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土地资源
八年级上册地理《土地资源》知识点+练习

八年级上册地理《土地资源》知识点+练习第二节土地资源1、我国国土辽阔,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利用类型齐全,但是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特别是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
2、土地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
(草地所占比例最大)5、“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
6、6月25日为“全国土地日”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 我国后备土地资源充足B. 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大C. 我国林地分布广,分布均匀D. 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丘陵2、土地资源的利用必须因地制宜,下列土地资源与其利用类型搭配不正确的是:A. 平原——耕地B. 高原——草地C. 山地——耕地D. 丘陵——林地“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一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东北资源的丰富。
读右图,回答3—4题。
3、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A.耕地、林地、草地B.耕地、草地、林地C.草地、林地、耕地D.草地、耕地、林地4、对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描述错误的是:A.总量大,人均少B.平地多,山地少C.后备耕地资源匮乏D.人多地少矛盾突出5、下列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搭配正确的是A. 东北平原—草地B. 内蒙古高原—林地C. 西南山区—旱地D. 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田6、我国的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在A. 青藏地区B. 东部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C. 西北内陆D. 北部的高原山地读“我国人均土地面积与部分国家的比较”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8—9题7、图中所示的国家中,人均土地面积最多的是:A. 加拿大B. 俄罗斯C. 美国D. 印度8、我国人均土地面积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其主要原因是A. 领土面积大B. 经济发展快C. 人口总数多D. 山地面积广二、综合题9、读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分布图,回答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土地资源共28张课件

中国人均农业用地面积与世界的比较
我国土地资源人均不足
02
土地类型齐全,有利于因地制宜 地发展农、林、牧、渔、工矿业 生产和城乡建设
后备耕地不足
结构不尽合理
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
耕地比重小
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
03
03
03 800mm
03 800mm
03
03
400mm
03
400mm
03
5、从地形来看,我国林地主要分布在_山__地__,耕地主
要分布在 平___原__、__丘___陵__ 6、从干湿地区来说,耕地主要分布在_湿__润_、__半__湿__润_ 地区,
草地主要分布在_干_旱__、__半__干__旱__地区.
THANK U
01
学
习
02
目
标 03 0
01
01
耕 地
01
林 地
01
草 地
01 交通用地
城乡建设用地
工矿用地
01
难 以 利 用
01
农业用地 耕地、林地、草地
土地
建设用地 城乡建设用地、交通用地、工矿用地
难以利用 沙漠、戈壁、高寒雪山等
02
02
点击输入标题
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
02
点击输入标题
中国人均土地面积与部分国家的比较
04
1.有人说:“中国是个土地资源贫乏的国家”,其含义 是( C )
A.土地资源总量贫乏 B. 土地资源类型单一 C.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小 D.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匀
2.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构成的说法,正确的( C ) A.土地资源类型少,耕地、草地比重大 B.难利用土地比重小,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C.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 D.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后备土地资源充足
第二章 第二节 土地资源的结构

一、土地与土地资源
(一)土地概念 1、概念: 土地是地球陆地表层,是由气候、地貌、
岩石、土壤、植被和水文等自然要素, 以及人类历史创造物相互作用形成的自 然综合体。
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按照利用方式,土地资源可分为耕地、 林地、草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和裸 地,以及各类用地的后备资源等类型。
从我身边做起
“非农业用地必须节约使用 土地,可以利用荒地的,不得 占用耕地;可以利用劣地的, 不得占用好地。”
——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相继颁布实施。
植树造林、建人工防护林
3月12日为植树节。焦作市 小学生为自己刚刚栽下的小树挂 上了写有“愿小树健康成长”、 “爱护树木”等内容的牌子。
城市
林业
图一
耕地
图三
牧业
图二
居住
图四
其他
2008年中国耕地18.2574亿亩, 园地1.77亿亩, 林地 35.41亿亩, 牧草地39.27亿亩, 其他农用地 3.82亿亩, 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4.04亿亩, 交通运输用地0.37亿亩, 水利设施用地0.55亿亩, 其余都是未利用地。
旱地约占59%。我国灌溉地占总耕地面积的40.9%。
2.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大兴安岭 -张家口-榆林-兰州-藏东南边缘一线以东 和以南地区。
