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针灸界传来两项振奋人心的重磅消息

合集下载

中医针灸在美国发扬光大(一)

中医针灸在美国发扬光大(一)

中医针灸在美国发扬光大(一)作者:李强(美国)来源:《出国》2012年第05期美国有许多中医专业学会,它们成立于不同的时期,为中医在美国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各个学会常组织一些活动,对于参加者有会员和非会员区别,会员要交年费,但参加活动收费优惠,非会员则收费比较贵。

会员会费取决于学会的开支情况,一年30-100美元不等。

近年来,在纽约比较活跃,同时又最具代表性的华裔中医团体应属纽约州针灸执照医师联合公会(United Alliance of New York State Licensed Acupuncturists Association)和美国中医药专业学会暨中医院校同学会(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ssociation & Alumni)。

纽约针灸执照医师联合公会成立于1996年。

当年来自纽约中医界五个不同学会的负责人从团结同僚争取中医师权益和地位的目的出发,几经协商和酝酿,发起并成立了这个由执照针灸师组成的专业团体联盟,为针灸医师队伍的集结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

学会首任负责人Chen医师后来进行会务总结时,将这一机构的工作归纳为了下列几个方面:正名专业职称,争取保险支付,维护针灸行业权益,提高针灸医师的专业业务水平,促进和推动同行业间的团结合作。

美国中医药专业学会暨中医院校同学会1998年成立,创会人Peng医师表示:中医针灸面临的新挑战是要让主流医学对中医针灸有所了解、认识,让保险业和美国正统医疗机构接纳或试图接纳这一疗法。

这需要一批有中西医基础知识和临床经验的骨干力量去推动和实现。

从大陆中医学院毕业或从西医院校毕业后学习中医的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是一股新起而重要的中坚力量,是能够将针灸业向更高的专业水平推进的骨干。

同时,在美国的针灸师也应该不断努力,奉献自己的力量,为中医针灸业多做实事。

多年来,学会在举办再教育讲座、国际性中医药论坛、争取行业合法权益方面都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美国宣布:中医经络被发现,世界医学将进入新时代!

美国宣布:中医经络被发现,世界医学将进入新时代!

美国宣布:中医经络被发现,世界医学将进入新时代!来源:铁血汉门这段时间美国很多重大消息被忽略。

我们发现,近日美国多名科学家已经在国际著名期刊《Scientific Reports》上发表论文指出,他们利用最新技术发现了人体内“流动流体的超级高速公路”。

研究人员说,这个新发现的网络遍布人体的致密结缔组织薄层,是互相连接的间质,这些间质组织位于皮肤之下,以及肠道、肺部、血管和肌肉内部,并连接在一起形成由强大的柔性蛋白质网支撑的网络,其间充满了液体。

研究人员解释称,传统的检查身体组织的方法让他们与间质组织失之交臂。

长期以来,科学家在解剖过程中,无意识地破坏了间质组织的结构,当其中的液体被排空,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它们仅是一层简单的结缔组织。

因此,人们从未意识到它们的存在。

最近的发现是使用一种新的技术,称为基于探针的共焦激光显微内镜,它提供了活体组织的显微视图,而不是固定组织。

美国的这些科学研究人员在文中说道:“长久以来,中医的经络系统存不存在,一直是现代医学质疑的主要对象,我们的研究发现证明,中医经络的确是存在的。

这将会为未来人类医学的融合性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必将促进中国医学与世界医学的结合,产生一个新的时代!”以前有西医认为,《黄帝内经》里面对经络的描述是非常具体的,里面说的很清楚,经络是眼睛可以看得到的,大的叫经,比较细的叫络,经络里面是走血的,所以从这里大家可以看到经络是古人对血管走向的很不准确,很模糊的一个描述。

古人做解剖的时候可能分不清血管、神经和淋巴结,最后画出来一个不像血管,又不像神经的体系出来。

一般的人用常识想想,这个经络是很容易被否认掉的。

比如现在做外科的手术,医生对做手术的部位有什么样的血管和神经都很清楚,下刀的时候都会小心翼翼的,注意不要误伤了神经、血管。

但是有哪个外科医生做手术的时候会担心把经络给割断了?经络号称用一把银针就能让它起作用,怎么就不怕手术刀呢?还有,中医说人体十二条经脉有六条经过了下肢,下肢的经脉能影响肝、肾、胃这些重要器官的功能。

针灸在美国为啥这么吃香?有的人为什么不能用针灸?

针灸在美国为啥这么吃香?有的人为什么不能用针灸?

