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视光学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视光学基础(1068)考试复习资料

视光学基础(1068)考试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1.每眼眼外肌共有 ( )A、4条B、6条C、8 条D、9条答案: B2.以下不是儿童近视矫治常用方法的是 ( )A、佩戴接触镜B、角膜塑形术C、屈光手术治疗D、佩戴框架镜答案: C3.()可判断被检者的隐斜视或斜视的方向和程度,但不能区别是隐斜视还是斜视。

A、交替遮盖试验B、遮盖-去遮盖试验C、眼外肌运动检查D、集合近点检查答案: A4.( )指调节作用时,因晶状体变化而产生的屈光力。

A、调节远点B、调节近点C、调节范围D、调节力答案: D5.从( )眼视网膜反射出来的光线必定平行。

A、正视眼B、远视眼C、近视眼D、散光答案: A6.正视眼远点在( )。

A、眼前无限远距离B、眼前有限远距离C、眼后有限远距离D、眼前5米处答案: A7.一人原来为正视,45岁以后最有可能和最常发生的视力问题是( )A、近视B、远视C、散光D、老花答案: D8.假性近视临床表现为( )A、远视力下降B、远视力好C、近视力差D、远近视力都差答案: A9.不规则散光的处理首选是()A、佩戴框架眼镜B、观察C、佩戴软性接触镜D、佩戴硬性接触镜答案: D10.按照年龄经验公式计算,60岁的老年人调节幅度应为()A、0DB、5.0DC、3.0DD、2.0D答案: A11.患者在2.5米处看清0.1视标,则其视力是( )A、0.05B、0.1C、0.01D、0.06答案: A12.出现近视的明显症状是( )A、视力下降B、头晕头痛C、眼球胀痛D、眼睑水肿答案: A13.远视眼的远点应该是( )A、眼后的一定距离,且为虚焦点B、眼前的一定距离,且为虚焦点C、眼前屈光不正的倒数D、无穷远答案: A14.柱镜轴位在75°时,则其屈光力在( )。

A、15°B、125°C、90°D、165°答案: D15.正常视力的标准是( )。

A、0.1B、0.8C、1D、1.5答案: C16.正视眼调节静止时,所看到最远的点在( )A、500米以内B、5m以内C、无限远D、近点上答案: C17.( )是矫正近视最普遍和最便捷的方法A、框架眼镜B、角膜接触镜C、准分子激光手术D、药物治疗答案: A18.角膜、房水( )及玻璃体称为屈光介质。

眼视光知识

眼视光知识

1.GPC:巨乳头性结膜炎,是角膜接触镜佩戴者中最常见的的并发症之一。

主要未上睑结膜的改变,表现为一系列的刺激反应、过敏性反应、视力下降、对镜片无法耐受等。

2.双眼平衡:双眼平衡的目的是将“双眼调节刺激等同起来”。

只能用于双眼视力均已再单眼验光中达到同样清晰的情况下使用,使双眼再放松调节的情况下,获得理想的视觉矫正效果,从而达到清晰舒适用眼,避免长时间视物后的眼疲劳现象。

3.3,9点染色:硬性角膜接触镜佩戴者的角膜染色典型现象。

部分是由不完全或不频繁的瞬目造成的,但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镜片边缘的突起使眼睑不能与角膜很好的接触,导致角膜不能被湿润。

4.AC/A比率:调节性集合(用棱镜度表示)和引起调节性集合所用的调节(用屈光度表示)的比率。

5.调节灵活度:调节刺激在不同水平变化时所做出的调节反应的速度。

6.屈光参差:双眼在一条或者两条子午线上的屈光力存在差异,且差异≥1D时,称为屈光参差。

1.双光眼镜在验配中应考虑哪些?在配好后应告诉配镜者哪些注意事项?下光一般在+1.00~+4.00D之间,看远不能过深,超过+5.00D较难成功,散光不能过大,在选择镜框时,要考虑到配镜者的鼻梁高低与瞳距的大小,最好选择金属框,或者带有鼻托的大镜框,还要计算好看远、看近的光心是否与瞳距相吻合。

