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育出版社(沪教版)八年级文言文必备

合集下载

沪教版八年级(上)语文文言文重点实词归纳

沪教版八年级(上)语文文言文重点实词归纳
55

无所不诵之陋
56

1垓下之会
2会宾客大宴会
57

更有小说家言
58Hale Waihona Puke 遗犹不遗忘(《勉学》)
59

1舍问,其奚决焉《问说》
2孔子不能决也
60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问说》
八年级(上)语文文言文(5—8单元)文常、主旨归纳
篇目
文常
(出处、作者、朝代)
主旨
(道理、启示;人物形象)
《孔孟论学》
1、
2、
3、
2读《异》至韦编三绝
3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37

1不专心致志
2家贫难致
38
使
1使弈秋诲二人弈
2使与书俱
39

虽与之俱学//使与书俱
40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41

1今日存明日去
俸去书来
2委而去之
3西蜀之去南海
42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43

若业为我所有
44

1姑俟异日观
2水土异也
3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45

4、
5、
6、
《黄生借书说》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17

1七十而从心所欲//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2战则请从//隶而从者
18

1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2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3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19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故有所览辄省记
2公问其故
20

1而后作/一鼓作气

沪教版初中文言文

沪教版初中文言文

沪教版初中文言文1. 沪教版初中古诗文汇总(预备—初三)中考古诗词(初中1—6册91首)李白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2、《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3、《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4、《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5、《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6、《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7、《行路难(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8、《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杜甫 1、《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2、《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沪教版初中新教材古诗文背诵篇目

沪教版初中新教材古诗文背诵篇目

1、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2、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宝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石壕吏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头越过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4、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5、答谢中书书陶景宏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09A 沪教版八年级下学期 所有文言文复习题型 附答案 (1)

09A  沪教版八年级下学期  所有文言文复习题型  附答案 (1)

八年级下学期文言文复习《小石潭记》【阅读指南】本文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朝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人,著名文学家。

他曾经被贬为永州(今湖南省永州市)司马,他搜奇探胜,寄情山水,借以开拓胸怀,排遣苦闷,并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

其中《小石潭记》就是其中的第四篇。

全文按作者的游踪来写。

第一段写发现小食潭的经过和小石潭的概貌;第二段写潭中游鱼;第三段写小石潭的曲折的岸势;第四段写潭的气氛和作者的感受;第五段交代同游者。

在表达上采用移步换景、动静结合的写作方法,借凄清之景抒发作者被贬之后的凄凉之情。

【模拟测试】一、词语解释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灭:()2、日光下彻,影布石上彻:()3、隶而从者从:()4、全石以为底全:( )小惠未遍,民弗从也从:()苟全性命于乱世全:()5、潭中鱼可百许头许:()6、全石以为底以:()随许先帝以驱驰许:()以其境过清以:()7、不可久居可:()8、从小丘西行二十步从:()潭中鱼可百许头可:()隶而从者从:()9、水尤清冽清:()10、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居:()以其境过清清:()佛印居右,鲁直居左居:()11、参差披拂差:()居十日居:()差互差:()二、句子解释1、闻水声,如鸣佩坏。

听到了水流声,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声音(那样清脆悦耳)2、清水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青翠的树木、碧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3、皆若空游无所依。

都像在空中游动,无所依傍。

4、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因为这儿的环境过于冷清,不能久呆,于是留下标记就离开了。

三、内容提要1、与“伐竹取道”前后呼应的句子是:(1)(2)2、表现潭水的清澈,既有正面叙述,如:“”,又有侧面描写,如:(1)(2)3、既有高度概括小石潭的气氛,又含蓄表达出作者悲凉、凄苦心境的句子是:4作者是站在小石潭的东岸观赏景物的,依据的是以下句子:(1)(2)5、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愉快感情的句子是;此时,作者已把自己的心情与景物交融在一起,暂时排遣了自己被贬后的郁闷之感。

沪教版八年级上语文文言文复习

沪教版八年级上语文文言文复习

沪教版八年级上语文文言文复习
一.默写
1.东边日出西边雨,
2.带月荷锄归。

3.红树青山日欲斜,
4.沾衣欲湿杏花雨,
5.墙角数枝梅,
6.人语驿边桥。

7.过尽千帆皆不是,
8.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9.众里寻他千百度,
1
0.
清辉玉臂寒。