耕地中的水田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 旱地分为水浇地和雨养旱地。水浇地主要在北 方各省(区),以华北平原面积最大,其次是汾渭 平原、河套地区、河西走廊、北疆绿洲。 雨养旱地分布较广,以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 土高原和四川盆地面积最大 。
若干土地资源利用中的问题
建筑占用耕地
砍伐森林
过度放牧
【知识点】八年级地理上册3.2《土地资源》

第二节土地资源一、土地资源的【土地资源利用类型】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状况,把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
【我国土地资源的优势】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为我国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渔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我国土地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特征】耕地、林地少,难利用的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
二、土地资源分布不均【耕地、林地、草地的分布】名称主要分布区季风区或非季风区干湿地区主要地形类型耕地季风区湿润区和半湿润区平原和低缓的丘陵林地季风区湿润区和半湿润区山地和丘陵草地非季风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高原和山地未利用的土地非季风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沙漠、戈壁、石山、冰川【三大林区】林区名称东北林区西南林区东南林区分布区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区横断山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和喜马拉雅山南坡东南丘陵地区主要树种针叶林(兴安落叶松、红松)常绿阔叶林(红木、楠木)经济林(茶树、毛竹、马尾松、漆树)林区特点最大的天然林区第二大天然林区人工林区【四大牧区】牧区名称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分布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西藏自治区优良畜种三河牛、三河马细毛羊、伊犁马牦牛、河曲马牦牛、藏绵羊三、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我国土地利用的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做到合理利用、节约耕地、保护耕地。
【九大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江淮地区、太湖平原、江汉平原、成都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珠江三角洲。
【拓展延伸】土地与土壤、国土、土地资源的区别土地和土壤不是一个概念。
土壤是指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土地的含义要比土壤广泛得多。
土壤只是土地表层的附属物,人力可以搬动土壤,却无法搬动土地。
土地和国土,严格地说也不是一个概念。
国土是指一国主权管辖内的版图,就其广义而言,包括一国的陆地、河流、湖泊、内海、领海、大陆架以及它的下层和上空。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 土地资源》说课稿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土地资源》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土地资源》的内容主要分为四部分:土地资源的含义、土地资源的分类、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保护土地资源的措施。
这部分内容较为抽象,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地理素养和思考能力。
在教材中,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和现状,培养学生热爱土地、保护土地的观念。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土地有一定的认识。
但土地资源的内涵和分类较为抽象,学生难以理解。
此外,学生对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保护土地资源的措施认识不足,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提高认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土地资源的含义,掌握土地资源的分类,了解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学会保护土地资源的措施。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土地、珍惜土地、保护土地的观念,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土地资源的含义、土地资源的分类、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保护土地资源的措施。
2.教学难点: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保护土地资源的有效措施。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辅助手段,直观地展示土地资源的特点和现状,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土地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土地资源的含义和分类。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4.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土地资源利用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土地资源利用中的问题及其影响。
5.讲解保护土地资源的措施:介绍我国在保护土地资源方面采取的政策和措施,引导学生了解保护土地资源的重要性。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二节土地资源

04
土地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土地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土地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其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可持续发 展的重要保障。
土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包括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和治理等方面,其实现需 要采取综合性措施,如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资源管理、土地生态保护等。