要求佩戴者在走路、上下楼梯、骑车等情况下不用下光,避免视焦错误产生的后果。

2.简述雾视的操作过程先测出原始屈光度,再在原始屈光度上加正镜片(或减负镜片),一般为+0.50D~+2.00D,使气视力范围在0.3~0.5之间,如果大于0.5,需要继续加正镜片(或减负镜片)。

4.用交叉圆柱镜精确散光度数和轴位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先精确轴位后定度数使用时,令被检者注视能够分辨的最小视标,可以为字母或者环形视标翻转时力求迅速,在数秒内形成强烈对比的两种视觉效果比较翻转前后的清晰度,不是分辨其大小、形状,不是一样清楚,而是同样模糊在每次增减柱镜度数时,应相应减去符号相同的1/2量的球镜选用的交叉圆柱镜度数越低,效果越灵敏7.述雾视法能使人眼有效放松调节的原理利用“过多的正度数”,在被检者视网膜上产生模糊斑,诱发调节机制,促使调节朝放松方向移动。

眼视光学知识要点

眼视光学知识要点

引用眼视光学知识要点引用眼视光学知识要点2010年09月18日星期六下午03:47眼视光学知识要点1.视光学临床技术的基本内容:①:掌握全面眼保健的检测流程和相关的检测技术;②:具备综合分析检测结果并作出科学诊断和处理的能力;③:熟练与眼视光学基础技术相关的处理方法,如验光配镜,视觉训练,特殊视觉功能检测等;④:了解眼疾问题,熟悉眼疾专科设置,熟悉医疗转诊和治疗随访系统。

2.眼睛直接功能表现为视力(对光,对颜色,对三位立体感觉)和视觉(对远近物体细节分辨能力)。

3.常用视力表:①:标准对数视力表(中国);②:Snellen视力表(西方国家);③:lgMAR视力表(学术研究);4.对数视力表可采用五分记录,亦可用小数记录。

五分记录与视角的关系公式:L=5-lga=5+lgV(a为视角,以分为单位;V为小数记录)例如:5分小数1'5.0 1.0 10'4.0 0.1 5.远视力检查【目的】:衡量视觉系统辨别细小物体的能力。

【步骤】:①:被测者手持遮眼板遮住一只眼并不要眯眼睛,先测右眼,后测左眼。

②:展示视力表,鼓励被测者尽量读出尽可能小的视标直至在一行中有半数的视标读错,该行的上一行就是该被测者的视力+该行读对的视标数。

③:遮住另一只眼重复以上测量。

④:如果被测者不能看到最大的视标,那么让被测者走近视标直至能阅读视标。

记录能看清最大视标的实测距离,将所标的视力乘上实测距离/规定测量实测距离的比值,便换算成远距视力,如被测者在2.5m距离时看清设计距离为5m的0.1视标,则该被测者的视力为0.05.⑤:如果被测者在任何距离都不能看到最大的视标:⑴记录指数;在40cm处想被测者显示手指数,让被测者说出指数,若能准确说出,逐渐增大距离直至被测者不能看清;记录指数检测距离。

⑵记录手动:在40cm出向被测者显示晃动手指,让被测者觉察手动,逐渐增大距离直至被测者不能看清;记录手动检测距离。

6.视角和视力视网膜像大小=(物体大小/物体至第一结点距离)x视网膜至第二结点距离外界物体引起主观上的大小感觉决定于物体大小/物体至第一结点距离这个比值,即等于物体两端与眼第一结点索成的角度的正切值。

