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批判性阅读与学术论文写作教学案例
论高校经典读书会与学术论文写作的共振——以武汉大学文学院经典读书会为例

DOI :10.19867/ki.writing.2024.01.012第1期2024年2月No.1Feb.2024论高校经典读书会与学术论文写作的共振——以武汉大学文学院经典读书会为例徐嘉乐曹芷铭摘要:经典读书会以其独有的专业性、多元性、高自由度和常态化等特点,正成为高校人文社科领域的重要科研教育阵地。
在读书会所营造的读写共振场域中,成员们通过共读寻找论文写作选题、辩难启发论文写作思路、撰写札记累积论文写作素材、互助反馈打磨论文细节,逐步提高论文写作水平。
经典读书会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读写素养”,启发了他们的批判性学术思维,并帮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习得关键性的学术写作技巧,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在学生学术论文写作能力训练方面的缺失。
关键词:经典读书会;学术论文;科研写作中图分类号:H3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43(2024)01-0096-08在“双一流”学科建设的浪潮下,诸多高校的人文社科类学院都相继在专业课程外开设经典读书会。
高校所设读书会通常由学院内资深教师发起,受学校或学院资助支持,挑选一或多本专业经典书籍,吸引有相关兴趣的同学共同参与。
这类围绕经典展开的读书会与社会组织所举办的普及性读书会,抑或高校中由图书馆、学生社团主持的泛读类读书会都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高校经典读书会具有四大特征:一是教师指导具专业性,二是参与成员具多元性,三是研读模式具高自由度,四是活动组织具常态化。
以武汉大学文学院所举办的经典读书会为例,其连续三年开设了经学读书会、佛学读书会、曲学读书会等等,牵头组织者均为院系各领域内深耕数载的教授、学者,第一批参与者亦多是诸教授门下学生,这些参与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读书会研读的精度与深度。
其后,随着读书会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再加入的成员便不局限于师门内部,而是荟聚了各专业领域的学生。
如经学读书会中,既有“三古”(古文学、古文字、古文献)这类息息相关的专业的学生参与,还有研习先秦历史、哲学的同学加入,最后还吸纳了水利水电、遥感测绘等理工类专业学生。
综合英语提高教程批判性阅读第二版第1册课程设计

综合英语提高教程批判性阅读第二版第1册课程设计
课程概述
本教程为综合英语提高教程的批判性阅读课程,是第二版第一册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英语读写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以应对各类高难度英语阅读素材,包括学术论文、报告、新闻报道等。
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批判思维和应用能力,同时也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学术规范和结构。
学习目标
1.学会如何正确理解高难度英语文章;
2.掌握批判性思维和分析方法,能够对文章进行批判性解读;
3.培养应用英语的能力,在学术场合中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内容
第一课:如何进行批判性阅读
•批判性阅读的定义和基本方法
•如何评价文章的质量和可靠性
•如何分析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第二课:文献综述
•如何进行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的基本结构和内容
第三课:实验报告写作
•实验报告的基本结构和内容
•如何进行资料搜集和分析
1。
论文写作中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观点

论文写作中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观点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观点在论文写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批判性思维引导我们审视问题,分析信息,并形成独特的观点。
而创新观点则帮助我们开拓新的思路,为研究领域带来新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探讨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观点在论文写作中的应用,并分享一些提高批判性思维和培养创新观点的方法。
一、批判性思维在论文写作中的应用批判性思维是指对信息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和评估,从而形成理智和明晰的判断。
在论文写作中,批判性思维可以帮助我们审视问题,分析文献,评估证据,并形成有力的论点。
首先,批判性思维有助于审视问题。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需要对选题进行审视,确定问题的研究价值和研究空白。
我们可以通过提出问题的不同层面、观点或前提条件来进行审视。
这种批判性的思考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问题,并形成清晰的研究目标。
其次,批判性思维可以帮助我们分析文献。
在论文写作中,文献综述是一个关键的部分。
通过批判性思维,我们可以评估文献的可靠性、适用性和相关性。
我们需要考虑文献作者的专业背景、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数据的可信度。
这种批判性的分析有助于我们选择最适合自己研究的文献,并在综述中形成一致的观点。
最后,批判性思维对于评估证据和形成有力的论点也非常重要。
在论文中,我们需要提供证据来支持我们的观点。
通过批判性思维,我们可以评估证据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我们需要考虑证据的来源、实验设计的科学性以及数据的可信度。
这种批判性的评估有助于我们形成有力的论点,并增强我们的论文说服力。
二、创新观点在论文写作中的应用创新观点是指对问题或现象提出新的见解、新的解释或新的解决方案。
在论文写作中,创新观点可以帮助我们打破传统思维定式,带来新的思考角度和研究方向。
首先,创新观点可以帮助我们开拓新的思路。
在研究领域中,某些问题可能已经被研究了很多年,观点也趋于一致。
这时,我们可以通过引入新的理论框架、应用新的研究方法或重新解释现有的数据,提出新的观点来开创新的思路。
《文献阅读与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