针灸在美国为啥这么吃香?有的人为什么不能用针灸?中医在海外是否受到日韩等东方医学的冲击?针灸在美国为啥这么吃香?有的人为什么不能用针灸?接下来,就带你了解一下吧~“如果医学界也有Billboard(美国流行音乐单曲排行榜),我觉得针灸应该上榜!”接受记者采访时,76岁的安娜(化名)正在位于美国曼哈顿华埠勿街的林榕生中医诊所内进行针灸治疗。

身患卵巢癌的她在接受手术和化疗后,左腿肿胀无法下地行走,在第二次针灸治疗时就已感到好转,目前已坚持17年了。

2018年10月2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代号为H.R.6的法案,旨在减少美国人对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其中针灸等替代疗法被列入其中,这也是针灸首次进入美国联邦法律文件。

源自中国的针灸为何能被西方所接受,又是如何在美国蓬勃发展的?日前,南方日报“岐黄海踪——中医药文化全球深调研”团队深入纽约、华盛顿、旧金山等地采访调研,探究美国“针灸热”背后的故事。

“针灸热”每10个美国人中就有1人试过针灸说起美国的“针灸热”,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是:1971年,美国记者詹姆斯·赖斯顿到中国采访,其间因突发急性阑尾炎在北京协和医院治疗。

由于术后腹胀,赖斯顿在术后第三天接受了针灸治疗,症状很快得以缓解。

赖斯顿将这一经历写成文章发表在美国《纽约时报》头版,引发轰动,针灸由此进入美国大众视野。

1972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他的随行医生在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参观了针刺麻醉手术。

之后,在美国多家媒体报道下,来自中国的针灸和针刺麻醉揭开神秘面纱,在美掀起一股“针灸热”。

“我做过一次针灸……”“我的朋友经常去针灸,她大概爱上了它……”针灸在美国到底有多火?记者在纽约曼哈顿街头随机采访了数名当地人,他们都对针灸耳熟能详。

据美国国家统计:2007年美国有370万人接受过针灸治疗,超过人口的百分之一。

美国国家针灸和东方医学资格认证委员会(NCCAOM)此前做过的一项调查显示,每10个美国人中就有1人体验过针灸。

中国针灸在美国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中国针灸在美国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中国针灸在美国的发展现状及展望刘新燕;赵慧玲;吴云;战慧敏;谭丽;陈子晨【期刊名称】《世界中医药》【年(卷),期】2017(012)003【摘要】文章简要回顾近代中医针灸在美国所出现的"三次高潮",重点介绍美国针灸的发展现状,通过对其医疗、教育、执照考试、立法及保险、科研、交流与合作等各方面的探讨,以期了解中国针灸在美国的发展现况.经过40多年的发展,针灸已成为美国补充与替代医学中不可或缺的疗法,得到美国民众的普遍认可,针灸的医疗范围越来越广,教育体系日臻完善,执照考试趋于规范,法律制度逐渐完善,医疗保险循序覆盖,科研项目不断增加,中美交流与合作日益深化.随着中美两国政府间的高度重视,针灸和中医药文化交流的深入开展,相信针灸在美国的发展必将日益繁荣壮大.【总页数】4页(P700-703)【作者】刘新燕;赵慧玲;吴云;战慧敏;谭丽;陈子晨【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北京,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北京,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北京,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北京,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北京,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北京,10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5【相关文献】1.近20年来中国针灸临床研究现状及展望 [J], 梁繁荣;杨旭光;吴曦;唐勇2.针灸学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J], 莫芳萍;吴滨;张永玲3.高科技在针灸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生物科学技术与方法在针灸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中的应用 [J], 陈贵珍;许云祥4.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文献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针灸文献研究创新思路与学科发展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 [J],5.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文献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针灸文献研究创新思路与学科发展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美国中医针灸立法问题分析和对策

美国中医针灸立法问题分析和对策

美国中医针灸立法问题分析和对策作者:卢钰鸿张立平张丹英来源:《世界中医药》2020年第12期摘要目的:梳理美国中医针灸立法的背景和过程,总结立法现存问题并探讨其背后原因,提出相应对策。

方法:通过检索2009—2019年间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文献,查阅美国政府和医疗机构的相关网络公告,收集美国中医针灸立法现状和问题的资料。

结果:州针灸立法接近尾声,联邦针灸立法初显苗头。

立法现存问题包括“重针轻药”“缺乏针灸联邦立法”和“针灸未被纳入社会医疗保险”。

结论:3大问题由内外二因共同作用所致。

虽无法在短期内扭转外在颓势,但可先通过加强中医药教育、加大中医药人才队伍的建设、提高临床科研水平、动员团结各方势力、积极传播中医文化等方法来改善内在不足之处,增强中医话语权,遏制“去中国化”趋势,提升自身综合实力,以促进中医在未来实现全面立法。