人 第二节土地资源
目 录
• 土地资源概况 • 我国土地资源现状 • 土地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 土地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 结语
01
土地资源概况
土地资源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土地资源是指自然界形成的,能产生经济价值的土地,可分 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
分类
按照土地资源的用途可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 按照土地资源的性质可分为沙质土、壤质土和黏质土。
下节预告
• 下一节我们将学习水资源的相关知识,包括水资源的概念、 分布、利用和保护等方面。
推广集约化、规模化、科技化的土地利用方式,增加单位面积的土地产值和效益,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防止土地退化和污染
严格控制工业、农业和城市污染源,防止土地退化和污染,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土地资源的保护
制定土地保护政策
严格控制非农用地
建立健全土地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制定土地 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明确土地资源的 保护目标和措施。
。
林地分布
中国的林地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 、西南和东南地区的山地和丘陵 地区。
草地分布
中国的草地资源主要分布在内蒙古 、*、青海、*等西部地区。
03
土地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土地资源第二节笔记摘抄(3篇)

第1篇第一节土地资源的概述一、土地资源的定义土地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能够被人类利用的自然土地及其附属物。
它包括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城市土地等。
土地资源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二、土地资源的特点1. 不可再生性:土地资源一旦被破坏,很难恢复原状,具有不可再生性。
2. 空间有限性:地球表面积有限,土地资源分布不均,空间有限。
3. 功能多样性:土地资源具有多种功能,如农业生产、生态保护、城市建设等。
4. 持续性: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可以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土地资源的重要性1. 保障粮食安全:土地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保障粮食安全是土地资源的重要作用之一。
2. 促进经济发展:土地资源是各类产业发展的基础,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3. 生态保护:土地资源对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保护土地资源有利于生态平衡。
第二节土地资源的分类一、按利用类型分类1. 耕地资源:包括旱地、水田、菜地等,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土地类型。
2. 林地资源:包括天然林、人工林、经济林等,具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提供木材等多种功能。
3. 草地资源:包括天然草地、改良草地、人工草地等,具有畜牧业生产、生态保护等多种功能。
4. 水域资源:包括河流、湖泊、水库、湿地等,具有灌溉、发电、航运、渔业等多种功能。
5. 城市土地资源:包括住宅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等,是城市发展的基础。
二、按土地质量分类1. 高产田:土壤肥沃、水分充足、适宜种植各类农作物。
2. 中产田:土壤肥力中等、水分条件较好,适宜种植部分农作物。
3. 低产田:土壤贫瘠、水分条件差,适宜种植部分耐旱作物。
4. 荒地:土地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具有开发潜力。
三、按土地所有权分类1. 国有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包括耕地、林地、水域等。
2. 集体土地: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包括耕地、林地、草地等。
3. 个人土地:属于个人所有,包括住宅用地、商业用地等。
第二节 土地资源

第二节土地资源教材内容详解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我国土地的资源特点,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
(2)从生产、生活实际出发,了解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及中国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
(3)树立土地是立国之本,要合理用地、节约用地。
保护耕地的资源观,培养资源保护意识。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回忆“中国的地形”特点,并结合图3.2-1“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分析得出我国土地资源的现实状况。
(2)通过读图3.2-2“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分布示意”,分析得出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
(3)通过读“当前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的材料,分析得出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4)通过活动(2)和(3),查阅资料及社会调查,加上自己的思考,找出解决土地资源中存在的问题的措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逐步树立人地关系观点。
地区差异观点、因地制宜观点、地区发展潜力观点和可持续发展观点,逐步学会运用这些科学观点分析和解决我国自然资源利用和保护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2)正确对待我国自然资源,并以力所能及的实际行动落实我国有关自然资源方面的法规,懂得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和影响他人,逐步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快乐点击1.土地资源的利用和分布(1)土地蕴育了地球上的万物,是人类的衣食之源。