《文献阅读与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摘要:当今教育新形势下,立德树人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如何在传授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结合国家建设和民族复兴的新时代背景,增强学生家国情怀与文化自信,激发学生使命感和责任心,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以文献阅读与科技论文写作课程为例,从激发民族自豪感与忧患意识,培养批判与辩证思维,坚守实事求是与科研诚信精神的角度,探讨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之间的结合融入方式及实践效果。
关键词:文献阅读与科技论文写作,思政改革2016年1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近年来,立德树人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将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紧密结合,形成高效的思政体系,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1-2]。
科研论文是高等教育研究水平的直接反映,是国家科技发展和科研成果的主要展示平台,也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
《文献阅读与科技论文写作》是一门引导学生文献阅读和论文写作方法的课程。
信息获取和论文写作能力是当代大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是本科生顺利完成毕业设计的保证,更是贯穿整个研究生培养阶段的主要目标。
随着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的提出,本课程的目标不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信息获取方法和论文写作技巧,更重要的是如何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将实事求是的科研精神,批判与辩证的思维方式,严谨科学的作风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程内容中,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德才兼备的科技人才。
本文将从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文献阅读与科技论文写作课程出发,探讨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思政教育内容之间的结合融入方式及实践效果,以期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
1、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设计根据测控技术与仪器的专业特点和文献阅读与科技论文写作的课程要求,我们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理论授课和实践报告两个环节。
学术论文写作与文学研究教案教学设计

学术论文写作与文学研究教案教学设计1. 引言学术论文写作是大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扎实的学术写作能力和文献研究能力。
本教案通过设计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技巧,并提高他们在文学研究领域的学术素养。
2. 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教学活动,学生将能够:- 了解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概念和要素;- 掌握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结构和格式;- 提高文献检索和文献综述能力;- 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发展学术写作和表达能力。
3. 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3.1 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概念和要素- 教学活动:通过讲座和小组讨论介绍学术论文写作的定义和重要性。
引导学生了解学术论文的要素,如标题、摘要、引言、方法、结果和讨论等。
3.2 学术论文的结构和格式- 教学活动:通过学术论文示范、阅读和分析范例,让学生了解学术论文的结构和格式。
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撰写清晰的标题、引人注目的摘要和逻辑连贯的段落。
3.3 文献检索和文献综述能力-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如何使用图书馆和学术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
介绍文献综述的目的和步骤,并示范如何编写文献综述。
3.4 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文学研究相关的讨论和辩论。
通过分析文学作品和评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3.5 学术写作和表达能力的发展-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学术写作训练,要求他们撰写论文提纲、写作计划和论文草稿。
通过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学术写作和表达能力。
4. 教学评估和反馈- 设计测验和考试,测试学生对学术论文写作和文学研究的掌握程度。
- 对学生的论文提纲、写作计划和论文草稿进行评分和反馈,帮助他们改进学术写作能力。
5. 教学资源和参考书目- 提供学术论文写作指南和范例,供学生参考。
- 推荐相关的学术论文写作和文学研究的参考书目,供学生深入学习和研究。
6. 结论通过本教案的教学活动,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要素和技巧,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文学研究。
学术论文的批判性思维与分析