关键词中医针灸立法;美国;中医立法;中药;美国医疗保险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xisting problems,discuss the reasons behind it and propos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by combing the background and process of American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legislation.Methods:The information on the current status and problems of US TCM acupuncture legislation was collected by retrieving relevant documents collected by China Knowledge Network (CNKI) and Wanfang Database from 2009 to 2019,and by consulting the relevant online announcements of the US government and medicalinstitutions.Results:The state legislation of acupuncture has almost completed and the federal acupuncture legislation was show ing signs of growth.The current problems included “legislation emphasizing acupuncture rather than Chinese medicines”,“lack of federal acupuncture legislation” and “acupuncture not being included in social medical insurance”.Conclusion:The 3 problems were caused by the combined effect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Although it is impossible to reverse the external decline in the short term,we can first improve the internal deficiencies,strengthen the discourse power of TCM,curb the trend of “de-Chineseiza tion”,enhance its comprehensive strength,and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legislation of TCM in the future by strengthen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education,enhancing the building of TCM talents,advancing clinical scientific research,mobilizing all forces,and actively spreading TCM culture.Keywords Acupuncture legislation; America; TCM legislation; Chinese medicine; American medical insurance中圖分类号:R2-03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7202.2020.12.035中医药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

中医针灸在美国陷入最大规模论战

中医针灸在美国陷入最大规模论战

中医针灸在美国陷入最大规模论战点击蓝色字免费订阅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中医针灸有疗效吗?针刺止痛是不是安慰剂效应?把这两个貌似简单的问题扔进中国医学界也会争执不休,何况是在美国。

针灸疗效大论战2014年10月,美国医学会杂志(下称JAMA)发表了一篇关于针灸对慢性膝关节炎疗效的学术论文,文章称:无论是针灸还是激光针灸(一种利用激光的微细光束照射穴位的新型针灸方法),对治疗中度到重度慢性膝盖疼痛,都和安慰剂效果一样。

换言之,针灸对关节炎止痛无效。

这颠覆了针灸师的经验判断:关节炎是针灸应用最多的适应症之一。

以美国中医药针灸学会前会长为代表的华人中医群体,发起了针灸进入美国40年以来最大的一场保卫战。

最新的消息是,美国当地时间2015年2月11日,JAMA杂志将同时刊登、中医师何红健和大学中医药学院劳力行教授等五人的反驳观点和作者的回应。

“我知道这篇文章引发了很多讨论。

这个结论挑战了以针灸为职业的人,挑战了那些相信针灸有效的公众。

”论文的第一作者瑞娜·希曼博士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称,试验的争议已超出了试验本身。

白人针灸师Ripi每个礼拜都要在四个城市奔波,给40个美国职业橄榄球赛的运动员做针灸治疗。

CFP丨图针灸对膝关节无效2014年10月,当把JAMA的文章扔进两三百人的北美中医针灸师的微信群时,“一下子就炸锅了”。

“这不可能。

”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不相信。

JAMA是全球最权威的医学刊物之一,与《柳叶刀》、《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英国医学杂志》并称为世界四大权威综合医学杂志,代表着美国主流医学界的立场,它的研究结论往往左右着临床医生的选择和政府决策。

直至今日,在很多人第一眼看来,这都是一个设计精美、流程严谨、样本量充足的高水平试验。

研究者是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运动医学中心的瑞娜·希曼团队,他们召集了282名50岁以上、膝盖疼痛超过3个月的关节炎患者。

研究者将志愿者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不治疗)、针灸组、激光针灸组以及假激光针灸组(安慰剂组)。

真假针灸无区别这是一个“白马非马”的伪命题!

真假针灸无区别这是一个“白马非马”的伪命题!

真假针灸无区别?这是一个“白马非马”的伪命题!针灸在中国已经使用了至少两个千年,从中国繁衍到日本、朝鲜,以及东南亚各国,进而传播到欧洲。

进入美国后,一个真针灸假针灸无区别的命题搅乱了平静的港湾,引起了一轮又一轮的讨论。

针灸医学从皇冠之桂到“非奉君”之术,再崛起为打开中华文明之钥匙,历经沧桑,怎么出现了假针灸了呢?假针灸也可以推动针灸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吗?本文试图探讨这些问题。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旗下的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的官方数据库收录的针灸临床实验的条目已经超过六千项。