我国地域辽阔,由于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土地资源类型也就多种多样。
不同的土地类型由于自然条件和自然环境的差异,人们对土地的利用方式和途径也就不同。
基本的利用类型如下表:(2)我国国土辽阔,土地资源总量丰富,而且土地利用类型齐全。
这为我国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但是,我国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而且各类土地所占的比例不尽合理,从“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图,可以看出: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特别是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
因此国家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当排放造成土地的污染。
斗门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斗门八甲村几乎没有农田了:一个个十多米深的大坑在斗门镇形成了千 疮百孔、沟壑纵横的“太行山”。 什么宝贝有这么大诱惑力,令不法之徒 十多年来挖坑不止?瓷泥!据有关部门勘查,斗门镇八甲、新乡、斗门、大 濠冲和乾务镇的网山、马山的地下分布着粘土矿(其中有少量为高岭土), 这些粘土都“藏”在耕地下面。据勘查,斗门的粘土矿储量多为30万立方米 以下的贫矿,没有规模开采价值。但是,中国是传统的瓷器生产和消费大国, 瓷泥消耗严重又不可再生,于是“瘦田”也有人耕。 据不完全统计,仅八甲、新乡、斗门三个村,因非法开采瓷泥被破坏的 农用地就超过231亩,农地变矿难复耕。更有甚者,盗挖瓷泥挖到了西部沿 海高速公路沿线,这极易造成公路路基下沉和滑坡,给高速公路和过往车辆 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珠海70%的农田在斗门区,其中九成是基本农田,盗挖瓷泥最严重的斗 门镇又是斗门区的重点农田保护区。迄今为止,珠海国土部门从没有颁发过 任何瓷泥开采许可证,但一个个瓷泥矿就在眼皮底下“四处开花”了。 斗门镇非法转让八甲村100亩土地;乾务镇马山村非法占用77亩农用地 开采瓷泥;乾务镇南山村非法占用138亩农用地采矿等等,非法占用农地触 目惊心。
我国某地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全国土地日: 6月25日
2013年全国土地日的主题是:
珍惜土地资源, 节约集约用地
知识回顾
利用 类型
草地 耕地 林地 农业用地:_____、_____、_____ 城乡建设用地 交通用地 工矿用地 建设用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以利用的土地:永久积雪和冰川,戈壁
P73
“土地专家门诊”
“草地”科 “诊断”: 1.过度放牧 “处方”: *制定法律法规,加强草地 的管理和保护 *统一规划,建设人工草场 *营造防护林 *治沙、治水、等综合整治
2.开垦
3.水土流失严重 4.土地荒漠化
P73
“林地”科 “诊断”: 1.乱砍滥伐 2.毁林开荒 “处方”: *制定法律法规,加强林地 的管理和保护 *统一规划,植树造林 *治沙、治水、等综合整治
土
利
可利用草地
34.48%
工矿交通城市 用地、内陆 水域5.26%
可
耕地 沙漠山 12.68% 地永久积 雪、冰川 15.72% 难利用的土地
从图中可以看出: 我国 齐全 土地类型 _____,有利 于因地制宜地发展 地 农、林、牧、渔、工矿业 _____ 生 产和 城乡 建设。 但 耕地 少, 难利用 土 地较多, 后备耕地 不足。 这是我国土地资源的现 实状况.
土地 现状
地区分 布不均 合理利 用每一 寸土地
产生问题:草场退化、水土流失、耕地减少、 土地污染 解决措施:法律法规,基本国策 全国土地日:每年的6月25日
P73活动
“土地专家门诊”
“耕地”科
“诊断”: 1.建设用地挤占
2.水土流失严重
3.风沙危害加剧 4.污染严重
“处方”: *制定法律法规,加强耕地 的管理和保护 *统一规划,加强农田基本 建设和保护 *营造防护林 *治沙、治水、治盐碱等综 合整治
问题及对策
耕地
在农耕区,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基本农田保护
问题及对策
草地
在牧区,建设人工草场,保护天然草场
问题及对策
在易受风沙侵袭、水 土流失严重地区,营造防 护林,治理沙化、盐碱化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 设工程是中国第一个大 型林业生态建设工程, 国际上称之为“中国的 绿色长城”,被列为世 界生态工程之首。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自然资源。 土地孕育了地球上的万物,是人类的衣食 之源和生活、生产的空间。
耕地
林 地
草地
建设用 地
沼泽
戈壁
难利用的土地
永久积雪和冰川
沙漠
土地资源和利用类型
农 业 用 地
耕地 草地 林地
建 设 用 地
城乡建设用地 交通用地 工矿用地
难以利用 的土地
永久积雪和冰川 戈壁
丰富 少 齐全 总量_____,利用类型_____,人均占有量__, 少 不足 耕地___,难以利用的土地较多,后备耕地_____ 湿润 半湿润 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_____、______区 山区 林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 干旱 半干旱 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_____、______区
土 地 资 源
河套的农田 ---北方旱地
湘西田园—南方水田
三、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土 地 资 源 的 利 用
可 再 生 资 源
合 理
永续利用
人为破坏 不合理
退化、生产能力 下降——丧失
P71
古巴比伦的兴废
位于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 王国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 之一,早在公元前2000年, 就在数学、天文学、医学 和建筑学等方面取得了卓 越成就。但是,由于不珍惜土地,致使土地遭到侵 蚀,水土大量流失,生态环境恶化,居住在那里的 苏美尔人不得不纷纷逃离家园,很多城市和乡村变 成废墟,完全停止了小麦生产。原来一个土地肥沃、 兴旺发达的巴比伦古国变成了不毛之地。
中国约有1/3的耕地受到水土流失的危害。每年流失的土 壤总量达50多亿吨,相当于在全国的耕地上刮去1厘米厚的地 表土(50年来,水土流失毁掉的耕地达4000万亩),所流失 的土壤养分相当于4000万吨标准化肥,即全国一年生产的化肥 中氮、磷、钾的含量。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不合理的耕 作方式和植被破坏。
类型齐全
井冈山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草原
数 量 960万平方千米 13亿人口
国家 人均土地 人均耕地 人均草地 0.72 0.09 0.29 中国 3.30 0.24 0.61 世界平均
中国与世界人均土地资源状况 单位:公顷
人均土地不足世界平均的 ( 1/3) 这说明我国在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是什么?