视光学基础

视光学基础

睫状体
• 睫状体的组织结构:睫状肌、实质层、睫状上皮层
• 睫状肌收缩,与悬挂的晶状体参与调节
• 实质层:睫状体血管层的突起形成睫状突,其前表面产生房水。 后表面朝向玻璃体。
脉络膜
• 脉络膜的组织结构:分为血管层和Bruch膜 • 脉络膜的功能: 营养视网膜的外层组织 含有大量色素细胞可吸收穿过视网膜的过量光线,防止光线在 眼内反射并起暗房作用 调节与视网膜之间的热量交换
近反射三联动
• 调节、集合、瞳孔缩小
视觉的组成
• 形觉——中心视力、周边视力
• 色觉——对各种颜色的辨别能力
• 光觉——感觉光亮、光源的位置,称光定位(包括明适应、暗适
应)
• 立体觉——是双眼视觉完善的重要标志,是双眼能辨别物体深度、
距离、凹凸的能力。
屈光不正的分类
• 当眼球在调节松弛状态下,来自5m以外的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
角膜分层示意图
巩膜
• 巩膜的弹性:巩膜由致密,相互交错的纤维组成,具有一定弹性的 纤维膜,与角膜共同构成眼球的外壁。主要功能是:保护眼内容 物,维持眼球的正常外形。 • 巩膜的遮光性:保证眼球视轴以外的部分无光线进入。 • 巩膜的创伤愈合:表面肉芽组织、巩膜、脉络膜组织共同参与修 复。
虹膜
• 为一圆盘状的色素隔膜,将眼前节分为前房和后房。
正常眼底图片
视杯视盘
• 视盘中央没有神经纤维的凹陷区域 • 颜色较浅 • 大小和形状具有重要临床参考价值
黄斑
• 视盘颞侧约3mm处有一直径约5mm的椭圆形的浅凹陷区,色泽淡 黄色,称为黄斑。 • 黄斑中央有一小凹,称为中心凹,位于视盘颞侧缘处3.5-4mm处 略偏下,此处仅有锥细胞,为视力最敏锐的区域。眼底镜检查时可 见中心凹有一针尖大小的反光点,称为中心凹反射。

视光学基础知识题库

视光学基础知识题库

视光学基础知识题库一、近视、远视和散光的概念及表达方式近视的概念近视是一种常见的眼睛屈光系统异常,也称为近视眼。

近视眼是指眼轴过长或眼的屈光力过强,导致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之前,导致远处物体看不清楚。

近视眼的主要症状是远处物体模糊,近处物体清晰。

远视的概念远视是另一种眼睛屈光系统异常,也称为远视眼。

远视眼通常是由眼轴过短或眼的屈光力过弱引起的,导致眼睛无法正确聚焦在视网膜上,导致近处物体看不清楚。

远视眼的主要症状是近处物体模糊,远处物体相对清晰。

散光的概念散光是眼球前房和后房长度和一等 from 物,不 flops each avid 师 or 能力闷倒导致 astigmatism in 书本 geometry in 让. 散光会导致眼睛焦点不只形成一个点,而是形成一个发散的焦点,影响视觉质量。

二、眼部解剖学知识角膜的结构角膜是眼睛的透明前表皮,具有良好的弯曲性。

它主要由五层组成:上皮层、泪膜层、玻璃体层、中层和内皮层。

角膜在光通过时对光线起到一个主要的屈折作用。

晶状体的结构晶状体是眼球内的透明结构,其主要功能是调节眼球的焦距,使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图像。

晶状体主要由晶状体皮质和晶状体核组成,能够通过对屈光度进行调整来使物体聚焦在视网膜上。

三、视觉现象及其原理测量视力的方法视力测量是一种眼科检查,用于测量人眼的视觉能力。

常用的视力测量方法包括Snellen 测试、反射光屏测试和电动测试等。

其中Snellen 测试是最常见的方法,通过让患者识别不同大小的字母或数字来确定他们的远视和近视程度。

光学原理在视觉中的应用当光线通过透镜或其他光学系统时,它会根据折射定律发生弯曲。

这种光学原理被广泛运用在眼镜、望远镜、显微镜等设备中,帮助人们改善视觉并观察微小对象。

四、视光学技术和工具眼镜设计的原理眼镜设计是根据视力的问题和度数来设计的,以便使患者获得最佳的矫正效果。

眼镜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患者的瞳孔间距、视觉几何关系和镜片的物理特性等因素。

视光学基础资料

视光学基础资料

眼视光学基础知识一.定义1.正视眼:当眼调节静止时,外界的平行光线(一般认为来自5m以外)经眼的屈光系统后恰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聚焦,这种屈光状态称为正视。

2.非正视眼:当眼调节静止时,外界的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后,若不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聚焦,将不能产生清晰像,称为非正视或屈光不正。

A.近视:当眼调节静止时,外界的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后成像在视网膜前面,典型的近视表现为视远模糊视近清晰。

近视一般分为两类,即生理性近视和病理性近视。

近视眼矫治应用合适的凹透镜或类同凹透镜的原理和方法,使平行光线发散,进入眼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