1
1.
巴山夜雨涨秋池。

12.
13.那人却
在,
14.爱上层
楼,
1
5.
梦回吹角连营。

16.了却君王天下
事,
1
7.
准拟岳阳楼上。

18.当年万里觅封
候,
1
9.映日荷花别样红。

20.山随平野
尽,
21.我寄愁心与明
月,
2
2.
细雨垂杨寄画船。

2
3.
再而衰,
24.吾视其辙
乱,
2
5.
铁马冰河入梦来。

2
6.
欲别故乡难。

二.文言文整理
1.《王顾左右而言他》选自《》,孟子是时期的家,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2.《公输》选自《》,墨子是家的创始人。

3.《庄子钓于濮水》选自《》,庄子是时期
的家。

4.《曹刿论战》选自《》,相传是时期
的所作。

5.《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由
时期的
编订而成的。

上海八年级上必背古诗词文言文

上海八年级上必背古诗词文言文

上海八年级上必背古诗词文言文上海八年级上学期的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包括了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这些作品不仅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也是学生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高文学修养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一些精选的古诗词文言文,供学生们学习背诵:1. 《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 《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3.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 《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5. 《赤壁》苏轼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6.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7.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8. 《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9. 《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10. 《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沪教版初二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

沪教版初二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

沪教版初二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1、陋室铭《全唐文》刘禹锡唐文学家、哲学家中心思想:全文借物抒情,托物言志,通过对陋室的描写和赞颂,抒发了作者甘居陋室、安贫乐道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不慕富贵、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文体知识: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

写作特点:借物抒情,托物言志2、爱莲说《周元公集》周敦颐宋哲学家中心思想:全文托物言志,以莲喻人,通过对莲花的描写和赞美,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德,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和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

文体知识:说,一种文体,可以叙述事情,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目的都是为了说明道理,表明作者对生活中的某个问题或某种现象的看法。

写作特点:托物言志,以莲喻人3、橘逾淮为枳《晏子春秋》晏子春秋政治家中心思想:文章记叙了晏子出使楚国,凭着机智善辩,挫败楚王的诡计,维护个人和祖国尊严的故事,表现了晏子机智善辩、善于辞令的才能和热爱祖国、不辱使命、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

文体知识:古代散文写作特点:比喻说理,类比说理4、伤仲永《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宋号半山政治家、文学家中心思想:文章记叙了方仲永从五岁到二十岁间才能变化的三个阶段,以反面的事例来证明后天教育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重视后天教育,勤奋努力地学习。

文体知识:古代散文写作特点:对比,反面事例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轼、苏辙、苏洵。

5、周处《世说新语》刘义庆南北朝文学家中心思想:文章记叙了周处接受批评、勇于改过自新,终于成为国家有用之材的故事,告诉我们人是可以转变的,犯了错误的人,只要勇于改正、弃恶从善,同样可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文体知识:志人小说写作特点:对比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孟子战国思想家、政治家亚圣中心思想:文章采用列举历史事例和讲道理相结合的方法,层层深入地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

沪教版八下课内古诗文

沪教版八下课内古诗文

八年级语文期末复习--课内文言文一、文学常识积累1.《狼》选自《》,作者是代(名字),字,号,世称:“”。

2.《黔之驴》选自《_________》,作者是______(朝代)的_________(人名)。

他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称“唐宋八大家”。

我们此前学过他的游记《_____________》。

“黔”现在是哪个省的别称:_________。

3.《黠鼠赋》作者是朝,字,号。

我们曾学过的作者、。

与辛弃疾合称“”。

二、重点字词解释1.之: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久之,目似瞑()又数刀毙之()禽兽之变诈几何哉()2. 蹄.之(蹄:)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船.:.)3.橐坚而不可穴()使童子烛之()役万物而君之()4.咸无所好()()家东西之鼠捕且尽()日市肉啖之()()5.以啖肉故()但饥辄嗥()()()南郭有士病鼠()6.急从束氏假狸狌以去()鼠度其无他技()三、句子翻译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虎见之,宠然大物也,以为神驴不胜怒,蹄之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四、内容及写法理解1.《狼》这篇文章叙事部分情节可以概括为:遇狼——()——()——杀狼。