这是针灸进入美国四十年来取得的最大成就之一。

这一个数字和其他相关专业的数字做一比较更显示出它的意义重大。

产生于美国本土的整脊医学已经有一百二十年的历史,经济、临床、研究实力比针灸强大得多,但是到现在为止整脊医学的临床试验研究还不到七百项。

诞生于欧洲,和整脊医学同一时间在美国获得长足发展的自然医学,到现在为止临床试验研究还不到六十项。

仅仅这几个数据比较就说明针灸临床试验研究对针灸的国际化产生了巨大作用。

这些临床试验研究发表在各种不同医学杂志上,来自不同的国家。

在这些研究中固然有数量众多的研究结论支持针灸疗法,但是也有很多得出了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结论,特别突出的是一些著名研究得出了假针灸和真针灸的临床效果没有差异甚至假针灸还优于真针灸,针灸就是一种安慰剂的结论。

我略举几例。

残酷的数据临床研究例一:为了研究针灸对慢性腰痛的有效性,德国针灸临床试验组的哈克博士的研究团队招募了1162 名患有慢性腰痛的患者,这些患者平均有8 年的腰痛经历。

病人们被随机分入针灸治疗组、对照试验组和非针灸治疗组:其中第一组患者接受传统针灸治疗,按照针灸理论与原则操作治疗全过程;第二组患者接受“假针灸”治疗,即不按照正确的针灸穴位和方法施针,扎的深度不够、故意错开穴位、采用不规范的施针手段,刻意不起到效果;最后一组患者接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运动锻炼在内的常规治疗。

针灸在美国发展的历程及对海外中医发展的影响

针灸在美国发展的历程及对海外中医发展的影响

针灸在美国发展的历程及对海外中医发展的影响
杨渝
【期刊名称】《中医药文化》
【年(卷),期】2017(12)1
【摘要】中医针灸在美国的发展已经近半个世纪,近年来在美国取得合法化,并获得独立的职业代码,在美国民众中获得的认可度也日益提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中医针灸在美国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中医在海外发展的可行性。

梳理针灸在美国发展的几个关键转折点,分析针灸在美国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提炼出其发展的关键步骤,为中医药事业在海外进一步发展提供思路。

【总页数】6页(P36-41)
【作者】杨渝
【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外语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1
【相关文献】
1.美国中医药学会与粤侨办拟携手发展海外中医文化
2.中医针灸在海外的发展现状特点
3.美国大学教师职业发展历程的深刻剖析——《美国大学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历程:知识分子视角下的历史考察》评介
4.巴西中医针灸发展的历程与权益争取回顾
5.从澳大利亚干针的发展看中医针灸海外传播的未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针灸界传来两项振奋人心的重磅消息过去的一周有些不平凡,美国针灸界接连收获两个好消息,提示针灸在美国进入一个更高的应用平台,获得更好、更有利的发展。

一、美国科学院、工程科学院、医学科学院三个顶级学术机构发布有利针灸的报告。

三院联合建议使用包括针灸在内的非药物疗法治疗疼痛,以减少应用阿片类镇痛剂。

报告中有41处提及针灸。

阿片滥用及疼痛治疗管理委员会美国科学院、工程科学院、医学科学院2017 报告疼痛的治疗和阿片药流行:处方阿片类药物与社会及个人的风险和效益的平衡注:从奥巴马政府开始意识到美国处方阿片类药滥用问题,并提出反滥用止痛处方药战略计划以来,美国白宫、参众两院及特朗普新政都一致支持要这个国家计划,并投入大量资金。

美国科学及医学界众多组织和专家推荐针灸作为疼痛的常规一线治疗方法。

这次美国最高学术机构“三院”(美国科学院、工程科学院、医学科学院,2017 报告)的报告里多次提到针灸疗法治疗疼痛的内容,对针灸发展意义重大,被视为针灸发展的历史机遇。

值得提及的是,上一次美国“三院”有关针灸的联合报告发表于1976年,题目为《针刺麻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

经“三院”派出的联合专家组到中国实地考察3周,专家组的最后结论是,针刺麻醉是真实的,此麻醉方法只适合少数患者,但针刺镇痛的临床意义重大,需要深入研究。

可惜,报告发表时,正值中国文革结束和改革开放的开始,针灸疗法因政治原因被遗弃,西医西药因开放而涌入,美国“三院”专家对针灸的中肯意见没有受到中国有关方面的重视,甚至这份报告至今没有中文版(见《美国针灸热传奇》,157页)。