矫治的原则是最好矫正视力,最低矫正度数。

(一)按近视的程度分类:1. ≤-3.00 D,为低度近视;2. -3.25 D至~6.00 D为中度近视;3. - 6.25 D至~10.00 D为高度近视;4. -10.00 D以上为重度近视(二)按屈光成分分类1.屈光性近视。

2.轴性近视。

B. 远视:当眼调节静止时,外界的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后成像在视网膜后面。

□远视的原因是眼轴相对较短或者眼球屈光成分的屈光力下降。

可能是生理性的原因,如婴幼儿的远视;也可能是一些疾病通过影响以下两个因素而导致远视:①影响眼轴长度:眼内肿瘤,眼眶肿块,球后新生物,球壁水肿,视网膜脱离等等;②影响眼球屈光力:扁平角膜,糖尿病,无晶状体眼等等。

□远视者能清晰聚焦远处物体的远视眼,不同于近视,一些远视患者能看清楚远处物体,即能使远处物体清晰聚焦在其视网膜上。

这是因为,远视者可以通过自己的调节使外界平行光焦点前移至视网膜上,从而获得较清晰的远距离视力。

□.远视者的视觉疲劳远视者为了清晰聚焦,在看远时就动用了调节;看近时,则需付出更大的调节量。

因此,远视者调节从未放松过,而且在看近时使出比其他正视或近视者更多的调节,即很多时候他们都处于过度调节状态,容易产生视物疲劳□远视者远视度数随年龄变化。

某些远视者年轻的时候视力很好,在年纪稍大的时候“变”成了远视。

眼视光知识

眼视光知识

眼视光知识眼睛是人类视觉的重要器官,我们通过眼睛感知周围的世界。

而眼视光知识则是关于眼睛和视觉的科学知识。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一些眼视光知识,包括眼睛的结构、视觉的形成过程以及常见的眼睛问题和预防方法等。

眼睛的结构是复杂而精密的。

它由眼球和附属组织构成。

眼球包括角膜、虹膜、晶状体、视网膜和玻璃体等,它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功能。

例如,角膜是眼睛的前窗,负责折射光线;虹膜则调节瞳孔的大小,控制光线的进入量;晶状体则起到调节焦距的作用,使得我们能够看清近处和远处的物体。

而视网膜是感知光信号的关键部位,它将光信号转化为神经冲动,传递给大脑进行处理。

视觉的形成过程包括光的折射、光的聚焦和光信号的转换。

当光线通过角膜和晶状体时,会发生折射,使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

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会将光信号转化为神经冲动,经过视神经传递给大脑的视觉中枢。

大脑会对这些信号进行处理和解读,使我们能够看到清晰的图像。

然而,眼睛也会遇到一些问题。

近视、远视和散光是常见的视力问题。

近视是指远处的物体看不清楚,而近处的物体却能清晰看见。

远视则是远处的物体清晰,近处的物体模糊。

散光则是由于角膜的曲率不规则,导致光线不能正确聚焦在视网膜上。

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佩戴眼镜或隐形眼镜来纠正。

除了视力问题,眼睛还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例如,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会使眼睛疲劳,出现眼干、眼涩、视力模糊等症状。

这是因为电子设备的屏幕会产生蓝光,长时间暴露在蓝光下会对眼睛造成一定的损伤。

因此,我们在使用电子设备时应注意适当休息,远离屏幕,保持良好的用眼环境。

眼睛也需要定期检查。

眼科医生可以通过视力测试、眼底检查等方法来评估眼睛的健康状况。

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可以帮助早期发现眼部问题,及时治疗。

另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有助于眼睛的健康。

例如,合理饮食、充足睡眠、避免熬夜等都对眼睛有益。

眼视光知识的掌握对于我们保护眼睛、预防眼部问题至关重要。

通过了解眼睛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过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眼睛的工作原理,从而更好地保护眼睛。

