、紧缩性政策和中性政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