2.《狼》这篇短篇小说揭露了狼的的本性,赞扬了屠户的。

3.《狼》文中表现狼“黠”的句子有:4.《狼》文中最能表现屠户勇敢的句子是:5.读了《狼》这个故事的启示?6.写出出自《黔之驴》一文的两个成语。

7.《黔之驴》的启示可从多个角度进行理解,写出两个方面。

8.《黔之驴》中找出三个写出老虎既好奇又害怕的词:()()()9.《黠鼠赋》中狡猾的老鼠骗人逃脱的原因是,“鼠之黠“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原文回答)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10.《束氏蓄猫》的寓意是:启示:11.文中表现狸牲原来捕鼠能力极强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狸牲害怕鼠的语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上
通假字:
1.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通“横”,梗塞,不顺
3.入则无法家拂士通“弼”,辅佐
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通“又”
5.无或乎王之不智也通“惑”,奇怪
6.一日暴之通“曝”,晒
7.为是其智弗若与通“欤”,语气词
8.但能说之也通“悦”,取悦
9.春玩其华通“花”,花朵
一词多义:
1.发:舜发于畎亩之中被起用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发出
2.于:舜发于畎亩之中从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给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由于
3.拂:入则无法家拂士通“弼”,辅佐,辅弼
行拂乱其所为阻挠,违反
4.与:虽与之俱学跟,同
为是其智弗若与通“欤”,语气词
5.犹:夫学者犹种树也好像
犹不遗忘仍然
6.利:行道以利世也利益,引申为有利于
精神专利敏锐
7.之:随园主人授以书告知之曰代词,指黄生
富贵家之书助词,的
忌之而不愿问焉代词,代“贤于己者”
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助词,的
8.以: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把
岂以一过即记因为
9.与:与我何与也对于
与我何与也帮助
10.如:不如己者比
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像
11.焉:其奚决焉语气助词
轻之而不屑问焉代词
12.
古今异义:
1.发于畎亩之中古义:被起用今义:送出,交付
2.举于版筑之间古义:被举用今义:举起
3.举于士古义:狱官今义:士兵
4.征于色古义:征验,表现
5.而后喻古义:明白,了解今义:比喻
6.今夫弈之为数古义:技巧,技术今义:数字
7.精神专利古义:专一而敏锐今义:创造发明者在一定
时期内按法律规定独自享有的权益
8.光阴可惜古义:值得珍惜今义:值得惋惜
9.所以设教古义:用来......的今义:在因果关系的语句中
表示结果或结论
10.秉烛夜行古义:火把今义:蜡烛
11.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古义:祖辈和父辈
今义:单指祖辈
12.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古义:不用说
今义:连词,义同“不论”、“不管”
13.眼中了了古义:明白今义:助词
14.愈往而不知其所穷古义:尽,完今义:贫穷
15.可欣可泣古义:值得今义:可以
16.在此数段耳古义:语气助词今义:耳朵
17.亦复寓目不忘古义:过今义:居住
18.问焉以资切磋古义:凭借今义:钱财,费用
19.所谓交相问难古义:驳诘今义:困难
词类活用:
1.使动用法:
必先苦其心志使......痛苦
劳其筋骨使......劳累
饿其体肤使......饥饿
空乏其身使......经受贫困之苦
动心忍性使......坚韧
行拂乱其所为使......受到阻挠
汗牛塞屋使......出汗
2.动词作名词:
入则无法家拂士在国内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在国外
3.名词作动词:
人恒过过错
4.意动用法:
(1)不耻下问以......为耻
(2)老吏史苦之认为......辛苦
(3)是己而非人以......为是
(4)是己而非人以......为非
5.秉烛夜行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特殊句式:
1.状语后置:
困于心即“于心困”,内心困扰
2.判断句: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弈秋是全国擅长下棋的人3.倒装句:
(1)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何以”,即“以何”,为什么(2)亦复何在“何在”,即“在何”,在哪里(3)以能问于不能“问于不能”,即“于不能问”(4)以多问于寡“问于寡”,即“于寡问”
4.省略句:
(1)(余)往惜,(张生)不与,(余)归而行诸梦
(2)(孔子)读《易》至韦编三绝
八下
通假字:
1.对镜帖花黄通“贴”,体贴
2.畜弓箭,习骑射通“蓄”,储备,这里是置办的意思
3.自眉山诵言通“讼”
4.公无止我通“毋”
5.贾十倍通“价”,价格