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
Back
乱占耕地
高尔夫球场
垃圾填埋场
违规建筑
矿碴
Back
Back
砍伐森林
我国的森林资源日益减少, 从1952年至1985年人口由 5.7亿增加到了10.59亿,几 乎增加了1倍,而同期我国 的森林实际消耗量大约为 60~80亿立方米,相当于现 有森林都已采伐了一遍。例 如,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 地区有成熟的原始森林资源 约3.1亿立方米,目前已减 少2/3,有些地区已到了无 林开采的地步。
3.水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失严重
“建设用地”科 “诊断”: 1.盲目发展 2.粗放管理 “处方”: *制定法律法规,严格控制 *统一规划,有序发展
P73
“土地专家规划”
沙漠、戈壁 发展旅游业 种植耐旱植物 发展沙产业等 高寒荒漠 开发耐寒植物 发展高寒畜牧业 雪山 发展旅游业 利用水资源 开发动物资源等 石山 发展旅游业 开发矿产资源等
小草的哀求 放牧的羊越来越多,草场 退化严重。
我国的土地荒漠化正以 每年1000~2000平方千米的速度蔓 延。因过度开垦、过度放牧引起的 草原退化、土地沙化面积有160多 平方千米。风沙蔓延导致许多地方 的牧场、良田和村庄被毁坏、埋没。
三、水土流失严重
水土的怒吼
乱砍滥伐,加剧了水土流失。
小鸟的悲哀
四、土地的污染严重 中国耕地目前面临的污染
2000年对30万公顷基本农田 保护区土壤有害重金属抽样监测发 现,其中有3.6万公顷土壤重金属超 标,超标率达12.1%。
环境污染事故对中国耕地资源 的破坏时有发生,2000年发生的 891起污染事件共污染农田4万公顷, 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2亿元。 中国每年对农药的使用量约2亿 3千万公斤,其中除草剂占17%,杀 菌剂占21%,杀虫杀螨剂占62%, 而在杀虫剂中,具高毒性的有机磷 农药占70%
第二节
土地资源
学习目标:
• 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我国土地资源的 基本特点,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及其 原因 • 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了解合理使用 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以及中国土地资源 存在的问题 • 树立土地是立国之本、合理用地、节约 用地的资源观,培养资源保护的意识
什么是土地?
土地是山川之根 土地是万物之本 土地是人类衣食父母 土地是一切财富之源 所有的物华天宝都是土生土长 土地是过去的一切,也是将来的全部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农 耕的国家,水土流失已经 使一部分地区几乎变成不 毛之地。 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150万 平方千米,每年流失土壤 约50亿吨。仅黄河水系每 年流失土壤就达16亿吨之 多。如果将这些流失的泥 土堆成高宽各1米的堤坝, 就可以绕地球20圈以上。
(点击可放大)
Back
土地荒漠化
目前,我国沙漠、戈壁及沙 漠化土地面积已达149.6万平 方千米,占我国国土面积的 15.5%,即国土1/7的土地已 沙化,尚有15.8万平方千米 的土地正在沙化,其中包括 393万公顷农田和493万公顷 草场。
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
中国土地资源的分布
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二、地区分布不均
读图,填课本P71表
主要分布地区 土地利用类型 耕地 水田 旱地 草地 林地 难利用土地 干湿地区 湿润 半湿润区 干旱区、半干旱区 湿润区 干旱区 平原、丘陵 高原、山地 山地 高原、盆地、山地 主要地形类型
耕地
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 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北方为旱地,南方为水田
目前土地利用中存在哪些问题?
一、耕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
飞 来 的 山 峰
乱占耕地
城市用地快速扩张,占用了大量的耕地。
二、过度放牧,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严重
什么是荒漠化
按照1994年10月在巴黎 签署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中 的定义,“荒漠化系指包括气候 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 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 旱地区的土地退化”。 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的癌 症”,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现代 人类社会面临的四大生态环境问 题之一,其他三个是全球气候变 化、生物多样性保育与环境污 染。