《视光学基础知识》PPT学习课件

《视光学基础知识》PPT学习课件

1
2
圆锥角膜 夜视力变差
3 青光眼
4 白内障
5
玻璃体混浊、
6
液化、后脱 巩膜后葡萄肿

7 眼球改变
8 视网膜脱落
眼底改变
近视弧形斑
眼轴伸长,巩膜 扩张快,脉络膜 扩张慢,而暴露 出白色弧形巩膜 斑。
豹纹状眼底
后极部巩膜扩张 引起视网膜色素 上皮脱失,脉络 膜毛细血管伸 长,呈豹纹状。
黄斑变性
出血、新生血 管、白色萎缩 斑、黑色Fuchs 斑。
眼球的构造
1.纤维膜 前部透明的角膜占1/6 后部不透明的白色为巩膜占5/6

虹膜
球 2.葡萄膜 睫状体
眼壁
脉络膜

3.视网膜:球后中心部视网呈内陷状为黄斑部
内 房水 容 物 晶状体
玻璃体
获正常视力的三个条件

屈光系统
(角膜、房水、晶 体、玻璃体)

感光与传导 机能

大脑中枢功 能
角膜
• 直径:约11.5mm • 厚度:边缘1.1mm,中央0.5-0.6mm • 屈光指数:总屈光力58.64D。
遗传 学说
环境 学说
近视临床表现
1.视力减退 2.眼位改变 3.视力疲劳 4.眼球改变
5.
远视力减退,近 视力正常或减 退。
看近时不用或 少用调节,集 合功能相应减 弱,易致外斜 视或外隐斜。
调节集合失 调;近点、远 点较近。
眼轴长,轻度 突眼。
夜视力差,飞 蚊症,漂浮 物,闪光感 等。
高度近视的并发症
凹透镜矫正
视“觉”训练
劣势
视野受限、度 数每年增加
炎症、使用 不便、度数 增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PPT
25
远视治疗:
框架眼镜 角膜接触镜 准分子手术:适于成人稳定性远视
精选PPT
26
远视矫治原则:
1.轻度远视:如无症状则不需矫正。 2.中度远视:应戴镜矫正视力,消除视疲劳
及防止内斜视发生。 3.儿童远视:有减轻趋势,应每年检查一
次,随时调整度数,以防过矫。 4.成人远视:若有内隐斜则全矫正,若有较
眼保健操能解除眼的疲劳。
定期查视力,如有异常及时矫治
注意营养,多户外活动,增强体质等
精选PPT
21
远视 (hyperopia):
概念:当调节放松时,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 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后。
特点: 视远不清 视近更不清
始终需要调节
精选PPT
22
远视分类:
按屈光成分: 轴性远视 屈光性远视
低度远视 < +3D 按远视程度分:中度远视 +3D~+5D
高度远视 > +5D
精选PPT
23
远视临床表现(一)
视力: 为获清晰像看远看近均需调节 调节力与年龄和健康状态相关 视力与调节力有关
(1) 轻度远视 “隐性远视”。
(2) 中、高度远视 “显性远视”。
(3) “早花”现象。
(4) 年轻患者由于长时间过度调节易产生调节
痉挛,眼屈光力暂时加强,使远视眼呈现正
眼位偏斜:易引起外隐斜或外斜视。
视力疲劳:低度近视常见,但较远视眼者轻。
高度近视因注视目标距眼过近而难
于达到相应的集合,故多用单眼注
视,反而不引起视力疲劳。
眼底改变:豹纹状眼底,弧形斑、Fuchs斑
精选PPT
17
高度近视眼底表现:
精选PPT
18
近视并发症:
玻璃体异常 玻璃体液化、后脱离 视网膜脱离 其他人群的8~10倍 青光眼 高度近视患“开青”的比例高 白内障 多为后极型或核性混浊,进展较慢。
视或近视状态,后者称“精选P假PT 性近视”.
24
远视临床表现(二)
视力疲劳: 较近视明显,眼球眼眶和眉弓部胀痛, 甚至恶心、呕吐,尤其近距离阅读时.
内斜视: 调节发生时必然出现集合. 远视→过多的调节→过多的集合→ 调节性内斜视→斜视性弱视.
解剖特点:常伴小眼球、浅前房,视乳头小、色红、 边界不清, “假性视乳头炎”.
大度数外隐斜则低矫正。
精选PPT
27
散光(astigmatism):
概念:眼球在不同经线,甚至在同一经线上具有 不同屈光力的一种屈光状态。
精选PPT
28
精选PPT
29
散光病因:
角膜、晶状体的先天异常 角膜、晶状体的后天损伤等
精选PPT
30
散光分类:
曲率性散光
按病因分型 光心偏离性散光
指数性散光