6.将衒外以惑愚瞽也通“炫”,炫目
7.吾赖是以食吾躯通“饲”,供养、养活
8.坐皋比者通“皮”,毛皮
9.技止此耳通“只”
10.止有剩骨通“只”,只有
词类活用:
1.愿为市鞍马名词作动词,买
2.策勋十二转名词作动词,记下
3.所至友其秀杰名词作动词,与......交友
4.少从士大夫读书形容词作状语,年轻时
5.予怪而问之曰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怪
6.吾业是有年矣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业
7.洸洸乎干城之具也名词作动词,盾牌,这里是保卫的意思
8.峨大冠、拖长绅者形容词作动词,高戴
9.船载以人名词作状语,用船
10.驴不胜怒,蹄之名词作动词,用蹄踢
11.使童子烛之名词作动词,用烛火照
12.橐坚而不可穴也名词作动词,咬洞
13.役万物而君之名词作动词,统治
14.苏子夜坐名词作状语,在晚上
15.拊床而止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停止
16.其一犬坐于前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17.一狼洞其中名词作动词,打洞
18.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名词作动词,钻洞
一词多义:
1.市:愿为市鞍马动词,买
东市买骏马名词,集市
置于市名词,市场,街市
若所市于人者动词,卖
2.愿:愿为市鞍马愿意
愿驰千里足希望
3.买:东市买骏马动词,购买
欲买舟而下动词,租,雇
4.安:安能辨我是雄雌怎么,哪能
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安定
5.习:习骑射动词,学习
存宝不习蛮事动词,熟悉
6.所:若所市于人者所......者,相当于“所......的”
而独不足子所乎心意,意
7.子:今子是之不察人称代词,您
吾子未之思也对对方的尊称
8.于:置于市介词,在
若所市于人者介词,给
而托于柑以讽耶介词,表“托”的趋向,不译8.近:稍出近之靠近
又近处前后逼近
稍近,益狎稍微
9.然:庞然大物也......的样子
然往来视之然而,但是
10.啮:故不啮而啮动词,咬
故不啮而啮名词,咬的声音
11.使:使童子烛之让
卒见使于一鼠役使
13.方:有鼠方啮正
是方啮也刚
14.敌:恐前后受其敌动词,胁迫,攻击
盖以诱敌名词,敌方,对方
15.前:而前狼又至名词,前面
狼不敢前动词,上前
16.意:意暇甚名词,神情,态度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动词,想,打算
古今异义:
1.阿爷无大儿古义:父亲今义:爷爷
2.双兔傍地走古义:跑今义:行走
3.当户理红妆古义:门今义:人家,门第
4.雌兔眼迷离古义:不明的样子今义: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5.策勋十二转古义:虚数,多今义:数词,十二
6.顾妻子不免寒饿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
7.怀银步行古义:怀揣,携带今义:胸部或胸前
8.死无恨矣古义:遗憾今义:怨恨
9.若所市于人者古义:你今义:如,假如
10.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古义:木制、陶制或铜制的食器今义:豆子、豆类
11.吾业是有年矣古义:指代,这个今义:表肯定、判断的
动词
12.不足子所乎古义:意、心意今义:处所,居所
13.洸洸乎干城之具也古义:城墙今义:城市
14.以为神古义:把......当作今义:认为
15.莫相知古义:知道它的底细今义:彼此相交而相互了解
16.乃去古义:离开今义:从此地到彼地
17.是鼠之黠也古义:这今义:赞同,认为正确,肯定或表示肯定判断之词
18.乌在其为智也古义:何,哪里今义:黑色
19.缀行甚远古义:紧跟今义:缝,装饰
特殊句式:
1.倒装句:
(1)问女何所思宾语前置,“何所思”是“所思何”的倒装(2)举进士京师即(于)京师举进士,介词结构后置
(3)甚矣哉,为欺也谓语前置,相当于“为欺也甚矣哉”,谓语提前,以强调语气
(4)今子是之不察宾语前置,“之”是提宾标志,即“今子之不察是”
(5)吾子未之思也宾语前置,即“吾子未思之也”,在由“不、未、莫、毋、无”等否定词构成的否定句里,宾语如果是代词,往往放在动词前面
(6)异哉,是鼠之黠也“异哉”,作“黠”的状语,前置
(7)乌在其为智也“乌在”,作“其为智”的主语,前置(8)投以骨“以”是介词结构后置,正常语序应为“以骨投”
2.省略句:
(1)愿为市鞍马省略宾语,“愿为(此)市鞍马”,“此”指代父从军这件事
(2)少从士大夫读书省略主语“谷”
(3)贾十倍即“贾十倍(于从)”,省略状语“于从”
(4)而独不足子所乎即“而独不足(于)子所乎”,省略“于”(5)予默默无以应即“予默默无(所)以应”,省略“所”(6)覆而出之省略主语“童子”
(7)使童子烛之省略主语“我”
(8)曰:“嘻!从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省略主语“童子”(9)投以骨省略了“投”的宾语“之”,代狼
(10)一狼仍从省略宾语“之”,可补充为“一狼仍从之”(11)场主积薪其中“积薪”后省略了介词“于”
(12)一狼洞其中“洞”后省略了介词“于”
(13)屠乃奔倚其下“奔倚”后省略了介词“于”
(14)顾野有麦场省略主语“屠”,可补充为“屠顾野有麦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