希望这一次,中国不要错过加入世界反滥用止痛药的行动,用中国古老的针灸术为世界人民服务。

附针灸疗法有关的部分摘要。

(原文共393页)非药物疗法治疗:针灸Page 2-27 NONPHARMACOLOGIC TREATMENTS Acupuncture The use of acupuncture for the treatment of pain has become widespread in recent decades. Acupuncture is a key compon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at involves insertion of needles through the skin to acupuncture points. Pressure, heat, electrical current, laser light, and other means also may be used to stimulate these points. Investigation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the nervous system, neurotransmitters, and other endogenous substances respond to the needling stimulation to induce analgesia (Foster and Sweeney, 1987). It has been shown that acupuncture analgesia is mediated by opioids produced in the periaqueductal gray and can be reversed by naloxone, an opioid antagonist (Cheng andPomeranz, 1980). Recent studies also suggest activation of cannabinoid receptors as a possible mechanism of action (Gondim et al., 2012). 非药物疗法,建议小结Page 2-32 Summary Nonpharmacologic interventions for pain treatment, including acupuncture, physical therapy and exercise, CBT, and mindfulness meditation, represent powerful tools in the management of chronic pain. Many are components of successful self-management. While further research is needed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and the appropriate dosage and delivery for some nonpharmacologic approaches, they may provide effective pain relief for many patients in place of or in combination with pharmacologic approaches.政府及保险支付建议Page 5-46 the committee recommends that states, with assistance from relevant federal agencies, particularly the Substance Abuse and Mental Health Services Administration, provide universal access to evidence-based treatment for opioid use disorder (OUD), including use of medication, in a variety of settings, including hospitals, criminal justice settings, and substance use treatment programs. Efforts to this end should be carried out with particular intensity in communities with a high burden of OUD. State licensing bodies should require training in treatment for OUD for all licensedsubstance use disorder treatment facilities and providers (Recommendation 5-6). The committee recommends that schools for health profession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societies, and state licensing boards require and provide basic training in the treatment of opioid use disorder for health care providers,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physicians, nurses, pharmacists, dentists, physician assistants, psychologists, and social workers (Recommendation 5-7). The committee recommends that the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and state health financing agencies remove impediments to full coverage of medications approved by the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or treatment of opioid use disorder (Recommendation 5-8). Page 5-59 Recommendation 5-3. Facilitate reimbursement for comprehensive pain management. Public and private payers should develop reimbursement models that support evidence-based and cost-effective comprehensive pain management encompassing both pharmacologic and nonpharmacologic treatment modalities.二、美国医院联合认证委员会向其认证的4000多家医院发出通告,从2018年1月1日起,为疼痛病人提供非药物疗法成为认证条件之一。

这些非药物疗法必须是有证据支持的治疗方法。

针灸当列其中。

Dear Colleagues and Friends of the Consortium, I am pleased to share with you news of an exciting and important advancement in field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and health. A few days ago The Joint Commission (TJC), the largest U.S. accreditation body for health care facilities, announced a revision of hospital performance measures for pain management that included the requirement of providing nonpharmacologic pain treatment modalities, effective January 1, 2018. The specific standard (LD.04.03.13) is now a 'scorable' Element of Performance, meaning accredited facilities will be required to provide nonpharmacologic modalities for pain. The Introduction to LD.04.03.13 provides examples ofevidence-based nonpharmacologic strategies that could be provided, including acupuncture therapy, osteopathic manipulation, and massage therapy. The Consortium and its members have played key roles in advocating for this change.In 2013, Arya Nielsen PhD LAc, Ben Kligler MD MPH, and Marsha Handel MLS requested a review of TJC's 2000 pain mandate to require nonpharmacologic therapies effective for pain. TJC's response was immediate and positive. They recruited experts and convened stakeholder panels. Dr. Nielsen served as a consultant stakeholder. This resulted in a 2015 statement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in pain management of nonpharmacologic therapies, such as acupuncture, chiropractic, osteopathic manipulation, massage, physical therapy, relaxation therapy, and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However, this statement was not yet 'scorable' and therefore did not carry the weight needed to mandate this change. In 2016,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Dr. Nielsen, current chair of the Policy Working Group, the Consortium appealed to TJC to make nonpharmacologic modalities a 'scorable' Element of Performance. With the new standard issued last month, this will now go into effect as of January 1, 2018. Hundreds of individuals and organizations contributed by providing comments on the TJC pain mandate draft. Further, the efforts of many researchers went into building the evidence that supported our advocacy. Over time, these changes will facilitate patient access to care options, reduce patient suffering, and lower the risk of over-reliance on opioids with their side effects and abuse liability. It will also result in the inclusion of more licensed integrative care practitioners among other professionals in the inpatient and outpatient setting. Please join me in congratulating Dr. Nielsen and her colleagues for this important step. Warm regards, Rob Robert B. Saper, MD MPHChair, AcademicConsortium for Integrative Medicine & Health针灸治疗痛症疗效显著已是不争的事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