集合(convergence):产生调节的同 时引起双眼内转的现象。
精选PPT
6
调节产生的机制:
精选PPT
7
眼的三联动现象:
调节 集合 瞳孔缩小
精选PPT
8
屈光状态与发育:
“正视化”过程 年龄 眼轴 屈光状态
出生 16mm 高度远视 3岁 23mm 远视 成人 24mm 正视
24+mm 近视 24++mm 高度近视
精选PPT
11
近视(myopia):
概念: 在调节静止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球屈 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
看远不清 看近不需调节 或需调节小
精选PPT
12
近视的实质是发育过度
精选PPT
13
近视病因:
病因:遗传因素、发育因素、环境等 遗传因素60% 环境因素40%
近视是一种环境相关性眼病——王宁利
精选PPT
19
近视矫治:
框架眼镜 角膜接触镜 准分子手术:RK PRK LASIK LASEK
Epi-LASIK 飞秒激光
精选PPT
20
近视预防:
与遗传有关,但很大程度上也与后天的生活, 环境和不良的用眼习惯有关。
姿势端正
阅读距离:25~30cm
不乘车、走路看书,不在强光暗光下阅读
用眼1小时后休息、远眺
精选PPT
9
屈光状态类型: 正视 (emmetropia)
屈光不正 (refractive error)
近视( myopia )
远视( hyperopia )
散光( astigmatism )
老视 (presbyopia )
精选PPT
10
正视 (emmetropia)
看远时不需调节 看近时需要调节
精选PPT
33
屈光参差(anisometropia):
概念:双眼屈光度数不等
临床表现
1.轻度屈光参差可无症状。 2.屈光参差超过2.50D时,因融像困难而破坏双眼单视,
单纯散光
规则散光 复性散光
按是否规则
混合性散光
不规则散光
精选PPT
31
散光临床表现:
1.视物模糊 低度散光者视力尚好。
2.眼疲劳 低度散光较明显。
3.异常头位 头位倾斜或斜颈
4.眯 眼 “针孔作用”,看近看远时均有 而近视患者仅看远时有。
精选PPT
32
散光治疗:
规则散光:柱镜矫正 不规则散光:硬性角膜接触镜
3
眼的屈光系统:
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精选PPT
4
几个概念:
屈光: 光线经过光学界面后改变行进方向 的现象。
屈光力:光线在界面的偏折程度。 单位为屈光度.D=1/f(f:焦距) 晶状体19D 角膜43D 3/4
屈光状态:指人眼对于外界物体的成像特性
或情况。
精选PPT
5
眼的调节与集合:
调节(Accommodation):为了 看清近距离目标而改变眼的屈光 力的功能称为调节。
眼视光学
optometryhzyFra bibliotek精选PPT
1
教学目标:
1.掌握屈光不正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2.熟悉调节与屈光不正的关系。 3.熟悉调节与年龄的关系。 4.了解如何有效预防近视。
重点、难点:
1.正常眼球屈光状态及屈光不正类型 2.调节与老视
精选PPT
2
眼球光学:
角膜 瞳孔 晶状体 视网膜
精选PPT
按视觉功能
单纯性近视
病理性近视
假性近视(调节性近视)
按调节作用参与 真性近视
混合性近视精选PPT
15
假性近视与真性近视:
假性近视:
由于调节紧张,甚至痉挛造成的功能性 近视。假性近视可出现在原为正视眼、 远视眼甚至近视眼者。
鉴别方法:睫状肌麻痹验光(散瞳验光)
精选PPT
16
近视临床表现:
视 力:看远不清看近清,常眯眼看远物。
课余用眼时间 发病率 2年后新发率
1~2 h 27.85% 7.9%
3h 39.7% 16.7%
4~5h 55.2% 25.6%
精选PPT
14
近视分类: 屈光性近视(曲率性近视)
按屈光成分
轴性近视
混合性近视
轻度近视:< -3.00D;
按近视度数
中度近视:-3.00D~-6.00D
高度近视:> -6.00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