学术论文的批判性思维与分析学术论文是学术界重要的知识交流和研究成果发布的方式之一,它要求作者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本文将探讨学术论文中的批判性思维与分析的重要性,并提供相关的实用技巧和方法。
一、批判性思维在学术论文中的作用及意义批判性思维是指对信息进行深入思考和评估的能力,能够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观点和结论。
在学术论文中,批判性思维能够帮助作者更好地理解研究领域的问题,并提出有价值的见解和创新性的观点。
同时,批判性思维还可以帮助作者发现问题的不足之处,从而改进和完善自己的研究方法和结论。
批判性思维还有助于培养作者的决策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论文中,作者需要对现有的理论和研究进行批判性地分析和评估,从而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方法。
通过批判性思维,作者可以更好地应对学术争议和挑战,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和学术造诣。
二、学术论文中的批判性思维技巧和方法1. 深入研究:在撰写论文之前,作者应该对相关的文献和研究进行深入的阅读和研究。
通过准确把握已有研究的优缺点和局限性,可以更好地发现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2. 多角度思考:在论文中,作者需要从多个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估。
可以从理论、实证研究、方法论等不同的角度出发,进行批判性思考,从而形成全面准确的结论。
3. 反思自身观点:批判性思维要求作者不仅对他人的观点进行评估,还需要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反思和评估。
在论文中,作者应该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根据批判性思维对其进行检验和调整。
4. 提出合理质疑:批判性思维要求作者能够敢于提出合理的质疑和疑问。
在论文中,作者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和疑点,引发读者的思考,并对现有观点进行挑战和批判。
5. 逻辑思维的运用:论文中的逻辑思维对于批判性思维至关重要。
作者应该能够通过清晰的逻辑结构和论证过程,将观点和结论有条理地呈现给读者。
6. 尊重他人观点:批判性思维并不意味着对他人观点的否定。
作者应该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对他人的观点表达尊重,并通过批判性分析寻求共同的真理。
八年级上册语文《怀疑与学问》优秀教学案例

3.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相关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教师带领学生共同阅读文章,讲解文章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涵。
2.对文章中的关键词语、成语、典故进行详细解释,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使其认识到怀疑是学问发展的动力。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待学问要有敬畏之心,追求真理,摒弃虚伪与谬误。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其具备终身学习的观念。
4.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教学策略
3.每个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共同探讨问题,达成共识。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加深学生对怀疑与学问关系的理解。
2.梳理文章的结构,让学生认识到议论文写作的规律和技巧。
3.强调怀疑精神在学术研究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五)作业小结
3.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论证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议论文的写作技巧。
4.结合文章内容,讲解怀疑与学问的关系,强调怀疑在学问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文章内容提出若干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
2பைடு நூலகம்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讨论情况,给予适当的提示和引导。
5.反思与评价,促进教学相长
本案例强调教师和学生的反思与评价,教师通过反思教学过程,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学生通过反思学习过程,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身学习能力。同时,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学相长。
教案IntegratedReadingandWritingUnit

教案Integrated Reading and Writing Unit第一章:阅读理解技巧1.1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重要细节。
学生能够运用阅读策略,如预测、归纳、推理和批判性思维。
1.2 教学内容:阅读理解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阅读策略的介绍和练习。
1.3 教学活动:引入阅读理解的重要性。
分发文章,让学生阅读并练习预测、归纳、推理和批判性思维。
讨论和分享学生的阅读理解策略。
1.4 作业:学生选择一篇文章进行阅读,并应用所学的阅读策略。
学生完成阅读理解练习。
第二章:写作技巧2.1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运用写作技巧,如组织结构、表达清晰和逻辑连贯。
学生能够编写一篇结构清晰、观点明确的文章。
2.2 教学内容:写作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写作技巧的介绍和练习,包括组织结构、表达清晰和逻辑连贯。
引入写作的重要性。
分发例文,让学生分析其组织结构和表达方式。
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培养组织结构、表达清晰和逻辑连贯的能力。
2.4 作业:学生选择一个主题,进行写作练习。
学生完成写作草稿,并自我检查和组织结构、表达清晰和逻辑连贯。
第三章:阅读与写作的结合3.1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阅读和写作之间的联系。
学生能够将阅读理解应用于写作过程中。
3.2 教学内容:阅读和写作之间的联系介绍。
引导学生将阅读理解应用于写作过程中。
3.3 教学活动:引入阅读和写作之间的联系。
分发一篇文章,让学生阅读并理解其内容。
引导学生将阅读理解应用于写作练习,如引用、反驳和论证。
3.4 作业:学生选择一篇文章进行阅读,并理解其内容。
学生完成写作练习,将阅读理解应用于写作过程中。
第四章:写作评价与修改学生能够理解写作评价的重要性和方法。
学生能够修改和改善自己的写作。
4.2 教学内容:写作评价的重要性和方法介绍。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
4.3 教学活动:引入写作评价的重要性和方法。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的练习。
引导学生根据评价结果进行修改和改善写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itle ➢Author and affiliation ➢Abstract and Keywords ➢Introduction ➢Materials and Methods ➢Results and Discussion ➢Acknowledgments ➢References
示例:四篇SCI论文的一级标题
Introduction Materials and Methods Results and Discussion Acknowledgments References
Introduction Related Work Method Parameters and Generality of Results Conclusions References
学士学位论文
学士学位论文大多是作者所学专业的 综合应用,一般只涉及不太复杂的问题, 论述的范围较宽,研究层次较浅,表明作 者已较好地掌握了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专 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 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硕士学位论文
硕士学位论文必须具有一定程度的创 新性,强调作者的独立思考能力,硕士论 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学科上掌握了坚 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并对所 研究课题有新的见解,有从事科学研究工 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Introduction Methods Results Discussion Conclusion Acknowledgments References Appendix A-F
Introduction Literature Review and Hypotheses Development Research Design Analysis and Findings Discussions Conclusions and Suggestions References Appendix
选取的信息融入已有知识与价值系统; (4)能有效地利用信息达到特定目的; (5)懂得有关信息技术的使用所产生的经济、
法律和社会问题,并能在获取和使用信息 时遵守公德和法律。
7.1 批判性思维与评判性阅读
➢批判性思维:面对相信什么或者做什么而做 出合理决定的思维能力。
➢批判性(critical):源于希腊文kritikos,意 思是辨别力、洞察力、判断力,引申为敏锐、 精明的意思。意指做出判断。
能力。 12. 具有一生求学不止的能力。
测量批判性思维7个方面的特质
寻找真相
批判思维的自信心
开放思想
求知欲
分析能力
认知成熟度
系统化能力
参见: 彭美慈等.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的信效度测试研 究. 中华护理杂志, 2004. 39(9): 第644-647页.
阅读理解的两种方式
➢海绵吸水式的阅读理解:专心致志、死记 硬背。
➢批判性阅读:考问、鉴别、评估、选择。
课堂思考:信息的可信性
阅读下列内容,思考、分析其传递信息 的可信性,并陈述结论和理由。
在美国与西班牙作战期间,美国海军曾 经发布征兵广告称:美国海军的死亡率比纽 约市民还要低。海军军官解释说:“根据统 计,现在纽约市民的死亡率是每千人有16人, 而尽管是战时,美国海军士兵的死亡率也不 过每千人只有9人。”
7.2 学术论文的特点与种类
(1)学术论文的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学术论文的种类
(1)学术论文的特点
①准确反映客观事物,具有科学性。 ②探讨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具有学术性。 ③有突出的特点和独到的见解,具有创新性。 ④表达精练浅近,具有规范性。 ⑤内容深刻而完备,具有专业性。
(2)学术论文的种类
①期刊论文 ②会议论文 ③学位论文 ④研究报告
7 批判性阅读与学术论文写作
7.1 批判性思维与批判性阅读 7.2 学术论文的特点与种类 7.3 学术论文的编撰格式 7.4 学术论文的写作步骤 7.5 学术论文投稿指南 7.6 综述写作方法
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质能力5大标准
(1)能确定所需信息的性质和范围; (2)能有效而又高效地获取所需信息; (3)能批判性地评价信息及其来源,并把所
Design/methodology/approach – By stressing the importance of the fact that information literacy extends towards verbal communication the paper takes an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the main component of which is linguistics.
博士学位论文
博士学位论文被视为重要的学术文献, 应反映出该学科领域最前沿的独创性成果, 表明作者确已具有坚实、广博的基础理论 知识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掌握了所 在学科的科学研究方法,具有独立从事科 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7.3 学术论文的编撰格式
学术论文在结构上是一种“八股文”,即 其结构是基本固定的。SCI论文的基本结构:
➢“批判性”既包含发现错误、查找弱点等否 定性含义,又有关注优点和长处等肯定性含 义。
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12项衡量标准(续)
7. 具有判断什么意味着彻底理解某种东西的能力。 8. 具有辨别重要的东西与琐碎的东西、持久的东
西与短暂的东西的能力。 9. 熟悉不同的思维方式(定量、历史、科学、道
德、美学)。 10. 具有某一领域知识的深度。 11. 具有观察不同学科、理念、文化的相关之处的
7.3 学术论文的编撰格式
(1)前置部分 (2)主体部分 (3)附录部分
(1)前置部分
①题名(Title) ②著者(Author) ③摘要(Abstracts) ④关键词(Keywords) ⑤专业分类代码(Classification Number)
摘要示例:英文
Tibor Koltay, Journal of Documentation,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